2013年11月23日星期六

纽约时报: 一张另纸签证背后的中印主权之争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Become a UX Designer

Check out our immersive UX Design program in London and change your career in just 8 weeks.
From our sponsors
一张另纸签证背后的中印主权之争
Nov 23rd 2013, 00:39, by ASGAR QADRI

新德里——10月23日,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和中国总理李克强共同见证签署了九项关于水资源共享和反恐合作等问题的协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边防合作协议(Border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该协议旨在缓解两国在喜马拉雅边境的领土争议引发的紧张关系。印中两国沿喜马拉雅山共享3380公里的边境线。

中国军队今年早些时候多次从北部进入拉达克,并从东部进入阿鲁纳恰尔邦,而该协议的出现给印度的防务战略家带来了极大的宽慰。但是尽管印中关系出现了一些改善的迹象,中国官员却坚持说,他们将继续向阿鲁纳恰尔邦的居民发放"另纸签证",而不是在护照上贴签证盖章。阿鲁纳恰尔邦在印度东北部,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宣称对其拥有主权。2009年,中国还开始向查谟-克什米尔邦的居民发放另纸签证。

印度出入境官员的回应是,拒绝让持有另纸签证的印度人登机前往中国。迄今为止,已经有学生、运动员和商人因为这个原因在新德里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Indira Gandhi International Airport)被拒绝登机。我也是其中一员。

从历史上看,出入境管制、护照、签证和其他类似机制的产生首先是为了让民族国家的概念制度化,其次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一国要想成为主权民族国家,不仅要垄断暴力手段,还要对哪些人可以出入境拥有完全的控制。这就是2009年9月2日,新德里这座机场的出入境官员阻止我登机前往北京时对我所做解释的核心意思。

我当时去北京是为了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一个国际发展领域的研究生项目。当时27岁的我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为了获得这所位列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前50的学校的一个名额,我在天气炎热的德里付出了多年的艰苦努力,过着窘迫的生活。我当时认为,对于我这样一个从没去过其他地方的人,这次出发意味着一个新的更有序的生活。

那也是我第一次乘飞机出国。我有点紧张。当我抵达机场时,我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从容地从机场闪闪发光的大门进进出出,这让我觉得,从这个机场中转不过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因此变得安心。我丝毫没有意识到即将会发生什么。

我乘坐的是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的航班,先去吉隆坡,然后再从那里飞北京。飞机定于印度时间晚上11点起飞。在去往机场的路上,就像任何一个初次旅行的人一样,我不停地检查机票上的航班时间,确保我有时间在起飞前办完所有手续。

抵达机场后,我立即到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柜台托运了行李。一位穿着整齐的马航工作人员向我发放了登机牌,笑容中带着鼓励,还祝我旅途愉快。一切都如我希望的那样进行。

接下来是去出入境服务台。我排队等了一会,轮到我的时候,我把护照交给了坐在柜台后一位身材魁梧的出入境管理人员。他看了看我的护照,又看了看我的脸。这个过程他至少重复了三次,终于在我的护照上盖了个戳。

但是,在把护照还给我之前,他转向了坐在旁边的另一位工作人员,可能是他的上司,并指着签证上的什么东西。我的签证是中国驻新德里大使馆签发的。第二名工作人员立刻起身,从服务台后走出来,在我面前翻开护照,在第一名工作人员的印戳上写下了"无效",然后还给了我。

他告诉我,我不能登机。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你是克什米尔邦人吗?"我说是。他说,"就是这个原因。"他补充说,我的签证是"假"的。

没等我搞清楚刚刚发生了什么,我也没来得及再问什么问题,我发现自己已经被一群出入境管理人员包围,还有几名荷枪实弹的机场安保人员。这时我害怕了。我能感觉到我的手在颤抖。安保人员带我回到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服务台,我的行李被召回,然后,我被带到了机场的一个旅客出口处。

中国使馆给我的签证在一张单独的纸上,与我护照中的一页订在一起,不是正常的那种盖戳的签证。我获得签证时离计划出发的时间差不多还有一个月,我当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我的第一个签证。我对它背后复杂的政治原因毫无知觉。

那天晚上从机场回到家时,我内心深处仍然希望,如果我去中国使馆,把误会说清楚,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不过,我最担心的是怎么告诉父母我去不了中国了。

我妈妈从来没上过学,她一直很高兴儿子能去中国接受高等教育。当我打电话跟他们说我被禁止登机时,我爸妈都觉得是我做了什么错事。我很难解释清楚,因为我自己也一头雾水,让住在克什米尔一个小村的他们去理解印度出入境管理部门或中国大使馆的规定就更难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去了中国大使馆。在高墙环绕、面积庞大的使馆外等了几个小时之后,他们终于允许我进去了。我向使馆官员就我的签证提出了申诉,但这名官员坚持说我的签证有效。他然后说,大使馆和出入境官员交涉过,并向印度外交部(Indian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发了信函,说明了另纸签证是有效的,是中国大使馆签发的。

我坚持要求中国大使馆给我写信说明这个情况。在我不懈的请求下,又等了几个小时,这名官员终于同意了。这份出具给我的证明日期是2009年9月2日,抬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大使馆。证明上写道:"兹证明此签证(编号:S0615104)是中国驻新德里大使馆签发给阿斯加尔·卡德里·萨义德(Asgar Qadri Syed)的,签证真实有效。"

这份证明让我重新燃起希望。第二天,我又去了新德里机场,并把证明给出入境的管理人员看。结果还是一样。他们甚至拒绝看这份证明。我无功而返,垂头丧气、满身疲惫。我仍然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没人告诉我真相。

接下来的许多天里,我不断地打电话、写邮件、亲自去拜访我觉得可能帮助我的人。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开始意识到我的奔波是徒劳的,因为我陷入了世界上两个崛起的大国的政治纷争之中。我放弃了。

直到后来媒体报道了中国向克什米尔人发放另纸签证的消息时,我才知道,印度政府将另纸签证解读为中国质疑印度对克什米尔主权的方式。印度当局称,如果任何人凭借另纸签证离境,就意味着印度的主权受到侵犯。

这条新闻帮了我一个忙。我把报纸上关于签证问题的文章拿给父亲看。他终于相信我没有做错什么。

我最终去了美国。如今,我每次出国都带着这个新闻剪报。我担心外国的出入境管理人员可能会问,为什么我的护照上写着"无效"。

Asgar Qadri是驻新德里的一位自由职业记者。
翻译: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