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4日星期日

纽约时报: 按购买力标准,中国今年将成世界头号经济体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按购买力标准,中国今年将成世界头号经济体
May 4th 2014, 08:07, by 傅才德, NEIL GOUGH

多年来,美国民众一直告诉盖洛普(Gallup)的调查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他们说得不对,因为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位置一直属于美国。然而,一份新报告显示,他们的说法很快就会变成对的。

从属于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简称ICP)周三发布的新数据似乎表明,以某个标准衡量,中国将在今年赶超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时间比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期提前了几年。

该组织对世界199个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了统计,之后又尝试根据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来估算它们的经济规模。作为一种衡量标准,PPP要求根据物价差异及某种货币的当地购买力进行调整,然后再确定某个经济体的相对规模。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物价较低,这样一来,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物价高昂的发达国家相比,1美元在发展中国家能买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根据这个标准,中国2011年的经济总量在13.5万亿美元(约合84.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2011年是这份ICP新报告所用数据的基准年。这个规模相当于美国经济的将近90%;以PPP衡量,美国同年的经济总额为15.5万亿美元。这份长达104页的总结报告还表明,到2011年,印度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衡量的GDP达到了5.8万亿美元。根据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增长预测数据为基础的推算结果,由于中国自2011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美国,中国的经济规模应该能在今年超过美国。

新出炉的数据大幅下调了之前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所做的估计,压低了这些国家的生活成本。结果是,根据购买力因素进行调整之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似乎比以2005年为基准线得出的那些结果大得多。2007年发布的那项研究采用了截然相反的评价方法,上调了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此压低了它们的GDP估计数字。

部分是由于历次研究结果之间的巨大差异,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首席中国经济师高路易(Louis Kuijs)不常使用PPP来比较经济规模,转而使用汇率。高路易曾在北京为世界银行工作多年。

"看到估计数据的这类巨大变化之后,我对这些估计的态度就比较谨慎了,"高路易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市场可能会出错,但它至少是个相当客观的工具,没人能争辩它给出的数字对不对,是不是高了10%。"

以汇率为标准,中国的经济规模还不到美国的一半。IMF的数据显示,美国2012年的GDP——按名义价值计算,也就是说不考虑通货膨胀——为16.2万亿美元,几乎是中国8.2万亿美元的两倍。尽管中国的增长速度更快,但中国仍然不会下一个十年后半期之前赶超美国,除非美元对人民币大幅贬值。

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四倍多,美国的人均收入就是中国的四倍还多,即便按PPP衡量也是如此。据高路易估计,以汇率来衡量的话,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七倍多。

高路易表示,对于经济学家和行业高管来说,汇率对比是计算市场规模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更好方式。例如,你无法借助经PPP调整的汇率及GDP来估算iPhone在巴基斯坦的销售量,因为顾客们仍需要以基于市场汇率的市场价格购买手机。

他说,"就生活水平这样的问题而言,知道中国的理发费用比美国低这一点很重要,但对于其他许多经济及金融统计来说,市场汇率仍是你愿意选择的依据。"

ICP自身也警告称,不要以PPP估值为依据来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与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该组织的报告显示,此类对比的误差幅度可以高达正负15%。高路易表示,若是用来对比同等级别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以便判定汇率是过高还是过低,PPP的用处会大得多。

自2011年——周三公布的新数据的基准年——以来,中国各种物价——从住房到教育——的上涨速度都快于美国,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有所升值。这意味着两国的价格差异已经缩小。

尽管如此,很多东西在中国还是比在美国便宜,比如宜家(Ikea)的送货费用、出租车费,甚至是麦当劳( McDonald's)的巨无霸汉堡。《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以巨无霸为标准评估了世界各国货币的相对购买力。周三,北京东部的一家麦当劳以17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汉堡,按当前汇率计算约合2.71美元。根据《经济学人》的数据,麦当劳汉堡在美国的均价为4.62美元。周三,香港麦当劳的巨无霸售价折合2.17美元,而香港的人均收入居于世界最高之列。

很多中国人拒绝巨无霸,选择更传统且更便宜的食物。在中国的首都,人们最喜欢的一种食物是煎饼——用鸡蛋、面粉、薄脆、香菜叶、葱和辣酱制成的薄饼。周三,45岁的陆英(音译)在北京东部的一家星巴克(Starbucks)门前卖煎饼。一个煎饼卖6元,合96美分。而在西雅图,食品车Bing of Fire以7美元的价格售卖类似煎饼,尽管它用的是非笼养鸡蛋。

普通中国人知道自己在以比美国低这么多的价格购买相同产品吗?这会让他们觉得,在英美两国两个世纪的主导之后,自己终于夺回了最大经济体的头衔吗?

"要说中国经济已经超过了美国,那我为什么还得每天早晨4点起床呢?"陆英问道,"再过几年,我就50岁了。就算中国经济已经超过了美国,那也肯定与我无关。"

Mia Li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陈柳、许欣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