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5日星期一

纽约时报: 对话林伟:维汉冲突为何难抑?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对话林伟:维汉冲突为何难抑?
May 5th 2014, 02:12, by 傅才德

上周三晚,中国西部新疆地区首府乌鲁木齐的一个火车站外,至少两名持刀行凶者向人群发起了袭击。至少有79人受伤,3人死亡,其中两名死者据信就是行凶者,行凶者还引爆了一个爆炸装置。警方确认了一个39岁嫌疑人的身份,此人的名字显示他是维吾尔族人。维吾尔族曾是新疆的多数民族,在持续数十年的汉族入疆过程之后变成了该地区的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人大多数是穆斯林,讲一种突厥语系的语言。一些维吾尔族人渴望成立一个独立的东突厥斯坦国,更多的维族人则日益遭到中国主流社会的孤立,眼看着占人口多数的汉族人在新疆的土地上开采石油,在田野里种植棉花,以发展为名将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喀什古城夷为平地。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正在向新疆以外的地方蔓延,最近几个月,北京的天安门广场附近和西南省份云南的首府昆明都发生过维吾尔族人发起的致命袭击。

总部位于纽约的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亚洲分部高级研究员林伟(Nicholas Bequelin)认为,暴力事件的激增可以追溯到2009年发生在乌鲁木齐的致命性暴乱,暴乱造成约200名维族和汉族人死亡。政府对这一事件的反应是加大镇压力度,巩固汉族的经济主导地位,这些措施加剧了紧张氛围。林伟在接受采访时说,如今,像维族学者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这样的温和派维族人士已经没有了表达异议的空间。伊力哈木在1月份因分裂主义罪名被捕。

问:维吾尔族人的袭击事件正在向新疆以外的地区蔓延,蔓延到了云南,甚至是天安门广场。为什么?

答:这是2009年事件的后果。2009年以后的镇压十分残酷性,而且不分青红皂白,这一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在我看来,这是维吾尔族社会一些边缘人群趋于激进的原因。

2009年以后,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关于新疆问题的全国性工作会议,大致说来,那次会议的决定就是极大地加强了本已导致新疆政治紧张的经济政策。政府的反应是进一步加快孤立维吾尔族人的政策,比如安置和迁移,同时在该地区进一步开展破坏性的经济活动。结果就是更多的维族社会边缘人群变得十分极端,试图逃离新疆的人也变得十分众多。

问:这么说,政府的政策只是激化了反对情绪?

答:所有这些政策都必然会引起这些原住民的抵制和反对。因此,要想推行这些政策,你必须同时施加政治压迫。你必须有足够的警力来防止任何人起而反抗,防止事态演变成政治动乱,防止人们组织起来,如此等等,不然的话,你绝不可能毁掉80%的喀什古城。

问题就在这里。问题在于新疆在本质上是一个殖民地,至少维吾尔族人是这么看的。关于维吾尔族人和汉族人之间的关系,最好的一种描述就是被殖民者和殖民者之间的关系。要维持这种局面,你必须有足够的镇压力量去防止原住民反抗这一进程。镇压始终是新疆政策的内在组分。

问:这样的局面会如何演变?事情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答:北京必须认识到,这是个政治问题,因此需要从自治权、宗教权利以及维吾尔族资源和经济管理机构等等方面找出一个政治解决方案,若非如此,我认为事情不会有什么变化。一方面,新疆会进一步融入中国社会,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会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包括那些迄今为止维吾尔族人仍占绝大多数的区域。

同时,暴力事件还会成倍地发生;我认为,还会发生越来越多以圣战为名的事件。没有中间地带。

当局不容忍那些多少忠于政府的异议人士批评政府的新疆政策。伊力哈木尝试过这么做,其他人也尝试过,我们都知道结果如何。这样一来,维吾尔族人没有渠道来表达对共产党新疆政策的不满。当局只容忍对党和国家绝对忠诚的政治立场,因为共产党的衡量标准是民族团结。

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是《纽约时报》记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