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9日星期四

纽约时报: 中国LED产业强势扩张但亦有隐忧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LED产业强势扩张但亦有隐忧
Jun 18th 2014, 23:33, by KEITH BRADSHER

中国广州——一年前,中国的发光二极管(LED)产业就像是一个失败产业政策的研究案例。中国东部地区数百家工厂只能维持一半的产能,它们大多都获得了国有银行和地方政府提供的高额清洁能源补贴。LED制造商的股价暴跌。

如今需求正在激增,中国制造商突然看到自己的工厂正全力运转,以比国际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赶制LED。价格大战正在进行中,中国制造商夺走了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行业先驱——美国、欧洲、日本,以及台湾和韩国的重要制造商的份额,台湾和韩国曾是廉价LED领域的领头羊。

对于美国的一些公司来说,中国LED产业的扩张与太阳能组件及风力涡轮机产业类似,这令人感到不安。中国在这两大产业中,凭借政府提供的高额补贴、国有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从一个小人物发展成为全球领导者。

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成员迈克尔·R·韦赛尔(Michael R. Wessel)说,"LED照明产业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太阳能、风能或者其他美国未来因为无法应对中国的产业政策及不公平贸易产品而放弃的产业。"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增加,这些产业一直处于漩涡中心。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太阳能世界(Solar World)曾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他们认为中国的竞争者拥有不公正的优势,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最近公布的起诉书显示,该公司是一次中国军人发起的网络攻击的目标。

然而LED产业呈现的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故事,它并非只是又一个西方公司创立,然后让与中国对手的产业——这是该贸易问题可能会有所不同的一个原因。

例如,LED产业高度分化。中国制造商在用于电视、手机背景灯及昏暗灯具的低瓦数LED——相当于40瓦的白炽灯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公司则在亮度更大、瓦数更高、利润更大的LED领域保有市场份额。

很多中国生产商背负着品质低劣的名声,口碑越来越差,从长期来看,这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的崛起反映了该行业的变化趋向。

去年,LED产业终于开始在全球照明设备业务中迅猛发展。美国、欧洲及中国的监管机构实施了逐步淘汰白炽灯泡的能源效率规定。菲利普(Philips)、欧司朗(Osram)、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等制造灯泡的大型跨国公司都已经开始制造LED,LED灯的用电量只有白炽灯的五分之一、日光灯的二分之一。

环保主义者对此表示赞赏。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照明设备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占了大约6%,LED可能会大幅减少排放量。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个转变带来很多好处。买家及制造业高管表示,去年,中国制造的低端、低瓦数LED的价格下降了将近一半,其他国家生产的高瓦数LED的价格减少了15%到20%。

中国制造商的产能较大,可以针对需求快速增产。据全球咨询公司IHS Technology照明行业分析师爱丽丝·陶(Alice Tao)估计,低廉的价格使中国公司抢占了全球市场大约30%的份额。中国因此占据了最大份额,日本、韩国、德国、台湾和美国基本上均分剩下的市场份额。

但随着中国产品涌入市场,质量成为问题。一些大型买家提醒,制作精良的LED可以使用十年,而廉价LED有时不到一年就会烧坏。更常见的是,它们开始发出一些奇怪的彩光,可能会使屋子笼罩在略带粉色、绿色,甚至是照明行业所说的"彩虹雪葩"色谱。

本杰明·卡森(Benjamin Carson)拥有一家澳大利亚广告牌公司,该公司会利用LED灯制做户外广告牌。卡森说,"灯光的稳定性降低了——根本不知道能不能达到他们承诺的使用寿命。"

卡森表示,美国品牌的LED价格通常要比他买的中国LED高出三分之一。不过他还是在考虑该用美国LED,因为有太多使用中国LED的广告牌,不到一年就会烧坏,或者出现奇怪的色块。

还有一些买家甚至更加警惕。Xicato公司在加州圣何塞的采购总监迈克·皮尤(Mike Pugh)说,"我们不买中国LED,我们不愿意冒风险。"这家为零售企业和宾馆提供室内照明系统的公司,转而从跨国公司手中购买LED灯具,如北卡罗来纳州德罕的科锐(Cree)、飞利浦(Philips)旗下总部位于加州圣何塞的Lumileds,以及德国雷根斯堡的欧司朗光电半导体(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中国LED产业因为先前的投资风潮而仍有负债,现在主要依赖2009年至2011年采购的工厂设备。不过,随着销售的迅速增长,中国企业从今年年初开始,从西方供应商手中订购了大量新设备,这可能会改善其产品的可靠性。

就像许多增长迅猛的中国产业一样,环保对于LED产业也是一个问题。佛山市国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王威在最近一次采访中谈到,该公司一直在艰难地控制酸性废液流入水源。

尽管有这样的问题,LED产业仍然是中国推动清洁能源的更广泛战略中的一部分。中国有四分之三的电力仍然来自燃煤,这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也加剧了全球变暖。

中国推动清洁能源的举措,也是新增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中国LED产业创造为年轻的大学生创造了数以万计收入不错的就业岗位,供职于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林莲星(音译)就是一个受益者。鸿利光电是这里的一家国有企业,正在尝试制造高质量的LED。

在一间安装了特殊通风装置的房间里,今年26岁的林莲星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和帽子,正在埋头工作。她在观察显微镜,检查微型模具的质量。这种模具是用来在塑料树脂板材上冲压出微小的LED组件的。

她的月薪是500美元(约合3100元人民币),此外还有医疗保险和免费的食宿。宿舍里有空调,一间里住着四至六人。她从显微镜上抬起头来说,"我最喜欢这里的休闲中心。"

但是光伏产业的贸易摩擦也让LED产业惴惴不安,二者的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美国和欧盟都指控中国政府违反全球贸易规则,向光伏产业提供出口补贴,而中国对此予以否认。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几年里,由于中国政府指示要提供贷款支持绿色能源项目,中国的光伏和LED产业得到了国有银行巨额的低息贷款。深圳安培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重要LED组件的生产商,总经理孟兆春说,"有补贴——都是银行贷款支持。"

中国现在正在效仿奥巴马政府的做法,推动国内对节能照明和需求,并减少补贴。如果国内需求得到提振,外国政府以过去的补贴为由,指控违反贸易规则也会更难。

许多中国企业都很难盈利。如果国有银行停止对中国的LED产业提供低息贷款,整合在所难免。

"这块市场上有太多中国厂商,价格竞争十分激烈,"陶女士说。"它们中有很多无法盈利,很难生存下来。"

尽管中国厂商赢得了全球市场的份额,但问题可能仍然会涌现出来。中国的高层能源政策规划者李俊峰说,激烈的竞争仍然在促使许多厂商偷工减料。

他说,"问题就是有太多质量很低的制造商。"

翻译:许欣、王童鹤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