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东部的一个城镇,人称"城管"的市政执法人员与居民爆发了冲突。长期以来,城管与他们负责管理的街道小贩和可能卷入争论的旁观者发生了诸多暴力冲突,前述事件便是最新的事例。
周六发生的前述对抗事件导致六人受伤,还把大批抗议者和旁观者引到了浙江省苍南县的中心市场区域。事发当时,城管对一个小贩进行调查,称他的煤气炉占用了通道。苍南县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然后,城管要求一名旁观者停止用手机拍照他们的举动。
黄祥拔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他边拍照边告诉城管,"你们不能这样搞。"他说,"他们上来就是两个嘴巴子。"
该报援引黄祥拔及目击者的话称,城管追上并殴打黄祥拔,直到他倒在地上,口吐鲜血。
由于黄祥拔被打,传闻又说他已被打死,旁观者便采取报复行动,砸坏了城管的车辆,打伤了五名城管。打人事件见诸报道之后,数百名群众挤满了市场外的街道。通过照片可以看到被推翻的车辆,以及受伤的城管。当地政府表示,其中两名城管失血性休克,目前伤情危重。中国各大城市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置城管岗位,以便管理涌入城市的农民工。随着很多国企的解散,一些下岗职工做起了小生意,比如推着小车卖吃的,在街道上卖东西。这常常会与当地政府关于模范城市的理念发生冲突,政府由此雇佣城管来维持秩序,城管本身也往往是下岗工人或退伍军人。
他们的职责介于交通执法人员与警察之间,负责实施有关公共空间的使用规定,人们经常认为他们恃强凌弱,喜欢采取不必要的暴力手段。2008年,河北省发生了一场因倾倒垃圾而起的冲突,试图拍照的魏文华被城管打死。此类暴力事件非常普遍,比如去年,在发生于陕西省延安市的一场争吵中,城管对一名自行车店店主拳打脚踢,并且跳起来踩跺店主的头部。据《新京报》报道,仅在苍南县一地,城管就曾在2011年狠狠殴打一名失聪的小贩,又在2012年打断了一名女店主的手。
共产党控制的人民日报集团旗下报刊《环球时报》在周一刊登了一篇社论,称城管人员因糟糕的公众形象而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们本身就是受害者,缺乏公众的体恤和支持。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城管承担了城市管理最困难的一部分。总之,城管这个活不好干。
"整个社会对城管的体恤都不太够,舆论,尤其是互联网舆论把城管当成发泄对政府不满的出气筒。
"如果有城管粗暴执法,往往立刻被描述成政府'欺压百姓'的写照,从而引来一些人的加倍愤怒。"
"政府对城管的扶持也远远不够。各地城管都聘用大量临时工,他们很多人都缺少在复杂环境下执法的经验和能力。"
"不管是更高层,还是有强大话语权、完全了解城管工作重要性的公共知识分子,都选择了不为城管说公道话。"江苏省的一名城管已经建议他的同事佩戴眼镜型摄像机,用这种方式记录他们的所有行动。蒋佚凡对总部位于广州的《羊城晚报》表示,这么做有助于驳斥城管暴力执法的不实指控。他自掏腰包购买了可佩戴式电脑谷歌(Google)眼镜,以帮助记录自己的日常工作。
谷歌眼镜目前在中国还不好买,因此还没有遇到太多抵制。在美国,在公开场合使用这种产品的人就遭到了非议。
蒋佚凡对该报说,谷歌眼镜比手持摄像机更舒适,不过他承认,拍摄过程有时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
他说,"有一次一个夜排档老板看到DV机就特别激动,抄起菜刀指着同事,要他立刻把DV关掉。不关掉的话,有可能激化矛盾。关掉的话,万一出了事情又说不清了。"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许欣、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