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日星期二

纽约时报: 中美网络战波及美国公司在华业务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美网络战波及美国公司在华业务
Jun 2nd 2014, 23:54, by 黄安伟

北京——一位中国高级将领最近在故宫附近一家历史悠久的宾馆以战斗的心态主持了一次国际安全论坛。参加论坛的还有一名美国退休海军上将以及一名美国前外交官。

孙建国上将在官方军事报纸做的采访中传递了自己的信息:他在上周二说,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网络窃密者",美国指责中国政府支持黑客行动只不过是为了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他引用中国成语说:那是事实上的"贼喊捉贼"。

5月19日,美国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宣布以网络商业间谍罪名起诉5名中国军人,这之后中国官员对美国政府及大型技术企业加大了政治和经济压力。中国高级官员、知名机构以及著名评论员纷纷宣布或呼吁,对华盛顿的最新控告以及早前的有关指控要针锋相对,人们普遍把中国要采取的措施看作是报复性的,这唤起了贸易战争的幽灵,也在在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公司中引发焦虑。

与此同时,中国技术公司则抓住紧张局势的机会,希望政府机构能提出使用国产技术的强制要求。

一些美国高管表示,司法部的做法让他们感到意外。他们现在很紧张,因为5月22日中国国家信息办公室宣布,政府将建立评估互联网技术及服务中的潜在安全风险的制度。

上周,一家共产党机构发布了一份针对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的尖锐指责,还有一家中国国有的技术公司也发起攻势,要将IBM从服务器市场中驱逐出去。

"就攻击的强度来说,事情肯定发生了变化,"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说,克拉克是为投资中国技术行业的人提供咨询的博达克咨询有限公司(BDA China)的董事长,他说,"这里面有一个竞争的元素。事情可能会变得很糟糕。"

这种以牙还牙的报复威胁在官方报纸《环球时报》英文版上周三的一篇评论中得到明确表达。该文称:"对那些总部在美国的公司、尤其是那些与信息安全密切相关的公司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情,是由于近几年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进行间谍活动的力度,中国加强捍卫网络和信息安全能力与戒备的后果。"

上周二,具有影响力的共青团网站发表了那篇攻击思科公司的文章,该公司将高端路由器销售给中国各地的政府机构和企业。那篇被主要国家新闻机构转载的社论称,思科"和美国政、军两界打得火热",并且"成为美国推行互联网强权的重要技术依仗"。思科公司对这些指控予以否认。

随着政府对美国技术的抵制情绪增长,一些中国公司正在加强攻势。中国最大的技术公司之一阿里巴巴上周三宣布,公司希望其云计算产品能取代美国公司出售给中国金融机构的存储服务。

中国国有企业浪潮集团上周三在一家社交媒体平台上宣布,公司拟"全面接管"IBM的在华主要业务,并已经开启了一项名为"I2I"(IBM to Inspur)的计划,称之为"不可逆转的本地化趋势"的一部分。浪潮集团还表示对IBM的任何雇员敞开大门,对来自竞争对手的"转移项目"持开放态度,并且目前已经雇用了来自"一家跨国公司"的80名员工。

浪潮集团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取代IBM在中国服务器市场的的主导地位。IBM公司的服务器广泛用于国有银行企业。但是在2013年3月,据国家媒体当时的报道,全国金融机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始了一个使用浪潮集团服务器的试点项目。一些省级银行也已这样做。

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上周报道,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在内的中央政府机构,正在审查IBM服务器的使用问题,考虑是否要扩大中国制造的服务器的使用。

IBM的一位发言人称,公司不知道中国政府有任何建议银行业不使用IBM服务器的政策。

分析人士称,中国鼓励国内技术公司取代外国竞争对手的努力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自从2012年10月,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把两家中国最大的电信企业华为技术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宣布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之后,与美国利益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这两家公司都否认对它们的指控,但那份得到两党支持的报告给它们在美国赢得合同和销售设备带来沉重打击。(在中国的路由器市场,华为是思科的主要竞争对手。)

那之后不久,中国官员开始认真研究对外国技术建立安全审查制度的问题。其结果就是5月22日宣布的安全审查措施。

去年早些时候,中美在信息安全问题上的紧张气氛升级,当时奥巴马政府和一家美国网络安全公司Mandiant称,中国政府和军队是全球网络间谍活动的主要推手。美国官员称,上月被指控的5名中国军人来自一支编号为61398的部队,该部队是Mandiant公司发布的报告中的焦点。

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前合同雇员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2013年夏泄露的材料,削弱了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指责,也让中国官员对美国技术变得更加警惕。中国媒体报道讨论了由于使用美国大公司的技术,中国被美国"渗透"的危险,这些美国公司被戏称为"八大金刚",它们是思科、IBM、谷歌(Google)、高通(Qualcomm)、英特尔(Intel)、苹果(Apple),以及微软(Microsoft)。

思科在中国的销售已急剧下滑。国家采购办公室最近禁止政府办公室使用微软的Windows 8操作系统。

对信息安全的新强调也反映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担任一个新近成立的网络安全工作组组长的事实上。位于北京的一家信息技术咨询公司迈博瑞咨询有限公司(Marbridge Consulting)的执行董事马克·纳特金(Mark Natkin)说,试图让中国不依赖外国技术的做法与中国的长期国策相符。他说,"有一种奇怪的外来概念认为,一切都应该是公平的。中国最终想要实现的是,促进国内企业,购买本国产品。"

但是,纳特金以及其他行业分析人士说,如果这么做的代价很高,或国内替代产品较差的话,中国公司和机构或许会对政府的命令产生抵触情绪。纳特金说,"他们会考虑成本以及产品生命周期。比如说,如果他们最近刚买了IBM的设备,可能会不愿意马上换掉。"

中国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上周四发在网上的一篇报道也透露了来自银行业的类似怀疑态度。一家国有银行的高级技术官员告诉作报道的记者说,"所有的银行都使用IBM的设备。我们已经用了很多年了。如果你说马上停止使用,这不是很荒谬吗?"

一些强有力的政府机构的任务就是促进中国的公司和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是这种机构。比如,去年该机构曾在一份有关手机技术的白皮书中表示,谷歌一直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占主导地位。

"从国内市场看,安卓系统甚至呈现绝对优势的局面,"该机构称,并称华为、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中国公司在开发可行的可替代系统上"人力物力投入巨大",但他们"时刻面临谷歌的商业歧视"。

上述情绪在方滨兴最近的言论中得到更广泛的表达。方滨兴因在中国创造了被称为"防火长城"的互联网屏蔽系统而出名。5月23日共产党报纸《人民日报》援引方滨兴的话说,每个国家都需要制造自己的服务器,因为"互联网的天下,就是美国的天下。"

方滨兴说,"美国的网络攻击能力太强大,别人挨打都不知道怎么挨的打,不知道打人者何时、何地、从何处出的手,没有能力抓住他们的现行,所以美国才有恃无恐。"

黄安伟(Edward Wong)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Kiki Zhao和Bree Feng自北京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