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星期一

纽约时报: 中国全面放开人口政策仍存障碍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Earn an MBA degree

Advance your career with an MBA Only $325 per credit hour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全面放开人口政策仍存障碍
Nov 18th 2013, 07:49, by 储百亮

香港——中国政府决定放松实施了几十年的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的限制。这一决定已经遇到了两个问题,可能会对习近平主席承诺的几十项社会和经济改革形成考验,一个问题是执行起来的变幻莫测,另一个问题是公众对未来更大改革的更高期望。

周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过的60项改革公之于众,这些改革提议的亮点之一就是有限度地放松大多数城市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的限制。此项改革将允许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生两个孩子。目前,只有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城镇夫妇才能生两个孩子。大部分农村家庭已经获得了生两个孩子的许可。

中国官方新闻媒体对这一转变进行了称赞,称它表明习近平政府愿意推行经过了多年讨论和拖延的改革。然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一名高官上周末表示,将由各省级政府决定何时执行新政策。他还强调,政府并没有进一步放开家庭规模限制的计划。

"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根据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刊登的一份问答记录,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

省级政府包括直接向中央政府汇报的各大直辖市,比如北京和上海。

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和上海复旦大学执教的人口学家王丰估计,这项政策可能会使中国每年增加100到200万个新生儿,目前中国每年出生大约1500万个新生儿。但是,这项有限的改革激起了专家和民众的期望,他们希望政府允许所有夫妇生两个孩子,甚至最终废除国家对家庭规模的限制。

"两个孩子应该成为标准,"中国东部江苏省南京市的公务员张媛(音译)在电话采访中说。她表示,自己以前就有资格要两个孩子,因为她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

"即便这项政策进一步放松,也不一定每对夫妇都会多生孩子,"她说,"抚养孩子的压力太大了,尤其是在中国。"

但是她说,她和丈夫正在考虑在两三年内生第二胎,他们已经有了一个两岁的女儿。"我不是特别担心经济压力。不管有没有钱,你总归能把孩子养大。"

对于进一步放松独生子女政策的揣测,卫生计生委官员王培安坚决地表示了否定。

"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王培安说。他说,允许所有城市夫妇生二胎将会对社会造成过大压力。

"较严重的出生堆积,将给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很大的压力,"他说。"长期看,将形成周期性出生人口波动,总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峰值推迟到来。"

王培安说,这项政策之所以放松,是因为中国人口增长出现放缓,从长期来看,放松政策有助于冲抵老龄社会所带来的压力。但是,南京东南大学的经济学家华生说,这一政策变化并不能明显改变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和劳动力缓慢减少的趋势。

"短期内多半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华生说。"它对经济的影响还取决于实际行动发生了多少改变。然而,真正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计划生育政策多年以来的首次重大改变。"

通过前述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中共中央委员会会议也承诺要废除劳教制度。这种惩罚机制可以在没有任何真正的司法检查或上诉机会的情况下,把人关押长达四年的时间。但是,与委员会承诺的大量经济改革一样,这项提议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

对于符合条件的夫妇来说,是否生育二胎,意味着是否愿意为享受第二个孩子带来的幸福与好处去承担社会压力。在中国,即便是对中产阶级当中的富裕成员而言,医疗保险、上学和住房成本也可能令人望而却步。

北京房地产广告推销员李学兵(音译)说,根据这项新政策,他和妻子将获得生二胎的权利,而他们已经有了一个一岁半的儿子。

他说,"一开始我们就想生第二胎。"

"我是独生子,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家里的期望会让独生子背上过重的包袱,"李学兵说。"我认为,这个政策口子会开得越来越大。"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Patrick Zuo自北京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翻译:陈亦亭、陈柳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