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9日星期一

纽约时报: 美国大师佚作,疑出旅美华人画家之手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大师佚作,疑出旅美华人画家之手
Aug 19th 2013, 05:48, by SARAH MASLIN NIR, PATRICIA COHEN, WILLIAM K. RASHBAUM

皇后区伍德黑文第95街的街坊知道钱培琛(Pei-Shen Qian)靠画画谋生:他经常在简朴的房子外面晾晒自己的画作,把画挂在斑驳风化的白色壁板上。

但他们不太清楚,为什么他家的窗户常常遮挡着,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人坐着昂贵的桥车,来此把一些画作带给一名画家,而不是从他那里取走画作。

"那个人会带来一幅画,拿给他看,让他进行处理或者修复。"68岁的对门邻居埃德温·加德纳(Edwin Gardiner)说。他停了一下,补充说,"我不知道他具体做了什么。"

上周五,部分谜底宣告揭晓。邻居们了解到,外表文静、工作服上沾着油彩的73岁中国移民钱培琛,涉嫌模仿一些美国现代主义大师的风格,创作了几十幅作品,令艺术界遭受愚弄。这些作品被当做大师真迹,以8000多万美元(约合4.9亿人民币)的价格售出。

钱培琛四十多年前来到这里,竭力在美国出售自己的画作。他每画一幅伪作只赚几千美元。纽约虽然是一个艺术中心,钱培琛却告诉朋友们,在试图以画家身份立足的过程中,他饱尝艰辛,已然心灰意冷。

"语言和人脉问题让他觉得有点儿沮丧,"他在纽约的朋友、著名华裔画家张宏图说,"他不怎么快乐。"

钱培琛的低调画家形象已经荡然无存。联邦当局已经认定,他就是那名画家,近年来大胆妄为的艺术诈骗案件之一就是围绕他的伪作展开的。

一份修订过的联邦起诉书于本周呈交法庭,指控兜售他画作的经销商之一格拉菲拉·罗萨莱斯(Glafira Rosales)在相关交易中洗钱并逃税。

起诉书中没有提到钱培琛的姓名,我们上周五也无法联系到钱培琛发表评论,但据了解案件状况的人证实,被含糊称为"画家"的人就是钱培琛。邻居们说,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本周搜查了他的家。

起诉书及其他法庭文件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罗萨莱斯的男友和业务合作伙伴,一个名叫何塞·卡洛斯·伯甘迪奥斯·迪亚兹(Jose Carlos Bergantiños Diaz)的艺术品经销商,发现钱培琛在曼哈顿下城的街道上卖自己的作品,于是招募他绘制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画作。起诉书没有提及伯甘迪奥斯·迪亚兹的姓名,但其他法庭记录可以证实,起诉书里说到的人就是他。

法庭文件称,15年的时间里,这名画家在自家的工作室和车库里炮制了至少63幅带有艺术大师签名的素描和油画,这些大师包括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巴内特·纽曼(Barnett Newman)和理查德·迪本科恩(Richard Diebenkorn)。迪亚兹和罗萨莱斯吹嘘这些作品是真迹。它们不是对存世作品的复制,而是作为新"发现"的大师作品被售出的。

罗萨莱斯把这些画作出售或委托给了两个曼哈顿精英经销商,诺德勒画廊(Knoedler & Company)——纽约市最古老的画廊,直到2011年停业 ——以及该画廊曾经的雇员,朱利安·魏斯曼(Julian Weissman),两个经销商又将这些画作卖给那些信赖他们的声誉以及某些专家支持意见的客户,售价数百万美元。

罗萨莱斯告诉两个经销商,绝大多数画作都来自一位收藏家,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这些作品,但是坚决拒绝透露个人身份。时间长了,大家就开始把这位匿名收藏家称作"秘密圣诞老人"和"X先生"。

诺德勒画廊、画廊前总裁安·弗里德曼(Ann Freedman)和魏斯曼曾多次表示,他们一直都相信这些画作是真迹,尽管它们不见著录。

到目前为止,在这起被检察官形容为"长期欺诈"的案件中,唯一一个受到指控的人就是罗萨莱斯。检察官没有说明,曼哈顿的两名经销商是否知道这些画都是出自东河对面的新近作品,这些画已经进入了一些国际展览会、一家博物馆和一所美国大使馆。

在皇后区定居之前很久,钱培琛就以画家为职业。中国一家电视台2004年的采访资料显示,他在岛城舟山以及上海长大。30多岁时,他在上海参加了一个大胆前卫的实验艺术运动,当时是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已经接近尾声。

在当时,抽象艺术被视为资产阶级颓废的象征,但钱培琛和他的画家同行们还是举办了自己的非官方展览,展出了抽象风格的画作。 1987年,雪城社区民间艺术馆(Community Folk Art Gallery)展出了钱培琛等六位画家的画,回顾了那段时期。

1981年,钱培琛来到纽约,和朋友张宏图一起在西57街的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s League)上艺术课。尽管他们已有二十来年没有联系,张宏图还是回忆起了当年的情景,那时候,比他年长几岁的钱培琛帮助他在这个让人喘不过气的异国城市找到了自己的路。

"他教我怎样在这里谋生,"张宏图说,意思是他们那样的移民必须找别的活来干,这样才能养活自己。

"我们曾一起在一个建筑工地短期工作,"他说。他还记得,钱培琛曾试着在街上卖自己的画。

到20世纪90年代,钱培琛对自己的画越来越没信心。2006年,他的画家同行陈丹青在为一本中国艺术杂志撰写的文章中回忆了那段时期。"我们之前做过的事都变成了风中之尘,"他写道。按他的描写,他这位时年40来岁的朋友患了"思乡病",而且"迷失了方向"。

钱培琛的作品由中国的一家画廊代理。但他的邻居说,近年来,他还是经常没头没脑地抱怨自己在美国的职业生涯。

埃德温·加德纳妻子玛丽·安·加德纳(Mary Ann Gardiner)记得,钱培琛曾经说,"在中国时,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名摇滚明星,因为他走上街头时人人都认得他。这种差别就好比白天黑夜。"

听说钱培琛卷入了一起似乎是重大艺术欺诈的事件,张宏图感到十分震惊。他表示,他所认识的钱培琛一直是一个诚实勤奋的人。"我真是不敢相信,"他说。

尚不清楚,钱培琛对联邦调查人员所说的欺诈知道多少。制作名画的复制品,或是把作品签上伦勃朗(Rembrandt)之类的名字出售,只要说明是伪作就不触犯法律。犯法的是当做真画来出售。

同样不清楚的是,具体是谁把邻居们看到的那些画作拿给了钱培琛,也不清楚,那些画是原作还是知名艺术家作品的印刷品。

张宏图不太相信,他这位朋友能仿制这些风格迥异的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按他的记忆,钱培琛的作品都是以印象派的柔和色调创作的风景画和室内画。

"我不知道他有这样好的技术,"他说,"他有艺术天分,但我不相信他能画出和杰克逊·波洛克一样风格的画;这种风格不易模仿。"

迪本科恩基金会(Diebenkorn Foundation)的执行主任理查德·格兰特(Richard Grant)说,"不管是谁干出了这件事情,都可以说是鬼斧神工。"

然而,这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2011年获罪的德国伪造者沃尔夫冈·贝特莱希(Wolfgang Beltracchi)说,他逼真地仿造了50名艺术家的数百幅画作。

根据起诉书所列的时间表,罗萨莱斯是在1994年左右开始向诺德勒画廊和韦斯曼展示这名画家的伪作。

这一欺诈行为于2009年暴露,那时候,对一些马瑟韦尔作品真实性的质疑被举报到了联邦调查局。越来越激烈的争论令大量艺术品完全丧失了价值,令业内老友反目成仇,还给担保这些作品真实性的艺术专家的声誉蒙上了一层阴影。愤怒的买主包括一名时装业总监和一名科威特王室成员,他们提起诉讼,要求经销商拿出数百万美元的退款和损害赔偿。

罗萨莱斯于5月被捕,目前尚不清楚,她是否已开始和联邦当局合作。处理她案件的检察官认为她有着"实质性的潜逃风险",而且任何保释条件都不能保证她出庭,还劝说法官对她进行了不得保释的拘留。然而,在本周呈交新起诉书之后,检察官并没有反对法庭以250万美元保金为条件释放她。罗萨莱斯的律师史蒂文·R·卡塔格纳(Steven R. Kartagener)拒绝就本案置评。

周五,钱培琛的陋室空无一人。邻居们称,他和妻子徐秋月在几个月前突然离去。虽然这并非不正常——通常来说,他每年都有一半的时间待在中国——这次却显得有些不同。钱培琛曾在这个院子里一丝不苟地绘制和修改一幅巨大的歌妓肖像,现在这里却只剩下飘动的报纸和四处游荡的野猫。几件内衣还挂在屋外晾晒。透过车库的窗户,可以看到成堆的木质帆布画架;所有的门都没有上锁。

此外,在这座两层的住宅,几乎每一扇窗子都有胶合板或者黑纸,遮住了阳光。

Alain Delaquérière和Mei-Yu Liu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林蒙克、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