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9日星期六

纽约时报: 昂贵的3毫秒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昂贵的3毫秒
Apr 18th 2014, 23:11, by 保罗·克鲁格曼

四年前,当哈得逊河道下亟需一条新的铁路隧道时,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却突然取消了这个美国最大的、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一些人指责他野心勃勃地觊觎总统之位,坚信他这样做是为了讨好那些憎恨政府、憎恨公共交通的共和党死忠。我也有这样的看法。

尽管一个隧道项目被取消了,另一个却正在进入尾声:随着Spread Networks贯通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勒格尼山脉,该项目即将竣工。不过建设Spread隧道的初衷不是为了载客,甚至也不是为了运货;它是为了搭起一条光纤,可以把芝加哥期货市场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之间的通信时间缩减3毫秒(千分之3秒)。铁路隧道项目被取消了,Spread隧道却修建了起来,这个现象可以告诉你很多,让你知道如今的美国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谁在乎这3毫秒呢?答案是高频交易员,他们靠比同行快远远不到1秒的速度买入或卖出股票来赚钱。难怪在抨击高频交易的畅销新书《快闪小子》(Flash Boys)中,作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一开头就讲述了Spread Networks隧道的故事。但这个故事的真正寓意,却与刘易斯的抨击无关。

想想吧。刘易斯把高频交易从业者描绘成恶棍,把那些试图阻止他们的人刻画为英雄,你可能会赞同他的立场,也可能不会(在我看来,这个故事里没一个好人。)但无论你赞同与否,花费数亿美元来节约3毫秒的时间听上去都是巨大的浪费。它属于一种更普遍的情形,即社会正在把越来越多的资源分配给金融投机交易,而从中得到的回报却寥寥无几,或者毫无回报。

这种浪费到底有多大?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托马斯·菲利波(Thomas Philippon)的一篇论文显示,每年浪费的金额约为数千亿美元。

菲利波在论文的开头描述了一种常见现象:金融增长远远快于整体经济增长。具体来说,从1980年起,我们开始废除为防止"大萧条"重演而建立起的金融监管体系,银行家、交易员等一些人手中积累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份额增加了近一倍。

这些资金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回报呢?就大家所知,回报很少。菲利波表示,金融业的增长远远快于它吸纳的储蓄和它管理的资产。现代金融的捍卫者喜欢说,它在经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因为它把资金分配给了生产力最高的地方——但是这种说法很缺乏说服力,因为在过去的十年里,华尔街的最高成就涉及到把数千亿美元引导到了次级抵押贷款上。

华尔街的朋友们也曾经声称,复杂金融工具的大量出现降低了风险,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使得金融危机成为过去。错,大错特错。

但是如果规模庞大的金融领域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安全、更高效,那么它又在做什么呢?一个答案是,它正在把小投资者当傻瓜耍弄,让他们在战胜市场的徒劳努力中浪费大量金钱。你不用相信我,但这是美国金融协会(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会长2008年说的。另一个答案是,大量的钱流入了投机活动,这些活动让个人中饱私囊,对社会却毫无贡献。

你可能不同意这种说法,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市场的"无形之手"会确保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相一致。然而经济学家很早之前就知道,说到投机活动,那种观点就行不通了。早在1815年,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 Rothschild)就因为比其他人提早几个小时知道了滑铁卢大战(Battle of Waterloo)的结果,大赚了一笔;你很难说这如何让英国变得更加富庶了。要说Spread Networks通道提供的3毫秒优势如何让现代美国变得更富庶,甚至比那还要更难;但这种优势对投机者来说显然很有价值。

简而言之,我们给金融业提供了太多资源,但获得的回报却寥寥无几,或者没有——有可能为负数。菲利波认为这种资源浪费占到了GDP的2%,但我认为,即便这个数字,也低估了庞大金融业的真正投入。现代金融的崛起,跟美国的贫富悬殊重新达到"镀金时代"(Gilded Age)的水平,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所以,别再管那些高频交易究竟带来多大损害的争论。正在破坏我们经济和社会的不仅仅是高频交易,而是整个金融业。

翻译: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在美国,反犹主义远未消失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在美国,反犹主义远未消失
Apr 18th 2014, 23:11, by 弗兰克·布鲁尼

在美国,大多数的仇恨罪行都不像上周末发生在堪萨斯州的枪击事件那样致人于死地,大多实施这类罪行的人,也都不是该事件中弗雷泽·格伦·米勒(Frazier Glenn Miller)那种怒气冲冲、被阴谋论蒙蔽的恶棍。他属于极端现象,不具有代表性。

米勒曾在四年前上过霍华德·斯特恩(Howard Stern)的广播节目(霍华德,你究竟为什么要把话筒递给他?),并在节目中称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当斯特恩问米勒,他更反感犹太人还是黑人时(为什么要问这种问题?),米勒选择了犹太人,绝对是犹太人,他对他们的"反感更甚一千倍",他说。

"相对于我们面临的犹太人问题,其他一切问题都是细枝末节,"他声称。这显然不仅仅是无意识的信口开河,他已经在摩拳擦掌。

事实表明,他伤害的是基督徒。当仇恨四散开来,我们所有人都可能成为被殃及的池鱼。

本周一,当执法人员正式表示,堪萨斯州发生的事件属于仇恨犯罪时,我正在研究这类犯罪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表现形式:攻击、恐吓、恶意破坏。

联邦调查局(FBI)一直在对仇恨犯罪进行统计,最近的数据来自2012年。那年,FBI在美国一共收到6573起仇恨犯罪事件的报告(毫无疑问,这只是当年发生的所有这类事件中的一小部分)。虽然大多数事件的动机都跟种族有关,但其中约有20%由受害者的假定宗教信仰所引发——比例大致等同于涉及受害者假定性取向的事件。我没想到这个数字竟然这么高。

还有一点我也没有想到,那就是在涉及宗教的仇恨犯罪中,有65%是针对犹太人的,这个比例跟五年前(69%)和十年前(65%)的情况维持了基本不变。作为对照,在2012年涉及宗教的仇恨犯罪中,有11%是针对穆斯林的。

一路走来,美国已经跟几十年前的反犹太主义活动相隔久远,以至于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直存在的这个问题。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更新更近的讨论和恐惧上。

"9·11"袭击发生后,人们非常担心所有的穆斯林都被视为一丘之貉,统统背上黑锅,这样的高度敏感一直持续至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刚刚发生的事情。该校曾邀请著名的穆斯林妇女权益倡导者阿亚安·希尔西·阿里(Ayaan Hirsi Ali)接受其名誉学位。但是一些教授和学生抱怨说,她的一些言论似乎是在对伊斯兰教进行广泛嘲弄,于是这个邀请被撤销了。显然,该大学的管理层不希望自己的校园被看成是仇视伊斯兰教的摇篮或剧场。

但近年来,另外一些大学校园却成为了进行"反以色列"讨论的剧场,这些讨论偶尔也会转而谴责犹太人,或是牵涉类似谴责。虽然跟一些欧洲国家不同,美国政界中没有反犹太主义势力,但是在其表象之下,仍然存在着顽固不化的反犹态度。反犹偏见也还没有彻底销声匿迹。

上个月,在基督教电视传教士帕特·罗伯森(Pat Robertson)的节目上,就发生了这样一桩事件。请来上节目的拉比令人震惊地宣扬了犹太人擅于赚钱的理念。这名拉比说,犹太人不会浪费一个周末来修理汽车,因为他可以雇个汽修工,然后把精力放到别的事情上。

"要打磨钻石,而不是修理汽车,"罗伯森插话。

打磨钻石?

在反诽谤联盟(Anti-Defamation League)2013年对1200名美国成年人所做的调查中,14%认同"犹太人在美国权力过大"的说法,15%称犹太人"更愿意不择手段",30%表示美国犹太人"更忠实于以色列",而不是美国。

这令人不安。同样令人不安的,还有纳粹大屠杀被反复拿来做类比,从而遭到矮化。今年,风险投资人汤姆·珀金斯(Tom Perkins)与家得宝(Home Depot)的创始人之一肯尼斯·朗格尼(Kenneth Langone)分别做出评论,认为美国的超级富豪正面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那种诋毁。

尽管反犹主义有时被形容为"古老的仇恨",但这种情绪经久不衰的地方,并不仅限于堪萨斯州或美国腹地。

去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关注了纽约州北部的一个社区,那里的三个犹太家庭对学区提起了诉讼,理由是犹太学生遭同龄人骚扰。其中的不当行为包括,行纳粹礼,以及在桌子、衣物柜和操场滑梯上画卐字标。

2011年,一名家长曾向学区提起申诉,但学监在电子邮件中回答:"您对改变固有偏见的期望或许有点不切实际。"

不过,将这种偏见从未来世代心中铲除的唯一途径就是,永远不要像那样不以为然,也永远不要视而不见。

翻译:土土、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