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星期五

纽约时报: 3D打印的塑料手枪遭遇监管难题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3D打印的塑料手枪遭遇监管难题
Nov 29th 2013, 07:57, by JEREMY W. PETERS, MICHAEL S. SCHMIDT

华盛顿——在电影《火线狙击》(In the Line of Fire)中,一个神经错乱的杀手偷偷携带自制手枪,躲过特勤人员的检查,想要击杀总统,但最终失败了。

当这部电影于1993年上映时,这种情节似乎稍显牵强,在片中扮演特工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飞身去挡刺客的子弹。但是现在,警方和国会议员担心,如果《不可探测枪支法案》(Undetectable Firearms Act)于今年12月9日到期后得不到有效期的延长和更新,那些能够通过金属探测器和X光机的轻武器将会给全国各地的执法部门带来问题。

这不是杞人忧天:随着3-D打印技术的流行,家中自制塑料手枪已经成为现实。而在1988年的《不可探测枪支法案》第一次获得国会通过,并得到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总统的签署时,这项技术才刚刚兴起。

蒂姆·墨菲(Tim Murphy)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他说,"人们很害怕,因为3-D技术让大多数标准探测手段都失效了。"

即将过期的法案对那些能够通过金属探测器而不被人发现的枪支施加了禁令,从实施起25年来已经获得过两次延期。但这次距离过期只剩下一个礼拜多一点的时间,对该法案的重新授权却遭遇到一场政治僵局,而这场僵局已在近期阻碍了其他通过枪支安全法案的努力。

丹·格罗斯(Tim Murphy)是布雷迪防止枪支暴力中心(Brady Center to Prevent Gun Violence)的主任,他说,"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因为我们知道,国会在截止日前总是掉链子。"

现在,延期事宜遭遇搁置,因为议员们还在争执,究竟是简单地延续这部法案呢,还是对其修订,加入特别针对3-D打印武器的新条款。

在感恩节休假前不久,因为共和党人的反对,参议院刚刚搁置了一项将该法案延续一年的动议。阿拉巴马州共和党参议员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表示,他担心的不是按照现状将法案延续,而是那些支持枪支安全措施的参议员把这项法案当做后门,在其下次失效时增加更多的新条款。

塞申斯说,"他们正在考虑修订这项法案,增加更多内容。有人担心,按他们的方式修改,之后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下周,当该法案回到众议院时,预计众议院会同意将该法案延长十年。纽约州众议员史蒂夫·伊斯雷尔(Steve Israel)带领的民主党人希望能够增加3-D打印武器的条款,但是共和党人仅同意考虑按照该法案的现状对其延期。

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E·舒默(Charles E. Schumer)是带头支持对法案延期的参议员之一,他说,"很难相信居然有人会反对像这样的一项法案,这跟我们的安全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在这个充斥着恐怖主义的世界里,让那些能够通过金属探测器的枪支合法化,就意味着有人可以将它们偷偷携带进入机场,体育馆和学校?"

美国步枪协会(The 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的立场会极大地影响许多国会议员的态度,但是该协会并没有明确表态。协会的发言人未对多次的置评请求作出回应。

美国枪支拥有者协会(Gun Owners of America)是一家规模较小,但对持枪权利更为敢言的团体。该协会表示,不论是对当前的法案延期,还是加入新的内容,都不必要,因为3-D打印技术仍然很新,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该团体执行董事拉里·普拉特(Larry Pratt)表示,"金考(Kinkos)店里可没有这些东西。就现在来说,这些枪支也打不了几枪。这不是我们很快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人声称这些枪支不会真正威胁安全,他们经常提出的理由是3-D打印机价格昂贵,有的甚至跟汽车一样贵。但是随着这项技术的费用降低并得到普及,人们的担忧正在增加。

想要从技术上遵守现行法律,3-D打印枪支的制造商只需要通过某种方式,使得安全检测仪器能够检测出他们生产的武器即可,一般来说他们会加入某种金属,但是这些金属都没有功能性,能够被轻易去除。

烟酒枪支及爆炸物管理局(Bureau of Alcohol, Tobacco, Firearms and Explosives)最近就组装了这样一支枪。他们从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分布式防御组织(Defense Distributed)那里下载了枪支设计图纸。这个组织自称,旨在保护"人们获得武器的公民自由,这一自由受到美国宪法的保障。"

为了弥补现行法律中的漏洞,民主党人提出的修改意见要求,枪支中某个不能分离的核心部件必须用金属制成,并足以被安全监测仪器探测出来。

但是有的官员表示,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找到侦测塑料武器的方法,他们希望能够对此投入更多资金。

前联邦调查局官员墨菲说,"问题不在法律本身——如果有人想要搞破坏,他就不准备遵守法律了。法律可能会阻止大规模的生产,但是却阻止不了独狼或者敌人。他们必须要从大局上想问题。"

过去十年里,因为恐怖分子曾试图制造客机坠落事件,政府和安全公司在侦测塑料爆炸物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投入塑料武器侦测领域的时间和经费却少得多,因为人们不将其视为一项主要威胁。

虽然全身扫描仪被认为是探测人身上是否藏有武器的可靠手段,但是这些仪器非常昂贵,难以运输,并且引发了人们对于隐私问题的担忧。

一位负责管理这些机器的使用的执法部门高级官员表示,"这些机器很好用,甚至能够识别口袋里面的一张信用卡,但是人们不喜欢它们。人们也不喜欢被搜身。"

翻译:邓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高调反腐,国企年会缩水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高调反腐,国企年会缩水
Nov 29th 2013, 05:50, by 潘亚当

张旭彦(音译)接受一家大国企轻松的初级职位时,最吸引他的并不是薪资。吸引他的是非正式的福利:搭建关系网的机会、与共产党高级成员的近距离接触以及同样重要的一点,公司定期让员工享受的盛宴和高档礼物。

"去年,我们公司免费发了一部iPhone给我,还有其他一些电器,"25岁的张旭彦说。他估计,自己2012年收到的礼物大约价值7000元人民币,相当于1100美元。"我的实际工资很低,但加上这些福利,我还是能过得相当不错。"

然而,自从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之后,这些特权和特殊待遇——以张旭彦的情况而言,其中还包括一张百货店的打折卡和一小笔住房补贴——受到了影响。由于习近平发起的反"四风"运动,即消除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运动,许多国企和政府机构都削减甚至彻底取消了这样的福利。

这一运动导致奢侈品销售额在今年急剧下降,尤其是那些传统上备受党内领导人青睐的品牌。比如,官方宴会首选的白酒品牌茅台今年的增长速度掉到了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

年会受到的影响几乎比其他所有福利都大。举办年会的时候,企业老板历来会为模范员工发放奖品,回报雇员的服务。在中国启动经济自由化之后的三十多年里,年会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奢侈浪费的场合。它们通常会在五星级酒店举行,让企业花费数百万人民币。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大型国企和政府机构已经缩小了年会的规模,甚或彻底取消了年会。2012年,习近平刚刚出任党总书记几个月的时候,国家电视台央视便取消了自己的年会盛宴。今年,央视也不打算举办年会。

一名央视雇员说,"刚加入央视的时候,他们总是在年会抽奖活动当中发放电脑和iPad,每个人都不会空手离开。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所有这些都被取消了。"因为担心招致不利后果,这名雇员要求匿名。

这名雇员继续说,"以前他们还给大家发放免费肥皂和清洁剂,这是在这儿工作的一个好处,虽说小,但感觉不错。可是今年,连这种好处都没了。"

《北京日报》在周三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调查了四家专事年会策划的私营公司,策划内容包括预定场地、筛选演艺人员、设置奖项和奖品。其中一家公司的代表说,和前些年相比,他们的业务已经下降了50%以上。

文章还引用北京丽晶酒店一名代表的话说,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多数宴会场地通常已经被主要的国有企业和银行订满。这名代表说,"今年,我们有半数场地还是空的,到目前为止,订出去的场地大多是用来举办婚宴,或者是私营公司的活动。"

需求的下降已导致许多五星级酒店调低宴会价格,尽管中国商业经济的其余领域正面临通胀。北京朝阳区某五星级酒店一名未具名的雇员说,为了招揽更多生意,他所在的酒店正在提供前所未有的优惠价格:"去年,我们的收费是每人650元人民币,还要加上15%的服务费。今年每人只收588元人民币,服务费照旧。"

一个未具名的国企高管对记者说:"去年,我们给员工发iPad和iPhone。今年,我们会给他们发毛巾和牙膏。"

翻译:陈亦亭、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向防空区派战机但立场或变软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向防空区派战机但立场或变软
Nov 29th 2013, 05:10, by JANE PERLEZ, MARTIN FACKLER

北京——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称,中国已于周四派遣战机,在东海争议岛屿上空新划设的防空识别区执行了首次巡逻任务。

此次巡逻紧随日本和韩国发布相关消息之后,日韩消息称,他们的军机飞越了前述防空区,没有遭遇中国的阻挠。

中国与日韩之间针锋相对的行动突显了东海的紧张态势,中日两国都声称拥有一些东海岛屿的主权,由此陷入了剑拔弩张的局面。

中国上周宣布划定的新防空区和日本40多年前宣布的类似防空区存在空域重叠。两个防空区都位于争议岛屿上空,这些岛屿在日本被称为尖阁诸岛,在中国被称为钓鱼岛。

中国已经表示,不提前通知就进入前述防空区的非商业航空器将面临"紧急防御措施"。

新华社报道称,中国将"根据不同的空中威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捍卫本国领空。

早些时候,中国威胁说,将对进入该空域的外国飞行器采取军事行动。周一夜间,美国对这一威胁发起了直接挑战,派出两架未携带武器的B-52轰炸机,在前述空域飞行了两个多小时。

中国军方表示,已对美国飞机的飞行路线予以监视。对于一开始发出的行动威胁,中方的立场似乎有所软化。

时常渲染民族主义论调的民粹主义报纸《环球时报》在一篇社论中说,新防空区针对的目标是日本,而非美国。

该报写道,"只要美方不太过分,就不主动把美军作为巩固空识区的主要斗争目标。我们应集中精力打压日本的气焰,坚决回击其各种挑衅性行为。"

美国国务院在回应目前局势时说,"我们已经敦促中方保持谨慎和克制,目前正在和日本及该地区受影响的其余各方进行磋商。"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宣布设立新识别区,意在逐步削弱日本对相关岛屿的控制。不过,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也被认为是越来越自信的中国发起的又一次尝试,目的是取代美国,确立自己地区霸主的地位。

同起初的强硬语调相比,中国本周似乎有所收敛。中国起初表示,进入该空域的航空器必须提前报备飞行计划,否则中方可能对其采取军事行动。周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将根据具体情况,对违规者做出相应程度的反应。

周四,中国人民解放军进一步澄清了最初的立场,表示新设立的防空识别区"不是领空",也不意味着中国会对进入该区域的航空器立即采取军事行动。

在面向中国记者举行的每月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杨宇军表示,关于中国会击落进入识别区的飞机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周四,日本政府首席发言人菅义伟(Yoshihide Suga)表示,日本的飞行没有通知中方。他还通报说,中国没有紧急起飞战机拦截日方飞机。

韩国政府也宣布本国在未知会中方的情况下派出飞机飞越了识别区。中方官员说,他们监视了韩方的飞行。韩国政府表示,韩国派出的是一架侦察机。和日本一样,韩国也声称对识别区覆盖海域的部分领土拥有主权,不过,韩国与中国的关系好于日本与中国的关系。

韩国联合通讯社(Yonhap)报道称,周四,在之前就安排好的一次防务会议上,韩国要求中国调整新识别区的界线。不过,韩联社报道称,国防部发言人金珉奭(Kim Min-seok)说中国拒绝了这一请求。

Jane Perlez自北京、Martin Fackler自东京报道。Gerry Mullany自香港、Robert Pear自华盛顿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张薇、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泰国抗议持续进行但声势趋弱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泰国抗议持续进行但声势趋弱
Nov 29th 2013, 03:10, by THOMAS FULLER

曼谷——泰国抗议者无视总理英拉·西那瓦(Yingluck Shinawatra)在议会不信任案投票中取得的胜利,继续进行使政府机构关门的运动,在周四切断了曼谷警察总部的供电。

不过,示威者的人数似乎有所减少,警方估计大约为1.5万人,而在本周早些时候,占领财政部(Finance Ministry)并包围其他一些部委的抗议者多达数万人。

"他们的人数在一天天地减少,"警方发言人比耶·乌他少将(Piya Uthay)说。但周四晚上,街上依然有大规模的人群,而警方的估计人数还没有算上各省的抗议活动。各省的抗议始于周三,周四依然在继续。

考虑到执政党在议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通过意在讨好农村地区的多年政策赢得了国内大片地区的拥护,围绕大型政府项目处理不善这一指控进行的议会信任投票的结果不足为奇。

英拉是前总理他信·西那瓦(Thaksin Shinawatra)的妹妹,她在周四的讲话当中敦促抗议者回家,并且提到了在位时间很长的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国王的生日12月5日是一个全国性的假日,与此同时,许多抗议者都是狂热的保皇派。"这是人们一起向国王陛下致敬的时刻,"她说。

英拉表示政府希望避免对抗,同时也重申了早些时候的提议,希望同抗议者进行对话。抗议活动领袖的发言人阿卡纳特·奔潘(Akanat Promphan)拒绝了英拉的提议,称其不真诚。

英拉发表前述讲话之前,她领导的政府以297票对134票的结果轻松挺过了不信任案投票。

他信从2001年开始担任泰国总理,并在2006年遭到军方罢黜,尽管如此,他在人口稠密的东北地区依然广受欢迎。不过,他也受到了部分民众的鄙视,其中一些人怨恨他的政治强势,还有些人说他利用权力推动了自己的商业利益。人们还指责他凌驾于国王之上,后者已在位60多年,赢得了民众尤其是年长民众的坚定拥护。

本周的抗议是泰国自201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抗议,2010年的示威遭到了军方的血腥镇压。

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和逐渐减少的示威人数,让抗议越来越显得声势趋弱。不过,鉴于目前并无和解迹象,抗议的前景依然不可预测,民间领袖也继续警告称,敌对阵营之间有发生暴力行为的可能。

周四,一直对是否支持抗议举棋不定的反对党民主党(Democrat Party)似乎对抗议给予了更坚定的支持。

民主党领袖阿比西·维乍集瓦(Abhisit Vejjajiva)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该党认同推翻政府的目标,并且认为英拉的执政不具备合法性。他呼吁民众参加抗议。他说,"出来吧,出来更多的人。"

财政部遭到围困,抗议者中的暴徒又在首都肆无忌惮地横行,致使商界领袖显得更加担忧、更加不耐烦。部分商业领袖曾对最初的集会活动予以支持。

根据泰国新闻媒体周四的报道,开泰银行(Kasikornbank)首席执行官伍万通(Banthoon Lamsam)在评论中敦促泰国政客"像成人那样行事"。开泰银行是泰国最大的银行之一。

他说,"要以显示你爱泰国的方式行事,"他还说,他的讯息针对的是"双方"。

他说,"必须得有法规来让所有人达成协作。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能一哄而上地毁了这个国家。"

Poypiti Amatatham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陈亦亭、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向防空识别区派遣战机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向防空识别区派遣战机
Nov 29th 2013, 02:49, by MARTIN FACKLER

东京——本周四,中国向新宣告划设的防空识别区派遣了战机,中国官方媒体称,这是中国自宣布控制识别区空域以来的首次空中巡逻行动。前述消息出炉几小时以前,日本和韩国把自己的军机派入了东海防空识别区,以此测试中国兑现防空识别区宣言的决心。

中方发布飞行公告的几天之前,两架未携带武器的美国B-52轰炸机刚刚无视中国的规定飞越了同一空域。中方后来表示,已对美国轰炸机进行监视,但却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尽管美方飞机无视中国政府目前的要求,没有通知中国它们要来。

周四,日本政府首席发言人、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Yoshihide Suga)表示,日本的飞行没有通知中方。他还通报说,中国没有紧急起飞战机拦截日方飞机。

韩国政府宣布,本周三,本国也在未知会中方的情况下派出飞机飞越了识别区。中国的一名航空官员说,他们监视了韩方的飞行。韩国政府表示,韩国派出的是一架侦察机。

和日本一样,韩国声称对识别区内的部分领土拥有主权,不过,韩国与中国的关系好于日本与中国的关系。

日本没有具体说明在该区域进行了多少次巡逻飞行,也没有说明这些飞行是什么时候进行的。

日本、美国和韩国都拒绝承认前述防空识别区。该识别区包括一些争议岛屿上方的空域。这些岛屿在日本被叫做尖阁诸岛,在中国被叫做钓鱼岛,目前处于日本的管辖之下,但中国也声称拥有其主权。

上周六宣布划设该识别区时,中国表示会用军用飞机管辖相关空域,此举让人们担心,中日两国的战斗机会进行相互拦截。这一举动立即遭到了日本和美国的指责。根据条约,美国有义务保护日本免受攻击。

中国迄今未执行为该区域制定的相关规定,这似乎佐证了部分日本官员的观点,他们认为,宣称拥有该空域的控制权是一项更广泛的长期战略的一部分,目的是尝试从日本手中夺取那些岛屿。中国一直在这么做,方法是往那些岛屿周边派遣海监船和巡逻机,现在又声称自己有权控制岛屿上方的空域。日本官员称,所有这些步骤都是为了证明,中国拥有和日本一样充分的法律依据,可以声称自己管辖着相关岛屿。

翻译:张薇、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日防空区争端,空中交通新挑战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日防空区争端,空中交通新挑战
Nov 28th 2013, 23:42, by RICK GLADSTONE, MATTHEW L. WALD

中国宣布划设一个新的"防空识别区"(这个晦涩的航空术语本周成为让中国与日本和美国之间军事紧张局势升级的一个导火索)引起人们对国际空域控制的关注。在其他一些有领土争端的地方,防空识别区问题带来了困惑和危险。

谁有权在什么地方飞行——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影响中国与越南、巴拿马与哥伦比亚、日本与俄罗斯等国家的一个历史问题。航空专家说,有关空域管制的争论可能在塞浦路斯最严重,因为在这个分裂的地中海岛屿上,相互间不沟通的希腊和土耳其两方面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可能给驾驶员提供相互矛盾的飞行信息,增加撞机的风险。

目前没有任何国际条约或协定对防空识别区(国际简称为ADIZ)的大小和规则做出定义。防空识别区发源于二战早期,迄今十几个有海洋边境的国家划设了防空识别区,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美国还负责划设了日本、台湾和韩国的防空识别区,这是美国自冷战时期以来在该地区扮演军事角色所遗留的,也是中国耿耿于怀的一个根本因素,或许有助于解释中国为什么要设立自己的防空识别区。

防空识别区归国内的军事和文职机构管理,此类区域远远大于有关国家得到国际承认的领空界线。尽管在法律上不具有约束力,但防空识别区要求有意进入的飞机首先提供身份和位置信息,以确定它们是否构成国家安全威胁。不服从的飞机可能被视为怀有敌意,可能导致被迫降落或是被击落。

民航官员周三表示,中国新设立的防空识别区,只是国际商业航空公司在飞行计划和调度方面必须考虑的又一个现实。行业组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发言人佩里·弗林特(Perry Flint)在华盛顿说,"迄今没有给旅行的公众带来延迟、中断或是其他任何影响。我们在继续密切关注情况。"

但是其他人表示,中国新设立的防空识别区有一些重要的不同之处,最明显的便是这个识别区与日本的防空识别圈部分重叠,重叠区域覆盖中日两国都宣称拥有主权的岛屿——中国称其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日本称其为尖阁诸岛(Senkaku)。途经这一空域的飞机可能会陷入困惑。

航空专家罗伯特·曼(Robert Mann)说,"这里的问题是,该向哪个国家提交飞行意图?该向一方或是双方都提交飞行计划?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定论。如果没有哪一家航空公司的飞机被拦截,这个问题就不算什么。希望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中国还提出了其他国家从未提出的要求,尤其是所有飞机——即便是那些目的地并非中国,而只是经过的飞机——都要提交身份识别以及飞行计划。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上周六在指责中国的新防空识别区时强调了这一区别。他说,"美国没有要求无意进入美国领空的外国飞机遵守ADIZ程序。"

中国没有向位于蒙特利尔的联合国机构——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提前通报划设防空识别区之举;该组织为飞行安全和安保制定必要的标准和规定。ICAO发言人安东尼·菲尔宾(Anthony Philbin)在一封问询此事的邮件中回复道,"中国在此事上不需要联系ICAO,因此中国没有给我们发出任何通知。"

一些航空公司已经开始向中国提供飞行计划。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有定期航班经过上述有争议的空域,该航空公司发言人称,其目前向日本政府提交飞行计划,但从周一开始已"告知中国官方"飞越这一区域的航班信息。

商业航空公司很少成为政治争议的牺牲品,但这方面确有先例。1983年,大韩航空公司(Korean Air Lines)的007航班在飞越一个禁飞区后被苏联空军的战斗机击落。机上269人全部死亡。

Rick Gladstone自纽约、Matthew L. Wald自华盛顿报道。Jad Mouawad自纽约、Thom Shanker自华盛顿读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全面改革与权力集中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全面改革与权力集中
Nov 28th 2013, 23:44, by 张居衍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前,媒体们纷纷表达了对这次会议寄予的厚望。在会议闭幕当天发表的公报令外界深感失望后,提前两天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乎意料地提出了全面改革的60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介绍称:"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这次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决定》还明确给出改革的时间表,鲜明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这意味着剩下的7年时间必须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已经不是渐进改革的步骤,而是全面推进的大规模改革举措。

把过去十年该推行的改革内容,借助新领导集体的优势,一下子全盘推出,显示了新执政群体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底层的思想准备都还停留在冰冻期,利益权衡盘根错节。高层的解冻、高温,到达底层的效果究竟如何?顶层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各个阶层的利益如何协调?如何按照经济体的发展需求和各种诉求的迫切程度,清楚界定先后次序?解读决定内容对公众而言是个挑战。决定通常是政治妥协的结果,而妥协的特征就是笼统。比如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界定,公有制与非公有制重要性的区分,农村与城市的地位比较,党的主导与司法独立,"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等,可以产生不同的解读。

改革六十条的全面推行,必定与现有法律的条款规定存在冲突。北京大学的周其仁教授指出,国家的法律有两三百部,行政性的法规有七八百部,地方性法规有七八千部,加到一起是非常庞大的体系。而改革的做法就是要突破已有的规章,突破妨碍生产力和社会活力的做法。但改革同时提出必须走法制的道路,要尊重法律。这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如何按照党的最新决议的内容,按照合理程序,修订现有法律与新的改革决定不适应的内容,修改或者废止现有的相关法律和条款,这需要大量的准备和工作。这种全面大规模推进的改革方式,不得不面对执行过程中的巨大挑战。

倒逼改革是个思路,但应该是在详细规划、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这么巨大的国家和经济体,需要更为稳健的步骤和安排。目标设定与机制建立是两回事。比如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普遍存在的小产权房便希望再次借助新的改革决定"转正"合法。中央电视台随后播出对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的采访,再次强调"小产权房"是违法的,因为它违背了城乡土地规划利用的总体布局。但这次采访没有再强调小产权房"违反了关于农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法律程序"。11月22日,国土资源部迅速联合建设部发出《关于坚决遏制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的紧急通知》,要求坚决查处小产权房的在建、在售行为。中央电视台迅速报道北京拆除8栋别墅小产权房的消息。怎么解读决定的改革安排,落实决定的改革措施,从上到下实际推行的过程还有相当多的程序和步骤。

面对复杂的国情,决定中过于具体的目标可能会造成落实的困难,会激化潜在的冲突。党的决议应该更注重原则和机制,而不仅仅是具体的目标。

顶层设计的要旨不是提出目标和愿景,而是要产生底层的自主激励,争相变化。比如招商引资和土地开发,在地区竞争的格局下,毋需上面催促,各地便争先恐后推进。没有充分的思想动员和具体政治制度相应的调整,依靠党的决议,从上往下大规模推行,这有施政不成熟的嫌疑。

宏大的目标需要详细的策略落实。策略选择,就既有的历史经验而言,没有直接可以搬用的案例。但从文化传统、地缘政治以及历史渊源出发,台湾的经验是最为直接和有益的参照。台湾政治改革的成功,不仅保障政治规则与经济发展的长期协调,更保证了国民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先进性。但面对长期价值与短期成本的计算,对当前利益的担忧会使得共产党率先挑选短期可控的步骤。实现顶层设计的改革宏图,需要中央集中权力全面推行。政治集权加经济放权,便会成为实际的选择。成立改革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便是实现权力集中的一个安排。

对集权的担忧

经济放权,是改革35年来的经验总结,理论上没有过多的疑虑。但政治集权,对这个曾经因为政治斗争有过惨痛教训的国度,势必引发忧虑和追究。

集权是个双刃剑。它可以打破地方和部门利益的主导,使得中央意图得以贯彻,解决因地方赶超带来的财政和金融的混乱,统一调整中央的步骤,在政治集中的情况下推进市场化的建设;然而,集权也使得社会整体的风险更加汇集到决策核心。在一党执政的国家,政党不能下台,没有轮换执政的出气阀。风险集中会使得内部压力超标时,执政核心寻求斗争的替罪羊,或者干脆对外发泄打仗。在国内经济势力往其他国家扩张过程中,势必出现更多的国际纠纷,这更增加对外打仗的可能性。更为长远的担心是,如果政治集中有利于执政团队实现经济改制,短期内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幸运会使得权力制衡的宪政规则更加遥远无期,党与国家关系的界定区分更加不可能。这将把一个国家未来命运的赌注越押越高。

权力集中的目的是为了贯彻,但集权的结果可能是政策讨论空间的压缩。如何发挥集权的优势,控制集权的弊端,这需要政治体制的改革和配合。如果为了贯彻的需要而进一步牺牲了自由讨论批评的机会,那么,即使顶层设计的内容再贴合实际需求,目标再宏大无私,结果都会失败。

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大力推进经济改革势必面临不断发展的内在利益冲突。没有政治改革的配套,改革路径和方式上的选择没有制度性的保障。

政治改革的目的,是能够反映上下左右的利益分布,使得不同利益诉求冲突得到有效协调。它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发展的现实要求:将各个局部的利益和诉求汇总,将集中的决议通过分权的体系贯彻,随时反馈。所以政治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执政的效率,并通过程序设计实现公平的标准。集权还是分权?具体的权力如何有效分配?这些安排应该是在高效的政治框架下,通过协调达成的目标。

但《决定》中即将成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改革协调领导小组,是让权力从一些部门转移集中到新的部门,由新的机构代替既有部门的领导。没有政治改革和执政规则的变化,新机构的管理方式和指导思想与旧有的安排只能是类似。而且,没有政治改革,党的性质依旧决定了顶层领导权斗争的激烈。在党的历史上最惨烈的教训都是内部最高决策权的争斗,不惜代价保证核心的绝对地位始终是政治斗争中的关键。权力集中的形式存在多种可能性,事实的选择会采用什么具体的形式?国家安全委员会和改革协调领导小组的具体成员如何安排?作为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动机和动力是什么?倒逼改革,习面临的实际压力是什么?而作为习李体制中的李克强呢?"李克强经济学"曾经引发热议,但在这个重要的三中全会公告和说明中,他却不在显赫位置。类似问题的不确定性势必引发各种传闻和猜测。

转型的出路和空间,以及未来发展的路径,都亟需长期政治规则的确立。各种旧有和新生的利益团体,无论百姓还是官员,都是政策和实际发展的结果,都是这个国家不可消灭的组成部分,都需要相应的政治地位维护自身的利益,这是推行宪政的现实出发点。缺乏宪政规则下的经济体制改革只好求助于集权和开明的中央。但集权从来得不到信任。集权带来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历史惨不忍睹,希望历史教训使得集权罪恶的重演不再可能。

未来可能性

我之前写过文章讲到国家管理模式的双轨制安排,即政治趋"左",经济向"右"。讲的是:没有政治改革的配套,经济改革无法充分体现各方利益诉求。这样的管理双轨安排不仅没有并轨的可能,而且会造成中间官员群体的左右为难而不作为。

顶层设计推行到下层,需要官员群体的配合。这些政策目标的落实需要地方的积极互动。但激励在哪里?对地方的激励主要是对地方官员的激励。在思想动员的力量变得薄弱的情况下,能够迫使官员群体配合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压力,一是推力。压力是纪律检查和反腐,形成群体性的警觉和胆战心惊。面临空前的纪委监督和腐败惩治,制度弊病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普遍腐败事实,让从上至下的官员群体可能把明哲保身置于首位。而推力则是地区间相互竞争和体系内得到提升的激励。现实是压力大于推力,官员群体缺乏动力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改革。

如何增加改革的动力?地方政府的活力将与今后的集权安排存在冲突。改革的动力更依赖于私有部门和民间组织来带动。民营经济对国有垄断部门的渗透能够促进市场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实现民营经济地位的转变,改变经济基础,从而带来未来政治格局的变化。这也许是个好兆头。

但改造的过程存在多种可能。如果党顺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为代表各式利益的执政党,使得党内形成不同声音,公开竞争,再过渡到政党竞争,这是相对和平的政治转型。如果还是维持政治垄断,以宣传和军队的控制来维持公有制的地位,与私有经济争夺主导权,那未来则会因为某个危机的节点,发生动荡。以改革的名义集权,能够获取广泛的支持,但这种支持的基础与集权后的经济表现紧密依赖。一旦集权的导向和后果偏离改革的共识,势必引起纠纷。

寄希望于未来,形势总比人强,社会内部的变化总会产生意料不到的新格局。代际更新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政治变化。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和广泛,新一代的意识形态背景和知识结构将产生不同的目标模式。进一步的全球化和对其他制度实验成果的吸收,促使社会思想层面发生变化,将实现整体舆论方向的转变,带来内部传统意识形态的瓦解。而通讯革新在内的技术进步将会冲破控制和僵局,促进思想传播。这些变化,不应受限于一时的改革模式,对整体社会的未来会有深远的影响。

张居衍是经济学博士。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影响力尚未赶上美国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影响力尚未赶上美国
Nov 29th 2013, 00:01, by 伊恩·布雷默

世界上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崛起成为全球头号强国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在展开调查的39个国家中,有23个国家的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已经或很快将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

甚至在美国也只有47%的受访者告诉皮尤中心,那个角色依然属于美国,而且调查是在前段时间美国政府停摆之前进行的,要知道那次停摆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对美国政治陷入瘫痪的担忧。

然而,尽管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在增强——它现在是124个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相比之下美国只有76个——但它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仍旧微不足道。在政策制定者常说的"俘获"方面,它没有取得多少进展,所谓俘获就是说,当一国对另一国存在经济或安全依赖时,后者就可以对前者的政策制定施加更多的影响。

中国只对朝鲜、柬埔寨和老挝这样的国家建立起了类似的影响力;以朝鲜为例,这个国家90%的能源和80%的消费品都是由中国供应的。但是对于一个新崛起的大国,这些盟友对它扩大影响力起不到什么帮助。

根据与中国的商业关系在一国经济整体中所占的比重来判断,离"被中国俘获"最近的政府是巴基斯坦和缅甸。但中国不希望损害到正在改善的中印关系,也不想更多地被卷进混乱的巴基斯坦国内政治中去,这样一来它们的关系就无法进一步拉近。缅甸正在离中国而去。近来的政治和经济开放表明,这个国家希望自己的国际伙伴能更加多样化,避免过分依赖北京。

中国在其他一些国家也有着非同寻常的经济影响(苏丹、安哥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或政治势力(伊朗、叙利亚和委内瑞拉)。前者腐败问题太过严重,导致很多西方国家政府都无法与之合作,而后者则是因为和美国关系糟糕,迫使它们去寻找强大的朋友。

俄罗斯需要为它的石油和天然气找到财力雄厚的主顾,但是两国在彼此之间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内存在商业和政治竞争,再加上俄罗斯对中国人向人口稀少的西伯利亚移民存在着由来已久的恐慌,阻碍了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这些国家在经济上的弱不禁风和政治上的外强中干,有朝一日也许会加重中国自身的缺陷。当中共官员开始发起改革,以图创造一个由中国消费者购买力驱动的、充满活力的经济时,去依赖和某些毫无希望的国家之间的商业和政治联系是危险的。中国希望有一个稳定的朝鲜半岛,但时不时有惊人之举的平壤往往会造成一个相反的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会和一些有战略价值的关键贸易伙伴建立起贸易和投资关系,比如德国、巴西、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亚,从而让北京能对它们的政策制定施加更多影响。这种势力是会带来直接的政治和经济效益的:中国能因此为它的企业争得获取大宗商品和赚取利润的机会,还能掌握更多与美国和欧洲抗衡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德国尤其能够成为中国在欧洲市场的一个稳定立足点,并能借助它来实现欧洲经济政策向中国利益的倾斜;巴西、沙特、印尼这样的国家可以向中国供应它迫切需要的大宗商品。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德国第二大非欧洲出口市场。2009年它取代美国成为巴西的头号贸易伙伴。在中东,中国正在迅速成为该地区所有能源供应国的头号主顾,为了维持供应渠道而大规模投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然而,所有这些国家都有理由控制自身对某一个大国的依赖,无论这个国家是中国、美国还是别的什么国家。即便在中国的后院,印尼、泰国和越南等新崛起的势力一方面会继续和中国建立新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也会希望看到美国扩大在亚洲的势力,从而避免它们对中国的善意形成过度依赖。

在今天这个媒体驱动的世界里,软实力在超级大国影响力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中文是绝大多数外国人难以理解的语言,中国的社会潮流也无法引起他们的关注,不仅如此,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其他国家也不存在什么吸引力。在那些希望积聚财富、对市场进行微观管理的政治领导人眼里,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具有一定诱惑性,但普通民众从中看不到什么好处。

厌战的美国人和被本国事务缠身的美国政治领导人对其海外职责兴趣缺缺,从而创造了一个国际领袖的真空。但是好是坏且不提,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看起来都没准备好填补美国留下的超级大国空缺。

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是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总裁,其最新著作为《各自为政:零国集团世界中的赢家与输家》(Every Nation for Itself: Winners and Losers in a G-Zero World)。

翻译:经雷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失独家长,计划生育“牺牲品”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失独家长,计划生育"牺牲品"
Nov 28th 2013, 23:46, by 狄雨霏

"但你要知道,当你唯一的孩子离世之时,你就不再是一个母亲了。你其实什么也不是了。这就是我正竭力适应的现实,"在英国古装剧《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第四季中,克劳利夫人(Mrs. Crawley)对伊迪丝小姐(Lady Edith)说道。她所描述的是失去独子马修(Matthew)给她带来的异乎寻常的痛苦。

在中国,到处都是克劳利夫人的影子。中国新闻媒体援引政府发布的《2010年度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称,每年有7.6万独生子女死于意外或者疾病。自计划生育政策在1980年开始正式实施,独生子女家庭的数量开始激增以来,中国已经产生了100多万个"失独"家庭。

"有一个继承人,还得有一个后备继承人,"《唐顿庄园》里的贵族们应该会认可这个说法。但中国的很多夫妇从未被赋予过这样的权利,这给某些人产生了可怕的后果。在中国,社会保障主要还是家庭而非政府的责任,按照法律的规定,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年迈的父母。失去独生子女除了让人悲痛欲绝,还会让老人贫困无依。

不过,计划生育政策正在松动。本月,中国政府宣布了采取进一步改革的若干举措,其中包括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以前,只有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才能如此)。少数民族以及第一胎是女儿的农村夫妇也在例外之列。

随着政策的松绑,某些被长期压制的情绪浮出水面。一部分人正在怀疑:我们以前是在为政府的决策买单吗?我们当初遵守相关规定是正确的吗?

"我本来应该生二胎的,我知道很多人都生了,"现年52岁、退休在家的陶女士说。陶女士来自河北省的工业城市石家庄,她25岁的女儿正在英国读书。她不愿透露自己的名字。

她说,有的城里人会把自己违反规定生下的孩子藏在农村,从当地官员那里给孩子买个户口。交过钱的一些人表示,在农村,户口的价格可以低至300元人民币,约合50美元,这比城里的费用低得多。

但陶女士和许多人一样不敢触犯法律。因为其后果极其可怕,可能要缴纳罚款,可能被强行堕胎,最重要的是,可能失去她在一家国有工厂的工作。

"我们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牺牲品,"她说。

相比之下,失去独生子女的那些父母或许更称得上是牺牲品。慢慢地,他们受到了更多关注和资助。据中新网报道,最早有所行动的城市是重庆,目前那里的失独家长每人每年能领取3120人民币的扶助金;而郑州即将把扶助金的金额从1200元提高到3240元。另据报道,北京每年将为每位失独者出资2800元,购买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综合性保险。

作为对这一社会挑战的回应,2012年7月,北京一位20多岁的IT从业者王海鹏创建了一个名叫"失独者之家"的网站和一个名叫"爱在失独者之家"的即时通信群组。

王海鹏表示,他们最需要的是支持和交流。"有的人有经济困难,有的人家境很好。但他们都需要跟人说说话。"

王海鹏说,这个网站约有1000名注册用户,但有5万人会阅读网站的内容。自杀的危险是存在的。

"有些人说,他们再也受不住了,不想活了,生活太痛苦了,"他说。留下这些话以后,他们可能就消失了。尽管外界并非总能清楚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的确有报道称,有些人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面对无人照料的老年生活。

据著有《大国空巢》一书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医学家易富贤估计,现有的失独家庭远远超过百万。他计算,在1975年至2010年间,共诞生了2.2亿名独生子女。而中国的新闻报道通常会引用一个略低的数字:1.9亿。

他在邮件中引用官方数据称,总体而言,出生的每1万人中,就有463人在25岁之前死亡。照这样算,最终或许会有1000万个中国家庭不得不面对克劳利夫人那样的伤痛。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翻译:李琼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乌克兰只有加入欧盟才有好日子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乌克兰只有加入欧盟才有好日子
Nov 29th 2013, 00:08, by 罗曼·沃尔茨丘克

英国伯明翰——乌克兰面临着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它要么与欧盟签订联合协议,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走。要么加入俄罗斯关税同盟,从此陷入沉沦。

乌克兰总统维克多·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ich)选择了最糟糕的一条路。他宣布不会在周四的立陶宛维尔纽斯峰会上与欧盟签署协议,但又也没有明确表示他的下一步举措。乌克兰已经开始为此付出代价。

从上周开始,亚努科维奇的决定逐渐传播开来,数百名渴望把乌克兰的未来与欧洲其他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抗议者走上了首都基辅的街头。周末,抗议规模扩大至数万人,蔓延到了其他城市,而且还与警方发生了冲突。反对派人士呼吁弹劾亚努科维奇,称他对俄罗斯的压力表示了屈服。但是,亚努科维奇却表示,欧盟领导人未能承诺给乌克兰提供经济援助,以帮助乌克兰冲抵投入欧盟的怀抱所需付出的代价。

对于这种混乱局面,亚努科维奇要怪只能怪自己。他完全没能给乌克兰制定一个令人信服的发展计划。加入欧盟意味着乌克兰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乌克兰企业也会因此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而且还将面临来自俄罗斯的压力,如进口天然气的成本将会增加等等。但是,从长远来看,加入欧盟会给乌克兰带来好处,乌克兰将因此加快民主进程、改善投资环境并提高经济竞争力。

相形之下,俄罗斯所宣扬的关税同盟则承诺给乌克兰带来现成的甜头——降低天然气价格、削减关税,并允许乌克兰进入覆盖了大部分前苏联地区的自由贸易区——但这种好处必定是暂时的。之所以说俄罗斯的承诺不太可靠,是因为目前天然气的高昂价格和贸易限制只是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为了迫使乌克兰不选择欧盟而采取的措施。

即使乌克兰做出让步,也未必能保证普京会长期保持天然气的低价。此外,加入俄罗斯关税同盟很可能会让乌克兰被拴在一个以裙带资本主义和政治偏袒为基础的经济体系里。

不幸的是,乌克兰的领导者看来没有能力做出大胆而富有远见的选择。政治权贵似乎只对积累财富感兴趣。自亚努科维奇2010年担任总统以来,他的亲属获得了极大的经济利益,但他的政府在国际事务上却惊人地缺乏抱负和方向。

乌克兰的两个最重要的邻国的情况却截然不同。自苏联解体以后,西面的波兰一直怀揣着一个清晰的目标——重新建立起作为欧洲国家的体面身份。虽然波兰政治精英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分歧,但他们在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并且获得了民众的坚定支持。虽然面临着种种压力,比如要把贸易重心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应对来自其他欧洲企业的竞争,以及接受欧盟成员国的严格要求等,他们从未动摇。进入欧洲强国的最高层一直是波兰的首要目标。

与此同时,东面的俄罗斯也同样不懈地追求自身的目标,那就是要作为一个拥有全球影响力与雄心的大国受到尊重与敬畏,从而可以履行一种英雄式的职责,俄罗斯的领导人相信,这种职责国家宿命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普京的威权统治一直是成功的,因为他象征着这一愿景。

那么,乌克兰呢?领导层拥有的唯一愿景似乎是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自身权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前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现任总统最大的威胁——的选择性执法。使她身陷囹圄的罪名看上去有着露骨的政治色彩。

亚努科维奇拒绝了欧盟提出的释放要求,一直把她关在狱中。现在她已经宣布绝食声援抗议者。与此同时,在总统的网站上,亚努科维奇张贴了一通写给乌克兰民众的陈词滥调。

周边的世界正在适应变化,自己的民众正在走上街头,但乌克兰的领导者拒绝放眼世界,死守着过去不放。这样的做法,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乌克兰能再苟延残喘个几年。最糟的情况,它将使乌克兰的未来听任外部势力的摆布。

想到乌克兰的潜力,就让人更是怒火中烧:乌克兰的地理位置、资源、规模、交通网络、人力资源、历史传承与文化,都本可以使它成为国际事务中的一股重要势力。结果,它的影响力却至多只能算在边缘状态。

诚然,乌克兰因语言、族裔、宗教、文化与历史而有着种种内部分歧。为寻找一个乌克兰人身份认同而进行的争斗旷日持久。然而,要是政治权贵不能超越自身的眼前利益,这种情况就会一直延续下去。与此同时,乌克兰将不仅在经济繁荣与政治影响力的全球竞争中落后,还面临被边境线外各种势力压倒的威胁。

讨价还价与边缘政策的时机已经过去。如果亚努科维奇要给乌克兰一个更繁荣的未来,要安抚日益躁动的民众,他应该履行承诺,去维尔纽斯签署欧盟关联协议。其他任何做法都是对举国希望的背叛。

罗曼·沃尔茨丘克(Roman Wolczuk)是一名心理学家,他目前在英国的沃尔夫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做国际政治荣誉研究学员。

翻译:陈柳、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人民大学招生处长涉嫌腐败被查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人民大学招生处长涉嫌腐败被查
Nov 29th 2013, 00:20, by 王霜舟

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领先的高等学府之一,该校今年向首届反腐败硕士班学生颁发学位。这个专业未来的班级现在可以拿校内的一个案子作为案例研究。

中国新闻报道称,人大招生处处长本周被指试图逃离中国,此前他因涉及数亿元人民币的腐败案件而接受调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向官方的中央电视台证实,人大招生处处长蔡荣生正在接受调查,但没有公布更多细节。

《法制晚报》报道称,今年48岁的蔡荣生试图持假护照逃离中国去加拿大,在南方的深圳市被截获。该校一名发言人对该报称,蔡荣生出事,但否认其企图潜逃国外。

外界对这起据称的腐败案件的细节了解甚少。《法制晚报》引述人大教授张可云的话说,他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高校入学考试和招生程序以外的自主招生肯定会出问题。该报称,该校校长的前任秘书胡娟也被免职协助调查。

人民大学招生处工作人员在接到记者的电话后拒绝发表评论。打给该校宣传部和纪委办公室的电话无人接听。

从幼儿园录取到高等学府,中国教育系统的腐败是公众普遍不满的一个原因。正如《纽约时报》记者林丹(Dan Levin)去年所报道的,学生和家长经常被期望向老师赠送贵重的礼物,学校还经常收取非法的录取费用,就人民大学附属的一所知名高中而言,收费可能高达13万美元(约合79万元人民币)。这样的负担是促使越来越多中国学生到国外上高中和大学的一个因素。

中国新闻媒体的评论文章对中国最知名大学之一传出腐败消息表现出关注,但并不十分吃惊。

华东城市济南的《齐鲁晚报》发表评论称,"可以肯定的是,蔡荣生作为著名高校的招生部门负责人,他被调查再次暴露了高等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如果权力不受约束,腐败就会无孔不入,所谓的'象牙塔'也经不起腐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将反腐列为首要任务之一,最近几个月已有多名省级官员和与中国权势颇大的石油行业密切相关的一些人受到调查。周四,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宣布国家信访局副局长许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调查。信访局管理着中国以低效出名的信访系统,那些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可以通过这一系统向更高级别的机构直接陈情。

《北京晨报》消息称,从6月开始,人民大学就被反腐官员列入要进行高层巡视调查的范围。这种巡视调查一般专注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该报称,人民大学是今夏这轮巡视所针对的唯一一所教育机构。

党的反腐机构宣布的其他巡视对象包括江西、湖北和贵州省、内蒙古、重庆市、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水利部、中国出版集团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

该反腐机构周三宣布,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因涉嫌违法正接受调查,但未具体说明触犯了何种法律。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纽约时报》记者。Shi Da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