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星期五

纽约时报: 倒塌的基督教堂和当代中国政教冲突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倒塌的基督教堂和当代中国政教冲突
May 30th 2014, 11:03, by IAN JOHNSON

温州——近一年来,三江教堂一直是这座城市日益增多的基督徒心目中的骄傲。这座教堂高达180英尺(约合55米)的尖顶,矗立在嶙峋的峭壁上,显得蔚为壮观。它在这座城市迅速发展的北部郊区成为了一个地标。由于城市景观中点缀着不少教堂,温州有了"中国的耶路撒冷"的称号。这里以教会与政府关系和缓而著称,地方官员也曾称赞这座教堂是样板工程。

然而上个月底,政府却下令拆除三江教堂,称其违反了规划要求。与政府的谈判无果而终,教众占据教堂的努力也以失败告终。4月28日,挖掘机和推土机拆毁了教堂的墙壁,尖顶轰然坠地。

"人们都震惊了,"一名信徒说。"他们对当地宗教官员完全失去了信心。"由于担心政府报复,这位信徒要求只用她的英文名梅宝(Mabel)。

位于中国东部的这座城市有900万人口,坐落于巍峨的山峦和崎岖的海岸之间。共产党对基督教及其代表的西方价值观疑心越来越深重,在由此而起的一场全国性斗争中,温州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从3月以来,在浙江全省,至少还有其他十几座教堂被责令移除十字架,或收到拆除令。为了对抗中国增长最为迅猛的宗教的影响力,共产党开展了一场运动,此次的举动标志着运动的显著升级。

政府对自己的举措做出了辩解,称教会违反了规划要求。然而《纽约时报》查阅到的一份政府内部文件清晰地显示,拆除教堂是限制基督教公众影响的战略的一部分。

长达九页的浙江省政策声明中称,政府的目标是管理"场所过多"、"过热"的宗教活动,而且文件中只明文提及了基督教这一种宗教,也只提到了十字架这一种标志物。

"重点拆除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线两侧宗教活动场所的十字架,"文件中写道。"分期分批把十字架从屋顶移到建筑立面上来。"

三江教堂的拆除尤其引来了全国的关注,因为这座教堂受到官方的批准,并不是那种经常与政府发生龃龉的独立地下教会。此外,在拆除教堂的动作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个重要盟友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即使在政府控制的宗教圈子里,这起案例也引起反弹。在政府的神学院供职的著名神学家对此事的处置提出了批评。

"没有什么比拆除教堂更能伤害人们,"在金陵协和神学院担任领导职务的陈逸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件事情的处理太激烈了。"这所学院受政府资助,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神学院。

由官方批准成立的燕京神学院院长高英说:"三江教会是一个合法的、经过注册的教会。我认为他们应该得到更好的结果。"

三江教堂被拆除之时,不仅基督教与共产党政府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之间也出现了紧张情况。在教堂拆除前,当地曾有人提出投诉,称教堂破坏了这个地区的风水,这种涉及建筑位置的原则是传统的中国民间宗教的基础。其他人也抱怨,由于会争夺这片丘陵地区的土地,这些教堂挤走了传统的庙宇。

"随着基督教的壮大,就会挤压其他宗教,"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教授杨美惠(Mayfair Yang)说。她曾在温州对涉及宗教的土地冲突开展过实地研究。

其他宗教从共产党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3月,习近平称赞了佛教对中国做出的贡献。去年年末,在拜访孔子故里时,他拿起两本关于儒家的书籍,一反共产党长期的反儒家态度,罕见地表达了支持:"这两本书要仔细看看。"

在中国,教堂主要是由私人出资建设的,三江教堂就是靠约合550万美元的捐款建起的。但传统的宗教场所却在强力的政府支持下得以扩张。政府对本土宗教习俗的态度也出现了逆转,仅仅十年前,共产党还谴责算命、风水,及许多传统丧葬风俗是"封建迷信"。但现在,这些都受到了旨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府项目的保护。

然而在政府内部一些人看来,基督教是殖民主义残余,与党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控制存在冲突。

杨美慧教授说,"还有一点也让政府感到不安,即有部分基督教会正从国外获得后勤、资金和教义方面的支持。"

新教教义还和一场关于"普世价值"的全国性辩论有关。一些中国新教教徒提出,言论自由等权利是上帝赋予的,因此不能被国家剥夺。这种观念导致了许多新教徒开始从事人权工作。例如,在代理知名政治案件的律师中,新教徒占有很高的比例。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宗教学教授杨凤岗说,新教教义没有直接挑战中国现政府,不过中国领导人已经逐渐在这么看了。

他说,"基督教对政权的政治威胁被一些官员夸大了。夸大得很厉害,以致于这已成为高层官员的一种共识。"

多名官员拒绝为本文发表评论,不过在官方新闻媒体的报道中,他们表示,自己只是在设法控制这座较为自由的城市里不时出现的不服政府规定的施工行为。

新闻报道称,自去年以来,温州拆除了300万平方米的建筑,其中大多数是商业地产。报道援引官员的话称,三江教堂的建设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手续,建筑面积是获批的1800平方米的五倍,而且占用了规划的农业用地。他们表示,非基督教的宗教场所也有被拆除的,其中包括该教堂附近的一座规模较小的民间宗教寺庙。

官方媒体《今日早报》援引一名温州官员的话称,"目前,网上个别信徒针对三江违法宗教建筑强拆情况,质疑政府'选择性执法'。在此,我们重申,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宗教政策,尊重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对合法宗教活动场所依法予以保护。"

这座教堂的问题似乎始自去年10月,当时,习近平的亲信、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来到该地区。据报道,在视察温州北部的新经济区时,夏宝龙对一座宗教建筑在天际线中如此显眼感到相当不快,尤其是它被视为代表着外国信仰。当地信众称,在接下来的那个月,他们被要求拆除教堂尖塔上方的十字架。

温州市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一名官员说,"夏书记去年秋天来视察,看见了这个十字架。他说:'把它拿下来。太高了,不合适。'可是当地人说:'啊,我们已经放上去了,从信仰的角度看,十字架就是我们的信仰。我们怎么能把它拿下来呢?'"

官员们辩称,教堂违反了规划,然而省里的政策文件表明,这一理由是策略性的幌子。这份名为《"三改一拆"涉及宗教违法建筑处置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称,该政策将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所以官方应该以严格实施建筑条例为理由,谨慎地采取行动。"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文件表示,并且敦促各级官员把重点放在"非法建筑"的概念上。"要从法律法规去查处,防止授人以柄。"(点击此处阅读文件节选)

这份文件没有落款日期,不过政府宗教官员表示,它是温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和管理违章建筑拆除事务的另一政府部门于去年夏天联合下发的。

今年3月,政府的施压力度加大了,宣称如果教堂方面不自行拆除十字架及大部分的附属建筑的话,就要拆掉整座教堂。

教区的资深信众和温州市官员试图促成双方达成协议。然而,他们在采访中表示,此举遭到了大部分信众的反对,后者不同意移除十字架,而据夏宝龙手下的省级官员透露,他坚称这座教堂违章,必须被拆除。

2011年达成的教堂修建协议的签订方分别是教区和代表政府的宗教事务局。该局如今表示,协议并未允许改变这片地的规划用途。在许多人看来,这属于政府内部问题。同样地,关于教堂违规扩建的提法也如此。官员和信众一致认为,扩建受到了政府的鼓励。

参与协商的一名三江教区信徒表示,"他们说,'这是你们今后20年里修的最后一座教堂,盖大点。'他们还对我们说,这个开发区是个大项目,需要一座大型教堂作标志,显示这里很开放。"

温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一名官员承认,"官方是说过可以建大点,不过大概是犯了错。"

省政府本月宣布,已拘捕与三江教堂事件有关的两名温州官员,同时正在调查其他三人。对他们的指控似乎是,他们批准把教堂建在显眼的位置,而且允许它盖得这么大。

Sim Chi Yin自温州对本文有报道贡献。Lucy Chen和Mia Li自北京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翻译:张薇、王童鹤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美国减少碳排放的成本并不高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减少碳排放的成本并不高
May 30th 2014, 11:07, by 保罗·克鲁格曼

下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预计将宣布旨在遏制全球变暖的新规定。尽管我们尚不清楚其中细节,但反环保团体已经在预言,此举成本巨大,经济在劫难逃。别买他们的帐。我们了解的所有情况均显示,我们可以在不让经济付出多少代价的情况下大幅减排温室气体。

只要问问美国商会(United States Chamber of Commerce)就知道了。

好吧,美国商会周三公布的报告原意并非如此。显然,它意图留下的印象是,环保局的新规定将造成极大破坏。可是,如果把注意力放到报告的内容而非论调上,大家就会发现,尽管商会极尽歪曲之能事,但真实成本是非常小的。我将在后文解释,这份报告几乎肯定夸大了保护气候的真实成本。

尤其是,文中考虑的减碳计划很可能比我们实际将会看到的情况要激进不少,而报告据此得出结论,从现在到2030年,以不变美元计算,该计划的成本将达每年502亿美元(约合313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意在让人觉得是大手笔。然而,倘若读者对美国经济稍有了解,这就好比是从邪恶博士的口中平静地吐出"一百万美元"。现如今,这根本不算是多大的数目。

请记住,我们目前的经济规模为17万亿美元,而且还会继续增长。因此,美国商会实际传达的讯息是,我们可以采取激进的气候举措——此类举措将彻底改变国际谈判的格局,为全球性行动奠定基础——而我们的经济进项仅会减少0.2%。根本很划算嘛!

或者,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商会对每个家庭承担的成本的估算:每年200美元。既然美国户均年收入逾7万美元,而且会随时间推移继续增长,我们可以再次看到,这一影响不及1%的一半。

有一种更为有效的比较方式:五角大楼发出警告,全球变暖及其后果对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众议院的共和党人对此的回应是,提出一项立法修正案,要求禁止军方对此议题进行任何考虑。)目前,我们的防务预算为每年6000亿美元。再花上这一数字的8%来减轻一种严重威胁的话,难道真的是挥霍无度吗?

而且,以上分析均基于的是反环保团体自己给出的数据。几乎可以肯定,真实成本将比之更小,原因有三:

首先,商会的研究假定,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及与之相关的碳排放增长将为历史基准值:每年2.5%。然而,随着婴儿潮一代的退休,我们应会看到未来的增长较之放缓,从而使得排放目标更易于达到。

其次,在商会的分析中,大部分减排源自用天然气替代煤炭。这忽略了可再生能源领域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尤其是太阳能,而这种能源应该会让碳减排更加容易。

第三,美国经济仍一片萧条,而在这种情况下,在遵守能源监管的所谓合规成本中,许多根本算不上是成本。尤其是,设立低排放的新工厂将让本会闲置的人力与资本投入运转。如果说这会产生什么后果的话,那就是刺激美国经济增长。

大家或许会问,如果说采取抗击全球变暖的行动的成本如此之低的话,美国商会为何要如此激烈地予以反对?问题的答案,当然了,是商会服务于特殊利益,尤其是煤炭业——对美国好的事情对科氏兄弟不好,反之亦然——还有,商会是在迎合共和党内与日俱增的反科学情绪。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反环保分子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宣称,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无关紧要,因为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将继续燃烧越来越多的煤炭。恰恰相反。的确,我们需要一项国际协议来减排,其中包含对不遵守规定的国家实施的制裁措施。然而,美国不愿采取行动一直是达成这样一项协议的最大障碍。倘若我们开始认真地应对全球变暖,就将既为欧洲与日本从善如流创造条件,也为协同起来对世界其他地区施加压力奠定基础。

此时此刻,我们尚未看到新气候行动提议的细节,对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分析也有待时日。不过,我们有理由确信,该提议的经济成本并不高,因为这就是种种研究告诉我们的实情,就连反环保分子资助的研究也这么说,而这些人显然希望得出相反的结论。拯救地球将是笔相当划算的买卖。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伊朗黑客长期攻击美国官员和公司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伊朗黑客长期攻击美国官员和公司
May 30th 2014, 07:34, by NICOLE PERLROTH

旧金山——一场煞费苦心、持续时间长达三年的网络间谍行动已被认定与伊朗黑客有关,其目标是美国军方的承包商、国会议员、外交官、游说人士和驻华盛顿的记者。

达拉斯电脑安全公司iSight Partners周四公布的一份报告称,自2011年以来,前述间谍行动侵害了大约2000名受害者的电脑,且此前一直未被发现。

长期以来,美国情报官员一直称伊朗的黑客是严重的威胁,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而是因为伊朗发誓要为"震网"事件(Stuxnet)进行报复。"震网"是美国和以色列联合设计的电脑病毒,曾用于攻击伊朗的一处核设施。不过,伊朗黑客的技术据信比不上俄罗斯和中国的黑客。

这份新报告称,伊朗的技术差距可能正在缩小。

"这表明伊朗正在网络间谍领域崭露头角,"iSight Partners的网络间谍情报负责人约翰·哈特奎什(John Hultquish)说。

这份报告详细记述了一个设法兴旺起来的组织发起的精密攻击,该组织此前鲜为人知。

被iSight Partners研究人员称作"新闻广播员"(Newscaster)的这一行动使用了"社交工程"的手法。黑客们用了十多个虚假的人物角色,通过Facebook、LinkedIn、Twitter和YouTube与受害者取得联系。他们把恶意链接发给攻击目标,恶意链接会将恶意软件载入攻击目标的机器,或是将目标引向伪造的登陆页面,以窃取用户名和密码。

这些黑客使用的虚假人物冒用了一些真记者的名字。在其中一起案例中,他们自称是路透社记者桑德拉·马勒(Sandra Maler)。在其他一些案例中,这些黑客称自己是军方承包商雇员、税务顾问以及他们成立的假新闻机构NewsOnAir.org的记者。他们复制并发布新闻稿件,还用假名字替换真正的署名,以便让那个网站显得真实。

这些黑客给自己的人物角色配备了Facebook页面、Twitter账户和LinkedIn个人简介,相互之间还有交流,甚至发布家里一只狗死了的消息。管理另一个人物角色的黑客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宣传一个有关抑郁的个人博客,那个博客有一个很贴切的名字,叫"我的孤独"。

"这一行动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几乎无人察觉,说明他们的招数非常成功,"iSight Partners高级副总裁蒂法尼·琼斯(Tiffany Jones)说。

琼斯和胡尔特奎斯特都说,这一行动是他们见过的"最周密的社交工程运动"。

iSight的报告没有说明这些黑客能窃取什么类型的数据,但琼斯说,攻击目标的清单,尤其是列入其中的军方承包商,让人担心这些黑客试图窃取关于军用武器系统的计划。

相关的线索很多。伪造的NewsOnAir.org网站在德黑兰注册,黑客用来埋设恶意软件的网站也设在伊朗。黑客们使用的恶意软件包含几个波斯语单词。黑客活动的时间段与德黑兰专业人员的工作时间一致。赶上伊朗的周末和节假日,他们甚至还会放假。

研究人员说,另一个明显迹象是黑客发布在他们的角色使用的社交媒体上的内容。有些时候,他们在角色的Facebook页面上发布的是伊朗笑话。一名黑客曾在一个Facebook页面上询问粉丝,"什么样的制裁能对伊朗造成损害?"

ISight的研究人员说,因为攻击目标是受害者的个人页面,许多恶意活动都不会受到受害者在国防承包商、游说公司、媒体或国会的雇主的监控,使得袭击者神不知鬼不觉地活动了这么长的时间。

琼斯说,"这是一种看不见的特殊威胁,活动在机构监控的范围之外。"

在被认定为伊朗黑客所为的其他袭击中,人们从未见过如此隐秘的手法。过去,人们曾认定伊朗黑客与一些旨在降低银行网站速度或迫使其关闭的拙劣攻击有关。

据信,伊朗黑客还曾侵入沙特阿美(Saudi Aramco)的3万台电脑,用美国国旗着火燃烧的画面代替了网站的内容。沙特阿美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商。

美国的几家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公司曾遭受一轮攻击,美国官员去年表示,实施攻击的就是伊朗黑客。官员称,这轮攻击是试探性的,目的是寻找扰乱关键处理系统的方法。

但是,研究人员称,仍在持续的"新闻广播员"行动如此隐秘,说明伊朗黑客的目的不只是干扰企业。他们现在还打算窃取知识产权,以及军事和贸易机密。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法国邀请普京参加二战周年庆典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CloudMailin

Incoming Email for your web app. Get started in minutes and scale effortlessly when you need it.
From our sponsors
法国邀请普京参加二战周年庆典
May 30th 2014, 05:56, by SCOTT SAYARE, SUZANNE DALEY

巴黎——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将利用下周诺曼底登陆纪念日的机会,在乌克兰危机中担任更直接的外交角色。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V·普京(Vladimir V. Putin)吞并克里米亚之后,西方一直试图孤立普京,下周,奥朗德将成为自那时以来首位与普京会面的欧洲领导人。

数月以来,奥朗德和一些低级别法国官员一直在定期与普京及其亲信进行交流,但与德国和美国相比,法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显得更加低调。近来,奥朗德曾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一起与普京通话。

奥朗德与普京的会晤将是这位法国总统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最引人瞩目的外交攻势。此前,法国曾宣布将履行相关协议,把两艘价值12亿欧元(约合16亿美元,102亿元人民币)的"米斯特拉尔"级(Mistral-class)战舰发往俄罗斯,尽管俄罗斯刚刚侵占了乌克兰领土。这个决定让法国的西方盟友非常不快。

"我们一直在与俄罗斯保持对话",希望"缓和紧张局势",一名了解对话情况的法国外交官表示。因为无权谈论相关事宜,她要求匿名。

总统府官员称,有关方面目前计划在盟军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日前夕举办一次双边会议。此次纪念仪式将于6月6日举行。

普京出席纪念活动一事早已列入日程,这样一来,法国官方可以选择取消对普京的邀请,不让他列席这个部分主旨在于纪念同盟国与俄罗斯二战时期合作的重要场合,也可以完成这一邀请,使之成为一个缓解与俄罗斯紧张关系的机会。

5月8日回答提问时,国务院女发言人珍·普萨基(Jen Psaki)似乎支持让纪念活动按原计划进行。"虽然我们在乌克兰问题上仍有分歧,但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及许多其他国家在70年前合力打败纳粹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她说。"那是一次历史性的胜利,那些为欧洲和平做出牺牲的人应该成为纪念活动的一部分。"

尽管如此,尚不清楚奥朗德借机与普京会面的决定在多大程度上经过了与美国或其他欧洲官员的协调,以及他们是否会认为此举破坏了孤立普京的努力。

同样不清楚的是,在外交危机中表现极为果断的奥朗德此番强化自己的外交角色,是否是为了弥补自己在国内每况愈下的政治处境。他所在的政党在周日的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法国区选举中遭受了重大挫折。

克里米亚于今年3月被俄罗斯吞并,包括美国和各欧洲强国在内的工业化国家组织八国集团(Group of 8)随即中止了俄罗斯的成员资格。随后,美国和欧洲对普京、普京的核心圈子和俄罗斯的显要人物实施了制裁,试图让其为擅自改变欧洲边界付出代价。

相关报道称奥朗德会为普京举行宴会,或尝试在俄罗斯总统和周日当选乌克兰总统的糖果业富商彼得罗·O·波罗申科(Petro O. Poroshenko)之间进行直接斡旋,法国总统府官员否认了这些说法。

不过,奥朗德也邀请了波罗申科出席纪念活动。目前尚无安排俄罗斯和乌克兰领导人会面的计划,但前述法国外交官称,俄乌两国领导人将与其他国家首脑一同出席庆祝活动,以及在诺曼底一座城堡举行的午宴。

按计划,奥朗德将在纪念活动前夕与奥巴马总统会面,时间是在他会见普京的同一天,但这名外交官称,预计不会有三位领导人同时参加的会面。

周三,一些报道以普京一名助手的声明为依据,称法俄两国领导人将在总统府会面,共进晚餐。然而,法国官员在周四坚决否认了共同就餐的安排——这可能会惹恼法国的盟友。不过,他们并未彻底排除这种可能性。

翻译: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奥巴马将迫使美国火电厂减少碳排放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奥巴马将迫使美国火电厂减少碳排放
May 30th 2014, 04:24, by CORAL DAVENPORT

华盛顿——熟悉相关计划的人士称,奥巴马总统将动用行政权力,将美国火力发电厂的碳排放减少最高20%。这些计划将催生州一级的碳排放限额交易计划,迫使工业界为自己制造的碳污染买单。周一在白宫,奥巴马将通过国家环境保护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gency,简称EPA)制定的一项新规揭晓他的计划。这将是美国总统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所采取的最强有力的行动,并可能成为奥巴马政绩的决定性要素之一。

奥巴马政府曾承诺在接下来的六年里减少污染。将碳排放减少20%——这是个可观的数量——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步骤,并可能最终导致全国数百家火力发电厂关闭。新规对环境的影响将远远大于被许多政府官员视作政治表演的Keystone管道,并且肯定会遭到共和党的反对。共和党称,奥巴马会把行政权力用作后门,强制引入无法在国会获得通过的煽动性碳排放限额交易政策。

熟悉新规的人士称,新规将对火力发电厂的碳污染设定全国性限制,但也允许各州根据一系列选项自行制定减少碳排放的计划,选项包括增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采用节能技术,以及创建或加入州一级的碳排放限额交易计划。碳排放限额交易计划实际上是一种碳税,功能是为碳污染设定限度,并为买卖政府发放的污染许可创建市场。

火力发电厂是美国最大的温室气体来源。科学家称,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在第一任期内,奥巴马曾尝试推动国会通过一项碳排放限额交易法案,但该法案于2010年被参议院否决。共和党、茶党组织和煤炭业攻击支持该法案的民主党人,指责该法案是会导致能源涨价的"限额税"。目前,美国政坛仍将碳排放限额交易视为政治毒药。但共和党称,新规定为奥巴马开设了后门,使他可以在各州重启这种交易,由此强行引入一项具有政治煽动性的政策。"EPA的这项规定将激活州一级的碳排放限额交易计划,"波士顿气候政策倡导和研究组织ENE的市场活动总监彼得·沙特克说(Peter Shattuck)。

许多个州本来就在研究如何参与或复制国内现有的两个州级碳排放限额计划,这两个计划都有著名共和党人的功劳。他们是2012年总统提名人、前马萨诸萨州州长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和前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

担任马萨诸塞州州长期间,罗姆尼在美国东北九个州的碳排放限额交易项目"地区温室气体倡议"(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的构建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当时,他与马萨诸塞州的高级环保官员吉娜·麦卡锡(Gina McCarthy)进行了密切合作,后者目前正以EPA管理者的身份深度参与奥巴马政府的新规。罗姆尼后来推翻了这个地区性的碳排放限额交易计划。

虽然共和党强烈反对碳排放限额交易计划,电力行业的一些管理人员仍然表示,他们支持此类计划,因为它们提供了一种遵循新规的平价而富有弹性的方式。"通过碳信用额交易,我们能以更低的支出实现数量大得多的减排,"第一能源公司(FirstEnergy)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安东尼·J·亚历山大(Anthony J. Alexander)说。第一能源是一家电力公司,在俄亥俄、西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马里兰和新泽西都设有发电厂。"选择面越宽,我们的处境就越好。"

美国电力公司(American Electric Power,简称AEP)环境服务副总裁约翰·麦克马纳斯(John McManus)也对此表示了赞同,他的公司在11个州拥有以煤炭为燃料的发电厂。"我们认为,限额交易计划有很多好处,"他说,"还需要考虑一些重要的制度设计因素,考虑每个州的情况。但我们认为,这件事情绝对值得研究。它可以平抑成本,延长煤炭设施的运营时间。好处很多。"

但是,许多共和党州长表示,他们看不到什么好处。

新泽西州曾是东北碳排放限额交易计划的原始成员,该州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后来却转而反对这一计划。在严重依赖煤炭的俄亥俄州,官员也清楚地表明他们不欢迎碳排放限额交易计划。人们认为,该州共和党州长约翰·R·卡西奇(John R. Kasich)也有可能成为2016年的总统候选人。俄亥俄州环境部负责人克雷格·巴特勒(Craig Butler)说,"我们认为,这是一项不必要的规定。"

民主党人担任州长的州则持不同想法。伊利诺斯州的能源官员过去就曾考虑加入东北各州的计划,或者在中西部启动一个相似的计划。伊利诺斯州的煤炭产量及燃煤碳污染排放量均排名美国前十。

"我们还考虑过制定伊利诺斯州自己的碳排放限额交易计划,"伊利诺斯商务委员会(Illinois Commerce Commission)主席道格拉斯·斯科特(Douglas Scott)说。该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州电力设施。"但是,如果能加入一个规模更大、涉及多个州的项目,我们就能分散风险,减轻经济所受的影响。"

翻译: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城管被列为最不受欢迎公职人员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城管被列为最不受欢迎公职人员
May 30th 2014, 04:49, by KIKI ZHAO

中国的城管经常出现在国内外的新闻中,往往是因为与公众发生了不愉快。所以,当有份新报告将他们列为中国最不受欢迎的公职人员时,倒也并不是特别出乎预料。

这份报告由中国社科院撰写,定于下周公布,但部分内容由官方媒体于本周披露出来。该研究将中国的政府官员按照受欢迎度排名,结果城管以"形象最差"垫底。比城管靠前的依次为学校领导、医院领导、村干部、警察和国企领导。

城管的字面意思是"城市管理员",负责执行保障街道有序与出行畅通的各种规定。不过,新闻媒体报道的种种事件显示,许多城管恃强凌弱,诉诸暴力,从而引发公愤。

不久前在北京,四名城管当着主人的面打死一只小公狗,就因为他没法提供宠物的登记证件。今年4月在浙江省,城管调查一名炉灶堵住了通道的小贩时,一名男子在旁拍摄,于是城管上前殴打,直到他倒在地上,口吐鲜血。此举导致旁观者的报复,他们掀翻了城管的车辆,打伤了五名城管。去年7月,湖南省的一名瓜贩与四名城管发生肢体冲突后死亡。后来,他们被判故意伤害罪名成立,并因此入狱。

不过,有评论人士认为,城管也应当得到一些同情。

《法制日报》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城管形象差源于其工作性质,因为这决定了他们只能是管制为主、服务为辅。

博客作者乔志峰撰文指出,城管排名最差让他有点替他们抱不平。"相对于其他那些坐办公室的群体,城管是真正在一线干实活的,"他写道。报告"背后暴露的问题大多是体制上的,不能让他们把所有黑锅都自己背。"

尽管公众普遍厌恶城管,但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仍争相加入他们的队伍,至少在上海如此。当地的《东方早报》报道,去年5月,在进入一次城管面试的180人中,包括119名硕士和2名博士,他们共同竞争60个席位。负责招聘的一名人士接受采访称,虽说城管工作看似辛苦又常被"妖魔化",但仍能吸引高学历的年轻人,其主要原因是城管"有正式编制,又参照公务员待遇。"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朝鲜同意调查被绑架日本公民命运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朝鲜同意调查被绑架日本公民命运
May 30th 2014, 02:03, by MARTIN FACKLER

韩国首尔——朝鲜与日本周四表示,朝鲜已同意对冷战期间被朝鲜特工绑架的日本公民的命运展开新调查。此事表明,这一使日朝两国出现分歧的敏感问题可能会取得外交突破。

相关对话在斯德哥尔摩举行,朝鲜谈判代表同意了日本的要求,答应对数十年前据信被孤立的斯大林式朝鲜政权绑架的一二十位日本人的命运展开调查,改变了朝鲜此前坚持此事已得到解决的立场。

日本政府首席发言人、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Yoshihide Suga)说,作为回报,日本将开始放松因绑架事件而对朝鲜实施的制裁。他说,这些制裁包括一项针对两国之间交通往来、资金流动及朝鲜船只前往日本港口的禁令。

菅义伟对记者说,"我们希望调查能产生实质性的结果,快速解决与日本人相关的问题,包括幸存被绑架者回国的问题。"

朝鲜于2002年承认曾绑架日本公民,并把其中五名幸存者送回了日本,自那以后,日本几乎切断了与朝鲜的所有联系。前述协议可能会使绑架问题得到解决。

关于绑架事件的报道,以及朝鲜政府对其他几名被绑架者——朝鲜政府曾称这些人已经死亡——的命运含糊而往往令人疑惑的描述,都让日本公众感到愤怒。受害者大多是在20世纪70和80年代被朝鲜特工绑架的,遭到绑架之时,有的人正在海滩上休息,有的人正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朝鲜突然坦白之前,这些人的命运一直是一个谜。

日本一直向朝鲜施压,要求其更全面地说明这些被绑架者的遭遇,与此同时,一些未得证实的报道称,2002年之后,有人在朝鲜看见,一些被绑架者仍然活着。朝鲜是全世界最封闭、最神秘的国家之一。之前,朝鲜外交官一直拒绝日方的要求,称已经公布了自己掌握的所有相关信息。

朝鲜愿意改变前述立场,可能意味着独裁者金正恩(Kim Jong-un)又产生了向外界稍微开放自己那个贫穷国家的愿望,其目的要么是提振凋敝的经济,要么是减少对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的依赖。

对日本而言,前述的潜在突破是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在外交上少有的成功。在保守派安倍晋三的领导下,日本与中韩两个邻国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

"彻底解决绑架问题是安倍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安倍晋三在宣布这一协议时说。"等到所有被绑架者的家人都能再次将孩子拥入怀中,我们的使命才算完成了。"

菅义伟称,作为周四协议的一部分,朝鲜已同意成立一个委员会,就被绑架者的遭遇展开内部调查。该委员会还将调查其他在朝日本人的命运,包括那些在上世纪50年代陪同朝鲜配偶前往该国的人。此外,该委员会将搜寻在混乱的二战末期死于朝鲜的日本人的遗骸。

菅义伟还表示,朝鲜已经同意,会将找到的所有幸存被绑架者送回日本。由于时隔多年,朝鲜又曾宣称所有被绑架者都已离世,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人健在,尽管如此,前述声明还是表明,日本家庭依然有望与失踪的亲人团圆。

翻译: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莫斯科正在失去灵魂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莫斯科正在失去灵魂
May 29th 2014, 23:32, by 玛莎·格森

莫斯科——在移民美国后重返故城,让我觉得自己有点像是幽灵。我于5月中旬的一个周末落地,由于5月的前大半月都在放假,当时一些莫斯科居民还没有告别连串的假期返回城里,还有一些居民则离开城市到乡间别墅开始欢度夏季。莫斯科热得反常,人也少得反常,感觉就像一座鬼城——而我就是鬼。

如果某人从来世过来拜访你,你会和他讨论死亡。对我而言,所有人都在讨论移民——反正我的朋友是说大家都在讨论这个。我仅仅离开了五个月,这个国家就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一个处于战争中的国家,它意味着对不同政见的容忍度处于历史最低点;政治镇压行动加剧了;经济前景一片黯淡。

莫斯科已经出现了某种新的简化对话方式:"你是几月?"人们彼此问道。他们说的是以色列大使馆让你登记面试,接收你的初始移民文件的那个月。据报道,面试时间最早已经只能定到今年11月,不过,我的大部分朋友都定上了8月或9月的面试。就连获得预定的过程也是一场磨难:大使馆的电话线已经负担过重,以至于要把电话接通到正确的部门都可能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根据最近泄露出的一张照片,大使馆里人满为患的情形,让人回想起1990年和1991年时,大批苏联犹太人移民以色列的高峰期。

不是每个居民都有犹太血统,或者想要住在以色列,所以居民们正在讨论其他选择。拉脱维亚是一个愿为换取相对适中的房产投资而颁发居留权的欧盟成员国。和美国一样,德国对有杰出成就的人才有吸收计划,不过德国的计划被普遍认为更易获得通过,而且对艺术家格外有利。距离是个常见的担忧,尽管这种担忧是没来由的:逃到欧洲不知怎么就是显得比逃到美国要好一些,没那么悲惨,就好像从莫斯科飞到这两地的五个小时用时差距有多不得了似的。

举三个例子:A、一名餐馆老板,他将在伦敦开一家餐厅,因此有资格获得长期签证,并最终获得居留许可。B、一位异见电视记者,此人正在面试乌克兰一个电视频道的驻华盛顿记者职位——接招吧,莫斯科!C、一名成长于军人家庭的女性,她拥有新的乌克兰护照:这是因为她出生于苏联时期的乌克兰,童年在那里待过一段时间。

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要不要遵守俄罗斯议会刚刚通过的一项规定:所有拥有两本护照或外国居住资格的人必须向当局汇报,否则就是刑事犯罪。该规定背后的逻辑是,作为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俄罗斯需要找到潜在的间谍和叛徒。但一些官员已经提议禁止拥有其他国家护照的俄罗斯人离境,而且彻底禁止拥有双重公民身份——这是一个让人们在留下和离开之间做出选择的简单办法。

在准移民大军中,持两种看法的人数基本持平。一些人不愿意冒刑事犯罪的风险,他们打算向当局披露自己的情况;另外一些人则打算把第二本护照隐藏起来,将其作为一个秘密的保单。这个想法听起来可能很吸引人,一个房地产业的朋友(他有两个护照)说,城市正在变空:房屋租金下降,销售市场供大于求。

唯一没跟我谈过移民问题的是一名活动分子,也是我的朋友。此前两个月,她一直在协调每周的街头民意调查,调查人们对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V. Putin)对乌政策的看法。她告诉我,调查结果很稳定,支持普京的受访者一直保持在70%甚至更高。她还告诉我,一场即将到来的政治审讯似乎将扩大被告的范围,她很可能是其中之一。她最近曾在莫斯科的一处关押设施被行政拘留10天,她似乎把这次经历当成了一种彩排。没那么糟糕,她说,不过,她在里面觉得很无聊,出狱后与人交流一度出现障碍。她似乎接受了入狱几年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也非常大。

下一次我回来时,莫斯科可能真的会成为一座鬼城。如果还有下一次的话。

玛莎·格森(Masha Gessen)是一名作家。新作《言语破除禁锢》(Words Will Break Cement: The Passion of Pussy Riot)已于最近出版。

翻译:张薇、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不能再对缅甸种族压迫装聋作哑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不能再对缅甸种族压迫装聋作哑
May 29th 2014, 23:27, by 纪思道

缅甸实兑——米努拉夫人(Minura Begum)已经分娩了将近24个小时,胎儿还卡在产道里。更糟的是,胎位不正,孩子的一只小脚丫已经露了出来。这次艰难的臀位分娩很可能会夺去这对母子的生命。

这是23岁的米努拉第一次生孩子,她急需一名医生。然而,缅甸政府已经把她和15万人一起限制在了城外一个相当于集中营的地方,并禁止援助人员进来提供医疗救助。她孤立无援。

欢迎来到缅甸,在这里,民主的巨大进步正被针对罗辛亚人的反人类罪行彻底抹杀。作为穆斯林少数群体,罗辛亚人在这个佛教国家遭到了深深憎恶。萌芽中的民主似乎加剧了这种迫害,因为对这个不受欢迎的少数群体进行种族清洗,似乎是一项能捞到投票的深得民心的策略。

这是"与纪思道同行"项目:每年我都会带一名大学生到发展中国家进行报道。今年的获奖者是圣母大学(Notre Dame University)的妮科尔·斯甘加(Nicole Sganga),我们正在关注一场堪称种族屠杀的苦难。

在缅甸西北部的若开邦,有超过100万罗辛亚人。他们和本地佛教徒的区别不光是更深的肤色,还有他们的伊斯兰教信仰。几十年来,缅甸的军方统治者一直通过施加压迫、定期大规模驱逐,以及拒绝给予公民身份的方式,有计划地试图消灭罗辛亚人。

"缅甸没有罗辛亚人,"若开邦的发言人温棉(U Win Myaing)告诉我。他说,大多数只不过是孟加拉来的非法移民。

这种说法不仅荒谬,也带有种族歧视。一份早至1799年的文献就提到了这里的罗辛亚人口,此外,一份1826年的报告估计,这个地区30%的人口是穆斯林。

自从2012年的冲突导致逾200人丧生之后——包括被大砍刀劈死的儿童——当局就一直把罗辛亚人限制在拘留营或他们自己的村子里。他们被剥夺了公民身份,不能自由地前往市场、学校、大学和医院。

数万人在绝望中试图坐船逃走,许多人在途中溺亡。

今年,缅甸当局的镇压越发严厉,令形势进一步恶化。首先,政府驱逐了无国界医生组织(Doctors Without Boarders),而该机构此前一直在为罗辛亚人提供医疗服务。后来,有组织的暴民袭击了多家人道援助机构的办公室,赶走了工作人员。

一些援助正在恢复,但不包括医疗服务。语言的表述是苍白的,我希望读者可以亲眼看到珊希达夫人(Shamshida Begum)恐惧的眼神。22岁的珊希达有个女儿叫努尔(Noor),1岁大,正发着高烧。

珊希达说,在家里量的体温计读数已经达到41.6摄氏度。即使用湿巾为努尔降温之后,我看到的体温计读数仍然达到40.5摄氏度。怎样一个政府才会阻拦人道工作者为婴儿提供医疗服务?

努尔活了下来,但有些人没有。我们访问的一家人正因为35岁男子巴盛(Ba Sein)的死而沉浸在悲痛中。由于无法获得医治,巴盛因肺结核病逝。

他的遗孀哈比巴(Habiba)说,"他缺医少药,所以死了。"与此同时,巴盛的朋友们在屋外打造一口竹棺。现在,哈巴比担心她四个年幼的孩子。就像营地里的其他孩子一样,他们都没有打过疫苗。这个集中营随时可能爆发瘟疫。

那个经历臀位分娩的女子米努拉,在28小时的分娩和大出血后活了下来,但失去了她的孩子。这个女婴被埋在一个没有标志的坟里——营地周围有一大片令人心痛的小坟茔,她的是其中一座。

米努拉的丈夫扎基尔·艾哈迈德(Zakir Ahmed)是一名砖瓦匠,葬礼过后,他愤怒地说,"就因为我是罗辛亚人,我就没有医疗,我就不能成为父亲。"

美国发出了声音,但太过温和;欧洲和亚洲都在装聋作哑。我们尤其应该与日本、英国、马来西亚和联合国合作,向缅甸施压,以恢复人道援助的渠道和医疗服务。

奥巴马总统曾经访问过缅甸,在这里极受尊敬。他应该断然宣布,这里发生的一切是泯灭良知的。奥巴马最近指出,他的外交政策选择有限,军事干预通常会引发严重后果。这没错,但在缅甸,他并没有充分利用他所拥有的政治资本。

还是一名大学生时,奥巴马曾谴责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现在作为总统,他应当正视一个更加骇人听闻的隔离制度——在缅甸,它甚至剥夺了一个民族的成员获得医疗服务的权利。

缅甸正在寻求美国的投资和认可。我们必须鲜明地表态,除非他们把罗辛亚人当人看,否则一样也得不到。

翻译: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克里米亚葡萄酒庄,改朝换代不改佳酿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克里米亚葡萄酒庄,改朝换代不改佳酿
May 29th 2014, 23:32, by NEIL MacFARQUHAR

克里米亚雅尔塔——马桑德拉葡萄园(Massandra)巨大深邃的酒窖所承载见证的,不仅有历史的喧嚣,还有克里米亚陡峭的火山斜坡产出的佳酿的持久魅力。

1894年,沙皇尼古拉二世(Czar Nicholas II)创建了马桑德拉,用来给自己的夏季行宫提供酒品。在一些蒙尘的酒瓶上,仍然可以看到他印章上的双头鹰图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下令将最佳年份的6万瓶美酒撤走。再往后,甚至还有那么几次并不走运的尝试,想要让美国总统一品马桑德拉的佳酿。

"沙皇、苏联、乌克兰、俄罗斯,"马桑德拉的国际贸易主管瓦连京·米佳耶夫(Valentyn Mytyayev)在酒窖的97.1万瓶酒中走过,口中一一吐出这些年代。

"看!革命、内战、世界大战,"他指出了俄罗斯及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年份:1905、1917和1944。"我们在回顾各个历史时期。"

今年3月,俄罗斯突然吞并克里米亚,马桑德拉再次易主,从乌克兰政府手中重新回到莫斯科名下。米佳耶夫指出,有一样东西恒久不变,那就是克里米亚年均300日的晴天能带来稳定的甜葡萄大丰收。

农业是克里姆林宫希望重振的克里米亚关键部门,为的是让该地区在俄罗斯治下呈现出经济成功的面貌。新政府希望开发葡萄酒业,尤其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他们责怪乌克兰统治克里米亚的时候忽略了这两个领域。

谈到葡萄酿酒,克里米亚旅游度假部长叶连娜·尤尔琴科(Yelena Yurchenko)说,"谢天谢地,在那23年里没被彻底毁掉。如果这个领域一直有投资的话,情况当然会更好。"

实际上,尽管克里米亚的许多地方在为空荡荡的酒店房间和稀稀拉拉的游客人数——当地经济的基石——而长吁短叹,马桑德拉的人们却心情一片明媚。他们表示,上个月,三家本地商店的酒品销售旺盛,销量有望比去年翻番。

马桑德拉将这种涨势归因于,许多头一回来的俄罗斯访客热烈抢购酒类纪念品。昔日的沙皇酒庄如今更多地服务于平常游客,而非权贵,年产量达1000万瓶。克里米亚的酿酒活动可以追溯到3500多年前,不过,黑海的炙热阳光意味着,这里最出名的是甜酒与雪利酒。

诞生之日起,马桑德拉就一直被认为有点与众不同。在沙皇身边的上流文艺圈中,它颇受欢迎。安东·契诃夫(Anton Chekhov)会从他在附近的别墅带朋友前来。俄国革命之后,马桑德拉于1922年被国有化,却依然延续了红火之势。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写了一篇歌颂文章,被镌刻成金属铭牌,挂到了墙上。然而,无人确切地知道二战前到底有谁来访,因为纳粹占领者逃跑的时候带走了宾客簿。

1936年颁布的一项特别法将马桑德拉酒窖置于国家保护之下,至今仍然有效。上世纪80年代末,当苏共总书记米哈伊尔·S·戈尔巴乔夫(Mikhail S. Gorbachev)发动禁酒运动时,苏联各地的葡萄园被铲平,但马桑德拉得以幸免。

"马桑德拉是独立王国,就像身处意大利的梵蒂冈,"过去27年间在此担任总经理的尼古拉·博伊科(Nikolay Boyko)说。"我们按照自己的法规行事。"

不过,酒庄员工毫不掩饰对回到俄罗斯治下的喜悦之情。他们把酒窖的主叉车涂上俄罗斯国旗的颜色。博伊科表示,他想不出合并后西方对俄罗斯施加的制裁会有何后果。马桑德拉的大部分出口本已销往俄罗斯。他说,无论如何,他们会努力熬过这段困难期,就跟以前的类似时期一样。

管理层希望,乌克兰事态带来的不确定性不会吓跑那些对罗曼诺夫王朝的稀有葡萄酒感兴趣的远方藏家。不久前的一天,两位分别来自伦敦和莫斯科的买家预约来这里进午餐。博伊科称,他觉得二人的到访是个积极的信号,表明马桑德拉的历史感具有持久的吸引力。

酒庄偶尔会在国际拍卖中出售几瓶。博伊科说,在苏富比(Sotheby's)2001年的一次拍卖中,马桑德拉最陈年的收藏之一、一瓶1775年的西班牙赫雷斯-德拉弗龙特拉雪利酒拍得5万美元(当时约合41万元人民币)。他特意指出,2001年被认为是销售惨淡的一年。

在俄罗斯和乌克兰,马桑德拉葡萄酒长期以来均被用来庆祝特殊场合,酒庄本身也是外国政要的重要访问地。为酒庄115年庆制作的纪念册有近两英寸厚(约合5厘米),里面展示了越南的胡志明(Ho Chi Minh) 、南斯拉夫的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等共产主义阵营的无数名人到访的照片。

1997年,为了庆祝乌克兰与俄罗斯签署《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Treaty on Friendship, Cooperation and Partnership),酒庄将当年酿制的一批马桑德拉雪利酒加入其永久收藏中。

"还在陈酿着呢," 米佳耶夫说。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时代渐进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时代渐进
May 29th 2014, 23:52, by 纽约时报中文网编辑 王强

中国正在试图把更多的举债权力下放给地方,这也意味着今后地方政府除了可以自主发债,还必须自己还债。

5月19日,中国财政部网站发布了一份关于印发《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的通知,该通知称,中国国务院已经批准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江苏、山东、北京、江西、宁夏、青岛试点地方政府债券在2014年自发自还。

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此次出台的"试点办法"明确提出"试点地区承担债券还本付息责任",并要求试点地区应当建立偿债保障机制,统筹安排综合财力,及时支付债券本息、发行费等资金,切实履行偿债责任,维护政府信誉。

中国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意味着今后地方政府会普遍转向自主发债,也意味着进一步明确了偿债的责任主体。"

东方证券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评价说:"政策的目的是提供(或者培育)一条市场化、公开化和透明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以替代、置换地方政府通过其他影子银行渠道(如信托等)进行的隐形、高成本举债。"

由邵宇撰写的上述研究报告认为,在政策的操作层面,除了举债额度受国务院限制外,其他方面几乎完全市场化,由地方政府、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自主安排进行。

长期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在财政上没有多少自我选择的权力。在1979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央控制着全部财政的收支,地方政府不存在债务问题。但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地方各级政府面临城市基础实施建设的压力,开始逐渐通过多种渠道举债。2006年至2009年的三年尤其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完成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各个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缓解了地方公共投资的压力,但同时也导致地方债务激增,风险积聚。

但在2009年前,地方政府从未被允许有发债的自主权。因为中国1994年的《预算法》明确规定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之所以做出此项规定,是因为中央限制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与《预算法》相配套的,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意在使财权向中央集中。

中国的分权财政体制和对地方政府发债的约束逼迫地方政府只能通过招商引资、土地财政或者依靠影子银行等来完成GDP目标和地方公共建设。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举债成瘾,地方债务迅速膨胀。根据国家审计署去年底公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6月,地方政府负有偿还和担保责任的债务总额为17.9万亿元,比2010年的10.7万亿元增长67%。但这一数据可能被低估,在去年4月份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前财政部部长项怀诚说,地方政府债务超过了20万亿。

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今年3月份的一个高层论坛上说,地方政府债务里面很大部分是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不透明、隐性和它相伴随的明显的不规范性,就是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

为了清理地方借债乱局,中央开始考虑逐步向地方政府放开发债权。在此背景之下,2009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债,但规定必须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债券到期后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然后地方政府再向财政偿还相关款项。中国政府在2011年年底开始允许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2013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扩大到江苏和山东两省。然而这些债券依然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财政部继续代为还本付息,中央财政实际上充当了"最终偿债人"的角色。中国的一家研究咨询机构海通证券的研究员陈峥嵘也认为,自行发债是从代理发债走向自主发债的一个过渡形式,本质上并未改变财政部的代发代偿机制,这种发债模式在实践中容易造成偿债主体定位不清。

对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当时质疑称"地方债的偿还若由中央财政担保,会引发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借的冲动强,还的责任弱,埋下债务危机的祸根。"(见许小年搜狐微博

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仍被认为只是为狂热的地方投资开辟的一条融资途径,无益于缓解地方债务风险。因为,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政策里也缺少对于责任人的处罚措施。债券发行方没有破产风险,债券发行人也没有连带责任,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缺少对举债进行仔细风险评估的动机。

新的政策试图弥补偿债主体定位不清等制度缺陷。《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规定,试点地区承担债券还本付息责任,并且,试点地区发行政府债券实行年度发行额管理以及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债券信用评级。

根据《证券日报》的最新报道,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4年自发自还债券总规模为1092亿元。试点地区债券期限为5年、7年和10年。

邵宇认为,此次试点改革的另外意义之一是"为剥离地方融资平台承担的政府融资职能提供支持"。

地方融资平台是1994年分税制以及地方事权与财权长期不匹配的产物。虽然地方融资平台缓解了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紧张的局面,但却助长了地方政府盲目举债的风气。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的飞速发展,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也在急剧膨胀,加重了中国地方债务危机。国家审计署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9万亿元,其中,融资平台公司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4.08万亿元,占总额的37%。近两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正逐步进入还债高峰期,约37.5%的贷款在2013年至2015年内到期。目前集中还款风险迫在眉睫。此次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也是还债压力所迫。

剥离地方融资平台已经被列入地方债务改革的清单。中国国务院在不久前批转的《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中,已经提出这一政策目标。

邵宇说:"核心是用长久期低成本公开化的融资方式,替代短久期高成本暗箱的影子银行融资,缓解地方政府资产和负债的不匹配情况和流动性风险。"

但形势并不轻松,人们仍担忧一不小心中国仍会掉下债务悬崖。海通证券最新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的经营性和投资性净现金流为负,且每年需额外举债覆盖利息等支出。地方政府若不出售资产和压缩投资,四年后地方政府债务率将达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标准。

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转轨时期地方政府过于庞大的事权与有限的财权之间的矛盾是形成地方债务风险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果只赋予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权力,但不彻底改变地方财权与事权之间的矛盾,根本问题仍难以解决。

目前,地方政府举债的破产机制、追责机制以及地方债务评级制度等仍未建立起来。邵宇说:"这些机制的建立是必须的。"

更关键的是,在中国,仍然没有人可以限制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经济学家们用一个更专业名词形容这种尴尬状况——预算软约束——政府支配财政资源的行为缺少硬性的制约,结果导致政府官员无所顾忌地胡乱花钱。

邵宇认为,如果不解决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以及投资约束不足之间的矛盾,赋予地方自主发债更加危险。他说:"在新一轮城市化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应全力启动PPP(公私合作关系)机制,外包城市化的职能给市场化主体和民间资本来完成。"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澳方称马航航班残骸不在搜索区域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澳方称马航航班残骸不在搜索区域
May 29th 2014, 23:51, by 傅才德

香港——负责搜索失踪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的澳大利亚工作小组周四表示,打捞队伍搜索了一个多月的印度洋区域很可能不是这架失踪飞机最终落入的位置。

自从4月初发现了被认为可能是马航370班机黑匣子记录器发出的脉冲信号之后,一个美国海军潜航器就一直在澳大利亚大陆以西海域的洋底进行搜索。

这架型号为波音777-200的飞机于3月8日凌晨在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踪。卫星传输的原始数据表明飞机曾偏离航线急转,然后向南飞往印度洋方向。

澳大利亚联合机构协调中心(Joint Agency Coordination Center)周四在一份声明中说,"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ATSB)通知,在邻近探测到声学信号水域的搜索工作目前可以认为已经结束,据交通安全局的专业判断,现在可以认为该区域作为马航370最终坠落位置的可靠性不大。"

自从4月5日澳大利亚舰艇"海盾号"(Ocean Shield)在该区域探测到一个信号以来,这片海域就一直是搜索行动的重点,那个信号的频率暗示其来自所谓的黑匣子,黑匣子里有飞行数据和驾驶舱声音的记录。当时,负责搜索行动的澳大利亚退役空军上将安格斯·休斯顿(Angus Houston)曾呼吁对信号持谨慎态度。

但是,几天以后,在更多的信号被探测到之后的4月9日,休斯顿在珀斯对记者说,"现在我很乐观,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找到这架飞机,或飞机残骸。"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没有更多的信号被探测到,这与记录器上的电池可以持续的时间相符合。

周四宣布的这一消息意味着,搜索行动的范围将要扩大,将大大超出美国海军的"蓝鳍-21"(Bluefin-21)潜航器从4月份以来一直搜索的区域。这份澳大利亚声明称,美军的形状类似鱼雷的无人驾驶潜航器已经对约850平方公里的洋底进行了搜索,用其携带的专用声呐系统寻找失踪飞机的踪迹。搜索人员也正在绘制该海域的洋底地图,洋底深度可达海面以下4.5公里。

声明表示,今后的搜索工作将靠雇佣私人公司来完成,搜索范围的面积更大,最多可达6万平方公里。

国际专家组仍认为这架载有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飞机于3月8日凌晨突然偏离航线,向西越过马来西亚半岛,然后向南飞往印度洋。马来西亚政府周二公布的数据提供了进一歩证据,表明这架飞机向南飞往印度洋,最终耗尽燃料。这一结论是基于对这架飞机和一颗卫星之间的"电子握手"信号的分析。

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一名发言人称,一个国际小组在继续分析这架飞机向南飞往印度洋期间所检测到的卫星握手数据。他说,搜索工作将会继续"沿着第7个ping的弧线进行,"也就接收到的来自飞机的最后一个信号,之后,飞机据认坠入了远离西澳大利亚海岸的海中。

"我们不会再次搜索探测到声学信号的区域,"他说,"我们确信那部分搜索工作已经结束。那是蓝鳍潜航器搜索过的区域,是探测到脉冲信号的区域。"这名发言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他以不符合政府政策为由婉言拒绝公开姓名。

周四的声明发布之前,一位美国海军官员曾于周三向CNN表示,4月初探测到的脉冲信号可能不是来自这架飞机或失踪飞机上的数据记录器。

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周一发布了一系列声明表示,洋底地图的绘制工作正在进行中,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说,水深测量工作完成之后,可能还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在深海洋底搜索这架波音777飞机残骸的工作。

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局长马丁·多兰(Martin Dolan)说,"搜索工作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是《纽约时报》记者。Michelle Innis自悉尼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俄白哈三国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俄白哈三国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
May 30th 2014, 00:45, by NEIL MacFARQUHAR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周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及白俄罗斯总统正式签署协议,成立了一个有限的经济联盟。这一联盟虽因乌克兰缺席而不完整,但却是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V·普京(Vladimir V.Putin)期盼已久的事物,为的是确认俄罗斯的全球经济强国地位。

普京在签署仪式上发言称,"我们今天成立了一个强大而有吸引力的经济发展中心、一个联合了1.7亿多人口的巨大区域市场。"他强调,这些国家合在一起,就拥有规模可观的能源资源、劳动力及文化遗产。

这个组织的正式名称是欧亚经济联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普京说,欧亚经济联盟的地理位置意味着它有可能成为全球交通枢纽,连接亚洲和欧洲的贸易流通。说话之时,普京和另外两国领导人一起坐在一张桌子跟前,身后立着各自国家的旗帜。

然而,这个将于1月1日正式生效的联盟只是对其成员国最初设想的一个苍白模拟,他们最初的打算是成立一个东方版的欧盟,欧盟拥有28个成员国。

阿拉木图的哈萨克斯坦管理经济战略研究院(Kimep University)中亚研究中心(Central Asian Studies Center)主任纳尔吉斯·卡森诺瓦(Nargis Kassenova)称,"三个虚弱的经济体凑在一起搞一体化,能带来多少好处?"卡森诺瓦还是哈萨克斯坦一个反对这一联盟的团体的一员,这个团体人数虽少,但却敢于发声。提到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时,她还表示,"现在更糟糕了,因为有一个国家受到了制裁,正在远离西方。"

这场聚会的缺席嘉宾是乌克兰。基辅的前任政府一直摇摆不定,不知该加入欧盟还是这个新的欧亚集团,最终激起了民众的强烈愤怒,导致前总统在今年2月被赶下台。

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 说,"我们在途中失去了一个国家,我说的是乌克兰。"协议即将签署的时候,卢卡申科从俄罗斯得到了一笔20亿美元(约合125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及能源折扣。他还称,这个联盟比预期少了一些东西。他对白俄罗斯通讯社(Belta)说,"很遗憾,这不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原来宣布的那个协议。"

他还呼吁在经济联合之后实现政治和军事联合,这一理念遭到了哈萨克斯坦的断然拒绝。

第一副首相兼首席谈判代表巴克特然·萨金塔耶夫 (Bakytzhan Sagintayev)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成立的不是政治组织,而是一个纯经济联盟。这是一种获取利益的务实方式。我们不想掺和俄罗斯的政治行动,他们也不能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指手画脚。"这一协议曾引起极大轰动,进展也很快,成员国只花几年的时间就修改了贸易法规,而欧盟则用了几十年。但是,分析人士称,最终看来,此事没怎么促进经济发展,更多是为俄罗斯带来了一场外交胜利。

本月早些时候,俄罗斯与中国签署了一项规模巨大的天然气协议,与天然气协议一样,欧亚经济联盟也是莫斯科的一个手段,旨在显示俄罗斯正在转向亚洲、西方在俄吞并克里米亚之后施加的制裁并不能孤立俄罗斯。

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政治学教授亚历山大·库利(Alexander Cooley)说,"这是为了传递一个信号,即西方的举措和谴责不会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影响,而俄罗斯正在发展成为多极体系之中的重要一极。"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失去乌克兰这个潜在的成员国为欧亚经济联盟带来了不祥的预兆。单从经济方面来衡量,失去乌克兰就意味着失去一个人口近5000万的市场。此外,乌克兰本来能为这个联盟带来经济上的多样性,因为其他两个成员国都是能源出口国。

但是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动武的举措惊吓到了其他国家。在最后时刻,一些重要人物对这个联盟的想法本身提出了质疑。

3月,前哈萨克中央银行行长兼财政部长奥拉兹·扬道索夫(Oraz Jandosov)在接受Ratel.ru网站采访时说,"我们不能与一个占领国结盟。"他担心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会波及哈萨克斯坦的经济。

此外,哈萨克斯坦觉得自身也易于遭受攻击,尤其是因为该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属于俄罗斯族,这些人集中居住在北部边境沿线。普京及其他高级官员曾强调,俄罗斯认为自己有权保护境外的2500万俄罗斯族人。

俄罗斯曾提出几项效仿欧盟的举措,包括统一护照和货币、共同议会、共同边境力量以及共同经济外交政策。然而,哈萨克斯坦否决了除经济联系以外的任何提议。

各方的发言掩盖了此类分歧。

普京说,"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正在向一个全新的合作阶段迈进,创建了一个允许货物、服务、资金和劳动力自由流通的共同区域。三个国家将在能源、工业、农业和交通等重要经济领域遵循协调一致的政策。"

普京暗示,外部世界已经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他说,"我们即将创建一个拥有1.7亿人口、巨大的工业与科技潜力及丰富自然资源的主要市场。无论我走到那里,与谁见面,每个人都想知道该如何与这个新成立的欧亚联盟建立联系。"

Alexandra Odynova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2014年5月29日星期四

纽约时报: 黑人女作家、《笼中鸟》作者玛雅·安杰卢逝世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黑人女作家、《笼中鸟》作者玛雅·安杰卢逝世
May 29th 2014, 13:39, by MARGALIT FOX

1969年出版了里程碑式的著作《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的玛雅·安杰卢(Maya Angelou)于周三在北卡罗来纳州温斯顿-塞勒姆的家中去世,享年86岁。在这本书中,安杰卢用富有诗意而又严苛不苟的笔触记述了她在黑人歧视深重的南部渡过的童年。她的这部著作是最早接触到广泛读者群的20世纪黑人女性自传之一。

安杰卢的文学经纪人海伦·布兰(Helen Brann)证实了她的死讯。外界尚无法立即得知死因,但布兰称,安杰卢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身体虚弱,并且有心脏方面的问题。

在一份声明中,奥巴马总统说,"今天,米歇尔(Michelle)和我与全世界数百万人一起怀念我们这个时代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一个忠贞不移的朋友、一名真正杰出的女性。"他接着说,"她启发我母亲给我妹妹取名为玛雅。"

尽管最终长达六卷的回忆录受到的好评多过她的诗歌,但她最受关注的时刻应该发生在1993年1月的一个寒冷日子里,安杰卢当时在美国第42任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的就职仪式上朗诵了自己的诗作《早晨的脉动》(On the Pulse of Morning)。和安杰卢一样,克林顿也是在阿肯色州长大的。

这首诗的开头是这样的:

一块岩石,一条河,一棵树

久已灭绝的物种的主人,

标注了乳齿象,

恐龙,曾在我们

这颗行星上逗留,

并留下铁的证据。

任何有关他们急促死亡的清晰警报

早已湮灭于时光和尘埃的阴霾之中。

但是今天,岩石向我们呼喊,清晰,有力

来吧,你可以站在我的

背上,来面对你那遥远的宿命,

尽管在我的影子下找不到避难所,

在这里我也无法给你藏身地。

正如她在《笼中鸟》(Caged Bird)及其续作中叙述的那样,在那一天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她当过舞女、卡利普索小调歌手、有轨电车售票员,是位单身母亲,在开罗当过杂志编辑,在加纳干过行政助理,曾是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的官员,还与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牧师小马丁·路德·金博士(Rev.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马尔科姆·X(Malcolm X)等20世纪中叶最杰出的美国黑人为友或共事。

在那之后(在40岁时,她就已经完成了六卷本的回忆录),安杰卢当过舞台演员,获得过托尼奖(Tony)提名;当过大学教授(她多年里一直是温斯顿-塞勒姆的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美国研究学的雷洛兹[Reynolds]教授);在巡回演讲圈里无处不在;在从《奥普拉脱口秀》到《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电视节目上频频现身;还是一系列学术研究的对象。

2011年2月,奥巴马授予她"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平民可以获得的最高荣誉。

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安杰卢透过种族、性、家庭、社区和共同的过去这些多面性镜头,探索了个人身份认同和心理韧性的概念。总的来说,她的作品清晰地审视了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这些社会中的边缘化力量在个体层面上的呈现方式。

"如果成长对南方的黑人女孩来说是痛苦的,那么对自己不利地位的意识便是危及咽喉的利刃上的铁锈,"安杰卢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写道。

安杰卢散文风格的特点包括语言的率直,这会让人想起非洲裔美国人的口头传统,也让她的作品有了证言般的品质。她还密切关注感触,通过对景象、声音和味道的鲜明感觉来描述身边的世界——无论是阿肯色州、旧金山还是她曾生活过的外国城市。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出版时,安杰卢40出头。回忆录只记录了她人生的前17年。但那些年正是影响无比深远的性格形成期。

1928年4月4日,玛格丽特·约翰逊(Marguerite Johnson)出生在圣路易斯。(在马丁·路德·金1968年4月4日遇刺后的多年里,安杰卢都不去庆祝生日。)

父母婚姻走到尽头后,3岁的玛雅和4岁的哥哥被送去和阿肯色州小镇斯坦普斯的祖母一起生活。她后来写道,"那里尘土飞扬,充满仇恨,人心狭隘,极具南方特色。"

安杰卢写道,他们的祖母安妮·约翰逊(Annie Henderson)在"那里的黑人区的中心地段"开了一家杂货店。她被称做妈妈,是一名正直的女性,"值得信赖的神态像棉花一样将她的全身包裹着"。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她的祖母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热情、稳定的形象。

孩子们不时地会回到圣路易斯和母亲一起生活。其中有一次,在玛雅7岁还是8岁的时候(在她的回忆录中使用了虚构的手法来陈述真实事件,她的年龄在书中存在些许前后不一的情况),她遭到母亲的男朋友的强暴。她把这事跟哥哥说了,哥哥随后告知家人,那个男人被审判、定罪。但是还没开始服刑就被人谋杀了——安杰卢说,可能是她的叔叔们干的。

玛雅认为是她的话导致了这个人的死,此后五年里一言不发。她后来写道,对文学的热爱帮助她恢复了语言能力。

少年时代和母亲在旧金山生活时,安杰卢在加州劳动学校(California Labor School)学了舞蹈和戏剧,并成为这座城市历史上首位当上有轨电车车长的黑人女性。16岁那年,她和住在附近的一个小伙子偶然产生感情,随后怀孕生下一个儿子。第一本书在这里结束。

安杰卢接着回忆了她和希腊水手托什·安杰罗斯(Tosh Angelos)的婚姻。(她一生对自己结婚的次数讳莫如深——看起来至少有三次——说是担心会显得自己轻浮。)

那次婚姻结束后,她开始用玛雅·安杰卢这个名字开始了一段卡利普索舞者和歌手生涯,这个名字是从她婚后姓名变化而来。六英尺(约合1米82)的身高让她在舞台上格外抢眼,她偶尔会与阿尔文·艾利(Alvin Ailey)合作,在旧金山一个叫做"艾尔和丽塔"(Al and Rita)的夜总会演出。

她曾被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与哈罗德·阿伦(Harold Arlen)合作的音乐剧《花房》(House of Flowers)相中,该剧1954年在百老汇首演。但是她却选择加入黑人团体"凡人歌剧团"(Everyman Opera Company),以主舞者的身份开始了一次《波吉与贝丝》(Porgy and Bess)的世界巡演。

安杰卢后来定居在了纽约,成为哈林作家协会(Harlem Writers Guild)的一个活跃成员(她希望成为一名诗人和剧作家),在阿波罗剧场演唱,最后接替贝雅·拉斯汀(Bayard Rustin)成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纽约办事处协调人,这个组织是拉斯汀和马丁·路德·金等人一同创办的。

上世纪60年代初,安杰卢和南非民权活动人士乌苏姆奇·L·梅克(Vusumzi L. Make)成为恋人。她和他一起搬到了开罗,成为《阿拉伯观察者》(The Arab Observer)杂志的副主编。和梅克分手后——她后来写道,她发现他这个人颇为专断,控制欲极强——她搬到了加纳的阿克拉,在那里的加纳大学担任行政助理。

回到纽约后,安杰卢协助马尔科姆·X(Malcolm X)创办了非裔美国人团结组织(Organization of Afro-American Unity)。该组织于1964年成立,在第二年马尔科姆·X遇刺后解散。

1973年,安杰卢参演了百老汇剧目《环顾左右》(Look Away),这是一出有两个人物的戏,讲得是玛丽·托德·林肯(Mary Todd Lincoln,由杰拉尔丁·佩奇[Geraldine Page]饰演)和她的女裁缝的故事。这出戏仅演出了一场就停演了,但安杰卢还是得到了一个托尼奖(Tony Award)提名。在影视方面,她在1977年的迷你系列剧《根》(Roots)中饰演了昆塔·肯泰(Kunta Kinte)的祖母,并在许多影片中出演角色,包括1995年的《如何做一条美国拼布毯》(How to Make an American Quilt。

安杰卢在上世纪70年代和保罗·杜福(Paul du Feu)的婚姻以离婚告终,后者曾经和女性主义作家杰梅茵·格里尔(Germaine Greer)有过一段婚姻。她的身后留有她的儿子、三个孙辈和一个曾孙辈。

一些评论者对安杰卢的回忆录风格存在质疑,称这是轻率而唯我的。还有人批评她的诗更像是断了行的散文。然而她所获得的众多荣誉充分表明她作为一个文学、文化和历史人物的重要性,这些荣誉中还包括众多荣誉博士学位。

她的著作还包括《临终我只要一杯冰水》(Just Give Me a Cool Drink of Water 'fore I Diiie, 1971)、《但求我的翅膀能合身》(Oh Pray My Wings Are Gonna Fit Me Well, 1975)、《我仍将重生》(And Still I Rise, 1978)、《摇酒器你为何不歌唱》(Shaker, Why Don't You Sing, 1983)等诗集。

她在1957年发行了一张歌曲专辑《卡利普索小姐》(Miss Calypso, 1957)。

但她最出名的作品始终是回忆录,考虑到她从未打算过作一名回忆录作家。在《一首被扔上天堂的歌》(A Song Flung Up to Heaven)一书结尾处,安杰卢回忆起多年在兰登书屋(Random House)担任其编辑的罗伯特·卢米斯(Robert Loomis)当初向她提出写一本自传时,她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还在打算作剧作家和诗人的她表示反对。明智的卢米斯又给她打了一次电话。

"你决定不写自传也许是对的,因为拿自传当文学写几近不可能,"他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安杰卢答道:"我明天就开始。"

翻译:陈亦亭、经雷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安庆禁止土葬,多位老人自杀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安庆禁止土葬,多位老人自杀
May 29th 2014, 11:07, by 狄雨霏

中国官员几乎在每件事上都有规定和目标——这是几千年的官僚思想和共产党自身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遗风——即使是对一个人的最后安息之所。

安徽省安庆市及其周围的村庄就是一个例子。据报道,4月中旬那里传出了强制火葬的新规定之后,一些存了几年、乃至几十年棺材本的老人自杀了,为的就是能土葬而不被火化。该规定将于6月1日生效。

《新京报》援引安庆市民政局的话报道,为了达到目标,当地政府正在逐步推行这项规定。至今年底将全市平均火化率提高到50%,到2015年力争达到70%,到2016年达到80%。

《新京报》表示,该报记者采访了安庆地区的多个村庄,确认有六起自杀事件和收缴或威胁收缴棺木有关。91岁的吴正德就是其中之一。

吴正德的儿子吴大旺是一名退休的中学校长。5月6日从辛店村开会回来,他告诉父亲,官员们将开始执行新政策,收缴棺木。一小时后,吴正德就在一棵树上上吊自杀了。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躺在一副精心制作的棺木里下葬,是一种符合文化传统的理想状态。为了尽量节省宝贵的农业用地,国家规定,火葬应该成为常态,但具体实施则由地方来负责。

《中国日报》今年3月报道,近年来,中国的火葬比例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53%滑落至2012年的49.5%。当月,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宣布了鼓励火葬的新措施,比如兴建新的火葬场、增设殡仪服务项目等。

据《新京报》报道,吴正德的棺木相当精致。文中写道,这口棺材用了12棵杉树做成,油了红漆,盖上塑料布,放在自己所住的屋子一角。

88岁的潘秀英住在离吴正德家20公里外的旵冲村,新政策也让她感到心烦意乱。

她的棺木是十多年前买的,花了两三千元,棺木就放在她的床边。更有钱的人可能会花好几万买一副棺木。《新京报》称,听到消息后,潘秀英四次服毒自杀,但每次都被亲戚救活。

"这里的人一生劳苦,"新店村84岁的村民施学文告诉《新京报》。"死后想睡一个风雨不透的房子,就是这棺材。"

新店村村支书杨万生告诉该报,在地方官员所谓的"殡葬改革"的推行过程中,的确有人自杀。"但这只是个案,"他说。

杨万生透露,新店村有4900口人,192口棺材,全都被收缴了。政府部门给每口棺材1000元的损失补助。

尽管殡葬问题在全国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报道称,促使安庆采取这一行动的,并非全国火葬比例逐渐下降的趋势,也不是在这个有13.5亿人口、担心粮食问题的国家里保护土地的愿望。激发这一行动的,是去年的一场祭祀活动引发的严重火灾。火灾导致包括林业局局长在内的十多名官员被处罚、免职或是被迫辞职。

在《新京报》的另一篇评论文章中,一个名叫止凡的记者说安庆是自己的老家。他表示,大部分人都能理解政府的政策。但他写道,改革执行仓促,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感受,引发了民怨和抗拒。他说,安庆政府称老人自杀与新政策"并无关系"的声明很武断,应该有证据支持,但官员并没有提供相关凭据。

"生命可敬、民意可畏," 止凡写道。"面对'老人自尽'的生命抗议,相关部门至少该有所反思:就算殡改符合现代殡葬观,也该注意推行方式。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翻译:土土、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