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星期日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记者亲历内罗毕枪击事件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纽约时报记者亲历内罗毕枪击事件
Sep 22nd 2013, 12:24, by JAMES ESTRIN

一些枪手在内罗毕一家高档购物中心开火,造成至少39人死亡,这是肯尼亚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之一。事发当时,《纽约时报》的摄影记者泰勒·希克斯(Tyler Hicks)就在附近。在袭击事件爆发期间,他设法进入了这家商场。

以下是他与詹姆斯·埃斯特林(James Estrin)的交谈,内容经过编辑。 

问:当时发生了什么?你怎么会离现场那么近?

答:我当时在相邻商场的一个相框店里取照片,那是参加我婚礼的摄影记者们送的礼物。我离事发现场非常近,当时我的摄影装备并不齐全,手边只有一个小相机。我总是带着它,以防万一有事发生。

我跑向那个商场,拍摄了一些照片,直到我妻子[妮可·索贝奇 (Nichole Sobecki) ] 送来我的克维拉防弹头盔和专业相机。她也是一名摄影记者,当时在家里,把装备给我后,她自己也对这个新闻进行了报道。

离开相框店的时候,我就发现出大事了,因为很多人从那家商场跑出来。我跑到了那里,没过几分钟,就看见有人腿部或者腹部中弹,似乎被是小型武器击中,其他平民正在帮助他们。这种情况持续了约30分钟。

这家商场是内罗毕最高档的购物中心,完全符合西方的标准,有电影院,不错的咖啡馆、超市和一个赌场,基本上应有尽有。我去过那里,所以知道里面的布局。

从一开始,我就希望能和安保部队一同进入那里。

我们找到了一个供服务人员使用的出入口,当时躲在商场里的人正从这里跑出来,我们跑了进去,搭上了一些警察,他们同意带我们一起走。这些警察正在对每家店铺进行安全搜查 ,情景跟军队进入村庄非常相似。他们一家店铺一家店铺,一条过道一条过道地搜索当时还在商场里的枪手。

当时我的视野很清楚,可以看到商场里倒着多具尸体,有些倒在一起,是在咖啡店里吃午餐的时候被击中的。不论你看向哪里,尸体似乎无所不在。

军警不知道枪手的位置,所以他们继续挨门挨户地搜查。当然,我们担心枪手有自制炸弹,担心他们会扔手榴弹或开枪。在这个购物中心里,有无数地方可以供他们藏身或发起攻击。

问:你在哪里待了多久?

答:我在这家商城周围待了大半天的时间,在商场里面待了两小时左右。 

问:在这两个小时里,你究竟看到发生了什么事?

答: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跟一队警察在一起。有些时候我也走到附近看看,如果你停下来,而他们继续前进,你就会彻底落单,没有人知道这些枪手在哪里。所以重要的是,你要确保跟他们待在一起,他们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有时会跑动,有时候看不到拐角处的情况,他们就必须清除拐角周围的潜在危险,这非常像是在室内进行军事行动。

我觉得他们有两个目标:一是设法找到武装分子,二是让平民撤离。有很多平民藏在商店、电影院、餐厅、美容院里,把门堵上——好像你无论到哪里,都有很多人从藏身处冒出来。

问:你没有看到任何枪手,无论死活?

答:没有,我没有看到任何武装分子,只看到了伤者和死者。我大概看到了10至12名死者。

问:现在你怎么想?报道你居住的地方发生的恐怖袭击,跟在阿富汗或叙利亚报道战况有什么不同吗?

答:跟在阿富汗或任何其他正在打仗的国家相比,这种规模的事件即使不算更危险,危险程度也与那不相上下。你必须考虑你站的位置,考虑在哪里有掩体,有哪些障碍可以挡在自己和可能出现的枪手之间。而当他们正在那样的一栋楼里游走的时候,很多规则也同样适用。

这是简单粗暴的谋杀,针对的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这不是战争。枪手走进商场,杀害平民,杀害他们一路上遇到的任何人,连妇女儿童也不放过。这不是典型的战争。

泰勒·希克斯是《纽约时报》的摄影记者。2009年,他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报道赢得了普利策国际报道奖。他还是2006年全球年度图片奖(Pictures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年度最佳报纸摄影师。希克斯2012年的作品,帮他夺得了全国摄影记者协会(National Press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最佳新闻摄影师年度竞赛第三名。此外希克斯还因阿富汗报道获得过2001年ICP无限新闻摄影奖(Infinity Award for Photojournalism)。他获得的其他奖项包括世界新闻摄影奖(World Press)、全球年度图片奖(Pictures of the Year),以及法国佩皮尼昂Visa Pour l'Image奖项。

希克斯1969年7月9日出生于巴西圣保罗,目前居住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今年9月7日,他在纽约安科瑞姆代尔与摄影记者妮可·索贝奇(Nichole Sobecki)结婚。

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TylerHicksPhoto、 @JamesEstrin和@nytimesphoto。

翻译: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任天堂缔造者山内溥去世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任天堂缔造者山内溥去世
Sep 22nd 2013, 14:01, by HIROKO TABUCHI

东京——周四,把其外曾祖父的牌类公司任天堂(Nintendo)改造成世界最大电子游戏公司之一的山内溥(Hiroshi Yamauchi)在日本京都逝世,享年85岁。

公司表示,山内溥死于肺炎并发症。

山内溥于1949年到2002年间领导任天堂,是日本高科技行业最令人意外的成功传奇。他22岁的时候接任家族企业的社长,带领任天堂在棋盘游戏、发光玩具枪及棒球喂球机等领域探索,最终找到了电子游戏。他后来表示,之前那些尝试之所以无果而终,是因为"缺乏想象力"。

《大金刚》(Donkey Kong)和第一代的《马里奥兄弟》(Mario Bros.)风靡一时,使任天堂在家用电子游戏领域大获成功。

1983年,俗称"红白机"(Famicom)的任天堂娱乐系统(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首先在日本推出,将电子游戏业的早期领头企业拉下了马。依靠高超的营销手法、对品质的密切关注,以及一大批游戏,它卖出了逾6000万台。这批游戏的角色设定很离奇,但它们很快家喻户晓,经久不衰。

1988年,《纽约时报》曾经报道:"任天堂的许多畅销产品,比如《超级马里奥兄弟2》(Super Mario Bros. 2),游戏设定都极其荒诞。具体到这款游戏,则是两名留着胡子的意大利水管工历经艰难险阻拯救蘑菇国的公主。比方说,他们要躲避挥舞着大锤的乌龟、火球和吃人的植物。但这些都没关系。孩子们玩起来就没够。"

山内溥自称不懂电子游戏,但在他的带领下,任天堂成为行业霸主。1990年,后续机型上市,游戏迷满怀期待地在电子商店门外露营数日。它最终卖出了近5000万台。公司后来又推出了任天堂64(Nintendo 64)、任天堂GC(Nintendo Game Cube)家用游戏机,以及Game Boy手持游戏机。任天堂还横扫了最畅销游戏历史排行榜。

上世纪90年代初,山内溥提出收购美国职棒大联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简称MLB)的西雅图水手队(Seattle Mariners)的多数股份,结果却陷入了国际纷争。成立于1977年的水手队此前发出威胁,如果找不到愿意将其留在西雅图的新东家,就会搬离。任天堂的美国总部恰好在西雅图。

股东们批准了协议,但MLB主席费伊·文森特(Fay Vincent)及由四人组成的MLB股东委员会起初表示反对。1992年,在水手队球迷和西雅图媒体的齐声支持下,反对者做出让步,批准了协议。2001年,水手队签下了日本的明星外野手铃木一朗(Ichiro Suzuki),帮助打开了众多日本球员加入MLB队伍的大门。铃木一朗目前效力于纽约洋基队(Yankees)。

不过,山内溥当时承认,自己对棒球也没什么兴趣,这也成为他特有的超然态度的一种表现。他说他以前从没去过现场看棒球赛,据说后来也没去过。他的爱好不多,其中一项是日本流行的围棋,水平颇高。

山内溥1927年11月7日出生于京都,年少时父亲山内鹿之丞(Shikanojo Yamauchi)离家出走,他是由外祖父母抚养成人的。

自1889年起,山内家一直出品名为"花札"(Hanafuda)的日本花牌。花札一度是权贵的喜好,后来成为流行的赌博方式,受到日本黑社会的青睐。

外祖父中风后,山内溥于1949年入主家族企业。他很快掌握了企业控制权,挤走了一个表亲,后来又将外祖父任命的高层扫地出门。

然而,牌类生意已是夕阳产业,山内溥带领公司一次又一次地转型,最终于上世纪80年代在电子游戏上取得了成功。他的得力助手是著名游戏设计师宫本茂(Shigeru Miyamoto)。1977年进入公司的宫本茂一手打造了《马里奥兄弟》、《大金刚》、《塞尔达传说》(The Legend of Zelda)和Wii等产品。

山内溥的策略让他在日本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中卓尔不群。他早早就将任天堂的游戏机生产外包给小型供应商,使得公司保持在了员工人数较少、人力成本较低的水平。内部和外部设计的游戏加起来,任天堂每年只推出五六款游戏,保证了售价及利润一直处在高位。

不过,在山内溥治下,任天堂也有几次失误,比如让人头疼的笨重便携机Virtual Boy就以惨败告终。那是一个带支架的红色盒子,配有橡胶眼罩,玩家则需戴上眼罩来玩立体游戏。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索尼(Sony)和微软(Microsoft)一前一后,分别挟PlayStation和Xbox大举进军游戏市场,挑战任天堂的霸主地位。

2002年,山内溥卸任。他对媒体说,"我的精力耗竭了。"由于任命了家族以外的继任人选来带领任天堂走出低谷,他受到了一片赞扬。在现任社长岩田聪(Satoru Iwata)治下,公司凭借任天堂DS(Nintendo DS)掌机和Wii家用机强势回归。不过,也是在他治下,公司近期推出的硬件表现不佳,还越来越多地受到智能手机游戏的围攻。

山内溥的身后人中包括儿子山内克仁(Katsuhito Yamauchi)。

山内溥生前接受的最后一批采访中包括2003年《日经产业》周刊(Nikkei Business)所做的访问,其中谈到了他对游戏市场的远景展望。任天堂彼时遭到了索尼的大热产品PlayStation 2的连番打击,但他对游戏市场霸主之战已经终结的说法予以驳斥。

"真是大错特错;游戏市场的战争永远不会终结,"他说。"这个行业绝不是那样运行的。没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伊斯兰恐怖分子血洗肯尼亚商场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伊斯兰恐怖分子血洗肯尼亚商场
Sep 22nd 2013, 11:47, by JEFFREY GETTLEMAN, NICHOLAS KULISH

肯尼亚内罗毕——周六,一群蒙面持枪者袭击了内罗毕一家顾客云集的高档商场,至少造成39人死亡,150多人受伤。这是自1998年基地组织(Al Qaeda)炸毁两个美国大使馆以来,东非地区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之一。

家长用身体护住孩子,人们为了自救纷纷跳进通风井;当两队据信与索马里恐怖组织有关联的持枪者在商场里穿行,朝购物者的头部开火时,人们在时装店的塑料模特后挤作一团。几小时后,商场光亮的地板沾满了血污,警察快速穿过尸体遍布的走廊,希望能找到行凶者。

发生枪击案的韦斯特盖特(Westgate)购物中心是肯尼亚经济繁荣的象征,它共有五层,外观引人注目。在这里,肯尼亚人可以买到价格不菲的冻酸奶和寿司。每到周末,这里就会异常拥挤,保安工作往往不甚严密,有时还显得漫不经心。美国官方一直警告,内罗毕的商场会成为伊斯兰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特别是韦斯特盖特商场,因为位于这里一楼街面上的一家咖啡馆就是以色列人开的。

当天正午时分,非洲联盟(African Union)官员弗雷德·恩戈加·加特雷策(Fred Ngoga Gateretse)正在这家咖啡馆喝咖啡,然后突然听到了两声震耳欲聋的枪响。他赶紧卧倒在地,此时看到八名用围巾遮住面部的持枪者在朝购物者开火,他们随后又抬枪射向在阳台上向下开枪的肯尼亚警察,惊恐万分的购物者则在急迫地寻找掩护。"相信我,这些人都是很好的射手,"加特雷策说,"看得出来,他们是受过训练的。"

几名目击者说,这些袭击者曾大声呼喊,要求穆斯林躲开,同时又有条不紊地挑选出其他购物者,将他们一一击毙。这家商场是内罗毕最奢华的商场之一,它也很受外籍人士的欢迎。这里也是人们边谈生意边吃午餐、看电影以及带孩子来吃冰激凌的地方。

美国官员称,据信有四名美国人在袭击中受伤。目前尚无美国人遇害的报道,但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表示,美国政府在当地雇佣的一名工作人员的妻子在袭击中遇害身亡。克里称,此次袭击"令人心碎,它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仍然存在无法言喻的邪恶"。加拿大和法国政府称,有两名加拿大人(其中一人是加拿大驻内罗毕外交官)和两名法国公民在袭击中遇害。

周六,联合国(United Nations)的一份秘密安全报告称,此次袭击是"一次复杂的、两方面同时进行的袭击";两队持枪者分别从不同楼层同时闯入商场,开枪袭击。

索马里伊斯兰派武装组织青年党(Shabab)表示对袭击负责,并称此次袭击是为了报复肯尼亚始于近两年前的在索马里的军事行动。青年党发言人阿里·马哈茂德·拉杰(Ali Mohamoud Rage)在电台中称,"除非肯尼亚军队完全撤离索马里,否则肯尼亚将永无宁日。"该组织还在Twitter上发表了大量振奋自己士气的讯息,吹嘘其武装成员的勇猛。周六晚些时候,这个账号突然被Twitter暂停使用。随后该组织又设立了一个新的账号。

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Uhuru Kenyatta)把这些恐怖分子称为懦夫,并表示肯尼亚仍然会保持"勇气,不可战胜,就像我们徽章上的狮子一样"。他也表达了自己忧郁的一面,恳求肯尼亚人献血并对受害者表示同情,他说自己"在此次袭击中"失去了"一名非常亲近的家庭成员",但是他并未进一步说明情况。39名遇害者中包括女性和儿童,肯雅塔说,有150余人受伤。政府官员表示,伤者年龄在2岁到78岁之间。

目击者称,截至周六晚间,肯尼亚突击队员已在商场三楼围困住了几名袭击者。西方官员说,估计那些袭击者会拼死反抗。但肯尼亚新闻媒体报道称,一名受伤的持枪者被抓获,后在一家医院身亡。从商场逃出来的目击者表示,里面还有人质被困,但尚不清楚人质是藏在隐蔽处和堵上了门的店铺里的购物者,还是枪口之下的被俘者。几名目击者还说有一名袭击者是女性。

作为东非的经济引擎,肯尼亚很少出现发生在许多邻国的暴力和动乱事件,但也遭遇过其他一些恐怖袭击。1998年,基地组织制造的一个巨大的卡车爆炸事件导致200多人死亡,几乎将内罗毕市中心的美国大使馆夷为平地。在制造这起爆炸事件的同时,基地组织还袭击了位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的美国大使馆。2002年,伊斯兰派恐怖分子又袭击了肯尼亚印度洋沿岸一家为以色列人所有的酒店,并朝一架以色列民航飞机发射导弹。

近些年,青年党把目标锁定在肯尼亚,特别是肯尼亚2011年派数千名士兵进入索马里之后。肯尼亚将青年党赶离两国边境,并让这些部队驻守在那里,作为非盟的索马里维和任务的一部分。青年党袭击过肯尼亚东部的教堂、内罗毕的清真寺以及肯尼亚和索马里边境线上的政府哨所。

袭击开始几小时后,随着夜幕的降临,肯尼亚警方的直升机在头顶盘旋,身着防弹衣、头戴钢盔的士兵们排成一列纵队小跑着进入商场。他们表情严肃,个个都子弹上膛。救护车闪烁的灯光照亮了商场的外立面。入夜后,枪声依然不断传出,但肯尼亚当局没有提供有关商场情况的实时信息。后来,几名肯尼亚士兵被抬了出来。他们表情痛苦,似乎是受了枪伤。

在其Twitter账户被关闭之前,青年党发了一条讯息,称商场里的武装成员永远不会投降。

"韦斯特盖特不会有任何谈判,"这条信息说。

宣誓效忠基地组织的青年党曾控制着索马里的大片地区,在自己的地盘上严厉实行通常都很残忍的伊斯兰教义。他们将平民斩首,把十几岁的姑娘埋在沙子里,只露出头,然后用石头把她们砸死。但在过去两年,包括肯尼亚部队在内的非盟军队,把青年党从他们的大部分根据地赶了出去。现任和前任美国官员周六称,现在担心的是,这次袭击可能预示着青年党开始卷土重来。

"我觉得这仅仅是个开始,"五角大楼负责非洲反恐事务的前负责人鲁迪·阿塔拉(Rudy Atallah)说。

"一场这样的袭击让他们能招募到新成员,展示了他们的能力,也能向基地组织中央表明他们还活着。"

Jeffrey Gettleman自内罗毕、Nicholas Kulish自刚果民主共和国戈马报道。Reuben Kyama和Tyler Hicks自内罗毕、Jodi Rudoren自耶路撒冷、Mark Mazzetti自华盛顿、Mohamed Ibrahim自索马里摩加迪沙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黑客紧盯美国无人机技术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中国黑客紧盯美国无人机技术
Sep 22nd 2013, 12:08, by 黄安伟

北京——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部署在上海的黑客接连攻击外国国防技术承包商,攻击目标总共多达20个。据一家监控攻击行为的美国网络安全公司透露,黑客的目标是美国军用无人机技术。美国在军用无人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我认为这是我们见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针对无人机技术的行动,"火眼公司(FireEye)威胁情报经理达里恩·欣德隆德(Darien Kindlund)说,"这似乎与中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加强中国的无人机技术能力——非常契合。"该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

由名为"注释组"(Comment Crew)的组织开展的黑客行动是显示中国无人机研发项目野心的最新迹象之一。政府和军队努力使中国走在无人机制造领域的最前沿,以供自己使用或出口,并全力搜集国内及国际技术,为该项目提供支持。

中国外交部官员曾表示,中国不支持黑客行动,中国本身就是受害者,但另一家美国网络安全公司对"注释组"成员进行追踪,发现他们位于上海郊外一栋属于解放军的大楼。

现在,中国正在将自己的无人机派遣到一些潜在的战场。据中外军事分析人士透露,在中国,每一家大型武器制造企业都有一个专门针对无人机的研究中心。这些企业已经在国际航展中向可能的外国买家展示了几十种型号的无人机。

中国官员本月派遣了一架无人机到日本实际控制的争议岛屿附近巡航;去年,中国还对是否要用武装无人机击毙藏匿于缅甸的犯罪嫌疑人,开展过争论。此外,中国还将酷似美国"捕食者"(Predator)机型的国产无人机销售给了其他国家,每架售价不到100万美元(约合612万元人民币)。此外,网上的一些图片还显示了,隐形无人作战飞机"利剑"今年5月进行跑道试飞的情景。

军事分析人士表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复制外国无人机的设计。一些在近期航展中亮相的中国无人机与外国无人机十分相似。弗吉尼亚州2049项目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的军事分析师伊恩·M·伊斯顿(Ian M. Easton)表示,多年来,中国采取广泛的努力,购买无人机,或通过国内外各种可用的技术在国内研发无人机,网络间谍是就是其中的一种手段。

中国的工程师和官员开展了逆向工程、研究了开放源代码的资料,还向到中国参加学术会议及其他会议的美国无人机专家询问相关问题。伊斯顿说,"这为他们的设计和纠错工作节省了很多年的时间。"

中国军方没有透露其无人机编队规模的数据,但台湾国防部的一份报告称,截至2011年中期,仅中国空军拥有的无人机就超过了280架,分析人士表示,其他兵种拥有数千架无人机,这意味着中国的无人机编队规模仅次于美国,美国拥有大约7000架无人机。五角大楼的顾问委员会国防科学委员会(Defense Science Board)在2012年发表的一份报告称,"中国进入无人机系统领域,此举的军事意义令人担忧。"

中国的国内安全机构对无人机也很感兴趣,这引发了相应的疑问,即中国使用无人机进行监控,甚至在中国境内实施攻击的可能性,包括在新疆、西藏等局势动荡的地区。中国国内安全机构今年的预算为1240亿美元,高于军费预算。军方官员和国内安全官员都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无人机技术会议,以非军用无人机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定于9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9月9日是中国动用无人机的一个标志性时刻,当时中国海军派遣一架无人侦察机前往争议岛屿钓鱼岛附近巡航,该岛由日本实际控制,日本称为尖阁诸岛(Senkakus)。日本匆忙出动拦截机进行对峙。这是中国首次派遣无人机赴东海巡航。中国国防部称,已经在"东海有关海域组织了例行性训练,符合相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

一名美国官员表示,巡航的无人机似乎是BZK–005型无人机。中国海军使用的这款远程飞机,是在2006年珠海举行的中国航展中首次公开亮相的。

伊斯顿表示,对于中国来说,派遣无人机前往争议海域及岛屿附近"绝对是第一次",此举让日本官员措手不及。

他说,"我认为,这肯定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广泛的趋势,中国将增强在东海及菲律宾以外的西太平洋海域进行监控的能力,并提高其攻击能力的作战范围。"

中国军方一直在关注围绕台湾问题可能爆发的战争,还要留意日益加剧的领土争端,因此在准备用无人机应对海上局势这个方面走在了前沿。这一点和美国不一样,后者主要是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使用无人机寻找和杀死有恐怖分子和游击队武装人员嫌疑的人。

美国的无人机"在设计上没有考虑进入存在争议或禁入的空域,"伊斯顿说。"所以它们无法用于与中国的冲突。"

另一方面,中国在制造又被称为无人飞行载具的无人机时,却正是针对存在争议的空域。"这是一种在海洋主权保卫上非常有用的手段,"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理事、退伍少将徐光裕说。"中国会在该地区逐步增加无人飞行载具的使用。"

根据2049项目的报告,中国的战略规划者考虑过,如果中美在太平洋开战,可以将无人机用于攻击。报告援引中国军方的技术资料,称解放军的"军事行动构思者和科学家设想的是,在冲突中用大量多任务无人飞行载具攻击美国的航母战斗群"。

大学的研究中心是中国无人机项目的核心力量。最老的无人机研究和制造中心是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1958年就开始了设计工作。附属于西工大的爱生技术集团(ASN Technology Group)在网站上称,中国90%的无人机都是由该公司生产的。

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中国对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购买的无人机进行了逆向工程。此外他们还弄到了60年代坠毁在越南的美国无人机,还有在监视中国的核武项目时坠毁在中国的无人机。中国在90年代向以色列购买了100架哈皮(Harpy)武装无人机——这是唯一一次大笔购入外国生产的无人机——五角大楼后来向以色列施加压力,让他们不要给中国购买的那些无人机升级。

最近几年,中国仍在继续获得外国的无人机技术,尤其专注于研究美国的型号。"美国无人飞行载具技术是非常成熟的,"徐光裕说。"对他们的技术我们只能是羡慕。现在我们在向他们学习。"

对奥巴马政府和美国企业高管来说,中国获得技术的手段中,最令人担忧的就是网络间谍活动。一位美国官员确认,无人机技术存在被黑客窃取的情况。

加利福尼亚州的网络安全公司火眼给无人机技术盗取行动取名叫"Beebus行动",该公司追踪到窃贼的指挥控制节点在bee.businessconsults.net。网络安全专家称,这个大致的地址,以及行动中使用的工具和"注释组"有关,另一家网络安全公司麦迪安(Mandiant)在2月的一份报告中提到了这个中国黑客团体。麦迪安说这个团体隶属于驻扎在上海的解放军61398部队

火眼公司威胁情报经理欣德隆德说,Beebus行动一开始主要针对的是军事承包商,但后来开始选择无人机技术专业公司下手。此后他们就交替侵袭从事多种军事技术的大公司和专攻无人机的尖端小公司。

在中国,对无人机应用感兴趣的不只是军方。负责国内安全的公安部下辖的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在2月对官方报纸《环球时报》说,公安部考虑过用无人机装载20公斤炸药,在缅甸北部杀死一名缅甸人,此人涉嫌下令在湄公河上杀死13名中国船员。由于中国高层官员想要活捉这名叫作糯康(Naw Kham)的疑犯,这个想法最终被否决。

中国无人机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其他国家的武器库里。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版捕食者——翼龙无人机——在2011年首次出口。在6月的巴黎航展上,一家中国航空技术公司的总裁对《环球时报》说,翼龙可以携带两枚激光制导导弹,续航时间和飞行距离和捕食者相当,但售价却便宜很多。

黄安伟(Edward Wong)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Patrick Zuo和Bree Feng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许欣、经雷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允许六家海外对冲基金落地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中国允许六家海外对冲基金落地
Sep 22nd 2013, 11:01, by ALEXANDRA STEVENSON

一直在逐步开放金融市场的中国准备让海外对冲基金小试牛刀。

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试点计划的一部分,上海的监管机构已经同意几家美国和英国对冲基金在中国开展业务。这些知情人士说,每家基金有望从中国金融机构筹资5000万美元(约合3亿元人民币),在全球进行投资。

英仕曼集团(Man Group)亚洲区主席罗然志(Pierre Lagrange)说,"这只是第一步。打开闸门和在中国市场取得发展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六家获得许可的对冲基金当中,惟有位于伦敦的英仕曼集团确认自己已被中国当局选中。

试点计划名为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ualified Domestic Limited Partner, 简称QDLP),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加入计划的还有总部位于美国的对冲基金橡树资本(Oaktree)、奥氏资本(Och-Ziff)、城堡投资(Citadel)和Canyon Partners,以及英国的元盛资本管理公司(Winton Capital)。

这只是中国官员最近几个月采取的多项行动之一,行动的目的是消除部分壁垒,这些壁垒把中国隔绝在了全球市场之外。尽管如此,随着监管机构确定海外基金的经营范围,此次的试点依然会成为一次重要的测试。

罗然志说,"按我看,任何一家公司和他们的母公司都想参与进来,对于入选,我们感到非常高兴、非常自豪。"他还是高雷公司(GLG Partners)的共同创始人,负责管理英仕曼集团的长期及短期股票策略。他说,过去几年里,自己的基金一直在争取中方的批准。

如果取得成功,试点计划将打开通往全球最大储户群体的大门。从很大程度上说,海外金融机构迄今仍无法接触到这个群体。

罗然志说,"看看中国的年龄金字塔结构,你会看到一个老龄化的群体",这个群体需要特定的理财产品。

不过,就目前而言,由于存在多个变数,当局在金融服务业采取的是谨慎的策略。

其中的一个变数是中国的货币人民币,人民币受到小心翼翼的控制,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也受到严格的管束。当局握有几种可以用来维持人民币稳定的工具,包括控制入境和出境的现金流量。

这些资本控制手段意味着,中国储户的投资选择相当有限。

中国最大的一些银行已经插手填补空白,销售各种理财产品,这些产品的收益高于银行的储蓄率。它们没有得到正式的认可,推动了规模预计高达6万亿美元的影子银行业的形成。

最近的金融改革是政策制定者所做的部分努力,目的是把存款导出不规范投资产品和投机性房地产业。

随着新的金融版图悄悄演进,华尔街和其他金融枢纽正在密切观望。

率先报道前述试点计划的是中国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该报的报道,对冲基金要求的筹款规模高于最初批准的5000万美元,然而,上海市的监管机构依然处于试水阶段。

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部分举措,上海预计会在未来的几个月里宣布成立自由贸易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自贸区将使其它的金融服务公司能够更轻易地探取规模预计将为全球之最的巨额财富。

罗然志说,"和那里的客户交谈时,你会发现他们有着和外国投资者一样的疑问,比如说,'在本轮债券周期走势结束时,我怎样才能把存款从债券组合中转移出来,投入收益比现金更高的产品?'"

他补充说,"这就是对冲基金应该填补,而且正在填补的空白。"

翻译:张薇、林蒙克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德国社民党需要卧薪尝胆以待时机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德国社民党需要卧薪尝胆以待时机
Sep 22nd 2013, 10:05, by 玛利亚姆·劳

柏林——几周前,德国左翼政党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在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旁大张旗鼓地举办了一场有20万人参加的竞选造势活动。现场漂浮着气球,民众吃着香肠、歌声不绝于耳,可是这场派对的气氛却不怎么活跃。

这或许是因为在周日的全国选举中,社民党作为德国最老牌、最骄傲的政党,可能会像2009年一样,遭遇另一次惨败。当时社民党只赢得了区区23%的选票,从而不得不下台。

如果你让社民党高层解释,在当今这个全球资本主义广受批评的时代,怎么还能输得这么厉害?他们会给出一个简单答案,那就是都怪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德国总理默克尔属于中右翼,但社民党却感觉,她常常会从左翼包抄社民党。无论是最低工资、工作场所的性别配额,还是同性婚姻等议题,只要社民党一提到,默克尔就会赶紧采纳。

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灾难后,默克尔甚至还下令关闭德国的核电站,而这正是社民党的盟友绿党(Green Party)的一项主要目标。

可是指责默克尔太容易了,而这其中的原因则要复杂得多。

德国社民党今年就要庆祝150岁生日了,它曾经是世界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工人政党,也曾在现代欧洲福利国家体制领域引领全球风潮。不过在20世纪末,社民党更多是在怀恋过去的成就,而不是考虑选民的现在和未来。

但是在上一个10年的早期,社民党在格哈特·施罗德总理(Gerhard Schröder)的领导下,再一次拔得头筹。该党将自己视为现代化的力量,浪漫地描绘未来,而不是过去。要想让福利国家制度继续存在下去,就必须对它做出调整,而且还要让一个日益老龄化的国家适应移民增加、自然资源减少,以及生育率降低的局面。

在整个欧洲陷入衰退时,德国经济当前取得的成功,或者说"经济奇迹"(Wirtschaftswunder),很大程度上是施罗德和社民党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痛苦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所产生的结果。

这场改革对整个国家产生了回报,但却令穷人十分痛苦。工会对施罗德大加抨击,数千人上街游行反对施罗德。改革使该党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党员,他们当中许多人投奔了左派党(The Left)这个新政党,该政党的大部分力量汲取自前东德地区对共产主义终结后的生活感到失望的人们。

党员大流失导致社民党在2005年丧失了对政府的控制,在那以后,他们被迫与默克尔的基督教民主联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组成了所谓的大联合政府。作为回应,社民党与施罗德及他推行的改革拉开了距离,并对该党取得的最大成就一再道歉。

所以,尽管默克尔可能将一些左翼议题据为己有,但在最重大的议题上,社民党人却将施罗德改革的政治收益——低失业率、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拱手让给了右翼。

与工会对抗是基民盟想都不敢想的,它更不敢面对街头的示威。默克尔最近也同样承认:"如果没有我的前任施罗德总理采取的勇敢举措,我们就取得不了今天的成绩。"

然而社民党也并不是满盘皆输。数月来,言辞尖刻、风趣的社民党候选人佩尔·施泰因布吕克(Peer Steinbrück)一次又一次失言。他被人们看做是一个傲慢、冷漠的技术官僚,一个并不情愿举起左翼大旗的中间派。在竞选中最低潮的时刻,他的妻子在与他公开亮相时,向他表示了支持,这让他潸然泪下。

而他也开始扭转局面。在最近的一次电视辩论中,施泰因布吕克表现出了决断力和政治勇气。他向默克尔的一个弱点提出了质疑,说她不愿意明确立场,也不愿意承担政治风险。突然间,施泰因布吕克身上的技术官僚式傲慢,似乎成了一种优势。

选举日已经临近,而社民党长期以来已经放弃了直接取胜的念头。他们现在担忧的是,得票数刚刚够多,被迫再次与不可战胜的默克尔组成联合政府。然而这却越来越多地成了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这也是占压倒性多数的德国民众希望的结果。

许多社民党人担忧,充当强势总理手下较为弱势的伙伴,社民党会受到压制。不过,作为大联合政府中的一份子,他们没有必要感到羞耻。如果社民党能够直面自己的成功,就能利用其在联合政府中的角色,再接再厉。

这样做可能并不能立即取得成功,但有朝一日总会成功。与许多人的想法恰恰相反,安格拉·默克尔并不会永远当权。

玛利亚姆·劳(Mariam Lau)是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政治新闻记者。

翻译:王童鹤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北大女生侯逸凡三夺国际棋后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北大女生侯逸凡三夺国际棋后
Sep 22nd 2013, 08:59, by DYLAN LOEB McCLAIN

用侯逸凡自己的话来说,19岁的她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她是中国顶尖学府北京大学的大二学生,还说自己常常不能及时完成功课。

然而,侯逸凡有一个比大多数人都好的借口:她是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国际象棋神童之一。12岁以来,她在世界女性棋手中一直排名前十,并在14岁时成为了一名特级大师,这是国际象棋的最高头衔。她获得这一头衔的年纪在最年轻记录上位列第15。

周五,她的大部分同学都在上课,而她在中国泰州的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Women's World Chess Championship)的最后一盘比赛中击败了乌克兰的安娜·乌什尼娜(Anna Ushenina)。

侯逸凡以5.5比1.5赢得比赛,夺回了在去年冠军锦标赛初赛中失去的桂冠。现年28岁的乌什尼娜赢得了去年的比赛,夺走了冠军称号。2010年,侯逸凡在16岁的年纪首次夺冠,成为了男女选手中赢得世界冠军的最年轻者。她于2011年成功卫冕冠军。

这一年,侯逸凡优势明显。她在世界女性棋手中名列第二;乌什尼娜则排名第17。

侯逸凡此次获胜可赢得约16万美元奖金,乌什尼娜的奖金则为约10.6万美元。

上周五,最后一盘比赛结束一小时之后,侯逸凡用英文接受了电话采访。她说,这场比赛"不太容易,但也不太难。"她还说,由于大学的课程安排,以及最近参加的其他比赛,她几乎没有时间准备这场比赛。

侯逸凡出生在兴化,从三岁开始接触国际象棋。当时,她父亲把她带到一家商店,她看到了橱窗里面的一副玻璃国际象棋,开始盯着它看。她父亲给她买了一副,她很快就开始击败自己的父亲,父亲便给她找了一位老师。2003年,9岁的侯逸凡成了中国国家队的一员。

周五的采访当中,侯逸凡形容自己是一名全职学生。她说她没有获得任何"特权",跟别人一样需要达到课程的要求。大多数时间她都必须待在课堂上,但学校批准她请假参加各种比赛。最近她去了挪威,很快还要前往希腊。她的比赛行程加大了她学习的难度,不过她说,她随身带着课本。

侯逸凡在中国家喻户晓,因此她说,她去年注册入学的时候,其他的一些学生"有点儿惊讶"。不过侯逸凡表示,她的同学已经习惯了她在学校上学的场面。

被问到究竟为什么上大学时,侯逸凡说,"我想真正地学点儿其他东西",不光是国际象棋。

由于冠军赛已经结束,侯逸凡即将赶回学校。下个月,她将参加欧洲俱乐部杯(European Club Cup)的比赛。出发参赛之前,她不得不突击准备考试。

翻译:林蒙克、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不适应苹果新系统怎么办?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不适应苹果新系统怎么办?
Sep 22nd 2013, 07:12, by NICK BILTON

在电视节目《家装改头换面》(Extreme Home Makeover)中,人们合家外出度过了一个安静愉快的周末,回家时发现房子已经完全重新装修过了。他们心爱的、蓬松的老旧沙发,被换成了时髦的、灰色材质制作的设计师沙发。他们最喜欢的灯具,也被一套来自小众设计师的照明系统所取代。通常情况下,这种变化会让人瞠目结舌。

把iPhone和iPad升级到苹果移动操作系统的最新版本iOS 7,你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感觉。曾经的"拟物化"(skeuomorphic)设计变得扁平了。白色空间取代了有纹理的书架。之前圆圆的、气泡状图标现在看起来就像是薄饼。

如果你想好好笑一场,不妨到Twitter上搜索"我的iPhone怎么了?"你会看到很多人升级到iOS 7后对这些变化猝不及防的反应,有些人似乎彻底惊呆了。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升级,或者已经升级,但还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变化,下面这些小建议可以帮助你去适应它。

1. 呼吸。

2. 再呼吸。

3. iOS 6大量采用繁复的暗色图标,相比之下,iOS 7的设计显得极为轻巧。黑色改成了白色或哑光灰。如果你想重新提高手机的对比度,可以给主屏挑选一幅颜色非常暗沉的背景图片,甚至可以从哑黑色开始,然后随着你开始适应iOS 7,再逐渐更改为更有趣、更明亮一些图片。

4. 盖瑞·斯默尔(Gary Small)博士是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寿命中心(Longevity Center)主任,也是《大脑革命:数字时代如何改变了人们的大脑和行为》(iBrain: Surviving the Technological Alteration of the Modern Mind)一书的作者,他在研究中发现,我们的大脑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需要7天时间来进行自我调适。

目前,应用在你智能手机上的位置已经铭记在了你的脑海中,你不必去想图标的模样,也不必想它们是什么应用,直接用拇指按手机右上角就能打开相机。而安装iOS 7后,一些图标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比如音乐应用会在左上角,新的指南针应用会出现在界面上。你可以一开始就把所有应用都放回到升级之前的位置上,以帮助你习惯iOS 7的新设计。

5. 斯默尔博士和其他神经科学家发现,人们可以借由小练习来加快大脑的学习进程。你不妨试试每隔几分钟就做个小练习,帮助自己调整到新的操作方式上。例如,在iOS 7里,搜索东西时不要按home键,而是将手指放在屏幕中部并向下滑动。一遍遍重复这么做,培养自己新的操作习惯。

虽然iOS 7设计上的变化让一些人感到惊诧,我的同事布莱恩·X·陈(Brian X. Chen)在周四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大多数已经升级到iOS 7的用户似乎很喜欢它的新设计。

当然,如果前文所述的这些小技巧都没有奏效,iOS 7让你完全乱了阵脚,你还可以试试另一个方法:关掉手机,与家人出行,共度一个静谧的周末。

翻译: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香港严阵以待强台风“天兔”来袭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严阵以待强台风"天兔"来袭
Sep 22nd 2013, 06:12, by GERRY MULLANY

香港——今年袭击亚洲的最强台风似乎在向人口稠密的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移动,上周六,这场台风已在菲律宾引发了山体滑坡、在台湾引发了洪水。首个工作日到来之际,位于珠三角的金融中心香港正在为可能出现的商家停业情况做准备。

名为"天兔"(Usagi)的强台风正在向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强省广东移动,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沿海的浙江和福建省也处于预警范围之内。

此次风暴的覆盖宽度接近700英里(约合1120公里),持续风力为每小时139英里,台风的一侧重创了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另一侧则袭击了位于它北部的台湾,并从二者之间穿过,直奔位于珠江三角洲下部的香港。台风预计将于周日晚间登陆这个金融中心,不过,也有预报称它可能会转变路径。

出于对洪水和山体滑坡的恐惧,已有超过2000人被疏散出了台湾的低洼地区和山地,强大的暴风雨将浸透雨水的渔船抛上各处的海岸。在菲律宾,台风导致了电力故障和人员疏散,该国北部还发生了山体滑坡,但滑坡之后并没有立即出现伤亡的报道。

香港天文台称,风暴将"对香港构成严重威胁"。

"工程师、建筑师和施工单位应当确保脚手架、展板、窗户玻璃和其他临时建筑的安全,"天文台在一份声明中称,"公众应当保持警惕,尽早采取预防强风和洪水的措施。"

为了预防台风,国泰航空(Cathay Pacific Airways )及其旗下的港龙航空(Dragonair)取消了周日晚6时起在香港机场的航班,并称航班中断多半会持续到周一。

"本航空公司正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将进一步通知航班服务恢复情况,"国泰在一份声明中称,"由于不利天气和航空管制的影响,预计航班中断将持续到9月23日。"

随着风暴冲向中国大陆,预防工作已在进行当中。据官方新闻媒体报道,有超过2万艘渔船被转移到了安全地点,并有4000人被撤离福建省的沿海地区。

翻译:张薇、林蒙克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一家中国公司涉中石油案接受腐败调查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Retargeting on Facebook?

Get more sales and conversions with Facebook retargeting. Try it free for 14 days. Set up takes just minutes!
From our sponsors
一家中国公司涉中石油案接受腐败调查
Sep 22nd 2013, 04:49, by 储百亮

香港——一家卷入腐败调查的香港上市公司于周四表示,中国调查人员已经就该公司的项目进行了讯问,并扣押了一些公司文件,冻结了公司的一些账号,该公司的董事长则依然在接受调查。此次腐败调查的焦点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石油企业集团。

前述企业名为惠生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Wison Engineering Services),在向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出的公告中披露了调查的细节。此次披露是中国一项反腐调查不断扩大的最新迹象,该调查已经让共产党高官蒋洁敏落马,并且削弱了退休领导人周永康的势力,后者曾掌控强大的中国国内安全机构。

该公司表示,"作为调查的一部分,监管机构对"惠生的"某些项目"和子公司"进行了调查",并"取走了账本和记录,冻结了某些银行帐号"。

该公司曾于本月表示,惠生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亿万富翁华邦嵩一直在中国大陆"协助当局"进行调查。在前述最新公告中,惠生说,他们无法联络上华邦嵩,惠生一家子公司的财务经理赵宏斌也在"协助调查"。

有几家工程设备公司卷入了针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常被称为CNPC)及其上市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惠生是其中之一。中石油是在上海、香港和纽约上市的公司,也是惠生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惠生隶属于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集团公司,称中国当局没有告知公司具体的调查内容,也没有告知公司,调查与华邦嵩和赵宏斌有何关联。该公司在9月初暂停了股票交易。

8月下旬,CNPC和中石油的四名高级经理因涉嫌违纪("违纪"通常意指腐败)而遭受党内调查,于是被撤职。几天后,CNPC前董事长蒋洁敏因相同罪名遭到公开指控,他在负责管理国有企业的政府机构担任的职务也遭解除。

曾与中国高级官员交谈的四名人士称,此次调查的真正目标是周永康,他在去年11月的一次会议上从共产党领导层退休,曾在职业生涯开始之时担任CNPC的石油技术人员和高管。在同一次会议中接任党领袖的习近平一再誓称,要打击官员腐败和中饱私囊。

"他们的策略并非直奔目标,而是构筑一个包围圈,在权力阶层中一个接一个地去除周永康的人,"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专攻中国能源企业的驻香港资深分析师尼尔·贝弗里奇(Neil Beveridge)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张薇、林蒙克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薄熙来被判处无期徒刑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薄熙来被判处无期徒刑
Sep 22nd 2013, 03:10, by 杰安迪, 储百亮

北京——好斗的中国政客薄熙来的倒台震动了共产党,他在周日被判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一百万元;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此前的审判之中,法院宣判他犯有受贿和贪污罪,且在试图掩盖他妻子的杀人嫌疑时滥用职权。

这一宣判意味着,"太子党"薄熙来不太可能重返政坛,除非他的政治命运发生一次非同寻常的逆转。

考虑到共产党对司法系统的严格控制,人们从未怀疑中国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判决薄熙来有罪。甚至在判决之前,官方媒体的评论文章就已宣布,薄熙来罪行明确。

然而,直到最后,薄熙来态度依然强硬,在8月份对他的审判中表示不服罪,并且对检察官提出的几乎所有证据进行了驳斥。

以国家主席习近平为首的党领导层希望,对曾经雄心勃勃的精英机构政治局成员薄熙来进行起诉,将展示中共抑制猖獗的官员腐败的决心,因为腐败已经激起了公众愤怒,威胁到了他们的执政地位。政府精心策划了一场异常公开并冗长的薄熙来审判,前后持续了五天,一个法院微博账号为公众提供了经过选择但却丰富火爆的细节,其中包括对薄熙来及其妻子的通奸指控。

然而,这场法庭剧还让观众得以一窥特权世界,看到其中令人眼花缭乱的财富和满不在乎的奢侈。检察官描述了薄熙来家庭和商人徐明之间的密切交往,后者为薄熙来的妻子和小儿子的旅行和奢侈购物买单,包括位于法国的一栋价值320万美元的别墅,一辆1.2万美元的赛格威车(Segway)和一次飞向坦桑尼亚的私人飞机旅行。控方在审讯过程中称,薄熙来收受了440万美元贿赂,并贪污了国家资金。薄熙来反驳说,他对这些礼物和款项不知情。

但许多中国公民认为,奢侈的生活方式对高级官员家庭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常事,并不像官方媒体所称的那样是一种堕落的异常现象。而且,尽管面临审查制度,薄熙来的支持者仍在大声疾呼,他们称薄熙来是一场旨在阻扰他民粹主义雄心的政治报复的受害者。"最愚蠢的电视剧作家都想不出这样的情节,"薄熙来曾在审判中如是回应控方。

他上周写给家人的一封信一直在他的熟人当中流传,薄熙来在信中坚称自己无辜,并坚持其标志性的反抗立场,声称自己将在某一天洗清污名——和他的父亲薄一波一样,后者曾至少两次被敌手投入监狱,之后却成为了共产党内最受尊敬的显贵之一。这封信的细节首先由《南华早报》发表,得到了两名薄家熟人的证实。"我将步他的后尘,"薄熙来在写到他父亲最终翻身时说。"我将在监狱里悄悄等待。"

2012年3月,在中国西南部城市重庆担任市委书记的薄熙来被免职,一个月以前,他的手下、原重庆市公安局长王立军到附近的美国领事馆寻求避难,时间长达近36小时。在领事馆的时候,随后又在中国调查人员的质询过程当中,王立军称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和英国商人尼尔·海伍德(Neil Heywood)被谋杀一案有关。2011年11月,海伍德在重庆的一家别墅酒店里被人毒杀。

2012年8月,谷开来被判定罪名成立,并被判处相当于终生监禁的死缓。同年9月,王立军因犯有叛国罪及其他罪行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2012年末,薄熙来被中共中央政治局除名,并被开除党籍。此后,他被移送有关当局接受刑事调查,并被指控犯有腐败及试图阻挠警方调查等几项罪名。受他阻挠的警方调查可能会揭露谷开来在海伍德之死中的角色。

薄熙来曾经担任商务部部长,几乎从不掩饰他对加入中央领导层核心的勃勃野心。他把重庆变成了一个展示民粹威权制政策的橱窗,并且表示,这种模式应该被推广到全国。该政策包括复兴毛泽东时代的"红歌"和口号,还包括一些福利政策和住房政策,薄熙来说,这些政策能缩小城市富人和农村穷人之间的差距。除此之外,他还让警方对有组织犯罪发起了一场无情的镇压运动,许多律师和人权倡导者谴责该运动是对私营商人的残酷报复,践踏了中国基本的法律保障体系。

这些批评者说,他应当为他掌权期间发生在重庆的滥用权力和刑讯逼供罪行受到追责。然而,共产党领导人已经表明,他们对提出带有政治意味的指控没有兴趣。与此相反,他们把焦点集中在了薄熙来个人的违法行为上。

关于薄熙来庭审陈述的一份更为完整的记录,暴露了政府极力在幕后操纵薄熙来的陈词,尤其是他的某些评论,这些评论可能会引发人们对政府策略的质疑、破坏党的公众形象。根据《纽约时报》获得的法庭证词记录,薄熙来曾说,在几百小时的审讯中,审讯员曾威胁他的家人,致使他昏倒了数十次以上。

他还驳斥了滥用权力的指控,暗示某党内机构与此有关,他说,是该机构命令他掩盖逐渐暴露的海伍德谋杀案丑闻。他还说,中共中央政法委要他伪造一份医学报告,将王立军向美国领事馆寻求避难的决定归咎于精神失常。时任中央政法委书记的周永康不久前刚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离休,当时他一直在培养薄熙来作为他潜在的接班人。

最近几周,在周永康的栽培下上位的几名高官已经被反腐调查人员拘押,分析人士说,此举可能是为了消除周永康的残余势力。

杰安迪(Andrew Jacobs)自北京、储百亮(Chris Buckley)自香港报道。安思乔(Jonathan Ansfield)和黄安伟(Edward Wong)自北京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难以公开的社会抚养费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难以公开的社会抚养费
Sep 22nd 2013, 00:11, by 吴有水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今年9月1日,全国有14名女律师联名致信国家审计署申请信息公开,询问社会抚养费的收支情况是否属于审计事项。第二天,国家审计署在其官网发文回应称,对社会抚养费的关注度不够,近年未组织过全面审计,也未能全面掌握这些资金的底数以及相关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这就是说,在审计署那里,社会抚养费是笔糊涂账。

所谓社会抚养费,上世纪80年代初期被称为"超生罚款",1994年改名叫"计划外生育费"。2002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一次明确了"社会抚养费"这个概念。该法颁布的时候,有关部门解释社会抚养费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社会事业公共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

我是从今年年初才开始关注社会抚养费的。今年中国的农历新年前,我去山东济南出差。在宾馆聊天时,我的当事人问我:您有几个小孩?我有些诧异,因为按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我与我的妻子只能生一个小孩,否则,就面临巨额的超生罚款,当然,现在超生罚款已经已经被所谓的社会抚养费所取代,但在本质上仍被人们诟病为罚款。另一个原因,是在中国养孩子的成本太高,我是个普通的律师,当然要考虑抚养成本问题。

我的当事人是位农民,无论怎么说,我的收入要比他高多了,他却告诉我说,他有四个孩子。

我当时惊讶得合不拢嘴。我疑惑地问他:"难道政府不罚你款吗?"他回答说:"罚啊,但我们基本承受得了,政府无非是希望多罚款收钱。"

这真的是一件很滑稽的事,在中国的一些地方,一种本来抑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最后居然变成了政府的生财之道,这令我开始对社会抚养费感兴趣。

这一问题应该是很普遍的。在社会压力之下,审计署9月18日向社会公布了重庆、云南、四川、陕西、江西、湖南、湖北、河北、甘肃9个省(市)45个县(市、区)2009年至2012年5月《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实施情况审计调查结果。结果发现存在普遍的违法征收问题。

而《新京报》在随后的一篇报道中称,目前,中国多地对社会抚养费竟"下达征收任务",这到底是在"鼓励超生",还是要"遏制超生"?

由于2011年底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授权给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而国务院2002年出台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又规定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缴纳由各省决定,所以各省执行的标准不一,征收过程中裁量非常混乱。

一直以来,中国每年征收多少社会抚养费以及这笔费用最终用在了哪里也都是谜团,有关部门从未公开过这些信息。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得不明不白,使用得也是不明不白。无论是收还支,都是糊涂账。

但这笔钱的金额肯定巨大得惊人。长期研究计划生育的独立学者何亚福曾算过一笔账,从1980年到现在,若平均每个超生人口实际被征收的超生罚款为一万元,由此可以计算得出:1.5亿至2亿超生人口的超生罚款总额是1.5万亿至2万亿元。

根据上文关于社会抚养费的定义,社会抚养费不算是一种行政处罚,而是对公民财产的一种征收行为,应用于补偿政府的社会事业公共投入,其收支情况,应向社会公开。

于是,我开始进入政府部门的网站,去搜查有没有相应的信息。结果如我所料,没有一个省公开过这笔收入的相关信息。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这属于政府应当自主公开的信息范围。

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开始搜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各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地址。准备同时分别向这两个部门申请社会抚养费的信息公开。今年7月11日,我向全国31个省级卫计、财政部门申请公开2012年度社会抚养费总额及使用情况。这一天,是"世界人口日"。

我之所以要同时向计生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时申请信息公开,是担心这两个部门之间互相"踢皮球"。因为按照规定,社会抚养费虽然由计生卫生部门征收,但要上缴国库,而计生卫生部门的公共开支,则由财政部门再拨付。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互相推诿,所以我干脆向两个部门同时提出申请,总不会推来推去了吧。

8月底,我开始陆续收到17个省份计生或财政部门依申请公开的2012年度社会抚养费征收总额,总计165亿元。其中,江西最高,33.8亿余元;其次是四川,24.5亿余元。但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未有任何一个省份的计生或财政部门依据我的申请,公开社会抚养费的预算情况或用途。

一些省份的计生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还是把"球"踢给了县、区一级政府。告诉我说,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具体是由县区一级计生部门征收的,上缴也是缴到县、区一级的财政,所以,省里不掌握具体情况。而江苏省给我的答复是,他们无权公开。

8月12号,我向社会公布申请的结果,同时,我也向财政部和卫计委提出了行政复议申请,希望继续追问下去。9月2日,我再次向财政部发出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其公开2010至2011年度社会抚养费的使用、预算管理等情况。因为,2012年7月初,财政部曾要求各省区市调查2010年和2011年地方各级社会抚养费征收金额及资金管理情况。但我查遍财政部官网,并未找到上述调查的相关后续信息。

目前,越来越多的律师和社会人士开始关注社会抚养费问题及其相关信息的公开。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搞清楚社会抚养费是否合法以及这笔钱的来龙去脉,促进中国的信息公开,让被征收的每笔钱都明明白白。

社会抚养费的信息公开当然只是第一步,目的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告诉人们:还有这么一笔钱,在很多情况下,是在糊涂地收,糊涂地用。最终,我觉得应当以立法或修法的形式来明确社会抚养费的性质、征收标准以及用途。同时,社会抚养费也应纳入审计项目,使其收支置于监督之下。如果,当原本用于抑制人口增长的一项措施,最终演变为地方政府为了敛财而纵容他人多生的手段,走向立法本意的反面时,那么,我们是不是该考虑,是否到了该取消社会抚养费的时候了?

吴有水为浙江碧剑律师事务所律师。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筑地鱼市,将搬迁的寿司文化中心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筑地鱼市,将搬迁的寿司文化中心
Sep 22nd 2013, 00:05, by MARTIN FACKLER

东京——每天黎明之前,世界上最大的鱼市活跃起来,到处充满紧张忙乱的活动。这是古老而优雅的日本留下的最后一个阵地。

穿着塑胶靴的工人们在几英寸深的水里走来走去,还有人开着载有塑料泡沫盒的电动平板车穿梭而过,盒子里装着能从海里打到的各种东西,从匕首形的银色沙丁鱼和蜘蛛样的螃蟹,到在神秘深海捕食的原生质怪物的干瘪躯体,应有尽有。拍卖商在一个角落里高声兜售着上等金枪鱼的硕大冷冻鱼身。不远处的露天摊位上,一些鱼贩子把金枪鱼切成泛着红宝石色泽的砖头大小的块儿,以便把它们卖给寿司店和食品杂货店。

这一切很快将消失。东京市正计划花45亿美元(约合275亿元人民币),在三年时间内,把筑地鱼市(鱼市的筑地[Tsukiji]的昵称取自环绕着它的街区)搬进一个建在人造岛屿上的、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现代化配送中心。这是东京为2020年奥运会做准备而启动的更大范围的改造工程之一。

对很多反对搬迁的人来说,这不仅将会让城市失去一个已经运营了78年、具有历史意义的市场,而且还将给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带来又一次打击。筑地鱼市一直是商人们面对面地讨价还价的地方。在这里,即便是最卑微的鱼贩子也展现出对新鲜度的狂热,正是这种狂热帮助日本把寿司带到了全世界。而鱼市消失的背后,是一种更广泛的商业变迁:经营豆腐或米糕等各种单一物品的小商店,正逐渐被大型超市和快餐连锁店所取代。

政府官员称,他们想用筑地鱼市占有的约50英亩的土地(其估价高达数十亿美元),建造高层公寓楼和一条隧道,隧道将把东京和未来用来建设新奥运场馆的几个岛屿连接起来。他们以及不少在这个市场里工作的人都表示: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有必要搬迁鱼市。随着快餐连锁店和大型超市改变着东京的城市面貌,人们也已逐渐冷落了筑地鱼市,因为他们嫌这里价格太贵、节奏太慢。

反对者们则认为,搬迁鱼市是以乐于搞城市开发的日本官僚们施政不当的又一例子。他们说,筑地鱼市是东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官僚们却想把它拆掉,好让大型建筑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商从中渔利。

"筑地鱼市是风靡世界各地的寿司文化跳动着的心脏,"反对搬迁的前地方议员小板一树(Kazuki Kosaka)说,"可它现在要被改建成分套出售单元的公寓楼。"

14年前第一次有人提议搬迁筑地鱼市时,曾遭到普遍的反对,甚至引发了难得一见的街头抗议活动。抗议活动的发起者是所谓的中间批发商——即传统意义上的中间人,他们从大型批发商手里进货,再卖给餐馆和其他零售商。他们担心新建的市场将让大型批发公司把他们挤出去。2001年,在搬迁的新址上发现了有毒的污染物,那里曾有一座把煤炭转化为天然气的加工厂,当时看来,搬迁计划注定会完蛋。

但市政府的官员并未因此受阻,他们用提供补贴帮助支付搬迁鱼市所需费用的方法,一点一点地削弱反对力量。去年,代表约700家中间批发商的联合会改变了立场,转而支持搬迁。此时,人们认为搬迁一事已经是板上钉钉,除非出现某种意料之外的转机。

东京方面称,经过多年耽搁之后,为期一年的新址清理将于明年3月按计划完工。眼下,新址上的工人们每天在做的事情是:刮去几英尺厚的被污染的表层土壤,填上干净的土壤。但批评人士担心,对新址的清理恐怕无法让怀疑者相信这里出售的海鲜会是安全的,毕竟在某种程度上,纯净才是海鲜的价值之所在。

"东京市政府以奥运会为借口,分散人们对污染问题的注意力,"现年76岁,已经在筑地鱼市买卖金枪鱼长达60年之久的野末诚(Makoto Nozue)说,"筑地是全球知名的品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瑰宝。为什么要把这些统统丢掉呢?"

尽管有对污染问题的持续担心,但许多批评人士说,他们已经接受了筑地鱼市终将消失的现实。他们现在正想方设法地避免鱼市外的400多家餐馆和商店因鱼市搬迁而消失。

这些被称为"场外"(jogai)的忙乱不堪、迷宫似分布的店铺,在每天早上6点时也突然活跃起来,迎接着大批来自亚洲和西方的游客。游客们挤在场外的狭窄通道中,店主们高喊着"欢迎"(irasshai),力图把他们招呼到拥挤的摊位前,店铺里什么都有卖的:从寿司刀到鱼类冷冻机,从金枪鱼眼球到小须鲸培根。

潮田博之(Hiroyuki Ushioda)的店铺专营腌鲭鱼和干乌鱼子,他说自己仍然乐观:场外市场具有足够的知名度,能离开筑地鱼市而继续兴旺发达。

33岁的潮田说,"鱼市必须与时俱进,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附近的一切也将消失。"

不过,潮田和其他一些商贩都表示,他们正为应对筑地鱼市的消失做准备。筑地鱼市每年都能引到大量游客,通过旅游业和其自身的主营业务——海鲜销售,它一年能为当地经济贡献2万亿日元(相当于1250亿元人民币)。筑地鱼市所在的东京都中央区(Chuo ward)副区长吉田泉(Uzumi Yoshida)说,区政府将花2300万美元,在附近现有的停车场上修建一个小得多的鱼市,希望可以借此说服一些中间批发商留下来。

吉田承认,即使建一座小点的新鱼市,可能也很难保留住附近商铺中那种乱哄哄但充满活力的气氛。

正是这种混乱,令富有魅力但也很任性的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Shintaro Ishihara)要采取行动,拆掉这个他称之为"肮脏、狭小、不安全"的市场。市政府官员称,筑地鱼市最大的缺点在于:它在1935年建成时,应付的是火车运货,而非今天的卡车运货,这个设计上的缺陷导致每天早晨都有大量卡车堵在附近街道上,等待卸货泊位空出来。

他们说,如果不修建一个能应付更多卡车的新市场,筑地鱼市海鲜交易量不断下降的趋势就难以扭转。据东京市统计,2011年,该市场的海鲜交易量为49.7万吨,与2006年相比下降了15%。

中间批发商联合会副主席潘忠雄(Tadao Ban)说,是交易量的下降——而非政府的补贴——让联合会确信,需要有一个新市场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同时也让另一种传统得以延续:生意从一代向下一代的传递。

68岁的潘忠雄从父亲那里继承了金枪鱼批发公司,他想把公司传给自己的儿子。他说,"没有新市场,我们的生意就难以为继。我在这个市场里长大,我的一辈子在这儿度过,我也想有把生意传递给我孩子们的未来梦想。"

翻译:李琼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妈妈孕期喝牛奶,宝宝可能长得高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妈妈孕期喝牛奶,宝宝可能长得高
Sep 22nd 2013, 00:14, by NICHOLAS BAKALAR

一项新研究显示,女性在怀孕期间喝的牛奶量可能会影响其子女成年时的身高。

在一项跨度超过20年的前瞻性研究中,科研人员追踪了685对丹麦母亲及其子女,调查母亲在孕期饮用牛奶的量和子女出生时及年满20周岁时的身高。这项研究9月4日在线发表于《欧洲临床营养学学刊》(The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

在调整了母亲的身高、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和其他众多因素后,研究人员发表每天喝超过5盎司(合142克)牛奶的母亲——她们几乎喝的都是低脂牛奶——相比喝牛奶较少的母亲,生下来的宝宝平均来说个头更大。研究者在文中写道,这再一次证实了此前多项研究的结论。

怀孕期间每天喝超过5盎司牛奶的妈妈所生的子女,在年满20岁时,平均身高高了半英寸(1.3厘米)。他们的血液IGF-1,即用于促进骨骼生长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平均高出了8%。但这些趋势并未出现统计学显著性。

"在母亲饮食或环境方面,并没有多少因素经证实可以用于解释子女的成长,"哥本哈根丹麦国家血清研究所(State Serum Institute)胎儿规划中心研究员托哈鲁·哈尔多松(Thorhallur Halldorsson)说:"而喝牛奶可能会是一个确切的因素。它确实能提高孩子出生时的体重和身长,而且存在一种可能,那就是它的作用一直延续到了成年时。"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3年9月13日。
翻译:学清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式教育,还是西式教育?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中式教育,还是西式教育?
Sep 22nd 2013, 00:17, by 宁晓松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和众多从美国回香港居住的"小海龟"一样,我们7岁的儿子冬冬进入了"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Singapore International School[Hong Kong])。说起来这个决定有些草率,我们并不太了解这所学校的教学风格,只知道这是由新加坡教育部在香港设立的学校,教学大纲、考试要求、升学体系都与新加坡国内保持一致,在香港颇有口碑。我们猜测孩子在美国呆的时间长了,对香港本地传统学校的模式不太适应,因此希望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后能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待到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下午四点整,我和先生按照约定时间,准时来到教室,参加学期末家长会。教室里安静整洁,不再有平日孩子们的喧闹;教室外,家长们安静有序地在座位上轮候。三位主要任课老师一字排开,面带微笑地迎接家长。桌子上,摆着冬冬的成绩报告单。

"这是年级的最高分,这是年级的最低分,这是平均分。还有,您孩子的分数。"班主任何老师先递上了一张铺满数字的小字条。还没来得及礼貌的寒暄,我的大脑马上进入了数学运算状态,并快速判断出自己儿子的成绩排名。

和老师的会面,也就短短15分钟时间。可从教室出来,我们夫妻俩的额头上渗出了汗水。这个场景,对新加坡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从美国刚回来不久的我们,还是有点措手不及。

从学校拿来的成绩排名触动了我们内心的紧张情绪。我没有想到,一间国际学校,也要有考试成绩排名,这种无形的激烈竞争,和传统的本地学校,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不太了解新加坡教育的人来说,仅仅凭'国际学校'这几个字涵盖其教育理念,显然是过于简单了。

谈到新加坡的成功教育,我们不得不从PISA入手。PISA全称是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由总部设在巴黎的世界经合组织(OECD)管理。这个项目通过测量和比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周岁学生在语言、数学和科学等方面的水平,反映出不同国家的学生在未来生活中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同时也体现了不同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参与程度。该项目每三年实施一次。

根据OECD所提供的最新一年,即2009年的报告显示,新加坡学生的阅读、数学及科学三项测试成绩分别是第三名、第二名和第三名。而为了达成理想的学业成绩,新加坡学生大都无可避免地要以牺牲个人自由为代价,他们很小就和父母一起开始面对竞争。

"我已经给儿子报了5个培训班,尽管他才2岁半。"当我听到班主任何老师这句话时,不禁吓了一跳。"没有办法啊,我知道自己班上头几名的学生,都是这样花钱花力气拼出来的。正是因为我太了解这些,才不得不这样做。"何老师也是一脸无奈。

再一次面对冬冬的成绩单,我和孩子他爸似乎也明白了许多。我们的孩子是正常的,是聪慧的。而那一连串令人叹气的全年级排名,只能说明别人的孩子太超前了,那些孩子的父母们太超前了。

自从那次家长会以后,冬冬放学以后出现在小区游乐场的次数明显减少了。为了让儿子的学习成绩在班上达到"说得过去"的水平,冬冬放学后,也参加了数学和英文补习班,中文则由我自己代劳,在家做额外的补充练习。至于学校的游泳课,也要额外"加餐",因为上学期,冬冬的游泳课只得了一个C,这个成绩,好像让冬冬对自己的运动能力也产生了怀疑。

补习,补习。这是香港本地学校的学生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内容。从幼儿园到高中,无一例外。而令我们始料不及的是,自己的孩子身在国际学校,竟然也必须加入这个队伍。不得不承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所国际学校,或者说,重新认识它所代表的新加坡风格的现代基础教育。

大多数的家长们认为,国际学校教学环境轻松,没有考试和排名的竞争压力,家长和学生都不会太辛苦。其实不然,同为国际学校,有的自由开放,有的则传统严谨。在香港的国际学校中,英式的"英基学校"(English School Foundation),美式的"香港国际学校"(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chool)和"加拿大国际学校"(Cana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是典型的西式风格。而"德国瑞士学校"(German Swiss International School)和"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则是传统严谨型。

以新加坡的本地小学为例,学制六年,前四年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母语(如中文)、数学和科学是主要学科。四年级开始,以学科(如中文和数学)为基础分班,即中文快班或数学快班。而数学和科学则是贯穿小学和中学的核心课程。小学毕业时,所有学生参加毕业考试,并根据考试成绩入读不同程度的中学。可以说,考试分数基本上是家长和学生的主导。

随手拿起一本新加坡小学数学课本,你会发现书本的内容,甚至书本的厚度,和其它的普通数学课本并无大的区别。虽然新加坡教师所用的数学材料并不多,但是却很深,很灵活。单看新加坡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其难度大约超出大部分美国学校两年。

有考试就有竞争,有排名就有压力,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自然普遍出众。"我的女儿从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小学毕业后,能顺利地进入另一家知名的国际学校'汉基国际学校'(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读中学,靠的就是扎实的基础功。会考试,答题能力强,还是很实用的。"楠楠妈很庆幸,几年前为自己的女儿做了正确的选择。

至于为什么中学要转走,"还是压力太大了,"楠楠妈说,"都说新加坡人怕输,也不能输。我们香港人也差不多。在这样的竞争气氛下,我不知道大人孩子能撑多久。"

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凭借其基础扎实的精英教育,已日益成为香港"精英"阶层的新宠。其昂贵的学费,也非一般工薪家庭所能承受。2013年,该校幼儿园半日班学费为7.8万港币/年,小学全日班学费为10.2万港币/年,中学为12万港币/年。新加坡人的子女,理所当然地有优先权进入该校,大约占学生总数的1/3左右,并享受新加坡政府的学费补贴(1.61万港币/年)。其余的2/3学额,则由大陆在港人士(尤其是从欧美派驻到香港的海归人士)和本地香港人角逐。

"除非你的孩子特别优秀,不然很难跨进这个学校的门槛。即使有幸成为其的一员,也不敢有丝毫松懈。很多全职工作的妈妈不得不辞去工作,或半职在家。"楠楠妈感叹到。

凯文是冬冬在楼下游乐场认识的玩伴,也是说普通话的小海归。他就读于加拿大国际学校,没有什么考试和压力,所以他总有很多时间在游乐场里转悠,日子久了,身边便有了一群忠实的小哥们。

大概从他上五年级开始,我很少在外面见到他。一天,碰巧遇见了凯文的妈妈,说起自己的儿子时,凯文妈摇着头说:"不能再这么玩儿下去了。孩子在学校是轻松,但是基础明显不行。尤其是想进其他的中学,还是要考试看分数的。我和孩子他爸,每天轮流给他补习数学和中文,儿子也不听我们的。知道是这样,就该早点送他去课外补习班。"

我和冬冬爸一直认为,儿子进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是个误会。和其他入校前就已经"十项全能"的孩子们不同,冬冬在美国一直处于放养状态。入学后的一段时间,他无法在自己的同伴中找到自信,感觉似乎像丑小鸭那样与众不同。作为他的父母,我和冬冬爸也承受了不少压力。这种状况的持续,让我的情绪有些焦虑,或者说抑郁。无可避免地,冬冬受到了影响,我的家庭也受到了影响。

如今,冬冬已经九岁了,是四年级的学生。从对学校的一无所知,到重新了解,重新适应,我们全家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个中的滋味,似乎难以表述。"按冬冬的情况,成绩能上升到中等,已经不容易了,"班主任何老师说,"一个班20多个孩子,个个都很出色。要想进入前几名,付出也是超乎想象的。"

"冬冬已经很优秀了,我们不需要他是前几名,我们需要他有正常的生活和快乐,"我先生毫不犹豫地对何老师说。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和先生商量,要么转学,要么考虑再搬家回美国,让冬冬在美国读书。然而,一次与美国华人朋友的通话,又让我们重新陷入了思考。

和冬冬一样年纪的晓丽出生在美国,并随父母在美国居住。我在电话中对晓丽妈抱怨了孩子在香港面临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并向她打听晓丽学校的情况,表示有意送冬冬回美国读书。

令我意外的是,在美国的晓丽,每天也忙得团团转。下午三点放学以后,除去学校的课外活动,晓丽要上中文、数学、钢琴、游泳等课外班,周末还有舞蹈和绘画等。生活内容与冬冬没有太大的区别。

"女儿学校没有考试,更没有排名。每天就是玩儿,闲得让我们发慌。如果没有额外的补习,我们担心,女儿在学业上和别的华人小孩差距越来越大,"晓丽妈说,"从国内来美国读书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中文不用说了,英文也都不错。相比之下,我们落后了一大截。"

和晓丽一样,美国当地的很多华人孩子也早早地进入了备战状态。课后补习中文、数学,参加各类才艺班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以我们购买了学区房的西雅图市为例,凡是当地好的中小学学区住宅,都会有不少中国人的身影。在加州的一些排名最好的学校里,满眼都是黑头发黄皮肤讲英文的小孩子,有时候都很难分辨,自己到底是在亚洲还是在美国。

此刻,摆在我们面前的,仿佛就是两盘菜,一盘中餐,一盘西餐。我们必须选择。

答案也似乎毫无悬念:中餐与西餐,没有哪一个更好,只有哪一个更合自己的胃口。

记得美国"虎妈"蔡美儿的出现,曾引发了关于教育模式的激烈讨论。作为一个华裔背景的美国人,蔡美儿为自己的女儿们选择了严格保守的中式教育。她对女儿近乎疯狂的苛刻管教,招致了不少人的批评。其实,蔡美儿所做的,和中国很多父母亲一样,就是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开始帮助他们准备能适应未来生活挑战的技能。她希望通过这种传统的中国教育方式,让女儿们获得一种自信的力量。她既有让人遥不可及的收获,也有撕心裂肺的遗憾。但她选择了这条路,更坚持了这条路。

经过一番思考,我们决定,让冬冬继续留在原来的学校。

我们也希望能像大多数西方父母一样,不必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尊重孩子个性的自由发展,并力求给他们提供自然宽松的成长环境。但是,我们也终于明白,我们终究做不到听任孩子自由发展,而完全不在意他们的学习成绩。从小到大,我们一路走来。有困惑,有失落,也有收获。很多东西,已无法改变,因为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血脉。

宁晓松是自由撰稿人,从事国际文化交流工作,目前居住在香港。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张洹:从行为艺术到藏传佛教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张洹:从行为艺术到藏传佛教
Sep 22nd 2013, 00:22, by BARBARA POLLACK

达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曾给一个骷髅头镶满钻石,村上隆曾在画布上画满卡通版的骷髅头。但是当艺术家张洹创作类似的图像时,他画的是油画,而且每幅画各有千秋。不久前的一天,他坐在自己的上海工作室里,忙着为周五(9月20日——译注)在切尔西佩斯画廊(Pace Gallery)开幕的新作品展"罂粟田"做准备,周围有几十个西藏死亡面具。

"罂粟田"是这位艺术家的新方向。他的工作室很像一个工厂,有100多名助手在大量炮制巨大的铜质佛像,用从寺庙里收集来的香灰绘制图画,制作刻有文革场景的门、不锈钢熊猫以及毛绒牛马,有一次还做了汉德尔歌剧中的一幕。他的理念是制作任何他想象到的东西,不考虑连贯性。

"西方的大师们在成熟之前总是坚持一种风格,我跟他们不同,我总是在不断改变,"张洹在翻译的协助下通过Skype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断除旧迎新,但是这些变化背后有一条线索,那就是我的DNA。"

他最近的变化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变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对色彩极为敏感的油画家,而他之前的作品大多是黑色、白色和灰色的。新的"罂粟田"系列作品与之前的作品大相径庭,比如2007年在亚洲协会回顾展上展出的那些作品——那是他搬回中国两年之后的作品,之前他在纽约住了差不多十年。

在新画作中,画布表面布满了成百上千个模仿西藏面具的骷髅头,看起来像一张张笑脸,有着凸起的眼睛和柴郡猫式的露齿微笑。从远处看,画布变成一团模糊的颜色,从某个距离看是白色、粉色和蓝色,从另一个距离看又变成了黑色、红色和金色。但是从近处看,你能看到人群中的每一张脸,像是从外太空聚焦一个拥挤的体育馆。"这些画代表了今生对幸福的幻觉、对恐惧和孤独的幻觉,以及对来世幸福的幻觉,"张洹说。

当被问及图画中明亮的色彩时,他说,"假如你的幻觉中没有颜色,那里便不是天堂,而是地狱。"

佩斯画廊的创始人阿恩·格里姆彻(Arne Glimcher)回忆起两年前跟张洹的一次谈话。当张洹说自己在创作油画时,"我当时觉得油画这个媒介对他来说太传统了,"格里姆彻说,"但是他跟我说,'我的油画会跟其他任何油画都不同。'"

这差不多跟格里姆彻2006年首次参观张洹的上海工作室一样,令他十分震惊。当时张洹最知名的作品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内脏行为艺术,先是在北京东村的波西米亚飞地进行行为艺术,后来是在美国的多个博物馆演示(他的另一个更知名的作品是在一个公共厕所一动不动地坐10个小时,身上涂满鱼油和蜂蜜,让苍蝇聚集在他身上)。

当时格里姆彻对张洹生产线的规模感到震惊,工作室里充满了雕塑、绘画和装置作品。而这一次,他震惊的是这位艺术家几乎完全不依靠助手就完成了这些新画。

这位艺术商说,张洹在创作每张油画之前,先用电脑做一张图,规划好每个面具的位置。通过采用这种方法,他让那些画看起来非常自然,好像是浑然天成。

佛教和死亡仪式是张洹永恒的主题,他在八年前受戒当了和尚。文化大革命时政府禁止信教,而1965年出生的张洹记得看见奶奶去庙里在佛像前烧香。成年后,他定期去寺庙。1998年搬到纽约之后,他还每周末到皇后区法鼓山跟备受尊敬的圣严法师学习,后来给纽约州肯特镇贝聿铭设计的庄严寺捐了一些佛像。

在2007年亚洲协会回顾展"改变的状态"的目录文章中,该博物馆的馆长招颖思(Melissa Chiu)写道:"张洹过去15年的作品反映了一个艺术家对艺术声音的追求,先是在北京,而后是在纽约,最后是在上海。"

她指出,张洹"越来越注重中国素材,在对祖国的符号、故事和素材的共有记忆中找到了极佳的灵感"。但是他对藏传佛教的信奉让他区别于其他艺术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藏传佛教是个罕见的主题。

2005年的西藏之旅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张洹的思想和艺术创作。"在拉萨的某一天,我凌晨四点就起床去大昭寺,那是西藏最大的寺庙。我看到男人们和女人们排起了几英里长的队伍,"张洹说。他说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叹,朝圣的队伍缓慢地向寺庙移动,在现代与古老传统的表面冲突中前行。"我去过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些博物馆,但我从没见过这样震撼的场面,"他说。

他还目睹了西藏的天葬,一个僧人取出人尸体中的内脏,把肉留给秃鹰吞食,把骨头捣碎。据说这个过程可以把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以便平静地去往来世。"大多数人看到这个仪式会感到毛骨悚然,不忍直视,"张洹说,"但是我在观看这个仪式时,有一种幸福的幻觉,我感到自由。"

他说他死了以后,这个仪式一定会是他最后一个表演作品的一部分。

当被问及美国人是否能理解他的"罂粟田"绘画作品时,张洹说,"如果他们活着,他们会爱上这些作品。但是如果他们死了,他们会把这些作品埋葬。"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3年9月15日。
翻译:王艳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