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0日星期四

纽约时报: 美官员称中国黑客盗取联邦雇员信息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美官员称中国黑客盗取联邦雇员信息
Jul 10th 2014, 10:27, by MICHAEL S. SCHMIDT, DAVID E. SANGER, NICOLE PERLROTH

美国高级官员称,今年3月,中国黑客攻入了一家美国政府机构的电脑系统,而系统里储存着所有联邦雇员的个人信息。他们的目标似乎是申请绝密安全许可的成千上万雇员的相关文件。

官员表示,这些黑客进入了人事管理办公室(Office of Personnel Management)的部分数据库,随后联邦当局察觉这一威胁,并阻止他们进入网络。目前还不清楚,黑客深入该机构系统的程度。安全许可申请人在系统中罗列了他们的外国联络人、之前的工作经历,以及用药历史等个人信息。

作为对此事相关问题的回应,国土安全部的一名高级官员证实,确曾遭到攻击,但"此时此刻",人事管理办公室和国土安全部均没有"发现个人可识别信息发生任何丢失"。这名官员表示,派遣了应急团队"前去评估并减轻找出的所有风险"。

一名美国高级官员透露,追踪发现,这些攻击源自中国,但并不确定黑客是否来自政府。相关讯息披露之时,正值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带领的美国高级官员代表团在北京参加年度战略与经济对话(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这是美国和中国讨论商业关系,以及双方在经济和防务方面的谨慎合作的最主要的论坛。

网络攻击一直是两国之间磋商与异议的一大主题,而且中国还可以求助于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所披露的证据。这些证据表明,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深入了电脑网络设备大生产商华为的计算机系统,并通过许多项目来窃听中国领导人和军方的对话。

美国官员称,针对人事管理办公室的攻击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虽然黑客几乎每天都在尝试攻破美国政府的服务器,但鲜有成功。政府上回承认的袭击事件中,有一次是去年针对能源部的攻击。当时,黑客成功偷走了雇员和承包商的个人数据。能源部被迫公开了此次攻击,因为根据州级披露法的规定,当个人可识别信息遭到窃取时,相关实体必须报告泄露情况。如果政府敏感机密遭到窃取,但个人可识别信息完好无损,政府机构就没有披露相关情况的义务。

仅一个月以前,司法部正式起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1398部队工作的几名黑客,指控他们窃取公司机密。同一个部队以及与解放军相关的其他一些部队,过去也曾受到入侵美国政府电脑系统的指责,其目标包括国防部长办公室。

不过,私人安全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指控并未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形成什么威慑,从而促使他们不再对外国目标实施黑客攻击。美国官员也越来越担心,他们无法阻止来自中国或其他任何地方的网络攻击。"中国人不用为此付出代价",一名高级情报官员最近表示。"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就会一如既往。"

一直有批评意见称,此次起诉更多是象征性的,而不是真正的制裁:中国军人被带到美国法庭接受审讯的几率非常低,即便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已经发布附有照片的通缉令。

在奥巴马总统第一任期内担任国家情报总监的丹尼斯·布莱尔(Dennis Blair)表示,"我觉得这属于雷声大雨点小。"布莱尔去年与他人合写了一份报告,敦促美国采取一系列金融举措来遏制窃取电脑信息和网络攻击的行为,比如停止部分进口,阻止中国进入美国金融市场。

在61398部队的几名成员遭到起诉后不久,安全研究人员发现,另有几百次针对美欧航天卫星技术公司及研究组织的网络攻击行动源自总部位于上海的另一支中国部队——61486部队。研究人员称,即便在美国起诉61398部队的成员后,61486部队也没有表现出有所收敛的迹象。

中国其他十来支陆军及海军部队也同样继续开展攻击。美国官员追踪发现,它们侵入无人机、导弹及核推进技术生产商等公司,其行为更令人担忧。

人事管理办公室遭到攻击尤其让人不安,因为该机构负责管理一个名为e-QIP的系统。申请安全许可的联邦雇员就是在该系统中输入财务状况等最为隐秘的个人信息。拥有安全许可一段时间后,联邦雇员也经常需要通过该网站更新个人信息。

相关机构及承包商利用e-QIP中的信息对雇员开展调查,并最终决定是否应该授予或继续给予他们安全许可。

人事管理办公室的一名代表称,国土安全部和本机构的监控系统让它们得以"防范3月中旬发生的潜在的网络入侵"。

针对黑客盗取公司客户的个人信息并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的情况,奥巴马政府过去一直鼓励美国企业与政府部门共享入侵信息,同时告知客户相关泄露。

然而,在此次事件中,攻击信息并未公开。"政府从未提倡将所有入侵事件都公之于众," 奥巴马政府的女发言人凯特琳·海登(Caitlin Hayden)说。"我们一直提倡的是,如果入侵者能够获取客户的个人信息,遭到攻击的公司则应告知客户。我们也提倡,企业及机构自愿分享入侵信息。"

海登指出,人事管理办公室设有入侵侦测系统,并已将此次攻击告知其他联邦机构、州级及地方政府,然后又与安全产业的一些机构分享了相关威胁信息。在攻击事件发生四个月后,海登表示,奥巴马政府有理由认为,个人可识别信息没有被盗取。

海登说,"所有这些与我们平时应对类似威胁并无分别。"

Michael S. Schmidt和David E. Sanger自华盛顿、Nicole Perlroth自旧金山报道。Richard A. Oppel Jr.自纽约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陈柳、许欣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去广州吧,没户口也能成家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去广州吧,没户口也能成家
Jul 10th 2014, 10:55, by 狄雨霏

数十年来,中国公民一直对本国的户籍登记制度,即"户口"耿耿于怀,因为它控制了民众要在哪里居住、上学、就业以及结婚生育。

人们是如此懊恼,以至于南方的广州市公布的新政策促使几名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发起了一项运动,他们希望藉此传播以下消息:如果你是一名中国人,希望在你读书、就业、称之为家的地方结婚和组建家庭,而这个地方并不是你的出生地,那么广州也许是你最好的选择——它是一个外向型的都市,堪称中国南方非正式的首府。

本周推出的"去广州上学"运动敦促考虑考虑哪里上大学的高中生,选择一所广州的大学。本次运动的一位协调人、今年从江苏省的南京大学毕业,并获得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的汤倩说,这是因为在广州学习,能让学子们获得在本地扎根落户的最好机会,这要得益于广州市最近给户口松绑的政策。根据该团体公布的一则声明,汤倩和其他六名同学已经开始给中国其他四座城市——南京、昆明、青岛、合肥——的官员写信,呼吁他们学习广州的榜样。这个由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组成的松散组织,还开始在网上传播讯息,上传照片并呼吁其他人也加入此次行动。

中国人的生活在这点上之所以被搞得如此复杂,全都要怪与户口挂钩的繁琐控制,户口指定了一个人的正式"家庭户籍"所在,也由此指定了一个人有资格在哪里享受社会服务、在哪里合法就业、购买房产,甚至是在哪里办理结婚和生育许可手续。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的户籍制度,总体上仿效的是苏联的居住许可制度(propiska),其目的是控制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口迁徙。许多中国人对这套制度颇为反感,因为对他们来说,户口意味着更不平等的人生机会。中央政府计划放开户口制度,不过预计只会采用步步递进的方式缓缓推动每一步举措。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着手改革当地的户籍制度。

今年5月中旬,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向市内各家官方经营的人才服务机构、各下属人口计生局联合下达了一份通知。

通知说,政府应该向没有广州个人户口,但是以"集体户口"身份合法雇佣的居民提供"户口卡"。集体户口的户主是雇主,持集体户口卡的雇员可在本地办理婚姻登记和计划生育服务手续,而不必被迫返回他们的正式户口本上所列的家乡来办理这些手续。这些人才服务机构既帮助求职者在公有企事业单位找工作,也帮他们在私营企业找工作。这就意味着,新规定既适用于各行各业里的高级员工,也适用于蓝领工人。

汤倩说,这则通知能帮助那些没有广州个人户口的居民解决"结婚难"和"生育难"的问题。"去广州上学"运动提供了该通知的复印件,在网上也能找到这份通知。

她说,"这真的能简化一些事情。"

尽管并不是一定要在广州读书,才能符合入户政策。但"去广州上学"运动想提醒年轻人,他们移居到这座城市能够得到更好的机遇。

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在拥有1500万人口的广州市,此次的规章变动大约将影响10万名持本市集体户口的人。

汤倩说,人们往往可以通过花钱来绕过规定,在中意的城市取得户口,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付得起钱。她说,提供那种服务的公司运作方式可疑,充其量只是半合法。

"现在的情况是,你可以在一座城市上大学和就业,但是不能在那里生活,"她说。此处的"生活"意为组建家庭。她说,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是在目标城市购买一处房产,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这么做。

汤倩说,"如果你能买得起房,那你就能得到个人户口。可是房价实在太贵了,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的。"

广州市下发的通知指示人才服务机构,在集体户口挂靠人员索取户口卡,办理结婚登记和生育服务证时,要"及时地"配合,"不得以各种借口拒绝"。

不过,通知还要求人才服务机构每半年向当地人口计生部门通报一次人员婚姻变动信息、住址变更情况、联系方式变更情况,并指示要开展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这些规定反映出,国家仍在试图高度控制民众的生活。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翻译: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李承鹏新浪及腾讯微博账号被注销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李承鹏新浪及腾讯微博账号被注销
Jul 10th 2014, 10:49, by AMY QIN

拥有大量粉丝的社会政治评论人士李承鹏的社交媒体和博客账号被注销,这似乎是中国政府对出言无忌的网络人士的持续打击的一部分。

45岁的李承鹏在新浪微博上有740余万粉丝。周一下午大约6点30分,他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账号,以及博客账号消失。官方未给出其账号被销的原因,但李承鹏周三在成都的家里接受电话采访时称,尽管刚开始不知道自己的账号为何消失了,但他后来获悉,自己被禁言涉及"多年来积累的问题"。

很多网络评论人士猜测,李承鹏被禁言与他2012年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有关。他当时谈到,中国人正在失去说话的能力。但李承鹏表示,这只是原因之一。

尽管不愿透露详情,但他指出了去年9月发生的另一件"非常地重大"、"让我很惊讶"的事情。他称自己当时与官方发生了一个"误会"。

"我是个作家,不是革命者,"李承鹏说,"我把民主当生活,而不是在每件事上证明自己是胜利者。"他补充说自己正在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他表示,其他问题包括他去年的台湾行,以及2011年参选当地人大代表。

为了控制舆论,政府从去年开始了一场打击在网上恶意散布谣言行为的活动,该活动被广泛宣传。这场打击活动尤其关注拥有大量网络粉丝的官方认证账号。在中国,这些人被称作大V。对像李承鹏这样的大V而言,他们每天的思考,以及有时就社会和政治敏感问题发表的挑衅性评论,往往会被新浪微博上的许多活跃用户阅读、分享和讨论。新浪微博有6100余万活跃用户。

李承鹏表示,这是自己首次被正式销号。去年,他的新浪微博账号曾被销号约半个小时,当时他正与另外一名颇受欢迎的博主韩寒就中国的民主进行争论。也是在去年,他新浪微博账号的好几个功能,在大约6个月的时间里无法使用。在那期间,他无法发信息、添加粉丝或发送私信。

"对于自由派人士来说,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李承鹏暗指对大V的打压时说道。他说,意识到写作不仅没有个人利益,还会给家人带来困扰后,他今年决定退出网络媒体。"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李承鹏说。他表示,自己目前正在全身心地写一本"厚重的文学作品"。

李承鹏最初是以足球评论员的身份在网上成名的。这些年来,他被誉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网络评论员之一。通过网上写作和几本著作,他常常就广泛的话题发表犀利睿智的评论,这些话题包括腐败和不公正、2008年四川地震的救援工作、强拆、食品安全和审查制度。

尽管被许多人赞为自由思想的英雄,但李承鹏也因坚定不移地批评共产党和中国的政治制度,而遭到党的忠实追随者的攻击。去年,在《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一书的北京签售活动现场,李承鹏被一名男子打中头部,另有一名自称毛派的男子用菜刀威胁他。《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是李承鹏的杂文集,关注的是中国的社会弊端。

在周二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提及了有关李承鹏被销号一事的讨论。"现在的问题是,激进自由派必须有底线意识,"该报写道。"他们需要清楚,严重违宪的言论不可能在中国畅行无阻。"

但李承鹏称,不同意《环球时报》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我是个很温和的人,并不是激进自由派,我不希望打仗,"他说。"我并不认为自己违宪。相反,我认为自己是在实践宪法。"

"只有傻子才会在中国当自由派知识分子,"他接着说。"我们希望中国变得更好。我真的非常希望和官方坐下来好好谈谈,也许我们的述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有一道道墙,但我们对于中国的希望是一样的。"

中国最有名的网络评论人士之一被禁言一事,引发了新浪微博其他用户的大量评论,部分评论已被删除。

其中一篇帖子反映出了许多微博用户的观点。名为"19号"的用户发表评论说,"不喜欢他后面的方式!但是不管怎么样,他的观点赞同不赞同,都不应该注销号!说的话我不爱听,我就禁止你说话,这是什么逻辑!太搞笑了!如果说话违法了,直接抓啊!人家说话又不违法!"

尽管获得了大量支持,但李承鹏说,目前他只希望"平静地生活"。

"最近是世界杯,我每天都在看球,"李承鹏说。他曾经出版过一本有关中国足球的书。"可惜博客被封,我也写不了球评。"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称完成全年外贸增长目标不易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称完成全年外贸增长目标不易
Jul 10th 2014, 08:30, by 《纽约时报》

周四,中国海关总署发布6月进出口数据,增速不及预期。海关发言人称下半年的进出口增速与上边年相比会略有提高,但面对多种不利条件,中国要完成全年7.5%的外贸增长目标任务艰巨。

6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7.2%,进口同比增长5.5%。此前路透统计市场预期6月出口增长10.6%,进口增长5.8%。

对比5月份出口同比增长5.5%, 进口同比下滑1.6%,6月外贸数字有所起色。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在谈到在五、六月份的外贸回暖时,谈到主要原因在于国务院5月4日出台的"稳外贸"措施初见成效,全球经济复苏拉动外部需求等。

而由于去年的1-4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水分较大,导致今年同期进出口同比出现了负增长。4月下旬随着高基数影响的消失,中国进出口开始出现正增长。

郑跃声说,按美元计价,2014年上半年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同比增长1.2%、0.9%和1.5%。预计今年下半年进出口增速将显著高于上半年,但面临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国家转移、人工成本上升、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贸易摩擦加大等不利条件,2014年要完成7.5%的外贸增长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总理李克强周一在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面后的发布会上称,中国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全年"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即7.5%的GDP增长,而且面对下行压力中国政府将"保持定力,不搞强刺激"。

黄昱帆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巴西梦碎,仅用了29分钟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巴西梦碎,仅用了29分钟
Jul 10th 2014, 08:52, by SAM BORDEN

巴西贝洛奥里藏特——这一切是从开场第11分钟开始的,那时所有人都还不明就里。

德国在本届世界杯上得分最多的球员托马斯·穆勒(Thomas Müller)狡猾地绕过了巴西队的防守球员。一记角球将球送到脚下时,他大力将球踢进了球门。

巴西球迷在场上的5.8万名球迷当中占大多数,那一瞬间他们安静了片刻。但他们没有被这个进球击垮,重新开始了激烈的呼叫。

在米内罗体育场(Estádio Mineirão)以北约450英里(约720公里)的塞兰迪亚(Ceilândia),一位打扫房间的家佣耸了耸肩。

"进第一个球的时候,我们的反应并没有多么震惊,因为德国是一个很强的竞争对手,"这位名叫娜洁·穆拉·德布里托·德纳西门托(Neide Moura de Brito do Nascimento)的佣人当时正在与家人一同看电视。"我们本来就料到他们会进一两个球。"

除此之外,周二下午发生的情节中,很少还有哪个能符合大家的预期。经过平平无奇的开场,这个国家便目睹了足球世界杯(World Cup)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场面:德国队在世界杯半决赛的头29分钟里,连进5球,这比许多球队在整届比赛中的进球都多。后来德国队以7比1的比分取胜。

这29分钟在巴西会受到数代人的密切审视,就像巴西在1950年世界杯决赛中负于乌拉圭的那场令人不安的比赛一样,不断地受到嘲弄、抨击,不断地被仔细分析。

莫阿西尔·巴博萨(Moacir Barbosa)在巴西队那场颜面扫地的败仗中,担任守门员。他在2002年去世前说,自从那场球赛之后,他就感觉自己余生都生活在监狱里。

监狱的牢房现在更挤了。周二球场上每一名身着黄色球衣的球员,他们当中许多人是超级巨星,都极有可能会被这29分钟困扰,甚至仿佛身陷囹圄。

比赛开始时,观众还抱有很高的希望。在国歌奏满规定的90秒之后,巴西球迷还在热情洋溢地继续高歌,无伴奏的合唱振奋人心。

接着,德国队就早早得分。正在学习市场营销学的吉斯雷尼·佩德罗利(Gisleine Pedroli)是在圣保罗一个朋友的烧烤聚会上观看的比赛。他说,"我那时想的是,才开场10分钟,我们还有一整场比赛呢。"

若泽·布里托·洛佩斯(José Brito Lopes)在里约热内卢他工作的一家贫民窟酒吧里观看了比赛。洛佩斯现在心情平静,他说,"打进第一粒进球时,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德国队踢得很好。"

但有些人已经产生了担忧的感觉。后颈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紧张得仿佛胸有郁结。

苏珊娜·奥萨科(Susana Osako)是一名模特,她与丈夫在圣保罗观看了球赛。她想,"巴西队不能丢掉注意力,必须要全神贯注。"

可巴西队似乎乱了阵脚,在接下来的12分钟里打得踉踉跄跄。自从1975年以来,巴西队就没有在主场输过竞技性比赛,那次失利时,巴西队现在的球员都还没有出生。

德国队员大军压上,控球在全场自如游走。巴西发动了少许几次突袭,但都没有构成实质性威胁。

之后米罗斯拉夫·克洛泽(Miroslav Klose)的射门被守门员儒利奥·塞萨尔(Júlio César)挡开,而克洛泽又将弹出的足球重新踢进网中。这是他在足球生涯中,第16次在世界杯比赛中进球,也是世界杯历史上最多的。比分2比0。

现在,球场内更安静了。23分钟内两粒进球,并不一定会令人恐慌,但肯定会让人苦闷。看台上,一些球迷的眼里已经闪出了泪花。球场中间一些区域传出的粗话恐怕不需要翻译。但此刻时间还早。

"剩下的时间还很多,"27岁的出租车司机格雷松·米雷·佩雷拉·马托斯(Glayson Muller Pereira Matos)也在巴西职业足球的低级别比赛中踢球。马托斯说,"我还有希望。"

但希望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仅仅一分钟之后,德国队员梅苏特·厄齐尔(Mesut Ozil)就传球至中场,巴西队中场球员费尔南迪尼奥(Fernandinho)眼睁睁地看着球径直滚到托尼·克罗斯(Toni Kroos)脚边,后者一脚将球踢入网中。比分3比0。

 球场上,儒利奥·塞萨尔举起了双手。费尔南迪尼奥走入球门,把脸埋在球网里,仿佛要坠入万丈深渊。巴西队教练路易斯·菲利佩·斯科拉里(Luiz Felipe Scolari)步履蹒跚地从场边走到替补席坐下。

此时此刻,在巴西利亚市郊的看门人罗杰里奥·加塞斯·达席尔瓦(Rogerio Garcês da Silva)说"一切希望都已经离开我的身体"。他必须远离电视机,所以他离开家出去走走,"平息一下我的情绪。"

奥萨科,那位圣保罗模特,同样坚信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了大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不正常的,"她说。"球员在场上像没头没脑的蟑螂。我知道只有奇迹能拯救我们了。"

但是周二这一天没有奇迹。只有更糟。

毁灭性的第三球过后不到一分钟,克罗斯从费尔南迪尼奥脚下抢到球,精巧地传给萨米·赫迪拉(Sami Khedira)。赫迪拉又回传给克罗斯。后者射门。难以置信,但事实如此。4比0。

"第四球进去的时候,"在拥挤的贫民窟酒吧里看球的洛佩斯说,"大家开始说,我以身为巴西人为耻。"

卢西亚诺·马恰多(Luciano Machado)是圣保罗的一名工程师,他为了分散注意力,在电视机前和5个月大的女儿玩了起来。"我不能集中注意力,"他说。"我不能相信此刻发生的事。"

与此同时,那位出去走走的看门人,已经来到他的姊妹家,发现她已经哭得厉害到"我们都以为她要生病了。"

"她在颤抖!"加塞斯·达席尔瓦说。"我们让她喝了点水。我从没见过一个人伤心成这样。"

但是这一天还没结束。难以置信的事不知怎地就成了常事。

三分钟后,开赛后第29分钟,巴西队长大卫·路易斯(David Luiz)将球大脚开出,正落在中场的马茨·胡梅尔斯(Mats Hummels)脚下。他从防守队员组成的矩形包围中冲了出来,一转眼的功夫,赫迪拉已经再一次将球送入网中。

5比0。

巴西队的明星后卫马塞洛(Marcelo)用双手捂住了脸。但是在看台上,悲伤已经被某种别的情绪取代,古怪的情绪。

"我们开始拿现在的局面开玩笑,"现年30岁的费利佩·塞利格曼(Felipe Seligman)说,他正穿着巴西队的短裤和拉链夹克,每次巴西队比赛他都是这一身。"我们说,'上帝啊,怎么了这是,发生了什么事?这是真的吗?'"

马恰多在第五球的时候被迫把视线从屏幕移开。"我一直在听比赛,因为没办法看下去,"他说。

四分钟三球。六分钟四球。29分钟五球。整个国家都无法相信此刻发生的事。

"要是我能解释在那六分钟里发生了什么事,我会回答的,"斯科拉里说。"但是我不知道。"

一切都太快了。卢卡斯·哈贝罗(Lucas Rabelo)比赛期间在巴西利亚的一个加油站上班。曾经有一个顾客走进加油站的小商场。"他们进来的时候,德国队进了一球,"哈贝罗说。"他们挑了一瓶汽水的时候,德国队进了一球。他们付钱的时候,又进了一球。"

斯科拉里已经来不及做出改变了。一切都已经晚了。

德国队教练约阿希姆·勒夫(Joachim Löw)在赛后说,他能体会巴西人的心情,因为德国在2006年作为东道主,也曾在半决赛中输给意大利。

当然,两者是有区别的,德国是输在加时赛,118分钟后才失第一个球。

巴西队的决赛梦早早就结束了;半个小时都不到。

Miriam Wells自里约热内卢,Lucy Jordan自巴西利亚,Paula Ramón自巴西圣保罗报道。
翻译:王童鹤、经雷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苦战无果,阿根廷靠点球淘汰荷兰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苦战无果,阿根廷靠点球淘汰荷兰
Jul 10th 2014, 08:50, by JERÉ LONGMAN

巴西圣保罗——在本周三的世界杯半决赛赛场上,两支球队打满了上下半场和加时赛,度过了紧张、谨慎、笨拙、揪心和顽固不屈的120分钟。

皮球几乎没有移动的空间,进球的机会屈指可数。有些时候,比赛就和蒙蒙黄昏的寒意一样沉闷。如果它说有任何美丽之处,那也不是优雅,而是单调的、难以奏效的费心竭力。

最后,当埋头苦干无法决出胜负时,反复无常的运气却做到了这一点。阿根廷在点球大战中以4-2击败荷兰,将在本周日的决赛中对阵德国。

阿根廷的门将塞尔吉奥·罗梅罗(Sergio Romero)做好了点球大战的准备,在第一轮就令荷兰遭受打击。他向左扑去,挡开了荷兰队后卫荣·弗拉尔(Ron Vlaar)踢出的点球,然后亲吻了自己手套。后来,罗梅罗又扑出了斯内德的点球,然后锤了锤自己的胸膛。

在阿根廷队这边,莱昂内尔·梅西(Lionel Messi)、埃兹奎尔·加雷(Ezequiel Garay)和塞尔吉奥· 阿奎罗(sergio aguero)踢出的点球都顺利破门。马克西·罗德里格斯(Maxi Rodriguez)出脚果断,但角度较偏,击中了横梁下面后反弹入网。

梅西欢快地跳起来,尖叫着在场内奔跑,这是阿根廷自1990年以来的第一次闯入决赛。很久之前的那个夜晚,就连迭戈·马拉多纳(Diego Maradona)都无法找到击败西德的办法。但是,当本周三阿根廷球迷因喜悦而咆哮,球员们在狂喜中脱掉球衣用力挥舞时,那一战就被遗忘了。

"这的确是运气,"罗梅罗在谈到点球时说。"可能你飞身出去但没扑到,就像他们的门将那样。我有信心,感谢上帝我们赢了。"

本届世界杯上,荷兰队以12个进球数排在首位,但它的耐心和防守反击踢法虽然在1/8决赛中涉险击败墨西哥,在1/4决赛和半决赛中却毫无建树。

这已经是荷兰人第二次拖到点球大战。在上周六1/4决赛中对阵哥斯达黎加时,荷兰队主帅路易斯·范加尔(Louis van Gaal)让替补门将蒂姆·克鲁尔(Tim Krul)上场参加点球大战, 不啻为一个明智之举。但是本周三,范加尔已经用完了荷兰队的三个换人名额,所以只能继续让首发门将贾斯帕·西列森(Jasper Cillessen)待在场上;西列森缺乏克鲁尔的那种反应能力。

在本周二的另一场半决赛中,以7-1的比分惨败于德国的巴西已经备受挫折,现在巴西人又遭受了另一个打击:本周三,他们的宿敌阿根廷闯入了决赛。

阿根廷曾在1978年和1986年两次夺得世界杯冠军。现在它将在巴西最著名、最重要的竞技场——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向第三个冠军头衔发起冲刺。

在本届比赛中,巴西和阿根廷球迷一直用唱歌的方式来较劲,在歌声中比较双方偶像贝利和马拉多纳的突出优点。现在,阿根廷可以在全世界最大的舞台上歌唱,而巴西只能在沉默中情绪暗涌。

"如果巴西不能成为冠军,我也不希望阿根廷夺冠,"37岁的巴西球迷埃德加德·库斯托迪奥(Edgard Custodio)说。

27日,梅西将有机会在他参加的第三次世界杯上,把足球运动的终极大奖捧回家。也许这一次他终于能获得阿根廷球迷毫无保留的拥抱,他们终于会把他和伟大的马拉多纳相提并论;马拉多纳曾在1986年带领阿根廷队赢得了世界杯冠军。

在很多阿根廷人心目中,梅西只是一个遥远的数字,因为他少年时代就离开祖国,到巴塞罗那开始了他那的杰出的足球生涯。但他在本届世界杯上表现稳定,并且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对阵伊朗时攻入制胜一球,又在第二轮比赛对阵瑞士时贡献了一个关键传球。

他状态出色,打入四粒进球,率领阿根廷队度过了"干旱"时刻。主教练亚历杭德罗·萨贝拉(Alejandro Sabella)称他是"我们在沙漠里的水"。

在最令人窒息的一场比赛中,阿根廷队击败了对手,晋级决赛。也许德国本周二的胜利把半决赛的所有的进球都用尽了。也许巴西的耻辱如此令人惊讶,让阿根廷和荷兰战战兢兢,难以展示出足球的技艺和灵感。就连梅西也没能在点球大战之前进球。

荷兰队几乎没有给他都留下一丝空间,五人组成的后卫线对他进行着冲撞、拉拽、阻挡,暴徒一样的尼格尔·德容(Nigel de Jong)在中场紧跟着他。德容之前腹股沟受伤,但他比人们预期的更快地返回赛场,不过他最有名的——或最臭名昭著的——事迹是,在2010年的世界杯决赛中,他鲁莽地踢中了西班牙队哈维·阿隆索(Xabi Alonso)的胸部。本周三,德容如影随形地跟防梅西。

在第14分钟,梅西的任意球从人墙的缝隙穿过,但西列森用胸部和手部挡住了这个角度低、力道大的射门。

在第45分钟,荷兰后卫布鲁诺·马丁斯·因迪(Bruno Martins Indi)因多次对梅西犯规吃了一张黄牌。下半场他被换下,因为范加尔觉得,不能冒险让他再吃一张黄色而被停赛。

德容逐渐露出疲态,跑动起来一瘸一拐,范加尔在第62分钟第二次换人,新上场的约尔迪·克拉西(Jordy Clasie)也试图紧贴梅西,就像铁粉紧贴磁铁一样。

在第96分钟,疲惫不堪的范佩西被克拉斯·扬·亨特拉尔(Klaas Jan Huntelaar)换下;范佩西因为胃部病毒感染,没有参加本周二的训练。在对阵墨西哥时,亨特拉尔打入了致胜一球。但他在本周三的出场,意味着如果拖到点球大战,就无法换上克鲁尔了。

"我认为有必要把范佩西换下,因为他已经精疲力竭了,"范加尔说。

就在这次换人的几分钟之前,下半场快结尾的时候,在对阵哥斯达黎加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的阿尔扬·罗本(Arjen Robben)带球进入禁区。如果不是哈维尔·马斯切拉诺(Javier Mascherano)拼命追赶并阻拦了他的射门,他可能已经攻入了制胜一球,也无需再打加时赛了。赛后,马斯切拉诺在兴奋和解脱中哭了起来。

"这样出局真糟糕,"罗本说。

当阿根廷和梅西继续挺进时,巴西无疑也感受到了同样的空虚。

翻译: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德国警方正调查第二起美国间谍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Try New Relic at no charge

Deploy New Relic and get your Nerd Life t-shirt. Monitor your Ruby, PHP, Python, Java and .NET web apps in less than 2 minutes.
From our sponsors
德国警方正调查第二起美国间谍案
Jul 10th 2014, 07:11, by ALISON SMALE

柏林——周三,有消息称,美国情报机构涉嫌在德国招募了另一名间谍,而这次是国防业的员工。对华盛顿的愤怒之情因此进一步高涨,就连美国的坚定盟友都表示,这一最重要的跨大西洋合作关系需要从根本上重启。

德国联邦总检察长确认,警方至少突击搜查了大柏林地区的一所公寓及一间办公室,理由是怀疑一名男子参与间谍活动,但并未披露此人的具体身份。不过,由《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和两家公共传播机构组成的联合调查性报道团队援引不具名的政府人士的话称,这名男子与国防部有关,并且涉嫌向美国军事情报机构传递信息。

德新社(DPA)也援引未具名的来源报道,这名嫌疑人在国防部的政治部门工作,职责是开展国际武器合作。

目前还没有更多细节公之于众,而总检察长在简短的声明中表示,尚无人被捕。

德国的政府官员及政党人士似乎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们对这起新案件的震惊之情。就在几天之前,德国外交部刚刚召见了美国驻德大使约翰·B·艾默生(John B. Emerson),因为有报道称,一周前被捕的德国情报机构的一名中层员工承认,自己将大约200份文件交给了美国人。据称,他以此换取了酬金。

本周,德国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派出代表团紧急奔赴纽约和华盛顿,但代表团负责人表示,美国官员及政党人士迟迟未能理解此事对两国关系造成的损害。

"在某些情况下,'无可奉告'可不够,"外交委员会主席诺伯特·勒特根(Norbert Röttgen)在华盛顿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美国必须明白,此事正在造成怎样的心理创伤。我认为,这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勒特根还是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所在的中右翼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党(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中颇具影响力的成员。

同时,勒特根谨慎提醒他的德国同僚,要理解柏林和华盛顿对情报机构角色的看法迥异,不应该让这一差异对两国原本十分牢固的关系造成永久损害。分析人士称,对于情报机构的运作方式及其合理目标的确定,德国人的看法要严格许多。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如今的德国外长、社会民主党人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曾领导加强与美国进行情报合作的工作。他似乎也难以理解美国为何会对德国开展间谍活动。

"我们一直保持沟通,没人隐藏自己的观点,"在《萨尔布吕肯报》(Saarbrücker Zeitung)周三发表的报道中,他接受采访说。"试图弄清德国立场的举动不仅很不恰当,而且毫无必要。"

德国怒火的发泄对象大多是美国,公众的愤怒较少指向了德国自己的情报官员。然而,如果目前的案件被定性为间谍活动,这些官员可能就需要对他们两处明显的严重安全缺口负责。

在华盛顿,质询的中心是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何时向奥巴马总统通报了导致前述德国中层情报雇员于上周被捕的事件。

上周四,奥巴马和默克尔按计划通了电话。除其他事情以外,他们谈话的重点本应为,是否要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因为该国表现出不愿缓和乌克兰危机。

在整件间谍事件上,默克尔一直相当沉默,但周一在北京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她被迫做出了回应。现场呈现出不同寻常的一幕:德国领导人对美国表示批评,而共产中国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则在一旁观看。如果据报的两起美国间谍案中的第一起得到证实,默克尔表示,对于她认为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这将是一起"严重事件"。

Melissa Eddy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陈柳、许欣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斯诺登申请延长在俄庇护居留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Monitor all your apps!

Deploy New Relic and get your Nerd Life t-shirt. Monitor any web or mobile app in less than 2 minutes. Don't let performance ruin your bottom line.
From our sponsors
斯诺登申请延长在俄庇护居留
Jul 10th 2014, 06:10, by NEIL MacFARQUHAR

莫斯科——周三,俄罗斯新闻机构报道,披露大量美国政府机密文件后逃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前分析师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的律师表示,他的客户已经提交了延长临时庇护期的申请。

斯诺登的律师阿纳托利·G·库切连纳(Anatoly G. Kucherena)称,他已提请俄罗斯联邦移民局(Federal Migration Service)的莫斯科分局允许斯诺登在为期一年的最初庇护期于7月31日失效后继续留在俄罗斯。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Interfax)援引库切连纳的话说,"我们已经提交了相关文件,希望延长他在俄罗斯的停留时间。"

俄罗斯去年决定为斯诺登提供庇护的决定成为了莫斯科与华盛顿矛盾的一个主要来源。奥巴马总统还因此取消了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V·普京(Vladimir V. Putin)的一次会议。除此以外,俄罗斯今年3月还吞并了克里米亚。一系列此类事件驱使俄美关系达到了自苏联1991年解体以来的最低点。

斯诺登的律师拒绝阐明申请理由,表示俄罗斯政府将作出最终决定。

他说,"我现在不会说出我们希望延长庇护期的依据,因为决定应由联邦移民局来做。"

31岁的斯诺登去年夏天逃离美国,被控从事间谍活动,以及盗取政府资产。斯诺登的支持者称他是英雄,而批评者则把他当作叛徒。

去年6月,斯诺登在俄罗斯落脚,但这几乎纯属偶然。他试图从香港前往拉丁美洲,准备在莫斯科转机的时候,美国撤销了他的护照。

没有多少关于斯诺登在俄罗斯的日常生活的消息传出,但据称,他一直试图前往另一个国家,特别是厄瓜多尔或巴西。然而,如果斯诺登乘坐的飞机在与美国签署有引渡协议的国家迫降,他有可能被遣送回美国。

俄罗斯联邦移民局拒绝就斯诺登的申请事宜向该国新闻机构发表评论,表示这是私人问题。不过,没有迹象表明,俄罗斯会将他驱逐出境。

斯诺登坚称自己是一名揭发者,揭露了美国政府在多大程度上监控各国公民及外国政府,拉网式地搜寻恐怖嫌疑人。很多美国高级官员称他为叛徒。

翻译:陈柳、许欣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克里敦促中国缓解争议海域紧张局势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克里敦促中国缓解争议海域紧张局势
Jul 10th 2014, 04:25, by JANE PERLEZ

一名美国高级官员表示,周三,在中美高层会晤的一次闭门会议中,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敦促中国在其临近海域遵守海洋法,以缓解地区紧张局势。

这名官员表示,克里呼吁中国支持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其他亚洲国家正在考虑制定此类准则,以执行通航规章,并遏制在南海及东海采取单边行动。根据标准做法,这名官员以不具名为前提向记者通报了相关情况。

克里是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的首日安排中会见了负责中国外交政策事宜的国务委员杨洁篪。在这个中美两国高级官员参与的年度会议上,双方会各自阐述对国家安全、经济、气候变化及人权等议题的不同看法。

这名官员表示,"国务卿强调,在当前形势下,各国不应当,也不会获准任意采取单边行动,以推动领土主张或自身利益诉求。"这里暗指的是中国今年5月在越南沿岸争议海域放置大型石油钻井平台,以及在2012年实质上夺取菲律宾宣称拥有主权的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中方称黄岩岛——译注)。

该官员表示,克里还称,以区域和谐为代价创造"新现状"的举措是"不可接受的"。

已成为华盛顿与北京的一个主要分歧点的是,中国想方设法地坚持对南海岛屿及海域的领土主张,并阻碍区域性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完成决定海事规章的行为准则。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贸易通道之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揭开了为期两天的对话活动的序幕,表示稳固的中美关系对各方均至关重要。习近平说,"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

习近平还强调了中国的经济及军事力量。他说,"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此番言论暗示,美国过去60年间在亚太地区独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不会持续下去。

前述美国官员透露,在会见以言行直率著称的外交官员杨洁篪时,克里表明了华盛顿对中国在几个问题上的政策的反对,并为美国在亚洲的结盟行为进行了辩护。此类结盟安排一直遭到北京的严厉批评。

这名官员表示,克里讨论了中国日益恶化的人权状况,并援引了一些具体案例,包括已被拘禁多年的人士,以及过去几个月在针对律师和记者的打压行动中遭关押的人。"尤其是,他表达了我们对表达政治观点的个人越来越多地遭到逮捕和骚扰这种趋势的看法,"该官员称。

今年,中国拒绝与美国展开人权对话,显然是为了报复奥巴马总统2月会见达赖喇嘛(Dalai Lama)的做法。达赖喇嘛是流亡的藏人精神领袖,主张藏人从中国获得更大的自治权。

近年来,中美官员曾多次会晤,讨论中国的人权和宗教迫害问题。不过,关于人权问题的讨论目前被暂停。

前述美国官员称,克里表示,希望恢复人权对话。同样地,他还提请中国同意,继续就网络安全议题展开正式对话。今年,美国的一个大陪审团以从事网络间谍活动为名起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名成员,中国继而于5月暂停了网络安全对话。

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Todd Stern)会见了在中国负责同等事务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后者是中国政坛中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解振华称,"我们正在内因方面进行巨大努力,以便为气候变化做出相应的贡献。"

虽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尚未达成突破性协议,但美国官员表示,他们察觉,中国遏制污染的决心比之前更加坚定。中国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有些中国领导人甚至认为,这可能会成为政治动荡的诱因。

另一名美国官员透露,出席气候变化会议的一名中方成员称,中国需要向污染宣战,就像美国对贫困宣战一样。

翻译:许欣、陈柳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阿根廷点杀荷兰,梅西终于进决赛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阿根廷点杀荷兰,梅西终于进决赛
Jul 10th 2014, 02:51, by 《纽约时报》

巴西圣保罗——阿根廷在周三与荷兰队比赛中战平后,在点球决战中4比3击败对手,自1990年后第一次晋级世界杯决赛。

上半场攻势占优的阿根廷队没能取得破门,下半场荷兰队也加快了比赛节奏,但双方在中场对对方核心球员的缠斗和压迫都有效遏制了对手的进攻,120分钟后比分依旧为0比0。阿根廷本场仅有6次射门打在门框范围内,而荷兰只有3次。

本场比赛阿根廷在进攻端的梅西(Lionel Messi)和防守端的马斯切拉诺(Javier Mascherano)表现出色。而原先荷兰队最抢眼的罗本与范佩西却似乎在大雨中失去了方向,但荷兰队仍然依靠门将西列森(Jasper Cillessen)的精彩发挥力保城门不失,艺高人胆大的西列森还在比赛中两次盘带晃过对方前锋。

由于荷兰队提前用尽了三个换人名额,意味着此前在与阵哥斯达黎加点球对决中英勇救主的门将克鲁尔(Tim Krul)无法出战。而西列森此前职业生涯17次面对点球,没有扑出过1个。

阿根廷队的梅西、加雷(Ezequiel Garay)、阿圭罗(Sergio Aguero)和罗德里格斯(Maxi Rodriguez)先后将球送入网窝,而荷兰队弗拉尔(Ron Vlaar)和斯内德(WeMAsley Sneijder)主罚的点球却被阿根廷门将罗梅罗(Sergio Romero)扑出,阿根廷4比2在点球大战中击败荷兰,将于周日在里约热内卢与此前7比1屠杀东道主的德国队决出本届世界杯冠军。

周日的决赛将是1986年和1990年世界杯决赛的重现。1986年马拉多纳率领阿根廷在墨西哥击败了德国,而在1990年在意大利他们却输给了对手。

对于梅西来说,有机会问鼎大力神杯意味着真正能在阿根廷的父老乡亲心目中与马拉多纳齐名,二者已经被球迷和媒体比较过很多次了,而现在他们之间的差距,就剩下一座世界杯。

黄昱帆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已开始反思死刑制度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已开始反思死刑制度
Jul 9th 2014, 23:36, by 马语琴

上海——上个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推翻了对一名妇女的死刑判决,该女子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丈夫,并将其分尸。最高法决定把这桩引人注目的案子发回省级法院重审,这一标志性的决定是迄今为止中国慎用死刑判决的又一迹象。

据信,中国每年处决的死刑犯超过了全球其他各地处决的死刑犯的总和。从一开始,43岁的李彦就似乎很可能成为一名死囚。2010年,她用气枪打死了丈夫,之后分尸烹尸。不过,警方的照片和医疗报告证实了李彦称丈夫曾对其实施家暴的说法——包括在她身上摁灭烟头,把她的头往墙上撞,用气枪威胁她。最高法正确地判定,这些情节足以支持法院重审此案。

中国正在减少死刑判决。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律学者刘仁文透露,从2007年到2011年,中国每年处决的死刑犯人数下降了一半。目前,许多暴力犯罪分子被判处的是所谓的死缓,该判决总是会在之后降格为无期徒刑。这种对死刑的限制赢得了民众广泛的支持。

一个收集被处决的死刑犯器官,并且据说还会出售的国家,是怎样变得倾向于运用更人道的刑罚,来取代死刑的呢?

和全球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年代都执行过死刑和其他一系列严酷的刑罚,其中有多个朝代出现过发配为奴、墨刑和阉割的刑罚。不过,自汉朝以来(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儒家学者开始强调以人道主义方式构建司法制度。他们主张,刑罚的目的是促使违法者洗心革面,重建社会和谐,而不是为了报复。

有一条重要的准则是"出礼入刑"——即只有当较温和的手段失效时,才会动用刑罚。尽管多个世纪以来,中国肯定发生过残酷的处决,不过帝王们会定期干预,发布大赦令,赦免所有的违法者。有些帝王做得更进一步,8世纪,唐玄宗曾短暂地取消死刑,中国由此成为几个少有的取消死刑的封建国家之一。

到皇权时代末期,中国处决囚犯的做法与欧洲相比尚算温和。清朝(1644年至1911年)的圣旨显示,中国基本上避免了当时在法国、德国和英国普遍盛行的狂欢式的死刑处决。公开处决是气氛庄重、秩序森严的事件,守卫会驱散乱哄哄的围观者。

1949年毛泽东上台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以死刑作为政治工具,发动了血腥的惩戒运动,当局大肆搜捕嫌疑人并迅速执行处决。从1950年到1953年,在镇压反革命的运动中,当局处决了逾71万政治犯。在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期间和邓小平之后发起的"严打"运动中,死刑处决在国家的纵容下再度激增。

毛泽东不会驱散人群,反而会鼓励众人围观。他无视华夏文化中一脉相承的人道传统,在1951年公开宣称死刑往往能"平民愤"。对他亦步亦趋的领导人也提出了类似的主张。

如今,中国处决囚犯经常会激起民愤,而非平息民愤。2007年到2008年,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资助的一项调查访问了三个省的近4500人。调查发现,只有58%的人支持死刑——而美国的这一比例接近60%。或许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调查中的受访者清楚,死刑的执行是不公平的。69%的受访者认为,贫困的犯人比富裕的犯人更可能被处死,这种印象是准确的;而60%的人认为,无辜者可能会被误判。的确如此,中国媒体一直在广泛报道错案——比如河南省的一名男子被判犯有故意杀人罪,但所谓的被害人却在2010年现身。

其他一些调查表明,相比于普通民众,中国的法律和政治精英更支持死刑。然而,这些人群已经注意到了民众的改革呼声。在中国尝试展现自己拥有一个更现代、更公正的法律制度之际,错判引发的强烈抗议,对中国司法制度的正当性构成了挑战。

犯罪学家进行的采访显示,国际社会的批评也发挥了一定影响。1977年,只有16个国家废除了死刑;如今,已有140个国家——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在法律或实践中废除了死刑。中国的法律学者和法官们完全清楚自己的国家是异类。

2006年,一群有改革意识的法官开始正式倡导,实施惩罚时要审慎。在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的带领下,他们推行了"少杀慎杀"的格言。第二年,最高人民法院开始复核所有死刑案件,极大地制约了下级法院做出的死刑判决。结果,许多案件被改判为死缓——实际上意味着囚犯在狱中服刑约25年。

这种转变遭到了强硬派的抵抗,他们警告称这么做会导致犯罪激增。但此后并未出现混乱。一些犯罪学家现在表示,过去那些严酷的运动实际上加剧了暴力犯罪,因为它们致使罪犯不愿放过目击者。

中国警方依然会开展惩戒运动。但在这些行动中被捕,不再必然意味着会被处死。就连在2008年那起著名案件中猛刺加拿大模特戴安娜·奥布赖恩(Diana O'Brien)二十多刀的农民工陈军,也只是被判死缓。该案发生时,距北京奥运会开幕只有一个月,当时警方正在打击大小犯罪。过去一年里,我采访了前警方调查人员、陈军的家人和奥布赖恩的母亲。采访表明,在该案中,当局急于表现出克制。对他的审判表现出的重点是赔偿和社会和谐,而非报复性正义。

中国的刑罚实践远称不上开明。即使刘仁文透露的,中国处决人数减半的说法是真的,对话基金会(Dui Hua Foundation)的数据依然表明,中国一年会处决约3000人,而美国2013年仅处决了39人。

但即便是处决人数初步出现下降,也是令人鼓舞的,因为这样能允许李彦那样的人真的有机会享受到正义。中国的法官和政策制定者应该继续关注公众对保持克制的呼声。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甚至可能回归中国仁慈的本源。

马语琴(Mara Hvistendahl)是作家合作机构Deca的创始成员,也是《他们被城市吞没》(And The City Swallowed Them)一书的作者。

翻译:张薇、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切尼又回来了,讥弹时政大鸣大放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切尼又回来了,讥弹时政大鸣大放
Jul 9th 2014, 23:40, by PETER BAKER

在离任后的第二个夏天,随着他心脏衰竭的发生,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Dick Cheney)进入了昏迷状态。他后来回忆说,在昏迷的几周中,他梦见自己住在罗马北部的一个乡村别墅里,每天一早走在石板路上去买报纸或咖啡。

然而,切尼绝非是能在意大利,或更实际地说,在他怀俄明州的牧场安静退休的人。一个心脏移植手术在两年后恢复了他的体力,随着他开始挑战奥巴马总统(President Obama)、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激进派伊斯兰教、参议员兰德·保罗(Rand Paul)、他所在的政党,乃至历史,他看来也恢复了政治活力。

由于极端组织攻占了伊拉克的大部分地区,现年73岁的切尼认为总统表现软弱,他被激怒了,近几周来,他已发起了多次宣传闪电战,并成立了一个新组织,以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日子里强化美国的国家安全。民主党人对他只有鄙夷,就连某些共和党人也不看好他,他们把切尼的抱怨看作是一个被他们指责为应该对这个国家的许多困难承担责任的人高度傲慢的表现。

对许多人来说,他就是给笑话做结尾的一个"包袱"。

但是,切尼引起人们注意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他在公共舞台上的独特地位和极化作用。他直截了当,毫无歉意,似乎毫不在意别人对他的挖苦。他仍被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事件驱使着,如果说世上的其他人已经把事件当成历史的话,他还没有那样做。他最近多次接受采访,在其中一次,他对查理·罗斯(Charlie Rose)说,"我不再参加任何竞选,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只有一些人认为他的话值得听。在MSNBC电视台、以及自由派的评论栏目和网站上,他的再次出现,为"他算老几"的这类评论,提供了没完没了的话料。一些活动人士甚至认为,他应该被禁止在电视上出现,因为在他们眼中,他已信誉扫地。

"他就像政治中的A-Rod,"奥巴马的长期战略顾问戴维·普洛夫(David Plouffe)说,A-Rod是丑闻缠身的棒球明星亚历山大·罗德里奎兹(Alex Rodriguez)的简称。"没人想听到他的消息,尤其是他想给他应该负责的现实制造一个不同版本的企图。"

对受到多方攻击的白宫来说,前副总统的再次出现,其实是一个把目标转移到切尼和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总统作的决定上去的好机会,这样就不用再为奥巴马处理外交政策的问题辩护了,在民意调查中,大多数美国人在这个问题上对奥巴马不满。

6月17日,切尼与女儿莉兹·切尼(Liz Cheney)联名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评论文章,把自己置于辩论之中,文章抨击了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称其听任伊斯兰武装分子实际上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建立自己的国家。他们写道,"很少有美国总统犯下这么严重的错误,让如此多的人付出代价。"

不过,切尼在共和党的某些角落里仍有很强的支持者,他们对他能在别人敛手裹足的情况下站出来感到高兴。曾给切尼撰写演讲稿的约翰·麦康奈尔(John McConnell)说,"不少人与我联络,他们说,看到他站出来很高兴。"

《旗帜周刊》(The Weekly Standard)主编威廉·克里斯托尔(William Kristol)说,奥巴马的失误让美国人更容易接受鹰派的论点。"很多人会说,'不错的观点。不过,这些话一定要由迪克·切尼来说吗?他对这些问题有太多的历史责任,'"克里斯托尔说。"我总是觉得这种说法有一半是自作聪明。我认为,迪克·切尼在保守派共和党人中仍很受欢迎。"

朋友们说,切尼最近这次涉足公共领域,反映出他对动摇中东的混乱的真实震惊。他和曾在国务院任职的莉兹·切尼三月份去过该地区,回来后,他们对自己在当地观察到的惊恐程度表示惊讶,这种惊恐在他们看来是美国的撤退引起的。

在电视访谈中,切尼承认伊拉克战争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顺利,但是他说,布什和他在2007年通过增加兵力、以及与逊尼派部落联盟扭转了事态,留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他们说奥巴马后来断送了那种局面。

切尼父女决定成立一个名为"强大美国联盟"(Alliance for a Strong America)的组织,并请曾为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出谋划策的布莱恩·琼斯(Brian Jones)帮助他们。"这个组织的主要重点将是向人们宣传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危险性,这种外交政策正在党内外得到提倡,"琼斯说。

该组织也为切尼女士提供了一个新的公共平台,她曾参加参议员的竞选,但提前告终,她在竞选中公开反对同性婚姻。切尼一家试图超越之后发生的家庭分裂:副总统的另一个女儿玛丽·切尼(Mary Cheney)就是与一位女性结的婚,她公开批评了姐姐。莉兹·切尼最终退出了竞选,理由是一个不相关的家庭急事。

尚不清楚姐妹俩是否已经和好。当被问及那个针对外交政策的组织时,玛丽·切尼未置可否。她只是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我没有参与他的新组织,"并没有给出更多的解释。

翻译:Cindy Hao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朝鲜再次发射两枚飞毛腿导弹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朝鲜再次发射两枚飞毛腿导弹
Jul 9th 2014, 23:57, by CHOE SANG-HUN

韩国首尔——朝鲜周三测试发射了两颗飞毛腿类型的导弹,即使在小步骤地与日本和韩国接触的同时,朝鲜也要展示其弹道导弹的能力。

韩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办公室发言人严晓植(Um Hyo-sik,音译)上校说,导弹是从朝鲜西南部的一个场地发射的,向东北方向飞行了约500公里后,落到朝鲜和日本之间的海上。

朝鲜已在今年进行了13次火箭和导弹测试,总计发射了90枚投射物,大多都是从该国东海岸的场地发射的。

发射的导弹中有七枚是弹道导弹,其中包括两枚"劳动"导弹,它们是在3月26日从平壤北边的肃川发射的,跨越该国飞行了650公里后,落入东部海岸线以外的水域中。

朝鲜也曾在6月29日从东海岸发射了两枚飞毛腿类型的导弹,那是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韩国的四天前。

韩国和日本谴责这些测试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出于对朝鲜在制造能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担忧,联合国禁止朝鲜研发任何弹道导弹技术。

朝鲜周一称,将派一个拉拉队陪同其体育代表团参加将于9月份在韩国仁川举办的亚洲运动会。

朝鲜还重新启动了一项调查,已探寻据认几十年前被劫持带到该国的日本公民的命运。作为回报,日本缓解了一些对朝鲜施加的经济制裁。

翻译:Cindy Hao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联合国报告称阿富汗战事致平民伤亡激增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联合国报告称阿富汗战事致平民伤亡激增
Jul 9th 2014, 23:52, by AZAM AHMED, MATTHEW ROSENBERG

阿富汗喀布尔——据联合国一份报告称,由于叛乱分子增加了与政府军的地面作战,阿富汗平民今年上半年的伤亡人数激增了24%,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严峻信号表明,此地的战争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转折。

自从联合国开始统计冲突中的阿富汗伤亡人数以来,地面战斗第一次成为这场战争中最致命的因素,超过了简易爆炸装置造成的伤亡,此前简易爆炸装置是最主要的致命原因。死亡者中的妇女和儿童人数尤其地高。

联合国的报告表明,这场战争已怎样变得格外血腥,以及参战各方的势力构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国人已不再参战。现在,当联军指挥官说,阿富汗部队是全国各地主要的战斗力量时,那已不仅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说法。阿富汗各地都发生过暴力的爆发,部分原因是叛乱分子不再担心联军部队会来援助阿富汗军队。

在某种程度上,上述数字也证实了这一点。虽然叛乱分子在2009年同期杀死的平民人数是今年上半年的两倍,但是同期内被叛乱分子打死的亲政府力量的人数则减少了一半,其中原因几乎完全是联军减少了空袭。

报告为这场越来越不透明的战争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片刻写照。由于在全国各地检查战斗情况的联军力量减少,现在主要靠阿富汗的国防和内政部搜集和发布有关暴力的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两个部门在提供有关警察和军队的准确伤亡信息上的名声不怎么好。从他们的零星报道中看到的情况是,该国安全部队的死亡人数似乎在增长。

战斗的显著增加削弱了联军部队开始逐渐撤出时的判断,即叛乱分子不大会愿意与他们的阿富汗同胞作战。虽然在过去,塔利班可能经常会选择用路边炸弹的方式袭击全副武装的联军部队,但他们最近已越来越愿意冒险与阿富汗部队面对面地作战,尤其是在平民人口密集的地区。

联军的交战规则是为减少平民伤亡设计的,而阿富汗军队和叛乱分子与联军不一样,他们不大区别平民与军人。阿富汗军队经常向他们认为有武装分子潜伏的村庄发射迫击炮。同时,武装分子则经常从远处向民用设施发射火箭,希望能打中政府军,但往往并非如此。

联合国阿富汗事务特别代表扬·库比什(Jan Kubis)在一份声明中说,"阿富汗冲突的性质正在2014年发生变化,已扩展为平民居住区的地面交战形式。对包括阿富汗最弱势群体在内的平民来说,这被证明是灾难性的。"

与一年前的同期相比,地面作战的增加所造成的死亡和受伤的儿童人数增长的一倍多,战斗中意外伤亡的妇女人数则增长了三分之二。一半以上的伤亡是因手榴弹和迫击炮落在住宅、农田和游玩场所附近造成的。造成其余伤亡的原因是平民在交火中被意外射中。

在阿富汗的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乔其特∙加格农(Georgette Gagnon)在一份声明中说,"战斗在2014年越来越多地发生在社区、公共场所,以及普通阿富汗人的住所附近,导致妇女和儿童的伤亡人数令人不安地持续螺旋上升。"

联合国报告称,今年上半年的伤亡中,有近四分之三是叛乱分子造成的,亲政府部队造成的伤亡不到10%。联合国说,有12%的伤亡的具体制造方无法确定。

阿富汗官员说,一群携带炸弹的自杀者,周三袭击了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省的警察局大楼和省长办公大楼,这提醒人们,即使在阿富汗最戒备森严的地方,平民也会面临危险。

上述两座建筑都位于坎大哈市的一个人口稠密地区,阿富汗官方提供的初步报告显示,袭击可能造成平民死亡或受伤。

坎大哈省政府的一位发言人达瓦∙汗∙弥纳帕尔(Dawa Khan Minapal)说,袭击始于中午时分,袭击者在省长官邸外引爆了至少两辆满载炸药的摩托车。至少有七名袭击者试图冲进大楼,但政府官员说,他们未能进入建筑物,截至午后,袭击者已全部被打死。

弥纳帕尔说,至少有两名保安人员死亡,阿富汗安全部队的其他四名成员在袭击中受伤。没有马上得到平民伤亡的具体情况。

坎大哈省警察局发言人齐亚∙杜拉尼(Zia Durani)说,大约在同一时间,几个携带炸弹的自杀式袭击者试图冲进警察局大楼。

杜拉尼说,警方迅速阻击了袭击者,并且"战火仍在进行,袭击者仍在试图冲进大楼。他们在距离大楼不远的地方与警方交火。"

他说,袭击导致了警察和平民的伤亡,但具体人数目前不详。

翻译:Cindy Hao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法国人为什么不快乐?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法国人为什么不快乐?
Jul 9th 2014, 23:39, by 罗杰·科恩

伦敦——今年的环法自行车赛是在英国拉开了序幕,准确地说,是在约克郡拉开了序幕,而且它第三阶段的终点是在白金汉宫外的广场上。接下来,猪都会飞了。

事实上,猪已经飞过了,因为这个典型的法国赛事以前已经在英国举办过一次了。但我们仍然必须问:还有什么东西是神圣的呢?说不定英国皇家赛马大会很快就会搬到法国图卢兹举行。

上周我在巴黎。这座城市很美丽。游客们懒洋洋地倚靠桥上,享受着奶酪、法棍面包和廉价红葡萄酒组成的野餐。他们很快活。天气也好极了。当然法国人的脾气有些暴躁。对于环法自行车赛奇怪地搬到了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我没有听到任何抱怨,但却听到了他们对其他种种事情的抱怨。

保守派前总统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被警方羁押了15小时,就腐败指控接受问讯。而来自社会党的现任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支持率已经跌落到了新低。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总统宝座,曾经是辉煌荣耀和近乎君王一般的权力的象征,现在却令人失望透顶。

法国人不快乐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情形。一个热爱思想的国家,如今却陷入了意识形态上的空虚。如果说有任何人能填补这种空虚,那就是右翼领袖马琳·勒庞(Marine Le Pen)了。她对欧洲、移民、犯罪、全球化等等议题,进行了拿捏巧妙的抨击,在她看来这些问题正是法国衰落的元凶。

法国的失业率几乎是德国的两倍、经济增长接近于零、投资创下新低。如果说欧洲经济正在蠢蠢欲动,那么法国则显示出了顽抗生命迹象的杰出能力。

法国总理曼纽尔·瓦尔斯(Manuel Valls)是中间派,在他自己的社会党内遭到了很多人的憎恶。瓦尔斯正在试图削减公共部门开支、放宽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削减工资税,对国有成分过重的经济推行自由化,从而广泛地推动就业和经济的增长。在他之前,很多人都进行过这些尝试。很多人都失败了。在法国,这样的改革是一个西绪福斯式的任务。

法国不仅是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个现代国家。从医疗系统的铁路系统(没有发生罢工的时候),法国的特质世人皆知。但法国人不喜欢现代性,他们不信任现代性。这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不喜欢和不信任的原因有两个。现代性重新定义了空间,降低了国家的重要性。这是不能容忍的。

重新定义空间,与在技术的推动之下,距离被消除有关。正如著名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塞尔(Michel Serres)去年在巴黎一大(Sorbonne)谈到数字世界时所说的,"波音飞机缩短了距离;新技术消除了距离。"

这让法国人备受困扰,因为他们比其他人都更看重一个地点的特殊性,以及人对某地的依恋的独特性。这种纽带体现在"风土"(terroir)一词中,它既指土地,同时又指涉其独到之处,土壤的性质、气候、独有的人情关系。一瓶上好的勃艮第葡萄酒,和一瓶寻常葡萄酒的原料产地可能仅有百米之遥。土壤不一样,土地的坡度也不一样。距离是件大事。然而现代性却蔑视距离。它甚至把环法自行车赛搬到了英国。正如塞尔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空间里。"

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法国人对国家抱有深深的信念。国家是错误的纠正者、人际事务的调停者、社会正义的本源、尽责的对象、权力的依归。单单是"放松监管"(deregulation)这个词,都会让法国人感到厌恶。

但技术将权力从国家手中,转移到了生活在没有边界的网络世界里的无国籍人士。如今,对一个人的存在来说,电子邮件地址的重要性和意义,远比实际地址大。交流方式正在经历一场革命。自从印刷媒体被发明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革命,但它不是一场法国革命。实际上,它是一场反法国的革命。它挑战着法国人的基本价值观、自我认知,以及对国家的依恋。

在改革的努力中,总理瓦尔斯似乎正在与法国的工会对抗。他真正面临的,是对现代性根本上的反对。

塞尔在演讲中讲了一则有关圣德尼(Saint Denis)的故事。圣德尼是基督教的一名殉道者,在公元250年前后被砍头。据称被砍头后,他捡起自己的头颅,一边走一边布道,走了好几公里。母亲给他讲这个故事时,还是个孩子的赛尔提出了反对,他说圣德尼没有眼睛,不可能找到自己的头。母亲则训斥赛尔没听懂这个奇迹。

赛尔说,如今所有人的头都以各自电脑的形式,摆在桌上。他对法国听众说,"你们都已经被砍头了!"

法国人常常就是这么想的。在我看来,除非出现奇迹,恐怕我们对此能做的有限。

欢迎在Facebook 和Twitter上关注本文作者。

翻译:土土、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澳门活动人士计划仿效香港举行民间公投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澳门活动人士计划仿效香港举行民间公投
Jul 9th 2014, 23:54, by 王霜舟

中国领土澳门的活动人士说,他们打算就直接选举进行一次非正式公民投票,此前香港的一次类似公投吸引了大批选民参加,为宣扬居民的民主改革渴望起了帮助作用。与香港一样,澳门的行政长官由一个亲当权者的选举委员会挑选,这样选出来的人不大可能挑战中国的中央政府。澳门现任行政长官崔世安将于8月31日面临新一轮投票,预计由4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将授予他第二个五年任期。

约有60万居民的澳门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1999年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是中国唯一的賭博合法的地方。在过去十年中,由于内地的玩家源源不断地涌入,澳门的赌博营业额增长迅速,现已远远超过拉斯维加斯。虽然赌场业的成功使澳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入世界的最高行列,但当地居民对高房价、收入不平等以及腐败等现象表示日益关注。五月份,上千名澳门居民上街抗议一项法案,该法案将会大幅提高政府高级官员的退休福利。

"澳门居民一般被认为对政治无动于衷,但是自从示威之后,他们表现出在未来的政治问题上不再沉默,"活动人士及公投策划组织者之一周庭希(Jason Chao)说。"即将来临的行政长官选举是一个让公民参与的机会。过去,我们这些活动人士会组织示威,但这次,我们可以鼓励公民参与进来,参加民间公投。"

定于8月24日至30日举行的非正式公投,将让澳门居民对他们是否支持在2019年用普选的方式产生行政长官进行表决。参加投票者也会被要求对2014年的行政长官进行模拟投票。如果没有人出来挑战崔世安的话,选民们将被问及他们是否信任现任行政长官。这次非正式投票活动由三个民间机构组织:澳门良心、澳门青年动力,以及开放澳门社团。投票将以计算机网和现场这两种形式进行。

澳门政府说,筹备中的公投"无宪制性法律依据,不具备任何法律基础,是非法的,也是无效的。"政府官员和内地的国家新闻媒体对香港的公投也做出类似的批评,香港的公投吸引了来自当地351万注册选民的近80份投票。

与香港类似,澳门的治理也是在"一国两制"原则的框架下,这意味着,虽然它们都是中国领土,但在本地事务上,它们都保持着广泛的自治权。澳门离香港不远,乘渡轮一个小时就能到,与香港不同的是,澳门的基本法中没有其行政长官将最终通过普选形式产生的条款。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Cindy Hao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