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星期六

纽约时报: 福岛核电放射性物质泄漏仍在持续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福岛核电放射性物质泄漏仍在持续
Oct 26th 2013, 01:10, by MARTIN FACKLER, HIROKO TABUCHI

东京——数月来,遭损毁的福岛核电站不断传来坏消息,其铺天盖地之势令人无法躲避。

今年夏天,核电站运营商承认每天有数吨被污染的地下水流进太平洋。而且,新的事故还在加大放射性物质的泄漏。本周,新近被污染的雨水溢出了堤坝。在那之前两周,工人错拔了一根管子,从而导致又有10吨污水被排到了地面,还把他们自己淋了一身。

最初那场灾难已经过去了超过两年半的时间,许多人原本希望,随着放射性衰变自然发生,到此时修复早已应该开始,但这些事故使人们质疑,持续的泄漏是否正在让环境乃至日本人民陷入新的危险。

最近几周对科学家进行的采访表明,他们很难确认,哪些影响是最近的泄漏造成的,哪些是最初那场灾难遗留下来的。这些影响包括新近在福岛附近一片宽阔的海床地带发现的高辐射点。但他们和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 Company,简称东电)收集到的证据表明,趋势令人担忧。

最新泄漏带入太平洋的污水似乎远多于以前。而且泄露速度至少要到2015年才能慢下来,到那时,受损反应堆周围的一堵冰墙应该已经建成。此外,尽管许多日本人认为核电站早已停止喷发放射性物质了,但放射性物质依然在渗入空气。

"这已经演变成了一场缓慢展开的环境悲剧,"地质调查综合中心(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地球化学家丸井敦尚(Atsunao Marui)说,"如果不控制住泄漏,我们可能会制造一场新的人为灾难。"他研究了从福岛核电站流出的污染地下水。

接受采访的科学家中,即便是那些最警醒的科学家也不担心最新泄漏会影响到人类健康。灾难发生后,核电站附近的8万多名居民几乎立即就被疏散了,附近水域依然严禁捕鱼。他们表示,有鉴于此,最新泄漏给人类造成的直接危害很小或根本没有。但他们也说,这并不排除会对环境造成其他影响。

同灾难发生后的最初几天相比,如今通过空气和水释放出的辐射物质实在不算多,但它们也依然远高于正常运行的核电站通常获许的排放量。

近来辐射激增的幅度之大,以及所污染地下水的量之多,都让青山道夫(Michio Aoyama)认为,放射性同位素铯-137可能正以每年约300亿贝可勒尔的速度流入太平洋,此速度为去年的三倍。青山道夫是一位海洋学家,为一家政府研究机构效力,被认为是海洋辐射方面的权威。他估计,锶-90可能也正以相似的速度进入太平洋。

青山博士估计,事故发生时,多达1.8万万亿贝可勒尔的铯-137流入了太平洋,他指出,如今的量较那时要小得多。但其他一些科学家却怀疑,最新泄漏对港口以外的地区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海中工学研究中心(Underwater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副教授布莱尔·桑顿(Blair Thornton)帮助找到了高辐射点,它们至少覆盖了核电站以外150平方英里(约合388平方公里)海床的范围。他表示,这些高辐射点看来是在铯和锶这些重于水的放射性物质积聚在海底深沟等低点时形成的。

桑顿博士表示,随着洋流将新的沉淀物覆盖到有毒物质以上,那些地方的辐射水平应该会随时间推移而自然减弱。他说,目前的情况是,这些地方的辐射水平依然是海床其他地区辐射水平的数百倍,因此提出了这种可能性,这些高辐射点上又覆盖上了核电站释放出的新污染物质。桑顿博士说,还有一种可能是,事故最初发生时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粘在了海床的泥上,不会像预期消失得那么快。

核电站损毁反应堆外的层层防护要么已遭破坏,要么已完全损毁,因此损毁反应堆仍持续通过空气释放出铯,但这一问题却没有引起那么大的关注。东电公司表示,核电站依然以每小时1000万贝可勒尔的速度向大气释放放射性元素。东电公司表示,核电站事故向日本东北部大片地区释放了放射性物质,虽然事故过后,向空气排放的辐射已大大减少,但2012年2月以来,排放量始终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

东电已试图停止这些持续的泄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在一个遭破坏的反应堆外架设覆盖物,但它也承认,放射性物质依然会透过覆盖物上的小空隙,或反应堆建筑上遭损毁的通风系统和缝隙钻出来。专家们警告,只要这样的气态和液态泄露继续,逐渐在福岛核电站出现的环境破坏就不会终止。

日下部正志(Masashi Kusakabe)是一名研究员,效力于一家为政府监测流入太平洋的铯元素的机构,他说,"这样的辐射量不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这里是指流入太平洋的辐射量。

"但这并不是说,这样的辐射没有问题,或者可以接受,"他说。"以前从没有这样的事发生过,所以我们目前的处境也是没有先例的。"

翻译:陈亦亭、曹莉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甘南藏区,藏人与汉人貌合心不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甘南藏区,藏人与汉人貌合心不合
Oct 26th 2013, 01:11, by DAN LEVIN

中国夏河——身穿飘逸藏红色长袍的僧侣们从拉卜楞寺的土路上匆匆走过,尽量忽视身后几乎寸步不离的喧闹的汉族游客。许多游客拿着适合狗仔队使用的相机。

朝圣者和信仰没那么强烈的人们在山城夏河华丽的建筑中穿梭,凝视着香雾中高耸的佛像。一些游客没有靠近,而是享受着较为低俗的趣味:吸着烟,或者对着智能手机撅嘴,完成一种叫做"自拍"的高科技虚荣仪式。

作为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拉卜楞寺呈现了中国政府小心营造出的神圣信仰的平和景象。政府希望让游客们相信,藏区的宗教和文化在中国共产党仁慈的宽容中得到了保护。

但在私下里,许多拉卜楞寺的常住僧人抱怨着游客看不到的、侵犯性的政府政策。他们说,这些政策正在扼杀他们的文化和身份认同。

一名年轻的僧人说,"就算我们只是在念经,政府也像对待罪犯那样对待我们。"与最近接受采访的其他人一样,为了避免政府找麻烦,他要求匿名。

许多僧人表示,正是这样的失望情绪,驱使超过120名藏人在2009年以来的一波抗议活动中自焚,其中包括拉卜楞地区的13人。这些抗议活动基本上没有被中国的新闻媒体报道。 

一些国际维权人士称,中国当局没有正视藏人深层的不满——包括北京发起的、非常不受欢迎的妖魔化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的运动——而是用更严厉的政策予以回应,对自焚者的亲属进行惩罚,关押向外界传播抗议活动消息的人士。

一些流亡组织和分析人士表示,拉卜楞等亚洲中部青藏高原广阔地区的几家寺院已经成为中国官方政策的展示平台。这个策略追求的是,在熙熙攘攘的景区扼杀不满情绪,同时避免把游客吓跑。

拉卜楞的僧人描绘了一个基本上不被察觉的控制网络。这个网络让潜在的闹事者就范: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拿钱的通风报信者,以及混杂在巴士游客中的便衣特工。还有避开人群召开的思想政治学习,僧人们在会上必须痛斥达赖喇嘛。不服从的人会被处以严厉的刑期。前述僧人称,"如果我们不顺从,下场会很惨。"

拉卜楞寺始建于18世纪初,隐藏在甘肃省西南部幽暗的群山之间。每天,数百名汉族游客来到这里,转动寺院外围五颜六色的转经筒,在西藏游牧民族帐篷样式的酒店里细啜慢饮。他们在夏河县的主街购买镶嵌着绿松石的护身符,穿上僧人的袍子,轮流试戴类似莫西干头型的用于正式场合的黄色僧帽。政府官员希望,最近竣工的一个机场将会吸引更大的客流。

在石灰泥墙围起来的寺庙庭院,来自省会兰州的一个汉族家庭跪下来拜佛。母亲杨明(音译)说,"如果拜得诚心,佛会让你的愿望成真。"她承认,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仅限于此。

为了入选有利可图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名录,中央政府正斥资1.5亿元人民币对拉卜楞寺进行翻新。这座庞大的建筑里有大约1000名僧人,收藏了6.5万卷佛经。当地官员称,这里亟需结构上的改进。

然而,当地人抱怨,这样大兴土木是为了增加游客人数,而不是造福藏人。一个当地人说,"看起来很花哨,但事实上所有的改进都是为了汉人。"

旅游业正迅速改变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面貌。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前8个月,有600万游客进入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旅游业的繁荣将几家国际连锁酒店吸引到了拉萨。这里目前施行的是实质上的军管。

今年5月,一些西藏流亡组织开始了针对洲际酒店集团(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的抵制活动。该集团正在达赖喇嘛曾经居住过的历史建筑旁修建一座带有2000个房间的豪华度假中心。

2008年反对汉人的暴力抗议活动以及接下来的自焚浪潮席卷西藏之后,安全部队加紧了控制。镇压活动甚至深入到了藏民的精神生活。国际声援西藏运动(International Campaign for Tibet)称,官方已在藏区张贴了通知,宣布为自焚者祈祷,或者通过"焚香、诵经、放生和燃烛"表示声援的行为是非法的。该组织还称,至少有两名僧人因为给自焚者祈祷而入狱。

一些流亡群体表示,这样的做法只会进一步疏远藏人。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通讯联络主管凯特·桑德斯(Kate Saunders)在伦敦说,"就连点一盏酥油灯或者烧一根香都成了反对国家的行为。"

然而,当地的执法一直游移不定。最能证明这一点的一个例子就是,在拉卜楞寺,一尊高大的金佛旁的祭品台上,摆放着达赖喇嘛的照片。多年以来,政府一直不允许达赖喇嘛的照片出现,禁止藏人将他作为宗教人物来崇拜。但拉卜楞的僧人们说,他们认为,当地官员为了防止发生进一步的骚动,已经决定悄悄地容许这样的照片存在。

在旅行期间,似乎没有汉族游客认出了这个带着眼镜的老翁,北京曾把他叫做"披着羊皮的狼"。带领旅游团的僧人没有提到他的身份,担心可能会影响维持寺院运行的门票收入和捐款所得。

但是,成为佛教朝圣之旅的一个主要景点,也给僧众的修行带来了不利因素。

一名中年僧人拨动着念珠说,"在我们学经的时候,汉族游客就会闯进来。扰乱我们的心神,但是他们根本不在乎。"

可这样的抱怨似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今年7月在该地区考察期间,中国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最高官员俞正声说,经济发展是解决藏人烦恼的良药。他同时也谴责了达赖喇嘛的"中间道路"。达赖喇嘛的"中间道路"呼吁藏区实现真正自治,而不是独立。俞正声说,这与中国的政治体制相冲突。

新华社报道,俞正声说,"只有群众生活得到改善,才能更好地把他们团结到党的周围,维护稳定才有可靠的基础。"

但是,当地藏人因为中国拒绝承认他们最基本的诉求而感到愤怒。一位僧人说,"我们的希望是能让达赖喇嘛回来。"他坐在一家小餐馆里,留意着周围是否有偷听的人。"没有他,我们的宗教和文化不可能生存下去。"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重走长征之二:那些壮观但空洞的纪念碑园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重走长征之二:那些壮观但空洞的纪念碑园
Oct 26th 2013, 01:41, by 潘亚当

我第一次在瑞金上车的时候就引起了十几个当地农民的关注。这种县城里的老外极少,而我当时又穿着摩托服和头盔、骑着一辆250CC排量的车,就更让人好奇。我当时虽然已有驾照,但还没上过路。第一次把车启动时因为不习惯这么给力的车,所以猛地往前冲,差一点撞上周围震惊的农民。我的长征就这样起步了。

为了重走长征,我首先要找到一个可行的路线,但问题是并不存在"一条"长征路,而是好几个方面军单独走的不同路线。当我决定走最有名的由毛泽东率领的一方面军路线之后,我又遇到了更大的一个问题:路线很模糊,甚至有很多路段完全不知道当时的红军是怎么走的。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红军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走到哪儿了,怎么能留下很具体的路线?

比如,根据旅英独立制片人孙书云2007年用英文出版的纪实作品《真实的长征》(The Long March: The True History of Communist China's Founding Myth),当年才26岁、刚从黄埔军校毕业的肖克,负责带领第六方面军从江西到湖南,在湖南跟贺龙的第二方面军集合。但是他手中只有一张粗略的国家地图,上面只标出省会和主要的河流。在湖南的边界,肖克的第二方面军在原地兜圈子,绝望地寻找任何路线或地图,他们甚至背着一个年老、裹脚的当地女人帮他们指路,也没有带来希望。幸运的是,第二方面军在江西边界走到了一个传教士建造的教堂,墙上挂着一张很详细的国家地图。直到那时,他们才定出自己的位置。不过此图是用外语写的,军团得全部依靠共产党绑架的德国传教士勃沙特才能看懂。勃沙特跟红军走了长征全路,被绑架的时间一共有560天。

既然当时的红军如此迷惑,我又怎么能查出他们的详细路线?基本上不可能。因此,我决定先找出来所有和一方面军有关的遗址和纪念馆,并根据它们的地点来追踪一条准确的路线。这样我也能保证可以多跟当地人接触,多了解当地人怎么看他们自己的历史。

从表面上看,第一方面军的长征起点瑞金跟其他无数的小县城一样。便宜的出租车停在红都大道边等着客人,还有几百个小商铺,销售着各种生活必需品。但是一骑到县城的周边就会发现另外一个、仍停留在三十年代苏维埃的世界:到处都是苏维埃的遗址、大型的共产党标题,恍惚间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在一天的调查中,我看到了十几座毛泽东雕塑。我从来没有想象能有那么多种形象的毛:胖而年老的毛,强壮、英俊、戴帽子的毛,正在挖井、"为人民服务"的毛,还有穿着宽松、大号裤子、类似于嘻哈风格的毛。

我在瑞金印象最深刻的是巨大的红五星广场,在一面摆着一座19米高、"世界上最大的红五星"雕塑,中间有超大绿色和蓝色的地球雕塑,上面放着必有的锤子和镰刀。雕塑对面有钢制的八个巨大的汉字:"苏区精神永放光芒。"站在偌大的广场中间,就能感到夏天的清风拂过,而整个广场没有一个旅客。

走了一段路才发现广场里还有两个人:一对十几岁的恋人,在"永"和"放"两字之间偷偷地搂搂抱抱。当我走过他们的"秘密花园"时,他们低着头,满脸通红地看着地面。因为这里人迹罕至,他们才选择这个地方悄悄谈恋爱。

我从瑞金骑到了附近的武阳桥,这座桥被称为是"长征第一桥"。河里的水很清澈,周围的农田偶尔被简单的农房打断。在桥上我遇到了几个当地的小孩子,还好奇地问了他们红军当时是从什么方向渡的桥。其中两个小男孩给我指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而剩下的都直勾勾地看着我。还没等我接着问问题,他们就害怕地跑走了,好像我是一只咆哮的黑熊。

从武阳桥往西骑到广西省得先路过广东和湖南。在广东,我看到了无数冒着黑烟的巨大工厂;在湖南,我路过了南部的南岭山脉。我的目的地是广西兴安市,即湘江战役所在地,中共党史一直坚持说红军长征在此地"牺牲了五万人"。最近有不少史学家对该数字提出质疑,说大多数所谓"牺牲"的红军其实是逃离了部队,并没有死。1985年重走长征路的美国作者索尔兹伯里(Harrison Salisbury)查阅了不少当地的史料,后认为在湘江战役死亡的红军只有一万五千人。

湘江战役纪念碑园如同现代中国很多其他的纪念地一样。它巨大的规模过分到一种可笑的程度:总占地八万平方米,山下有硕大"长征"字样的花坛,还有四个巨型头像和五组浮雕组成的大门;进了大门还要爬201阶台阶到达最"壮观"的景点:一个超过34米、上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主碑。纪念碑园看上去就像是小孩子玩"乐高"造出来的。

纪念园规模壮观,里面关于历史的内容却少得可怜。随处可见牺牲了"五万"人这一数字。也许官方仍然不愿意否认"五万"这数字的原因是因为湘江战役的失败直接打下了毛泽东后来在遵义会议中地位提高的基础。如果不把这么惨烈的失败放在博古和李德的身上,也许后来所谓的"转折"就不会那么明显。

不管具体死亡的人数有多少,仍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红军在湘江战役中遭遇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但在危机中仍没有放弃。从兴安往北,我骑到了界首镇——战役主要交战的地方。在湘江边上我找到了战役中红军的司令部旧址。司令楼已经多年没有对外开放,门被生锈的锁锁住,院子里也长满了杂草。

在兴安的纪念碑园我有一种空虚的感觉,各种纪念方式的简单叠加让我身心俱疲,没有感到应有的庄严肃穆,很难静下心反思历史。但在界首镇,我感到了一种跟历史的连接。我闭上眼睛,让湘江澎湃而镇定的水流音把我送回过去的时光。

潘亚当(Adam Century)来自纽约,目前作为美国富布赖特(Fulbright)奖学金学员在中国生活和做研究。此文由潘亚当用中文撰写。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土耳其买中国导弹得不偿失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土耳其买中国导弹得不偿失
Oct 26th 2013, 01:18, by 安德鲁·芬克尔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为建立一套独立外交政策所做的努力已经误入歧途,上月安卡拉方面宣布将向一家中国公司购买远程防御系统的消息,是这种错误的最新表现。

值得肯定的是,在正义与发展党(Justice and Development Party,简称AKP)执政的十年里,土耳其一直努力寻求在该地区扮演一个有助益的角色——在其北约(NATO)盟国和麻烦不断的邻国之间充当调停人。所谓的零问题政策是尝试用务实的方式,处理与叙利亚和伊朗相关的问题,解决和亚美尼亚持续多年的争端,并给国内的问题画上句号——主要是本国库尔德人的诉求。2008年,土耳其甚至试图充当中间人,来促成以色列和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组织(Hamas)的和解。

这些从来不是等闲事:边境对面的伊拉克经历了战争,叙利亚出现了暴乱,而伊朗的核野心越来越让人担心。

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是北约重要成员的土耳其撒手不管了。从中国购买防御系统的计划震惊了美国和欧盟:这个系统和北约的防御体系是不兼容的。此外,由于违反《伊朗、朝鲜和叙利亚不扩散法》(Iran, North Korea and Syria Nonproliferation Act),相关中国制造商是被列在美国制裁名单上的。

记者周二问北约驻布鲁塞尔防务女发言人乌阿娜·朗杰斯库(Oana Lungescu),从1到5分,她对此事的担忧达到了几分,朗杰斯库举起了两只手。"让我们最担心的是"中国的技术"和北约的互联防御系统的互操作性。在这个问题上,这个担心的级别是5。"

土耳其已经花了几年时间来评估几家竞争对手的导弹系统。最有力的竞争者是生产爱国者导弹的美国公司,还有一家和它同等地位的法-意公司——至少大家是这么想的。

西方防务承包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中国人的开价比它们最低的还要低10亿美元。而且中国人在技术转移方面的态度也更大方——比如他们允许土耳其参与武器的生产。为了增加合同的诱惑力,中国人还承诺要在伊斯坦布尔一座机场附近建一座全新的科技园区。

而防御系统本身可能不好用这一点,似乎就被忽略了。

关键问题在于中国的武器无法整合到北约的雷达系统中。没有哪个北约国家会把用于防御导弹敌我判断的雷达代码交给中国人。

目前合同还没有敲定,宣布向中国公司购买的消息完全可能是逼迫西方人降价的一种手段。但是即便合同最终搁浅,也还是能说明土耳其在外交政策上的迷失。

"零问题"的说法已经声名狼藉地变成了"零解决"。2010年的一项协议本可以重启自1993年起一直关闭的土耳其-亚美尼亚边境,但在一家阿塞拜疆能源供应商的反对下,安卡拉否决了这项协议,修复两国关系的努力陷入停滞。同样在2010年,臭名昭著的蓝色马尔马拉号事件导致和以色列的关系崩溃,在事件中,以色列特种部队士兵登上一艘在土耳其注册的轮船,杀死了九名和平运动人士,当时那艘船正欲闯过加沙地带的封锁线。

和叙利亚的关系则最为失败。总理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曾亲自领导了一个外交行动,试图促成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总统和叙利亚叛乱分子达成和平协议。但叙利亚领导人拒绝接受土耳其人给出的改革方案,务实主义顿时被失去理智的敌意所取代。安卡拉此后开始秘密地向反对派中的激进分子提供武器,但最后还是收手了,因为他们发现这一举措有可能会在自家后院培养起基地性质的武装组织。

自2002年上台以来,这个政府一直希望把冷战留下的"我们和他们"的对峙抛诸脑后,给自己塑造一个独立的形象,但所有这些挫折都令它倍感沮丧。事实上,由于东面边境线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安卡拉现在反而比以往更加依赖西方那些老朋友。从中国购买武器也许就是要给自己带来一种自立的感觉。

同时这也可能是要给老盟友们一个教训。经过多年的搁置后,土耳其即将为加入欧盟(European Union)发起新一轮的努力,但谁都知道谈判的前景黯淡。埃尔多安政府感觉自己腹背受敌。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国内几个主要城市出现抗议活动,指责安卡拉对民主异见缺乏理解。埃尔多安推翻叙利亚政权的努力没有得到什么支持,而且他怀疑华盛顿可能会止步于一个小得多的成就——销毁阿萨德的化学武器,这对埃尔多安来说是一种背叛。

埃尔多安在国内支持者甚众。他眼看着就要成为下一任总统。然而他在国外的影响力却空前低落。国外媒体毫不掩饰地表示,他们认为今夏的抗议者是有道理的,西方国家的政府也越来越多地认同这一观点。

但是埃尔多安的回应不应该是去购买中国的导弹,以此来疏远和老朋友的关系,虽然中国军火的确是很便宜。

安德鲁·芬克尔(Andrew Finkel)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任驻外记者已经超过20年,他也是土耳其语刊物的专栏作者,著有《土耳其: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的》。

翻译:经雷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耸人听闻的美国债务危机预言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耸人听闻的美国债务危机预言
Oct 26th 2013, 01:19, by 保罗·克鲁格曼

过去,如果一个人到处声张"世界末日就要来了",那么他就会被贴上怪人的标签,别人也不会把他当回事儿。而现在呢,所有优秀的人都在警告灾难即将到来。事实上,想要被人尊重,你或多或少都必须认可财政末日这个白日梦。

没错,我说的就是白日梦。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整个华盛顿生活在对债务危机的恐惧里。虽然在美国这样的国家,这种危机一直没有发生也不会发生,因为美国自己发行美元,而且以美元负债。但是,那些散布恐惧情绪的人就是不肯罢手。

比方说,请思考一下亿万富豪投资人斯坦利·德鲁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最近,他对福利项目的负担发出了警告,这引发了轩然大波。(天啊,怎么别人没有想到这么一个论点?)他当然可以谈论那些十几二十年之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结果,他谈的不是这个。他似乎感到有必要警示大家,一次比2008年更加惨痛的金融危机正迫在眉睫。

还请大家考虑一下反对财政赤字的组织"解决债务问题"(Fix the Debt),该组织的领导人是无所不在的艾伦·辛普森(Alan Simpson)和厄尔什金·鲍尔斯(Erskine Bowles)。在我眼里,该组织如预期一样就当前的预算协议发布新闻稿,把焦点转向他们最喜爱的议题。但是,他们不满足于宣称,美国长期存在的预算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这当然是正确的)。他们还非得警告说,"如果继续拖延,不去面对我们的债务问题,就相当于放任火情蔓延,这样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失控。"

我之前就已经提过,对于这类末世预言,有两点颇为有意思。首先就是,这些末世预言家一次又一次地错了,却没有反思自己言论的前提——背后原因可能是,新闻媒体对于他们总是抱有极大敬意。在我看来还有一点,就是在这些"灾难即将到来"阵营里,没有人,我说的是没有任何人,曾经试着解释一下,这些在预测中将要出现的灾难,背后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如果你意识到,这些对灾难即将到来的宣传,长期以来霸占着我们的广播频率和报纸的来论版面,那么从这些发表悲观言论的人的角度上说,其实这还真不错。比方说,我刚刚重读了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来论文章,他警告说,我们的预算赤字将会导致通胀和利率高企。那么现实中为何出现了低通胀和低利率这种结果?他在文章中说,结果是"令人遗憾的,因为这让人们放松了警惕。"

很有意思的是,那些通常敬畏市场智慧的人,只要市场没有按照他的意见而恐慌,就会不假思索地宣称市场是错的。不过,最引人瞩目的,是这则预言的时间点:格林斯潘的文章发表在2010年6月,距今天将近三年半的时间——但是现在,通货膨胀和利率仍然很低。

那么格林斯潘,这位退休了的大师,既然错得这样离谱,又错了那么久,他有没有反思一下自己的观点?答案是根本没有。他的新书(这本书不怎么好)声称,"一味偏爱无节制的赤字支出,是我们国内的头号经济问题。"

与此同时,再来看一下经常被人预言,却从未出现的债务危机:在两年半前的一次参议院作证时,鲍尔斯警告说,我们有可能在大约两年内遭遇一次财政危机,他敦促所有听众都"停下一分钟,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的亚洲金主"不再购买美国国债,"结果将会如何"。但是他和他的阵营中的其他人有没有真的想过,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其实也没有。他们只是猜测,以为会造成利率攀升和经济崩溃,但是理论和证据都证明这不是事实。

你不相信我说的话?请看一下日本吧,这个国家跟美国一样,发行自己的货币,并以日元负债,而且他们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要比我们高得多。自上任以来,首相安倍晋三说服了投资人,即通缩已经过去,通胀即将到来,这样一来日本国债就没有那么吸引人了——他实际上就是在推动这个市场失去信心,而这正是那些担忧负债的人害怕的。但是,这对于日本经济起到了完全正面的效果!利率仍然很低,因为人们预期日本银行(Bank of Japan,相当于美国的美联储)会继续将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日元也在贬值,这是好事,因为这帮助日本的出口产品更有竞争力。同时,日本的经济增长事实上开始加速。

那么,为什么我们反而要害怕债务灾难呢?当然,你也许以为,那些鼓吹债务灾难的人里,肯定有人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解释。但是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人。

所以,当你下次看到一个穿着西装,貌似一本正经的人宣称,我们正踉跄于财务灾难的悬崖边沿时,请千万别害怕。到现在为止,他跟他的朋友们说的一切都是错的,基本上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说些什么。

翻译:邓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猪蹄门”涉事官员被停职检查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猪蹄门"涉事官员被停职检查
Oct 26th 2013, 01:14, by 储百亮

一个党委书记到底能吃掉多少猪蹄?

在一家红烧猪蹄店老板抱怨镇党委书记和镇政府吃饭打白条欠下70万元人民币之后,上述问题让很多中国人纳闷。据中国报纸报道,位于河南省中部王洛镇的这家猪蹄店店主耿伟杰在其店铺的显眼招牌两边挂出大红色的条幅,向镇子的居民公开了他的愤怒。

耿伟杰指了名道了姓。

据中国南方的《南方都市报》报道,其中一个条幅上写着,"韩军红书记来后三年欠70万白条。"另一个上写着,"王洛镇书记镇长还账吧70万白条。"

镇政府对这件可能被中国报纸贴上"猪蹄门"标签的事件反应迅速,中国报纸习惯性地给任何丑闻贴上这类标签。当地官员马上找到耿伟杰解决问题。《新京报》在其网站上称,到周五,欠款已经还清。

耿伟杰的故事以及他的猪蹄白条反映了一些困扰很多中国人的问题,很多人不满政府无所顾忌的花销和地方官员欺压百姓、贪赃枉法的行为。

耿伟杰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我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的,我身患重病,孩子还小,家里还欠有外债。"

河南省人口众多,大部分地区是农村,用酱油和香料红烧的猪蹄是该省的一道名菜。然而即便如此,算一下3年时间里怎么可能吃掉这么多猪蹄似乎让很多新浪微博用户觉得不可思议,新浪微博是在中国受欢迎的微博平台。

一些人预计这位党委书记和镇领导可能会因为猪蹄丢掉工作。

一个用户名为"夜间列车"的人发帖称,"下一步肯定是有关部门介入调查,这绝对是猪蹄引发的血案。"

果然如此,截至周五,国家媒体新华社发报道称,县纪委已介入调查,王洛镇"主要负责人"已被停职、接受检查。

这篇报道没有指名道姓。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故宫工作人员持刀行凶两人死亡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故宫工作人员持刀行凶两人死亡
Oct 26th 2013, 01:15, by DAN LEVIN

有两人周五在故宫被刀刺死,故宫是北京最大的旅游景点之一,里面有红墙围绕的皇家宫殿和石头筑成的院落。

国家媒体新华社消息称,这起袭击事件发生在故宫博物院的一个员工餐厅内。公安局在网上发布的一则声明中说,行刺者姓郑,今年49岁,他持刀刺向两名同事,其中一人当场死亡。中国媒体消息称,行凶者试图自杀未遂,被拘留。《新京报》发布在新浪微博上的犯罪现场照片显示,鲜血溅在了桌子下的地面上。

故宫曾是24位中国皇帝以及他们成群的警卫、侍臣和妻妾的奢华住所,这里吸引了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很多游客。虽然中国媒体报道称,刺杀发生在游客止步的地方,但最近几年的打架和盗窃事件已经暴露出故宫里的安全问题。

9月份,有人将故宫太和殿门外发生的一起打架录像传到网上,很多人对那里完全没有保安人员表示不解。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国家媒体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称保安太少。他说,"53名保安,像撒芝麻盐一样,远远不能保障故宫博物院1.0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观众安全。"

缺少保护的并非只是人。2011年,一个叫石柏魁的农民闯入斋宫盗走9件展品,数小时后他在一家网吧被抓获。他被判处13年监禁,并处罚金1.3万元。在2012年对他宣判时,新华社曾报道,官方正用先进的设施和技术提升故宫博物院的安全系统。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