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7日星期五

纽约时报: 阿里巴巴为何以折扣价收购中信21世纪?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阿里巴巴为何以折扣价收购中信21世纪?
Feb 7th 2014, 13:29, by STEVEN M. DAVIDOFF

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正寻求通过一场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变成谷歌(Google)和微软(Microsoft)这一级别的企业。不过,从这家公司最近收购在香港上市的中信21世纪公司(Citic 21CN)的交易却可以看出,我们对阿里巴巴公司及其业务是多么地不了解。

阿里巴巴上周宣布,正斥资约1.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7亿元)收购中信21世纪54.3%的股份。在宣布这一消息之前,中信21世纪是一家死气沉沉的百慕大公司,1972年在港上市,主要业务是"系统整合和软件开发"。该公司的股票一直是死水一潭,其最大的股东是中国国有企业中信集团(Citic Group),在互联网业根本谈不上有影响。

那阿里巴巴为什么还要收购这家公司?

阿里巴巴当时的说法是,这笔投资旨在"以中信21世纪的药品资讯科技基础,结合阿里的电子商贸平台、云计算及大数据优势,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药品数据平台"。

这听起来有点像是企业空洞无物的官方说辞,但它却让投资者陷入了疯狂。

不同寻常的是,阿里巴巴获得中信21世纪的控股权时的收购价没有溢价,反而较仅10天前的交易价格折让了60%。其他的投资者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用一天的时间就把中信21世纪的股价推高了370%。

人们猜测,中信21世纪的股价之所以上涨,是因为阿里巴巴投资该公司是在"借壳上市"。

香港交易所的公开文件显示,中信21世纪称,这笔收购交易"可能会涉及阿里巴巴向中信21世纪注入若干补充业务"。这可能也引发了有关阿里巴巴借壳上市的猜测。

坦率地说,如果人们是因为这个原因把阿里巴巴的股价推高到了原来的四倍,似乎有些愚蠢。

此前有人曾猜测,由于香港交易所拒绝撼动"一股一票"的原则,阿里巴巴可能会寻求借壳上市。只有港交所放弃这一原则,阿里巴巴才能够在那里上市,同时保证公司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马云以及少数高层对公司的控制。接近阿里巴巴的人士说,公司可能会选择美国或其他限定更宽松的地点上市。

有关阿里巴巴可能赴美上市的说法似乎促使港交所流露出了一些可能放宽限制的迹象。最近有报道称,港交所正在考虑就是否保留这些规定进行公开讨论。

然而,如果港交所仍拒绝让步,难道有人会认为,阿里巴巴偷偷地把数十亿资产塞进中信21世纪,港交所会坐视不管?如果阿里巴巴想要借它的壳上市,与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相冲突的规定将同样适用于中信21世纪。

投资者这波狂热的理由似乎很牵强,但是,这种状况仍然发生了,这一事实似乎突显出一个更大的问题。阿里巴巴这笔收购交易的操作方法似乎就是为了引发猜测。这种猜测只会加剧人们的担忧:如果继续由马云和他的合伙人控制,这家公司在IPO之后将如何运营。

阿里巴巴并非独自收购中信21世纪的股份。它的合作伙伴是云峰基金,一家由马云联合创办的私募公司。云峰基金主要投资中国的电信、科技和保健公司。这笔交易获得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后,云峰将持有中信21世纪16.2%的股份,阿里巴巴将持有其38.1%的股份。

阿里巴巴为什么不独立收购中信21世纪的控股权,而是要与马云的私募公司一起做这件事?它完全有独立收购的资本。如果阿里巴巴连1.71亿美元的收购交易都承担不起,那它的麻烦就大了。阿里巴巴去年完成了80亿美元的债务再融资。

宣布交易时,阿里巴巴没有解释为什么要和云峰一起收购中信21世纪的股份。

阿里巴巴的一名代表在接到我的置评请求后,让我去看最初宣布这一交易的新闻稿。

由于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这笔交易引发了关于马云是否正在利用他与阿里巴巴的关系来获利的疑问。这家电子商务公司将为中信21世纪提供资本和技术,利用其在中国的庞大网络帮助这家公司,那么,马云的私募基金公司毫无疑问也会从中获利。

马云已经宣布,他从云峰获得的收益将捐给慈善机构,用于改善中国的环境。但即便如此,这家私募公司仍然会从这笔交易中受益。

很难想象,如果阿里巴巴已在美国上市,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2007年,谷歌风投(Google Ventures)向23andMe投资了大约390万美元。23andMe公司由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的妻子安妮·沃西基(Anne Wojcicki)创办。谷歌因为投资了一名创始人的妻子创办的初创企业而受到了批评。谷歌只不过投资了几百万美元而已。

更大的疑问可能是,阿里巴巴为什么会收购这样一家缺乏活力的公司。

在港交所的文件中,中信21世纪说,阿里巴巴的目的是"发展及扩大其国内药品数据平台,以及就医疗及卫生保健产品制定数据标准"。

也许这个业务是有前景的,但它甚至不是中信21世纪的最主要业务。药品业务对该公司来说是一个新领域,在上一财年的6300万美元营收中,该业务仅占大约3%。

你可能以为,斥巨资收购一家几乎没有营收的公司是互联网巨头常干的事。但是据外界所知,中信21世纪并没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技术或愿景。(它甚至连一个活跃的网站也没有。)实际上,如果中信21世纪真是这么伟大的一家公司,阿里巴巴对其股票的收购肯定要溢价。或者,阿里巴巴为什么不单单收购药品业务,而是同时收购了其他业务了呢?再或者,它为什么不花1.71亿美元自己打造药品业务?

综上所述,阿里巴巴的这笔交易令人困惑。

这些也许都不是问题,因为阿里巴巴现在是一家私营公司。然而一旦上市,阿里巴巴的做法可能要受到更多审视。如果马云和他的合伙人保留公司的控制权,人们必然想要知道,这对公众股东意味着什么。阿里巴巴还能继续与马云名下的公司共同进行交易吗,如果是,还会收购像中信21世纪这样的公司吗?

公平地说,围绕着一个未来大公司的炒作往往会引发疯狂的投机行为。这一点我们在Facebook公司的IPO中已经见过。一旦有了公众股东,阿里巴巴可能也会倾向于在交易方面更加公开。该公司已经开始模仿西方公司的企业结构,在中国是公司治理的典范。

但是,随着阿里巴巴离上市越来越近,它受到的审视只会愈加严格。一旦阿里巴巴上市,它就再也不可能秘而不宣地行动了,无论是多小的行动。这就是和全世界科技企业巨头一起站在聚光灯下的代价。

翻译: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神秘录音曝光加剧美俄乌克兰之争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神秘录音曝光加剧美俄乌克兰之争
Feb 7th 2014, 11:16, by ANDREW HIGGINS, PETER BAKER

乌克兰基辅——本周四,一位克里姆林宫官员指责美国"粗暴干涉"这座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事务,而奥巴马政府则指责俄罗斯四处散播两名美国外交官被截获的私下谈话,俄罗斯和美国为掌控乌克兰命运展开的紧张争夺由此而加剧。

一段谈话的录音出现在网络上,让外界一窥美国对此地政治危机的处理方式,两名外交官在其中直率地讨论了可能会组建新政府,以取代乌克兰总统维克托·F·亚努科维奇(Viktor F. Yanukovych)治下的亲俄内阁。这段录音也将舆论的矛头转向了奥巴马政府,后者最近一直因为监听外国领导人而饱受攻击。

在冬季奥运会于俄罗斯索契开幕的前夜,这样的局势发展突显了东西方为了争夺在本地的影响力,而展开的日益激烈的冷战式竞赛。它们都在争抢这个有着4500万人口国家的欢心。乌克兰和俄罗斯素有历史渊源,可是却深切渴望成为欧洲的一部分。自去年11月以来,这场针锋相对的竞赛就一直在进行,当时,亚努科维奇拒绝了和欧洲的贸易协定,接受了俄罗斯提供的150亿美元(约合910亿元人民币)贷款。持续数月的街头抗议已对亚努科维奇政府构成威胁,目前,美国官员正在设法撮合,以达成和解,而俄罗斯似乎已决意阻挠美方的这种努力。

录音的公布代表局势出现了一个惊人的转折。这段录音于周二被匿名上传至YouTube网站,标题是"独立广场的傀儡"(Puppets of Maidan),独立广场指的是基辅一处被抗议者占领的广场,一名俄罗斯政府官员随后在周四推送了这段录音,说它"具有争议"。

本段录音捕捉了1月25日的一段四分钟通话,通话的一方是负责欧洲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Victoria Nuland),另一方是美国驻乌克兰大使杰弗里·皮雅特(Geoffrey Pyatt),二人交换了对危机的见解、他们对多名反对派领导人的评价,以及对欧洲同行的失望之情。纽兰曾语带咒骂地描述欧盟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

二人讨论了亚努科维奇提出的由反对派领导人阿尔谢尼·P·亚采纽克(Arseniy P. Yatsenyuk)和维塔利·克利奇科(Vitali Klitschko)出任政府总理和副总理的提议。美国人显然支持前经济部部长亚采纽克,纽兰说,前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克里奇科不应该进入政府部门。她说,"我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皮雅特表示,他希望能达成协议,组建新政府,不过他警告称,俄罗斯会设法破坏谈判的成果。他说,"如果谈判确实获得进展,俄罗斯人会设法在背后捣鬼,破坏谈判。"

就在纽兰在基辅会见亚努科维奇和反对派领导人的同时,俄罗斯副总理的助理德米特里·洛苏科夫(Dmitry Losukov)于周四在Twitter上发送了秘密录音的链接。白宫认为这表明了俄罗斯与此有关,尽管白宫表示,它不是在指责莫斯科监听通话。白宫新闻发言人杰伊·卡尼(Jay Carney)说,"我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俄罗斯扮演的角色。"

国务院女发言人珍·普萨基(Jen Psaki)说,她不知道是谁上传了录音,不过,她指责莫斯科推动了此事。她说,"我们认为,这肯定是俄罗斯谍报技术的新低谷。"

洛苏科夫在Twitter上回应一名记者的留言时,驳斥了美国人坚称是他率先散布录音的断言。"录音的散布开始得更早,"他写道,还说他的帖子"被用于指责"俄罗斯。被问道俄罗斯是否参与了此事时,他说:"我怎么知道?我只是在老板外出会见中国领导人时,监视'互联网'而已。"

据《基辅邮报》(Kyiv Post)周四报道,就在克林姆林宫顾问谢尔盖·格拉斯耶夫(Sergei Glazyev)指责美国资助并武装基辅的抗议者,似乎威胁说俄罗斯要进行干预的时刻,神秘的录音被爆了光。

周四,在一份俄罗斯报纸乌克兰版所刊登的采访中,格拉斯耶夫说,美方正在设法影响乌克兰发生的事件,违反了1994年的协议。他认为,这是一场由美国武装的"反叛分子"发动的未遂政变,并敦促乌克兰当局粉碎这场政变。"美国人在单边地、粗暴地干涉乌克兰内政,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明显违背了那份条约。那份条约的目的是为了共同的保障、共同的行动。"格拉斯耶夫说,他是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V·普京(Vladimir V. Putin)的乌克兰事务顾问。

他说,这种行径赋予了俄罗斯干预此次危机的合法权利。他没有细说,这种干预可能会以何种形式展开。

让局势进一步激化的是,一名说自己受到了"折磨"的乌克兰抗议领袖在消失了一周后,于上个月末从森林中显身,他在周四首次全面描述了自己经历的磨难。

这名叫德米特罗·布拉托夫(Dmytro Bulatov)的活动人士和一名立陶宛医生一道现身,驳斥了政府声称他只有"一道划伤"的陈述,并指责俄罗斯特工和普京的一名朋友可能参与了对他的绑架和折磨。

布拉托夫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次经历太可怕、太痛苦了,以至于我求他们杀了我。"他说,抓捕他的人说的是俄语,他们施加痛苦的手段"极其专业"。他说,他们用面罩遮住他的眼睛,不断地殴打他,把他的耳朵切下了一部分,还把他的手钉在一扇木门上。

他说,"当他们把我的手钉到门上时,他们说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他说自己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来自俄罗斯特工部门,不过,"从他们殴打我的方式来看,他们显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参加新闻发布会的立陶宛医生说,布拉托夫失去了部分右耳,他的左颊有一道深深的创口,"他的背部和手臂有多处瘀伤"。他没有直接确认布拉托夫被钉在门上的说法,不过他说,他的双手都受了伤,虽然X光片没有显示骨折。

布拉托夫说,抓捕他的人集中讯问了他有关抗议者和美国驻基辅大使馆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打破了维克多·梅德韦德丘克(Viktor Medvedchuk)家栅栏的抗议者的事情,梅德韦德丘克是亲俄民间团体"乌克兰选择"(Ukrainian Choice)的领导人,也是普京的老友。

布拉托夫协助组织了四处出没的队伍,他们在室外举行抗议活动,在某些时候,他们还试图攻入乌克兰领导人和被视为亲近俄罗斯的一些其他人物的家中。他说,抓捕他的人"让我承认,我是美国间谍,我为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工作",是美国外交官给我钱"来制造混乱"。

他还说,所有这些都是不实之词,不过"我撒谎了,因为我无法忍受那种痛苦"。

Andrew Higgins自基辅、Peter Baker自华盛顿报道。

翻译: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普京欲借冬奥会增光,俄罗斯经济不给面子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普京欲借冬奥会增光,俄罗斯经济不给面子
Feb 7th 2014, 10:32, by STEVEN LEE MYERS

莫斯科——当弗拉基米尔·V·普京总统(Vladimir V. Putin)发表申办索契冬奥会成功后的演讲时——他用英语讲话,甚至还夹杂了少量法语——他宣称,这将是国际社会对俄罗斯从苏联废墟上崛起的认可。

"毋庸置疑,这是对我们国家的评判,"普京在近7年前的那次演讲中说道。

而现在,随着索契冬奥会大幕逐渐拉开,对普京和其盟友而言,这场运动会已经成为俄罗斯意志的一场不言而喻的胜利。对索契冬奥会铺天盖地的批评声——从对准备不足的宾馆和流浪狗的抱怨到对成本、安保和人权的严重关切——像冬衣上的雪花一样被轻轻掸走。

"能够举办冬奥会本身对我们国家来说就是巨大胜利,"周四,普京最忠诚的亲信之一、副总理德米特里·N·科扎克(Dmitri N. Kozak)在索契说道。他接着引用了叶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the Great)的一句话,18世纪一位将军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攻击了一座奥斯曼堡垒,因此要在军事法庭接受审判,叶卡捷琳娜二世阻止审判时说:

"胜利者不被审判。"

然而,俄罗斯国内外的普京批评者们还是开始评判了。他们表示,曾一度被认为将给俄国和普京带来荣耀的辉煌时刻,现在却很不巧地遇上俄国经济的大滑坡,使人们开始质疑用于索契冬奥会的约500亿美元是否应投资于其他地方。

在普京任期内大部分时间里,相对高的油价推动了俄国经济复苏,但克林姆林宫已经表示将不得不减少开支,以弥补因大部分其他商品价格下降以及缺乏新的外来投资而可能造成的收入缺口。

卡内基莫斯科中心(Carnegie Moscow Center)的分析师莉利亚·舍夫佐娃(Lilia Shevtsova)认为,国际奥委会将冬奥会的举办权授予索契时——索契打败了奥地利萨尔茨堡以及韩国平昌市——正值普京的权力在第二任期中达到顶峰,但当时对其统治的评判尚无定论。虽然自普京掌权以来,很多人对他的专制本能颇有微词,包括他加大对新闻媒体和政治自由的钳制力度,以及在车臣开展的残酷战争,但俄国走出了20世纪90年代的混乱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时,俄国正'站起来',"舍夫佐娃在卡内基莫斯科中心网站上一篇文章中写道,"而现在,2014年,俄国已开始走下坡路。"

尽管用于奥运会上的支出带来一定刺激,但俄国经济依然停滞不前,这令人们担心可能会出现针对克林姆林宫的民众骚乱,而作为回应,当局会在冬奥会结束后进一步钳制政治自由。

去年,尽管其他大国出现经济复苏迹象,俄国经济增速还是降至1.3%,如果把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2009年排除在外,这是过去十年里的最低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不久前呼吁俄国立即改革其劳工政策、生产力、政府和法制官僚机构等制约该国发展的因素——俄国政府很久前就承诺进行这些改革,但从未实现。

"为改善商业环境而进行的结构改革,是提升经济增长潜能和经济韧性的关键所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上月在其关于俄国经济的调查报告中写道。"随着能源价格的停滞不前,劳动力和资金被利用殆尽,经济增长开始下降,低于危机前的水平。因此,发展更为强劲、平衡的经济,并降低经济发展对国家资源开采租金的依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挑战。"

这种情况下,尽管处在一个几乎不允许公众讨论政府开支是否合理的政治体制内,举办冬奥会所需的巨大成本,也突然成了一种不利因素。

"问题在于我们错失了一个机会,"反腐基金会创始人阿列克谢·A·纳瓦尔尼(Aleksei A. Navalny)说。"问题在于俄国可以用这些钱来做什么。我们本来可以按照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方针政策来实现一个全新的工业化。"纳瓦尔尼的反腐基金会最近发布了一个互动网页,上面列出了批评者所说的奥运会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过度浪费和腐败行为。

然而,纳瓦尔尼接着说,这不过是"一个疯狂的小沙皇以某种疯癫的方式到处扔钱"。

俄国并没有土崩瓦解的危险。普京的统治也没有遇到任何可预见的挑战,即使是像纳瓦尼尔这样的坚定批评者也承认这一点。在官方电视媒体夸张的正面报道推动下,普京依然保持着和刚上任时一样高的支持率。

然而,举办冬奥会似乎没能给俄罗斯的国内外声誉带来官员们所期待的光环,这让普京的支持者十分失望。

索契冬奥会让国际社会的目光再次聚焦普京政府所推崇的铁腕政策——自2012年结束作为过渡的四年总理任期重回总统宝座之后,普京一直推行这种政策——并引发了开展抗议和抵制的呼声。

可以列出很长一串例子:俄罗斯支持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总统(Bashar al- Assad),它采取行动阻止乌克兰被纳入欧盟(European Union)的轨道;它起诉政治异见者,这其中有真的,也有一厢情愿地认为的;它限制外国人领养,去年还通过了一部禁止对儿童进行"同性恋宣传"的法律;甚至最近还采取措施要关闭唯一的独立电视新闻节目,理由是它质疑了苏联在70年前列宁格勒围城战中获得的胜利。

"冬奥会不应该牵涉政治,"俄罗斯奥委会主席、议会第一副议长亚历山大·D·茹科夫(Aleksandr D. Zhukov)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那些试图给运动会接上政治尾巴的人都是在自取其辱。"

在俄国很多官员看来,对冬奥会的批判中暗含着西方的恶意,目的是为了否定该国在世界格局中所应占据的位置。而俄国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其对美政策,就是本着这种情绪建起起来的。

而对普京而言,索契在他主持下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工作,如潮的抨击似乎也没对它产生什么影响——从对俄国酒店业无伤大雅的嘲讽,到来自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和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的尖锐批评——国际特赦组织已经宣称本周被捕的两名环保人士是此次冬奥会的首批良心犯。

奥运会召开期间,普京将与多国元首举行一系列会晤;周四,普京会首先同塔吉克斯坦总统、中国国家主席举行会晤。

"我们仍然清晰地记得,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时我们所感受到的那种激动、振奋的热情,"普京在周二宣布国际奥委会第126次全会开幕时说道,这次他还是用英语,不过他没有提到那次奥运会期间美国带头进行的抵制活动。"我们感到由衷地开心和乐观,因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伟大、催人奋进的精神再一次回到了我们的国家。"

奥巴马总统及法国、德国和英国的领导人可能已拒绝参加冬奥会,但他们最终还是会在不久后现身索契。俄国将成为今年八国集团峰会的东道主国家,而普京将峰会举行地定在了索契。

Patrick Reevell自莫斯科、Nikolay Khalip自索契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谷菁璐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在美国纽约等地展开形象攻势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在美国纽约等地展开形象攻势
Feb 7th 2014, 10:09, by RICK GLADSTONE

随着一系列政治和经济问题令美中关系日渐紧张,中国政府正在发起一场强势的行动来软化自身形象,其中包括利用今年两国建交35周年的机会。

结合周年纪念和中国农历新年,中国着手扩大与美国的友好文化交流活动,在音乐、舞蹈和教育等领域促成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合作,其中尤以纽约为重点。

统治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承认这是一次重要的行动,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世界的两个头号经济大国都认识到,二者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这一点在双方于1979年1月1日建立大使级关系时是很难预见到的。

然而在紧密相连的背后,美国人对中国的不信任也在加剧,他们视这个国家为一种经济和军事威胁。从美国国债到商业房地产,中国在各种美国财产中的投资都出现激增,再加上中国的快速扩张和针对亚洲邻国的强硬态度所引发的摩擦,都是这种不信任的来源。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本周早些时候发布了一个民调结果,发现在美国公众中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人只占33%,而2011年有51%。

"中国人正在寻求一种更丰满的形象,一种他们认为算是公允的评价,"美中文化中心(U.S.-China Cultural Institute)的华裔美籍主席杨雪兰(Shirley Young)说,这家位于纽约的机构一直在中国的新一轮文化交流尝试中帮助进行顾问和组织工作。她在周五的一次采访中说,从某些方面看,"我们并不了解对方。"

作为一名商业顾问和前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高管,杨雪兰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通用进入中国市场时发挥作用,她说两国建交35周年是一种有效的提醒,让人们看到两国的关系已经如此紧密。

没有什么地方比纽约更能看到这种变化的成果,这里有着为数众多的中国移民,而本周末庆祝周年之际,也恰逢中国新年的到来。以往向来局限于纽约唐人街社区的中国新年——今年是马年——这一次被推广到了全市。

1月6日,包括崔天凯大使在内的中国外交官受邀前往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敲响了开市钟。本周早些时候,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孙国祥点亮了帝国大厦的中国新年灯光。

最受关注的活动则是纽约爱乐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周六在其林肯中心驻地举行的音乐会,由上海交响乐团总监余隆担任指挥。音乐会向一众美国文化精英介绍了中国古典音乐。此外林肯中心的活动还包括一场室外演出,由纽约国家舞蹈协会(National Dance Institute)的75名儿童表演,该协会正在和中国进行越来越多的教育交流项目。

在纽约爱乐方面,音乐会是它和上海交响乐团在几年前开始的一次合作的延伸,这项合作反映了中国将是古典音乐拯救者的看法,那里拥有至少4000万怀揣音乐家理想的人,以及以年轻人为主的热情听众。

华盛顿的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级亚洲顾问邦妮·S·格拉泽(Bonnie S. Glaser)说,在中国政府看来,在政治分歧面前,类似的文化交流是巩固两国关系的一些"唾手可得"的手段。

"在美中关系中,这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扩张的,"她说。"中国很希望跟我们保持稳定的关系。当民调反映出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不怎么正面时,他们真的有些担心。"

翻译:经雷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明报》总编换人,港人忧心新闻自由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明报》总编换人,港人忧心新闻自由
Feb 7th 2014, 09:31, by 储百亮, GERRY MULLANY

香港——香港的媒体市场,一方面商业气息浓厚,另一方面又受到大陆政治风潮的猛烈冲击。此种环境下,《明报》长期保持了严肃的独立性,旗下的记者不仅追查而且时常曝出惹恼中央的报道。

因此,当总编辑刘进图(Kevin Lau Chun-to)1月通知员工自己遭报社所有者调任的时候,流传开来的怀疑是,他成为了安抚中央政府及本港建制派的牺牲品。编辑部里一片震惊。港人则高声抗议,因为他们担心,刘进图的突然离职标志着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即中共在钳制香港独立媒体上更进了一步。

撤换刘进图一事正值香港进入动荡期之时:在令中央政府担忧的普选特首问题上,存在应当走多远的争议,而且还有大陆政治与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带来的更大矛盾。在很多人看来,《明报》的人事变动不仅印证了相关恐惧情绪,还彰显了新闻媒体面对政治影响时的脆弱性。不久前的周末,数百名抗议者聚集在《明报》办公楼外,不少人身着黑衣、手握黑气球,呼吁该报保持其独立性。

曾任《明报》编辑及香港立法会议员的大律师吴霭仪(Margaret Ng)表示,"如果《明报》倒下去,就真的意味着(新闻独立进取的)烈火熄灭。"

"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吴霭仪说。"现在没有什么报纸做全面的调查性报道;《明报》是唯一的例外。"

香港报摊贩售种类繁多的出版物,从各个政治立场的角度报道新闻,反映了特区对言论自由的保护。此外,还有诸多刊物专注于较为轻松的话题,比如名人八卦和赌马诀窍。小报《苹果日报》专于争议性报道与性丑闻,受众广泛;《文汇报》和《大公报》等出版物则忠实反映中央政府的观点,读者较少。

仅四五家香港报纸追求对特区及大陆事务提供全面而独立的报道,《明报》就位列其中。刘进图在任期间,该报深入调查了香港特首梁振英(Leung Chun-ying),还曾追查一名大陆维权人士的死亡事件。尽管此人被判定为自杀,但许多人怀疑他死于谋杀。最近一段时间,《明报》参与了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进行的调查,其对象是拥有深厚政治背景的中国富有公民的海外账户。

"相对而言,它一直能在报道上取得平衡,因此人们珍视它的独立性,"为《明报》撰写专栏的香港著名记者程翔(Ching Cheong)说。他曾因间谍罪在大陆遭到近三年的监禁,自称当时是被诱捕。

"现在,由于突然撤换总编辑,所有人都担心,这种相对独立的编辑原则会受到干扰,"程翔说。他本人及《明报》的其他一些观点作者经常批评香港政府和大陆当局。

尽管《明报》在香港媒体市场上占据的是一个细分领域,但其内容精良、视野开阔的传统赋予了它巨大的影响力。《明报》创刊于1959年,创始人之一为查良镛(Louis Cha)。在中文读者中,他以笔名"金庸"闻名,是一名备受推崇的武侠小说家。香港中文大学1月公布的民调显示,《明报》位居香港报纸公信力排名榜的第三位,紧随位于榜首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和次席的《香港经济日报》之后。

1995年,马来西亚华人丹斯里拿督张晓卿爵士(Tan Sri Datuk Sir Tiong Hiew King)收购了《明报》的控股权,以及该报旗下的出版物。他主要经营常青集团(Rimbunan Hijau Group)。这家跨国木业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颇具规模。《明报》的记者表示,报纸易主之后,基本上保持了其独立性。但记者和编辑说,由于总编辑刘进图将被撤换,他们担心新闻编辑部的自主权今年有所减弱。

《明报》副采访主任曾锦文(Phyllis Tsang)表示,"大家感到非常震惊、吃惊。"刘进图离职一事让很多人表示担忧,曾锦文就是其中之一。她说,"有的人非常激动,强忍住泪水。自权力交接以来,我们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她这里指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

她和其他一些香港记者表示,他们担心北京方面的政治影响力正在腐蚀香港回归时建立的正式壁垒。

根据中英两国达成的"一国两制"协议,香港应该享有高度自治权,通过其法律和司法系统使居民、企业及新闻媒体不受大陆的控制。不过,香港的媒体机构还希望吸引那些注重进军大陆市场的广告客户,而能否成功进入则取决于是否取悦其领导人,或者至少不能冒犯领导人。香港记者援引报道指出,一些公司已经将广告从那些激怒共产党的出版物撤出。

香港立法会议员、工会领袖李卓人(Lee Cheuk-yan)表示,"所有新闻媒体的老板都想与中国做生意;他们得与中央政府步调一致。"

刘进图没有就离职一事作出评论。《明报》发表声明称,该报将继续恪守公正报道、编辑独立的承诺。

该报女发言人发表声明称,"明报多次经历总编辑的转变,编辑方针始终如一,不会因人事变动而有所改变。"该报尚未宣布长期代替刘进图的人选,目前是由一名前主编主持工作。

《明报》发生剧变之际,香港媒体的独立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去年秋天,香港政府拒绝向一家资金充足的初创企业发放电视执照,即使一个政府委员会表示,该电视台会促进良性竞争。上述决定致使数千人进行抗议,他们声称这个决定反映出香港政府想要阻碍那些可能会激怒中国当局的独立媒体发声。

中央政府没有就刘进图离职引发的争议发表评论。上周,中共《人民日报》旗下的畅销小报《环球时报》进行驳斥,称有关共产党进行干预的说法"可笑"、"幼稚"。它指责香港的反对派力量利用该事件"挑动香港居民与内地的对立情绪"。

未来一年,香港的政治局势可能会较为紧张。民主势力呼吁开展大规模抗议活动,迫使北京方面允许香港在2017年进行全面直接选举,自行选出特区行政长官。到了6月,香港可能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来纪念天安门广场镇压事件25周年。在过去,此类集会活动会吸引数万人走上街头。

"如果《明报》出现转变,那香港真正的独立新闻空间就更小了,"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系讲师陈婉文(Yuen Chan)说。"人们在说,这说明我们不能再依赖传统媒体了。"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3年1月31日。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朝鲜威胁取消朝韩离散家属团聚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朝鲜威胁取消朝韩离散家属团聚
Feb 7th 2014, 09:42, by CHOE SANG-HUN

韩国首尔——本周四,朝鲜威胁要取消朝鲜战争离散家属团聚计划,它指责美国出动了具有核攻击能力的B-52轰炸机在朝鲜半岛执行训练任务。

周三时,韩国和朝鲜同意在2月20日至25日举办离散家属团聚活动,让数百名老人自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第一次能与亲人见面。

去年年初,朝鲜进行核试验,几度引发交战的威胁,而离散家属团聚协议被普遍视为朝韩关系或在回暖的一个迹象。本次团聚活动是自2010年朝韩关系恶化、这个人道主义项目被中止后首次举行。

但朝鲜本周四警告说,它可能会放弃该协议,除非韩国取消原定于本月最后一周开始的美韩年度联合军事演习。

对于朝韩双方而言,亲属团聚依然是一个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议题。持续三年的朝鲜战争以休战告终,世界上最为重兵把守的边界令数百万人骨肉分离。两国民众的书信、电话或电子邮件往来都遭到政府的禁止。对于这些多年音讯不通的离散家属来说,政府偶尔安排的团聚活动几乎是他们见面的唯一机会。

"他们在向美国具有核攻击能力的战略轰炸机队开放领空的同时,还谈什么信任和改善关系呢?"周四,朝鲜官方媒体朝鲜中央电视台(Korean Central Television)援引朝鲜国防委员会(National Defense Commission)发布的一份声明说。"我们不会坐视这场闹剧不理。"

该委员会是平壤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朝鲜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un)主持。它表示,本周三正当朝韩两国红十字会官员讨论家属团聚计划的时候,B-52轰炸机多次出动,在韩国西海岸附近的一个岛屿上进行轰炸演练。

首尔的美国军事指挥中心没有立即置评。但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韩国政府官员说,有一架B-52轰炸机周三在韩国西海岸附近执行训练任务。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United States Pacific Command)拒绝对具体任务的操作细节予以置评,但表示它"十多年来一直在该地区轮换部署战略轰炸机"。

"这些飞机及其男、女驾驶员给予了我们重要的能力,让我们做好准备,能够专注于扩大威慑力,而且这也为我们的盟友提供了保障,巩固了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其公共事务办公室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说。

韩国国防部(South Korean Defense Ministry)发言人金珉奭(Kim Min-seok)说,首尔和华盛顿不会顾及朝鲜的警告,将按计划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韩国负责制定朝鲜政策的最高长官柳佑益(Ryoo Kihl-jae)部长敦促朝鲜不要取消家属团聚计划。

"如果达成了协议之后又取消,我们就无法向前迈进,"他说。"为了增进朝韩之间的信任,昨天的协议必须如约履行。"

朝鲜不仅常常对韩国进行军事挑衅,动摇该国的稳定局面,而且拥有核装置和远程导弹。韩国和美国定期举行联合军演,以测试他们是否做好了应对朝鲜政府的准备。

但朝鲜谴责这种演习是出兵的预演。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地毯式轰炸给朝鲜造成了巨大破坏,因此它对美国航空母舰和具有核攻击能力的轰炸机加入与韩国的军事演习尤为敏感。朝鲜经常称这是其发展核武器,拥有"威慑力"的一个原因。

去年夏天,朝鲜取消了对美国朝鲜人权问题特使罗伯特·金(Robert King)赴朝讨论释放被扣美籍韩裔传教士肯尼斯·裴(Kenneth Bae)的邀请,据称朝鲜把B-52轰炸机当时在韩国上空执行任务列入取消邀请的原因。

朝鲜经常指责美国派遣B-52轰炸机在朝鲜半岛上空执行任务,尽管五角大楼通常不会公布这方面的信息。去年3月,朝鲜核试验之后最紧张的时期,五角大楼不仅派出了一艘航空母舰,还宣布在朝鲜半岛上空出动拥有核攻击能力的B-52和B-2轰炸机进行训练。

本周三的家属团聚协议之所以不同寻常,是因为它达成的时机。在首尔和华盛顿举行联合军演的时候,朝鲜通常会拒绝讨论团聚问题,甚至还取消过此类会谈。

朝鲜周四表示,考虑到"韩国领导人的用意",它们已经在周三达成了协议。韩国总统朴槿惠(Park Geun-hye)经常敦促平壤通过"行动"来证明它最近提出的改善关系的建议是真诚的。

翻译: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阿基诺暗喻中国领土野心堪比纳粹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阿基诺暗喻中国领土野心堪比纳粹
Feb 7th 2014, 08:07, by KEITH BRADSHER

马尼拉——周二,菲律宾总统贝尼尼奥·S·阿基诺三世(Benigno S. Aquino III)呼吁世界各国做出更多努力,支持菲律宾抵制中国对菲律宾附近海域提出的强硬主权要求,并且把现状与1938年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当时,西方国家没有支持捷克斯洛伐克反抗希特勒对捷克的领土要求。

在总统府的木墙板音乐间里,阿基诺总统在长达90分钟的采访中说,和捷克斯洛伐克一样,菲律宾也面临着一个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国家的要求,领土面临蚕食,因此需要各国对国际法治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帮助本国进行反抗。

"如果我们现在对自己心目中的不义之事说'是',怎么能保证这样的不义不会变本加厉呢?"他说,"你们什么时候才会说'到此为止'?全世界都必须说出来——请记住,正是为了取悦希特勒进而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台德地区才被让了出去。"

周三,中国政府对阿基诺的上述言论反应强烈。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发表了署名评论文章,称阿基诺的应对方式具有煽动性,令人遗憾。该评论文章称,中国在该地区的主权要求有确凿的历史依据,"一个专业、成熟的菲律宾领导人可以与中国开展对话协商,寻求解决领土争端,由此为自己的国家带来更多利益。"

中国的军备建设和领土野心在亚洲国家领导人当中引发了警惕,阿基诺的言论是这种情绪迄今最明显的体现之一。这也是近几周第二次有亚洲领导人主动将该地区局势与世界大战前夕相比。

上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在瑞士达沃斯的言论引起了轰动。安倍晋三当时表示,1914年的英德两国尽管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但却依然开战——当年的两国关系与目前的中日关系非常相似。

日本一直深陷与中国日益紧张的对峙,引发对峙的是东海一些无人居住的岛屿。去年,当中国宣布有权监控一片广阔海域上方的空域时,就连对中国的主权要求一直比较沉默的韩国也表达了警惕情绪。相关海域包括日韩两国声称拥有主权的一些地区。

中国对南海近菲律宾海域的岩石、浅滩和渔场主权诉求一直不太高调,尽管如此,中国在该地区的行动却更为迅速。

2012年,菲律宾军队在与中国的一场对峙中撤离后,菲律宾似乎已经失去了对黄岩岛的实际控制。黄岩岛是一片礁石,也是最著名的争议地区之一。菲律宾撤军是经由美国调解达成的一项协议的一部分。协议规定双方同时撤退,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然而,中国军队留了下来,取得了控制权。在担任总统的近四年时间里,现年53岁的阿基诺在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里取得的成就超出了他的国家及其所在地区的预期。2009年,他的母亲、前总统科拉松·C·阿基诺(Corazon C. Aquino)去世,随之而来的举国同情帮助他在次年登上了总统之位,尽管那时的他还是一个比较低调的参议员。

政治分析人士称,他领导的政府打击并减轻了腐败,腐败是阻碍菲律宾发展的因素之一。关于这方面的变化,一个实际的标志是,菲律宾每1亿比索(约合1340万元人民币)支出中,能用于铺设公路的资金多于过去——资金因贪腐官员和无能低效而流失的时代,最终扫除了制约商业的一个障碍。

所有大型信用评级机构给菲律宾的都是"投资级",但最近,因为担心中国经济会进一步放缓,菲律宾国内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股价和币值走低,带来了直接的挑战。

阿基诺的另一项成就是,上个月,他派出的谈判人员与穆斯林聚居的南部岛屿棉兰老岛的主要抵抗组织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和平协议。但该协议依然像是一场赌博;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是该穆斯林组织有能力约束住那些规模较小的抵抗组织,而那些较小的组织几乎立即对该协议表示了谴责。

虽然取得了这些成功,但是阿基诺仍然因为去年政府在破坏性极大的台风来临初期反应迟缓而备受批评。他说,风暴过于猛烈,超出了菲律宾许多准备工作的应对能力。

此外,他对土地改革的态度并非特别坚决——阿基诺家族是菲律宾拥有土地最多的家族之一——他更青睐的方案是把菲律宾政府的社会开支更多地转移到贫穷的农村地区。沃尔登·贝洛(Walden Bello)虽然是总统执政联盟的一名议员,但却仍然表示,包括他自己在内,许多人都认为"土地改革缺乏实际进展是贫困率保持"在高水平的"根本原因之一"。

分析人士说,一些传统家族拥有几近封建领主的权力,其中有些还有军队背景,这是阻碍增长的又一因素。但阿基诺表示,他正试图说服这些家族,让他们相信,降低封闭程度会带来更大的繁荣。

阿基诺的六年任期将于2016年届满,根据法律,他不可寻求连任,人们由此担心,他的变革能否继续下去。

阿基诺在话题广泛的周二采访中说,他认为菲律宾和美国即将达成一项耽搁已久的协议,该协议将允许更多美国军队在菲律宾驻扎,提高菲律宾的安全保障。但菲律宾的政治精英对这一话题仍然持有争议,由于菲律宾曾被美国占领,相关的记忆让他们对建立更密切的军事联系感到担心。

美国之所以要推动这项协议,是为了协助它的亚洲再平衡策略。虽然中国正在崛起,美国仍希望在亚洲保持强大的影响力。

提到菲律宾与中国的矛盾时,阿基诺说,他的国家绝不会放弃位于菲中两国之间海域的任何领土。

中国称,几个世纪以前的地图表明,中国早就对差不多远至婆罗洲的南海海域宣示了主权。中国正试图利用它日渐扩充的庞大舰队对南海的礁石和岛屿进行有效控制,这种策略可以强化它的法律地位。

同时,中国强烈反对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的规定和数值公式应用到为数众多的礁石和岛屿之上,那些礁石和岛屿离菲律宾等国比离中国近很多。北京的官员还反对多边磋商,倾向于与东南亚的国家单独展开双边对话,中国领导人可以通过这种策略施加更大的压力。

中国一直在加强军备,而阿基诺指出,菲律宾战斗机最后一次飞行已经是2005年的事情,而那架飞机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越战以前。菲律宾的海军和海岸警卫队规模很小,大部分舰船的年代都可以追溯到二战以前。

与中国之间的问题远不止关于南海的争端。香港政府得到了位于北京的中国外交部的大力支持,计划从周三开始停止菲律宾外交或公务护照持有人14天免签证访港的政策。2010年,马尼拉发生了劫持人质的暴力事件,营救工作最终失败,共导致8名港人死亡。香港此后一直要求菲律宾国家政府就此事进行道歉,前述制裁便是相关要求的部分内容。

阿基诺在首次公开回应制裁时说,他并不打算道歉,称这样做就意味着菲律宾要承担法律责任。他还指出,中国也没有给死于中国暴力事件的菲律宾人的家属提供补偿。

目前尚未结婚的阿基诺住在总统府后面的一座小别墅里,没有住进奢华的总统府。他说,每晚睡觉之前,他都会听音乐,通常是听爵士乐,或者继续发挥自己历史爱好者的热忱,阅读载有二战等内容的军事杂志,以此放松。

他说,他最近阅读了关于20世纪30年代末前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身处困境的内容,并且发现,他自己目前面临的中国挑战与前述情况"有些"相似。他说,1938年时,绥靖政策没能奏效;捷克交出苏台德区还不到6个月,德国就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剩余的大部分领土。

他说,菲律宾绝不会做相似的退让。"你或许势力强大,"他在提到中国时说,"但这并不代表你一定是对的。"

翻译:陈亦亭、陈柳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奥巴马敦促中国等国保障宗教自由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奥巴马敦促中国等国保障宗教自由
Feb 7th 2014, 08:13, by PETER BAKER

华盛顿——周四,奥巴马总统对中国、伊朗和朝鲜等压迫宗教少数派的国家表示了谴责,并且宣称,在世界各地推动信仰自由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中心目标之一。

奥巴马在年度全国祈祷早餐会(National Prayer Breakfast)上发表了上述讲话,其间特别提到了中国政府,敦促其采取更多措施,允许基督徒和其他人举行宗教仪式。他还要求朝鲜释放一名已被关押了15个月的基督教传教士,并力劝伊朗释放一名被关押了逾18个月的基督教牧师。

"历史表明,维护宗教自由等人民权利的国家,最终会更加公平、更加和平、更加成功,"奥巴马对坐在酒店大厅里的3500名听众说。"那些不懂得维护这些权利的国家则播下了不稳定、暴力和极端主义的苦涩种子。所以,宗教信仰自由关乎我们的国家安全。"

奥巴马利用此次早餐会高度赞扬了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is)。他计划下个月前往梵蒂冈拜访教皇。教皇关于世界经济不平等的文告与奥巴马对美国收入不平等的关注不谋而合。

"与圣马太一样,他也响应了耶稣'跟从我'的召唤,"奥巴马说,"他以自己的言行、谦逊、慈悲和传教热忱激励我们致力于社会平等事业。"

奥巴马对宗教自由的关注也曾招致批评。直到执政第二年的夏季,奥巴马才为国会授权的国际宗教自由无任所大使职位提出了人选,而他最终提名的人选苏珊·约翰逊·库克(Suzan Johnson Cook)直到2011年4月才得到确认。

库克于10月卸任,目前尚无人接替她的职位。在周四的早餐会上,奥巴马没有提名人选可以宣布,只能含糊承诺自己准备提名一个接替者,但没有给出具体时间。

奥巴马表示,自己一直在"加强与宗教领袖的接触,让其成为我们外交的常规内容",并特地指出了包括缅甸、尼日利亚、苏丹、南苏丹、巴基斯坦、埃及和叙利亚在内的几个国家。

谈及中国时,他承认与北京方面合作会给美国带来其他一些利益,并因此缓和了对中国的批评。"我和中国领导人会面时——我们与中国有很多往来,这种关系对全世界都非常重要,不仅是对我们两个国家——但我还是强调,实现中国的潜力的前提是维护普世权利,包括基督徒、藏传佛教徒和维吾尔族穆斯林的权利,"奥巴马说。

他提到了被敌对国家关押着的两名美国人的名字:从事基督教传教工作并因反朝敌对行动而被朝鲜判处15年劳役的旅游业从业者、韩裔美国人肯尼斯·裴(Kenneth Bae),以及自2012年9月便被伊朗关押的伊朗裔美国人赛义德·亚贝蒂尼(Saeed Abedini)。因为在私宅里创建了一个基督教会网络,身为牧师的亚贝蒂尼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判处八年监禁。

"我们为肯尼斯·裴祈祷,"奥巴马说。他还补充说,"他的家人期盼他回家。美国将继续尽自身所能争取他获释,因为他理应获得自由。"

"我们为赛义德·亚贝蒂尼牧师祈祷,"他继续说,之后又补充说,"今天,在继续争取他重获自由的同时,我们再一次呼吁伊朗政府释放亚贝蒂尼牧师,让他回到爱达荷州,回到他妻儿充满爱意的怀抱。"

奥巴马继续说,美国人应该"为所有政治犯祈祷,无论他们的信仰是什么,无论他们被关押在哪里"。

"我希望他们能听到我们的祈祷,希望他们知道,圣灵与他们同在,我们的心也与他们同在,他们不是在孤身奋战。"

翻译: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对不起,原文已经被删除”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对不起,原文已经被删除"
Feb 7th 2014, 06:38, by 余华

北京——如果想了解言论在中国的命运,我觉得"对不起,原文已经被删除"这句话可以作为一个指标。

去年年初是言论相对宽松的时候。2012年11月中共召开十八大后,从北京到地方的很多官员都表示要倾听来自民间的尖锐批评。

当然,在官方媒体上是找不到尖锐批评的,只能去微博的世界寻找,可是那里往往也找不到,因为那里充满了"对不起,原文已经被删除"。

官员们嘴上欢迎批评,但行动上压制批评,这似乎很矛盾,其实很正常。对于大多数共产党官员,尖锐的批评越多就越会显示他们执政能力不足,所以他们欢迎批评(如果真的欢迎),也只是欢迎私下提出的批评。

这个"对不起"的微博删除行动,自微博2009年在中国诞生起就开始了,随着微博越来越活跃——据称用户已突破5亿,"对不起"的删除行动也就越来越兴旺。审查一方面是来自政府的指令,但另一方面是微博等社交网站的管理员在删帖。

什么原因?就是经济利益。中国的网络公司主要是民营的,他们不敢得罪政府,如果政府打压他们,那么滚滚而来的金钱眨眼间就会滚滚而去。所以他们总是主动去删除那些尖锐的批评,网民因此嘲笑他们是挥刀自宫的太监。

然而这些民营网络公司在删除微博和注销批评者微博账号的同时,又在悄悄鼓动微博上的批评声音。我的微博经常收到这样的提醒:某某的账号被"活埋"后变成某某"转世"了,建议我关注这个以新换旧的某某。

民众喜欢听到批评政府的声音,所以经营微博的公司不可能完全让用户禁言。他们懂得把握批评的分寸,知道政府官员可以接受一些不痛不痒的批评,努力将这些批评控制在政府官员容忍的范围内。好比是狼对羊说:"允许你叫唤,但前提是不能引来猎人。"

可是批评政府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和响亮,这让我们的官员十分恼怒。

曾经有人问我,中国什么时候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言论自由?我当时乐观地回答,当"对不起,原文已经被删除"在微博的世界里消失之后,中国可能距离言论自由不远了。

后来的事实恰恰相反,我嘲笑了自己。政府在去年8月开始了大规模打击网络"谣言"的行动,新浪微博有超过10万的账户被永久封号。

这些被封号的账户里有不少确实是谣言微博,也有不少是批评者的微博账户。政府声东击西,打击网络谣言是声东,封掉批评者账号是击西。

到了10月,我发现"对不起,原文已经被删除"这句话几乎在微博里消失了。那时候没有什么批评的声音了,即使有,也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批评。

三年多来,我一直讨厌这句话,希望这句话消失,可是它真正消失后,我才知道不是言论自由来了,是更加严厉的言论管制来了。

到了12月,我突然看到"对不起,原文已经被删除"在微博里重新出现,虽然不是过去那么大规模,只是零星出现,我也感到欣慰,仿佛可以冒出水面吸一口气了。我甚至开始希望这句话在微博的世界里重新泛滥起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政治上一直是紧一阵子后松一阵子,松一阵子后紧一阵子。我已经习惯了。

在近期的反腐运动中,很多官员可能又会口口声声说:"党和政府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批评。"这样的话他们说了64年了,但我预感他们说得越多,"对不起,原文已经被删除"也会出现越多。

我想起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

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前行到对岸停下后,他才从船上记号处跳入江中找剑,自然找不着。我们的官员欢迎人民批评的表面态度是在剑掉落江中时船上刻下记号的地方,实际态度是在让船前行到对岸后找不到剑的地方。那个地方说:"对不起,原文已经被删除。"

余华最新作品包括《黄昏里的男孩》(Boy in the Twilight: Stories of the Hidden China)等。本文最初用中文撰写,由Allan H. Barr译成英文,中文译文经余华本人审定。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耻辱和恐惧让中国女性避谈家暴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Monitor all your apps!

Deploy New Relic and get your Nerd Life t-shirt. Monitor any web or mobile app in less than 2 minutes. Don't let performance ruin your bottom line.
From our sponsors
耻辱和恐惧让中国女性避谈家暴
Feb 7th 2014, 04:44, by 李金

北京——我坐在北京一个烟雾缭绕、荧光灯照明的派出所里,脸上和身上都是新添的青肿,怀里2岁大的孩子在哭闹。值班民警的反应让我难以置信。

"如果一个男人压在一个女人身上,把她的头在地上撞十下,这不算犯罪行为吗?如果有人在街上这么打我,你们不会接受报案吗?中国没有禁止这种行为的法律吗?"

那位民警结结巴巴地说,"这个么,当然是犯罪了。"

我继续说,"但是因为那个人是我丈夫,就不成问题了?难道结婚后打女人就是合法的?"

一名女警官对我说,"你和你丈夫都是好人,冷静一点,回家去吧,一切都会好的。"我的眼睛几乎看不清楚,我指着自己肿起来的额头说,"这在你看起来没问题吗?"

我是因遭丈夫暴打而试图报案,但对这些警察来说,没有发生犯罪。在经过一个下午试图说服警察认识到这是犯罪、但却以失败告终之后,我回到家中往微博上传了一张只有我受伤的额头的照片,希望我的23个关注者中有些朋友会回应我的求助。

我的照片让那些受虐待的中国女性打开了她们的绝望、愤怒和表示支持的感情闸门。我的帖子在发布后的几个小时内就被2万多人转发和评论。我从中受到鼓舞,第二天再次来到派出所,坚持要求正式报案。为这事奔波了一周多,最后警方终于正式认识了我丈夫的暴行。

现已成为我前夫的是中国一位有名的商人,他出名是因为我们一起创办的英语教学连锁学校。我是一个以中国为家的美国人。我家的事在媒体见诸报端后,引起人们对我们的广泛关注,更重要的是,引起人们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在我那次被打之后的两年半时间里,我与联合国以及北京的一个反家暴组织合作,促进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意识,并给受害者提供帮助。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报告称,中国有近25%的已婚妇女遭受过家暴。但家暴的实际情况要比那些数据显示的更普遍:相当大部分的家暴没有报案。当遭遇家暴的女子有勇气到派出所报案时,她们绝大多数都会经历我遇到的那种阻力。与此同时,法律体系偏袒男人、甚至那些实施家暴的男人,这让绝望的女人几乎别无选择。

我收到过无数中国女人发来的信,描述的是一种否认问题存在的文化。一个女人绝望地给我写道,"我陪着受伤的母亲一起去派出所,但是那里的警察甚至不知道'家庭暴力'这个词。他们只是说这种'私人问题'或'家庭矛盾'很常见,他们无能为力。"

那些遭受家暴的女子被警方忽视后,最后一个法律选择是在民事法庭打离婚。但是,对中国妇女来说,离婚仍是很丢脸的事情,这又是一个让女性不对实施家暴的丈夫采取行动的巨大障碍。那些选择离婚的人面临很多困难:在所有因家暴而寻求离婚的案子中,只有约3%的人仅靠这个原因得以离婚。如果法庭没有判定丈夫实施家暴,但仍判允许离婚的话,结果对女方来说可能意味着经济上的毁灭。更可怕的是,离婚让女性处于失去孩子监护权的危险之中,因为收入更高的家长被认为是更好的监护人。

那些从未经历过家暴的人经常对受害者感到疑惑,"为什么她不离开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也有各种答案,但是对中国妇女来说,一个很现实的答案是:没有地方可去。即使是在大城市中,能提供援助的机构少之又少,而且根本就没有真正运行的庇护场所。

面对漫漫无期的离婚官司,而且离婚还可能最终会让女人失去自己的家和孩子,监狱里关了很多用斧子或水果刀袭击丈夫而不是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女人,还有什么可奇怪的吗?对一些女子监狱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女囚是因报复家暴而打伤或打死丈夫被判刑的。许多杀死丈夫的女人被判处终身监禁,而大多数打死妻子的男人则只被判几年监禁。

2009年,26岁的北京女子董珊珊向当地派出所8次报案遭丈夫家暴,但她身上的伤痕和她的哭诉却屡被当做"家庭矛盾"而置之不理。后来,她被丈夫打死了。她的丈夫却只被判了六年半的有期徒刑,罪名是"虐待"。

中国需要更健全的针对家庭暴力的法律。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地方法院能针对丈夫的暴力发出保护令。政府已经起草了一项反对家庭暴力的全国性立法,该立法现在商议中,但由于立法程序的不透明性,还不知道进展如何。反对这项立法的人说,"家庭问题不能靠立法解决",然而,去年中央政府就高调通过了一个要求成年子女探望老年父母的法令。

在缺乏全国性立法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推出了反对家庭暴力的立法,这让人感到欣慰,但还不够。只有出台一项全国性立法才能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意识,认识到家暴是确确实实的犯罪行为。这也将会给妇女提供一个依据,在警方拒绝处理时,她们可以指出法律的存在,甚至可以用法律来警告实施家暴的丈夫。

在我的情况公开之后,我经常收到一些表示怀疑的中国媒体的提问,为什么我一个美国人会忍受丈夫的暴力行为。我认为这跟国籍没关系,而是出于耻辱和恐惧感让女性不愿把这种问题公开化。没有哪个女人会迫不及待地宣称自己的家庭不幸福。没有哪个女人会因为自己被所爱的人暴打这个事实感到自豪。是的,我的国籍给我的情况带来了大量的关注,不过,我的中国前夫是名人这个事实肯定至少带来了同样多的关注。

家庭暴力不是一个特定国家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文化现象。家庭暴力是一种犯罪。阻止这种犯罪并不是从法律开始的,当然在某些国家,比如中国,需要新的立法;阻止这种犯罪要从那些愿意跨越地理、政治和语言障碍的呼声开始:不要再容忍、原谅、或忽视家庭暴力。

李金(Kim Lee)致力于幼儿教育及家暴受害者维权。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3年1月30日。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新型致命性禽流感病例增加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新型致命性禽流感病例增加
Feb 7th 2014, 03:10, by DONALD G. McNEIL Jr.

流感专家本周警示,中国的新型H7N9禽流感病例正在迅速增加,势头令人担忧。

目前确诊的病例约有300例,每天还有新增病例。大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已经死亡。

首个人感染H7N9病例见诸报告不过是去年3月的事情。相比之下,另一种致命性禽传人流感病毒H5N1首次出现在2003年,花了将近五年时间才达到300例。

"H7N9的传播速度比H5N1快,"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传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迈克尔·T·奥斯特霍尔姆(Michael T. Osterholm)说。"我真的很担心这一点。"

同时,中国出现了一种更新的禽流感,已经夺去了第一个人类受害者的生命。这种病毒被称作H10N8,目前确诊感染这种病毒的患者只有两人——一个是已于12月死亡的73岁女性,她的感染是死后确诊的;另一个是来自同一省份的55岁女性,此人已于1月入院。两人都曾接触活禽。

(禽流感是通过它们表面两个结节的形状来描述的:血凝素"钉"(spike),即"H",它附着在细胞上,以及神经氨酸酶"直升机"(helicopter),即"N",它能砍掉受体,使新病毒得以逃脱。目前已知的H共有18种,N共有11种。)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流感部门的预防措施负责人鲁本·多尼斯(Ruben Donis)说,尽管H10N8这种新型流感病毒令人担忧,但它仅有两个病例,危险性与H7N9依然有"很大、很大的区别"。他指出,中国的10个省份均有人类感染H7N9病毒,病毒出现地接近越南、柬埔寨以及其他一些东南亚穷国的边界。在流感监控方面,这些国家不如中国熟练。

奥斯特霍尔姆博士说,禽类传播H7N9病毒似乎更多是通过呼吸,而非通常的传染途径粪便,这就意味着,活禽市场的排泄物抽样检验可能会漏过一些病例。

H7N9和H10N8的传播很难监测,因为这两种病毒均不会使鸡生病。家禽养殖者抵制检验,因为只要有一起确诊病例,他们就得被迫处理掉大量看似健康的家禽。与此不同,H5N1会迅速导致大量禽类死亡,这样一来,养殖户也希望消灭该病毒。

尽管H7N9病毒的人际传播尚未得到证实,但已经出现了家族内部两三人集中感染的情形。

据报道,部分亲属的症状比其他人晚几天出现,匹兹堡监控新闻报道的流感观察人士亨利·L·尼曼(Henry L. Niman)据此认为,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他们是互相感染的。

奥斯特霍尔姆博士不同意这一点,称情形可能是家庭成员接触了同样的一些禽类,只是在不同的时间发病而已。

翻译: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美国参议院批准鲍卡斯任驻华大使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参议院批准鲍卡斯任驻华大使
Feb 7th 2014, 01:54, by CORAL DAVENPORT

华盛顿——周四,参议院以96对0的投票结果批准马克斯·鲍卡斯(Max Baucus)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鲍卡斯是民主党人,自1978年以来一直是代表蒙大拿州的参议员。身为参议院财政委员会(Senate Finance Committee)主席,他在过去十年的许多重大政策辩论中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此外,他还是奥巴马总统的标志性立法成就《合理医疗费用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的设计者之一。

他离任参议院一事将会在参议院的民主党领袖中造成多米诺效应。俄勒冈州民主党参议员、参议院能源委员会(Senate Energy Committee)现任主席罗恩·怀登(Ron Wyden)将出任举足轻重的财政委员会的主席,路易斯安那州的民主党参议员玛丽·L·兰德里欧(Mary L. Landrieu)则有望填补怀登在能源委员会的位置。民主党人、蒙大拿州州长史蒂夫·布洛克(Steve Bullock)预计会为鲍卡斯的参议员席位提名一个接替者。

周四在参议院发表告别演说时,鲍卡斯说起了自己生命中的那个决定性时期——他曾中断大学学业,到印度、日本和中国游历了一年。

"出发之前,我从未想过要从事公众服务,但那次旅程开阔了我的视野,帮我制定了路线,"他说。"我认识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联系,也看到了美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不可或缺的领袖角色。"

"世界越来越小,"他补充说。"我们的自然资源正在减少。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更好的合作方式。"

鲍卡斯说,他最自豪的是自己曾参与的两项立法,即《合理医疗费用法案》和2010年的一项法律,后者以蒙大拿国民警卫队(Montana National Guard)的创伤后紧张症筛查项目为范例,在全国推广这种项目。

"奥巴马总统把《合理医疗费用法案》签署为法律接近四年了,"鲍卡斯说。"在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方面,这个法案在这段时间里发挥的作用比过去半个世纪内任何法律的作用都大。"

他还说,"我为自己接受的这个挑战感到骄傲。"

翻译:陈亦亭、陈柳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