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星期四

纽约时报: 美国暂停援助叙利亚反政府派别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暂停援助叙利亚反政府派别
Dec 12th 2013, 13:54, by MICHAEL R. GORDON MARK LANDLER, ANNE BARNARD

华盛顿——就在距离寻求终结旷日持久的叙利亚内战的和平大会开幕仅一个月的时候,奥巴马政府决定暂停向温和反对派交付非致命性物资援助。这再次证明了,培养合适的巴沙尔·阿萨德总统(Bashar al-Assad)替代者的尝试有多么艰难。

上周五,几处美援设备仓库被伊斯兰阵线(Islamic Front)接管,奥巴马政府于是采取了暂停措施。伊斯兰阵线是伊斯兰派武装的联盟,已与美国支持的温和反对派分裂,但也会对抗基地组织(Al Qaeda)。

奥巴马政府的官员称,暂停是临时性的,援助可能还会恢复。按照政府的分工,国务院负责向叙利亚提供非致命性物资,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则开展了一项武装并培训叙利亚反对派的秘密计划。

然而,反对派未能集中对付阿萨德而是互相争斗,美国又仍在搜寻可靠的叙利亚伙伴,在这种形势下,通过和平大会来打破流血循环的可能性似乎已经减退。

白宫已将叙利亚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政治解决上,反对派的分裂却给其造成了一系列棘手问题,比如美国是否应参照偶尔在伊拉克采取的策略,与伊斯兰派势力更密切地合作。

有叙利亚问题专家称,这起事件引发了一些疑问,不仅是美国过去两年间一直支持的叙利亚温和派团体的有效性问题,还有奥巴马政府推动阿萨德交出权力的宏观策略问题。

"实际上,奥巴马政府很想支持的——尽管犹豫不决、半心半意——温和武装反对派现在处于边缘地位,"弗雷德里克·C·霍夫(Frederic C. Hof)说。他曾是国务院官员,参与过叙利亚政治过渡方案的起草工作,如今在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任高级研究员。

霍夫称,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大会取得重大进展的前景"相当渺茫"。

上周五的事件扑朔迷离,一些叙利亚反对派官员称,伊斯兰阵线还接管了萨利姆·伊德里斯将军(Gen. Salim Idris)在该国北部的总部。伊德里斯领导着温和叙利亚反对派的军事力量,也就是所谓的最高军事委员会(Supreme Military Council)。根据美方官员的说法,总部被占领的时候,伊德里斯在他土耳其的家中,随后前往了一直提供资金与武器援助的卡塔尔。据说,他现在回到了土耳其。

美国官方仍难以评估这种内耗背后的含义。"如果我们能了解清楚,我们就可能重新提供非致命性物资援助,"一名高级政府官员称。

这名官员表示,美国不排除与伊斯兰阵线会谈的可能性,不过奥巴马政府是否会放弃目前的立场还很难说。奥巴马政府坚持,美国及其盟友的所有援助均需经过最高军事委员会。

多个月来,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反复主张,政治解决是叙利亚内战问题的唯一答案。战争已导致叙利亚的死亡人数超过了10万。克里的目标是鼓励阿萨德将权力移交给过渡政府。

然而,阿萨德不断从伊朗与俄罗斯那里获得军事支持,似乎地位仍相当稳固。

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指定的能合法代表叙利亚民众的反对派团体似乎变得更加弱小了,部分原因在于,它们与国内的许多反对派武装关系脆弱,而且从西方获取的支持也乏力。

按照克里最初的设想,叙利亚和平大会本应于今年5月举行,不过目前的计划是在明年1月22日。原定的地点在日内瓦,但可能换到瑞士的湖畔小城蒙特勒,因为日内瓦的酒店房间因为一个奢侈钟表展而被预订一空。

会议的一大主旨是,开始甄选可进入叙利亚过渡执政机构的人选。一旦阿萨德交出权力,该机构将负责国家的管理。

可是,随着伊斯兰派武装开始在对抗阿萨德的斗争中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奥巴马政府面临着抉择:是否要把他们的代表纳入任何过渡政府中,或许甚至还有是否要给他们提供军事援助。

"这把政府推进了两难的境地,必须要选择是支持温和派,还是支持有战斗力的团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的叙利亚问题专家安德鲁·J·泰布勒(Andrew J. Tabler)说。

暂停援助的影响难以衡量,而反对派经常抱怨,来自美国、英国及其盟国的援助太少又太迟,对战事没起到什么作用。

叙利亚自由军(Free Syrian Army)一支小队伍的指挥官哈塔布(Khatab)在土耳其接受电话采访称,暂停援助一事不利于他这样的武装。不过,他还表示,这最终也会损害到伊斯兰阵线。他指出,无论官方政策如何,伊斯兰阵线一直与最高军事委员会有合作,并从那里获得补给。

许多反政府活动人士的反应交织着嘲讽与逞能,自称这种援助在他们看来就是做做样子,暂停了也无所谓。

"什么非致命性援助?"最近逃离叙利亚的活动人士穆阿兹(Moaz)说,"美国拿过期的金枪鱼来支持我们,然后他们就觉得是在支持革命了。"

Michael R. Gordon与Mark Landler自华盛顿、Anne Barnard自黎巴嫩贝鲁特报道。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抗议声中英拉面对质疑采取守势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抗议声中英拉面对质疑采取守势
Dec 12th 2013, 09:30, by THOMAS FULLER

曼谷——当英拉·西那瓦(Yingluck Shinawatra)高中时代的老师得知她成为了泰国首位女总理时,他们有点儿担心。

作为一名学生,英拉总是非常有礼貌,受到众人的喜爱,她的前数学老师巴拜·丹孙东(Prapaiporn Tangsuntornkhan)说。但2011年时,英拉还是一名政坛新手,似乎不太可能在险恶的泰国政界主持大局,那是一个由男性主导的堡垒,充斥着阴谋、暗算和军事实力的较量。

"她细心而勤奋,但不是一个领导者。"巴拜说。"热衷政治的人通常喜欢辩论,但她从来没有在课堂上举过手,从来不会反驳老师的说法。"

上任两年半之后,46岁的英拉如今正在跟很多同样的看法作斗争,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为自己政治生涯而进行的斗争。她被议会中的反对派嘲笑为"不聪明";被讽刺为她的兄长、亿万富翁他信·西那瓦(Thaksin Shinawatra)的代理人;最近几周,集结在曼谷街头数以万计的示威者传唱着嘲笑她的歌曲,呼吁她离开这个国家。

周三,在少数外国记者参加的采访中,英拉显得平静沉稳,但却采取了防御姿态。她说她还没有决定是否会愿意作为自己政党的候选人参加明年2月的总理大选,她提前召开这次大选是为了平息当前的紧张局势。

示威者已经包围了她的办公室,并要求让一个非民选的"人民委员会"来管理泰国,英拉表示,他们提出的一些要求在"现实世界"中是行不通的(很多泰国学者也同意这个看法)。

英拉说,她相信军方不会发动政变;军方曾在2006年发动了针对她兄长的政变,开启了泰国七年来断断续续的政治乱局。

"我认为军方不会再这样做,"她说。

而把这次采访的地点定在曼谷郊区的一个空军基地,正突显了英拉地位的岌岌可危。抗议者两周前占领了财政部(Finance Ministry),上周又在她的办公室大门外安营扎寨,扬言要"活捉"她——显示了他们的有恃无恐,也成为英拉不愿或无力打击他们的证明。

原定上周进行的与外国记者进行的采访被取消了,因为她的助手认为地点太不安全;在过去一周里,英拉每天更换办公地点。

"我们去的地方必须有很多出口,"泰国政府发言人迪拉·拉丹那森(Teerat Ratanasevi)说。

目前还不清楚,她对抗议者这种异常温和的方式是能够解决问题,还是会进一步削弱国家的权威。有一次安全部队欢迎示威者进入政府的场地,企图以此平息他们的怒火。

英拉的一些失口之言也遭到了示威者的多番嘲笑。201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访问泰国时,英拉用英语说"欢迎"(welcome)她时,说成了"克服"(overcome)她。还有一次英拉用泰语说"马来西亚总统",其实应为"总理",此外她还说过"悉尼国"。

虽然英拉在抗议期间遭受了各种批评,但其中争议最大的还是她与兄长他信的关系。

当前的抗议活动是由执政党上月企图通过的一项大赦法案引发的,该法案本可以让流亡在外的他信更加容易地返回泰国。他信在2008年时被判滥用职权罪,并且还有几件腐败案尚未了结。

英拉所在的政党吹嘘他们跟他信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信的政策在泰国北部很受欢迎。但对于他信的敌人来说,大赦法案只不过是进一步证明了他们的说法,即把英拉推上台完全是在为他信的利益服务。

当被问及她征求兄长意见的情况有多频繁,以及他对她的影响力有多大时,英拉多次避而不谈。但她所在的泰党(Pheu Thai)成员今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经常与他信联系,泰党的主要政策也是由他信规划的。

Poypiti Amatatham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南非人数里长队送别曼德拉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南非人数里长队送别曼德拉
Dec 12th 2013, 07:29, by LYDIA POLGREEN, NICHOLAS KULISH, ALAN COWELL

南非比勒陀利亚——佩兴丝·马谢勒(Patience Mashele)穿上黑衬衫、绿裙子,戴上金色的帽子,在黎明前离开了家。她不想迟到。是时候说再见了。

周二,全球领导人、明星和皇室成员齐聚在一座体育场内,出席了一场盛况空前的悼念仪式,周三则是民众吊唁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日子。成千上万的人来到现场,等着向曼德拉致以最后的敬意。曼德拉是这一代领导人当中最后去世的一位,也是最受他们爱戴的一位,是他带领南非破除了种族隔离制度。悼念者有黑人也有白人,有少女也有老人,有的来自带有高尔夫球场的封闭式豪宅,也有的来自全是铁皮屋的棚户区。

吊唁队伍在首都蜿蜒了数英里长,让人想起了1994年的光景,那时候,南非人也排起了绵延无尽的长队伍,在该国第一次完全民主的选举当中为曼德拉领导的非洲人国民大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投票。那时候,人们站在数英里长的队伍当中,等着在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开启时投出自己的一票。现在,他们排队是为了告别,对许多人来说,他们告别的不仅是一名男子,还有他代表的那个充满乐观的先前时代。

为瞻仰曼德拉的遗容,马谢勒已经在太阳下暴晒了6个小时。她说,"为了我们的自由,他在狱中度过了27年。他给了我自由。我多等一会儿也没关系。"

周三,曼德拉的遗体停放在比勒陀利亚雄伟的联邦大厦跟前,那里是政权中心,也是他19年前宣誓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的地方。

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棺盖看到他的头部和肩膀,他穿着一件褐色的衬衫,面容一片安详。自他于1990年出狱后,全世界的许多人都能够一眼认出他的面容。

24岁的路易莎·莫盖尔(Louisa Mogale)在缓缓走过棺椁后说,"他看上去相当安详。他活了95年,而我只看了他两秒,可我还是感到庆幸,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见他。"

希望瞻仰遗体的南非人实在太多,似乎让当局不堪重负,数以千计的人在城市周边的检查站排队,等着登上前往联邦大厦的班车。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Pretoria)的运动场里支起了一个乡间别墅大小的白帐篷,旨在给绕着校园排了数百英尺长的队伍提供服务。

39岁的凯尔·加思(Kyle Garth)来自辛辛那提,他说,他觉得排在队尾的人几乎不可能看到曼德拉。他和他的南非裔妻子已经带着两个孩子等了五个多小时,还是没能进入帐篷。不过,他依旧情绪高涨。

加思说,"对我来说,等待绝对是值得的。"他说,如果没有曼德拉,没有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他的妻子永远都不可能离开南非,他俩也永远无法相遇。他补充说,尽管当日的交通可能相当无序,"可这是一个一生一次的机会。"说话间,他随着慢慢推进的队伍往前挪了几步。

周日举行葬礼前,曼德拉的遗体将停放三天。在为这位前总统和崇高的道义权威举行的举国悼念活动中,这是最近的庄严时刻。周二在索韦托举行全国悼念仪式时,现场不时出现喧闹的场景,因为人群中的许多人对现任总统雅各布·祖马(Jacob Zuma)发出了嘘声和嘲讽。相比之下,这里的气氛更为肃静,因为人们最终意识到了曼德拉去世的现实,对他一生的庆祝变成了失去他的悲痛。

祖马和曼德拉的家人,其中包括曼德拉的遗孀格拉萨·马歇尔(Graça Machel)及前妻温妮·马迪基泽拉-曼德拉(Winnie Madikizela-Mandela),属于第一批瞻仰灵柩的悼念者。马歇尔和温妮不时用白手帕拭泪。

悼念者次第穿过联邦大厦(Union Buildings)宽阔的草坪,经过曾担任过将军和总理的路易斯·博塔(Louis Botha)的骑马塑像,此时,一名男子指着塑像喊道,"在这里的应该是曼德拉!"

连续三个早上,当局都会把曼德拉的灵柩从一处军方殓房运往联邦大厦。曼德拉的遗体将被空运至东开普省,曼德拉的国葬将在该省的库努村举行,那是他童年时代生活的地方。

对普通民众而言,曼德拉的遗体告别仪式受到了严密控制,吊唁者得坐在又热又挤的班车里前往现场。

等着登上班车的时候,41岁的马谢勒说起了自己三次看到曼德拉的经历。第一次是在1990年,曼德拉出狱之后。曼德拉因参与解放南非的武装斗争而被种族隔离政权送进监狱时,她还没有出生。在她成长的那个年代,持有曼德拉的照片是违法的。她说,没人知道他出狱之时会是什么样子。然而,他却是她生命的试金石。

"当时我偷偷跑出爸妈家,去索韦托见他,"说起自己年轻时的激情,她咯咯地笑了起来,"我知道,我必须看到他的真人。"

第二次是1994年。当时她和成千上万的民众一起,看着他在联合大厦宣誓就职。

"那就是我们那么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一切,"她说,"我们的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站在了联邦大厦跟前。那就是历史。"

她最后一次看到健在的曼德拉是在他儿子马克贾托(Makgatho)的葬礼上。2005年,马克贾托死于艾滋病。当时,她去曼德拉的家乡库努村表示敬意。

"那是令人悲痛的一天,"马谢勒说,"我想在那里和他一起悼念亡者。"

终于,周三这天,她乘坐的班车轰隆隆地驶向了联邦大厦,这座带有侧翼的宏伟大楼庄严地俯视着山下树木茂密的首都。自建成之日起,这栋大厦一直是权力机构所在地,象征着白人的威权,直到这个国家的首届民主选举让曼德拉掌权为止。这栋大楼也是抗议活动的目标,最有名的抗议发生在1956年,当时有数千名女性聚集在这里抗议通行证法。通行证法是种族隔离制度的基石。

马谢勒说,小时候自己对这个地方感到恐惧。但现在,这里是南非民主的象征。

走近灵柩时,马谢勒变得紧张起来。

"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她低声说。

"你可以的,我的姊妹,"一名警察温和地鼓励她往前走。

她缓缓走过灵柩,灵柩四周摆满了百合花、兰花和一种来自曼德拉老家东开普省的罕见芦荟。

"Hamba kahle,"马谢勒一边说,一边擦拭脸颊的泪水。最近几天,这个祖鲁语短句被人重复了无数次,它的意思是"一路平安"。

Lydia Polgreen和Nicholas Kulish自比勒陀利亚、Alan Cowell自伦敦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张薇、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南水北调一期工程低调投用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南水北调一期工程低调投用
Dec 12th 2013, 07:37, by 储百亮

中国政府常常炫耀自己在建设巨坝和改变河道方面的功绩,认为它们是工程学上的伟大壮举。但这一次,中国政府却没有这么做。本周,被中国称作"世界最大调水工程"的项目的一期工程在低落和无奈的气氛中正式开始运营。

根据国有媒体报道,周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始从长江引水,并输水到山东德州。就像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城市一样,山东德州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消耗了当地大量资源。该项目和长江三峡大坝都是中国政府想要动用大量资源,利用河流为国家发展提供助力的例证。

施工从11年前就开始了,此前,为了解决中国对水资源日益迫切的需求,政府批准了这个计划:从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南方——尤其是长江——取水,沿着两条线路,穿越中部和东部省份——输水给北京和中国北方其他水资源需求日益增长的地区。

但该项目进展一直不顺。项目多次遭遇延期,成本超出计划,官员们在谁付钱及谁该得到水的问题上争执不休。此外,为了扩建大坝和开辟中线河道需要迁移超过30万人口,其中大多数是贫穷的务农家庭,他们的安置问题也引发了激烈纠纷。另一方面,两个线路的河道,尤其是东线,污染问题堪忧。

东线一期项目本周正式运营,相对而言没有进行太多宣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做出的批示中,除了表扬,也有所训诫。

习近平在上周日发布在政府网站上的批示中说,"希望大家总结经验,加强管理,再接再厉,确保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

东线一期工程完工后,干线全长912英里,即1467公里,供水范围还包括安徽省和江苏省。中线的起点是湖北省的丹江口大坝,明年将开始取水,并沿着793英里长的河道将长江水输送到北京。中线的一个分支还会把水输送到北方的港口城市天津。政府正在讨论在中国西部开设另一条线路的可能性。

马军是北京的一名环保倡导者,他管理的公众环境政策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致力于监控水污染状况。他说,官员们降低了的调门反映出,他们已经认识到,这个工程顶多能缓解中国北方的水资源短缺,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

马军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该工程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应急措施。他说,虽然东线河道的污染已经缓解,但仍然是一个长期问题,目前,这些水只适合工业用途,不适宜饮用。"

他说,"现在不是庆祝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反思,我们是如何把自己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以至于不得不实施一个对社会和环境造成如此大不利影响的项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知道最终可以得到南水北调的水,北方一直在用一种不具可持续性的方式利用水资源。

最初,官员们似乎低估了该工程的社会和环境影响。该项目曾由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政府管理,而他曾接受过作为水利工程师的训练。不过,即使是那些监管过项目建设的官员们最近也显得底气不足。

今年10月接受一家中国报纸采访时,2003年到2010年担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的张基尧说,一期的成本已经从最初估计的人民币1.24万亿元增加到3万亿元,在目前汇率下,相当于从大约2000亿美元增长到4900亿美元。

张基尧告诉《南方周末》,他担心由于南水北调输送的水相当昂贵,因而工厂和农民可能会继续打井,利用日益稀缺的地下水资源,他还警告说,水污染可能会加剧。

他告诉《南方周末》,"说实话,我到现在心里面还不十分踏实。能不能长期保证水质合格也是我放心不下的。万一水质变差或调水渠道因保护不好造成污染,南水北调等于前功尽弃。"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冒牌手语翻译混进曼德拉纪念大会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CloudMailin

Incoming Email for your web app. Get started in minutes and scale effortlessly when you need it.
From our sponsors
冒牌手语翻译混进曼德拉纪念大会
Dec 12th 2013, 04:48, by JOHN ELIGON

南非库努——他身着深色套装,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紧挨着奥巴马总统和其他几位在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纪念仪式上发表讲话的世界领导人,脖子上的蓝色安全挂带写着"国葬"的字样。他挥舞手臂做出各种手势,那些手势本应是给聋人识读的手语。

周三,手语专家表示该男子是个骗子。他们纷纷表示愤怒,因为这样一个对手语技能显然一无所知的骗子居然成为了大众的焦点。周二纪念仪式的讲台上一直都有这名男子的身影,看到他的不仅是索韦托这个9.3万人足球场里的观众,还有电视机前数以亿计的观众。

已经过去了不止24个小时,南非政府依然无法解释,这个骗子如何不仅通过了安检,而且还得到了这份工作。该男子的身份依然是个谜。

"这个'冒牌翻译'让南非手语成了笑柄,让南非手语翻译这个职业蒙羞,"约翰内斯堡聋人权利倡导组织南非聋人联合会(DeafSA)全国总监布鲁诺·德鲁琛(Bruno Druchen)说。在该组织发表在Facebook上的一份声明中,德鲁琛说,"聋人界十分愤怒。"

因骗子译员引发的全国性尴尬处境,只是政府在悼念仪式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似乎出现的诸多差错之一。这一差错让人们更加觉得,悼念仪式是曼德拉上周去世之后在匆忙之间草草就绪的。许多曾打算参加仪式的南非人抱怨说,公共交通陷于瘫痪,公交车根本等不来。

曼德拉的身后事还因周三的一些新闻报道而蒙羞,报道称,盗贼闯入了另一名受人尊敬的南非反种族隔离斗士、诺贝尔奖(Nobel)获得者德斯蒙德·M·图图(Desmond M. Tutu)位于开普敦的家。据《开普敦时报》(Cape Times)报道,窃案发生之时,图图正在参加悼念仪式。

德鲁琛在声明中指出了前述手语译员的诸多漏洞。

比如说,他没有使用指称曼德拉或雅各布·祖玛(Jacob Zuma)总统的特定手势。他的手势毫无意义。他翻译时没有使用面部表情、头部动作、耸肩或其他身体语言,这些都被认为是手语的固有元素。

声明说,"这是对手语的彻底嘲讽。"

翻译:陈亦亭、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乌克兰警方镇压广场抗议者未果后撤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乌克兰警方镇压广场抗议者未果后撤
Dec 12th 2013, 04:05, by DAVID M. HERSZENHORN, ANDREW E. KRAMER

乌克兰基辅——周三,在与独立广场(Independence Square)上的抗议者发生了一夜的冲突后,安全部队似乎开始从基辅的这座中心广场撤退。此前的两周多时间里,抗议者一直在该广场集会,反对维克多·F·亚努科维奇(Viktor F.Yanukovich)总统领导的政府。

警方曾控制了广场上的一大片地方,并带来了前端装载机和其他一些重型设备,开始清理那块地方。但到了上午11点,警方力量的规模已经减小,行人自由地在广场上穿行。

周三,内政部长维塔利·扎哈尔琴科(Vitaliy Zakharchenko)发表了一份声明,称夜间镇压的目的是缓解基辅的交通拥堵,并承诺不会驱散广场上的抗议者。

"没人会侵犯公民和平抗议的权利,"他说,"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他公民的权利和合法利益。"

他说,清理街道的行动是遵照法庭命令执行的。当局在11月30日对示威者进行血腥镇压之后,许多抗议者都要求免去扎哈尔琴科的职务。尽管警方于周三凌晨强行冲开了广场上的人群,但他们没用使用警棍,两周前的公然暴力行径也没有再次上演。

当局在夜间清理这个主要抗议地点的大片地方,此举是给一些西方外交官的当头一棒。他们本以为乌克兰政府已经向自己承诺,不会动用武力镇压和平抗议者。

反对党全乌克兰祖国联盟(Fatherland)的议会领袖、此次抗议行动的主要组织者阿尔谢尼·P·亚采纽克( Arseniy P. Yatsenyuk)表示,警方的行为表明,亚努科维奇对西方领导人和乌克兰人民不屑一顾。

周三,独立广场上的音响系统依然运转正常。亚采纽克在独立广场的演讲台上说,"他是在往美国、欧洲国家和4600万乌克兰人的脸上吐口水。我们不会原谅他这么干。"

那些西方官员多半只能满腹疑问地猜测,自己和亚努科维奇协商,并且敦促抗议领袖和亚努科维奇协商,这样做是不是误判了形势。当局实施镇压前,亚努科维奇刚刚和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Catherine Ashton)举行了三个半小时的会谈。

此事的外交影响几乎是立竿见影。

阿什顿在周三上午的声明中说,"我和你们在一起。当局不需要在夜幕的掩盖下行动。"

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使用了非比寻常的激烈措辞,表示美国对当局使用武力的决定感到"恶心"。"这种反应既不可接受,也不符合民主体制。"他在一份声明中说。

警方展开行动时,美国助理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Victoria Nuland)身在基辅。她于周三上午走访了独立广场,给在街上过夜的示威者和内政部警察分发面包。之后,她和亚努科维奇举行了会谈。

会谈后,纽兰谴责了警方的行动,不过她说,美国已经转告亚努科维奇,乌克兰和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乌克兰仍有可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那里协商一笔贷款。

她说,"我清晰无误地对他说,欧盟成员国和民主国家,绝对不会允许发生昨晚的那种事情,也不会允许他们现在以安全为由所做的事情。不过,我们也明确表示,我们相信乌克兰仍有出路,仍有可能挽救乌克兰在欧洲的未来。"

Michael R. Gordon自华盛顿、Oksana Lyachynska自基辅、 Richard Berry自巴黎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陈亦亭、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美国调查认定飞行员失误致韩亚航空坠机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are captured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digital photographs, the art is now in creating black and white image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Photoshop techniques to create beautiful images.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调查认定飞行员失误致韩亚航空坠机
Dec 12th 2013, 04:07, by MATTHEW L. WALD

华盛顿——今年7月6日,韩亚航空公司(Asiana Airlines)的214次航班在旧金山国际机场发生坠机,就在事件发生前的几分钟内,驾驶舱内三名驾驶员中的一名曾三次开口提示,飞机下降得太快了。可是,直到飞机即将撞上28号左跑道尽头的防波堤的时候,三名飞行员都没有注意到,飞机的航速太慢了。

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简称NTSB)周三公布的文件显示,经验不足和韩国文化对驾驶员的着陆操作方式产生了影响。NTSB就此次坠机举行了为期一天的听证会。

本次航班的机长李江国(Lee Kang-Kuk)对调查人员说,本来,三名驾驶员中的任何一名均可以决定中断着陆,然而,对于"级别低的人"来说,"这是很难的",这其中也包括了他,因为他处在一名飞行教官的监督之下。

他还说,飞机着陆时,跑道上的一束强光让他出现了短暂的失明,那也许是阳光反射的结果,不过他不会戴墨镜,因为在韩国人当中,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文件显示,机组人员对波音(Boeing)777客机自动油门的工作原理认识不清。对于这种型号的飞机,机长李江国只有35小时的飞行经验。接受调查人员讯问的时候,他似乎把该机型自动操作系统的某些细节和空客(Airbus)A320的相关细节混为一谈,对于后者,他拥有丰富的操作经验。

根据飞行数据记录仪整理出的文字记录显示,第一次关于飞机降落速度过快的提示出现在撞机前大约一分钟,提示者用的语言是机组成员在飞机着陆时通常使用的英语。第二次提示用的也是英语,但是,第一次提示大约9秒后出现的第三次提示用的却是韩语。文字记录中的这一线索显示出了这一意见的紧迫性。

在飞行过程进入最后30秒之前,没人提示飞机的飞行高度过低。离撞机还有三秒的时候,李江国说了句话,在记录仪的文字记录中,这句话被转换成了"oh # go around"(噢#飞起来),说明飞行员试图重新让发动机全力工作,取消着陆。当时,飞机的高度已经不足30英尺(约合9米)。

随后,这架777客机撞到防波堤,机尾折断。尽管飞机发生大幅侧翻,现场腾起滚滚烟尘,但只有三名乘客遇难。

飞机上共有291名乘客、4名飞行员和12名乘务员,事故发生后,199名乘客、3名飞行员和10名乘务员被送往医院。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目标之一是进一步了解事故当中的"存活因素"。

事故发生大约23分钟后,一名乘客被一辆消防车碾压致死。调查人员对韩亚航空人员进行的讯问显示,由于应急滑梯在客舱里充气膨胀,两名空乘被困。

调查人员表示,未在飞机上发现任何故障。

翻译:张薇、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取消失业福利不能增进就业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取消失业福利不能增进就业
Dec 12th 2013, 00:12, by 保罗·克鲁格曼

距离美国经济步入大衰退已经过去六年了,距离经济正式开始复苏也已过去四年半了,可是,长期失业率仍然灾难性地居高不下。共和党人对个中缘由自有一套理论。事实证明,他们的理论是完全错误的。不过,他们仍然固执己见——结果,130万美国劳动者将于12月底丢掉失业福利,而其中许多人的财务状况本已岌岌可危。

圣诞快乐。

现如今,共和党惩罚失业者的愿望不仅源于糟糕的经济学理念,还属于其惯常的劫贫济富(对食品券说不,对农业补贴放行)行为的一部分。不过,理念的确关系重大——正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名言:"无论是好是坏,危险的是思想。"失业福利的问题尤为清晰地展示了,对坏事而言,貌似合理却实质错误的经济理念尤为危险。

众多共和党人的世界观是这样的:失业保险通常给合乎申领条件的劳动者发放之前薪水的40%到50%,降低了找新工作的积极性。据说,劳动者因此更长时间地失业。尤其是,该理论宣称,美国的长期失业劳动人口之所以从2007年的仅仅100万飙升到今天的400万,是因为紧急失业补助计划(Emergency 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允许他们在惯常的26周失业福利之后仍能获取救济。

相应地,共和党提出的长期失业解决方案就是加重长期失业者的痛苦:砍掉他们的福利,这样他们就会出门找工作了。至于他们究竟如何在求职人数三倍于空缺岗位的环境中找到工作呢?那就是细枝末节了。

这种理论的支持者喜欢引用学术研究——其中一些来自倾向于民主党的经济学家。这些研究似乎证实了失业保险会导致失业的说法。不过,他们并不喜欢指出,这些研究起码是20年前做的,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也完全不适用于我们目前的经济形势。

现在,多数劳动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福利对找工作的负面影响微乎其微——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更是对整体就业没有任何负面影响。正好相反,失业福利有利于创造就业岗位,而削减这种福利会打压宏观经济。

读者请想,砍掉失业福利到底怎么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呢?诚然,某些当下失业的人会比之前更加窘迫,或许会从现在有工作的人那里抢走岗位。可是,有什么理由能让企业雇佣更多的人,而不是换掉目前这批人呢?

或许有人会忍不住提出,劳动者之间更激烈的竞争会导致工资降低,而廉价的劳动力将鼓励雇佣行为。不过,这种主张包含推理错误。如果削减部分劳动者相对其他人的薪酬,那么,接受减薪的人或许能获得竞争优势。可是,所有人都降薪的话,无人能获取优势。唯一的结果是收入普遍降低,而这会造成各种后果,其中包括增加家庭债务负担,因此对整体就业的净作用为负。

关键是,在目前的美国经济之下,限制就业的是需求,而非供应。商界之所以没能雇人,不是因为没法找到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而是因为没法找到足够的客户。大幅削减失业福利——将带来收入降低继而减少消费的副作用——只会雪上加霜。

不过,别指望共和党要员改弦更张,他们或许只会变本加厉地提出惩罚失业者的理由。比如,参议员兰德·保罗(Rand Paul)援引长期失业人员难以再入职场的近期研究,作为——已经猜到了吧——砍掉长期失业福利的理由。你看,这些福利实际上对失业者"有害"呢。

好消息是,虽然不尽如人意,白宫及民主党参议员正努力在失业福利即将到期的问题上做文章。坏消息是,他们似乎不愿将延长失业福利作为预算协议的一项前提。这就意味着,他们并不愿去实实在在地捍卫它。

我得遗憾地说,长期失业者的福利很可能会被砍掉,因为铁石心肠——对不幸者彻底的冷酷无情——与糟糕的经济理念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话又说回来,最近的每件事不都如此吗?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为电子香烟辩护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为电子香烟辩护
Dec 12th 2013, 00:13, by 艾米·L·弗尔查尔德, 雅各·科尔格罗夫

人们正在围绕电子香烟展开激烈的争论;这种产品外观类似香烟,由电池供电,加热液态尼古丁,但只会散发无害的水蒸气。电子香烟不会产生烟雾,虽然没有证据显示它对吸烟者完全无害,但它产生的危害无疑比烟草少。尽管如此,纽约市和芝加哥还是在考虑把电子香烟列入名单,在禁止吸烟的酒吧、餐馆和公园同样禁用电子香烟;洛杉矶也在采取行动限制电子香烟的销售。

虽然证据还不确凿,但已经有初步迹象表明,很多电子香烟使用者都有戒烟意向,他们把电子香烟作为一种比较安全的烟草替代品来使用。研究还表明,与尼古丁贴片这样的医药产品或口香糖相比,电子香烟在帮助人们坚持戒烟方面效果更好。

没有人认为尼古丁上瘾是件好事,而我们决定对电子香烟给予一定的支持,也并非轻率之举。虽然有些电子香烟厂家与烟草行业之间并没有关系,但烟草巨头们在电子香烟市场上的份额正在日益增加。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公共健康倡导者来说,任何烟草业想要做的事,我们都不情愿去支持。但历史表明,"减害"这个原则——意思是说,很多风险都是无法根除的,最好是把侧重点放在尽量减少它所导致的危害上面——在反烟草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提示我们:监管优于禁令。

联邦政府对提高烟草产品安全性的关注,不过就是半个世纪前才开始的。1964年,总医官(Surgeon General)卢瑟·L·特里(Luther L. Terry)发布了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告,明确地把吸烟与肺癌联系起来。但他同时也表示,研究各种新型香烟"对于进一步的发展来说,是一条有前途的道路。"在70年代初期,政府在更安全的烟草产品开发上每年大约支出600万美元。即使是把吸烟称作"头号公敌"的卫生部长小·约瑟夫·A·卡利法诺(Joseph A. Califano Jr.)也在1978年指出,"研究开发一种危险性较小的香烟"是有意义的。一直到1981年,总医官还会建议那些戒不了烟或者不愿意戒烟的烟民改吸焦油和尼古丁含量较低的香烟品牌。

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担心开发危害性较小的香烟对吓阻或劝说人们戒烟可能是不利的,但也支持"对开发危害性较小、同时又能满足烟民嗜好的香烟的可能性进行坦率的科学探讨。"

这些做法在上世纪80年代停了下来,因为当时一宗影响巨大的法庭案件曝光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烟草业几十年来一直谎报吸烟的危害性,甚至通过控制产品中的尼古丁水平让吸烟者离不开香烟。这种欺骗行径性质太恶劣,人们几乎已经不可能再相信会有"比较安全"的香烟产品。因此,除了彻底戒烟之外,其他任何做法都会招致倡导者的反对。

由于人们可以轻松买到尼古丁替代疗法的非处方药品,而且变得更加重视对二手烟受害者的保护,对彻底戒烟的新立场提供了支持,正如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负责人在2000年所说:"较安全的香烟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那段时期,艾滋病问题促使公共健康倡导人士开始支持为静脉注射毒品使用者准备的交换针头项目,这种"减害"方法同样遭到了彻底戒毒派的大力反对。后者害怕它会导致人们更多地非法使用毒品,现在,这种担心无疑已经消除。

当然这个类比并不严谨:干净的针具本身不会给注射毒品使用者带来危害,而风险较小的替代香烟产品,比如不散发烟雾的嚼烟,以及被称为鼻烟的湿烟产品,都有一个重大风险:口腔癌。

电子香烟可能可以克服这个问题。大多数专家认为,只有在摄入极高剂量的情况下,尼古丁才会产生危害。控烟倡导者对长期使用尼古丁贴片和尼古丁口香糖等药物持宽容态度,尽管它们只被允许作为"临时戒烟辅助疗法"。2000年,公共卫生局(Public Health Service)的一个专家组把烟草依赖症称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反复治疗",哪怕是要"终其一生"地治疗下去。

倡导者们担心,电子香烟会诱使一些使用者开始吸真的香烟——或者让烟民得以在禁烟的公共场所过烟瘾。纽约市卫生专员托马斯·A·法利(Thomas A. Farley)说,"等待观望的风险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但是,这样严苛的做法是要付出代价的。即使最终目标是根除吸烟现象,我们也不应该凭感情行事,把"减害"理念彻底抛开。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电子香烟也无济于事。相反,电子香烟应该作为一种"为了减害或者降低跟烟草有关的疾病的风险而销售、分销或使用"的东西,要接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监管。我们不能指望烟草行业提供比较安全的产品。以历史经验来说,追求更加安全的香烟不是错误,与不诚实的合作伙伴一起追求它才是。

每年有600万人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如果电子香烟可以减少这个数字,哪怕只是非常少的一点,那么禁止人们使用它都会造成一种消极的影响。

艾米·L·弗尔查尔德(Amy L. Fairchild)是哥伦比亚迈阿密公共卫生学院 (Mailm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社会医疗科学领域的教授, 雅各·科尔格罗夫(James Colgrove)是副教授。

翻译: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土耳其购中国导弹遭遇美国法律障碍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土耳其购中国导弹遭遇美国法律障碍
Dec 12th 2013, 00:32, by GERRY DOYLE

中国与土耳其达成协议打算向该国出售价值超过30亿美元(约合182亿元人民币)的防空导弹系统的交易可能很快会遇到一个障碍:美国国会(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本周指出,国会预计将在本月对2014年的预算开支议案进行投票,该议案规定美国资金不能被用在把中国的HQ-9系统集成到北约(NATO)防御网中,而土耳其是北约的成员国之一。土耳其不太可能会自己出这笔集成费,因为那将让导弹交易的实际价钱增加数百万美元。

当然,美国不仅仅是作出一种政治姿态。对土耳其的防空系统来说,一个主要的有竞争力的选择是爱国者(Patriot)导弹系统,其最新一代由美国国防承包商雷神公司(Raytheon)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制造。(北约在土耳其也部署了几套爱国者系列的导弹。)爱国者系统的武器每件售价大约在1.5亿美元左右,一些专家说,迫使土耳其重新考虑卖家可能会给这些公司带来一笔意外收获,同时也是对中国想成为高端武器出口国的野心的一个潜在打击。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囚禁中国20年,美国特工获得英雄荣誉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囚禁中国20年,美国特工获得英雄荣誉
Dec 12th 2013, 00:33, by 王霜舟

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将其最高的勇士荣誉"卓越情报工作十字勋章"(Distinguished Intelligence Cross)授予两名前情报官,他们曾被中国囚禁达20年之久。1952年11月约翰·T·唐尼(John T. Downey)和理查德·G·费克托(Richard G. Fecteau)乘坐的C-47运输机在中国东北部上空被击落,他们当时在执行一项接一名情报员回国的任务。

他们是一个后来被认为是失败行动的一部分,当时美国要培植力量,抵制毛泽东的新成立的共产党政府,并把中国的军事力量从朝鲜战争(Korean War)中转移出去。

 中央情报局将他们被长期关押的经历树立为忠诚和奉献的典范,费克托是在1971年被释放的,唐尼是两年后。

"迪克和杰克在朝鲜战争期间飞往朝鲜和中国上空的行动距今已有61年了,他们的磨难仍然是我局历史上的一个有关勇气、决心和忍耐力的最令人叹服的故事,"据中央情报局发布的声明,局长约翰·O·布伦南(John O. Brennan)上月在颁发奖章时这样说。

中央情报局的情报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Intelligence)曾在2010年将这两人的经历拍成了一部纪录片。这部片子最初用于内部训练,后来公开发行,可以在网上看到。

在这两人1952年被派往执行那次任务时,他们加入中央情报局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一点。当时的计划是从中国东北接回一名情报员,方法是用一个尾钩从他们的飞机上放下一个由两个杆子撑开的缆索。他们不知道那名情报员已经被逮捕,而且交待了那次行动的计划。

飞机被击落了,导致机上两名驾驶员罗伯特·斯诺迪(Robert Snoddy)和诺曼·施瓦茨(Norman Schwartz)死亡,他们来自中央情报局的民用空中运输部门。2004年,一个美国和中国的小组在吉林省的一处掩埋地找到了被认为是斯诺迪的骨骼和牙齿遗骸,那里离飞机坠落的地点很近。

这两名情报官最初被关押在当时的东北城市奉天、既现在的沈阳,受到严厉审讯。审讯者不让他们睡觉,还给他们戴上脚镣。但是,中央情报局的历史学家尼古拉斯·杜伊莫维奇(Nicholas Dujmovic)在2006年写道,他们"从未被施以严刑,或被打,除了在最初被抓时。"

他们最终开了口,虽然每个人都把自己告诉审讯者的东西限于最小的范围。比如,费克托在被要求交待中央情报局的同事时,他给出了自己在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读书时的美式足球队队员的名单和长相。

 中央情报局最初以为唐尼和费克托在飞机坠落时死亡。后来在1954年,他们两人被送上法庭、并被判犯有间谍罪,这让外部世界得以证实他们还活着。费克托被判有期徒刑20年,唐尼则被判无期徒刑。

杜伊莫维奇写道,他们在监狱中忍受了孤独、艰苦的条件,他们的未来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他说: 

他们每人都经历了几次长年的单独囚禁,其中有一次长达6年。虽然对他们的最严厉审讯在1954年的庭审和判决后停止了,但从未停止过对他们两人的言语侮辱和心理虐待,尤其是用一种被费克托称为"拉锯"的方式:狱警会改善他们待遇,比如提供更好的食物、给他们书和杂志看,或是提供像肥皂那样的奢侈品,不过那只是为了再次剥夺这种待遇。

在理查德·M·尼克松(Richard M. Nixon)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之前不久,费克托在1971年12月被释放。费克托回到美国后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我被单独囚禁的时间太长了,已经不习惯和别人对话。"

两年后唐尼也重获自由,那是在尼克松公开提出唐尼的问题并承认了他是中央情报局官员之后。此前,美国一直坚持称他们两人是受雇于军方的非军事人员,是在朝鲜和日本之间执行例行任务。

中国共产党旗下的《环球时报》周三刊登了一条消息,对这两名中央情报局前特工获奖章一事进行了报道,标题是:"美表彰'落难中国20年'特工、赞其职业精神"。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陈毅之子为文革而忏悔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陈毅之子为文革而忏悔
Dec 12th 2013, 00:53, by JANE PERLEZ

北京——至少,从表面上看,陈小鲁没有显露出多少悔恨终生的痕迹。

作为共产中国开国将领之子,他早年享有特权,后来成了商业顾问,得以跑遍全球。现年67岁的陈小鲁在法国南部和苏格兰的高尔夫球场悠闲度日。不同于大多数中国富翁一身黑西服的打扮和刻意保养的黑发,他身穿休闲衬衫,留着灰白的平头。

然而,在温和的外表之下,有一段已经困扰了他近50年的记忆。记忆里,他回到了高中时代,不仅是排球队里面带稚气的队员,还是毛泽东发起的文化大革命中的学生领袖。他命令教师们在礼堂里排成队,低垂的头上戴着高帽子。当几千名学生大声辱骂老师的时候,他站在那里,感到既兴奋又骄傲。

而后,一群人突然冲上台,殴打老师,直到他们瘫倒在地,头上流出鲜血。他没有反对,直接逃走了。"我太害怕了,也无法阻止。我怕被叫成反革命,怕被戴上高帽子,"他最近在天安门广场附近的一家餐厅回忆说。他接受了几次采访,这是其中一次。那里距离他的母校北京八中——一所毛泽东时代高干子女上的学校不远。

过去几个月里,出现了一连串昔日的红卫兵坦白文革经历的事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背景普通的退休男性。然而,陈小鲁于今年8月站出来公开道歉的决定,才是最引人瞩目的事件。它点燃了人们的希望,即一个决意左右自身未来的国家,也许最终会采取行动,直面过去的可怕行径。

陈小鲁说,他这么做不仅是为了自我救赎,而且还有与中国政治发展相关的深层原因,因为法治是这种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他在采访中说,"许多人热衷于回忆文革中美好的旧时光,说文革只是针对腐败官员。可是文革中发生了许多侵犯人权的事。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真正的经历过文革,我们这些真正经历过的人,必须把真相告诉大家。"

陈小鲁的忏悔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今时往日的地位。陈小鲁非常直率地承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陈毅之子,在文革早期的决定性时刻,自己被赋予了巨大的权威。陈毅曾长期担任中国外交部长。

今年8月,陈小鲁在八中同学会博客上贴出的一篇博客中写道,我"对校领导和一些老师、同学被批斗,被劳改负有直接责任。在运动初期我积极造反,组织批斗过校领导,后来作为校革委会主任,又没有勇气制止违反人道主义的迫害行为。"这篇博客迅速在网上流传开来。

他最后说,"我的正式道歉太迟了,但是为了灵魂的净化,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民族的未来,必须做这样的道歉。"

这封道歉信引发了复杂的回应。同学会网站上有略略超出一半的留言指责他。在中国网站上,许多人质疑,为什么要揭开往日的旧伤疤。

由于历届政府都阻挠讨论文革的动乱与惨怖,在中国,文革至今仍然不会出现在大众视野内。这场由毛泽东发动的动乱,是为了长期维持他自己的统治,然而它几乎让中国陷入了绝境。

邓小平在1978年否定了文革,共产党也承认自己犯了错误,但是从未对文革做出全面的检讨。

对共产党而言,一个格外微妙的话题是遇害的人数。

历史学家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和沈迈克(Michael Schoenhals)表示,在1966年8到9月,这场狂热运动的高峰期,仅北京就有约1800人死亡,当时毛泽东第一次把学生发展为红卫兵,冲击党的机关。中国1966年至1976年的死亡人数,估计在150万至300万之间。

研究文革的中国史学家徐友渔说,陈小鲁的道歉"极不寻常",因为当过红卫兵的人——现在60多岁的整整一代中国人——通常会为他们在文革期间的行为辩白,并且更愿意强调自己作为受害者而不是作恶者的角色,私下里他们都很少道歉,更不用说公开道歉了。

陈小鲁在紫禁城附近中山公园的音乐厅组织的那场十分严重的批判会,甚至在开始之前就已经很残暴了,同学会秘书长黄坚说。

在前往礼堂的途中,学生们押着反剪双臂的校长温寒江往前走,有学生"抡起皮带",抽在他身上。在台上,他也遭到了殴打。温寒江现在89岁,在北京生活,陈小鲁最近拜访过他。

在学校里,情况急转直下。学校支部书记华锦自杀了。她被关在库房,一直遭到殴打,只得到了极少食物。两周之后她自杀了,陈小鲁说。

有人告诉了陈小鲁这个消息,他冲进房间,发现了地上的尸体。

"她把一根绳子绑在窗台上,头穿过绳套,然后跪下来吊死了自己。"他说。陈小鲁很快很轻地说着这些细节,声音中带着一丝尴尬。事实后来证明,她人生的最后30多年都是共产党的忠诚党员,他说。

在动乱早期,陈小鲁住在父母在中南海的家里。中南海在北京市中心,是一大片用高墙围起来的区域,里面有分配给中共高级领导人的传统四合院式建筑,以及高墙之外闻所未闻的奢侈品。

陈小鲁说,他父亲坚持不让大家在家里讨论文革。"简单来说,我父亲说,你必须参加文化大革命,但是要小心谨慎。"

暴力是他们谈话的"禁区",他们对此缄口不谈,他说。"我从来没有告诉过我父亲任何关于华锦自杀的事情,"他说,"我的父亲知道有人可能会利用我来打击他。"

中南海的生活很轻松。孩子们常常被召去观看毛泽东在两个50米长的游泳池里游泳——夏季是户外游泳池,冬季在室内游泳池。那里还有篮球场,湖里可以划船,周末可以看电影。

但不久,陈毅还是受到了冲击。在1967年初的一次讲话中,陈毅大胆地批评文革。结果毛泽东把他打入冷宫,这个曾经欢迎过每位前往新中国的外国领导人的人,被迫参加了屈辱的自我批评会议,并被勒令不许走出家门。

父亲失势之后,陈小鲁不再住在家里,"以便拉开距离。"1968年夏天,毛泽东把学生下放到农村。总理周恩来把陈小鲁送到部队,让他避免了当知青的命运。

1972年,潦倒失意的陈毅死于结肠癌。陈小鲁从部队回家参加葬礼。他说,出人意料的是,毛泽东穿着睡衣和大衣来吊唁他的父亲。在陈家人面前,毛泽东称陈毅是一个"好同志",恢复了他作为革命伟人的地位。

那天下午,陈小鲁跟在学校认识的朋友计三猛一起喝啤酒,并分享了一首诗。计三猛回忆说,那首诗说陈毅是一位英雄,讲述了他如何在之前五年中忍受了毛泽东​​及其手下的恶劣对待。

到那个时候,陈小鲁对毛泽东的忠诚已是荡然无存,虽然他从来没有这么公开说过。

Bree Feng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翻译:张薇、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日本人担心政府投资拉动经济难以持久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日本人担心政府投资拉动经济难以持久
Dec 12th 2013, 00:38, by HIROKO TABUCHI

日本佐贺——今年,在日本南部这个满目田园风光的地方,推土机开始隆隆作响,掀起了一阵施工狂潮,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不安感觉。

佐贺道路和航道两侧的锥形交通路标和"施工中"的标识差不多是"安倍经济学"(Abenomics)为此地带来的唯一可见变化。安倍经济学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推出的计划,目标是让日本重新实现增长,受到了广泛赞誉。而此地的居民却说,这一股大兴土木的热潮是向着日本动荡不安的90年代的一种倒退。当时,全国上下的偏远地区都努力通过建设来重现繁荣。

他们担心,就像上次那样,建设带来的增长不会长久。

"这一切能维持多久不再次停滞呢?这是每个人所担心的,"建筑工人松生正隆(Masataka Matsuo,音译)说道,他在离市中心几英里远的地方加固一条灌溉水渠。

今年以来,日本出人意料地为世界带来了一个增长神话。经过数年通货紧缩之后,日本推出的一系列大胆政策正在提振经济,发展速度也因此超过了世界上多数其他发达国家。安倍晋三为银行注入资金,还承诺进行大范围的市场改革,迄今为止,正是他的这些举措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目光。

但一些经济学家表示,日本的复苏靠的是对公共设施建设的大举投资,这种依赖已经到了危险的程度,在日本人的记忆中,这种策略会为日本增加债务负担、助长"猪肉桶政治"(pork-barrel politics),并为这个国家带来许多没什么人用的道路、桥梁和水坝。

周四,政府宣布了新的总额为5.5万亿日元(约合325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刺激计划,其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公共设施项目,由于日本即将提高一项全国性的销售税,此举是为了抵消公众可能出现的任何负面反应。

然而,一些经济学家警告,从长期来看,大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并不能为日本提振多少增长潜力。东京SMBC日兴证券(SMBC Nikko Securities)的首席策略师森田长太郎(Chotaro Morita)表示,显示货币宽松政策正在提振实体经济的证据有限,等到政府投资开始乏力时,增长就"可能会急转直下"。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经济学家河野龙太郎(Ryutaro Kono)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说,"日本的增长动力一直是大规模的政府投资。"

佐贺是一个人口约85万的小县,对于政府的慷慨再熟悉不过了。在20世纪90年代"失落的十年"里,日本试图以大量公共设施建设来阻止衰退,当地启动了大量的建设项目。日本在公共设施方面的投入,有几年甚至超过了美国的总军事预算。

佐贺造了一个新机场,几乎在所有的河流都建了大坝,还建成了一座占地200英亩(约合1214亩)、包括一个富丽堂皇的游客中心的景观公园,开放了将近100座历史建筑。在建设风潮的高峰期,佐贺的就业人口九分之一在建筑行业工作。

但是从21世纪初开始,一位改良派的首相开始减少投资,让佐贺等地陷入了困境。2009年开始掌权的日本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宣布,日本会进一步将其资源"从混凝土向人"转移。到2012年,公共设施的投资减少到1998年高峰时期的三分之一。佐贺近五分之一的建筑公司或关门或破产。地方经济一落千丈。

去年12月带领自民党(Liberal Democratic Party)取胜的安倍晋三再次开启了这道阀门。上任还不到两周,安倍晋三就宣布了一项10万亿日元的紧急刺激计划,重点就是公共设施。

几天之内,佐贺县议会就通过了自己的一项280亿日元的刺激计划,其中五分之四的资金都用于基础设施项目。议员们表示,佐贺机场的跑道必须重新铺设,道路需要拓宽。该县甚至开始将日式公共厕所改造成西式厕所。

但是,没有什么能保障这样的大举支出能持续下去,连建筑公司都犹豫再三,不愿增加人手或投资。由于工人及机械设备的短缺,越来越多的公共建设项目没有人投标。

佐贺最大承包商之一岸本组(Kishimoto Gumi)的社长岸本邦宏(Tsuyoshi Kishimoto)表示,"虽然有很多项目,但要再次扩大规模,风险太大了。政府的想法变得太快。"

如果安倍经济学的其他政策发挥了更广泛的作用,这种财政浪费行为也不会引起太多担忧。但在佐贺,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这些轻易得来的钱会得到很好的利用。佐贺银行(Bank of Saga)是当地最大的放贷机构,银行发言人西洼孝则(Takanori Nishikubo,音译)表示,该银行的贷款"今年基本不活跃",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对资金的需求会有所增长。

这里的消费者也还没有开始花钱,原因很明显。今年9月,佐贺的岗位数量与求职人数的比例为0.77,这项衡量就业形势的重要标准依然停滞不前。据当地政府透露,建筑行业的岗位增加了将近20%,但这仍不足以抵消其他领域削减的岗位数量。根据日本银行(Bank of Japan)福冈支行11月发布的报告,劳动力市场缺乏动力,因此工资增长也停滞不前,由于需求疲软,消费者价格增长也出现停滞。

在佐贺经营一家电子产品商店近40年的圆子美津子(Mitsuko Maruko,音译)表示,她密切注意安倍经济学的利好消息,但她自己的生意连小幅增长都没有出现。圆子美津子所在村庄岩屋(Iwaya)仍有不多的几家零售店在营业,她的小商店就是其中之一。很多年轻人已经离开。她表示自己不会考虑扩大规模或者再雇帮手。在过去20年里,销售额几乎一直在下降。

圆子美津子表示,"还没有出现任何变化。"

但佐贺县的唐津市正力争利用安倍晋三经济增长计划的另一面:削减抑制商业开展或增长的繁复手续。

Bloom是当地一家公司,对进口化妆品进行检验,在该公司的领导下,一个地区项目正试图促成农民与工厂合作,一起生产化妆品和香水。

到目前为止,唐津市对该项目的拨款已达到了约1000万日元,与用于建筑项目的数十亿日元相比,这微不足道。该中心正在努力推动,将佐贺设为一座新的政府"经济特区",这将带来优惠的税率,比较宽松的雇佣和解聘限制,以及其他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措施。

佐贺的官员表示,通过让当地农民种植传统药草等重要的化妆品原料,来改造农业领域,他们抱有特别高的期望。

"目的是在佐贺创造一些新的东西,"Bloom首席执行官山崎信二(Shinji Yamasaki)说,"想要增长,你需要新的想法。"

翻译:曹莉、许欣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