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2日星期三

纽约时报: 2009年法航447航班空难深度调查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2009年法航447航班空难深度调查
Mar 12th 2014, 13:05, by WIL S. HYLTON

2011年4月3日上午稍后,"阿卢西亚号"科考船在南大西洋一场暴雨狂风中剧烈地颠簸着。船尾甲板上,船员们披着雨衣挤在一起,目光越过波涛汹涌的海面,盯着远处一个黄色的模糊东西。那个模糊东西是一艘无人侦察潜艇,上面载着他们迫不及待想看到的15000张照片。但就在潜艇刚刚浮出水面之际,狂风暴雨凶猛袭来,7级的大风和1米多高的巨浪不断冲击着船尾,这时候去收回潜艇过于危险,船员们只好在注视中等待着。

"阿卢西亚号"科考船在法国航空公司447号班机的最后已知位置附近海域进行搜寻已整整八天,法航447号班机2009年6月,在南美洲和非洲之间航线上距离南美大约一半的地方,从空中消失。在之后的近两年里,先后有其他三只搜寻队伍寻找过该机的残骸,这是"阿卢西亚号"科考船的首次尝试。考察船上载有三艘里莫斯6000型潜艇,这种潜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水下探测设备,它们能连续20小时对海底进行扫描,然后浮出水面把声纳图像交给"阿卢西亚号"上的科学团队,这些科学家们12小时一班、连轴转地仔细分析着采集的数据。这之前,他们还没有找到失事的飞机,但就在此前一天,一位科学家指着显示屏上一个不寻常的东西问道:"这是什么?"从那时起,船上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每个人都知道这次工作的重大意义,这不是一次对马尾藻海的扫描、也不是一项采集海水盐度样本的研究。228名乘客的家属们等待答案已等得不耐烦了。搜寻工作已经为时两年,耗资超过2500万美元(相当于1.63亿元人民币)。本年度又拨给了"阿卢西亚号"1200万美元的资金进行搜寻,法国的调查机构已经悄然决定,这将是搜寻工作的最后一年。如果"阿卢西亚号"还找不到失事飞机的话,那就没可能找到了。

科考队队长迈克尔·普塞尔(Michael Purcell)既是队员们的同事,也是整个队伍的主心骨,他声音粗犷,笑声爽朗,喜欢开玩笑,他对里莫斯型潜艇的熟悉程度不亚于任何人。看着显示屏上模糊的标记,他知道到他们发现了自然界不存在的东西。那东西太长、太直,不可能是某种地质结构,它与海底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那东西不是法航447号班机的残骸,普塞尔也知道人们的失望会很明显。所以在他准备将摄影潜艇再次送到海底、进行一次18个小时的搜寻任务时,普塞尔对另外一位科学家悄声说,"我有95%的把握,但如果那不是的话,老天爷,未来的两个半月可就难熬了。"晚上9点45分,潜艇下潜,第二天凌晨2点,普塞尔在他的船舱里仍未入睡,他打开了自己的日记本写道,"虽然很累但毫无睡意,今天可能找到了飞机残骸,每个人都显得紧张不安。"

四个小时以后,普塞尔随着太阳的升起而醒来,上午稍后,他和船员们一起来到甲板上,看着远方的里莫斯潜艇在海面上漂浮。下午一点多,他们把潜艇拉到了船上,然后用粗粗的缆线将上面的数据下载到任务控制室中的计算机上。他们拉下了控制室的窗帘,以免非科考队成员的船员偷看,他们还切断了卫星的上行系统,这样就没人能把消息泄露出去。然后,他们挤在计算机显示屏前,法航447号班机的第一批图像一幅幅地展现在眼前:引擎,起落架,机身的部分,它们都确定无疑地、栩栩如生地躺在海底。他们重新开启卫星通讯,向法国负责调查这次事故的部门传出第一批图片,只是在这时,他们发现的更深层意义才刚刚开始浮出水面。

法航447航班的失踪很容易被人蒙上神秘的色彩。现代史上,还没有任何一架喷气式客机像法航447号班机那样,消失得如此无影无踪:没有求救信号,没有目击者,甚至没有在雷达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是一架空客A330机型的飞机,是被认为最为安全的飞机之一。空客A330具备了全自动的线路控制飞行系统,这种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控制涉及飞行的许多方面的操作,减少人为的失误。而当法航447号班机在深更半夜消失于大西洋之中后,对制造能自我飞行飞机的这种狂妄已经有一个有条理的诱人叙述,那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伊卡鲁斯从空中跌落的故事。或者也可以将法航447号班机比作"泰坦尼克",那艘号称永不沉没、却安睡海底的邮轮。

但是,法航447班机的神秘失踪需要真正的答案,这不仅是为了那些遇难者家属们。每架飞机,就像每辆汽车那样,由几十家厂商制造的上千个的零部件组成,而许多这些零部件用在不同的机型上。在我们知道法航447班机上的哪些零部件(如果是零部件的问题的话)出现故障之前,就不可能知道还有哪些飞机有潜在的危险。正如负责调查此次空难的法国调查和分析局局长让·保罗·特洛阿德克(Jean-Paul Troadec)对我说的那样,"如果这架飞机出了技术故障的话,我们需要知道出在哪里。这不仅是空中客车的问题。这种事故可能会在任何一架飞机上发生。"

在此前的两年中,人们给这次空难提出过几种理论,但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共识。早期的报告提到过恐怖袭击的说法,因为乘客名单上有两个名字似乎与伊斯兰激进分子的相符,但这种可能性很快被排除了。空难发生后数周,随着机身的数千块碎片从海洋表面打捞起来,收集和存放到法国图卢兹的政府仓库中,一些航空专家曾推测,飞机可能在空中发生了解体;而另一些专家在观察了同样的这些碎片证据后,却坚持认为飞机是整体坠毁后分裂的。此外,飞机的航线也存在谜团。就在447号班机坠毁前不久,它飞进了一片巨大的翻滚云层之中,而其他三架飞机为了避开极端天气都绕开这片天空。447号班机为什么飞入这片云层的原因,也许有助于解释它为什么再也没有飞出来。

在里约热内卢起飞前的几个小时里,飞机没有任何机械故障的迹象。几个小时前把飞机从巴黎飞过来的飞行员曾报告了驾驶舱左侧无线电通讯面板的小故障,而机械师也已更换了那个面板。而且,在驾驶舱右侧还有一个备用的无线电面板。447号班机应该或似乎能绝对安全地飞行。

晚上6点刚过,乘客开始陆续登机,舱门关闭,447号班机退离登机口。虽然这趟航班的号码在事故发生后已改为445号,但其他的都没有变。这架空客A330飞机在跑道上加速,然后陡然上升到水面上,随着飞机向着11000米的高度爬升,里约热内卢的灯光逐渐变化为城市黑色潟湖周围的黄色迷雾,飞机沿着南美大陆的边缘向北飞行,然后向东转,飞往非洲。

所有飞越大洋的班机都要经过一些特定的检查点,对于447班机来说,塔希尔检查点(Tasil Point)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这个检查点位于南美洲和非洲航线的几乎正中的位置上,起着空中交通管制的中转站的作用。在塔希尔的一侧,飞行员向巴西方面报告;在其另一侧,飞行员向塞内加尔方面报告。在理论上,双方的空中交通管制部门都在看管着塔希尔检查点。但实际上,这个位置在雷达上通常是一个非常暗的点,因为它离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的距离都太远。这也是一个经常接收不到高频率无线电波的地方,而且这个飞行区处于气象赤道之上,在这里,来自南半球的气流和来自北半球的气流撞到一起。有时候,这种撞击导致气流相互抵消,结果是风平浪静,让帆船动弹不得,水手们管这叫无风带。但也有时候,撞击的对流互相加强,形成一个黑色风暴,一直延伸到对流层,在围绕着船舶桅杆和飞机机翼的地方形成明亮的紫色光芒,水手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圣艾摩尔之火"。

法航447班机飞向塔希尔检查点时,天空看似令人宽慰地晴朗。在驾驶舱内,飞行员在和巴西的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对话,报告着飞行高度和无线电频率。午夜前后,曾把光线洒在机身左舷窗上的渐满月亮,慢慢地落到了地平线下,只留下447号班机独自在天上。

凌晨1点35,飞行员向巴西方面报告了飞机的高度和飞行计划。三秒钟后,交管人员回了话,并询问了班机何时会到达塔希尔检查点。七秒钟过后,巴西方面与飞机又通了一次话。又过了六秒钟,再次通话。法航447班机却已消失。

对于飞行员来说,塔希尔检查点是一个遥远的哪儿都不是的地方,是一个无线电波达不到的危险区域;但对于像普塞尔这样的海洋学家来说,地球上简直没有比那里更好的地方了。大洋的底部毕竟不是巨大无垠的沙漠,而是布满了山丘、平原,以及峡谷等地貌,每处有其自身的深不可测的复杂性,其中位于洋中脊的水下山脉是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地方之一。

这些水下山脉在我们如今知道的地球形成的时候就存在了。两亿五千万年前,当盘古大陆分裂成七块时,大陆块的拉伸,撕裂了地球的地壳,形成了分开的峡谷,这些峡谷后来被水充满形成了现代的海洋。但是在水下,火山继续喷发,把岩浆输送上来,形成了玄武岩的山脉。时至今日,这些山脉在大西洋底部曲折蜿蜒,穿过南太平洋,一直延伸到更低的印度洋。这些山脉环绕着地球,就像是把一个足球胡乱缝起来的缝线。它们组成了这个行星上最长的山脉,足足有8万公里长,几乎未曾被探索过,它们的高度堪比安第斯山脉,但位于水下3公里多的深度。

直到几十年前,能探索这些水下山脉的工具和技术都还不存在。早期的潜艇虽然可以到达足够的深度,但那里的地形令人望而生畏,让下潜几乎不可能。就算是今天,那种可以前往洋中脊的机器造价昂贵,让大多数科考队伍却步。在海洋学家的圈子里,一次科考探险活动的花费超过百万美元的很常见。但是,探索塔希尔检查点附近海下山脉所需的费用,很容易就是通常费用的十倍,而且需要具有特殊先进技术的潜艇,只有极少数的科学家掌握如何操作这种设备。

在法航447号班机坠落后的几周里,法国和巴西的海军在塔希尔检查点附近进行了仔细的搜寻,他们找到了散落在海面上的3000多块机身残骸,其中包括机翼的碎片,机尾的大部分,以及乘务人员的座椅。他们还找到了50具遇难者的遗体,一些遇难者仍穿着衣服、戴着首饰。但是,尽管遇难者的遗体被送往巴西的停尸房,收集到飞机残骸也被送到了位于法国图卢兹的仓库,大洋的粼粼海面却仍像钻石做成的盾牌那样,让海底的秘密牢不可破。当法国调查人员开始寻求海洋学家和深海探险者的帮助、为探测海底做出一次最后尝试时,一个机构的名字被不断提起。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科德角南部,由两个研究园区组成,园区中分布着木瓦结构的建筑群,砖墙覆盖的实验室,以及洞穴似的库房。上个世纪的70年代,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太平洋底发现了生机勃勃的热液喷口。80年代,他们在3600多米的深水下发现了"泰坦尼克号"。90年代,他们的潜艇研究室将水下技术推向新的深度,在1995年建造了第一艘里莫斯潜艇,后来又给潜艇添加了摄影机、新传感器,以及更先进的计算机,最终以里莫斯6000型潜艇达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没有其他海洋研究机构有比像潜艇的制造者普塞尔那样更了解潜艇的科学家了。还有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特别项目部主任,大卫·加洛(David Gallo),他是研究水下山脉的专家。其实,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洋中脊的研究。所以,当我问空客公司副总裁米歇尔·古哈德(Michel Guerard),是怎么选择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来领导搜寻行动时,他耸了耸肩说道:"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能干这件事。"

为了找到飞上天的最先进飞机之一,他们不得不前往这个地球上几乎最原始的地方之一,去寻找现代航空史上一个最古老的装置,一个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的老古董:黑匣子。

"这很荒唐,"彼得·戈尔兹(Peter Goelz)说道,"没有任何理由不使用实时数据流来传送数据。"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担任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执行主任的戈尔兹,在任期内经历过几次事故,但法航447号班机的失事却让他感到了切肤之痛。在这个无线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有些航班上的乘客已经可以在飞行途中上网浏览,而有关飞行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却仍存储在飞机本身上,在人们需要这些信息之前,已经按照定义,跟着飞机一起坠落,这让戈尔兹不可接受。

"我和很多飞行员就这个问题有过争论,"他对我说,"他们不想让任何人监督他们的飞行表现,但是,美国每家7-Eleven连锁店的店员头上都有一堆摄像头。为什么飞行员就不能(接受监督)呢?"

从飞机上传送数据流的技术确实面临一些限制。如果从每架飞机上实时传送所有数据的话,就需有比现有的在轨卫星所能提供的总带宽还要多的带宽。有些航空公司想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不实时传送所有的数据,而是给飞机装上一种系统,这种系统可根据需要实时传送数据。遇到麻烦时,飞行员一按键钮就可以开始下传数据,在某些情况下,比如自动驾驶系统出故障时,飞机会自动开启数据流传输。航空公司也可以有选择地给某些航班配置数据流传输,比如那些穿越像喜马拉雅山脉或者洋中脊这些复杂地形的航班。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法航的首席运营官阿兰·巴希尔(Alain Bassil)时,他点头说道:"那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然后他又加了一句,"希望不久能投入使用。"

2011年4月底,在仔细分析了从"阿卢西亚号"上传回的照片以后,法国的调查人员重返塔希尔检查点,并派出一艘能从海底取回物品的潜艇,前往看似失事客机的一个黑匣子的所在地点。果然,黑匣子从那里被打捞上来,但黑匣子里的数据却不见了,保存数据的圆筒不知在何处断裂离开了黑匣子。5月1日,圆筒在那个黑匣子附近的海底被发现;5月3日,另一个黑匣子的圆筒也被找到,并打捞上来,这个黑匣子里有驾驶舱内声音的录音。接下来的几天里,这两个黑匣子都将被送往位于巴黎的法国调查和分析局的地下室里,那里的调查人员能够将它们破译,尽管它们在水下已沉睡了两年之久。

但即使没有黑匣子的数据,一些事情已经水落石出。从来自塔希尔检查点的气象记录、某些空中客车零件的安全记录、法航的飞行操作程序,以及空中交通管制的日志记录等信息中,可以拼凑出有关447号班机失事的一些关键问题的答案,但同时也提出一些其他问题。

在坠毁前的4分钟里,这架飞机向位于法国的维护中心自动发送了24条故障信息。其中马上引起专家注意的是有关被称为皮托管探针的信息。皮托管是装在飞机机身外部的小圆管,是测量飞行速度用的。皮托管的造价不高,装在447航班机型上的皮托管大约3500美元一个,这在飞机两亿美元的造价中简直微不足道,但其重要性却怎么说也不过分。如果皮托管不工作了,控制飞机飞行的计算机就无法知道飞行速度,自动驾驶系统就会关闭。皮托管的探针是伸到风中的,就是说,如果任何一个探针被灰尘或冰晶堵住了,飞机就有可能突然切换到手动控制状态,迫使飞行员用驾驶杆来控制这个重达200多吨的庞然大物,不管最初导致皮托管失灵的情况究竟是什么。

从理论上来说,皮托管失灵并不应该导致飞机失事。这个设备可以比作汽车上的速度表:只要不改变速度,肯定不会出事。飞行员在接受训练时也学过如何应对皮托管故障:只需要保持飞机在空中的俯仰角和飞行推力,直到探针恢复工作就没问题。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探针会恢复正常。

但在手动控制期间,几乎没有可以犯错误的余地。一架像空客A330型号的客机,其理想的巡航速度是每小时大约900公里。如果飞得太快的话,升力的中心会向机翼后部移动,使飞机的机头朝下,导致飞行速度增加,直到飞机接近音速。在那一刻,冲击波会在机翼上形成,扰乱气流,降低飞机的升力。这时,飞机的机头会被迫进入近乎垂直下降的状态,飞行员可能无法将飞机拉出这种状态。而如果飞行速度太慢的话,飞机就会失去上升力,飞机随之下坠。所以,飞机必须保持一个最低速度以产生升力,而且飞行的高度越高,飞机维系升力的速度也越高。在11000米的高空,过快和过慢之间的安全飞行速度的范围很小,飞行员们把这个范围称为"棺材角"。

回顾几起因皮托管失灵而导致事故的近期历史很让人心惊。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前主任彼得·戈尔兹回忆了他任期内的几起事故,有一起显然与众不同:1996年2月失事的Birgenair 301号班机。"那架波音757飞机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停放了一个月,"他说道。调查结果是:在那个月里,一种昆虫在皮托管的一个探针内安了家。机组不知道,照常起飞,把飞机一头飞入大洋,机上189人全部遇难。

法航447号班机上装的皮托管比其他厂家生产的更脆弱,尤其是在飞越像塔希尔检查点附近的环境时。法航的皮托管由法国的泰勒斯公司生产,型号为AA。在447号班机失事前的几年里,泰勒斯AA皮托管一直在气象条件让水的状态变得很奇怪的环境中表现不佳。在高海拔和低气温的环境下,水有时并不结冰,而是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一旦有像皮托管那样的固体物质从中经过,水会附着在其表面闪冻成冰。除非用加热器将冰融化,否则皮托管的探针就会失效。

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在所有类型的皮托管上。但在2009年夏天以前,人们已经知道泰勒斯AA型皮托管结冰的问题有尤其常见。为什么这种皮托管仍然在使用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有些事实我们可以肯定:从2003年到2008年间,空客A330及其姊妹系列空客A340的客机发生过至少17次泰勒斯AA皮托管故障的案例。2007年9月,空客公司曾发布一个"技术服务公告",建议将所有的AA型皮托管更换成新的BA型,BA型皮托管据称能更好地在结冰环境中工作。

作为对公告的响应,法航的官方政策是,在A330客机上"只是皮托管出故障后",才更换AA型皮托管。2008年8月,法航的高管曾要求空客公司拿出BA型皮托管能在结冰环境更好工作的证据来,面对这个要求,空客公司承认并没有证据。所以,空客公司将这个建议从其技术服务公告上撤了下来。又有五个月过去了。

在那期间,加勒比航空公司的两架空客A330型客机,由于泰勒斯AA皮托管的问题险些失事。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立刻下令,将公司所有飞机上的那个部件报废、进行更换,他还提醒了欧洲的监管人员,他们这才开始询问调查。在与空客公司的交谈中,监管人员得知了那17起皮托管冻冰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他们还发现,故障似乎正在以更高的频率发生(在17起事故中,9起发生在2008年)。这些故障中没有一起似乎预示了即刻的危险,所以泰勒斯AA皮托管并没有从飞机上拆下来。监管人员只是要求空客公司注意这个问题,来年再汇报一下。

直到2009年4月,空客公司才向法航提交了测试报告,报告证明泰勒斯BA皮托管的确能在结冰环境中更好地工作。此时,距技术服务公告中所提出同样建议的时间,已过去了19个月,但这次法航决定进行更换。4月底,法航为其所有空客A330型飞机订货更换泰勒斯BA皮托管;5月26日,第一批新皮托管到货;五天后,当447号班机从里约热内卢起飞时,新皮托管仍放在法航的一个仓库里,还没有一个新的被装到飞机上。447号班机上全部的三个皮托管仍是泰勒斯AA型的。

法航总部位于戴高乐机场跑道附近的一座巨大的白色建筑内。2011年春季的一天,我来到这座大楼,在其俯瞰停机坪的办公室里,和法航的首席运营官阿兰·巴希尔见面。巴希尔身材均称,50多岁,挂着勉强的笑脸,他的一撇上唇胡子修剪得如此整齐,简直像是用铅笔画上去的。

自从法航447班机消失以来,一些遇难者家属已把巴希尔和法航以及空客公司的高管看做一群企业恶棍。比如在巴西,我曾采访过一位名叫马尔滕·范·斯路易斯(Maarten Van Sluys)的人,他不到50岁,说话轻声轻语,他的妹妹阿德丽娜(Adriana)乘447航班遇难,他现为官方的巴西遇难家属联合会的领导。范·斯路易斯对我说,"毫无疑问,他们在隐瞒真相。"他声称,法国调查人员早就确定了失事飞机残骸的位置,也知道客机失事的原因,但为了保护法航和空客两家大公司而在保密。"他们不想让线路控制飞行系统的问题暴露出来",他说。

这听起来也许有些过分,没有证据表明有人要隐瞒真相,但447航班遇难者的家属们对法方的调查有各种不同意见,许多人都表示相当失望。在巴黎,我采访了一位名叫格温诺拉·罗杰(Gwenola Roger)的女士,她的男友尼古拉·图里洛(Nicolas Toulliou)在遇难的一周前,在一次卢浮宫前的月光漫步时,向她求了婚。格温罗娅静静地坐在一个朋友的公寓里,看上去依稀有点贵族风度,她向我诉说了她对男友的爱、以及失去男友的痛苦,然后,她放低声音说:"他们仍还没有说出他们知道的东西。总有一天,我们会了解真相。"

在此前的两年间,法国调查和分析局曾发布了两份装订起来的报告,其中包括200多页的有关飞机失事的大量数据。在每份报告的第一页上都明确指出,"这项调查不是以那种为了追究责任的方式进行的。"这个调查机构的正式授权就是如此,对它的期望是,它能超越悲剧带来的有争议的后果,只提供事实。所有这些听起来都很合理,直到你成为一位沉浸在悲痛中的遇难者家属,在飞机失事的两年后,你得到了这份官方的调查报告,报告似乎在第一页上就宣布,将忽略任何不当行为。范·斯路易斯问道,"如果不是为了找出是谁的过错,为什么要调查?"

法国调查和分析局的一些调查人员在私下表示,他们也认为所发现的一些问题令他们不安。比如,在飞机最后一次与控制中心联系之后,几乎过了11个小时,才向塔希尔检查点派出了救援队伍。在失去联系后的第一个小时,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在计算机上产生了一个"虚拟飞行"图,好像飞机在按既定航线行驶,这是一种习惯做法;之后的两个小时中,控制人员定时检查,看是否有人联系到了航班,当巴西方面向塞内加尔方面询问飞机是否抵达佛得角时,来自塞内加尔方面的答复是,佛得角方面还没有飞机的消息,但不用担心,所以巴西方面没有担心。等到法航向一个卫星提请搜救的时候,已经过去了4小时20分钟;又过了两个小时才有人通知了法国调查和分析局;距飞机发出最后一次无线电联系10个小时之后,一支搜救队伍从达喀尔起飞,45分钟后抵达佛得角,因为他们假定那是飞机失事的地点。

当我提问法国调查和分析局局长,让·保罗·特洛阿德克,这是否是合适的响应时间时,他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喊道:"不是!当然不是!报警应该更快地发出!"然而,来自特洛阿德克办公室的调查报告却没有给出这个结论。我问法国调查与分析局的另外一位调查人员,奥利维·费兰特,撰写一份不指出错误的调查报告是否很困难,他承认那是一个写作艺术的问题。他说,"这需要在写报告中严守纪律。比如,我们不使用'过失'一词,我们倾向于用'差错'这个词,这个词有更积极的内涵。"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事故调查人员说,美国的方法与法国的有很大差别。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前主任吉姆·霍尔(Jim Hall)告诉我,处于同样位置上的美国调查人员,指出搜救队伍是否姗姗来迟、或者飞机是否在零件有故障的情况下飞行,不会遇到麻烦。"这样做对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来说,不是个问题,"他说,"如果委员会发现飞机的某个零部件需要召回,他们就会做出那种建议。"霍尔解释说,法国调查的最大不同主要在于体制:法国的每起事故原则上要有两个平行的调查,一个由法国调查与分析局进行,目的是收集技术数据,另一个由法官进行,为的是考虑责任问题。但是,当447航班空难的司法调查在事故发生了22个月才开始时,法国调查与分析局负责的那半工作是唯一开启了的调查,而且还很不完整。霍尔告诉我,法国的做法是"一个错误"。而戈尔兹的说法就更直截了当。"法国调查和分析局的工作总带着政治气味,"他说,他回顾了法航4590班机2000年失事的调查,这架班机刚从戴高乐机场起飞,就失火了,之后坠毁。经过4年的调查,法国调查与分析局给出的结论是,班机的坠毁并非由于客机本身的任何原因,而是因为几分钟前从一架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班机上掉落在停机坪上的一个金属薄片。在戈尔兹看来,"在要将责任推给别人这点上,从来都没有疑问,所以大陆航空公司成了替罪羊。"

法国政府不仅负责调查法航和空客公司,但同时也是这两家公司的主要投资者。实际上,法国政府在1945年将法航收归国有后,目前拥有法航-荷航集团16%的股份,股权价值(在2011年本文发表时,译注)约为8.3亿美元,法国政府在集团董事会的15个席位中占有3席。法国政府还拥有空客母公司15%的股份,价值38亿美元。当然,其他国家政府也在本国的国有航空公司占有一定股份,而且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法国调查与分析局的调查工作打了折扣。但让一个政府调查自己拥有的公司,这是典型的利益冲突。事实表明,2011年春季进行的水下搜寻工作,也完全由法航和空客公司资助,某位法航高管告诉我,是直接给的"现金"。(法航强调指出,公司不控制搜寻工作,也没有给搜寻队伍下过任何指令,这点得到了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证实)。在搜寻工作进行中的某天,我问特洛阿德克,如果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搜寻团队,要求公司提供更多的资金,来从事某种公司不想支持的工作,那会怎么样呢?特洛阿德克叹了口气,他向我保证,"任何类似的问题都应该靠诚意来解决。"当我问戈尔兹,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是否会允许被调查的对象来控制调查机构的钱袋子时,他大笑道,"不,不会,不可能。"他说,"如果需要从水下取回东西的话,我们会向对方收费,但我们会控制如何使用资金。"

在缺少更严格的公共监督的情况下,法航自己进行了内部安全审查,即使它并没有公布发现了什么问题,也没有解释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变、为什么要改变。这并不是说,法航没有调查内部的问题。2009年12月,航班失事的五个月后,法航委托一个机构来审查公司内部操作的几乎所有方面。但当我问巴希尔以及法航其他两位高管:飞行安全中心主任埃特尼·里希滕伯格(Etienne Lichtenberger)和执行副总裁伯特兰·勒贝尔(Bertrand Lebel),法航从这次事故中得到什么教训时,他们都拒绝回答。

巴希尔说,"问题在于我们仍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确知某些事实,"我指出。

"所知的事实非常少,"勒贝尔说。

"两份中期调查报告中有那么多事实,"我说。

"我们无法从中做出任何结论,"勒贝尔说。

"你们没有从中得出任何结论吗?"我问。

"我们正在得出一些结论,"他答道,"这些结论将会解释给大家听。"

巴希尔身子前倾强调说:"我们没有能说其他任何话的资格。"

"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你们没有说话的资格吗?"

"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别的可说的,"他答道。

我多次问到有关皮托管探针、技术服务公告、以及救援缓慢的问题,他们要么用事先准备好的谈话要点来回答,要么就干脆说"无可奉告"。

2011年3月18日,"阿卢西亚号"起航前四天,一位法国法官终于启动了对空难的必要司法调查,随着司法调查向走上法院的方向进展,十几件由遇难者家属提起的民事诉讼也在进行中。在法律发现过程向前推进的同时,如果黑匣子中的数据被分析人员破译,也许将有对飞机失事发生之前的监管和企业决策的新一轮审视。在新东西出来之前,那份法国调查和分析局的报告中唯有的几处批评暗示之一,是把矛头指向了那个巴西停尸房,50名遇难者的遗体被送到那里辨认。报告指出:"调查进行到这个阶段,法国调查和分析局仍未能得到任何尸检数据。"

2011年三月中旬一个周日的上午,我见到了弗朗西斯科·萨尔门托博士,他负责法航447航班遇难者的尸检工作。但那次会面的时间非常不巧。就在两天以前,进行尸检的那家巴西停尸房已被检查人员关闭,检查人员发现那里"墙上有血迹","尸体乱七八糟的堆在地板和架子上","腐臭的味道令人作呕",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恐怖场景,比如尸体"被两个工作人员在地板上拖着走"。(停尸房后来又重新开门了。)

萨尔门托在累西腓的办公室也没好到哪儿去。办公室的地面用薄塑料板拼成,我走在上面,脚直往下陷,向外的窗户上铁条严密,连看外面都很困难,但热带气浪却能通过破碎或干脆就没有玻璃的窗格涌进来,就像一台硕大的不是降温、而是升温的空调机。不难想象,在世界上一个比较贫穷的角落的这样一个资金不足的地方,可能有困难保持高标准。

萨尔门托个头很大,身高1米86,但有点驼背,一幅忧伤、有点臃肿的面孔上总是挂着一丝焦虑。停尸房被停业的事情已经让他失眠,他的笑容略带倦意,他向我伸出手来握手。我们在他办公室的一张桌子旁边坐了下来,他谈起了两年前法航447航班失事所带来的危机。

"等我们发现情况之后,我们很担心,"他说,"我们没有能存放228具尸体的空间。机上的乘客来自33个国家,所以我们需要和其他国家合作。我们需要指纹,牙齿记录,纹身的照片。我们马上与国际刑警组织联系,他们派了两个人来这里工作,帮助协调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说到这里,萨尔门托竖起了一根指头,还满脸怒气。他说,"一周后,法国政府打来电话,要求派一位代表来观察尸检过程。"大部分的法医工作是在另一个地方进行的,但对尸体最后检验是在累西腓进行的。"他们来了之后,"萨尔门托接下来说,"来的是20名专家,他们要求由他们自己做尸检,而且只由他们来做。我们当然不会同意,最后我同意让一位来自国际刑警组织的人和一位法国政府代表留在尸检室内。当然,这成了一个外交问题。"

他伸手打开了桌子上一台投影仪的开关,投影仪的风扇嗡嗡作响。对面的墙上呈现出当年尸检的照片。"我们给所有东西都拍了照,"萨尔门托说道,他轮番投放着透明片:手表,项链,耳环,戒指,其中一些还挂在已经青紫的手腕或脖子上。"我们成功地确认了所有死者的身份。"随着图片不断变换,他补充道:"所有的尸检工作都是在法国代表和国际刑警组织监督下完成的。没有一个国家,也没有一位遇难者家属,对身份确认工作表示过不满。"

过了一段时间后,萨尔门托关掉了投影仪,他坐在椅子上退离了放投影仪的桌子。他说,"90%的遇难者的胳膊和腿上有骨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胸、腹、头骨上有创伤。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人被烧伤。"萨尔门托在座椅上身体前倾,胳膊抱住膝盖,"他们都是这个姿势,"他说,他一边保持着迫降姿势,一边眼睛盯着我。然后,他迅速坐起来,把一只手伸到桌子上方,他说,"当飞机坠水的时候,"他用手猛拍桌面,"骨折。我认为飞行员当时试图在水上紧急迫降。这与尸体有骨折的现象相吻合。不过,当遇难者的遗体送到我们这儿的时候,他们的肺部都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腐烂,我们不具备条件来检验是否有人是因溺水而死的。"

我让他的话在房间里萦回片刻,同时思考着他此番话意味着什么。

"所以,他们中有可能有人还活着?"我问道。

萨尔门托点点头。"绝大多数人在飞机撞击水面的时候就遇难了,"他说,"但有些人有生存的可能。"

几天过后,在巴黎,我来到阿兰·波利亚德的办公室,他是法国调查与分析局此次飞机失事调查的负责人。在研究了数千块飞机的残骸后,波利亚德得出了与萨尔门托一致的结论,就是飞机接触水面时发生了什么。很多打捞到的物品,比如送餐车,被发现它们内部的东西是从下向上受到挤压,而且机身腹部被压平,也像是由来自下面的冲击造成的。"飞机接触水面时仍是一个整体的概率极高,"波利亚德对我说,"我们有理由肯定这一点。"。

"巴西的验尸官没有看到任何飞机曾发生爆炸的迹象,"我指出。

"对,"波利亚德说道,"我们确信飞行过程中机舱没有失压,因为所有的氧气面罩都没有自动脱落。"

"验尸官还说,飞机坠毁后,可能仍有人幸存,你怎么认为?"我问道。

波利亚德沉默了一会儿,接下来他说,"我不知道。这很难说。"

诚然,有些乘客也许在飞机撞击水面时未死,但之后很快就死了,但仍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一些乘客存活的时间较长。塔希尔检查点附近海面水温在六月份可能高达80华氏度(近27摄氏度),根据人体在低温环境下的状态数据表,在这个水温下,人在水里保持清醒的时间最长可达12个小时,之后会陷入昏迷。搜救飞机最终到达塔希尔检查点上空时,离航班失事的时间已13个小时。

但是,失事的最后几个小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不会永远是个谜。这个春天,在"阿卢西亚号"上,随着伍兹·霍尔的科学家们扫视着447航班的第一批水下照片,他们不仅看到了起落架、引擎和机翼,还看到了在海中山脉脚下深不可测的平原上散落着至少50具遇难者的遗体。他们继续在该区域中寻找,在不远处发现了受损机身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足够大,所以里面还有更多的遇难乘客。搜寻队的队员告诉我,一种严峻的沉默开始降临船上。随着发现遗体的消息传到外界,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也出现了。在3600多米深的冰冷海水中,遇难者遗体将极度脆弱,然而尸体也可能比两年前那些浮在水面的保存得更完整。深海没有光线、也几乎没有微生物存在,这些尸体可能会提供新答案,不仅会解释447班机发生了什么事,而且也会解释机上的男女老幼发生了什么事。问题是,是否有人真的想知道。

巴黎的一个早上,我来到佩罗拉·米尔曼(Pérola Milman)的公寓,她是一位量子物理学家,她的丈夫伊万(Ivan)不幸在空难中丧生。米尔曼出生于巴西,她有着瘦瘦的运动员体格,还有暖黄色的皮肤和高高的鼻子。我们在客厅里面对面地坐下,她的孩子在旁边玩耍。在客机失事之前,佩罗拉和伊万曾梦想搬到巴黎市内住。伊万去世后,佩罗拉独自带着孩子搬到了市里。

她说,"我不能再在原来的家里住下去了。我不能那样做,我需要换个地方。所以我离开了原来的房子,我把家具、衣服、所有的东西都留在了那里,我必须这么做。"她转过头,看着她的孩子们,然后她说:"儿童是惊人的,你知道吗?一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只有到了六七岁以后,才有死亡的概念。我从根本上质疑这个说法。事故发生的时候,何塞才四岁。那是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一次对话,我对他说,'听着,爸爸坐的飞机出事了,他再也不会回家了。'他立马就哭了起来,他从来没那么哭过。他当时说:'可是,还有许多我想给爸爸做的东西呢。'"

米尔曼的眼睛湿润了,但她接着说了下去。"我是个科学家,我知道那架飞机发生了某种具体意外。但我不能防止想保留神秘的渴望,我不想让他们把尸体捞上来,我不想让那一切再次浮现。我需要翻开人生新的一页。想到有这么一个地方,我的丈夫就在那里,穿着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时所穿的衣服,戴着戒指,还有他的项链,这种感觉怪怪的……"她的声音渐渐消弱,然后,她笑了。

第二天,我去约翰·克莱梅斯的公寓采访他,他的兄弟布拉德乘坐同一架后来成为447航班的飞机,抵达里约热内卢,但因为没有签证无法入境,只好重新登上这架飞机返回巴黎。飞机失事后,克莱梅斯和米尔曼成了朋友,但在是否应该把遇难者遗体捞上来的问题上,他们有分歧。米尔曼深深地感觉是,丈夫的遗体应长眠海底,克莱梅斯则深信他有责任让兄弟最后回到家里。他对我说,"一想到他们踪迹全无,就让我感觉很难受。没有尸体,也没说再见,就这样......走了。在最初的几周里,我只是认为他们会找到飞机。不可想象他们会找不到。"

在"阿卢西亚号"上月的宣布之前,这些争议本可以放在一边不去讨论,因为那既遥远又不重要,但科考船的发现却让这些问题现实化了。宣布不到24小时后,法国生态与运输部部长,纳塔利·科斯索斯科·莫里泽在电视上宣布,"这些遇难者的遗体将被打捞起来,并进行身份确认。"但这个承诺是否能兑现还不得而知。现在,法国调查与分析局已经找到了黑匣子中的圆筒,搜寻队将试图用同样的"爪与筐"系统,把至少一具遇难者遗体打捞上来。法医警告说这样做很危险,而且非常困难。空难发生已经两年了,尸体也许能捞起来,但这些尸体很可能变得很松软且易碎,很有可能在机器爪的作用力下碎裂。一些专家建议,在恢复黑盒子的数据之前,应该用3D照相机对尸体进行详尽的拍照。对飞机残骸的打捞也许已经搅得海底不安宁了。

就算遇难者的遗体能被打捞上来,是否该打捞这些尸体的问题仍很难回答。最后的决定只能是两种中的一个:或者把所有的尸体都打捞上来,或者让它们都继续沉睡在海底。但是这种选择,即使在短短的十年前,也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只是因为许多事情异乎寻常地汇集到法航447航班上,才涌现出来。因为这种机型的飞机使用非常广泛,所以其失事需要得到解释。因为唯一能提供解释的方法是复原黑匣子,这个必将过时、但仍在使用的古老设备。因为能够在洋中脊这么深的地方定位黑匣子的工具和技术可以被首次用于搜寻工作。所以,为了解决机械问题之谜,遇难者家属的善后问题只能等待。他们将不得不再次琢磨这个问题:他们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是否会"回家"。他们将不得不去辩论这种可能性,每个家庭有各自的看法,不同的家庭之间会发生分歧,有时甚至在家庭内部也会有争吵。

走下一架抵达巴西的飞机之后的那个下午,我注意到一封标志着"紧急"的电子邮件,邮件来自玛丽·麦莉,她的姐姐安妮·迪贝伦·哈里斯在那架航班上,同行的还有姐夫迈克,他们要去巴黎两周。安妮和迈克是机上仅有的两个美国人。我和麦莉谈话已经大概有十多次了,有时候一次超过两个小时。不知道是安妮的哪个方面总吸引着我,我想说是她迷人的眼睛,或是她的微笑,再就是我从她的照片上看到的某种细节,不过麦莉讲的几个有关姐姐的故事,没有那么多的怀旧。她描述了安妮在20多岁时战胜癌症的故事,姐姐身体的左侧还发作过小型中风,有时一连几天她会受到偏头疼和纤维肌痛的折磨。但我也从安妮的朋友那里得知,住在里约热内卢的时候,她的这些病好了许多,至少好到能让这位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拉斐特的女子有机会去体验一种她以前未曾知道的生活:逛大都市熙熙攘攘的市场,和街头小贩讨价还价,学习跳桑巴舞。我发现我自己在探寻她在里约热内卢住过的地方,我开车到了城西的小山坡上,站在一个露天酒吧的台子边上,安妮喜欢和朋友们在晚上一起坐在这里,看着远处的波浪冲刷着海滩上的石头。而且每次我都会和麦莉分享我的所见所闻,然后再向她询问更多关于安妮的事情。

现在,麦莉有了一个自己的问题。在空难后,迈克原先工作过的石油公司帮助清理了他们的公寓、关闭了他们的银行账户,把他们的财物全部寄给了麦莉,除了一样东西:安妮的珠宝首饰。麦莉也是最近才知道那些珠宝首饰仍然存放在里约热内卢的石油公司。她想让我帮她把首饰带回来。

在巴西的最后一个上午,我从石油公司取来了三盒属于安妮的珠宝首饰。几天后,我飞到了路易斯安那州,把这些首饰交给麦莉。麦莉在家门口迎接我,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我们在桌边坐下,她把盒子里的珠宝一件件摆到我们之间的桌面上:有绿松石戒指,链式手镯,挂着深红色小珠子的项链,麦莉边看边说,"哦,安妮,对这件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但当她打开最后一个盒子时,她愣住了,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她用双手从盒子里捧出一串珍珠。她把这串珍珠捂在胸口,紧紧地闭上眼睛。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头说:"这串珍珠,是妈妈的。"

前天,我打电话给麦莉,告诉她法航447航班残骸被找到的消息。我知道她仍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感情。好几周了,她一直在不同的情感之间反复。一天,她会轻蔑地说:"我不在乎他们找得到、找不到那东西,那也不会让安妮回来。"另一天,她又向我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那些潜艇怎么工作,他们是不是真有可能找到飞机残骸,等等。

现在,她静静地坐在那里,手里捧着那串珍珠,用手指转动着每个珠子。"这也许是我拥有的最后一件有关她的东西了,"她说。她的眼睛有点红肿。"我真希望他们能找到她,把她带回家来,当没有理由希望的时候,我也不想这个;但现在有了希望,我想让她回家。"

Wil S. Hylton (wilshylton@gmail.com)是《纽约时报杂志》特约撰稿人。编辑:Joel Lovell (j.lovell-MagGroup@nytimes.com)。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1年5月8日。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美国参议院与中情局矛盾公开化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参议院与中情局矛盾公开化
Mar 12th 2014, 10:24, by MARK MAZZETTI, JONATHAN WEISMAN

华盛顿——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简称中情局)与其国会监管机构之间不断发酵的矛盾周二公开化。当天,情报委员会主席参议员黛安·范斯坦(Dianne Feinstein)对中情局提出了不同寻常的严厉谴责,指责它隐瞒有关其如何对待囚犯的信息,以及恐吓负责调查拘留项目的委员会成员。范斯坦曾是中情局最坚定的捍卫者之一。

在描述被她称为美国情报机构监管工作的"决定性时刻"时,范斯坦说,中情局从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成员使用的计算机中删除了一些文件——这些成员正在编写一份关于中情局拘留项目的报告;在委员会完成报告之后搜查了这些计算机;并且为了妨碍委员会实施调查,向司法部提交了一宗刑事诉讼。

这份6300页的报告已经成为情报委员会和中情局之间激烈争议的核心所在。中情局说,该报告包含许多错误,希望委员会在发布报告前把它们纠正过来。

范斯坦披露上述情况的一个星期前,首次有报道称,中情局去年监控了她手下员工所使用的电脑,目的是了解委员会是如何获得中情局自己对拘留和审讯项目的内部审核报告的。该项目可能是美国政府对"9·11"袭击的应对行动中,受到最多批评的一个项目。

范斯坦说,中情局的这份内部审核报告支持了委员会关于该项目的报告中的一些结论。情报委员会的报告目前仍未解密。奥巴马总统2009年1月正式终结了这一项目,此前,他在2008年的总统竞选中痛斥了这一项目。

中情局已经受困于电子监控和武装无人机袭击引发的争议,这家情报机构与其最亲密的国会盟友范斯坦之间的争吵,可能会对整个美国情报系统造成广泛的影响。

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情报问题的埃米·B·泽加特(Amy B. Zegart)说,"范斯坦一直在私下里对该机构施压,在公开场合为它辩护。现在,她公开批评了中情局。中情局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局面。"

范斯坦一度曾拒绝对中情局和她所领导的委员会之间的争执发表评论。她周二上午在参议院说,中情局的做法违反了权力分立的宪法规定,"是潜在的威胁性举动"。

她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将显示出中情局能否有效监控和调查我们国家的情报活动,以及我们的工作是否会被我们监管的对象所阻挠。"

几个小时后,中情局局长约翰·O·布伦南(John O. Brennan)强有力地反驳了范斯坦的说法,即该机构开展了大规模行动来刺探委员会的工作。

在华盛顿的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露面时,布伦南面对问题回答说,"没有什么比这更虚假的了。"

在45分钟的演讲中,范斯坦讲述了她领导的委员会和中情局多年以来的暗中角力,这是迄今为止对双方矛盾最全面的公开描述。这些争议涉及中情局的拘留项目,以及该机构使用的秘密监狱和残酷审讯方法,比如被一些批评者认为属于酷刑的坐水凳(waterboarding)。

这场争议在1月中旬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当时,布伦南告诉委员会成员,中情局搜查了情报委员会调查人员在弗吉尼亚北部一处中情局办公设施所使用的计算机。委员会在那里工作是为了查阅中情局披露的文件,从而编写报告。

范斯坦周二说,布伦南在会上告诉她,中情局搜查了一个"受到保护的委员会网络硬盘,其中包含委员会自己的内部工作成果和通讯记录",他打算"获得更多有关委员会网络的司法证据,从而更多地了解委员会监管成员的活动。"

中情局开展这次调查是为了确定,委员会调查人员是否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获得了有关拘留项目的中情局内部审核报告。这份审核报告是中情局在没有通知委员会的前提下偷偷完成的。范斯坦周二激烈地反驳了这一说法,称这份文件——无论是否刻意为之——包括在中情局提供给委员会的大量文件之中。

布伦南在1月写给范斯坦的信中说,委员会无权获得中情局的内部审核报告,因为报告中包含"敏感的、审议中的、并非最终结论的中情局信息",因此,基于行政特权方面的考虑,该报告是受到保护的。这封信是由一名不愿透露身份的政府官员披露的。

中情局的代理总法律顾问把这个问题作为可能属于刑事犯罪的案件提交给了司法部。范斯坦说,此举是在本案中存在利益关系的某个人所实施的蛮横伎俩。

范斯坦说,2010年,中情局两次从她的员工在弗吉尼亚北部设施的电脑服务器中删除了数百页的文件。她没有提供有关文件的任何详细信息,但表示,当委员会调查人员与中情局对质时,他们得到了好几种答案——先是否认文件被删除,然后解释说是被在该设施内工作的承包商删除的,后来又说,删除这些文件的命令是白宫发出的。

她说,委员会联系了白宫,后者否认曾发出这一命令。

亚利桑那州共和党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多年以来一直与中情局在其拘留和审讯项目上存在争议。目前该项目已经被废除。麦凯恩称,这些说法"非常令人不安",并表示,可能需要成立一个独立调查机构,对争议进行彻底调查。

不过,情报委员会的共和党人中,多数人要么拒绝对主席的指控发表评论,要么表示,她没有权利公开表达这样的谴责之词。

北卡罗来纳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理查德·M·伯尔(Richard M. Burr)说,"你得明白,作为参众两院情报委员会的资深成员,我个人认为,情报委员会内部发生的事不应该在公开场合讨论。"

但与行政机构的此类冲突可能会让国会的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罕见地团结起来。

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佛蒙特州参议员帕特里克·J·莱希(Patrick J. Leahy)呼吁议员支持范斯坦,他说,"参议院比任何单个参议员更重要。"

他说,"参议院的成员必须挺身而出,捍卫这个机构、宪法,以及作为国家根基的价值观。"

翻译: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乌克兰局面令中俄关系复杂化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乌克兰局面令中俄关系复杂化
Mar 12th 2014, 11:05, by 杰安迪, SOMINI SENGUPTA

北京——从北约在科索沃的空中打击,到美国对伊拉克的入侵,中国一直反对外国干涉他国内政,这也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贯立场。同时,中国还与俄罗斯结成战略联盟,共同抵御西方的外交和经济势力。

然而,这两项要务却在乌克兰问题上产生了冲突,使中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中国并不希望疏远其战略伙伴——俄罗斯一直在大力游说中国对其干预乌克兰局势的行为表示支持。但是,中国也不能让人们看到它支持克里米亚公投。通过公投,克里米亚半岛可能会脱离乌克兰,俄罗斯对公投持支持态度。对于中国政府而言,这与赞成就西藏或台湾独立进行投票很相似,令人不安。

对于此类问题,中国的一贯做法是含糊其辞,但表面看来它却似乎帮助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V·普京(President Vladimir V. Putin)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胜利。目前,普京因为乌克兰问题站在了美国和欧洲的对立面。

周二,当中国被要求对前述公投置评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开始故意闪烁其词。基辅新成立的政府、美国和欧洲都对此次公投表示了谴责。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我们呼吁乌克兰有关各方切实维护乌克兰各族人民的合法权益,尽早恢复社会正常秩序,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这里提到的民族权益和社会秩序的丧失,和俄罗斯声称的对乌克兰局势进行干预的原因一致。

分析人士称,普京确定北京方面绝不会支持联合国安理会(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对俄罗斯的入侵进行谴责。倘若西方强行实施大举制裁,克里姆林宫也会寄希望于中国,期待中国会加强它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让它这个重要盟友能渡过难关。

"如果西方对俄罗斯关起更多扇门,中国就会变得更加重要,这是肯定的,"莫斯科卡内基中心(Moscow Carnegie Center)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Dmitri Trenin)说。"唯独这个国家不会遵守制裁。"

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踩到了中国的一处雷区,而中国也改变态度来寻找一个中立的外交立场。3月初,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在安理会的一次公开会议上说,在主权国家的事务方面,中国一直支持"不干涉"政策。周一,刘结一公开表示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他也承认乌克兰局势非常复杂,但他可能只是在为中国政府辩护。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就开始稳步升温。当时,苏联的解体使这两个主要因为意识形态差异而产生矛盾的国家结束了数十年的敌对状态。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和中国在投票否决对津巴布韦、缅甸和叙利亚独裁者的制裁上总是互相依赖。仅仅在上个月,奥巴马总统和几位欧洲领导人都通过缺席索契冬奥会的方式对普京提出抗议,但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看台上欢呼的情景让俄罗斯倍感欣慰。

然而,虽然中国可能会保持与俄罗斯的战略关系,但中国支持俄罗斯入侵克里米亚会使其自身面临许多挑战和危险。除了使中国的不干涉信条变为一纸空谈,即将举行的全民公投还使中国领导人感到极为不安,因为数百万拥有强烈愿望的藏人、蒙古族人和维吾尔人会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投票解除与北京的现有构架。

本月,一群来自西部边远地区新疆的袭击者在中国西南部的一个火车站砍死了29人,更加剧了这种担忧。新疆有大量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穆斯林人口。

再就是台湾问题,北京方面一直希望,这个与中国东部隔海相望的自治岛屿有一天能与大陆统一,尽管大部分台湾居民反对统一,希望维持现状。

俄罗斯的西方对手已经尝到了西方式傲慢及自以为是带来的苦果,它们都会主动地强调中国面临的困难。英国大使马克·格兰特爵士(Sir Mark Lyall Grant)在回答有关中国立场的问题时表示,"中国是强调重视乌克兰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国家之一。"

上周,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萨曼莎·鲍尔(Samantha Power)也间接提到了中国的立场。周四参加完安理会会议后,她表示,"俄罗斯已经陷入极端孤立的状态。"她不必指名道姓。意思已经非常明确,因为在安理会最近几个月面临的几乎所有其他重要事项上,中俄一直保持了一致立场。

另一方面,俄罗斯一直试图夸大中国对其立场的支持力度。上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报道称,两国政府在有关克里米亚冲突的看法上,达成了"广泛共识"。

俄罗斯主流分析人士表示,俄罗斯对西方支持的反政府暴动感到不安,中国感同身受,但国内的分裂主义更让中国感到很大压力。他们还表示,北京方面可能不会做出更大的支持,直到它能进一步明确西方将做何回应——美国及其盟友的制裁举措的性质,或者安理会决议的精确措辞。

总部位于莫斯科的研究中心战略与科技分析中心(Center for Analysis of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y)的中国问题专家瓦西里·卡申(Vasily Kashin)表示,一个可能的结果是,中俄快速达成俄罗斯向中国提供天然气的协议,该协议已经准备了五年多,但因价格谈判受阻。

"目前很明显,我们不会与欧洲开展大型项目,总的来看,一切都不明朗,我们很可能马上与中国签订重要协议,"卡申告诉日报《Vechernyaya Moskva》。"当然,价格不会像卖给欧洲的价格那样高,但我们不能说这会是一个亏损项目。"

中国还面临如何应对西方支持的新乌克兰政府的难题,因为这个新政府是在民众反抗腐败领导人的行动中产生的,这种情况让执政的共产党感到十分不安。但过于支持俄罗斯,中国会面临损害中乌关系的风险,乌克兰拥有来自中国的大量投资。去年,两国据称签署了一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协议——乌克兰向中国出租农田,租期长达50年,而且基辅是中国比较信赖的军事装备供应方之一。

"中国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研究员陈至洁说。"中国的领导人无法承受支持基辅带来的后果,他们也不能支持俄罗斯的强硬政策。"

Andrew Jacobs自北京、Somini Sengupta自联合国报道。Ellen Barry自莫斯科对本文有报道贡献,Patrick Zuo自北京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奥巴马将扩大加班费适用职业范围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奥巴马将扩大加班费适用职业范围
Mar 12th 2014, 10:13, by MICHAEL D. SHEAR, STEVEN GREENHOUSE

华盛顿——奥巴马总统将于本周尝试迫使美国商界向数以百万计的劳动者支付加班费。在直面利润激增、薪酬却停滞不前的企业方面,这是奥巴马政府采取的最新举措。

知情白宫官员透露,本周四,总统将指示劳工部修改相关监管规定,要求将快餐业经理、信贷员和电脑技工等人数达几百万的劳动者囊括在必须支付加班费的范畴中。按照目前的分类,许多企业将这些雇员列为"管理或专业"人士,以避免向他们支付加班费。

奥巴马动用行政权来改革有关加班的联邦条例的做法很可能被视为对国会共和党人的挑战。后者已经阻挠了奥巴马多数的经济议程,并且扬言准备对抗他提出的将联邦最低工资标准从每小时7.25美元(约合44.5元人民币)提高到10.10美元的建议。

奥巴马的此番行动必将惹恼华盛顿的商业界游说团体。这些机构长期致力于让企业在加班费问题上保有最大限度的灵活性。

2004年,在工会组织的反对之下,商业界团体说服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政府,允许企业在免除白领员工加班费问题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保守派对奥巴马即将采取的行动予以了批评。"从来就不存在免费的午餐,"加图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高级研究员丹尼尔·米切尔(Daniel Mitchell)说。他警告,雇主可能会给员工降薪或是减少雇佣人数。

奥巴马采取行动的权力,源自他修改法规的总统权。这些法规是国会于1938年首次通过的《公平劳动标准法》(Fair Labor Standards Act)的执行细则。布什等前总统也曾偶尔运用类似的手法来绕过国会的反对。

提议中的新监管规定不仅将提高符合领取加班费资格的人数,还会延续奥巴马与他口中的美国经济不平等的对抗。相关法规的变更需要在劳工部最终批准前经由公众评论,如若面临强烈反对,也可能导致奥巴马减小提议的力度。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企业利润飙升,在经济产出中的占比达二战后的最高点。2009年6月结束经济衰退以来,标准普尔500企业的利润实现翻番,同期大部分员工的薪酬却在原地踏步。最近,劳动者工资与整体经济的比值降至历史新低。

在2012年的国内总收入中,员工获得的收入占比滑落到42.6%,为历史最低水平。

按照目前的联邦法规,被归为管理、行政或职业人士的员工参照所谓的白领例外原则不能获得加班费。

根据奥巴马试图推行的新法规,不能拿加班费的受薪雇员的人数将有所减少。这一举措有可能将数十亿美元的企业收入转移到劳动者的荷包里。目前的规定是,周薪少于455美元的受薪雇员均不得被排除在1.5倍加班工资之外。奥巴马的行政令将大幅提高这一基线。

此外,奥巴马还将尝试修改允许雇主根据工种来定义哪些员工不适用加班费的规定。按照目前的法规,假如雇主宣称某名员工的首要职责是管理,比如监督清扫人员,那么此人就不符合领取加班费的条件。

白宫官员称,这些规定有时会被雇主滥用,以逃避加班费。新条例中将规定,雇员必须要履行一定最小比例的"管理"工作,才能被排除在加班费资格之外。

"按照当前的规定,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花了95%的时间来擦地板和摆货架,只要有5%的时间负责监督其他人,就可以被算作管理人员,然后被排除在外,"经济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副所长洛斯·埃森布里(Ross Eisenbrey)说。他所在的组织位于华盛顿,是一家自由派研究机构。

副总统小约瑟夫·R·拜登(Joseph R. Biden Jr.)的前首席经济顾问、曾担任白宫中产阶级特别小组(White House Task Force on the Middle Class)总干事的杰瑞德·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热切地欢迎了奥巴马的举措。

"我认为,修改法规的意图是保障加班的人受到公平的对待,"他说,"我想可能的一种副作用是,或许我们会看到为了避免加班成本而聘请更多的员工,而这在现在可是一桩大好事。"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伊朗议员谴责美国“劫持”马航客机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Continuous Deployment Too

Automate from SCM to Production with BuildMaster! 100+ Integrations; Free for 5 Users
From our sponsors
伊朗议员谴责美国"劫持"马航客机
Mar 12th 2014, 08:05, by THOMAS ERDBRINK

一名颇有影响力的伊朗议员于本周二指责,美国"劫持"了失联的马航370次客机,称美国此举意在"破坏伊朗与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关系"。

前述议员是伊朗外交政策委员会发言人侯赛因·纳格哈维·侯赛尼(Hossein Naghavi Hosseini),本周二,他对两名伊朗籍人士持被盗护照登上失联航班的消息作出了回应。据伊朗Tasnim通讯社报道,格哈维·侯赛尼当时说,对这二人的指控是一个"阴谋"。

他说,"西方媒体公布了关于两名没有护照的伊朗人登上失联航班的文件,这是一种心理战。是美国人雇佣一些人搞出了这些名堂,目的是把罪名栽赃给其他国家,尤其是穆斯林国家。"

在签证规则宽松的亚洲国家等着前往西方或澳大利亚的伊朗人纵然没有一万,也得有好几千。对持旅行签证入境的伊朗中产阶级民众而言,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格外受欢迎的跳板,到了这些国家之后,他们将在当地旅行社和人贩子的帮助下前往西方国家。

国际刑警组织已在周日确认,370次客机上的两名旅客使用了两本列入该组织被盗及遗失旅行证件数据库(SLTD)的护照,其中一本护照是奥地利的,另一本是意大利的。

本周二,国际刑警组织总干事罗纳德·K·诺布尔(Ronald K. Noble)说,这两名男子的身份已被伊朗当局确认,他们是29岁的德拉瓦尔·赛义德·穆罕默德·雷扎(Delavar Seyed Mohammad Reza)和18岁的普里奥·努尔姆哈马迪(Pouria Nourmohammadi)。

他说,伊朗当局还认定,二人都没有犯罪记录,都是合法离开伊朗的。

马来西亚警方公布的前述伊朗少年的全名是普里奥·努尔姆哈马迪·迈赫达德(Pouria Nourmohammadi Mehrdad)。

马来西亚警察总长哈立德·阿布·巴卡尔(Khalid Abu Bakar)说,努尔姆哈马迪·迈赫达德使用了从一个奥地利人那里盗取的护照,他本打算前往德国,在那里和自己的母亲碰头。

本周二,伊朗外长表示,伊朗愿意配合相关调查。

伊朗外交部女发言人马泽赫·阿夫卡姆(Marzieh Afkham)说,"我们已经收到失联航班上可能有两名伊朗人的消息。我们正在追查此事。我们已经通知伊朗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我们愿意获取马来西亚官员就这个问题发布的进一步信息。我们已宣布,我们愿意配合。"

翻译: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有关马航客机失踪的基本问题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Build an Online Store

Over 80,000 ecommerce brands trust Shopify. Get started with a 14 day free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有关马航客机失踪的基本问题
Mar 12th 2014, 06:28, by MATTHEW L. WALD

马来西亚航空(Malaysia Airlines)MH370航班的消失让多个国家的调查人员、航空专家和政府机构不知该如何解释发生了什么事情。搜救和调查仍在继续之际,《纽约时报》记者马修·L·瓦尔德(Matthew L. Wald)回答了一些基本的问题:

问:一架波音(Boeing)777怎么能彻底消失不见呢?不是一直有雷达或卫星追踪它们吗?

答:雷达并不能覆盖所有地方,尤其是水域上空。按照规定,在雷达覆盖不到的区域,飞行员通常需要隔一段时间就通过无线电报告一次所在位置,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让空中交通管理人员确保飞机不进入其他飞机的航线。报告位置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间隔期间可能会出问题。

像777这样的飞机还配有自动化系统,能发送关于引擎性能及其他一些技术功能的数据。这些信号会被发送到某个维修基地,而不是空中交通控制中心。法航(Air France)447航班在大西洋赤道水域上空消失后,这种数据就为该公司判断到底发生了什么提供了帮助。吉隆坡的调查人员可能正在做类似的事情。

问:坠机通常都发生在飞机降落或起飞的时候,这架飞机却是在起飞后近一个小时的巡航状态下消失的。什么情况可能会导致飞机在这种时候发生坠机?

答:过去几年的三起飞机坠海事件都是因为飞机的速度感应系统出了故障。在其中两起事件中,机组成员未能发现并处理这个问题。(在第三起事件中,他们可能无力回天。)飞行员的故意行为、恐怖主义行动或发生在驾驶员座舱内的袭击也可能导致坠机。

问:到了现在,异频雷达收发机或"黑匣子"发出的信号应该已经准确地指出了飞机的位置,不是吗?

答:如果黑匣子在水里,会发出声音的"声波发射器"就会被激活。但这些声音只在有限的区域里能听见。而且,飞机可能不在水里。

问:搜救进行了这么长的时间,为什么当局依然没找到残骸?

答:他们搜救的地方可能不对。飞机的飞行速度是每分钟10英里(约合16公里),而且没人确切地知道飞机是何时坠毁的,也没人知道飞机坠毁前是否偏离了预定航线。

问:飞机可能偏离最后的已知位置多远?

答:我们虽然知道最后的无线电联络信号来自哪里,却不知道飞机在发出信号多久之后才坠毁,所以很难判断偏离的距离。在3.5万英尺巡航的喷气客机在动力尽失的情况下还能滑行80到90英里(约合130-144公里),前提是驾驶员依然控制着飞机。

问:是否有任何迹象显示,飞机可能遭遇了恐怖袭击?

答:据悉还没有任何组织声称摧毁了这架飞机。而且,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依据来进行推测。

问:如果飞机存在重大故障,驾驶员不是会呼救并发送求救信号吗?

答:紧急情况之下,驾驶员有一条设定任务缓急的准则,即飞行、导航、通讯联络。首要任务是让飞机继续飞行。向地面的空中交通指挥员通报飞机现状被排在第三位,因为通报现状不太可能对化解驾驶舱内的危机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论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危机。如果驾驶员在努力维持飞机飞行,就有可能没时间使用无线电设备。

问:有没有可能,是飞行员中的一人故意造成了飞机坠毁?

答:以前有过这样的事例:1999年,埃及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在肯尼迪国际机场坠毁,1997年,斯里兰卡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在印度尼西亚坠毁,这两起空难都被归咎于机组人员的故意行为。不过,还没有公开信息表明,失联的马航航班遭遇了类似的情况。

问:近些年有其他飞机出现过类似的失联情况吗?

答:近年来还没有大型飞机凭空消失的记录,不过,寻找飞机可能要花些时间。2009年6月,在法国航空公司447次班机失事的第二天,人们就在大西洋上发现了几块漂浮的残骸,然而,人们用了五天时间才找到大部分的残骸。小飞机踪迹全无的时间可能会长得多,假如它们坠毁在偏远地带的话。不怕死的冒险家史蒂夫·福塞特(Steve Fossett)曾独自驾机环球飞行,并创造了驾驶气球飞行的记录。2007年9月3日,他在内华达州驾驶私人飞机离开地面,直到2008年10月,人们才发现他的遗体。

翻译:陈亦亭、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急调十颗卫星搜寻失联客机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急调十颗卫星搜寻失联客机
Mar 12th 2014, 04:26, by 狄雨霏

乘客亲属对搜索失联的马航MH370次航班的进程日渐失望之际,中国表示,已"紧急调动"十颗卫星协助搜索这架在上周六清晨消失的航班。此次航班搭载了239名乘客,大部分是中国人。

根据中国军网的报道,上周六,刚刚收到航班消失的消息,军方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就调动了十颗卫星协助搜索。

测控中心说,这十颗卫星分属四种类型,分别是海洋、风云、高分和遥感卫星,它们正在为位于搜索区域的船舰和飞机提供支持。

目前,其中的部分卫星已经改变原始功能——测控中心并未说明其原始功能——转而投入了气象数据收集、通讯援助和对认定的航班失联区域展开目标搜索的任务。

该网站说,中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也将被调用来支持这十颗获得新指令的卫星。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一名未具名发言人表示,该中心已不间断地向十颗卫星发送了数百条指令,旨在推动卫星以最快速度把数据发回中心。

周一晚间,来自三部委——外交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和中国民用航空局的13名官员抵达马来西亚。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代表团发言人郭少春表示,随着中国继续敦促马来西亚加快进度,工作组立即展开了工作。

[视频:中国两栖登陆舰"井冈山"于周二加入搜救行动。可在YouTube上观看相关视频。]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称,周二,中国的海上搜救行动升级,两栖登陆舰"井冈山"加入已于周一凌晨抵达的绵阳舰,展开搜救行动。新华社称,两栖登陆舰"昆仑山"和驱逐舰"海口"预计也会在周三早上抵达现场。届时,中方派出的舰船总数将达到四艘。

除中国派出的舰船外,在海上进行搜救的还有其他几十艘船只,来自包括美国和越南在内的至少9个国家。

与此同时,新华社报道称,中国的大学生纷纷点燃蜡烛,为机上乘客祈福。

中国的大学生点亮蜡烛,为失联波音777客机上的乘客祈福。http://t.co/DwJsS6GTKt

— China Xinhua News (@XHNews) 11 Mar 14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翻译:张薇、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联合国指朝鲜用欺骗手段逃避国际制裁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联合国指朝鲜用欺骗手段逃避国际制裁
Mar 12th 2014, 05:15, by CHOE SANG-HUN

韩国首尔——周二公布的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的一份专家委员会报告称,近期的检查行动及对被禁货物的扣押显示,朝鲜正越来越多地采用欺骗性手段来绕过国际制裁。

过去10年间,朝鲜进行了一系列核试验与远程弹道导弹试验。安理会随后采纳了数份决议,呼吁对其采取愈发严厉的制裁措施,以期严重削弱朝鲜打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经济与技术能力。

这份最新的年度报告于周二公布在联合国网站上。由八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在文中表示,朝鲜一直在违抗相关决议,不仅继续实施其核计划和弹道导弹计划,还参与非法武器贸易。

"朝鲜在逃避制裁的行动层面经验丰富,"文中写道,"该国越来越多地采用多重与分层级的回避手法。"

委员会表示,朝鲜货船"清川江号"(Chong Chon Gang)向外界提供了一窥其部分手法的绝佳机会。2013年7月,这艘货船遭巴拿马当局查扣,在船上的1万吨古巴糖下面,掩藏着未经申报的武器。

报告称,调查显示,朝鲜船员采用密码通讯、伪造了航海日志,并且关闭了本应向国际海事监管机构报告船只实时位置信息的电子系统。文中还表示,委员会怀疑,朝鲜驻古巴和新加坡的大使馆协助安排了这些武器运输活动。

委员会称,船上隐藏的货物包括:六拖车与地对空导弹系统有关的货品;25个货运集装箱,其中装有两架经拆解的MiG-21喷气式战斗机、15部MiG-21引擎,以及导弹等武器的配件。古巴已承认,是自己准备将苏联时期的武器运送到朝鲜进行维护。

该委员会认为,"清川江号"案例证明,朝鲜最有利可图的收入来源之一仍是武器出口,以及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苏制武器提供生产与改造上的技术支持。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马军方称马航客机失联后改变航向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马军方称马航客机失联后改变航向
Mar 12th 2014, 03:24, by THOMAS FULLER

马来西亚雪邦——马来西亚当局现在认为,周六消失的那架喷气客机可能彻底改变了航向,改变航向的时间大致是在客机停止与地面控制人员联系的时候。不过,关于航向改变以及改变之后的可能情况,各方言论不一,加剧了调查和搜救工作的疑惑和混乱氛围。

随着对其无力寻获失联飞机蛛丝马迹的指责与日俱增,马来西亚当局多次坚称,自己正在尽最大努力解开马来西亚航空(Malaysia Airlines)370航班的谜团,只不过手头的数据很少,而且几乎没有可供参照的先例。然而,马来西亚政府和马航也公布了一些不精确、不完整有时甚至不准确的信息,文职官员和军方领导人的说法还相互矛盾。

周二,也就是那架夜里飞往北京的航班消失的第四天,马来西亚一家报纸援引该国空军司令罗查理·达乌德上将(Rodzali Daud)的话称,军方周六接收到的"信号"表明,在停止与地面控制人员联系后,飞机航向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飞向东北飞改为向西,飞行高度也有下降,飞机继续飞行了几百英里,飞过马来半岛,进入马六甲海峡(Strait of Malacca)上空,之后便失去了踪迹。

这名空军司令没说军方追踪到的是哪种信号。但他这番话使得人们提出了疑问,马来西亚军方是否在该飞机飞越本国时注意到了它,又是在何时通知了文职政府。

按照这名上将的说法,最后追踪到飞机的时间是凌晨2点40,飞机当时在离马来半岛西海岸超过100英里(约合161公里)的霹雳岛附近。

这一说法震惊了航空专家和中方人员,因为他们曾一遍又一遍地被告知,在前述时间之前一个多小时,当飞机按规定航线飞越马来半岛东面的泰国湾时,当局就失去了与飞机的联系。然而,这一新说法似乎与周一将搜救范围扩大到包括马来半岛西面水域的决定相符。之前,官方对该决定未作解释。

失联飞机的227名乘客大部分是中国人。新出现的说法在中国的社交网站上引发了强烈愤怒。"马来西亚,这么大事情居然瞒到现在?"类似于Twitter的服务平台新浪微博上的一篇帖子写道。

Flightglobal是一个针对航空领域的新闻和数据服务机构,该机构运营和安全编辑戴维·利尔芒特(David Learmount)表示,马来西亚政府显得闪烁其词、迷惑不解。他质疑,如果达乌德上将的话属实,政府为何过了这么久才透露飞机往西飞的证据。

"失踪乘客的亲人被剥夺了了解飞机遭遇的机会——对我来说,这是个大问题,"他说。"在这种情况下,知情不报是不对的。"

让人们更加困惑的是,马来西亚总理办公室发言人东姑·沙里弗丁·东古·艾哈迈德(Tengku Sariffuddin Tengku Ahmad)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自己曾向多位高级军官求证,那些军官告诉他,没有证据表明飞机曾再次飞越马来半岛,只是可能曾尝试返航。

"据他们所知,除了发现飞机或有返航迹象外,还没有什么新进展,"东姑·沙里弗丁说。他补充说,报道中提到的空军司令言论是"不实的"。

与此同时,马航还提出了第三种与其他说法矛盾的说法。在一份声明中,马航表示,当局正在"调查"飞机飞往吉隆坡市外雪邦机场的"可能性",雪邦机场主要起降国内航班。

周一,马来西亚当局向西大举扩大了搜索范围,却没有解释原因。此举暗示,他们认为失联客机飞往那边的可能性很大。他们没有向东或向南扩大搜索范围。

然而,如果飞机确如空军司令在报道中所说,向西飞越了马来半岛,那它应该飞得离哥打巴鲁市的一座导航台很近,这座导航台的运营者是全球商用飞机定位系统服务商Flightradar24。

Flightradar24联合创始人米卡埃尔•罗伯特松(Mikael Robertsson)说,失联航班上的应答器从未向那里的接收器发送过信号,也就是说,假如飞机确曾沿这条路线飞行,那机上的应答器要么是受损出了故障,要么就是被关闭了。

他说,"我们能看到从这里飞过的每架飞机,哪怕它飞得极低,所以,假如它真的曾从那里飞过,机上的应答器一定不在运行状态。"

罗伯特松说,驾驶员有可能关闭应答器,而马航失联客机应答器发送一次最后联络信号的时间,大致与机组人员停止与地面管制员之间的无线电沟通的时间一致,这个事实表示当时的情形确实如此。"要我猜的话,情形像是应答器被故意关掉了。"飞机于上周六凌晨1:21分从Flightradar24的追踪系统里消失,当时它正在泰国湾上空3.5万英尺的高度飞行;马航已表示和驾驶员的最后一次无线电沟通大约是在凌晨1:30分,但没有给出确切时间。

罗伯特还注意到,由于飞机已为飞往北京的航程加满燃油,它本可以飞到比最后一次报告地点远得多的地方。他说,"飞机本可以继续飞五到六个小时,进入大洋。它本可以飞到印度。"

本周二,马来西亚警察总长表示,飞机在周六一早起飞之前并未移除任何行李。他的陈词和某些官员过去三天里的说法相左,进一步突显了马来西亚政府在危机处理中前后不一的做法。

马来西亚警察总长哈立德·阿布·巴卡尔(Khalid Abu Bakar)说,马方官员之前称有五名旅客没有登机,他们的行李已被搬下飞机,这个说法不符合事实。他说,"预定本次航班的所有旅客都登了机。"

然而,马航随后澄清说,有四名预定了失联航班机票的旅客没有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也没有托运任何行李。

Keith Bradsher和储百亮(Chris Buckley)自香港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陈亦亭、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普京成功接管了社交媒体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普京成功接管了社交媒体
Mar 11th 2014, 23:47, by 尼古拉·科诺诺夫

莫斯科——在亲俄势力插手克里米亚局势之前的几周,弗拉基米尔·V·普京(Vladimir V. Putin)赢得了另一场重要胜利。1月24日,与克里姆林宫结盟的商人掌控了社交网络平台VKontakte,该网站每日有6000万名用户使用。

VKontakte相当于俄罗斯的Facebook,是该国最大的独立媒介,其创始人帕维尔·杜罗夫(Pavel Durov)长期以来顶住了各种压力拒绝辞职。但他现在已将公司12%的股份卖给了伊万·塔夫林(Ivan Tavrin)——支持普京的寡头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Alisher Usmanov)的合作伙伴。杜罗夫将离开公司。

这位杰出的年轻商人时运不济。冬奥会之前,政府想要控制这个唯一的独立平台,俄罗斯人可以通过它进行交流,组织活动。既然政府曾颁布特别法令,允许官方窃听索契的记者的电话,那它怎么会忽略VKontakte呢?事实证明,没有独立的社交网络平台,对处于备战状态的克里姆林宫非常有利。

VKontakte从2006年开始广受欢迎。杜罗夫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就读期间,创立了俄罗斯最大的学生网络论坛。2006年,杜罗夫的朋友维亚切斯拉夫·米里拉什维利(Vyacheslav Mirilashvili)注意到了这个网站。米里拉什维利毕业于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他在读大学期间首次见到了Facebook,这个网站是在邻近的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校园创建的。杜罗夫、米里拉什维利和另一名朋友一起,着手为俄罗斯用户实现了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想法。杜罗夫和哥哥尼古拉(Nikolai)编写了代码。

杜罗夫将自己崇尚自由意志的网络愿景融入了这个社交网络平台,他认为网络应该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信息传播空间。俄罗斯的版权法非常模糊,VKontakte提供了欧洲规模最大的主机托管服务之一,用户可以上传他们想传的任何内容。

在2011年12月之前,杜罗夫一直受到克里姆林宫内的权力掮客弗拉迪斯拉夫·苏尔科夫(Vladislav Surkov)的支持。但12月的议会选举结束后,莫斯科的中产阶级宣称普京所属政党的胜利是一场骗局,15万人来到沼泽广场(Bolotnaya Square)举行抗议。杜罗夫的后台辞职了,于是,VKontakte开始不断收到检察机关及俄罗斯安全机构联邦安全局(FSB)的电话,要求网站关闭名为"统一俄罗斯党(United Russia)——骗子和盗贼的政党"的反普京讨论组,以及其他与反对派有关的讨论组。杜罗夫用一张图片回应了检察机关的传唤:一只身穿连帽衫的哈士奇吐着舌头。

克里姆林宫开始将他视为一个难以控制的自由分子,经常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比如他会将5000卢布的钞票扔出窗外,向试图让Mail.ru集团来控制VKontakte的股东代表竖中指等等。

投资基金联合资本伙伴公司(United Capital Partners)利用杜罗夫与合伙人的冲突,获得了该公司相当大一部分股权。此次交易是由普京的得力助手伊格尔·谢钦(Igor Sechin)精心安排的。然后,投资基金索取了大量财务资料,并坚称VKontakte的盈利太少。公诉人对杜罗夫开展了刑事调查,说他开奔驰车撞倒了一名警察。他离开了俄罗斯。

调查在几个月后结束了,如同开始时那样突然。杜罗夫回到了圣彼得堡,决定出售自己的股份,他这样做并非出于害怕恫吓,而是决定利用这些收入来开发一个新产品:一款名叫Telegram的移动消息软件。

根据几个信源提供的消息,杜罗夫的股东曾明确告诉他,他要在冬奥会开始前关闭交易并退休。杜罗夫持有的VKontakte股份大概价值在2.5亿美元(约合15.3亿元人民币)到3亿美元之间。杜罗夫认为,离开这个社交网络,接受创立Telegram的挑战应该更加容易,Telegram每天会增加40万名新用户。

同时,克里姆林宫对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控制变得更严厉了。1月,议会通过法律,允许克里姆林宫迅速关闭所有不喜欢的网站。而且也没有理由认为,冬奥会结束后,当局就会放松对独立媒体的管制。

媒体老板也开始约束编辑人员的活动,克里姆林宫也加强了宣传力度。国家通讯社俄罗斯新闻社(RIA Novosti)和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合并成了同一个机构。前高管开始就敏感话题发表与政府立场背道而驰的评论文章。如今,通讯社由令人厌恶的脱口秀主持人德米特里·基谢廖夫(Dmitry Kiselev)领导,此人曾表示,"同性恋的心应该扔到炉子里烧成灰。"

对克里姆林宫而言,VKontakte收购案复杂而微妙。将媒体交到忠诚的商人手中并不是控制记者的新办法,俄罗斯政府在2002年就有过尝试。当时,债主向NTV的拥有者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Vladimir Gusinsky)施压,迫使他卖掉公司。(NTV如今归俄气传媒[Gazprom-Media]所有。)

不过,VKontakte亲克里姆林宫的股东对信息技术一窍不通,担心自己逼得太紧的话,杜罗夫可能会制造宕机。杜罗夫明白这一点,试图保持了一种不惧官司和亏损的狂人形象。正因为如此,买断他手中股份的交易才进行得如此谨小慎微。

俄罗斯商界最有才华的叛逆者给了千禧世代一种有力的工具,可以用来自我组织和表达。然而说到底,杜罗夫和他的公司没能抵挡住亲普京商人施加的压力。这些商人是靠油气生意起家的,在改善俄罗斯民众生活质量的同时,丰富的油气资源也麻痹了人们的政治意愿。

不过,在媒体审查方面也存在着代沟。多数支持普京的俄罗斯人在35岁以上,而在VKontakte上成长起来的千禧世代,对普京驾机和野鹤一同飞行或在黑海水底打捞出双耳细颈陶罐的事情起码是心存疑虑。他们心中真正的英雄是杜罗夫——用自由职业攒下的钱买下一个服务器,然后打造出如今价值35亿美元的大公司的创业者。现在,这位英雄却要弃俄罗斯而去。

杜罗夫过去尝试在合法的框架下满足政府的要求。现在,国家随时可以更直接地获取数千万俄罗斯民众的个人信息、联络状况、所处位置,以及移动信息,更别提有关他们的情绪与意图的数据了。

克里姆林宫如今可以高枕无忧了。网上任何不安分的反对活动都能轻易地掌控在它的手中。

尼古拉·科诺诺夫是俄罗斯商业电子杂志《憧憬与忧思》(Hopes & Fears)的主编。

翻译:许欣、陈柳、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印度“焚书”点燃了自由派的怒火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印度"焚书"点燃了自由派的怒火
Mar 11th 2014, 23:30, by 温迪·多尼格

芝加哥——上个月,一位名叫蒂纳纳特·巴特拉(Dinanath Batra)的印度教徒及退休教师对我和企鹅出版社(Penguin Books)印度分社提起诉讼,导致出版社放弃在印度出版我的书《印度教徒:一段别样的历史》(The Hindus: An Alternative History)。法院裁决,这本书违反了印度的渎神法,根据该法律,冒犯信教者的感情是一种犯罪。

几个小时之内,我就收到了数百封电子邮件,它们来自我的同事、学生、读者、高中同学,甚至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这些发自美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的电邮对我遭此厄运表示了同情。虽然我心怀感激,但这种同情却是多余的:当时我正兴高采烈。

从上世纪60年代起,我就把自己的整个学术生涯投入到对印度教和印度社会的阐释中,早已习惯了别人对我的著述的非难和中伤,也习惯了少数印度教徒的狭隘心胸。

他们的声音淹没了印度社会中更普遍存在、更具自由精神的群体。这让我想起了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诗句:"优秀的人们信心尽失,坏蛋们则充满了炽烈的狂热。"

但这一次,出现了令人振奋的新情况:突然之间,优秀的人迸发出强烈的热情。我的出版商对原告的要求做出让步,同意停止发行该书,并将余下的库存化为纸浆——沉睡的印度自由派意识,被言论自由遭受的这一记沉重打击唤醒了。

我觉得,"化为纸浆"这个词的丑陋含义触动了人们的神经,唤起了大家对《华氏451度》(Fahrenheit 451)和德国上世纪30年代焚书运动的记忆。由于猛烈的审查浪潮逼迫其他书籍、电影、绘画和雕塑作品退出人们的视线,这样的怒火已经被压制了很多年。

我的案子只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这部分是因为它正好处在这样一个时刻:很多印度人已经开始感到惊恐,因为5月举行的大选可能会把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推上台,而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是一个极右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

如果巴特拉的目的是防止人们阅读这本书,他的做法肯定事与愿违:在印度,一本《印度教徒》也没有遭到销毁(出版商的库存只有几本,已经上架的书很快就销售一空),而且该书的电子版还在自由传播。在互联网时代,禁止一本书是不可能的,这本书在亚马逊的销售排名榜上一直高居前十。当年,"禁书"的标签是一个卖点。

现在,人们的注意力已经顺理成章地转移到了印度渎神法带来的更广泛的问题。我的案件帮助突显了,印度教原教旨主义者(Hindutva-vadis,宣扬"印度教性"的人)当前在印度的政治辩论中占据的主导地位。

在这个案件中,反对该书的两个理由暴露了"印度教性"的一些心态。首先,他们称"此书是以基督教传教士的热情写成"。我的朋友和家人都觉得这实在搞笑,因为我是在纽约大颈区的一个犹太家庭长大的。

但是,当我愚蠢地决定澄清这件事的时候,我受到了反犹太言论的恶毒攻击。"嘿,"我写信给一名原告说,"我是犹太人。"一个人在写给我的信里说:"嗨,最近我看了你写的关于印度教徒的书。你想用这本书羞辱我们。我对犹太人了解不多,但从你的书来看,我觉得犹太人很邪恶。所以,希特勒杀光所有德国犹太人的做法可能未必是错的。再见。"

你很难跟一个这样开口说话的人进行关于宗教的探讨。我还不如被当成基督徒传教士呢。

这种对我宗教信仰的错误表述,有极大的讽刺性,因为基督教传教士其实就是造成问题的一个原因。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新教对印度教的多神论、性爱主题雕塑、低俗的神话,以及对印度教自身诸神的热情嘲讽颇为不屑,称它为肮脏的异教。他们更愿意接受由一小群高种姓男性精英所创作并延续的文字作品,而认为那些由妇女和低种姓群体不断丰富和赋予活力的口述及民间文学是不值一提的。而我的书称颂的是后一种,贯穿着印度历史的"别样"印度教。

许多曾与英国人有亲密工作关系的印度教徒感到了来自他们主人的歧视。在19世纪这些印度教徒提升了印度教的其他一些方面——哲学体系、冥想的传统,使它们更符合欧洲人的品味,将它们纳入了一种新的、净化的印度教,通常被称为"恒法"(Sanatana Dharma)——永恒之法。

这就是印度教原教旨主义者所捍卫的印度教。与此同时,他们拒绝承认基督教传教士所憎恨,而我记述并热爱的那种多元、开放、富有无穷想象力,又常常充满嘲讽的印度教。印度教原教旨主义者也是那些攻击印度教的人,而我是在为了捍卫印度教而和他们作战。

维多利亚时代的影响也解释了为什么印度教原教旨主义者对性有如此强烈的厌恶。(与之相关的,印度最近通过了一项将同性恋定义为刑事犯罪的法律。)而针对我的起诉称,我"对印度教经典的关注着重于性"。为了给自己辩护,我可以告诉你,印度教中有许多性的元素,而因此印度教原教旨主义者中就有许多的"清教主义"元素:有狮子的地方就有胡狼。对那些在殖民者蔑视的压力下不曾屈服的印度教徒来说,那些将神想象为情人的诗歌,和那些精美的女神像一样,都是他们宗教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我必须为巴特拉代我所做出的虚假广告而道歉,他说我的书"污秽而肮脏"。想要寻找这样的章节而买了我的书的读者,恐怕一定会失望。《印度教徒》与性无关,它与宗教有关,这远比性要更引人入胜。

温迪·多尼格(Wendy Doniger)是芝加哥大学的宗教历史学教授,《印度教徒:一段别样的历史》一书的作者。
翻译:土土、曹莉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率领美军与中国作战的华裔韩战英雄吕超然去世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率领美军与中国作战的华裔韩战英雄吕超然去世
Mar 11th 2014, 23:52, by WILLIAM YARDLEY

吕超然(Kurt Chew-Een Lee)少校3月3日被发现在华盛顿的家中去世,终年88岁。在朝鲜战争中,这名华裔美国人曾率领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与中国军队作战,为8000名美国士兵保护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撤离路线,并因为这一英勇表现获得嘉奖。

他的侄女丽卡达·金(Ricarda Kim)说,死因还未确定。

吕超然少校据信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亚裔海军陆战队军官。他身材瘦小,身高只有1.67米,体重58公斤,却在战场中展示出了超乎常人的决心,他的英勇事迹已被记录在多部书籍和一部纪录片中。

吕超然出生于旧金山,在萨克拉门托长大。他在二战快要结束时加入了海军陆战队,曾先后学习和教授日文。他于1946年成为一名军官。(退役时为少校军衔。)

在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之初,他成了一名中尉排长,他所领导的机枪排当时正在向朝鲜后方挺进。

 "当然了,我从来没怕过,"他于2010年对《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说,"也许华人都是宿命论者。我从来不指望在战争后能活着回来。所以我强烈认为,我的死一定是光荣和壮烈的。"

当时,吕超然是他的许多战友见过的唯一一个亚裔。有人在背后叫他"中国洗衣工",并且质疑他,会不会去杀中国士兵。

吕超然恪守礼节,他拒绝别人以随意的方式和他打招呼,甚至与同级别的战友进行私人对话时也是如此。当他领导的部队面对敌军的枪林弹雨、陡峭的地形,以及恶劣的天气状况时,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自己的部队和其他战友,并因此赢得了部下的忠诚。

罗纳德·伯布里奇 (Ronald Burbridge)是吕超然在朝鲜领导的队伍里的一名步兵。他在2010年史密森频道(Smithsonian Channel)播放的纪录片《不同寻常的勇气:常津湖突围》(Uncommon Courage: Breakout at Chosin) 中接受采访时说,"我跟他说过很多次,感谢上帝,让我们有了他"。

在吕超然的诸多英勇事迹中,有这么一件:1950年11月2日的夜里,吕超然在大雪中独立执行了一次侦察任务,一马当先地抢在他的部队前面,鸣枪并投掷手榴弹,目的是暴露中国军队的位置。这些中国士兵在支援朝鲜部队时袭击了他的队伍。

为了迷惑敌人,吕超然曾经用中文喊话。虽然他受了伤,但这个办法很管用,使他的部队得以调整位置,击退了中国军队。为了表彰他"卓越的英雄壮举",吕超然获得了海军十字勋章,这是海军陆战队员可以获得的第二高荣誉。

颁奖词中写道,"尽管需要忍受严重的伤痛,他仍然奋力向前。吕超然中尉义无反顾地冲进敌人的炮火中,他的足智多谋和无畏的战斗精神,激励他战友英勇奋战,坚决反击,将敌军赶出了相关区域。"

不到一个月之后,吕超然因为手臂中弹在战地医院接受治疗,当时,数以万计的中国士兵涌入该地区,而作为联合国部队在战斗的美国士兵只有8000人。

他和一名士官违背医嘱,离开了医院。他们坐上一辆征用来的军用吉普车回到了前线。当时,他的胳膊仍然吊着绷带。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吕超然中尉帮助带领他所在部队的几百名士兵在夜里穿越了积雪覆盖的山口,找到并支援了一支更小的队伍,他在这个过程中只用了一个指南针。他的部队多次击退中国部队,确保了势单力孤的美军能够撤退到海上。

他最终因为一次负伤而结束了在朝鲜的战斗任务。因为这次行动,他获得了银星勋章。

"在古土里的主要干道上进袭南部的时候,吕超然中尉的那个排因为敌军的密集火力而动弹不得,"颁奖词中说,"在看到猛烈火力导致无数伤亡之后,他将自己暴露在致命的枪林弹雨中,在部队中四处移动,大声鼓励士兵,指挥他们撤回到有掩护的位置。在确信所有受伤士兵都得到掩护之后,他才为自己寻找掩护,这时,敌方机枪的一阵猛烈扫射将他击倒,导致他严重受伤。

一些认识吕超然少校和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士兵说,他们认为他应该得到最高的军事荣誉——荣誉勋章。

吕超然生于1926年1月21日,家中有七个孩子,他是长子。他的父亲做过为餐厅和酒店配送水果和蔬菜的工作。他的两个弟弟,吕超凡(Chew-Fan)和吕超芒(Chew-Mon),也成为了陆军军官,曾参加朝鲜战争。吕超芒获得了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吕超凡获得了铜星勋章。

吕超然少校年轻时使用的名字是库尔特(Kurt),后来正式改了名。他的三个妹妹——福斯蒂娜·吕(Faustina Lee),贝蒂·马尔(Betty Mar)和朱丽叶·横江(Juliet Yokoe)——以及弟弟吕超凡仍在人世。吕超芒1972年担任国务院驻台湾武官时去世。

吕超然少校的第一任妻子已经去世。他的第二次婚姻以离婚告终。

除了海军十字勋章和银星勋章,吕超然少校还获得了许多其他的军方嘉奖,包括两枚紫心勋章。他的功勋被记录在约瑟夫·R·欧文(Joseph R. Owen)的著作《比地狱更寒冷:在长津湖的一个海军陆战队步兵连》(Colder Than Hell: A Marine Rifle Company at Chosin Reservoir,1996)中,以及一些其他的书籍中。

吕超然1968年从海军陆战队退役,后来曾在纽约人寿保险公司(New York Life)和美国乡村电力合作协会(National Rural Electric Cooperative Association)工作。

翻译: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民族自治,大象与老鼠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民族自治,大象与老鼠
Mar 11th 2014, 23:57, by 王力雄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2年夏,我去欧洲时专程到慕尼黑,作为新疆问题的长期观察者,我希望能访问"世维会"的核心人物,面对面地了解他们的想法。我打通了电话,对方让我发邮件,我发了邮件,对方不回复,明显是拒绝和我接触。我当时不太理解,我在汉人中算是与维吾尔走得近的,我同情维吾尔人,写书批评中共的新疆政策,曾在新疆被捕入狱,何况还有朋友事先介绍,为何连个面都不见?

刚发生的维吾尔人在昆明砍杀汉人平民事件,引发不少汉人的反维吾尔情绪,包括平时批评当局的知识分子、甚至中共政权的反对者,也有类似态度。这不奇怪,以往每临重大民族议题总会出现相同景象。这次,中国自由派的重要人物刘军宁发表文章《从昆明事件反思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首载于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014年3月4日),重复体制内学者马戎几年前提出的观点,把中国民族问题的恶化归咎于民族划分与民族区域自治造成的待遇差别,隔阂固化,认为这是促使民族敌意和冲突不断升级的根源 ,并且也提出和马戎教授一样的建议——取消民族划分和民族区域自治。

马戎教授提出的观点在体制内外受到多方赞许,长期被当做热门话题。如果说那时只是让少数民族人士担心政权会由此产生何种动作,现在由汉人自由派重要人物同样提出,则会进一步让他们把汉人看做无论其他分歧怎样,在民族问题上却是一致的整体。

在少数民族人士来看,就算民族划分和自治有强化民族意识、固化民族边界的问题,把中国民族关系的恶化归咎于此,也是明明房间里有头大象,却单指着墙角里的老鼠说事。其次,现行的民族自治虽然虚假,但是至少可以用当局之矛攻当局之盾,让少数民族有个保护自己的说法,取消民族自治则是推倒了这最后一道屏障。

不错,美国没有民族划分,这被马戎教授当做取消民族的支持论据,然而这同样是选择性地回避了主要方面——美国有对人权的保护,而有人权就会有民族权,因为民族无非是人的集合。没有民族划分的美国,却有最丰富多元的族群,恰恰是因为人权的保障。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源首先是缺乏人权,却要归咎于民族自治,这种避重就轻药不对症,丝毫不能实现民族关系的改善。

在这一点上,我当然不认为军宁和马戎一样。军宁提出的最终解决方案是基于人人平等、全面自治的联邦制。但是我想说,即使是在具有充分人权保障的民主社会,也不能完全不考虑对少数民族的特殊保护。举例说,汉人的民族性是逐利,藏维蒙等民族更多追求信仰与快乐,非让他们和十几亿汉人搅进同一口市场经济的大锅,如同逼迫僧侣与士兵比武,后果只能是藏人慨叹的:我们失去了本来拥有的,去追求我们本来不需要的。因此,民族区域自治若能真正落实,对于控制移民、保护生态、维护本民族生活方式,延续文化传统和保护宗教信仰,是可以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的。这个世界不应只有一种活法,也不能只剩一种文化,没有民族区域自治的屏障,中国任何民族都难免不被千百倍于自身的汉人冲刷无痕。

还有,一旦取消民族自治,达赖喇嘛主张了几十年的中间道路——即由藏民族在藏地实行高度自治——也不再有立足之地。而离开中间道路,未来靠什么消解专制压迫制造的民族仇恨,达成和解,建立共同国家呢?自由主义不能只有理念和远景,也必须考虑操作与步骤。没有民族划分的美国,不是也有印第安保留地吗?

军宁的文章虽只是个人意见,但我担心容易产生让少数民族人士把汉人看作一体的效果。他们会认为不管是汉人政府,还是汉人知识分子,或是汉人民主派,都有同样的大汉族立场,即使不是有意也是本能地忽略少数民族的诉求。我也因此对在慕尼黑所受的冷遇多了一份理解。海外维吾尔人认为,他们不断重复的历史教训,就是跟无论如何不同的汉人打交道,最终都是维吾尔人吃亏,因此干脆就不再和汉人打交道,尤其要警惕那种打着民主旗号的大中国主义。目前海外维吾尔运动选定利比亚、叙利亚模式,就是完全不指靠汉人,只靠维吾尔人自己,把中国的高压统治当做激发民族反抗的要素,不惜为此付出巨大牺牲,以流血唤醒国际社会关注和同情,等待未来中国发生内乱无暇西顾,那就是实现新疆独立的历史时机。

上述海外维吾尔人的态度,是今年一月被警方抓捕关押的维吾尔教授伊力哈木给我做的分析。在我接触的维吾尔异议人士中,他是唯一公开表示不求独立,只求在中国框架下实现民族自治的。他本该成为维吾尔人与汉人之间的桥梁。他选择的道路是达赖喇嘛中间道路的维吾尔版,但是其他维吾尔运动人士却普遍拒绝。他们认为事实已经证明,达赖喇嘛除了让西藏人民浪费了三十年时间,什么结果都没得到。伊力哈木的被捕和他被扣上的"分裂国家"罪名则再次证明了中间道路只是一厢情愿。

王力雄,作家、民族问题专家,著有《黄祸》、《天葬:西藏的命运》、《我的西域,你的東土》、《递进民主——中国的第三条道路》等。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