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纽约时报: 以色列与哈马斯考虑埃及提出的停火方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以色列与哈马斯考虑埃及提出的停火方案
Jul 15th 2014, 08:48, by ISABEL KERSHNER

耶路撒冷——周一晚些时候,以色列与加沙的主要激进派对手在权衡埃及的一个停火提议。这表明,已持续一周的相互空袭可能会出现缓和。目前已有将近200名巴勒斯坦人死在了以色列的炸弹之下,而加沙方面也向以色列纵深发射了数百枚火箭弹。

以色列正在为地面入侵加沙做准备,一名高级政府官员说,以色列正在严肃考虑埃及的提议。加沙主要军事组织哈马斯(Hamas)最初的反应并没有这么积极,但是也并未直接拒绝。

提议称,双方应于当地时间周二上午9点开始停火,并呼吁"开放"通往加沙的过境通道,"一旦当地安全状况稳定下来,"就开始进行人员与物资输送。根据提议文本,在最初的停火协议生效后48小时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将在开罗展开对话,以求达成时间更长的休战协议。

埃及外交部(Foreign Ministry)发言人、大使巴德尔·阿卜杜勒阿蒂(Badr Abdelatty)说:"我们希望该提议能得到承认。我们在与各方保持密切联系。"

当地官员和埃及国家通讯社表示,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也将来到开罗,时间最早为周二,进一步加强了促成停火的努力。

前述以色列高级官员称,周二清晨,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安全内阁召开会议,对该提议进行了讨论,而且它得到了"非常严肃的考虑"。

表示准备无限期发射火箭的哈马斯似乎希望能得到更有利的条件。加沙的哈马斯官员(Sami Abu Zuhri)在他的Facebook页面上写道:"抵抗仍将继续,除非我们人民的需求能得到满足。在发生大规模犯罪以及人道主义状况陷入灾难的情况下,以色列任何的单边停火都没有意义。"该伊斯兰组织的发言人奥萨马·哈姆丹(Osama Hamdan)对此更加不屑一顾。他告诉CNN的"局势研究室"(The Situation Room),哈马斯并没有直接从埃及人那里获知这项提议。他说,这表明这是"一个面向媒体的行动——而不是政治行动。"

哈马斯一直要求开放加沙与埃及之间的拉法(Rafah)过境点,但是埃及外交部发言人称,提议中仅提到了"以色列与加沙"之间的过境点。

在这类冲突中,埃及作为地区调解人被普遍认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自从军方去年罢黜了伊斯兰派民选总统、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领导人穆罕默德·穆尔西(Mohamed Morsi)后,埃及与身为穆兄会分支的哈马斯关系紧张。在新任总统、领导了军方夺权行动的前将军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 Fattahel-Sisi)的领导下,埃及关闭了其与加沙边界地下的大部分隧道。这些隧道既是巴勒斯坦这块沿海飞地的经济生命线,也是武器走私的主要渠道。

美国、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是中东的四方调解者。它们的特使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在一份声明中对埃及的提议表示欢迎。他说:"希望这份停火协议会让我们为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将来制定一项类似的长期战略。国际社会将全力支持这样的倡议。"

最近几天,加沙地带与日俱增的伤亡人数让人们越来越不安,国际社会的停火呼声加强,但战斗在周一并未减弱。以色列为遏制火箭弹袭击发起的空袭进入第七天,至少1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导致加沙的总遇难人数升至大约180人,其中许多遇难者是平民。加沙的卫生官员称,加沙地带南部拉法一座房屋遭遇空袭,一名4岁的女孩和父亲、叔父一同遇难。

协助巴勒斯坦难民的联合国难民救济和工程处驻加沙办事处(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Works Agency in Gaza)的总代表皮埃尔·克朗恩布尔(Pierre Krähenbühl)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对加沙地带暴力的升级,以及它给包括巴勒斯坦难民在内的平民造成的毁灭性人员伤亡深感担忧和震惊。"

他领导的办公室发表的一份声明称,克朗恩布尔呼吁以色列军方"停止攻击或危害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这么做有违国际人道法律。"他还呼吁加沙停止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联合国称针对以色列的火箭弹袭击对攻击对象不加选择。

在电话采访中,以色列第107空军中队(107th Squadron)的指挥官表示,空军正按照"一项明确要求将对平民的伤害控制在最小的政策",系统性展开工作,但大家都知道,人口稠密的狭长地带加沙可不是"贫瘠之地"。该中队的F-16战斗机参加了对加沙的行动。根据军方的采访规定,不能公布这名指挥官的姓名。

上周,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了大约1000枚火箭弹,最靠北的新目标是距离加沙约60英里(约合100公里)的哈代拉,这让数百万以色列人提心吊胆,在听到警报器的呼啸声后匆忙找地方藏身。以色列警方称,周一,一枚火箭弹击中了内盖夫沙漠中的一个贝多因人村庄,导致一对分别为15岁和10岁的姐妹受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

Kareem Fahim自开罗、Fares Akram自加沙报道。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纳丁·戈迪默:突破黑人与白人间的藩篱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纳丁·戈迪默:突破黑人与白人间的藩篱
Jul 15th 2014, 08:58, by HELEN T. VERONGOS

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周日于约翰内斯堡逝世,享年90岁。文学抱负令她深入种族隔离制度的核心,创造出一系列虚构作品,在1991年为她带来诺贝尔文学奖。

家人在一份声明中宣告了她的死讯。

戈迪默说,刚开始写作时,年轻的她并未选择种族隔离制度作为主题,但她发现,不抨击压迫,就无法真正深入到南非的生活中去。1948年,南非白人民族主义者开始掌权,种族隔离体系的框架开始在她周围成型,令人无法忽视。

"从天性而言,我对政治并无兴趣,"戈迪默后来说。"我想,假如自己生活在别的地方,我的作品可能不会反映那么多政治,我可能根本就不会写政治。"

但不管是出于地缘的巧合还是文学上的追求,祖国种族分离政策的不公正与残酷成为她的主题,她探索了南非社会的方方面面,从黑人世界酷热拥挤、以煤渣砖建成的社区和小酒馆,到白人社区的泳池烧烤、狩猎派对和落日时分的鸡尾酒会。

通过戈迪默的作品,全世界的读者了解到种族歧视对人性的影响,以及惩罚性的法律是如何系统性地封闭了种族之间的所有交流途径。她的作品里充满恐怖:担心军警在半夜敲门是一种真实的恐惧,而自由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就算政治犯被释放,也会在短暂体验到回归世界的幻觉之后重新遭到拘捕。

评论家说她的作品精致刻画了社会的构成者,从而形成了一部社会史。

戈迪默很少谈及自己的生活,更愿意谈论笔下人物错综复杂的思想与心灵。她曾说,"真相寓居于细节的意义之中。"

但有些评论家从她的小说中找到了政治解放之外的个人主题,认为这些作品亦反映了她在婚姻不幸福的母亲充满占有欲和控制欲的监控下如何努力成长。

戈迪默著有20多本小说,包括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此外还有个人与政治文集和文学评论。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面对面》(Face to Face)于1949年出版,第一本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于1953年出版。2010年,她出版了《讲述的时刻:写作与生活,1954-2008》(Telling Times: Writing and Living, 1954-2008),这是一本厚重的非虚构作品集。

虽然公开书写关于高压统治者的内容总是要冒风险,但戈迪默从未因她的作品遭到拘捕或起诉。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她能借远离自身的人物之口发言,诸如创立这个制度化的压迫系统、并依靠其发展起来的殖民民族主义者,该系统在成为法律时被称为"大种族隔离制"(grand apartheid),它来自南非白人语言中的"隔离"(apartness)一词。

因为具备彻底深入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生活的能力,她可以突破黑人与白人之间的藩篱,去探索其他在种族隔离践踏之下的文化。她1983年的短篇小说《一片红宝石玻璃》(A Chip of Glass Ruby)进入了一个印度穆斯林家庭,1990年的长篇小说《我儿子的故事》(My Son's Story)写了一个混血角色。1974年,她因小说《自然保护者》(The Conservationist)获得布克奖,该书的主角是一个白人男性。

在对抗种族隔离的漫长斗争获胜之前,她的一些作品就已经预见到种族隔离制度的覆灭与国家的痛苦新生。1981年的《七月的人民》(July's People)描写了在白人居住的郊区发生的为平等而进行的暴力战争,少数统治者被驱逐出去。黑人与白人的角色发生了逆转,名叫"七月"的黑奴把自己的雇主——一个白人家庭带到自己遭受隔离的村庄并保护他们。

戈迪默写道:"一个报酬丰厚、心满意足的男性奴隶,自从他们结为夫妇以来就一直住在他家的院子里,身上一直是他们给的两套制服——穿卡其布裤子干家务粗活,穿漂白精梳卡其侍餐,周三周日轮换休息,朋友们可以来看他,家乡的老婆可以在他屋里过夜——现在他成了那个被上帝选中的人,他们的生命就在他手里;青蛙王子,救星,七月。"

在1987年的《自然的游戏》(A Sport of Nature)中,黑人领袖遇刺后,一个崭新的国家从旧秩序的废墟上升起,他的白人妻子改了嫁,成为胜利的第一夫人。

或许很令人惊讶,戈迪默虽然写出了这些作品,但在她成长过程中,家人鲜少谈论种族政治。她说,在她的世界里,占人口少数的白人"水乳交融、非常自在"地生活在黑人中间。

并不是祖国的问题令她开始动笔写作,在一篇随笔中,她写道,"正相反,是写作令我深深下潜,突破南非生活方式的表相。"

纳丁·戈迪默于1923年11月20日生于乡间矿山小镇斯普林斯,如今这里已更名豪登(之前属于东北地区广阔的德兰士瓦省)。她的父母是犹太移民,父亲伊斯多尔·戈迪默(Isidore Gordimer)是钟表匠,因为贫困从立陶宛移居南非,最后开了一家自己的珠宝店。母亲原名南·米尔斯(Nan Myers),同家人从英国搬来,但一直把英国视为自己的家乡。

1945年,戈迪默进入约翰内斯堡的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学习文学,她把大学称为"波西米亚的温床",在这里感觉如鱼得水,并决心献身写作。

除了去过如今称为津巴布韦的地方旅游,她直到30岁才离开过南非。

1949年,戈迪默与牙医杰拉德·加弗隆(Gerald Gavron)结婚,育有一女奥利安妮(Oriane)。两人于1952年离婚。两年后,她嫁给艺术商莱因霍尔德·H·卡西尔(Reinhold H. Cassireer),他是哲学家厄内斯特·卡希尔(Ernst Cassirer)的侄子,从纳粹德国逃来。1955年,两人的儿子雨果(Hugo)出世。莱因霍尔德于2001年逝世,她的子女都尚在人世。

戈迪默在访谈中很少谈及个人生活。记者们常常注意到她对某些涉及个人的问题缺少耐心,有时会用"轻蔑"和"愤怒"来形容她回答时的语气。

她偶尔也会谈起情事。她曾说:"在观念世界之外,我的兴趣之一是男人",但拒绝提供更多细节。

她从未写过自传。1963年,她说:"自传不能到老了才写,不能伤害任何人的感情,不能让你落到因为毁谤被起诉,更糟糕的是还不能自相矛盾。"

不过,2005年有一本她的传记出版,书名为《不冷的厨房》(No Cold Kitchen),她与该书作者罗纳德·萨里什·罗伯茨(Ronald Suresh Roberts)的反目格外引人瞩目;罗伯茨在特立尼达长大,曾在华尔街当过律师。戈迪默曾授权他写这本传记,但后来撤回了授权,反对这份书稿,控告作者辜负了信任。这本书的签约出版社——美国的法勒、斯特劳斯与吉罗克斯出版社和英国的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拒绝出版这本书(两家都是戈迪默作品的出版商)。

这部传记最终由一家南非小出版社出版,一时成为南非文学界的话题;该书指责戈迪默承认曾在1954年《纽约客》上的自传体随笔中捏造关键事实,还把戈迪默描写为一个虚伪的白人自由主义者,其文字之下掩藏的是对南非黑人的家长式态度。

1991年,诺贝尔委员会把文学奖授给戈迪默时赞美了她的政治行动主义,但却指出:"她并未让它(行动主义)蚕食她的写作。"

她说,这种态度正是她在整个写作生涯中始终秉持的。1975年,她在自己的《短篇小说选》(Selected Stories)的前言中写道:"正是置身事外与全心投入之间的张力成就了作家,我们正是从这里开始。"

在后来的访谈中,她说在南非这样的社会中生活,没有人能够与政治绝缘。她在1994年的一次采访中回忆:"我的书被认为非常政治,因为我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这里充满由政治冲突带来的改变,当然,实际上也是人性的冲突。"

到最后,她最大的恐惧之一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尽管戈迪默很高兴自己能获得诺贝尔奖,但它也具有告别致辞的性质,她担心这个奖是否对世界宣告了她的未来。

"当我赢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她说,"我不希望这被视为我坟墓上的花环。"

翻译:董楠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一球致胜,神奇小子格策的光芒比梅西更闪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一球致胜,神奇小子格策的光芒比梅西更闪亮
Jul 15th 2014, 10:38, by ROB HUGHES

伦敦——当德国队上一次击败阿根廷队夺得世界杯冠军时,时任德国队教练弗朗茨·贝肯鲍尔(Franz Beckenbauer)声称,一旦东西德在年底实现统一,就再也没有谁能从德国队手中夺走冠军的称号。

那是1990年的一个夜晚,贝肯鲍尔人在罗马,面带微笑。他的话其实只是兴奋之时的无心之语。

德国队花了整整24年,才再次成为世界杯冠军。除了24年光阴,统一后的德国还彻底改变了他们鉴别足球人才的方式,从幼儿园起就对他们进行培训,唯一的目的是让国家队重新成为世界杯冠军。

德国的人才库深不可测,以至于马里奥·格策(Mario Götze)成了历届世界杯决赛中,首名以替补队员身份上场后攻入制胜球的球员。本周日,格策凭借着优美的进球帮助德国队赢得了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决赛。

他的进球打破了决赛险些要以另一场揪心的点球大战来决定世界杯输赢的僵局。德国队的获胜终结了一个看似永恒不变的事实,即除了南美球队,没有谁能在美洲大陆上赢得世界杯冠军。

所以,感谢上苍送来了格策。德国队教练约阿希姆·勒夫(Joachim Löw)说,派格策上场时,曾指示他要向全世界展示,他是一个比利昂内尔·梅西(Lionel Messi)更棒的球员。

这位教练在赛后对记者说,"格策是神奇小子。他能在场上的任何位置踢球,他拥有非凡的技术素质。我就知道,他能决定一场比赛的输赢,今天,他攻入了一记妙不可言的制胜球。"

他的确技术非凡。安德烈·许尔勒(André Schürrle,也是替补队员)从左路突破后,格策以精彩绝伦、难以预料的动作直插阿根廷队的禁区。他以胸部控住许尔勒的传球,然后令人赞叹地凌空抽射破门——甚至无需瞥一眼去判断守门员的位置——这无疑是非凡的技艺。

这也提出了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勒夫为何要让全体8200万德国人从头到尾地熬完整场比赛?要不是梅西、冈萨洛·伊瓜因(Gonzalo Higuaín)和罗德里戈·帕拉西奥(Rodrigo Palacio)没能好好抓住机会为阿根廷队建功立业的话,这场比赛本来早就结束了。

不过,我们还是别这么小心眼吧。勒夫已经为实现目标努力了八年(如果把他给前任尤尔根·克林斯曼[Jurgen Klinsmann]担任助理的两年也算在内的话,那就是10年)。

德国教练彰显的自信心是全球其余队伍的榜样。他们能够慧眼识珠,而且能让国家队成为球员心目中的重中之重。

是的,这成就里也有东德人的功劳。

来自东德德累斯顿的马蒂亚斯·萨默尔(Matthias Sammer)对于国家队的融合和格策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球员时代的萨默尔能够在防守与进攻之间自由转换。这种能力让他成了全德国境内替代贝肯鲍尔的最佳人选。在伤病断送了职业生涯之前,萨默尔曾51次代表德国国家队出场,在那以前还曾23次代表东德出场。

后来,当他需要一份工作时,德国足协(German Football Association)在2006年聘请他担任技术总监。萨默尔的具体任务是,在勒夫的指导下,执掌队员年龄在11岁至18岁之间的青少年队。

于是,出生于巴伐利亚、但从8岁开始就待在多特蒙德俱乐部(Borussia Dortmund)青训营的格策,来到了萨默尔麾下。我清楚地记得,萨默尔当时形容年轻的格策是"德国有史以来最棒的天才之一"。

萨默尔后来离开国家队的职位,成为拜仁慕尼黑俱乐部(Bayern Munich)的体育总监,负责招募球员,于是他挖来了格策。格策与多特蒙德的合同里的转会条款要价高达5000万美元(当时约合3亿元人民币)。那是一年前,对于即将担任拜仁主教练的佩普·瓜迪奥拉(Pep Guardiola)来说,这可是个昂贵的见面礼。

当时,格策刚刚21岁,逐渐成熟起来。经过一个月接一个月的努力,瓜迪奥拉将格策与他从巴塞罗那带来的球风揉和到了一起。

要做到比梅西还出色十分困难。不过,我们在这届世界杯上见到的梅西——那个在瓜迪奥拉麾下从巴塞罗那成长起来的梅西——仿佛有哪里不对劲。或许是他在经历过那么多赛季无休无止的压力之后,肌腱的损伤,又或许是在顶端待了太久,那种对生活深深的厌倦,亦或是无人可知的更严重的问题。

即使有人知道,也没有捅破。无论如何,FIFA把整届杯赛的最佳球员奖项颁发给梅西,都是莫名其妙、判断失当的安慰奖。梅西在场上有过出彩的时刻,他的射门和助攻的确带领阿根廷队走过了小组赛阶段。然而,在之后的淘汰赛阶段里,哈维尔·马斯切拉诺(Javier Mascherano)有了令人惊异、坚韧不拔的成长,成了本届世界杯比赛中,带领自己国家球队的真正领袖。

马斯切拉诺与他那沉默寡言、时而受到恶意中伤的教练亚历杭德罗·萨维利亚(Alejandro Sabella)一起,为阿根廷队建立起了稳固可靠的防线。要知道,在世界杯开赛之时,阿根廷队仿佛全无防守可言。

多亏了阿根廷队,南美球队保住了在自家大洲上的荣耀,直到决赛的最后时刻。勒夫把最终赢得比赛的格策换上场时,仿佛是孤注一掷,此时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他的人,都紧张地喘不过气来。正是这一赌,决定了胜局。

决赛结束后,克林斯曼在Twitter上对他的朋友勒夫说:"棒棒棒!!!约吉你做到了!!!盛赞阿根廷,可是最棒的球队赢得了2014年世界杯!!"

欧洲人终于在美洲赢得了胜利。

翻译:王童鹤、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花旗集团涉嫌不良房贷金融服务被罚70亿美元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花旗集团涉嫌不良房贷金融服务被罚70亿美元
Jul 15th 2014, 10:34, by MICHAEL CORKERY

花旗集团(Citigroup)同意与美国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达成70亿美元(约合430亿元人民币)的协议,这是涉嫌有不当房屋抵押贷款行为的银行,为与联邦调查达成和解而支付的罚金中数额最大的一笔。

但协议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却几乎与问题房屋抵押贷款无关。作为协议的一部分,花旗集团还同意提供1.8亿美元,为修建廉租房提供经费。

周一的协议对这一不寻常的安排进行了概述。这一安排突显出花旗集团依然难以摆脱问题重重的过去,此外,为了让该国的大银行为2008年破坏全球金融体系的损失承担责任,联邦检察官在采取一些有新意的办法。

同联邦政府与华尔街签订的其他协议一样,花旗集团的协议也要求该行缓解那些苦苦挣扎的房主的按揭压力。但自金融危机以来,花旗集团的房屋按揭贷款业务已明显缩水,而且接受该银行服务的问题房屋抵押贷款不足以满足房主救助的货币偿付条款。因此,该银行同意为未指明的"高生活成本地区"的廉租房提供资金。

华尔街的监督机构和住房倡导者表示,这份70亿美元的协议的条款突出表明,联邦政府在让银行承担责任的行动中力度之弱。他们指出,花旗集团及其高管都未因该行的房屋抵押贷款问题受到刑事指控。

周一宣布该协议时,司法部长小埃里克·H·霍尔德(Eric H. Holder Jr.)表示,历经艰辛才达成的和解协议并不意味着该银行或其雇员不会面临刑事指控。"该银行的不当行为非常恶劣,"他说。"他们给有危害的金融产品提供担保,称它们是健康的,这样以来,花旗集团得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利润。"

司法部称,花旗集团经常性地忽略相关警告。这些警告称,该银行2006年和2007年打包卖给消费者的很大一部分房屋抵押贷款有担保缺陷。在检察官提到的一封内部邮件中,花旗集团的一名交易员写道,"我看过尽职报告,觉得我们应该开始祈祷了……如果这些贷款中的一半下跌,我不会觉得奇怪。"但该银行还是将这些贷款证券化了。

司法部称,在这样的证据下,检方得以迫使花旗集团接受40亿美元的罚款——这是同类罚款中数额最大的一笔。这笔钱将放入美国财政部的一般基金,目前尚未指明有任何专门用途。

这项交易中还包括25亿的所谓的软美元,将用来资助租房、房屋抵押贷款调整、头期款协助、对法律援助组织的捐款,以及其他旨在减轻消费者负担的举措。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简称FDIC)在这笔资金中所占的份额——约2.08亿美元——将用来补偿三家已经倒闭的银行的债权人。这三家持有大量按揭证券组合的银行分别是:伊利诺伊州的公民国家银行(Citizens National Bank)和战略资本银行(Strategic Capital Bank),以及阿拉巴马州的殖民地银行(Colonial Bank)。

加利福尼亚、伊利诺伊、马萨诸塞州、纽约和特拉华州的州检察长一共将收到2.91亿美元。例如,加州将利用这笔钱来补偿它最大的两个养老基金,以弥补它们在金融危机期间遭受的损失。

给各州的资金可以免税,但交给联邦的罚款不行。

作为给花旗集团的一点甜头,与司法部的交易意味着所有针对它的与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简称CDO)相关的案件都将被放弃。花旗在按揭抵押市场虽是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参与者,但却是华尔街CDO方面的领头羊。

作为房屋租赁承诺的一部分,花旗将为可能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工程提供资金。司法部称,由于经济衰退,各城市和州削减了廉价住房的资金,花旗的参与将有助于填补这个空缺。

"我们希望这项举措能为那些在金融危机后因为失去房产而被迫租房的家庭减轻压力,"司法部与花旗银行谈判的首席代表托尼·韦斯特(Tony West)说。但是,消费者维权人士称,对于那些已经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借贷者来说,这项举措已经太迟。

"70亿听起来很多。但是与失去房屋的家庭相比,这笔钱根本不多,"林恩联合带来改变(Lynn United for Change)的社区组织者艾萨克·西蒙·霍兹(Isaac Simon Hodes)说。该组织是代表即将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波士顿地区居民的维权组织。

花旗必须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这些为消费者减压的措施。

翻译:陈亦亭、陈柳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美国最大椰汁品牌通过股权转让进军中国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最大椰汁品牌通过股权转让进军中国
Jul 15th 2014, 07:07, by DAVID GELLES

椰汁热即将席卷中国。

美国最大的椰汁销售商Vita Coco周一宣布达成协议,以1.66亿美元左右(约合1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把25%的股权出售给红牛中国的所有方。

根据这一价格推算,Vita Coco的母公司All Market的估值约为6.65亿美元。这笔交易对椰汁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椰汁曾被看作是明日黄花,如今,随着苏打水的销量日趋疲软,它在世界各地的人气正不断增长。

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拥有第二大椰汁品牌Zico。不过,Vita Coco已崛起为椰汁行业的领军者,而且现在,它将首次进入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市场。

Vita Coco于2004年由迈克尔·基尔班(Michael Kirban)和友人伊拉·里兰(Ira Liran)共同创立。此后,Vita Coco在广大的热带地区建立了先进的供应链,因此能够高效地采摘、加工椰子并包装产品。两位创始人和比利时的私募公司Verlinvest将继续持有大量股份。

还有一些名人在该公司持有少量股份,比如麦当娜(Madonna)和马修·麦康纳(Matthew McConaughey)。本次交易使公司的早期雇员和投资者可以把股份出售给红牛中国的母公司华彬集团,从而利用品牌价值的急剧飙升获利。

"Vita Coco在美国的增长得到了广泛报道,没有那么广为人知的是,它在欧洲以及最近在日本也取得了几何级数增长,"首席执行官基尔班在声明中称。"我们希望,在中国会出现同样的增长态势。"

Vita Coco的合作伙伴红牛中国颇为强大。

红牛中国和红牛(Red Bull)是两家独立的企业,后者是这款畅销功能饮料背后的奥地利公司。红牛中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获得了在中国销售红牛产品的代理权。凭借着强劲的营销和分销网络,红牛中国将这款功能饮料的年销售额提高到了逾25亿美元。

最近,除了这款主打的功能饮料之外,红牛中国开始寻找其他可以销售的品牌。由于看好Vita Coco未来的增长前景,华彬集团的董事长及创始人严彬(Chanchai Ruayrungruang)决定收购其股权。

"我们快速认识到了Vita Coco品牌在中国的潜力,"严彬在声明中称。"我们相信,注重健康的中国消费者会迅速接纳并长期忠诚于Vita Coco品牌。"

为Vita Coco提供咨询服务的是巴克莱(Barclays),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的则为Giannuzzi律师事务所。

翻译: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美国人对中国好感略有降低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人对中国好感略有降低
Jul 15th 2014, 06:24, by JANE PERLEZ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周一公布的民调数据,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观感去年进一步恶化,尽管幅度很小。

对中国的好感度由上年的37%下滑至35%,表明美国对其主要经济与战略竞争者的疑虑在逐步加深。在皮尤2011年公布的民调结果中,51%回应调查的美国民众称,他们正面看待中国。

而根据最新的这批数据,在回应调查的美国民众中,超过三分之二表示,担心中国与其邻国——日本、韩国、越南和菲律宾——之间的领土纠纷可能会导致冲突。

皮尤全球经济态度项目(Global Economic Attitudes)主任布鲁斯·斯托克斯(Bruce Stokes)在华盛顿接受采访称,对可能发生武装冲突的忧虑,加上对中国经济成功的不安,深化了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反感。

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负责中国问题的韩磊(Paul Haenle)认为,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趋于反感的现象反映出,两国政府关系中的问题在不断加大。韩磊目前是北京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Carnegie-Tsinghua Center for Global Policy)主任。

他表示,多年来,北京与华盛顿努力强调双方的共同利益,同时将军备竞赛等"对冲策略"放在幕后;然而,随着中国与部分邻国的领土问题、中国海军的现代化,以及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担忧,这一点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

由于美国国内的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安有所加剧。"因为我们未能处理好自己的经济事务,就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表现产生了焦虑,尤其是中国的表现,"他说。"两国领导人没能很好地说服各自的民众,使他们相信双方的关系互惠互利。"

上周在北京举行的年度战略与经济对话(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上,两国政府之间的不安情绪一览无余。对话本应展示双方的共同利益,却基本全程通过官方代表团的闭门会议进行。

南海和东海的领土争端令皮尤的受调查人群颇为担忧,然而本轮对话中显然并未产生如何应对这些争端的协议。例如,美国高级官员表示,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提请中国避免在邻近海域做出新的主权宣示,但并未得到中方的保障。

今年的调查中,从3月17日到6月5日,44个国家48643名18岁以上的公民接受了访问。部分结果如下:

• 43个国家对中国好感度的中位数为49%,反感度的中位数则为32%。

• 在美国人中,共和党人对中国持反感态度的比例(65%)高于民主党人(53%)和独立人士(51%)。

• 中国的经济增长博得了亚洲的好感。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增长对地区其他国家有利。"泰国、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韩国和印度均有多数人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益于他们的国家。就连中国的传统对手日本,虽说对中国的总体好感度处于个位数的水平,仍有47%的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让日本受益。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尚未获得海外影响力。由于对腐败宣战,并对日本采取强硬立场,他给国内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然,中国不存在民调,无法拿出习近平在国内民众中的支持率和反对率数据来与其在国外的表现进行比较。不过,谈及海外人士对他的好恶时,皮尤的调查结果称:"总体而言,习近平的反对率高于支持率,同时还有许多人并不了解这位中国领导人。"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三星暂停与涉嫌雇佣童工的中国工厂合作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三星暂停与涉嫌雇佣童工的中国工厂合作
Jul 15th 2014, 04:58, by DAVID BARBOZA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本周一表示,它暂停了和中国南方一家工厂的业务关系;上周,这家工厂被指非法雇佣童工生产手机组件。

韩国电子巨头三星表示,经过初步调查,他们发现了东莞新洋电子"涉嫌使用童工的证据"。该工厂的所有者和管理方都是一家韩国公司。新洋电子所在的东莞市,则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

三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当局正在调查此案,如果该工厂真的非法雇用了童工,三星可能永远不会再与其合作。

三星在一份声明表示:"尽管三星努力防止供应商雇佣童工,但很不幸,还是出了这样的事。"

就在几天前,总部设在纽约的劳工维权组织"中国劳工观察"(China Labor Watch)发布了一份报告,称发现至少三名未成年少女在新洋电子的厂房里为三星生产塑料组件,她们的轮班时间是上午8:30到晚上8:30。该组织还表示,新洋电子在加班工资方面还有其他一些违规行为,而且其流水线工人中至少还有另外两名不到16岁的未成年人。16岁是中国规定的合法工作年龄。

这些说法令人尴尬,因为就在6月30日,三星发布了其年度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表示它稽查了130多处中国供应商工厂,连续第二年没有发现任何童工。该公司还表示它有严格的合规程序,比如在一些设施中使用了面部识别软件,并且要求三星的供应商不得雇佣18岁以下的工人。

自2012年以来,三星加大了稽查力度,以打击用工违规行为和冲突矿石(Conflict minerals)的使用。冲突矿石是指雇佣军或叛军出售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在像刚果民主共和国这样的地方,用以筹措资金。本周一,三星承诺严控招聘过程,防止雇佣童工或其他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星表示,它自2013年以来,已经对新洋电子进行了三次稽查,其中一次是在今年6月25日。上周,《纽约时报》的记者采访了三个在其东莞工厂工作的女孩。从政府配发的身份证来看,她们的年龄从14岁到15岁。三个女孩也承认,她们是在三星稽查结束后的6月30日获得雇佣,用假名非法进厂工作的。三人说自己通过一家就业机构,被该厂雇为夏季临时工。

本周一,新洋电子的一名女发言人通过电话表示,该厂正准备裁员600人。这家东莞工厂把事情归咎于飞鸿劳务派遣公司(音),一家专门给工厂提供工人的机构。新洋电子说,政府部门已经发现四个未成年员工在该厂非法工作,而且也把事情归咎于那所就业机构。

"我们已经与三星合作了20多年,"新洋电子的女发言人说,她只表示自己姓方。"如果我们知情的话,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Stephanie Yifan Yang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翻译: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朝鲜在东海岸发射多枚炮弹火箭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朝鲜在东海岸发射多枚炮弹火箭
Jul 15th 2014, 05:15, by CHOE SANG-HUN

韩国首尔——韩国军方官员表示,朝鲜于周一在距离朝韩边境数百码远的东海岸,发射了100枚火箭弹和炮弹。

韩国国防部(South Korean Defense Ministry)的一名发言人表示,海岸火炮及移动式多管火箭炮发射出的炮弹与火箭在飞行了2英里(约合3.2公里)到31英里后坠入了朝鲜与日本之间的海域。根据国防部政策,这名发言人要求匿名。

虽然没有炮弹落入朝韩海上边界以南的水域,但韩国海岸警卫队(Coast Guard)通知渔船离开边界线附近的水域,以防万一。

朝鲜进行上述测试时,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号(George Washington)航母已经抵达朝鲜半岛附近的水域,准备参加本周开始的美日韩联合军演。

朝鲜经常试射炮弹,大多是在具有争议的西部海上边界附近。朝鲜最近几个月还在东海岸发射短程导弹,以提醒其邻国,尽管国际社会施加了相关制裁,朝鲜坚持进行导弹研发项目。

周日,从朝鲜西南角发射的两枚弹道导弹飞越朝鲜,然后落入东部海域。

官员们表示,清晨时分,朝鲜军方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un)视察时,通过移动发射平台发射了其中一些导弹。

虽然金正恩已经提出缓解紧张局势的举措,他也在强调增强朝鲜攻击邻国的能力。

朝韩两国的官员将于周四在边境举行会晤,讨论朝鲜参加亚运会(Asian Games)的事宜。这届亚运会将于今年秋季在韩国仁川举行。

翻译:许欣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指控私家侦探为GSK非法获取私人信息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指控私家侦探为GSK非法获取私人信息
Jul 15th 2014, 03:18, by JANE PERLEZ

北京——中国周一表示,因为给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担任调查人员而被拘留一年的韩飞龙夫妇,将以非法获取私人信息的罪名受审。

中国官方报纸《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称,58岁的英国公民韩飞龙(Peter Humphrey)与他61岁的妻子、美国公民虞英曾以搜集个人家庭登记信息(即户口)、出入境记录、电话记录和营业登记信息而被起诉。

他们的一位亲友称,夫妇二人目前被关押在上海的浦东看守所,按计划将于8月7日受审,审判不对外公开。出于安全考虑,这位朋友要求匿名。

葛兰素雇佣了韩飞龙、虞英曾的调查公司中慧(ChinaWhys)对一个匿名检举人进行调查。这个泄密者告诉中国的监管机构,葛兰素为了取得与中国医生的业务往来,曾向有关方面行贿。

他们还受雇搞清楚摄像机是如何被放置在公司在华业务负责人马克锐(Mark Reilly)在上海的卧室里的。2013年3月,有人通过电子邮件将马克锐与他中国女友的视频发给了葛兰素的首席执行官安伟杰(Andrew Witty)。中国官方指责马克锐运作了一个"庞大的贿赂网络"。

伦敦的严重欺诈调查署(Serious Fraud Office)5月宣布,它将对葛兰素的商业行为进行调查。公司在欧洲也遭到调查。

每个月,美国和英国领事馆的官员都可以探访夫妇二人。这位朋友说,通过这些官员,韩飞龙表达了自己与严重欺诈调查署以及美国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进行合作的意愿。

葛兰素在本月的一份声明中说,公司在"发生与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相关的严重隐私泄露与安全问题之后",于2013年4月聘用了中慧。但葛兰素表示,聘用中慧不是为了调查泄密人所称的行为失当的事实依据。

然而,在周一的文章中,《人民日报》称韩飞龙告诉该报记者,葛兰素的高管在2013年4月"主动联系"他,让他调查涉嫌告密的人,告密者称葛兰素存在贿赂现象。该报称,韩飞龙告诉《人民日报》,对方向他支付了10万元人民币。

那名友人表示,自2013年7月被关押以来,韩飞龙和虞英曾的健康情况逐步恶化,韩飞龙现在已经到了无法正常站立或行走以及写字的地步。友人称,虞英曾的肾有问题,但看守所的一名中国医生却告诉她:"一个肾也能维持。"

韩飞龙曾是路透社驻外记者,虞英曾则是一名会计。韩飞龙对妻子的健康表现出特别关心。夫妻二人被关在不同的牢房里——和其他外国人一起——但前不久,两人在一个走廊上擦身而过。那位友人在转述韩飞龙的信时说,虞英曾当时没有认出韩飞龙,而且似乎精神恍惚。

英国领事馆一名官员最近一次前去探视后,韩飞龙让人向他们的儿子哈维(Harvey)转达了四条讯息。10岁出头的哈维目前身在英国。

夫妻二人被捕——以及韩飞龙去年9月在官方电视节目上认罪并道歉——影响到了咨询顾问和私家侦探组成的秘密行业。对外国企业而言,这个行业是在中国做生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被捕数周后,身穿橙色监狱马甲、戴着手铐的韩飞龙出现在中国的官方电视节目上,承认违法,并表示道歉。对许多西方咨询顾问而言,这是令人不安的一幕。

前述友人称,夫妇俩的家人希望,法庭在审判时会考虑韩飞龙和虞英曾配合了调查这一事实。这名友人称,相关指控最高可导致两人被判三年有期徒刑。

翻译: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香港向北京呈交选举改革方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向北京呈交选举改革方案
Jul 15th 2014, 04:13, by ALAN WONG

2007年12月,时任香港行政长官的曾荫权(Donald Tsang)告诉北京,大部分民众希望在2012年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选举该地区的领导人,并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这一期望"应受到重视和予以考虑"。几周后,北京说了"不":进行这种选举最早可能是10年后,即2017年。

第二份类似的报告将于周二由现任行政长官梁振英(Leung Chun-ying)提交给北京,该报告也是改变香港最高官员的选举方式所要求的第一个正式步骤。除了反映香港人对选举改革的观点外,报告可能还希望得到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批准,在2017年实行普选。

尽管此举意在增加能参加行政长官选举的人数——从一个精英委员会的1200名成员增加到351万注册选民——但人们普遍担心,北京会通过筛去所有政治观点与执政党共产党不一致的候选人,限制提名程序。上月,在720万香港居民中,逾十分之一的人在一场非官方公投中投了票。公投的议题是让允许公众提名候选人这一方式作为现有的提名委员会的补充,或者取代由忠于北京的人主导的该委员会。这也是7月1日举行的一场游行的首要诉求。那次游行是香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集会之一,占领了香港中环的街道。

公众提名候选人的支持者担心,在将于周二提交的报告中,这种方式可能会被删除,即使没被删除,当北京最早在8月对报告作出正式回复时,它也会被否决,和2007年时申请在2012年实行普选的请求被拒一样。

香港活动团体专上学生联会(Federation of Students)的领导人岑敖晖(Lester Shum)表示,尽管香港政府"很有可能争取在2017年实行普选,但在提名方式等细节上可能会使用非常模糊的语言,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有决策权的是中央政府。"

岑敖晖表示,如果在2017年的选举中,北京仍不允许更多公众和政党参与提名,学生联合会可能会在8月组织一次学生抗议。

活动人士在中央商业区的一条街道上连夜举行静坐抗议,呼吁由公众提名候选人。7月2日早晨,共有511人遭到逮捕,岑敖晖也在其中。

人们认为这个举动是"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的先导,这场运动威胁称,如果政府2017年选举改革的提案未能满足他们所谓的"国际普选标准",他们就将在同一个商业区举行静坐抗议。

香港高级官员称,公众提名的做法不符合《基本法》,即香港实质上的宪法,该法于1997年中国恢复对这个前英国殖民地行使主权时生效。《基本法》规定了"一国两制"的原则,表示香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中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所没有的公民自由和权利。

占中运动联合创始人戴耀廷(Benny Tai)说,他认为梁振英的报告"只会做出最低限度的努力——即表示我们可能需要改变选举方式,仅此而已"。戴耀廷称,明确表示希望公众提名违反了基本法,可能会"引起占中运动,而且我也不认为政府目前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

香港大律师公会(Hong Kong Bar Association)说,公众提名"严格来讲不符合"基本法。不过,公众提名的目的——"在提名过程中,保证普通选民最大限度的参与"——还是可以符合基本法的。

该组织在周五的声明中说,如果政府仅利用基本法为理由来否定大众的提议,而不考虑其目的是否符合基本法,就是"对法治概念的误用和滥用"。

翻译:陈亦亭、陈柳

储百亮(Chris Buckley)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大力神杯”让德国重焕大国荣光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Continuous Deployment Tool

Automate from SCM to Production with BuildMaster! 100+ Integrations; Free for 5 Users.
From our sponsors
"大力神杯"让德国重焕大国荣光
Jul 14th 2014, 23:43, by ALISON SMALE, JACK EWING

柏林——就连平日安静的街道也在周一的大早充满了激情,人们为德国在加时赛中以1比0赢得本届世界杯的精彩表现而振奋,这一胜利不仅体现了德国在欧洲的主导地位,也是其全球重要地位的象征,至少在粉丝眼里是这样。街上汽车喇叭声和呜呜祖拉声不断,还不时有烟花爆竹爆炸。

在冷战期间西柏林的象征、两边都是耀眼商店和餐馆的库坦大街(Kurfuerstendamm)上,小汽车很快阻塞了交通,粉丝们身上披着德国黑红金的三色国旗。

"我是最快乐的人,"25岁的雅各布·沃格理(Jacob Vogely)说,柏林墙倒塌时,他还是个婴儿,在那次也许是这座城市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盛会中,也发生了类似的交通阻塞。

同是25岁的山姆·舍讷贝格(Sam Schöneberg)把决赛称为一次"心脏病发作",因为在马里奥·格策(Mario Götze)射出了决定性的进球后,整个国家似乎屏住呼吸达6、7分钟。 

德国上次在1990年赢得世界杯时,格策甚至还未出生,那次也是击败了阿根廷。

那次胜利成为德国统一的象征;充满激情的粉丝们周一早上说,此次胜利将为这个欧洲经济强国迎来进一步繁荣的时代。

"我真是放不下我的笑脸,"29岁的工业机械师克里斯托弗·尼切(Christoph Nitsche)说,他正站在法兰克福的一家小吃店外,和全国各地的餐馆和酒吧一样,这家小吃店在店外设置了一台大屏幕电视机。"现在我们自由了。"

当被问及这次胜利是否能给德国带来更深远的后果时,尼切吸了一口烟,想了片刻后说:"将会出现经济上升。人们的心情很好。"

好心情在德国总统约阿希姆·高克(Joachim Gauck)和通常矜持的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身上也有表现,他们以显而易见的喜悦拥抱了在里约热内卢接受奖牌的每一位队员。

德国的胜利能很容易被人看作是该国在欧洲经济和政治上主导地位的象征,也是其经济在过去十年东山再起的象征。1990年,德国踏上了长期且艰难的统一历程。

德国在2002年的世界杯赛上获得亚军时,仍被人看作是一个欧洲病夫,在一个需要创新的世界上,仍在墨守成规。

然而,德国证明了自己能够改变。

在进行了全国改革以降低企业在雇佣和解雇员工上面临的障碍后,德国经济开始复苏。

与此同时,一项振兴德国青年足球的发展计划帮助产生了在周日晚击败了阿根廷的球队。

与此成为对比的,是在巴西输了球的其他欧洲国家,他们也曾象德国那样,企图努力振兴本国经济。

这次德国队的组成反映了尽管仍有限,但已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包容的社会。

这次的球队比1990年赢得世界杯的全白人球队有更高的民族多样性。出战巴西的德国队包括后卫杰罗姆·博阿滕(Jérome Boateng)和萨米·赫迪拉(Sami Khedira),博阿滕祖籍加纳,赫迪拉的父亲是突尼斯人。

何塞·努涅斯(José Nunez)大声称赞了球队的胜利,他以试图压过爆竹噼啪响的声音说,"这场胜利是他们应得的,"努涅斯说,他靠刷房子谋生,并说自己是在法兰克福出生的西班牙人后裔。"他们踢出了最好的足球。"

不过,努涅斯说,与更重要的国际事件相比,不把世界杯看得太重是很重要的。

他在提到加沙的战斗时说,"不要忘记还有人在死亡。"

Alison Smale自柏林、Jack Ewing自法兰克福报道。Katarina Johanssen 自柏林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Cindy Hao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新疆6名汉族村民在袭击中身亡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1 Helpdesk Software

Award-winning helpdesk system with an inbuilt KBase, forums, canned responses & more. Try super user friendly Freshdesk today. (In 2 minutes, You'll set it up!)
From our sponsors
新疆6名汉族村民在袭击中身亡
Jul 14th 2014, 23:56, by 杰安迪

自由亚洲电台(Radio Free Asia)周一报道,在中国西部新疆地区最近发生的暴力事件中,袭击者接连在深夜闯入住家,用刀砍死了6个汉族农民,这看来是在该地区移民中制造恐怖气氛的一个慢火行动的一部分。

与大多数这类民族流血事件类似,有关袭击的消息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很快被删除。但是,自由亚洲电台援引当地警官的话说,有七名男子参加了杀人行动,事件于上周三发生在阿克苏地区以农业为主的乌什县,该地区曾多次发生警方与维吾尔人的冲突,维吾尔族人讲一种属于突厥语系的语言,他们大多信奉穆斯林教。

自由亚洲电台报道,在最近的袭击中,警方开枪打死了一个涉嫌袭击的人,捕获了另外三个嫌疑人。一份在互联网上发布的通缉令显示,还有三人在逃。报道称,被砍伤的人中有一位妇女没有生命危险。

这次袭击发生在为时一年的"严打"运动期间,北京发动这场运动是为了打击其称之为受伊斯兰影响的新疆恐怖活动,此次袭击之前,在全国不同地方发生过针对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普通老百姓的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暴力事件,震动了政府领导人。

让政府采取大规模行动的似乎是5月份的一次爆炸事件,爆炸发生在新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的一个露天菜市场,导致包括四名袭击者在内的43人死亡,90余人受伤。爆炸发生的几天后,安全官员承诺要用铁腕还击,来安抚该地区,据国家的新华通讯社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誓言,严打将为抓获涉嫌暴力的人设下"铜墙铁壁"和"天罗地网"。

据国家新闻媒体报道,自从严打开始以来,已在新疆抓获400余人,其中多人已被判刑。据新华社报道,上个月,在三个城市被当地法院判定犯有组织和领导恐怖团伙罪而被宣布死刑的13个人,已被执行了死刑。上周五,有另外32人被判处长期徒刑,其中三人是无期徒刑,他们的罪名包括下载和传播被国家媒体描述为宗教极端主义视频和音频的文件。与中国的许多法律过程一样,中国不让外国记者旁听这些案子的审理。

流亡组织和当地居民说,持续不断的严打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恐惧和怨恨情绪,自从2009年发生的暴乱导致近200人死亡以来,这种情绪一直在慢慢毒化着新疆的民族关系,在那次暴乱中死亡的大多是汉族人,他们在乌鲁木齐大街上被年轻的维吾尔族男子砍死。

最近几个月中,差不多每周都有该地区不同地方发生小规模袭击的报道。上周,警方逮捕了4名维族男子,调查者指控他们在一个农业地区伏击了喀什反恐领导人,用刀砍他40多次后,把尸体抛入一个水库。6月底,在对喀什地区一个农房的突然袭击中,有5名维族人被枪打死,其中两位是警察。4月底,3名外出打鱼的汉族警察在同一个地区也被谋杀。

专家称,随着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的经济差距拉大,维吾尔人中的不满情绪在增长,政府对宗教活动的限制助长了不满情绪,限制包括新闻报道所描述的、不让学生和政府职工在斋月期间禁食的强制做法。

许多维吾尔人对汉族移民的不断涌入也感到不满,汉族移民已经改变了该地区的人口平衡,使维族居民的人口比例下降到45%。如今,汉族人已占新疆人口的40%,大大高于1949年的7%。

专门研究国际恐怖主义的罗汉·古纳拉特纳(Rohan Gunaratna)说,北京推出的大规模安全措施,不太可能会对越来越多的自主发动袭击者产生影响,这类袭击表面上是为了恐吓汉族居民,也许想迫使他们离开该地区。

"如果有真正的仇恨,光靠执法不能防止这类事件发生,"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担任政治暴力与恐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的古纳拉特纳说。"当局需要提倡共存和包容,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建立强有力的关系,因为它不可能把警察派到每一家、每个村子、每条街道。"

尚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让乌什县的农民成为袭击的对象。周一打给当地警察局的几次电话无人接听。但自由亚洲电台的报道援引当地官员的话说,被砍死的农民是富裕的土地拥有者,他们最近曾买下大片农田。

这个地区的气氛一直比较紧张。今年2月,中国的安全部队曾开枪打死了8个当地人,国家媒体报道说,安全部队称这些人试图用砍刀和液化气罐袭击一群警官。三个袭击者在点燃液化气罐时死亡。

翻译:Cindy Hao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不要指望德国人原谅间谍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Continuous Deployment Tool

Automate from SCM to Production with BuildMaster! 100+ Integrations; Free for 5 Users.
From our sponsors
不要指望德国人原谅间谍
Jul 14th 2014, 23:31, by 约亨·比特纳

德国汉堡——是因为他们对我们一无所知,还是他们对我们太过了解,为什么美国人总是对我们德国人从事间谍活动?

在上周曝光了美国特工雇佣了德国对外情报机构联邦情报局(BND)的至少一名成员,以及可能还有一名高级防务官员的消息后,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作为对这些消息的回应,德国政府谴责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愚蠢",并驱逐了该机构驻柏林的最高官员。

在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曝光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简称NSA)的监控范围和程度之后,上述消息再次刺痛了人们的神经。NSA的监控对象包括了普通人的通讯信息和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的手机。

在此背景下,很难把这起最新的丑闻仅仅定性为愚蠢。我们或许可以把NSA的行为当做任务范围过宽导致的无心之失,并因此而释怀;但在德国政府内部发展线人就另当别论了。对于许多德国人来说,对被认为是其最亲密盟友之一的国家长期从事间谍活动,透出了美国的傲慢无礼。

我怀疑,这一切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美国人虽然如此了解我们,却并不接受他们所看到的东西。自冷战初期以来,美国和德国的情报机构就一直在密切合作。但因为这段关系来自美国战后的占领,它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存在着不对称性,这同时掩盖并加剧了两国在情报工作的思想、目标和局限方面的深刻分歧。

这一分歧在"9·11"事件后达到了白热化阶段,当时有消息称,一些袭击策划者是在汉堡向外发出指令的。两国都大幅扩张了情报机构——但方式却大为不同。

对于美国来说,自从"9·11"之后,情报收集一直是战争的一部分。而德国永远不会有这种想法。对于他们来说,情报服务应该按照规则进行,就像填字游戏一样。

这里面还有一些历史原因。德国的立场一定程度上源于以往在情报工作上的糟糕经历,即盖世太保和史塔西。除此之外,还有根深蒂固的反军国主义,以及——不应被低估的——越来越强烈的反美主义。当德国人听到CIA的名字时,他们会想起拉美的政变、引渡航班和暗杀。

这一切都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既包括法律上的,也包括政治上的。在法律上,如果相关信息可能被用于无人机袭击、涉及刑讯逼供的审问,以及联合国未批准的战争,德国情报机构就被禁止与美国分享。

在政治上,这意味着当CIA和BND的合作被曝光时,都会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应——例如,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有报道称,德国政府向美国提供了巴格达附近一些目标的坐标。媒体要求国防部长给出答复;在试图解释为什么这不算参与战争时,他急得满头大汗。

驻德国的CIA特工毫无疑问一直在观察,他们显然得出结论,德国人可能不会愿意参加自己的间谍游戏。从他们的角度看,与德国人分享情报一定就像是与戒酒社团成员逐店饮酒。

我问了曾于本世纪初担任CIA柏林站站长的约瑟夫·T·维普(Joseph T. Wippl),为什么CIA要雇佣德国线人。"CIA一直在向第三世界机构的方向大力发展,因为在很多特工工作的地方,美国的影响力大于其他国家,且那里没有法治,"他说,"他们不习惯在具有相似的民主和宪法机制的国家工作,也没有接受过在这类国家工作的训练。"他接着说,与此同时,德国从来没有表现出有兴趣与美国拥有那种可能能够避免单边窥视的合作水平,即美国与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的那种协约关系,所谓的"五眼"情报联盟。

暗示德国可以被看做第六只眼,这对德国是一种恭维。但我怀疑德国人会不会接受这份荣誉。就像美国的核保护伞一样,我们很高兴能受到保护,更高兴我们不用承担责任。但如果德国和美国结成了真正的情报联盟,政府将不得不处理大量的肮脏信息,并且失去合理推诿的好处。

以上种种就能让CIA的间谍们有理由不信任德国了吗?不是。我们或许老实本分,但我们不幼稚,也不是美国的敌人。人人都知道,德国从来不向美国隐瞒关键信息。还记得国务卿柯林·L·鲍威尔(Colin L. Powell )曾向联合国提出移动炭疽工厂的指控,将其作为入侵伊拉克的理由吗?这一说法背后的消息来源——代号曲线球(Curveball)——就是BND的线人。

CIA必须停止在我们的情报人员身上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还要尊重我们德国人自己的选择。我们有时有点不情愿,但基本上是非常可信赖的。就像任何关系一样,与焦躁的窥探带来的短期利益相比,尊重带来的长期回报要大得多。

约亨·比特纳(Jochen Bittner)是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的时政编辑。

翻译: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克林顿公司的接班人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1 Helpdesk Software

Award-winning helpdesk system with an inbuilt KBase, forums, canned responses & more. Try super user friendly Freshdesk today. (In 2 minutes, You'll set it up!)
From our sponsors
克林顿公司的接班人
Jul 15th 2014, 00:04, by 莫琳·多德

华盛顿——在当美国"第一女儿"的八年期间,切尔西·克林顿(Chelsea Clinton)从来没有做过出格的事。

她从来没有透露过特勤局(Secret Service)的细节。也没有用假证件冒充成年人去酒吧。没有吸毒丑闻。没有穿着小背心、戴着趾环上过法庭。甚至没有跳过一次热舞。

在她父母的婚姻遭遇尴尬的困境,受到公众普遍关注之时,切尔西的角色十分艰难,然而她还是保持了优雅。

所以,看到她在某种意义上举止出格,像她的父母一样,为了填饱"克林顿公司"(Clinton Inc.)那贪得无厌的大胃口而赚取钱财,不免让人感到有些奇怪。

她那属于"百分之一"富人的母亲在离开白宫时,虚情假意地说自己"彻底破产"了,这番话受到了猛烈抨击。有鉴于此,切尔西为什么还想要招惹批评,让别人说她大肆捞钱,获得的回报与她的技能、经验、角色并不匹配呢?

就在34岁的切尔西试图让一些"老友"与克林顿基金会(Clinton Foundation)——这个基金会像克林顿夫妇自己一样,用意良好、花钱随意、杂乱无章——拉开关系时,她还在通过发表演讲,为基金会筹集资金。正如《纽约时报》的埃米·乔兹克(Amy Chozick)报道的,她每次演讲的出场费要价是7.5万美元(约合47万元人民币)。

乔兹克写道:"切尔西主要是就消灭水传播疾病这样的主题发表演讲。('我对腹泻问题极感兴趣'是句亮点。)"

这种情况似乎有些不妥当,以至于让人想追问:凭什么她的出场费那么高?她试水过管理咨询、对冲资金,父母是政界要人,凭什么她一个小时的收入就比大多数美国同龄人一年赚的都多?(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是53046美元。)

如果她真的想成为利他主义者,就让她把这些钱捐给独立的慈善机构——当那些机构的目的不是为了在她母亲努力重返白宫时,或者她自己有意试水政坛,给克林顿这个姓氏增光添彩时。

或者让她免费演讲好了。毕竟,这相当于让她练习担任候选人,没有必要为此获得报酬。

"政治人"(Politico)网站曝光的一则消息让人们感到厌恶。该消息称,在把合同改为一月一签之前,切尔西的年薪是60万美元——每分钟上镜的报酬超过2.5万美元。对于这样一个通过裙带关系获得的,在NBC新闻中播报花边消息的记者职位来说,实在高得过分,

切尔西仍然在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她采访吉科公司(Geico)的壁虎吉祥物时就曾问过这个问题:"名气这么大,是否也有不利的一面?"

克林顿一家的表现,仍然仿佛是在从事无私的公共服务。那他们又为什么总是回到大肆捞钱的道路上?而且已经从"花一件的钱买两件"变成了"花20件的钱买三件"。

希拉里的书读起来就像是她从宜家买了一些东西,又请人组装在了一起,十分无趣——因为主要是赚取那笔估计有1300万美元的稿酬预付款,并且为她的竞选造势,而不是像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和鲍勃·盖茨(Bob Gates)的回忆录那样,充满了耐人寻味的自我审视和政治内情。如果她确实有什么话要说,这本书可能还会短一些。

希拉里一边对逐步加重的学生贷款债务表达着严重的关切,一边又从至少八所院校大肆攫取六位数的酬劳,可她却看不出二者间的脱节。她现在说,她把大学给的钱都转到了基金会,然而她又拒绝提供任何文件证明,"透明女士"是绝不会这么做的。(其他演讲的巨额酬劳,她还是会收入囊中。比如今年4月,她在拉斯维加斯对废料回收业协会[Institute of Scrap Recycling Industries]发表的演讲。)

乔兹克估计,利润丰厚的家族演讲生意,已为前总统和前第一夫人赚取了超过1亿美元,他们每次的出场费从20万美元到70万美元不等。单是比尔一人,去年就靠他最爱干的事——讲话——赚取了1700万美元。

里克·科恩(Rick Cohen)在《国家慈善季刊》(The National Philanthropy Quarterly)上写道,"问题是这些演讲的受益方是一家基金会,它是一家以公共基金会形式组建的机构,然而它显然是克林顿家族的代名词,为后者所控制。"他还写道:"给克林顿夫妇及其女儿的演讲捐献大笔钱财的个人和机构,或许只是在花钱购买有权有势的政治领导人的认可,购买在他们面前露脸的机会。他们希望,领导人能在日后给他们提供一些政治上的好处。"

"企业在向非营利性政治机构捐款时,或多或少地明确期待,将来会得到更温和、更友善的待遇,这种关系令人不安。某些捐款者本身就是公立或非营利机构,如大专院校,它们把纳税人的钱和免税的捐款拿来示好,这种做法也十分令人不安。这样示好的讯号,能使这些机构自身在需要获得资源和好处时,受到良好的对待——哪怕无非是克林顿家族的成员对提供拨款的联邦机构,或者正严肃审查大学学费和捐款开支的监管机构说上一句好话。"

切尔西十来岁时,克林顿家族对她给予了严密保护,坚决要求媒体尊重她的隐私,他们做到了。他们需要再次保护自己的女儿,这一次要让她避开的,是他们无休无止的贪婪。

翻译:土土、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芮成钢被查前曾投资经营公关公司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Continuous Deployment Tool

Automate from SCM to Production with BuildMaster! 100+ Integrations; Free for 5 Users.
From our sponsors
芮成钢被查前曾投资经营公关公司
Jul 14th 2014, 23:56, by 黄安伟

自从中国的国家新闻媒体上周六宣布,著名电视主持人芮成钢已被拘留、并被移交给检察机关之后,对其涉嫌何罪引发调查的猜测便蜂拥而来。

周一,共产党的喉舌《人民日报》在Twitter上发的帖子至少给出了部分答案,帖子指控芮成钢持有爱德曼(中国)集团的股票,爱德曼(Edelman)是一家从事公关业务的大型美国公司,其中国子公司为芮成钢的雇主中国中央电视台提供服务。

《人民日报》没有给出更多的细节,但该贴似乎证实了互联网媒体公司腾讯周日在网上发的一篇文章的中心观点。该文称,早在2002年,芮成钢与其商业伙伴曹刚成立了一家名为帕格索斯传播机构的公关公司,该公司在2007年被爱德曼收购。截至2009年11月,爱德曼持有帕格索斯84%的股份,芮成钢持有7.9%的股份,曹刚持有8.1%的股份。

腾讯的文章说,同一年,帕格索斯为央视二频道提供了服务,央视二频道就是播放芮成钢主持的晚间节目《经济信息联播》的财经新闻频道。2009年瑞士的冬季达沃斯会议期间,帕格索斯为央视二频道找到一间离主会场直线距离大约200米的演播室,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曾称赞其为"整个达沃斯最温馨最舒适的演播室",该报道说。

腾讯贴出的财务文件显示,芮成钢在2010年8月将自己持有的帕格索斯股份出售给曹刚,曹刚的英文名字是Steven Cao,2012年10月他从帕格索斯总裁升为爱德曼(中国)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人民日报》也在Twitter上发了这份财务文件。

无法找到芮成钢来对此事置评。打给爱德曼北京办事处的电话无人接听,发给爱德曼北京和纽约办公室的电子邮件也无人回复。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教授展江说,"芮成钢是被检查机构带走的。这意味着他被调查是否利用职务犯罪。很有可能是经济犯罪。"

自从2012年底习近平上台以来,共产党领导人一直在主持一场范围广泛的反腐败运动,涉及到党和国家的许多角落。芮成钢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最有名。官方对央视的调查始于几个月前,已有几位高层管理人员被拘留。与芮成钢关系密切的财经新闻频道主监郭振玺在五月份被拘留,副主监李勇也在上周五被带走。

芮成钢在上周五被拘留发生得非常突然,此事在中国的网络上引起广泛议论。他的崇拜者们称他为当代中国的形象,但也有许多批评者指责他的民族主义言论、以及他浮华的生活方式,表现在他开一辆捷豹上下班,喜欢穿杰尼亚西装。芮成钢曾多次参加世界经济论坛,还上了2005年的耶鲁世界学者(Yale World Fellow)名单。

他在2007年名声大扬,当时他用自己的博客发起了一场把星巴克赶出故宫的民粹运动,故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位置。也在那年,爱德曼收购了芮成钢的公司帕格索斯。爱德曼如今也为星巴克做公关工作,公司网站上有一页专门介绍其为星巴克创建40年搞的一场"国际公关活动"。

芮成钢作为小组成员之一出席了爱德曼在今年达沃斯论坛上组织的一个专题讨论会。小组成员还包括英国《财经时报》(Financial Times)的一位编辑以及商界高管,他们在名为"2014年爱德曼信任度晴雨表"(2014 Edelman Trust Barometer)的早餐会上发了言。在爱德曼制作的一段近3分钟的讨论会宣传视频中,芮成钢是小组成员中坐在最左边的那个。讨论会以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爱德曼(Richard Edelman)的讲话开始,他说,"我们实际上看到,在27个市场中,有15个今年出现信任下滑。这通常是由于对政府的信任下降所致。"

爱德曼后来写了一份讨论会的总结,发到公司的网站上。他写道:"成钢解释了过去五年中中国的表现,指出与西方不同,中国没有出现系统性混乱。他指出,作为致力于更好的法制的一部分,有2万名政府官员在接受反腐败调查。"

Mia Li 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翻译:Cindy Hao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