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星期二

纽约时报: 白宫或将下令NSA停止窃听盟国领导人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白宫或将下令NSA停止窃听盟国领导人
Oct 29th 2013, 07:59, by MARK LANDLER, DAVID E. SANGER

华盛顿——政府和国会官员周一表示,为应对一场不断深化的外交危机,奥巴马总统准备下令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简称NSA)停止窃听美国盟国的领导人。这场危机是由相关新闻报道引发的,那些报道称,多年以来,NSA一直把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的手机列为目标。

白宫将自己的计划告知了资深民主党议员、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黛安娜·范斯坦(Dianne Feinstein)。前承包商雇员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泄露NSA文件一事引发了针对情报搜集方式的广泛内部审查,进而促成了这些计划。

在周一的一份声明中,身为参议院情报委员会(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主席的范斯坦称,"我不相信美国会收集友好国家的总统和总理的电话或电子邮件信息。"范斯坦一直坚定支持奥巴马政府的监视政策。她表示,自己领导的委员会将开始"对所有情报收集项目进行大规模审查"。

周一晚上,白宫表示尚未就监视友好外国领导人一事做出最终决定。然而,白宫准备禁止这一行为的消息既已披露,对NSA而言就标志着一个重大转变。NSA享有几乎不受约束的权力,可以收集全世界几千万人的信息,从寻常百姓到国家领导人,其中包括巴西和墨西哥的领导人。

这还可能引发一场关于怎样才算是美国盟友的激烈讨论。比如,相比于禁止收集由军方支持的埃及领导人的情报,禁止窃听默克尔的电话是个更容易做的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做出了一些决定,预计还会做做一些决定,"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女发言人特琳·M·海登(Caitlin M. Hayden)说。她还说,审查预计会在12月结束。

白宫提议的行动是在范斯坦周一下午发表声明后公开的。她在声明中称,白宫曾告诉她,将停止在友好国家进行的一切情报收集活动。白宫官员称她的声明"不准确",但相关官员承认,他们已对监视政策进行了调整,并计划进行进一步改革,尤其是在监视政府领导人方面。但他们没有具体说明调整的内容。

几名官员称,奥巴马政府将保留相关权利,继续在友好国家收集有关犯罪活动、潜在恐怖威胁以及非常规性武器扩散的情报。同时,美国似乎也给自己留了余地,以便监视态度转为敌对或是行为对美国构成威胁的盟国领导人。

白宫和参议员范斯坦口径不一的事实表明,即便是对奥巴马政府最坚定的捍卫者来说,NSA工作方式引发的愤怒也形成了考验。

助手们表示,范斯坦那份六段长的声明表明她被NSA惹怒了,因为监听友好国家领导人谈话的行动在政治上如此敏感,NSA却没有向情报委员会进行全面汇报。

"她认为NSA没有向委员会充分通报这些项目的细节,她很懊恼,"委员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在她看来,这方面存在明显的疏漏。"

这名工作人员称,范斯坦宣布的那项审查将是"一项庞大的任务"。

因为自己的监视政策,白宫在德国和其他欧洲盟国面临着日益加深的愤怒。默克尔办公室的高级官员及德国国内外情报机构的负责人计划在未来几天到访华盛顿,表示他们的愤怒。

他们估计会要求同美国签订一项互不监视协议,类似于美国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订的协议,这五个国家就是所谓的"五只眼"(Five Eyes)。

美国一向拒绝签订此类协议,甚至和关系友好的政府之间亦是如此,不过,在奥巴马当政早期,美国曾和法国探讨签订类似的协议。尽管如此,官员们说,作为特例,他们会仔细听取德国人的意见。

一名高官说,"美德之间的情报关系本来就已经非常密切。其他一些类型的协议也可以考虑,比如合作、情报限制、更大的透明度。在此类协议的对象名单上位列前几位的国家,都是和美国关系密切的欧洲盟友。"考虑到话题的敏感性,这名官员要求匿名发言。

NSA已经表示,该机构没有向奥巴马报告对默克尔的窃听行动。该行动始于2002年初,直到今年夏天的某个时候,NSA察觉了斯诺登窃取数据的行为,这才暂停了行动。不过,据一些现任或前任政府官员透露,与窃听默克尔相关的NSA文件,不仅授权NSA驻德特工收集与她拨打的电话号码相关的数据,还授权窃听她的对话内容。

目前还不清楚,默克尔的对话摘录是否出现在了美国政府传阅的情报报告中,也不清楚白宫是否收到了这些摘录。官员们说,他们从未见到被归为默克尔对话摘录的信息。不过,他们说,默克尔的某些对话被记录下来,有可能仅仅是因为NSA关注她的时间太长了。

一名官员说,"那个时候,局面已经非常清楚,外国官员的目标名单很可能会被公开。这一来,许多窃听行动都暂停了。"

在公开评论和与德国官员的私下交流中,奥巴马政府都拒绝承认默克尔的电话过去曾是窃听目标,不过政府已经表示,她的电话现在不是NSA的窃听目标,未来也不会是。

拒绝讨论过去的行为进一步惹恼了德国官员,他们已经表示,窃听行为破坏了两个亲密盟友之间的互信。德国人尤为愤怒的是,实施窃听的地点似乎位于美国驻德国大使馆或附近区域,大使馆位于柏林市中心,距勃兰登堡门只有几步之遥。

接受采访的现任和前任政府官员都不愿直接谈论把默克尔列为窃听目标的决定,他们说,这是机密信息。不过他们指出,窃听通话内容和单纯收集通话"元数据"之间的法律区别只适用于国内通话或涉及美国公民的通话。"元数据"大致是指会在话费账单上出现的那一类电话数据。

要记录一名"美国人"的通话内容,情报机构需要取得授权。不过,在外国窃听外国人通话时无需进行这种区分,尽管这种窃听行为也许违反了当地法律。

这意味着,窃听其他国家领导人通话的活动也有可能既涉及与通话有关的信息,也涉及通话内容本身。

奥巴马的第一任国家情报总监丹尼斯·C·布莱尔(Dennis C. Blair)拒绝专门谈论默克尔的案子。不过他说,他没兴趣听取外国领导人的投诉。"外国领导人既然要打手机,或者用没有加密的电子邮件进行交流,那就说明他们根本不在乎美国会从中获得什么情报。"

除了德国人之外,欧盟官员和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的成员也准备突击访问华盛顿,意在传递一条强硬的讯息:NSA的监听行为不可接受,已经侵蚀了美国和欧洲之间的信任。

"关键讯息是,问题确实存在,"欧盟女发言人西尔维娅·科夫勒(Silvia Kofler)说。"我们需要重建伙伴之间的信任。你不会监视自己的伙伴。"

Eric Schmitt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陈亦亭、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江西新余非法集会案庭审交锋激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Try New Relic at no charge

Deploy New Relic and get your Nerd Life t-shirt. Monitor your Ruby, PHP, Python, Java and .NET web apps in less than 2 minutes.
From our sponsors
江西新余非法集会案庭审交锋激烈
Oct 29th 2013, 03:45, by 储百亮

香港——三名受审人权活动人士的两名律师和其中一人的女儿称,周一,在律师挑战法官审理权限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之后,中国东部一家法院对三名被告的庭审暂时休庭。

前述三名活动人士是刘萍、魏忠平和李思华。作为判断中国共产党在打压全国性新公民运动上会走多远的测试,支持该运动的这三名被告的审判备受关注。周一,在江西省新余市进行的庭审吸引了新公民运动的支持者和三名西方外交官,包括一名来自美国的外交官。

新公民运动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寻求扩大法律权利,促进中国的公民参与,其采取的方式是要求公布官员财产,呼吁让所有孩子接受平等的教育,并为志趣相投者举办聚餐活动。据"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称,自3月以来,中国政府已经拘押了18名新公民运动的成员,其中一些人还遭到了正式逮捕。

新余市的三名被告是首批受审的运动成员。他们被控非法集会,依据是他们在4月和朋友一起参加了一次集会并当场拍了一张集体照。后来,这张照片被放到了网上。照片显示他们举着标语,敦促官方释放被关押的抗议者、公布官员财产。周一上庭的时候,三名被告均拒绝认罪,刘萍和魏忠平也否认了针对各自的其他指控。

刘萍的律师张雪忠说,长达一天的庭审气氛激烈,辩护律师试图质疑三名法官审理此案的适当性、检方处理案件的适当性和拘押被告的法律依据,但未能成功。据张雪忠和魏忠平的律师庞琨所述,当日傍晚,三名被告表示他们要解雇自己的律师,迫使法庭延期审理此案。

刘萍的女儿廖敏月出席了庭审,她说,这是被告采取的策略性步骤,旨在表明被告对庭审的公平性缺乏信心,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的律师不满。

廖敏月在新余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当律师举手要求发表观点时,主审法官视而不见。被告发现,法官不允许他们的律师说话,为他们做出有效的辩护,所以,律师同意了这一步骤。"

张雪忠和庞琨说,审判很可能会在延期至少15日之后继续,被告可以选择重新聘用同一律师。

欧盟(European Union)驻华代表团一等秘书杜海飞(Raphael Droszewski)说,他和美国及加拿大使馆的外交官一道从北京赶到新余,希望旁听此次审判,可是周一,他们被法庭拒之门外。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朝鲜遣返六名韩国人,似缓和关系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ruggling with your SMTP?

Build your app on Mailjet's API for scalable, reliable and fast SMTP.
From our sponsors
朝鲜遣返六名韩国人,似缓和关系
Oct 29th 2013, 04:10, by CHOE SANG-HUN

韩国首尔——韩国新闻媒体和政府官员周一表示,朝鲜于上周末遣返了六名韩国人,这些人说,他们是在近些年通过中国逃往朝鲜的,目的是躲避在韩国的破产状况和家庭纠纷,到朝鲜寻求更好的生活。

上周五,朝鲜在朝韩边境移交了前述六名男子,他们的年龄在27岁到67岁之间。这是朝鲜作出的一个非比寻常的姿态,在过去,朝鲜一直欢迎来自韩国的叛逃者,利用他们做宣传。一些分析人士把此次遣返视为朝鲜缓和与韩国紧张关系的前奏。

一名韩国政府官员说,回家之后,六名男子都对调查人员表示,他们是在2009年到2012年间通过中朝边境进入朝鲜的。这名官员要求匿名发言,在调查结束之前不披露他的名字。他还说,朝鲜上周五还移交了一具女性遗体,死者是其中一人的妻子。

韩国新闻媒体引用政府匿名消息源的话说,在韩国时,六人中的一人曾在网上发布亲朝信息。朝鲜的主要党报《劳动新闻》(Rodong Sinmun)援引了他在网上贴出的一条信息,此后他决定叛逃朝鲜,原因据说是认为自己能得到朝鲜的礼遇。

 韩国联合通讯社(Yonhap)和韩国其他一些新闻媒体称,另一名男子原本希望在朝鲜治疗肾结石。然而,报道称他们六人都受到了朝鲜当局的审问,时间从14个月到45个月不等,他们住在招待所里,实际上等于遭到了软禁。

调查人员称,前述女死者的丈夫现年65岁,他告诉调查人员,自己本来和妻子商量好一起自杀,他勒死妻子后试图自杀,但却未能成功。

韩国统一部(Unification Ministry)和韩国政府情报机构的新闻发言人表示,他们无法核实这些细节。周五,朝鲜方面表示,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他们"仁慈地宽恕了"这些韩国人。

韩国官员早些时候表示,这六人可能会因违反《国家安全法》(National Security Law)而被起诉。该法禁止韩国公民擅自前往朝鲜。

过去二十年里,约有2.5万朝鲜人为逃离饥饿和政治迫害而叛逃至韩国。几乎所有人都取道中国,因为朝韩边境守卫森严。

韩国的新闻报道称,六名男子进入朝鲜的方式或是从中国游泳过河,或是在冬天河水结冰时步行过境。统一部发言人金义韬(Kim Eui-do,音译)上周表示,无法确认有多少韩国人从中国进入了朝鲜。不过,人们普遍认为,韩国人叛逃到穷国朝鲜的事情并不多见。

翻译:张薇、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北京低调处置天安门金水桥撞击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北京低调处置天安门金水桥撞击案
Oct 29th 2013, 03:04, by 杰安迪

北京——周一,一辆高速行驶的机动车出现在中国首都的象征性心脏地带,沿着一条拥挤的人行便道向前猛冲。肇事车辆在故宫入口处着火,滚滚浓烟遮掩了标志性的毛泽东画像,事故导致5人死亡,38人受伤。

根据当局的说法,5名死者当中,三人是车上的司机及两名乘客,另外两人是行人,其中包括一名菲律宾女性和一名来自中国南部省份广东的男子。当局迅速封锁了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周边的区域,这里通常都拥挤着数千名游客。

中国政府对发生在北京市中心的任何突发新闻都高度敏感,正在着力限制对这起事件的报道,迅速删除社交媒体上的目击照片和相关发帖。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拒绝澄清这起事件是否是一起恐怖袭击。

不过,目击者的陈述表明,司机蓄意驱动车辆沿着人行便道开了400多码(约合360米),最后撞上了金水桥的汉白玉护栏。金水桥横跨在护城河上,护城河守护着中国数代皇帝居住过的庞大皇宫。

一名目击者说,"这可不是某个司机转错了弯,意外闯进了人行便道。"

长期以来,故宫的入口和邻近的天安门广场一直是吸引政治抗议活动的一块磁石,这里环绕着钢质护栏,受到便衣警察和无数保安摄像头的严密监视,最引人瞩目的抗议事件是1989年遭到武力镇压的学生民运事件。

2011年,一名男子在金水桥附近点火自焚,抗议法律诉讼中的不利裁决。再往前两年,一名男子在同一地点附近自焚。2001年,有两人在天安门广场自焚死亡,另有三人受伤,不过,该事件细节依然不明。

2009年,有三人在王府井点着了自己和所乘的车辆,王府井是一条购物街,就在天安门广场东边。这据说是一起抗议事件,目的是反抗非法征地。

近年来,警方在天安门广场周围设置了越来越严格的安保措施,包括检查游客的行李,盘问那些他们认为符合上访人员特征的人。上访人员是一些心怀不满的民众,他们成群结队地来首都寻求公正,但往往都是徒劳。广场各处的灯柱下面都看得到灭火设备。

周一的事件发生在午后不久。当时,那辆运动型多功能车转了个急弯,进入长安街上的人行道,高速驶向故宫南门。官方通讯社新华社起初报道称三人死亡,另有包括警察和游客在内的11人受伤,后来又将死亡和受伤人数分别增至五人和38人。

一个在事件发生几分钟后偶然经过现场的男子称,现场异常安静,六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人行道上。

"几乎像是表演艺术,人们惊恐地站在四周,不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名拒绝透露姓名的外国游客说。

在封锁该地区的同时,警方立即关闭了一个繁忙的地铁站、挥手赶走了游客并拘押了几名外国记者,其中包括法新社(Agence France-Presse)的两名记者,他们被迫删除了相机里的照片。装甲车辆和武装警察挤满了那片地区,嗅弹犬在面积更大的地区搜寻,其中包括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是一个带围墙的院子,是中国领导人居住的地方,人民大会堂则是立法机构的所在地。目击者称,市政工人很快带着长柄刷子抵达现场,冲洗一滩一滩的鲜血。

显示一辆车被大火吞噬的一些照片出现在了网上,但很快便被删除。此后的一张照片显示,为了不让过往人流看到烧焦的残骸,警方竖起了绿色的织物挡板。

接下来的好几个小时里,成群的失望游客在警戒线外乱逛,等着这条街重新开放。被问及为何关闭人行道时,一名警察说,"有特殊活动,但我们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活动。"

然后他补充说:"不要担心。明天就结束了。"

杰安迪(Andrew Jacobs)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Chen Jiehao对本文报道有贡献。

翻译:张薇、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三中全会市场化改革议程知易行难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Earn an MBA degree

Advance your career with an MBA Only $325 per credit hour
From our sponsors
三中全会市场化改革议程知易行难
Oct 28th 2013, 23:59, by 储百亮

中国领导人下月将召开一个制定政策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背负着他们鼓动起来的巨大预期;同时,来自一家主要的政府研究机构的报告,增加了人们对领导层将采取支持市场化改革的大胆举措的猜想。

但专家们指出,困难的政治现实可能会迫使支持这种改革的人采用更适度的变化。

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已多次指出,下月召开的中央委员会会议将推出深远的经济改革措施。其他高级领导人也让人们对中央委员会的第三次全体会议充满雄心勃勃的期望,中央委员会的正式成员仅包括200多名来自中央和地方的官员。政府曾说,这次会议将在11月举行,但尚未给出确切日期。

中国的领导者普遍承认,除非对政策进行大的调整,国家的经济将不能保持所需要的增长,这种增长是为了满足国民对更好的工作、收入和机遇的需求。领导者还认为,政府长期以来的增长方式,也就是依赖大量投资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方式必须改变,以建立更公平的经济和更强大的社会保障系统,使普通农民和工人对花钱感到更有信心。

据国家媒体报道,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在周末的一次会议上说,"三中全会主要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由7人组成的共产党核心团体,他说,"这一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

但党的领导人没有就他们改革的意图做过具体介绍。在缺乏来自上层的清楚解释的情况下,投资者、外交官、记者以及级别较低的官员们都试图从领导人的讲话、国家媒体的报道以及政府智囊机构的研究报告中,剖析可能出现哪些变化的信号。其中期待值颇高的,是一个来自一家政府研究中心的具体建议,这个被称为"383方案"的建议,最近几天在媒体和投资者中引起了激动的喧哗。

这个方案来自为政府高级官员提供咨询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的报纸报道称,刘鹤担纲领衔这一方案的起草,他是习近平和其他领导人在经济政策方面的顾问。刘鹤也负责这次三中全会的筹备工作。在一些人眼里,这是一个支持市场自由化的大胆方案,它将限制政府的某些权力,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需要这类限制。

 "383方案"提出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以及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

这一方案在本月首次向社会公开,自从发展研究中心上周在自己的报纸上将其发布以来,引起了投资者和中国财经媒体的广泛关注。方案的扼要称,"新一轮改革目标是建立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扼要称,"政府发挥作用的合理范围也是随着经济增长阶段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报告中提出的改革设想惊人地直率且具体,这在一个把不透明的口号作为命根子的政治体系中尤为突出。

方案中提出的改革包括增强政府运作透明度,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鼓励对能源和电力行业的私人投资,以及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民能更容易的租赁土地,当他们的土地被用于商业开发时,让农民得到更多的收益。根据这一方案,中国的金融业也将受到自由化的震动。

方案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倒逼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奠定基础。"

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将解除国家对使用人民币交易的一个主要控制,让人民币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入流出。

但几位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媒体报道和评论中反映出的公众激动,必定受到中国政治约束的制衡。中国领导人可能会采取一个更慎重、更有限的方案。不管怎样,下月召开的三中全会可能也只会给改革方案提供一个大致轮廓,而不是一个具体蓝图。

第一家刊登这一改革方案的《中国改革》杂志主编张剑荆说,这一方案给窥视官方思路提供了一个窗口,但不应被解读为政府的路线图。他说,公众对这个方案的兴奋让他感到吃惊,这只是研究人员为官员提供的多个方案之一。

张剑荆在北京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的看法是,不应该过度解读这一方案。实际上,这是所作的多个研究方案之一。它不是三中全会报告的草案。"

张剑荆补充说,"它的确有一些参考价值,因为它至少代表了发展研究中心的意见,而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国务院的智库。"国务院相当于中国政府的内阁。"我相信这个研究很重要,但这绝对不是一份共产党的文件。"

发展研究中心方案中提出的许多建议以及最近几个月流传的类似建议,都涉及打破经济命脉领域中的国家控制:资本、土地、人口迁移,以及能源和自然资源。政府前官员吴伟曾深入参与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市场改革,他说,对致力于维护一党专治的中国领导人来说,这些都是有政治争议的选择,他们可能或者完全躲避之,或者采纳某种削弱了的形式。

吴伟在北京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不进行政治改革就不可能推动这些改革。这些举措的绝大多数都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

中文报纸《第一财经日报》援引一位不具名的政府顾问的话说,"383方案"是提供给中央参考的众多咨询报告之一。曾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中国经济学家邱晓华告诉第一财经,投资者应该用中国的政治现实冷却一下他们的热情。

邱晓华说,"一方面说明市场渴望,对改革有很强期待;另一方面说明市场浮躁,对中国政情不了解。"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欧洲无法再对美国监控听之任之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欧洲无法再对美国监控听之任之
Oct 28th 2013, 23:55, by DAVID E. SANGER

华盛顿——德国总理对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简称NSA)监听其手机的愤怒抗议,以及NSA收集数百万法国公民的数据引起的轩然大波,遮蔽了一个最新的现实:各国之间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一直如此行事,数码时代只不过提高了相关的能力而已。

与此同时,它也使欧洲、中国和其他大国拥有了复制NSA技术的能力。

情报官员表示,法国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窃取工业机密和知识产权的能手之一,虽然在最近几年,法国与中国相比已经是小巫见大巫。中国人日常的网络攻击活动已经入侵了五角大楼,并由此获得了F-35的设计图。F-35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战斗机。

俄罗斯人在情报领域以对具体通讯目标缓慢渗透而闻名。一名前美国情报官员最近说,"他们比中国人耐心多了,所以他们不那么经常地被逮住。"

这些官员们说,以色列人因为与美国在重大情报目标上的合作而闻名,目标主要是伊朗。同时,以色列还结合了传统的间谍和复杂的电子技术,来破解华盛顿的内部讨论内容。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周四在布鲁塞尔面对记者挥舞着一款新的加密手机——显示她找到了挫败NSA的方法,尽管这来的有点晚。而早在这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已经知道了国家首脑是多么容易成为各种间谍活动的目标。

在发现中国黑客入侵了他的2008年竞选团队的电脑系统后不久,为了继续使用他的黑莓手机,奥巴马发动了一场政府大战。最终,他取得了部分胜利,获得了一个由NSA批准的高度加密的手机,通讯对象仅限于少数几名顾问和老朋友。(一些官员们说,如果中国的电脑制造商联想[Lenovo]从处于严重亏损的加拿大黑莓制造商那里收购了这个品牌,他可能会失去这部手机。)

尽管以"人人都在搞间谍活动"的理由来为最新的监控丑闻开脱很容易,美国的官员现在承认,NSA的项目在欧洲引起的强烈反应——既包括公众的愤怒,也包括默克尔以及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的更为精心准备的政治回应——所引发的外交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可能比他们最初想象的更加广泛。

在华盛顿,上述反应已经激起了是否现在应该对NSA加以约束的讨论。奥巴马已暗示,NSA的能力扩张速度超过了其判断力的增速。现在有两组人在研究NSA的活动:一组在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内部,另一组是外部的顾问。一名官员说,总统几乎告诉了默克尔,我们没有控制好平衡。

经常与奥巴马讨论情报问题的一名前高级官员周五说,"当然了,人人都搞间谍活动,但NSA不能总是用这个理由。奥巴马在公开场合和私下里都说过,仅仅是因为我们能做某事,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做这件事。但是在这句话从口号变成政策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动作都过于缓慢。"

联合国的外交人员上周五表示,德国和巴西正在起草一份联大决议,寻求加强互联网隐私的保护。德国和巴西等国的领导人的通讯信息都受到了NSA的监控。

这些外交官要求匿名接受采访,因为起草工作还在早期阶段。他们说这个计划开始于今夏,因为最近披露的美国窃听丑闻而加快了步伐。下个月将出现一份正式决议以供审议,这将是国际上针对NSA间谍活动的首次协调回应。德国和巴西联手起草决议的消息是《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网站最先报道的。

默克尔和奥朗德周五提出,要求美国开启关于限制监控活动的"行为准则"的谈判。在欧洲,人们觉得,持续曝光的丑闻将让他们获得优势。默克尔反复强调,美国人必须"恢复信任"。为了做到这一点,法国和德国人打算寻求以某种程度加入美国情报盟友的内部圈子中,或至少是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报联盟。

目前,这个名叫"五只眼"(Five Eyes)的内部圈子包括美国及其四个英语国家伙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伙伴们同意彼此之间不实施间谍活动,并且分享美国许多最深层次的情报机密。前NSA合同工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公开的大批高度保密的文件也披露了这一点。

但是欧洲的要求可能不仅限于与美国建立更强大的间谍伙伴关系。欧盟想让美国公司,主要是谷歌(Google)和雅虎(Yahoo)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根据美国的法庭命令提供欧洲公民的信息、电子邮件或搜索历史之前,首先获得欧洲官员的批准。如果它们不能同意这些规定,欧盟将会对这些科技公司处以巨额罚金,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将会在两个"主人"和若干个法律体系之间腹背受敌。

这种要求在冷战期间是难以想象的。当时,欧洲国家面对苏联,要依赖美国的保护,因而美国的间谍活动和一手遮天的作风得到了容忍。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席理查德·N·哈斯(Richard N.Haass)说,"当时我们有更多余地。"在柏林墙倒塌之后,哈斯曾在多位美国总统手下从事有关欧洲一体化的外交工作。他说,"这都是欧洲国家疏远美国人的更大趋势的一部分",因为传统的盟友不能就间谍活动以及互联网治理的规则达成一致。

从这个角度来看,窃听默克尔的电话似乎是上一个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窃听行动事实上似乎从大约10年前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主政期间就开始了。然而,目前仍不清楚布什政府监听她的手机动机何在——她似乎有至少两部手机,而监听的目标似乎是她的私人手机——以及为什么奥巴马似乎在他的任期已经进入第五年时还不知道这一情况(奥巴马的国家安全顾问苏珊·E·赖斯[Susan E. Rice]向德国总理保证,总统对此事一无所知,虽然她同时拒绝证实存在监听的情况)。

和其前任一样,奥巴马认为美国监听电话、入侵电脑只是为了保护世界,不是为了获得商业上的利益。但是美国政府没人承认NSA一直在对默克尔、墨西哥总统或者巴西人从事间谍活动,更没有解释原因。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NSA有关"冷战时期"的理由,即人人都在搞间谍活动,似乎不太可能服众。

Rick Gladstone和Andrew W. Lehren自纽约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让碳税帮中国减少空气污染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让碳税帮中国减少空气污染
Oct 28th 2013, 23:48, by 克里斯·P·尼尔森, 何门星

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本周,中国东北部城市哈尔滨的空气污染如此严重,导致学校停课、交通堵塞、进出这个大城市的航班全部取消。多年来,严重的空气污染和不断增加的碳排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了负面影响,虽然这种增长已使6亿人脱离了贫困。

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为13.5亿)竟然会在减少空气污染及限制二氧化碳排放——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因——方面投入这么多,或许让人感到吃惊。其实,中国在使能源系统脱碳上的投入让其他任何国家都望尘莫及。而且它为了减少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所采取的强力举措,或许在世界上实施过的空气污染治理政策中,也属见效最快的一个。我们参加的一项中美联合新研究表明,从2006年到2010年,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下降,2010年共使多达7.4万人避免因为空气污染而早逝。

那么,中国控制排放的措施为何还不奏效呢?

这里有几个原因。其中一个是中国对此类问题的本能反应:他们试图根据总体规划,用至上而下的策略来逐一解决这些问题。结果就是,中国或许在某些方面占了上风,但是在控制排放的战争中却非如此,因为它对指令的坚信不移遇到了对手:经济增长过快,以及由于涉及层面太多、连最聪明的规划师都无法驾驭的大气问题。

的确,许多城市今年的空气质量时而都会很糟糕,特别是北方城市。今年1月,北京的细颗粒物——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即PM 2.5——的水平至少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推荐的24小时均值的20倍。因此,慌乱的政府不得不强行通过新的空气质量保护措施,并于9月12日对外公布。

二氧化硫能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生成PM 2.5,这种颗粒物能深入肺部进入血液循环,所以尤其危险。你或许认为,中国在减少二氧化硫方面取得的成功或许已使这种细颗粒物持续减少。但是,PM 2.5有多种化学形式,其产生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其他气体也能导致它的形成。

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对二氧化硫的成功控制与PM 2.5的增加并不矛盾的原因之一。实际上,清华大学的王聿绚和她的同事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甚至会导致中国北方冬季的细颗粒物水平整体增加,因为这样会使另一种污染物氨能自由与硝酸发生反应,形成PM 2.5。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冬季的气候或许正在朝促进细颗粒物间歇性累积的方向变化,今年1月极其利于污染物滞留的气象条件正是如此。

这种复杂情况告诫我们,不要想当然地认为糟糕的空气质量就是由于我们未能成功地阻止它的形成。大气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系统,每个地区各不相同,而且中国对大气的认知才刚刚开始。提高空气质量的解决方案与其背后的科学水平相应,中国的空气污染状况在快速地发生变化,而且人们从一开始对它的了解就很有限。

中国在提高空气质量上的止步不前与它的二氧化碳纪录相关。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碳排放每年大约增加8%,在全球排放中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近14%增加到了2011年的27%。而且,这还是中国在降低能源系统碳排放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的背景下。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风能发电装机容量,并计划到2020年时,把这个规模增加两倍。中国的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预计将在2005年至2020年间增加两倍,而到那时,其核能发电量将至少增加五倍。此外,中国还在增加最清洁的化石燃料天然气的进口量和生产量。但是,这一切都不能给在雾霾天带着口罩艰难呼吸的北京市民,或质疑干旱是否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四川农民带来多少安慰。

中国长期依赖中央计划与零敲碎打的方式来控制污染,这或许也是原因之一。比方说,中国之所以能成功地减轻二氧化硫污染,是因为强制安装洗涤塔,并强行淘汰了低效的老发电厂,背后的动力是减少硫排放并提高能效的数字减排目标。类似的目标出现在了当前的五年计划中,还有另外一些目标已促进了低碳能源供应与消费的发展。

采用国家目标加上强制推行技术应用的做法反映了中国中央计划的惯性,以及这种计划的影响力。它同时也来自详细研究在西方奏效的方法。美国今天大多湛蓝的天空,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指令加控制(command-and-control)的监管方式,而且美国目前的碳政策也包含类似的强制措施,尤其是车辆的燃油效率标准,以及提议中的适用于新发电厂的标准。

然而,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前所未有,这让改善空气质量成为了移动的靶子。2006年到2010年间,中国的规划部门把重点放在一个大行业的一种关键污染物上。这种做法不无裨益,但并不足够,因为之前未能预见到的其他行业与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抵消了这方面的进展。很难看到,除去已有的尝试,中国还能如何从中央层面上进一步去除其能源体系中的碳;而目前的做法还不够成功,无法有效地保护气候。

许多环境经济学家指责强制推行技术应用的做法效率低下,提倡给排放定价,让市场而非政府来决定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如果说经济增长正在抵消中国规划部门的最大努力,那么利用市场的力量,或许会为一种更全面、真正涉及各个经济部门的解决方案带来最大的希望。

碳的定价可以用碳排放限额交易(cap-and-trade)体系来实现,也可以采用更直接的碳税。前一种方式已经在中国开始试验,后一种得到了财政部长楼继伟及数家知名研究机构的支持。

与这些机构类似,我们小组也研究了碳税政策的影响。我们估算,对二氧化碳征少量的税,从小税率开始,逐步上升到2020年的每吨10美元(约合61元人民币),就能极大地减缓排放的增长,同时对GDP的增长和消费没有多少长期影响。短期看来,一些能源密集型行业及部分人口会遭受损失,但碳税收入可以用作在调整期内对其进行补偿。这一结果令人信服,而且不限于中国;它证明了世界各地倡导碳税的声音背后同样的经济逻辑,而这种声音中也包括来自持各种政治观点的美国经济学家。

而且,具体到中国,碳税还能带来一种额外的巨大好处,会让随处可见的口罩背后浮现笑容。正是由于中国的严重污染主要源于煤炭与石油燃烧,碳税将会呈现一种强有力的附带效应:降低一系列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根据我们的估算,同样的税率到2020年可以每年阻止多达8.9万例的早逝,甚至还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当然,更高的碳税将会带来更大的健康收益。

尽管碳税不能取代综合的空气质量政策——其中包括增加对基础大气科学研究的支持——但它可以成为朝着精准的正确方向前进的有力开端。

这种方式提供了一种真正的机会,让中国在不付出多少经济增长代价的情况下,同时限制碳排放和空气污染,并且全部整合到一种相对直接的政策中。这个机会,恐怕无人能忽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地方。

克里斯·P·尼尔森(Chris P. Nielsen)是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中国项目执行董事。何门星(音译,Mun S. Ho)是项目经济学访问学者。他们是《中国更清澈的天空:协调空气质量、气候和经济目标的关系》(Clearer Skies Over China: Reconciling Air Quality, Climate and Economic Goals)的编辑。
《国际纽约时报》
翻译:陈柳、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美国军火贸易言行不一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Earn an MBA degree

Advance your career with an MBA Only $325 per credit hour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军火贸易言行不一
Oct 28th 2013, 23:49, by 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

哥斯达黎加圣何塞——我不认为美国作为世界领导者的日子已经过去。我这一生都十分仰慕我们的这位北方邻居。我相信它的强大——它的民主、它的开国者的智慧、它的人民的才智和多样性——为自己在这个世界里树立起了一种独特的威信。但是它的许多国民及其领导人似乎把这种威信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东西,仿佛它就是美国的财产。事实上,这种威信是必须去争取的,而当今的美国正在错失争取威信的时机。

联合国(United Nations)在4月通过的《武器贸易条约》(Arms Trade Treaty)就是这样一个机会,一定不容错过。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上月已经在这份条约上签字。条约需要经过参议院三分之二的议员投票通过才能正式生效,以美国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这对条约的成败极为关键。

但是条约会遭到强硬的抵制。詹姆斯·英霍夫(James Inhofe)和杰瑞·莫兰(Jerry Moran)这两位共和党参议员已经兴高采烈地宣布条约"到院前死亡",并称美国不应该批准它,因为朝鲜、叙利亚和伊朗都拒绝签署。他们断言,如果不这样做,美国会被"戴上镣铐"。

先生们,你们弄反了。这份条约禁止向侵犯人权的国家或个人出售常规武器,美国不会因此被铐住的。如果参议院没能通过条约,你们的国家倒是会被这种不愿意作领导的心态缚住手脚。声称希望世界更安全、更和平的美国,会在通往这个目标的道路上驻足不前,要等其他国家先行动了才行。

你们的这个国家,是全世界第一个拥有和唯一一个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是几乎仅凭一己之力入侵了伊拉克的国家;是看似准备好了对叙利亚采取单方面行动的国家。

那么它为什么会害怕在和平事务上带头呢?有一个原因很明显,就是美国步枪协会(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简称NRA)对美国的民选官员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我很少谈论NRA,因为我相信它在美国国内控枪问题上的立场该留待美国人和美国政府去解决。但是我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呼吁签署一份条约,对国际军火贸易进行管制。此前,数十年前就已经废除军队的哥斯达黎加目睹了针对其他中美洲国家无节制地出售武器所带来的惨剧。

NRA对《武器贸易条约》的抵制,是在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其他国家,对此我不能再保持沉默。它妄称条约侵犯了美国主权,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没有任何依据。不论如何去定义国家主权,如果这个主权包括向出现侵犯人权情况的他国出售武器的权利,那将是很可耻的。

我要对NRA说:如果非要强加意愿,强加到你自己国家身上,放过其他人。不要跟我们说一个单一利益的集团、一个国家的利益应该高于其他所有国家保护本国公民的权利。别跟我们提那些对美国宪法的误读了,你们把在你们的枪盒里放一支步枪的权利,和让一个儿童士兵手握AK-47的权利等同起来,起草宪法的先贤们看到了会被惊呆的。

你们应该做的是认真去看一看条约。你们会看到它支持的正是你们在捍卫的初衷:全体公民的安全,让他们不必遭受恐吓和压迫。

条约的生效将帮助美国重新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领导者。全世界高达1.7万亿美元的惊人军费开支,你们国家占去了将近一半,你们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储备。这个国家拥有无与伦比的经济力量,可以通过促进人类发展、管制流向恐怖分子和独裁者的武器、追求全球无核化的梦想,打击到恐怖主义和动荡的根源。但美国一直在等待别人先走出第一步。

如果华盛顿不能带头去向着这个目标努力,那么只有最狂妄的美国人才会认为,绝对不会有别的国家担起这个责任。

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Óscar Arias Sánchez)是前哥斯达黎加总统,1987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国际纽约时报》

翻译:经雷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吉普车撞击天安门金水桥原因待查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吉普车撞击天安门金水桥原因待查
Oct 29th 2013, 00:05, by 王霜舟

北京警方及国家媒体新华社称,一辆吉普车周一在北京的天安门前撞击行人后起火,造成5人死亡,包括车内的司机和两名乘客,以及38人受伤。

天安门位于紫禁城最南端,是中国政治权力中心的象征,上面悬挂者已故领袖毛泽东主席的画像。天安门及与其相邻的天安门广场过去一直是政治抗议的中心,最引人注目的一次是发生在1989年的被暴力镇压的示威集会。

目前没有迹象表明这是一起事故还是蓄意袭击。警方在其新浪微博账户发声明说,中午过后不久,一辆吉普车闯入长安大街便道,撞向金水桥护栏后起火,行驶过程中造成多名游客和执勤民警受伤。

新华社最初的报道称有3人死亡,11名执勤民警和游客受伤,在当天晚些时候又将伤亡人数上升到5人死亡,38人受伤。警方还未公布车内三人的具体信息,但称被撞死的两名游客,一名是菲律宾女子,另一名是来自南部广东省的男子。伤者包括三名菲律宾游客和一名日本游客。

天安门广场坐落在中央政府所在地的东南方,戒备森严,事情发生后,这里很快被封闭。据北京地铁系统的网上消息称,天安门广场东边的地铁站临时关闭,广场西部的地铁站也部分关闭。

上传到网上的照片显示一辆汽车被火焰吞没,黑灰色的浓烟从毛泽东画像前面滚滚升起。审查者迅速删除了这些照片以及微博上对这一事件的评论。

警方疏散了天安门广场上的游客,广场上只留下防暴警察、嗅弹犬、一辆装甲运兵车以及几辆警车。通往紫禁城的主要大门被关闭。长安大街上穿越天安门广场的路段禁止步行者和骑自行车的人通过,但机动车交通已经恢复。

大批失望的游客聚集在警戒线外,等待这条大街重新开放。当被问及为什么关闭人行道时,一名警察说,这是"一个特殊活动,但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活动。不用担心,明天就结束了。"

天安门很久以来一直是抗议和发表政治声明的地方,特别是在1989年血腥镇压抗议活动之后。2011年,据报道一名男子在这里点火自焚,这是2003年以来的第一起外界知道的自焚事件。2009年,在天安门广场东边的商业街王府井,有3人显然是出于抗议,将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车点燃。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纽约时报》记者。杰安迪(Andrew Jacobs)对本文有报道贡献,Chen Jiehao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