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1日星期二

纽约时报: 斯诺登视频现身呼吁保护用户隐私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斯诺登视频现身呼吁保护用户隐私
Mar 11th 2014, 11:12, by JENNA WORTHAM, NICOLE PERLROTH

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希望科技业认真对待用户和客户隐私的保护问题。

"想一想过去十年国安局(NSA)发生的事情,我们看到有两方势力在互联网上较量,"斯诺登本周一在"西南以南"大会(South by Southwest,简称SXSW)上通过视频会议对开发者和创业者们说。

"他们是在放火焚烧互联网的未来,"他补充说。"你们就是消防员。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来解决这个问题。"

斯诺登是前国安局承包商的员工,他泄露的机密文件曝光了政府庞大的监控网络。斯诺登向与会者表示,他们"可以保障人们对技术标准的权利"。

斯诺登说,他决定在SXSW大会上直接面向一些人讲话,这些人拥有的技能可以让政府机构监督公众的成本大幅增加——甚至可能导致无法监控。斯诺登说,过去十年中,政府放任NSA对数据进行大规模收集,削弱了互联网的安全性。

斯诺登去年夏天逃离美国,俄罗斯为他提供了临时庇护,现在他住在该国的一处秘密居所。美国指控他触犯了《反间谍法》(Espionage Act)。

斯诺登远程出席了这个活动,跟他同台发言的还有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首席技术专家克里斯托弗·索戈延(Christopher Soghoian),以及该组织的言论、隐私与技术项目主管兼斯诺登的法律顾问本·维茨纳(Ben Wizner),两人均亲临奥斯汀会场。这个活动对斯诺登进行了罕见的实况采访,由维茨纳主持。

斯诺登利用技术手段来掩盖行踪,​通过Google Plus的视频会议服务出席了这个活动——他和其他人捕捉了其中蕴含的讽刺意义,对此开了一些玩笑,因为他曝光的很多内幕都涉及谷歌。

斯诺登出现在一块按照设定显示了《美国宪法》(American Constitution)的绿屏前面,对全神贯注的观众们讲话,大家常常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数百人挤在一个展厅内听他发言,那些找不到座位的人沿着墙壁站立,或是坐在地板上。

这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由于很多人同时试图用设备发Twitter消息或是上网,互联网接入服务几度崩溃。斯诺登的连线也断了几次,部分是他用来掩饰自己位置的匿名性保护软件造成的。

斯诺登说,他希望向开发者、密码学者和隐私权益活动者发出战斗号召,呼吁他们开发更好的工具来保护技术用户的隐私。他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大家最终把加密视为一种必要的基本保障,而不是简单地斥之为一种"神秘的黑魔法"。

斯诺登说,最终这会"让我们重新拥有开放的、可信的互联网"。

他谈到很多价格便宜、随处可得的数字加密保护技术,但普通人要正确地使用它们却非常困难。

斯诺登指出,用户可以找到像Pretty Good Privacy或PGP软件这样的加密服务,以及Tor等匿名性保护服务,但它们不像谷歌的Gmail或Chrome浏览器那样方便易用。

他还赞扬了一些服务,比如应用程序套件Open WhisperSystems,它旨在让用户可以使用安全通讯工具,并且广泛地使用它们。

索戈延说,高科技业最终可以帮助公众解决安全问题。他说,"普通人往往不会去下载那些令人费解的安全应用,而是会使用手里已经有的工具",比如谷歌、Facebook和Skype等。

斯诺登反复强调,他并不想阻碍政府机构开展保护公民的工作,他担心的只是那些没有获得许可的监控活动。他说,如果美国政府及该国科技业不因滥施监控被问责,那么外国公司和机构可能也会觉得可以随便采取类似的监控手段和政策。

他说,公司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应该"按需要来限制保留的时长"。

斯诺登本周一的发言,跟他向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议员做的证词一致;在上周五公布的那份证词中,他说有针对性的监控是可以接受的。

在奥斯汀SXSW大会上,斯诺登还回答了一个通过Twitter提出的问题:是否存在真正有安全保障的数据,不会被心怀恶意的黑客或国安局这样的机构所左右。

"我们这样来说吧,"他笑着回答。"美国政府已经针对我个人组建了一个庞大的调查组,调查我跟一些记者的往来,但他们仍然不知道我把哪些文件给了记者,记者掌握了哪些文件,没有掌握哪些文件,这就是加密工具的功劳。"

斯诺登的发言获得了与会者的鼓掌和欢呼,但这个活动也招致了一些批评。有人质疑它的形式:索戈延的评论占用了一半的时间。

在这个活动开始之前,堪萨斯州共和党众议员迈克·庞皮欧(Mike Pompeo)写了一封信给SXSW组织者,呼吁他们取消整个活动。

SXSW组织者把"隐私和监控"作为了该活动技术部分的一个基本元素。上周末,维基解密(WikiLeaks)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也通过视频会议发表了讲话。

斯诺登在视频会议上衣着光鲜,穿着白衬衫和灰西装,他说即便自己现在面临着起诉,被很多人视为叛徒甚至更糟,他也没有对自己的所做所为感到后悔。

"我宣过誓要支持和捍卫宪法,而的确出现了大规模的违宪行为,"他说。

Jenna Wortham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报道,Nicole Perlroth从旧金山报道。

翻译: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波士顿马拉松赛安保大幅升级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波士顿马拉松赛安保大幅升级
Mar 11th 2014, 09:34, by KATHARINE Q. SEELYE

波士顿——在漫长、寒冷的冬季里,波士顿筹备了一场仪式来纪念去年马拉松赛上遇难和受伤的人们,他们在周一还说,将举办一场有史以来最大、最安全的赛事。

第118届波士顿马拉松赛定于4月21日举行,已经吸引到多达3.6万名选手报名,这是赛道的容纳极限,比去年多了9000人。这些选手中有数千人曾在去年爆炸发生后被迫中断比赛,还有数千人是想表达与波士顿的同心协济。(目前的纪录是1996年马拉松赛一百周年庆典时创下的,当时有3万8708人参赛。)

观众人数预计将是通常的两倍,达到至少一百万人,他们会分散在全长26.2英里(约合42.1公里)的赛道上,其中很多人会在位于博伊斯顿街的终点线,造成三人死亡、260人受伤的两枚炸弹就是在那里引爆的。

安保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一个原因是这项赛事全程途经八座城镇,赛道两旁都会有观众。

公共安全官员周一在这里的新闻发布会上简要介绍了他们的安保计划,称将部署超过3500名警力,是去年的两倍。计划中包括便衣警察、私营安保承包商、不计其数的安保检查点,配备金属探测器、炸弹嗅探犬和成百上千个监控摄像头。

有关方面呼吁观众使用透明塑料袋携带他们的随身物品,以便加快安检进度,不要使用背包或便携冰盒,穿有口袋的背心,或推婴儿车。小于5×15×5英寸(约合12.7×38.1×12.7厘米)的腰包可以携带。

官员称,为了准备今年的马拉松赛,他们已经和世界各地的安保人士会面过,包括和纽约市警察局以及伦敦的安全官员进行的数次会谈。

"我们必须在110%的时间里保持不犯错;坏人只需要走一次运就足够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驻波士顿办公室助理特工主管基耶伦·L·拉姆西(Kieran L. Ramsey)说。

尽管安保大幅升级,官员们还是表示,他们不希望让波士顿显得如临大敌,他们会努力保持节日的气氛和赛事的传统特征,这是全世界连续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中最古老的一项。

"我们可以保证参赛者和观众整体上不会感到有什么影响,他们可以尽情享受一个欢快、喜庆、老少咸宜的节日,"马萨诸塞州紧急事务管理署(Massachusetts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署长科特·N·施瓦茨(Kurt N. Schwartz)说。

波士顿体育协会(Boston Athletic Association)表示,今年将禁止未注册跑者参赛,这些直接跳进赛道的人被称为"劫匪"(bandit)。但施瓦茨反对发布这样的禁令,称警方会根据具体案例进行处理。

赛事是在爱国者日进行的,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1775年的列克星敦和康科特之战而设立,时间是在每年四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只有少数几个州在庆祝这个节日;在马萨诸塞州,这一天学校会放假,从而让马拉松赛愈发显得热闹。

"我想鼓励大家都走出家门,"马萨诸塞州警察局(Massachusetts State Police)负责人、总警监蒂莫西·P·阿尔本(Timothy P. Alben)说。"欢庆爱国者日和学校假日,这是展现美国公众的坚韧不拔的机会。那天在芬威公园还有红袜队的比赛。我非常希望人们能到外面来。"

4月15日,也就是去年举办马拉松赛的那一天,一个几百人的队伍会在博伊斯顿街游行,一直走到终点线所在的波士顿公共图书馆(Boston Public Library)。

在炸弹引爆的两个地点将摆放花圈。下午2:49,也就是第一枚炸弹爆炸的时候,全市教堂会响起钟声,官方说钟声代表着这一地区的哀悼和重生。

翻译:经雷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马航假护照登机突显航空安全漏洞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马航假护照登机突显航空安全漏洞
Mar 11th 2014, 07:25, by ERIC SCHMITT

华盛顿——本周一,由舰艇、飞机和直升机组成的庞大队伍仔细搜索着越南以南海域,以寻找马航失联客机,与此同时,航空安全专家表示,相关方面发现有两名旅客用被盗护照登机,此事表明,自2011年9月11日袭击事件发生后建立起来的航空安全程序存在一个重大的漏洞。

国际刑警组织在2002年创建了失窃及遗失护照数据库,这座数据库不断扩大,至今已存储了超过4000万份文件,可供各国政府筛查在全球非法流窜的恐怖分子、走私者或诈骗者。不过,根据国际刑警组织的消息,只有三个国家在利用国际刑警组织的被盗护照数据库系统性地筛查旅客,它们是美国、英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马航失联班机是于上周六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的,使用被盗护照登机的两名男子并没有遭遇护照筛查。国际刑警组织表示,去年,全球有逾10亿人次的旅客在护照没有与国际刑警组织数据库进行比对的情况下登机。

国际刑警组织总干事理查德·K·诺布尔(Ronald K. Noble)在周日发表的一则声明中说,"如果马航和全球其他航空公司都能把出发旅客的护照细节和国际刑警组织的数据库进行比对,我们现在就不需要揣测,利用被盗护照登上MH370班机的是不是恐怖分子。我们就能够确认,没有任何旅客用被盗护照登上了班机。"他指的是失联的马航班机。

执法和反恐官员于周一表示,被盗护照也许和飞机的遭遇没有丝毫关系。不过,他们表示,此次事件突显过去十年构建的安全防御系统存在缺陷,该系统的目的是防范偷渡、贩卖人口、毒品走私和其他违法交易。

国际刑警组织的数据库显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就在人们重新聚焦这个关键数据库的同一天,对失联航班及机上239名乘客与机组人员的搜索正因大量虚假线索而受阻,这些虚假线索似乎突显了调查人员对上周六消失的飞机的下落一无所知。马来西亚官员在周一晚间表示,他们正在大幅度扩大搜索范围,包括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水域,该地距失联航班最后报告的位置有数百英里。

飞机消失的诸多恼人谜题之一是设法确认持被盗护照登机的两名旅客的真实身份,这两本护照是过去两年间被盗的,原主是两名在泰国旅游的欧洲游客。一名美国高级执法官员于周日表示,泰国官员正在调查在旅游胜地普吉岛活动的一个所谓的护照盗窃团伙。他指出,前述两本护照都是在普吉岛被盗的,毒贩常常会在那里使用假证件。

有关当局周一表示,过去十年里,全球各国的政府斥巨资在护照上印制了水印,还在证件上加入了密码验证信息,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对抗越来越老练的护照盗窃团伙和伪造者。不过,国际刑警组织的绝大部分成员国依然没有和该组织的被盗护照数据库联网,这些成员国只是设立了一个与此相关的中央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可以根据具体要求,或者在紧急情况下核查护照。马航公布MH730航班的旅客名单后,国际刑警组织各成员国便采取了这种做法。

一些官方机构周一表示,一些航空官员坚持认为,接入国际刑警组织的失窃护照数据库会是一项耗资巨大且效率低下的过程。国际刑警组织的官员对这样的描述进行了反驳。"涉及的成本不过是象征性的,"国际刑警组织的一名官员称,"我们说的可不是要花几百万的事情。"因为该机构的相关规定,这名官员要求匿名。

这名官员表示,国际刑警组织也愿意为提出请求的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

"不管最终是否涉及恐怖主义,这起事件的确揭示了全球范围内一个潜在的危险区域,"前美国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官员马克·多姆布罗夫(Mark Dombroff)说。他现在是麦肯朗律师事务所(McKenna Long & Aldridge)华盛顿办事处的合伙人,专门研究航空问题。

美国调查人员已多次就外国合作伙伴无力或不愿应对虚假旅行证件的事情发出警告。

"在很多国家,包括假护照和假签证在内的虚假旅行证件很容易获取,那些想用虚假身份旅行的人便可以使用这些证件,"国会下属的调查机构政府问责局(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在2011年6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该报告指出,这个问题在肯尼亚很普遍,"在那里,长得像某个持有合法旅行证件的索马里裔美国人的个人可以欺骗性地使用这种旅行证件,非法出行。"

此外,该报告还称,一些国家没有坚持通报遗失或被盗的旅行证件,或是没有接入国际刑警组织的失窃护照数据库,这就"为冒名顶替者使用合法护照提供了便利"。

在2003年5月的一份报告中,政府问责局援引国务院(State Department)的数据称,"比利时的护照盗窃和伪造活动增强了恐怖分子自由旅行的能力"。

维基解密(WikiLeaks)披露的电报里充满了美国驻外外交官提醒防范虚假旅行证件的例子。"台湾当局已多次提出遗失/被盗台湾护照数量快速增长的问题,"2006年的一份电报称。这份电报还指出,这些护照"正在变成在全球活动的罪犯优先选择的旅行证件"。

国际刑警组织的失窃护照数据库——该组织管理的14个单独数据库之一——在2002年时只记录了几千本护照,接受了几千次查询,而现在,该数据库已包含167个国家提交的超过4000万份证件,每年接受的查询次数超过8亿次。该组织称,美国每年查询该数据库的次数超过2.5亿次,英国超过1.2亿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超过5000万次。

国际刑警组织在诺布尔的声明中称,该数据库提供的结果平均每年会有6万次"命中",即将机场或其他口岸收到的护照与成员国提交给该组织的遗失或失窃护照匹配起来。

国际刑警组织的官员称,前述护照的大部分持有人是在报告自己护照遗失或被盗后重新找到了护照,并继续使用。但他们称,该数据库在逮捕许多逃犯和恐怖活动嫌疑人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据国际刑警组织的网站称,去年12月,一名45岁的美国男子在马尼拉国际机场被拘留,原因是他持有的是国际刑警组织数据库登记在案的护照,由此触发安全警报。当时的核查行动是为在缅甸举行的东南亚运动会(Southeast Games)采取的安全措施之一。国际刑警组织没有透露那名美国人的身份。

2011年3月,因与2007年的一起恐怖主义爆炸事件有关而遭通缉的一名马尔代夫公民被捕,被捕时离他的护照触发国际刑警组织的警报不足六小时。当时他试图从巴基斯坦取道斯里兰卡,前往马尔代夫。

Andrew W. Lehren和Kitty Bennett对本文调查有贡献。

翻译:张薇、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死守7.5%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死守7.5%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Mar 11th 2014, 07:15, by MICHAEL FORSYTHE

生活中没什么事能确保万无一失,但中国强大的经济规划机构的一名研究员说,有一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今年7.5%的经济增速。

做出上述承诺的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旗下一家研究所的研究员宋立,他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和金融方面的研究。周一,中共的旗舰报纸《人民日报》援引了宋立的说法。宋立分析说,去年年末公布的经济举措将带来"改革红利"。他说,加上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趋势明显,这意味着"全年7.5%左右预期目标是有保障的"。

中国总理李克强上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宣布,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7.5%"左右",与去年持平,但低于这之前8%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但他没有保证一定能达到这一增速,他说,要实现该目标必须要付出"艰辛努力",并且表示,中国过去不惜一切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模式"低效盲目",是中国严重空气污染的原因。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驻香港的大中华区研究负责人王志浩(Stephen Green)说,信贷增长放缓,加上房地产市场走软,可能让中国难以通过政府政策来实现经济的加速增长。11月,中共在一次会议上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广泛措施,包括更加重视市场力量,以及限制国有公司在一些领域的势力。

"尽管政府明显想要推行有意义的改革措施,我们能否在2014年获得'改革红利'还是未知数,"王志浩在一封邮件中表示。"相比之下,信贷增长的减缓将拖累经济增长,而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似乎也正在放缓。因此,我认为,要达到7.5%的增速实际上很难。"

宋立的分析让人联想起李克强曾表示将努力杜绝的一种心态:不顾一切推动经济增长,而正是这种做法助长了地方债务、浪费性支出和严重雾霾。多年以来,各级政府官员遵守着"保八"这一最高准则,即竭尽所能确保8%的增长目标。8%的经济增速被认为是必要的最低水平,将为从农村迁徙到城市的大量人口制造足够就业机会,并保持社会稳定。

但如果你是一名投资者或商人,宋立作为政府研究人员所做的这个保证,可能提供了一种这个世界上难得的确定性。

在1956年的经典电影《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中,已故演员尤尔·伯连纳(Yul Brynner)扮演了法老拉美西斯(Rameses)。他在电影中的一句台词用在这里可能再恰当不过了:"既然写了,就要做到。"

翻译: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日本称不修改就“慰安妇”道歉的河野谈话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日本称不修改就"慰安妇"道歉的河野谈话
Mar 11th 2014, 04:41, by MARTIN FACKLER

日本的一名发言人在周一表示,日本不会修改对二战期间被迫在军队妓院服务的女性做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道歉声明,即便该国已经开始重新审核声明所依据的证词。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Yoshihide Suga)告诉记者,安倍晋三首相(Shinzo Abe)领导的保守派政府无意修改1993年发表的道歉声明,即河野谈话(Kono Statement)。该道歉声明首次承认,日本皇军至少间接参与了强迫"慰安妇"为日本士兵提供性服务的活动。"慰安妇"是对这些女性的委婉称呼。

菅义伟的此番言论是为了回应韩国方面的批评。两周前,他曾宣布,日本政府将重新审核道歉声明所依赖的证据。这引发了韩国的强烈批评,因为很多慰安妇来自这个前日本殖民地。当时,菅义伟表示,日本政府将成立一个专家小组,重新审核支撑该声明的证据。相关证据大部分是16名年长的前慰安妇20年前提供的证词。

迫于民族主义议员的压力,菅义伟宣布进行重新审核。这些议员谴责"河野谈话"是韩国引领的诽谤日本的行动的结果,称那些女性只是想要挣钱的普通妓女。韩国领导人及一些分析人士警告称,安倍晋三在担任首相之前,也曾公开质疑这些女性是否受到逼迫,他或许会采取措施,废除道歉声明。

韩国做出了强烈回应,其外长尹炳世(Yun Byung-se)上周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表示,日本是在侮辱"受害者的名誉与尊严"。此举还促使美国表达了担忧之情,看到历史纷争致使其两大亚洲盟友——日本和韩国产生分歧,这让美国愈发担心。

然而,其他分析人士表示,审核之举可能只是一个政治策略,旨在安抚安倍晋三的右翼支持者,而不会真正改变日本的政策。周一,菅义伟似乎也做出了相关暗示,称日本将会秘密进行重新审核,而且不会修改道歉声明。

他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不打算重新考虑河野谈话。"该声明由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河野洋平(Yohei Kono)发表,因而以他的名字命名。

翻译:许欣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马航失联客机乘客家属悲愤难抑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马航失联客机乘客家属悲愤难抑
Mar 11th 2014, 03:49, by BREE FENG, 黄安伟

这不是一次轻松的会面。本周一上午,在北京的一家酒店里,四名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雇员站在一个闷热的房间前方,双手垂在身体两侧,一边发布关于MH730次失联航班的又一些坏消息,一边躲避愤怒的听众扔过来的水瓶。

坏消息的意思是没有消息。截至当时,乘客们的亲友已经等了超过48小时,为失联航班的情况焦虑哭泣。该航班于上周六一早飞离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却没有抵达北京,机上载有239名乘客,其中大部分是中国人。

一名男子用中文叫喊,"所有马来西亚人都是骗子!你们知道'骗子'的意思吗?"

他对四名马航雇员中仅有的一名女性喊道,"你用英文告诉他。"这名女性是翻译,其余三人是马航的高级经理。

他们没有回应这个中国人的话。翻译是否翻了这句无礼的言辞也不得而知。

这场拷问继续了20多分钟。近百人挤进了这个房间,有些人站到了椅子上,以便获得更好的视线。官方禁止记者入内,不过,还是有几个记者悄悄地溜了进去。

马航雇员试图改变话题,转而讨论周一的目标,亦即组织焦虑的亲友前往马来西亚。

雇员们提出了几个选项。例如,他们表示,乘客的家人可以去吉隆坡待一周,也可以在北京待上一周等待消息,然后再决定是否前往马来西亚。他们表示,一周期限不是定死不变的,也可能会延长。

前述马航高管之一王明财(Ignatius Ong Ming Choy)说,"我现在想知道,有多少人想立即前往吉隆坡,有多少人想留在北京?"

就在这时,有人朝他站的方向扔出了第一个水瓶。

不过,人群中的其他人试图让局面平静下来。有人喊道,"这没有任何好处。"马航的雇员则静静地站着。

他们要众人举手示意,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去马来西亚,举起来的手屈指可数。房间里的大多数人嚷嚷着他们不会离开。至少又有两个水瓶被扔了出来。

几小时之后,中国官员在当日下午单独会见了乘客家属,然而,亲友们的愤怒情绪一如既往。这是中国官员首次出现在丽都酒店,自上周六以来,这里就成了马航为乘客亲友准备的主要聚集地点,这些亲友大多都是中国人。他们一直挤在宴会厅里等待消息,已待了好几个小时,其间偶尔会歇一歇,去饭店大堂的餐厅吃点东西。

房间里的许多人都来自北京,但也有一些看上去是从老家远道而来的人。来自江苏省的一名上了年纪的男子身穿深色灯芯绒夹克,平静地坐在宴会厅的一侧,等着儿子回到自己身边。一名年轻的马航员工给他倒了水,询问了他的情况。

四名中国官员分别来自外交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北京市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海上搜救中心。随着会议的进行,人们变得更加心烦意乱。

这些官员先是向听众介绍了持续进行的搜救行动,然后便开始回答问题。他们传达了两层意思:中国政府正在竭尽所能,但从根本上来说,MH370航班是他方的责任。

"主要责任在谁?"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志说,"主要责任显然属于马来西亚航空。"

随后,刘志告诉会上的听众,他们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

他还表示,如果中国政府不介入,马来西亚的应对质量肯定会更低。"不可能是现在这种水平,"他说。

来自民航局的那名官员则称,中国政府将于周一派一个团队前往马来西亚,不等马来西亚政府邀请。

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说,自己的一个朋友与那架飞机的一名乘客相识,言语之间流露出了个人感情。他用平静的语调向与会者保证,自己理解他们的焦虑和痛苦。

他说,外交部部长王毅"一天打好几个电话",询问关于失联飞机的情况。

到这时,人群中的大部分人开始安静地倾听。有几个人在擦眼泪。然而,现场依然有愤怒的火花。

"你们为什么不给我们答复?"其间有一次,一名中年女子尖叫着打断了发言人的话,她的朋友则试图安慰她。"你知道我们有多痛苦吗?那是我们的孩子!"

朋友安抚住了她。她坐下了,依然很痛苦,但却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我没哭,"她说,"我没眼泪了。"

当天一整天,身着亮蓝色背心的马航员工一直在那个房间里穿梭,为等候在那里的人送上瓶装水。屋子的一面墙边摆好了一些桌子,中国人可以在那里找人帮忙填写护照、签证和酒店房间申请材料。在一个角落里,有人已经搭起了一个临时摄影室,供人们拍摄护照用的照片。

黄安伟(Edward Wong)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翻译:张薇、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关于马航失联客机命运的种种猜测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关于马航失联客机命运的种种猜测
Mar 11th 2014, 02:45, by MATTHEW L. WALD

华盛顿——看着座椅靠背显示屏上的飞机图标在地图上滑行,人们很容易忘记,飞机实际上非常小,飞机执飞的航线范围却非常广阔。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六凌晨在泰国湾上空消失的马来西亚航空(Malaysia Airlines)那架航班依然没有下落,全世界这才想了起来,如果一架以每分钟10英里(约合16公里)的速度在5英里高空飞行的飞机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它在坠落前飞过的陆地或是水域——将会非常广阔。

这架消失的航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目前还是只有猜测。该航班从吉隆坡起飞,目的地是北京。不过,全美航空(US Airways)退休机长、泛美航空(Pan Am)前首席事故调查员阿尼·赖纳(Arnie Reiner)指出,"如果飞机在下降过程中莫名其妙地调了头或是偏离了航线,出事地点可能会在飞行数据消失时飞机所在地90或100英里开外的地方。"

尚不清楚这架马来西亚飞机是否偏离了预定航线,也不清楚飞行员在最后一次联系后还能驾驶飞机飞多久。假设飞机依然是在动力的支持下飞行,或是在飞行员的控制下滑翔,潜在搜救范围将会非常大,覆盖数千平方英里的区域。两天多一无所获的搜救之后,马来西亚官员周一扩大了搜救范围。

对计划正常降落在某个机场的机组成员而言,经验法则是,高度每下降三千英尺,相应地要有三英里的水平飞行距离。因此,如果一架在3万英尺高空飞行的飞机关闭引擎滑行下降,它将会再飞大约90英里,然后才能抵达高度接近海平面的跑道。

事实证明,并非所有坠海飞机都难以寻找。1999年10月31日,埃及航空(Egyptair)990航班在距南塔克特岛60英里的地方坠毁,调查人员很快断定那架失事的波音767飞机是在沿直线飞行。第二天,海军搜救人员就接收到了飞机黑匣子数据记录仪的声脉冲发送器发出的信号。

然而,有时候确实需要一个漫长的搜索过程。法国航空公司的447次班机于2009年6月在大西洋上空消失之后,人们花了5天时间来寻找残骸遗迹,又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来寻找黑匣子。与此相似,南非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机于1987年11月坠毁,人们直到1989年1月才锁定了驾驶舱数据记录仪的位置。记录仪显示,飞机是因为机舱起火而坠毁,并不是因为恐怖袭击,因此,人们没有继续搜寻机上的另一个黑匣子,即飞行数据记录仪。

驾驶员还有一条经验法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没有收到马航失联航班的求救信号。驾驶员在设定紧急情况下的任务缓急时有一条排序准则,即飞行、导航、通讯联络。首要的任务是让飞机继续飞行。向地面的空中交通指挥员通报飞机现状被排在第三位,因为通报现状不太可能对化解驾驶舱内的危机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论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危机。

官员们尚未排除马航失联航班遭受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尽管如此,目前当局还没有公布任何人为破坏的证据。没有团体声称对失联航班的失事负责,不过,退休机长赖纳提到了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当时,一架747客机在苏格兰洛克比上空爆炸,"炸毁泛美航空公司的103次班机时,卡扎菲(Qaddafi)的手下并没有公开谈论此事。"

发现并找回飞机残骸尤其是黑匣子之前,我们多半无法解开其中的谜团。飞机残骸本身就可能提供重要的线索,包括飞机是否是在飞行中解体的,是否遭遇了爆炸,是否发生了严重的机械故障。在大多数坠机事件中,找出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甚至是几年。

来自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简称NTSB)、联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和波音公司的一队美国专家已奉命前往失联区域,正在等待具体的任务。NTSB女发言人凯莉·南泰利(Kelly Nantel)表示,队员们"随时准备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

翻译:陈亦亭、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马航失踪客机搜救工作迄无进展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马航失踪客机搜救工作迄无进展
Mar 10th 2014, 23:44, by THOMAS FULLER

马来西亚雪邦——搜寻失踪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喷气式客机的工作,周一因为若干假线索而毫无进展,这突显出调查人员对这架周六消失的飞机所知甚少。

越南当局表示,泰国湾的一个疑为救生筏的漂浮物被确认是一个大箱盖。在马来西亚水域发现的浮油并不含有飞机燃料。而最初被认为是飞机尾翼的一个漂浮在泰国湾的物体,实际上只不过是"绑在一起的木头",此说来自一位马来西亚官员。

至今仍未找到飞机的任何痕迹,这让人们提出的一个问题:那些在越南南部海域搜寻的船只、飞机和直升机,其中一些船只和飞机还使用了高尖端设备,它们搜寻的地点是否正确。马来西亚官员周一晚些时候说,他们正在扩大搜寻范围,将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北部的海域也包括进来,那里是距这架飞机的最后报告位置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

这架航班号为MH370的波音777型飞机于周六凌晨从吉隆坡起飞,飞往北京。起飞后不到一个小时,班机与地面控制人员失去联系,当时飞机正在泰国湾上空,即将进入越南领空。美国和马来西亚官员说,波音公司的官员和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United States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的调查人员已于周一开始与马来西亚官员进行有关协商。

马来西亚政府向外国情报机构提供了两位男子的照片,这两人持单程机票和偷来的护照登上了飞机,被盗护照分别来自意大利和奥地利。目前尚不清楚这两位男子与飞机的失踪是否有任何关系,马来西亚官员的描述只是称他们"不是亚洲人"。

这两名男子的机票是在泰国度假城市芭堤雅出的。当地警方称,这两张机票是一个伊朗男子购买的,警方只知道他被称为阿里先生(Mr. Ali)。

北京显然不是那两位男子的目的地。芭堤雅警察局长素帕猜·普依咖乌库姆(Supachai Phuikaewkhum)周一晚些时候在接受采访时说,阿里是那家旅行社的常客,他对旅行社工作人员说,他需要从吉隆坡到两个欧洲城市的最便宜的机票。素帕猜说,"旅行社工作人员建议多次转机的航班会更便宜,于是他选了这条航线。"

马来西亚官员说,正在同时展开对一个可能的护照走私团伙的调查。

这架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飞机并不是第一架神秘失踪的现代飞机。搜寻者有时要花数月时间才能找到失事飞机的残骸,如果失事地点偏远、而且天气条件很困难的话。但就MH370的情况来看,自从其失去联系之后,天气一直很好,而且飞机最后一次报告位置所在的水域也相当浅。

泰国湾有很多渔船、商船活动,还有天然气钻井,这里水深不超过80米。与此相比,2009年在大西洋上空失踪的一架法航(Air France)飞机,是在约3960米深的海底找到的。

多个国家的飞机和船只也加入到了搜寻工作中,其中包括美国的P-3C猎户座(P-3C Orion)军用飞机,该机的雷达系统能够找到像篮球那样小的漂浮物的位置。一架美军猎户座飞机用了周一的部分时间,在泰国和马来西亚同处的马来半岛以西的海域进行了搜寻,那里距离MH370最后一次报告的位置有好几百公里之远,该位置在马来半岛以东,这表明官方对这架失踪飞机位置的不确定性有多高。

马拉西亚当局称,他们没有排除任何可能性,包括恐怖袭击 、飞机被劫持、驾驶员自杀或机械问题。

在失去联系60个小时以后仍然没有关于这架飞机的任何消息,这让在北京的失踪飞机乘客的家属在周一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十分愤怒,一名男子还朝该航空公司高官扔了水瓶。

另一位男子用中文大喊道,"马来西亚人都是骗子!你知道'骗子'是什么意思吗?"

有关马来西亚对这次危机处理得好坏的看法不一。中国国家媒体报道对马方持批评态度,而且有时还语调蔑视;《京华时报》周一的一篇文章称,"马来西亚、越南这些国家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没有专业的搜救团队。"

但美国第七舰队(United States Seventh Fleet)的一位发言人则表示,马来西亚救援队在"组织工作上表现十分出色"。美国第七舰队已派出两艘战舰协助搜寻,发言人威廉·马克斯准将(Cmdr. William Marks)称马来西亚救援人员"十分高效、很专业"。

马来西亚当局和一个独立的飞机定位机构给出的这架飞机的最后已知位置坐标差不多,都在从马来西亚海岸到越南最南端的直线距离不到一半的地方。马来西亚的计算用的是来自军用和民用雷达的数据;而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飞机定位公司Flightradar24用的是一个不同的无线电信号接收网。

Flightradar24的共同创始人之一、米卡埃尔·罗伯特松(Mikael Robertsson)说,该公司的计算机没有记录到失踪飞机最后两次报告位置中的任何高度数据,这两次位置数据收到的时间间隔约为30秒。他说,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解释是,来自另一架使用同样频率发送信号的飞机的无线电干扰,他说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另一种解释是,飞机的应答器在飞机失踪前一分钟,由于机上发生了某种未知情况,停止了高度数据的接收。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克里米亚危机再次挑起主权与自决权之争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克里米亚危机再次挑起主权与自决权之争
Mar 10th 2014, 23:52, by PETER BAKER

华盛顿——他们想从这个在他们看来怀有敌意的国家脱离出去。中央政府高声制止,说这种行为违反了国际法。但是,在一支强大的外国军队的帮助下,他们成功地切断了联系。

1999年,科索沃从塞尔维亚独立出去的事情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引起了深刻的矛盾,两国关系的恶化因此持续了数年之久。科索沃的独立要求在2008年实现,华盛顿对这种诉求表示支持,而在莫斯科看来,这种做法是对塞尔维亚主权的侵犯。

在15年后的今天,这对冷战冤家再次出现矛盾,但这次他们迅速地交换了立场:俄罗斯大力宣扬克里米亚有权从乌克兰独立出去,而美国则称这种举动并不正当。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对峙,再次提出了关于民族自决和国家领土完整的争论,而这项争论已经持续了几百年之久。

克里米亚的冲突与科索沃事件并非完全一致,尤其是当俄罗斯要求在3月16日通过公决来解除克里米亚与乌克兰的关系,让其重新加入俄罗斯时,俄罗斯军队已经进驻克里米亚半岛。虽然美国对科索沃进行了军事干预,但是它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将科索沃据为己有。然而,目前的情况再次表明,虽然人们一直在强调所谓的宏大原则,但对于某个地区能否独立出去,各国的接受程度往往还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看看美国近年来对各地区独立诉求的不同态度:

车臣?不行。

东帝汶?可以。

阿布哈兹?不行。

南苏丹?可以。

巴勒斯坦?情况很复杂。

这在西方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英国不希望苏格兰独立,西班牙不想让加泰罗尼亚独立。毕竟,美国也是通过革命诞生的,它脱离伦敦的政府独立时,也没有征得中央政府的同意——可奥巴马政府却坚持认为,克里米亚的独立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同意。后来,年轻的美国又打了一场内战,目的就是不让南方独立出去。即便现在,德克萨斯州仍会偶尔谈论独立问题。

"没有哪个国家会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保持同样的立场,"国际战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的俄罗斯问题专家塞缪尔·查拉普(Samuel Charap)说。上周,查拉普在莫斯科时说,俄罗斯在为自己干涉克里米亚局势的行为辩护时,反复提到了科索沃这个先例。"就好像在说,'你们就是这么干的。你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们也没什么不同。'"

俄罗斯还举例说明,提到了即将就是否要从英国独立出去进行投票的苏格兰。但美国官员指出,没有哪一个国家曾派遣军队进驻爱丁堡来取代当地政府,然后安排几年后在重兵把守之下举行投票。他们认为,克里姆林宫是在尝试用科索沃的局势做一个不恰当的比较,来给自己出兵他国及强占领土的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

"它们根本完全不同,"奥巴马总统的副国家安全顾问本杰明·J·罗兹(Benjamin J. Rhodes)说。"你不能忽视其来龙去脉,这件事发生在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侵犯的几天后。这并不是个能让人们自己做决定的自由环境。"

虽然国家主权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648年的《威斯特法利亚和约》(Treaty of Westphalia),但在冷战结束后的20多年里,这个问题对于美国总统来说尤为棘手。苏联解体后,脱离出来15个独立国家,乌克兰就是其中一个。后来,这些新产生的国家中,有几个自己也遭遇了分离主义运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的车臣、摩尔多瓦的特朗斯尼斯蒂尔、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以及阿塞拜疆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虽然一战后,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支持相关地区自行决定是否独立,但是与大多数强国一样,美国基本也希望能保持稳定和现状,所以它大体支持保持原有的边界线。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甚至把鲍里斯·N·叶利钦(Boris N. Yeltsin)比作了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受到地毯式轰炸后,华盛顿有许多人都对这个类比后悔不已。

"从威尔逊时代起,自决就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原则,实施起来更有天大的麻烦,"曾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担当无任所大使的斯蒂芬·谢斯塔诺维奇(Stephen Sestanovich)说。他新近撰写了一本名为《极大》(Maximalist)的著作,主题为美国外交政策。"有一点保持了一致:它不能被大国用作分裂邻国的大棒。俄罗斯自身在这一问题上的纪录不能让人对它有什么信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在车臣打了两场激烈的战争,正是为了阻止它今天在克里米亚鼓励的那种分离主义。在支持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针对反对派武装的内战时,俄罗斯主张,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在乌克兰问题上,这一主张却正好反了过来。

当然,导致苏维埃帝国四分五裂,让独立后的各国大伤元气的那种内讧并不局限在东欧。不过,它近年来在西方上演的时候,更多采用的是政治与法律程序,并没有诉诸军事手段。

比方说,今年9月,苏格兰将就分离问题进行公决,而此次投票获得了伦敦的默许。加泰罗尼亚地区计划在11月进行从西班牙独立的投票,不过马德里政府认定它违法。魁北克分别于1980年和1995年进行了从加拿大独立的公决,未能成功。上周,魁北克的分离主义政府还在讨论,是否要再次发起公决。

然而,科索沃才是让欧洲深陷分歧的例子。南斯拉夫解体后,代表阿族少数族裔的反对派武装科索沃解放军(Kosovo Liberation Army)在与塞族政府的斗争中身陷困境,遭到政府的强力打击,直到克林顿总统1999年出手干预,让北约进行了为期78天的轰炸。

科索沃于2008年宣布独立。美国的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政府予以承认,英国、法国和德国也如此。可是,俄罗斯与西班牙坚决反对。后来,国际法院(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裁决,科索沃宣布独立一事合法。

曾担任克林顿政府巴尔干问题特别代表的詹姆斯·W· 帕迪尤(James W. Pardew)说,"我们从未把这看成是创下先例,不过,有些国家当时这样认为,今天依然如此。"

在布什政府担任国务院首席法律顾问的约翰·B·贝林杰三世(John B. Bellinger III)则称,"我们很谨慎地强调,科索沃是特例。我们喜欢说它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创造一个可能在其他任何地方复制的先例。"

然而,克里姆林宫并不这么看。自那以后,俄罗斯将科索沃引为在格鲁吉亚等地支持亲莫斯科的分离主义共和国的正当理由。2008年,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并在西方的反对声中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

华盛顿的研究机构国家利益中心(Center for the National Interest)认同莫斯科的观点。中心主任德米特里·K·西梅斯(Dimitri K. Simes)认为,"科索沃在很大程度上开了法律先例。尽管合法、民主且大体亲西方的塞族政府强烈反对,科索沃还是取得了独立。"他还表示,相比之下,基辅的亲西方政府"缺乏合法性",因为它是通过颠覆民主选举出来的总统而掌权的。

奥巴马政府坚称,两件事没有可比性。白宫官员表示,由于暴力镇压,塞族政府丧失了统治科索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尽管俄罗斯提出了种种说法,但很难找到克里米亚发生了针对俄语人口的此类暴行的证据,可以说完全没有。

"基辅政府没有对克里米亚民众施加压迫或反人类罪行," 罗兹说。"没有丧失合法性一说。"

翻译:陈柳、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朝鲜政权的“饥饿游戏”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朝鲜政权的"饥饿游戏"
Mar 10th 2014, 23:39, by 乔舒亚·斯坦顿, 李成允

在联合国调查委员会(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f Inquiry)上月公布的朝鲜报告中,包含了诸多悲剧性的发现,以致于让人难以理解其中描述的种种罪行的规模之大。不过,为了已经去世与一息尚存的朝鲜受难者,全世界都应当注意到委员会报告第664段里的一个不起眼的数字:6亿4580万美元(约合39亿7000万元人民币)。

据称,这是朝鲜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un)2012年挥霍在"奢侈品"上的花销,涵盖化妆品、手袋、皮革制品、钟表、电子产品、汽车和顶级酒类。同一年,金正恩还在弹道导弹计划上耗费了13亿美元。

金正恩的肆意挥霍应该与委员会报告中没有提及的两项数据进行比照。第一个数字是1.5亿美元。这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United Nations World Food Program)2013年请求捐助国为朝鲜的粮食等人道援助项目慷慨解囊的金额。第二个数字是84%,也就是粮食计划署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估算的2013年食物摄取量处于"糟糕"或"边缘"水平的朝鲜家庭的比例。

如今,饥饿致死的朝鲜民众有几十,或者几百人。然而,上世纪90年代的大饥荒期间,饿死的人在60万到250万之间。根据委员会报告的描述,当时由金正日(Kim Jong-il)领导的朝鲜政权一直阻挠外界向饥荒最严重的地区提供援助,并对试图赚取、购买、盗窃或走私粮食以供生存之需的人进行惩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97年。该政权"清楚地了解国家每况愈下的粮食状况",却在不断修建机场、核反应堆及宫殿,而不是囤积粮食储备。

在调查委员会面前作证的一名专家证人表示,在大饥荒最严重的阶段,朝鲜政权本可以通过每年进口价值1到2亿美元的粮食来弥补国内的粮食短缺,而且这一金额仅占其国民收入的1%到2%。结果,委员会发现,金正日并不是把外国的粮食援助作为自身商业粮食进口的补充,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替代":有更多的援助运抵朝鲜的时候,就削减商业粮食进口。相比之下,根据美国国务院的估算,在大饥荒发展到顶峰的1997年,朝鲜的年度军事预算高达60亿美元。

一名叛逃者作证,1995年,即朝鲜开始饿死上万人的时候,金氏政权耗费7.9亿美元为其创始人金日成(Kim Il-sung)修建了一座陵寝。这笔钱本来足以弥补朝鲜四年的粮食短缺。

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带来了几项极大的启发,指导我们如何处理粮食援助、制裁和外交方面的棘手问题,为全世界的民主国家呈上了一幅令人警醒的清晰画面。

首先,朝鲜领导人不关心人类生命或福祉,也就是我们之所以珍视和平本身的那些理由。其核武计划的根源也在于同样的病态思维——将军事力量放在比人命更重要的位置上。朝鲜政权罔顾无辜生命的恶行意味着,该国核武带来的威胁要高于其他国家手中的核武。

其次,在平壤不发生根本性政治转变的情况下,朝鲜有意造成的饥荒让人怀疑,外界在让其国民吃饱饭的事情上能起到多大作用。比起援助或"接触"项目,普通民众学会的应对机制——比如粮食走私、在隐藏的田地中种植,以及黑市交易——可能对终结饥荒并改变朝鲜社会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最后,饥荒结束多年后,为了阻挠朝鲜的武器计划,联合国对其施行了强制制裁,但这并未将其推回饥荒中去。这些制裁措施当然不是朝鲜人饿肚子的原因,却可以成为一种迫使金正恩更明智地使用财富的重要手段。

如果说金氏政权的交易以美元结算,那么就必须经由受美国财政部监管的美国银行的账户,而不是在两家非美实体之间直接交易。这些"美元结算"的美国银行构成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枢纽。按照目前的法规,财政部有权截留此类资金并阻止它们从这一枢纽进出。审议中的美国法案将赋予财政部一定的权力,可以利用现有程序来为截留资金放行,用于一些特定目的,例如大批量采购粮食、药物和人道主义补给,而不是武器和奢侈品。人道主义补给可以通过粮食计划署来购买并分配,但该机构及其捐助国必须说服金正恩,保证把援助交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金正恩可能会接受这样的协议,因为他还依赖国际金融体系来调动自己放在欧洲和中国的数亿资金。欧洲的监管机构应当对以欧元结算的朝鲜存款施加类似的限制。中国银行也需要通过自身的美国账户来接入国际金融体系。过去,它们一直不愿拿这一点来冒险帮助朝鲜避开制裁。这是美国应当加以利用的金氏政权的弱点。

这也是终结凄惨的朝鲜故事的希望所在。迫使金正恩改变财务上的优先事项正是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House 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的两党领导层共同推出的《执行对朝制裁法案》(North Korea Sanctions Enforcement Act)的一个主要目标。我们无需冷漠以对,或是抱有无能为力的错觉。通过和平而有原则的政策来制裁金正恩的肆意挥霍,我们或许还有能力缓解乃至终结这种大规模的人间惨剧。

乔舒亚·斯坦顿(Joshua Stanton)是一名律师,在www.freekorea.us上撰写博客。2013年,他曾在朝鲜议题上为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工作,包括为《执行对朝制裁法案》做出贡献。李成允(Sung-Yoon Lee)是塔夫斯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Tufts University's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的朝韩研究金九基金会教授。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失踪的乌克兰人哪里去了?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失踪的乌克兰人哪里去了?
Mar 10th 2014, 23:49, by C. J. CHIVERS

乌克兰基辅——弗拉基米尔·达尼卢克(Volodymyr Danyluk)是前苏联军队的一名老兵,去年加入了反乌克兰政府示威活动的队伍。他当时55岁,已与妻子分居,基本上和家人失去了联系。在这个抗议活动持续不断的冬天,他的家人在电视直播中看到了他。

随后,上个月,在首都基辅,当局对抗议者实施了镇压。防暴警察和示威者发生冲突,数十人死亡,总统维克多·F·亚努科维奇(Viktor F. Yanukovych)政府倒台。达尼卢克也从家人的视线中消失了。

此后的几周里,乌克兰临时政府曾允许反对派成员在监狱、停尸房和医院里寻找失踪人员。还没有发现达尼卢克的踪影——同样下落不明的还有另外250多名乌克兰人。

在这里长达一个季度的政治动荡之后,一种持续的担忧仍然挥之不去:一些乌克兰人仿佛在革命的汹涌大潮中就消失了,他们究竟出了什么事?达尼卢克以及其他人是否已经成了政府镇压和警方非法活动的受害者?还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回到了原先平静的生活?

达尼卢克的妹妹加雷娜·奥尼什丘克(Galyna Onyshchuk)哭着说,"母亲很担心,一直在给我打电话。"

乌克兰亲欧广场运动SOS(Euromaidan SOS)是一家主导寻找失踪人员行动的志愿者组织。根据该组织的数据,自从去年12月爆发抗议活动以来,共有661人被报失踪。直到上周末,其中272人仍然生死未卜。

乌克兰亲欧广场运动SOS的协调员维塔利·谢伊科(Vitaliy Selyk)说,许多人在监狱牢房或是医院里被找到,还有一些失踪人员自己重新露面。他说,一些人的失踪是通讯中断导致的,比如丢失了手机,或者手机余额不足。

少数失踪人员是因为和家人关系不和,最近故意不与外界联系。谢伊科说,他预计,剩下的案子大部分会解决,这些失踪的人也会出现。

然而,在希望之下则潜藏着一种深深的担忧,许多乌克兰人可能被别尔库特(Berkut)防暴警察部队、亲俄罗斯的煽动者或一些试图让亚努科维奇继续掌权的非官方势力所抓捕而失踪的。

别尔库特防暴警察滥用职权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包括他们对米哈伊洛·加夫留卢克(Mihailo Gavryluk)令人发指的羞辱。加夫留卢克是乌克兰西部的农民,上个月被逮捕之后,他被要求赤身裸体地站在户外冬日的严寒中,与此同时,带着口罩和帽子的警察摆出各种姿势与他合影。

其中部分视频上传到了YouTube上。在视频中,一名军官打他耳光,还狠狠地踢了他一脚。

加夫留卢克说,逮捕他的别尔库特部队军官扯掉了他的衣服。他愤怒地说,"他们是为了找乐子。"

但他说,自己很快摆脱了厄运。别尔库特的警察很忙,常常把被关押者扔在城市各处的警察局或医院里。加夫留卢克说,他被带到了一家医院,那里有很多在阿富汗参加过苏联战争、支持反对派的老兵,他们十分活跃。

老兵们很快偷偷地把他带回了广场,他说。当警方回来带走他接受起诉时,他已经不见了。

另一名曾被关押的安德里·巴贝恩(Andriy Babyn)说,随着乌克兰人纷纷出来抗争,执法系统已经因为逮捕了太多人而招架不住。他说,"这里实际上正进行着一场战争。"

巴贝恩说,一个结果是,一些被关押者最后被送进了警察局或是监狱,那里的警察要么是中立的,要么同情反对派。

但是一个不堪重负的囚犯接收系统具有同样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被捕者会分散在整个地区,这就为警方滥用权力带来了可能。并且难以对被关押者的数量进行完全的统计。

在独立广场流传的一个可怕的说法是,在一场吞噬了工会大楼的火灾中,在楼内匆忙搭就的医疗救助站接受治疗的50名反对派成员丧生,被烧得面目全非。

参与搜救的人说,这个说法基本上是虚构的。他们说,确实有几个人死于这场大火,但遇难者人数不超过六人。

在大火中失踪的包括来自维什尼亚59岁的弗拉基米尔·托皮(Volodymyr Topij)。至少还有一张寻找他的启事仍然贴在反对派的营地中。托皮的遗体上周被辨认出来,已经被送回家下葬。

街上流传的一个更恐怖的传闻是,为了掩盖警方广泛存在的罪行,当局火化了警方杀害的超过100人的尸体。

乌克兰亲欧广场运动SOS就这些说法进行了调查。谢伊科说,这些似乎也是假的。他说,"我们认识在火葬场工作的人,他们说没这回事。"

翻译: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公平与效率可以两全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公平与效率可以两全
Mar 10th 2014, 23:38, by 保罗·克鲁格曼

收入极端不平等是一件坏事吗?如果要追问这个问题,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表示同意,尽管不少保守派人士认为,收入分配话题应该整个从公共讨论中被禁止。(前参议员及总统候选人里克·桑托勒姆[Rick Santorum]希望禁止使用"中产阶级"这个术语,称它是"充满阶级嫉妒的左派语言"。谁知道呢?)但是,对此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在美国政治界,标准答案是"做不了太多"。差不多40年前,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阿瑟·奥肯(Arthur Okun)出版了一本名为《平等与效率——重大抉择》(E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 Big Tradeoff)的经典书籍,声称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会削弱经济增长。这本书为随后的几乎所有辩论设定了前提:自由派认为再分配的效率成本比较低,保守派则认为它很大,但是大家都知道,为减少不平等而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会多多少少对国内生产总值(GDP)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似乎并不正确。采取措施来减少21世纪美国的极端不平等现象,可能会促进而不是削弱经济增长。

我们先来看看证据吧。

在不同的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差别很大,这一点众所周知。具体而言,美国和英国可支配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远甚于法国、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较少为人所知的是,这种差异主要是政府政策造成的结果。卢森堡收入研究所(Luxembourg Income Study,今夏我将开始为那里做一些工作)收集的数据显示,主要收入——工资、薪酬、资产,等等——在几乎所有国家都分配得非常不平等。但税收和转移支付(现金或实物援助)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这种根本上的不平等:美国也减少了一些,但不多,很多其他国家相对来说大大减少了这种不平等。

那么,通过再分配来减少不平等的举措削弱经济增长了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经济学家进行的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显示没有。IMF可算不上是左翼组织。第一项研究调查了不平等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历史关系,发现收入不平等程度相对较低的国家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而不是偶尔"暴涨"。上个月发布的第二项研究对收入再分配的效果进行了直接调查,发现"就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言,再分配似乎是良性的"。

总之,奥肯的"重大抉择"似乎根本就称不上一种得失权衡的抉择。没有人说我们应该照搬古巴的做法,但是调整美国的政策,使其部分向欧洲的范例靠拢,可能会提高而不是降低经济效率。

现在肯定有人会说,"但是,欧洲的危机难道没有证明福利国家导致了破坏性影响吗?"没有。欧洲在没有政治联盟的情况下建立货币联盟,确实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在欧元区内,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和再分配措施较少的国家相比,那些大举进行再分配的国家更加安然地渡过了那次危机。

但是,再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怎么可能是良性的呢?慷慨地援助穷人,难道不是削弱了他们工作的动力吗?针对富人收税,难道不是削弱他们努力变得更加富有的动力吗?说得都没错——但动力不是唯一重要的东西。资源也很重要——在一个高度不平等的社会,很多人都缺少资源。

尤其是想一想这个大受欢迎的口号:我们应该追求机会均等,而不是结果平等。如果你不知道数以千万计的美国人的生活境况,可能还会觉得这个口号听起来很棒,但是对于那些了解现实的人来说,它就是一个残酷的玩笑。几乎40%的美国儿童生活在贫困或者接近贫困的状态中。你真的认为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和就业机会和富裕家庭的孩子一样吗?

事实上,跟富裕家庭的同龄人相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完成大学学业的可能性小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迅速拉大。这不仅对那些不走运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很糟糕,而且还对人类潜能形成了巨大的、不断增加的浪费——这种浪费对经济增长的阻碍可能是无形的,但肯定是强力的。

我不会声称减少收入不平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事。那些最富有的人从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中获得的好处,是不及税率提高给他们带来的损失的。但是,有一点相当清楚:对不平等现象采取措施是一件好事,不仅对穷人是这样,对中产阶级也是如此(不好意思了,桑托勒姆参议员)。

总之,对1%的人有利的事情对美国不利。如果我们不希望继续生活在一个新的镀金时代,我们是可以做出改变的。

翻译: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客机失踪事件挑战中国政府舆论管理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客机失踪事件挑战中国政府舆论管理
Mar 10th 2014, 23:51, by 狄雨霏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原因不明地失踪了,飞机上载有239人,大部分是中国人,随着对航班失踪的绝望和愤怒在中国日益增长,中国政府周一试图在大量当务之急中寻找平衡:

•确保从马来西亚得到答案,同时删除中国社交媒体上的种种猜测; 

•试图平息人们认为缺乏信息、甚至认为马来西亚当局有安全漏洞的看法所引起的公众愤怒; 

•避免爆发一场针对维吾尔族人的愤怒,有些汉族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指责维吾尔族人制造了一次恐怖行动; 

•确保这场让很多中国人震惊的悲剧不扰乱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年度会议。

看来似乎是寻找平衡的一种做法,执政的共产党的舰旗报纸《人民日报》周一没有在头版上刊登有关失踪飞机的明显报道,而是在一篇报道习近平主席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通电话的文章中顺便提了一下。

该报称,习近平在电话中说,期待本月底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默克尔就客机失去联系事件表示慰问。他们在通话中还提到:对中德战略伙伴关系持乐观态度,希望通过对话寻求妥善解决乌克兰政治危机问题。

然而,飞机失踪的事情却主导着中国的社交媒体和私人的讨论,讨论的气氛既悲伤又烦躁。这架飞机在周六失去联系,恰好是在昆明火车站发生袭击的一周后,中国政府称昆明火车站的袭击是来自新疆的恐怖分子所为,新疆是中国边远西部维吾尔族人聚集的地区。维吾尔族人大多信奉穆斯林教,他们讲一种属于突厥语系的语言,而在3月1日袭击中被砍死的29人,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大多是中国的主要民族汉族人。

周六,中国国家电视台CCTV在公布这架马航航班上的乘客信息时隐去了唯一一位维吾尔族人的名字,这显然是政府低调处理民族矛盾愿望的反映,但却事与愿违,助长了人们有关恐怖袭击的胡乱猜测。

周日,《中国青年报》警告说,权威信息缺失导致不实信息满天飞。这篇消息称,"在过去的20多个小时,有关失联飞机位置、状态的各种说法在网络上非常混乱。"

飞机上的那位维吾尔族人是来自喀什市的油画家和美术教师买买提江·阿布拉(Maimaitijiang Abula)。现年35岁的买买提和家人在过去两年中一直在北京生活,其间他在北京油画院学习。这次他与20几位中国书法家和画家一起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东方艺术中心(Oriental Arts Center)进行交流。

CCTV周一早上消息称,奥巴马总统(President Obama)与习近平主席通了电话,对航班的失踪表示慰问并向昆明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表示哀悼。

与此同时,中国的官方焦虑也相当明显。国家媒体报道称,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郭少春与一行人于周一前往马来西亚,帮助搜救工作并敦促马来西亚政府发布更多信息,郭少春说,"目前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仍是搜救。"

郭少春说,"我们会督促马来西亚政府协调马方的搜救力量,以及在现场的各国搜救力量和中国的舰船、飞机一道,加强搜救的工作。我们决不放弃一线希望,我们还会和马方一起配合,加强相关调查工作,争取尽早调查出真相。"

中国历来认为东南亚国家比自己的效率低,《京华时报》周一的评论反映了这种观点,这些非党报纸在头版上大肆渲染事件的神秘性,该报称,"马来西亚、越南这些国家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没有专业的搜救团队。"

该报援引中国分析人士的话称:"现在这些拼凑起来的团队都是非专业搜救团队,搜救能力非常差。"

尽管如此,《京华时报》以及其他报纸对这架飞机遭到预谋破坏的猜测仍持谨慎态度。

《环球时报》周一的一篇评论中指出,两名乘客使用假护照登机说明马拉西亚航空公司安保工作的问题令人担忧。

该报称,"作为承运者,马来西亚方面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马方直到昨天,连机上乘客的精确信息都保证不了,而且马方对飞机的状况跟踪及最初反应显然不够及时、迅速。"

这篇社论还称,"这次马航班机失联在中国引起的关注前所未有,甚至不亚于以往中国国内民航客机事故。中国人对生命安全的追求超过了一切,中国社会再不是一穷二白的时代,生命不再贱如草芥。我们要求食品安全、空气和水的安全,交通安全也必须得到保障。"

但随着周一即将过去,中国人仍只能等待。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自香港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