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6日星期二

纽约时报: 乌克兰东部激烈交火,基辅设路障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乌克兰东部激烈交火,基辅设路障
May 6th 2014, 09:15, by C. J. CHIVERS, NOAH SNEIDER

乌克兰斯拉维扬斯克——本周一,在这个被反政府武装控制的城市的边缘,乌克兰安全部队与反政府武装进行了交火。就在当天,乌克兰代理总统奥列克桑德尔·V·图奇诺夫(Oleksandr V. Turchynov)表示,由于担心本周晚些时候的假日出现干扰活动和暴力冲突,政府正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周围设置路障。这个假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在斯拉维扬斯克以东公路沿线上发生的血腥枪战中,有多达十名反政府武装分子和四名士兵丧生,这是双方正式公布的数据。此外还有一名站在公寓阳台上的女子中枪身亡。

但无论如何,双方都没有从暴力中获得什么好处,只不过是加深了怨恨和愤怒,减少了和平解决现有危机的机会。

在德莱科斯(Rybkhoz),一队乌克兰装甲部队在上午的推进过程中夺取了反政府武装的一个检查站,武装分子撤离了该处。但斯拉维扬斯克仍然被反政府势力占据,那里的居民仍在砍伐树木、堆积轮胎,以便制造障碍,阻止军事推进。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该城东部边界的瑟米诺卡(Semyonovka),结果是双方带着伤亡者各自撤回,留下一滩滩血迹,燃烧的车辆,以及一个被爆炸的商用丙烷气罐损坏的加油站。交火中造成的平民死亡,很可能进一步加剧该城的愤怒和悲伤情绪。

在基辅,临时政府表示,首都已在周围的战略位置上设置了一些车辆检查站,因为本周五是纪念在二战中战胜纳粹的节假日,此前可能会有暴力活动发生。

"战争实际上正在朝我们袭来,我们必须做好抵抗侵略的准备,"图奇诺夫说,他本周一在接受乌克兰第5频道(Channel 5)电视台的采访时宣布了设置路障的消息。

图奇诺夫还表示,议会将在本周二举行一个特别闭门会议,讨论安全机构提供的一份关于稳定乌克兰局势的举措的报告。在一份声明中,图奇诺夫敦促所有议员出席这次会议,并表示:"会议上将做出事关乌克兰安全的重要决定。"

政府似乎在加紧努力,打击亲俄的虚假宣传,这种宣传在该国东部的电视上大行其道,它们称乌克兰中央政权是非法的。图奇诺夫的办公室发布了一些声明,其中一份称恐怖分子正在争取让乌克兰东部的矿工参加反政府行动,它对这种做法进行了指责。

斯拉维扬斯克是座小型工业城市,大多数居民没有经历过战争。在离战斗区约一英里半的科基米克居民区,人们挤在一幢公寓大楼高层的阳台上,聆听和观看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在瑟米诺卡一个铁道旁的路口处发生的交火。

这种好奇心造成了生命损失:谢尔盖·N·谢普滕科(Sergey N. Sheptenko)说,他30岁的妻子伊琳娜·波娃兹(Irina Boevets)头部中弹。片刻之后,谢普滕科发现她右侧身体着地,卧在血泊中。

他似乎处于惊骇中,站在公寓门前,眼睛发红,讲述自己刚刚才开始经历的丧妻之痛。

"没有人,没有人在家,"他低声说,声音嘶哑。"完全寂静无声。"

目前还不清楚波娃兹究竟是攻击目标,还是被流弹击中的;她丈夫说,他怀疑是一名狙击手开的枪。

瑟米诺卡的一位目击者说,在反政府武装分子在公路上设立了一个据点之后,早上爆发了激战。乌克兰政府表示,反政府武装伏击了一个车队,但这名目击者却有不同的说法,他说一个装甲车巡逻队袭击了反政府武装的新据点,导致很多武装分子丧生。

在这个路口附近的一个加油站,一个大型储气罐似乎被击中并发生爆炸,导致一辆四门掀背式汽车着火,另一个储气罐则被撞倒,飞起的碎片还砸中了一辆货运卡车的前部。

加油站工作人员神色惊慌地说,加油站被子弹击中发生爆炸时,他被掀倒在地。"我不知道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说。"乌克兰公众能做些什么事情来阻止枪击?我们有孩子要养育。"

Andrew E. Kramer自乌克兰敖德萨、David M. Herszenhorn自基辅、Alan Cowell自伦敦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拒绝猎奇的“亚洲家常”摄影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拒绝猎奇的"亚洲家常"摄影
May 6th 2014, 09:19, by JOHN CORRALES

2013年6月,在"家常非洲"(Everyday Africa)项目的启发之下,伊恩·托马斯·詹森-隆奎斯特(Ian Thomas Jansen-Lonnquist)在Instagram上注册了账户@everydayasia。作为一名驻德里的自由摄影师,他看到了一个机会,可以开创一个类似于@everydayafrica内容的空间,以此对抗媒体的叙述。媒体叙述总是充斥着大饥荒和极度贫困的影像,@everydayafrica展示的则都是移动设备拍摄的照片,照片捕捉的是常见乃至平淡的时刻。

詹森-隆奎斯特发布的第一张照片的主角是一名久经印度骄阳暴晒的男子,此人撑着一把没法完全遮住自己的伞,站在一条繁忙的街道旁,似乎正把手伸向一名女子,女子身着洋红色背心,围着黄色的长围巾,肩上挎着一个圆点花纹的包。

这幅照片的说明是:"在印度曼尼普尔邦的英帕尔,两个人正在等着共乘一辆机动三轮车……"在热浪、人群和车流之间,詹森-隆奎斯特发现了一个温柔的瞬间。这名男子伸出手去,或是是想拥抱,或许只是在打手势。不管怎样,这个场景让人立刻产生了亲切感:不管用的伞、拥挤场所的苦恼、坐不起出租车的无奈耐心。

这让他思考起了家常非洲里的图片。"就在那时,我想,'为什么没人仿效它呢?'"他说。

詹森-隆奎斯特的作品经常在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和《华尔街日报》亮相。他说,Instagram提供了一个平台,这样的瞬间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找到观众。

"Instagram很棒,因为人们可以挑选自己想看的东西,人们并不总想看鲜血和伤痕,看那些揪心的瞬间,"他说,"有时,他们想看的是关于爱、欢乐和结局的小例子。"在长达九个月的时间里,那张照片一直是@everydayasia发布的唯一帖子。詹森-隆奎斯特当时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于是继续做他的自由职业,从事不同的项目。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彼得·迪坎波(Peter DiCampo)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迪坎波是一个Instagram账户的联合创始人,正是那个Instagram账户启发了詹森-隆奎斯特的项目。

詹森-隆奎斯特回忆道,"他直截了当,大概是这么说的:'我们应该谈谈这件事情。你想尝试的是什么?'"

他们二人通过Skype建立了启动项目的关键框架。他们设定了投稿指南和美学目标,并且就这些目标与"家常非洲"目标的异同安排进行了讨论。

"家常非洲"的街头审美风格来源于对极端媒体影像所创造的观念的抵制,而他们最后决定,"家常亚洲"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来挑战观看者的预期。

"亚洲涌现了许多不同的故事,但是我想说,其中最大的两个就是关于经济收益的故事——人们越来越富裕,或者因为新的财富而遭到排斥——或者是这种异国情调,看到的人们会说,'啊,瞧他们这个多姿多彩的奇特节日,'"詹森-隆奎斯特说。"家常亚洲"目前拥有12名常规供稿人。詹森-隆奎斯特故意让这个团队保持小的规模,好让每个人的作品都能得到采用。挑选供稿人的时候,他倾向于选择有思想的当地摄影师,这些摄影师给Instagram提供的稿件表明,他们"关注的并不是最明显的场景"。

自2012年问世以来,"家常"的策略一直在传播。詹森-隆奎斯特对这股风潮感到高兴,还说他希望这种模式能助长人们的好奇心。目前,与这股风潮相关的项目还包括"日常东欧"(Everyday Eastern Europe)和"家常中东"(Everyday Middle East),。

"即便是在经常行走的道路上,我们也会错过一些东西。我们总是会忽视一些东西。"他说,"我认为,我们应该重新探索自认为熟知的地方,这一点很重要。就'家常亚洲'而言,我们承认自己并不了解亚洲的所有方面,如今正在通过这个过程来进行探索。"

翻译:陈亦亭、陈柳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广州火车站发生持刀砍人事件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广州火车站发生持刀砍人事件
May 6th 2014, 07:23, by 《纽约时报》北京分社

北京——周二上午11时30分许,广州火车站广场发生持刀伤人事件。广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在下午1时左右通报,事件导致六人受伤。这是自今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砍人事件以来,第三起在重要交通枢纽发生的伤人事件,距离上一起乌鲁木齐火车站持刀砍杀并引爆爆炸装置伤人事件不足一周时间。

根据官方媒体《广州日报》的微博报道,上午11点半左右,"两名年轻男子在广州火车站邮局前的广场,持刀砍人,砍伤正在出站的2男2女,其中一人被砍伤颈部。目击者称,警察到场击中了一名施暴者,另一名已逃跑。"

官方通报并未透露嫌疑人身份。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当时昆明至广州的K366次列车恰好到站。多名目击者称,有手持长约半米砍刀,身着白衣、白裤、白帽的年轻男子忽然开始砍人,数名旅客受伤。

《广州日报》官方微博在下午2点左右发的一条微博报道称,案发现场的士多档主目击了全过程。他称嫌疑人蹲在他士多旁边两个小时,拿着衣服盖住行李。突然大喊一声,就从包里拿出刀砍人。砍伤了十米外的拉车仔和旅客后,跑到广场处继续,警方大约1分钟左右开始鸣枪。

事发时恰好在现场的微博用户"大眼睛0-0"写道:"刚出广州火车站就看到这个,吓死我了。"贴出的照片中可看到救护车,以及警戒线围起的地面上有斑斑血迹。

广州市公安局宣传科张小姐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一切消息以官方微博为准,并表示嫌犯身份还在调查。

这是今年第三起在重要交通枢纽发生的伤人事件。两个月前的3月1日夜里,约10名穿着黑衣、戴着面罩的行凶者在中国西南部昆明火车站持刀砍向工作人员和乘客。据国家新闻媒体报道,共有29人死亡,143人受伤。中国政府将这一惨案定性为恐怖袭击。中国公安部称该案是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

4月30日,正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新疆之际,首府乌鲁木齐的火车南站又发生两名持刀行凶者先砍人后引爆爆炸装置,造成3人死亡,79人受伤。据新华社报道,死者中的两名为犯罪嫌疑人。从官方公布的嫌犯姓名来看,至少其中一人为非汉族。

曹莉对此文有研究贡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宝钢联手澳洲铁路公司竞购澳矿商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宝钢联手澳洲铁路公司竞购澳矿商
May 6th 2014, 06:22, by NEIL GOUGH

香港——中国规模领先的钢铁公司宝钢集团正在牵头收购澳大利亚矿产公司Aquila资源(Aquila Resources),该收购案报价为13亿美元。此时,中国公司正在继续进行全球性的原材料搜寻。

宝钢是一家国有企业,也是在上海上市的宝山钢铁(Baoshan Iron and Steel)的母公司。它已经与澳大利亚最大的铁路运输公司Aurizon Holdings联合起来,准备对Aquila进行收购。Aquila正在西澳大利亚矿藏丰富的皮尔巴拉地区开采一个巨型铁矿。

周一,Aquila在股票交易文件中称,前述公司的收购报价为每股3.4澳元,约合3.15美元。这个价格比Aquila股票每股2.45澳元的周五收盘价高了39%,公司估值由此达到14.2亿澳元。

宝钢从2009年开始对Aquila进行投资,如今持有公司20%的股份。如果收购成功,宝钢将持有Aquila85%到90%的股份,剩余股份将由Aurizon持有。

Aquila拥有西皮尔巴拉铁矿石项目(West Pilbara Iron Ore Project)50%的股份,该项目是一座开发成本预算超过70亿美元的大矿,运营后每年可望产出3000万吨用于出口的矿石。私人所有的澳大利亚资源投资公司AMCI和韩国企业浦项制铁集团(Posco Group)共同控制着该项目的另一半股份。该项目旨在满足亚洲增长迅速的经济体对铁矿石的需求。铁矿石是炼钢的关键原料。

Aquila执行总裁托尼·波利(Tony Poli)周一在一份新闻稿中说,鉴于宝钢从五年前就开始投资,"Aquila已与宝钢集团就后者直接参与西皮尔巴拉铁矿石项目的可能性进行了大量的秘密商讨。然而,宝钢主动提议收购Aquila的控制权是一个新的发展"。

以高盛(Goldman Sachs)为顾问的Aquila表示,公司将组建独立的董事会小组委员会,以便评估这一收购提议。宝钢和Aurizon在一份声明中称,它们已申请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批准这项收购提议,并且对获批"非常有信心"。

宝钢在此次交易中的顾问是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Aurizon则聘请了澳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Satori)和瑞银(UBS)。

翻译: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朝鲜军方二号人物崔龙海被贬职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朝鲜军方二号人物崔龙海被贬职
May 6th 2014, 05:25, by CHOE SANG-HUN

韩国首尔——根据朝鲜官方新闻媒体的报道,该国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un)已解除了曾被广泛认为是政府二号人物的一名官员的高级军职与党内职务。

过去两年间,次帅崔龙海(Choe Ryong-hae)一直担任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在军中位居第二。金正恩本人则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金正恩执政期间,崔龙海还获得了其他一些高级职位:他是执政的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

崔龙海此前被广泛认为是朝鲜政府中排名第二的实权人物。去年12月,前二号人物、金正恩的姑父张成泽(Jang Song-thaek)遭处决,罪名是密谋推翻金正恩的统治。此后,崔龙海的地位似乎得以巩固。

不过,上周五,该国官方通讯社朝中社(Korean Central News Agency)披露,崔龙海的军职已遭取代。在这篇报道次帅黄炳誓(Hwang Pyong-so)头一天视察纺织厂工人宿舍的文章中,采用的称呼表明,黄炳誓成为了新的军队最高政治官员。

到了周六,朝中社的用语显示,崔龙海已被解除了其他高级职务。在报道金正恩前一天出席青少年团夏令营的活动时,朝中社称崔龙海是劳动党中央书记。这是个相对较低的职位,他两年前开始迅速崛起之前也曾待在这个位子上。

在金正恩为巩固自身权力而频繁进行的高层人事调整中,有多名顶级官员遭清洗或降职,而崔龙海是名单中最新的一个。崔龙海遭贬颇具戏剧性,因为在年轻的金正恩旗下,他之前一直平步青云。如果说有何意味的话,这表明金正恩与父亲金正日(Kim Jong-il)一样,执迷于建立大权独揽的政治体制,不允许实质性的二号人物存在。

崔龙海最近一次出现在朝鲜新闻媒体中是上周六。他仍然身着表明其次帅军衔的制服,参加了中央军委的会议。会上,黄炳誓晋升为次帅。

前段时间,崔龙海较少被看到陪同金正恩出席活动。在朝鲜,衡量官员地位有两大重要标准:一是与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共同出现的频次,二是在陪同他的军政领导人名单中的排位。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广东一男子因泄露军事秘密被判刑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广东一男子因泄露军事秘密被判刑
May 6th 2014, 05:34, by 王霜舟

官方媒体报道称,中国南方省份广东的一名男子因向海外发送军事文件和军事基地照片而被判犯有间谍罪,并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共产党报纸《人民日报》周一报道称,一个用户名为"飞哥"的人通过在线通讯服务工具联系到了这名男子。报道只透露了这名男子姓李。该报称,那个人要求李某订购只有中国境内用户才能订购的军事期刊,然后寄往国外。

《人民日报》的报道并未提供相关细节,比如李某被控为谁工作,以及中方调查人员认为哪个国家是这一活动的主使。

该报道称,生活在广东某滨海城市的李某还拍摄了军事设施的照片,并将照片发给了他的海外联络人。《人民日报》称"飞哥"付了钱给李某,但未报道具体金额。报道还称,这名境外特工利用军事爱好者网站在广东另外招募了12个人,并在其他20个省份招募了40个人,让他们帮助搜集信息。

中国拥有大量国内军事期刊,外国研究人员和情报机构经常通过分析这些期刊来获取关于中国武装力量的信息。其中很多期刊只在中国境内发行。

中国官方报纸《中国日报》,李某被认定传送了13份机密级军事文件,10份秘密级军事文件。在中国,这两种文件的保密级别分别为第二级和第三级。

中国法院时或判定,在中国境内随手可得的材料也可以视为保密文件。2010年,出生于中国的美籍石油地质学家薛峰(音译)因购买一个数据库而被判刑八年;其律师称,在薛峰为位于美国的咨询公司IHS能源(IHS Energy)购买这个数据库后,它才被列为机密信息。

李某被判刑之时,美国官方正在反复警告人们小心中国的间谍活动。4月,联邦调查局(FBI)发布了一个短片,旨在提醒留学中国的美国学生注意,自己有可能会被招募为情报人员。短片内容包括对格伦·达菲·施赖弗(Glenn Duffie Shriver)的一段简短采访,这名美国人收受了中国特工的钱财,并曾尝试为中国获取美国的军事机密,由此被判刑四年。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陈亦亭、陈柳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马中澳等国将商讨马航搜寻下一步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马中澳等国将商讨马航搜寻下一步
May 6th 2014, 04:34, by MICHELLE INNIS

澳大利亚悉尼——370航班(Flight 370)的搜寻工作已经进行了将近两个月,但是没有任何可供展示的成果。有鉴于此,官员周一表示,来自马来西亚、中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的官员和专家计划周三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会面,共同商讨下一步举措。工作的重点将会是密集搜索印度洋海域的海床,以寻找飞机残骸。

澳大利亚副总理瓦伦·特拉斯(Warren Truss)在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们将首次绘制印度洋海床大片区域的精准图像,并部署新的搜索设备,部分设备将由商业公司提供。他说,周三的专家会议还将对搜寻工作迄今获得的所有信息进行核查。

特拉斯说,"从现在开始,工作必须进入新的阶段。"

马来西亚航空(Malaysia Airlines)370班机是一架波音(Boeing)777,共载有239人。3月8日午夜过后,飞机按计划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起飞约40分钟后,飞机停止与地面控制人员交流,并严重偏离航线。官员从卫星数据得出结论,飞机最终飞到了澳大利亚以西约1000英里(约合1609公里)的南印度洋偏远海域。最近,相关方面使用"蓝鳍金枪鱼-21"(Bluefin-21)潜水器搜索了150平方英里(约合400平方公里)的海床,但未能找到任何和失踪客机有关的迹象。水下搜索将会扩大,并将使用侧向扫描声纳,以及作业深度超过"蓝鳍金枪鱼-21"的额外潜水器。

特鲁斯和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兼代理交通部长希沙姆丁·侯赛因(Hishammuddin Hussein)以及中国交通部部长杨传堂一起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其间表示,搜寻将依照堪培拉会议达成的协议继续进行。

"我相信我们的搜寻方向是对的,"希沙姆丁说。特鲁斯说,操作"蓝鳍金枪鱼-21"的澳大利亚海军船只已经暂时回港维修,但至少还能再用一个月,其他设备也将很快部署到位。

希沙姆丁说,搜寻组织将和政府以及军方机构联手,一起投入下一阶段的搜寻。特鲁斯说,波音公司(Boeing)和飞机引擎制造商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将分担下一阶段的费用。他说,下一阶段的花费可能在5500万美元(约合3.4亿元人民币)左右。

"很遗憾我们未发现任何残骸,"特鲁斯说。他指出,耽误了好些天之后,人们才把注意力转向现在认为的飞机坠海区域,到那个时候,海面的飞机残骸可能已经沉入海底。

"我们不知道何时才能找到,"特鲁斯说,"我们一直希望明天就能找到。"

翻译: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对进口外国奶粉进一步设限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对进口外国奶粉进一步设限
May 6th 2014, 03:45, by 黄安伟

北京——中国官方新闻媒体周一报道称,中国政府对在华销售的外国奶粉和婴儿配方奶粉品牌实施了新的限制。

相关限制似乎是政府的最新尝试,旨在降低对外国产奶制品的巨大需求,促进国产品牌的销售。

新规定要求外国奶粉生产商到政府机构登记产品、产地和储存地,之后才能在华销售产品。周一,《新京报》公布了目前已登记的41家外国公司和生产厂商的名单。名单中包括瑞士公司雀巢(Nestlé)在德国和荷兰的厂商、雀巢前不久从辉瑞公司(Pfizer)购入的惠氏营养品(Wyeth Nutrition)在爱尔兰的厂商、美国公司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在荷兰的厂商以及法国达能(Danone of France)旗下Nutricia在新西兰、德国和荷兰的厂商。随着更多公司向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请注册产品,这份名单还会扩展。

新规于上周四正式生效。一个月前,政府开始要求外国奶粉生产商给准备销往中国的产品贴上中文标签,然后才能运往中国。

《新京报》援引一名乳业专家的话说,政府的意图是确保"国内销售的进口奶粉乳品符合中国食品安全要求",只允许获得信任的大品牌进入中国。

2008年,含工业用有毒化学制品三聚氰胺的奶制品后导致至少6名婴儿死亡,另有超过30万名孩子患病。在那之后,中国对外国产婴儿配方奶粉和奶粉的需求激增。政府官员不准中文新闻媒体报道婴儿死亡和患病事件,直到北京的夏季奥运会结束后才解禁,引发了人们对政府掩盖真相的谴责。后来,政府还压制了悲痛的孩子家长要求进行彻查的呼吁。

去年,网站宝宝树(Babytree.com)的首席执行官及联合创始人王怀南(Allen Wang)表示,根据公司调查,大约三分之二的中国父母都在使用婴儿配方奶粉,外国品牌占了60%的市场份额。宝宝树是中国家长最大的网络论坛。与母乳喂养相比,许多中国父母更愿意使用婴儿配方奶粉,部分是因为配方奶粉生产商的大力营销。

由于需求猛增,外国产品的价格急剧上升。去年,王怀南和中国共产党喉舌《人民日报》的网络版都曾表示,自2008年以来,在华出售的外国婴儿配方奶粉的价格起码增加了30%。

但是,许多中国人都认为在华出售的进口奶粉可能是假的,也可能被零售商或经销商动过手脚。所以,他们往往会在出国期间大量购买婴儿配方奶粉,或者通过承诺其产品为原装进口的小型中国网络公司来购买奶粉。许多中国内地人前往香港购买外国制造的配方奶粉,致使香港政府去年设立了一条规定,即游客离境时最多只能携带两罐奶粉。诸如英国的Boots和Sainsbury's之类的其他国家大型零售商也宣布,每名顾客最多只能在他们的店里购买两罐婴儿配方奶粉。

去年8月,中国政府宣布对六家婴儿配方奶粉公司处以总共6.678亿元人民币的罚金,约合1.07亿美元,理由是调查发现这些公司存在反竞争和价格垄断的行为。受罚公司中有五家是外国公司。政府还表示,另外三家公司——其中有两家外国公司——因配合调查和"积极主动整改"而免于惩罚。

一些外国官员表示,前述调查和罚款都是为了保护国内的奶粉行业。政府宣布调查并表示将采取更严格标准时,中国官方报纸曾发表社论文章称,他们希望新标准能促进国内奶粉行业的发展。

黄安伟(Edward Wong)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Mia Li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翻译:陈亦亭、陈柳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香港近海撞船事故造成11人失踪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近海撞船事故造成11人失踪
May 6th 2014, 03:01, by GERRY MULLANY, KEITH BRADSHER

香港——周一凌晨,一艘满载水泥的中国货船与一艘更大的马绍尔群岛籍集装箱货船相撞,前者随后在香港附近水域沉没。官员称,此次事故共导致11人失踪,有关方面正在紧张地搜寻幸存者。

事故于凌晨3点发生在距离蒲台岛约3英里(约合4.8公里)的地方,该岛在位于南海的香港岛的东南方向,目前有一人获救。这艘叫做"中兴二号"的中国货船从河北开来,在撞击之后沉没,船上共载有12人。

一名香港警方发言人说,"这艘货船在前述地点沉没。"

这名发言人说,货船的一名船员被一艘渔船救起。获救的是一名46岁的中国内地男子,受了轻伤。

香港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夜间或起雾时经常可以听到货船发出的一系列响亮警号,告诫较小的船只避开货船。这里还有大量的渔船。但是,香港打捞及拖船有限公司(Hong Kong Salvage & Towage)前高级搜救负责人阿兰·洛因德(Alan Loynd)表示,多年以来,渔船和货船在香港相撞或险些相撞的情况并不比其他大型港口多。香港打捞及拖船有限公司是香港提供海事搜救和拖曳服务的主要公司。

他说,"与其他地方一样,这里偶尔也会发生意外,但是并无任何特别之处。"

洛因德还是国际拖船协会(International Tugmasters Association)的主席,该协会是一个代表拖船业的海事安全和倡导组织。洛因德指出,在撞船事件发生的前后,一场大雷暴正席卷香港地区。但他提醒,关于撞船发生时两船是否处于或接近雷暴区域,目前尚无相关信息。

洛因德表示,货船上的现代航海雷达系统如果调试得当,应该能很好地探测到船身较低的船只。但他说,这次的雷暴有时伴随着强降雨,这种强降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雷达的效能,雷暴中频频出现的闪电也可能对雷达造成影响。

长期以来,香港一直以春季浓雾闻名。最近几年,来自邻近的中国内地的工厂,以及香港本身的一些源头的浓重烟雾加剧了这种现象。2004年8月曾有一场特别浓重的黎明前烟雾,使得可见度降至1800英尺(约合550米),根据记录,一小时之内就发生了四起撞船事故,共涉及八艘船,不过未有人员在事故中遇难。

警方表示,负责搜寻周一撞船事故幸存者的是广东海事局,因为事故发生地点位于香港水域之外。香港的一些部门正在与内地的对口部门合作,协助进行此次搜救。

世界海事新闻(World Maritime News)称,事故中的集装箱货船Mol Motivator当时正前往中国盐田,船上有24人,船只损伤轻微。

Alan Wong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法律界人士呼吁废除收容教育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法律界人士呼吁废除收容教育
May 6th 2014, 02:26, by 狄雨霏

100多名律师、学者、退休官员和共产党党员联名签署了一封呼吁废止收容教育制度的建议信,收容教育制度是由公安局绕过司法系统执行的一种处罚措施,监禁期限可长达两年。联名信称,这一存在了20年的制度与《宪法》精神相违背,侵犯了公民权利,不符合国家的"依法治国精神"。联名信的发言人柳建树是在非政府组织工作的法律专业人士,他在电话采访中说,这封由109人联署的建议信已经在周一下午被寄往全国人大常委会。联名信副本已在周末期间流传开来。

收容教育制度于1991年拟定,并于1993年经时任总理李鹏签署之后由国务院正式颁布。根据规定,这一制度的主要惩戒对象是卖淫嫖娼人员,措施则是对他们实施为期6个月到两年的"再教育",强制他们参加生产劳动并接受性健康检查。但柳建树说,这一制度的应用范围也扩展到了维权活动人士身上。

国内外的批评者称,这一制度被严重滥用,比如收容对象被迫进行往往没有报酬的长时间劳动,挨打,上厕所必须申请,还得在特殊商店以相当于市场价3到5倍的价格购买商品。他们说,收容对象经常遭受凌辱,很多卖淫者都在获释之后重操旧业。儿童权利倡导者也反对这一制度,因为它允许关押年仅14岁的女童。

参与联署的人包括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副主任、86岁的法律学者郭道晖,中央党校图书馆原馆长杜光,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师曹海清,中国社科院学者、著名性学与性别权利活动人士李银河,一些私人律师事务所律师,学者以及妇女儿童权利专家。著名企业家王瑛也签了名。

柳建树列举了三起维权活动人士遭到收容教育的近期案例:南部省份广东的冼尧军(音)、中部省份湖南的何玉荣以及内蒙古包头的薛锦英(音)。

柳建树在交给媒体的一份声明中说,"收容教育制度不仅仅侵犯了卖淫嫖娼者的权利,还是对所有公民自由和安全的威胁。"

他在采访中说,因为公开批评国家依然支持的一项政策,联署者面临着一些风险,他们希望得到全国人大的答复,期望值却正在降低。他说,"大多数此类信件都得不到答复。"

这封联名信称赞了政府在去年年底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的做法,过去几十年中,劳动教养制度已在没有经过法律程序的情况下拘押了几百万人,监禁期限可以长达三年。不过,联名信称,其他那些侵犯公民权利的法外制度也应该废止。柳建树说,"收容教育也不走法律程序,是一样的。"

联名信呼吁政府拿出"当初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智慧和勇气",废止收容教育制度。

国外和中国的权利倡导者曾警告称,像收容教育这样的制度可能会在劳动教养制度废止之后成为其替代品。

不清楚中国目前有多少个收容教育所,以及其中关押了多少人,但根据联署者发给媒体的声明,联署者之一、妇女权利倡导人士赵思乐曾尝试进行调查。4月4日,她向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和公安局寄出了320份信息公开申请。除此之外的信息公开申请还要求当局披露决定收容期限长短的标准,以及收容者得到了多少劳动报酬。

截至4月30日,15个工作日的回复期限已经过去,赵思乐仍旧没有收到任何一个公安局的书面回应,与此同时,来自政府部门的大部分回复都让她去问公安局。

唯一一个"有内容"的回复来自西南城市重庆的市政府,重庆市政府称,辖区内只有一个收容教育所,收容教育人员的数目则不在信息公开范围之内,不过,该收容教育所没有"劳动生产项目"和"收费项目"。重庆市政府还称,国家主管机构正在就这一制度的"存废和修订"进行调研论证。

这封联名信称,2002年,全国有200个收容教育所,有2.8万人被收容教育。1987年至2000年间,全国累计收容教育30多万人。联名信没有说明这些人在收容教育制度正式颁行之前遭到拘押的原因。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我的父亲伊力哈木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我的父亲伊力哈木
May 5th 2014, 23:56, by 菊尔·伊力哈木

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是在2013年2月2日,那时我们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即将登上飞往美国的航班。他要在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做一年访问学者,那时18岁的我,要与他一同前往,花几周时间帮他安顿下来。

当时我们已经办好了登机手续,在护照受到检查时等待着。边检人员仔细地核查我父亲的证件,又在电脑里输入了一些信息。突然,安全人员赶到,把我们拉出了队列。我们被关进了一间小屋,里面没有食物也没有厕所。安全人员禁止我的父亲登机,但是让我走了。我哭了出来,但父亲坚持让我走。

他告诉我要坚强,永远不要在别人面前哭泣。他告诉我,不要让任何人觉得我软弱,或者维吾尔人很软弱。

我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他,甚至还能不能见到他。

我的父亲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是一位经济学家和写作者,他为我们的民族维吾尔族大声疾呼。维吾尔是一个穆斯林民族,讲的语言属于突厥语族,传统的家园位于今天中国的西北部。他会在自己的网站上批评中国政府,后来他的网站被关闭了。在2009年7月5日,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发生暴乱后,他接受了西方记者的采访。在那场民族冲突中,有上百人遇难,另有数以千计的维吾尔人被捕。

那年夏天之后,我的家人就经常毫无理由地受到软禁、被当局讯问,电话通话也会遭到窃听。我给父亲打电话时,会听到噼噼啪啪的杂音。我父亲会开玩笑说,"警察叔叔要来了。"有两次,我放学回家后,意外地发现家中空无一人,我的家人们都被迫离开北京数天。去年11月,我的父亲在开车带两个弟弟去机场接奶奶的路上,安全部门的一辆汽车撞上了他的车,一名安全人员威胁说要杀了我们全家。

在那以后,我的父亲告诉我,"你现在还太年轻,我不希望你参与。你只需要知道,我做的是正确的事。"

大量的汉族人从中国其他地区迁居到新疆,许多维吾尔人对此感到愤怒,他们认为大批移民威胁到了我们的传统、语言和文化。极少数的维吾尔人与暴力事件有牵连,最近的一起是上周三发生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火车站的爆炸和持刀袭击事件

上周巡视新疆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会采取"果断措施"打击分裂团体的"恐怖袭击",然而政府却没能考虑像我父亲这样的人所表达的不满——他从未宣扬过暴力,只是呼吁向维吾尔族,以及中国所有的民族,给予平等和尊重。

三个月前的1月15日,我在印第安纳的住所传来了敲门声,来访者是父亲的一个朋友。他告诉我,我的父亲遭到了逮捕。我从自己的智能手机上得知,父亲已经入狱。我十分震惊,以至于都忘记了哭。

一连五天,我都联系不上家人。取得联系后,继母告诉我,父亲是在分别有4岁和7岁的两个弟弟眼前被逮捕的。没有人告诉她,父亲被关押在哪里,等了一个多月,她才收到逮捕令。逮捕令显示,他被送往了新疆的一所监狱,距离我们在北京的家千里之遥——罪名是"涉嫌分裂国家"

任何一个认识我父亲的人都知道,这种指控多么荒唐。我的父亲热爱祖国,也从未宣扬过暴力。他的网站发表过汉语、维语、藏语和英语的文章,目的是帮助我们的汉族邻居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他的目标是理解和公平。中国政府应当原意与他这样的人合作,而不是把他送进监狱。如果说他犯有什么罪行,那就是讲出了令人不安的真相。

我小时候,父亲接我放学时,我们会在回家的路上一起唱歌。我的弟弟们不能像我一样,和父亲一起唱歌了。他们还会做眼看着父亲被警察拖走、我们一家人被拆散的噩梦。现在,邻居中其他的孩子也不肯再跟他们玩了。我从美国给他们打电话时,他们哭着问我,还能不能再见到我。我不知道该对他们说什么。

我不害怕。我的父亲很坚强、勇敢,最重要的是很正直。他保护了我18年。现在轮到我讲述真相,告诉大家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怎样的信念,轮到我尽自己所能,在他远离家人之时保护他了。

菊尔·伊力哈木(Jewher Ilham)是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学生。她于5月5日前往纽约,代表父亲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领取2014年度美国笔会/芭芭拉·戈德史密斯自由写作奖(2014 PEN/Barbara Goldsmith Freedom to Write Award)。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缅甸穆斯林少数族裔的生命悲歌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缅甸穆斯林少数族裔的生命悲歌
May 5th 2014, 23:59, by JANE PERLEZ

缅甸实兑——女婴被带到临时搭建的药店时,胸口随着呼吸起起伏伏,体温升到很高。政府2月关闭无国界医生组织(Doctors Without Borders)经营的一家诊所后,已经无法取得氧气,而氧气或许有助于救治这名女婴。

把女婴送到医院也于事无补:收治长期受到迫害的穆斯林少数民族罗辛亚族,总是需要冗长的审批流程——这个名叫帕敏(Parmin)的女婴已经没有时间了。情急之下,药店老板把这家人送到了医护人员稀少的达班诊所。数以万计的罗辛亚人被驱赶到了收容营地,但政府仅提供了这一个紧急医疗场所。虽然当时是下午4点,但是诊所的大门却关着。

女婴的祖母穆穆伦(Mu Mu Lwin)说,"我们就像是疯子一样,四处奔走。"这家人没有什么好选择,只能回到药店,三个半小时之后,得不到治疗的帕敏蜷在祖母的臂弯里,离开了人世。

罗辛亚人中的死亡人数日益上升,人道危机也日益加剧,这名女婴的去世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作为穆斯林少数族群,罗辛亚族在由佛教徒领导的缅甸政府统治之下,由越来越多的基本自由受到了剥夺,尽管缅甸政府当下正在大肆宣扬国内最近在推行民主改革。

危机的开端是政府驱逐无国界医生。该组织是全球最重要的人道主义援助组织之一,也是为100多万罗辛亚人提供医疗服务的生命线,他们从自己的政府那里能够得到的医疗服务越来越少。然而,最近几周情况变得越发恶劣,原因是身为佛教徒的地方官员,开始严格限制向营地及若开邦其他地区提供其他人道主义援助的行为。在这些地区,肺结核、水源性疾病和营养不良蔓延甚广。

一些援助人员担忧,他们被挡在外边之后,能见证猖獗的虐待,以及时而出现的杀戮事件的目击者就更少了。无国界医生之所以被赶出了若开邦,原因就是他们在一座罗辛亚人聚居的村庄,救治了受到暴力袭击的受害者。政府否认说,那里根本没有发生过袭击。

政府的压制严重到了一定的程度,至少促使全球领导人做出了一些的谴责。2012年,缅甸政府对当地佛教徒的暴力行径置若罔闻,当时的暴行导致数百名穆斯林丧命,还有许多人被迫逃进了收容营,但那时外界却几乎缄默不语。由于缅甸政府正在带领国家摆脱军事独裁,各国领导人都不情愿指责该国政府,而且他们还担忧,自己会在各国抢夺缅甸商业机遇和政府支持的大战中落败。

缅甸的位置具有战略意义,奥巴马政府一直想让缅甸远离中国。在最近出访亚洲时,奥巴马总统也表达了立场,他责备缅甸领导人说:"如果穆斯林人口遭到压迫,缅甸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在今年3月前一直担任联合国驻缅甸人权特别报告员的托马斯·奥赫亚·金塔纳(Tomas Ojea Quintana)表示,缅甸政府对人道主义援助的阻挠"可能已经构成了反人类罪"。

最近几天一些外国援助人员已经重返工作岗位,但他们面临的安全恐惧却加深了。若开邦政府官员最近批准了一名激进的佛教僧人在该邦宣教十天,这在佛教徒中引发了热烈的反响。这名僧人叫阿欣威拉杜,他访问该地区后,激进的佛教徒洗劫了数十家援助组织和联合国机构的驻地,其中包括红十字会(Red Cross),300多名外国援助人员被迫疏散。

事件发生时两个营的防暴警察和缅甸部队的一个师,都待在营地里并未出动。

由于大多数外国救援人员已经离开,现已无法正确估计有多少人因缺乏挽救生命的医疗服务而死;政府没有保存医疗记录,或者拒绝向外界提供。不过,救援人员表示,他们见到了危机加剧的证据。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驻缅甸医疗机构总负责人利维乌·维德拉斯科(Liviu Vedrasco)博士说,"死亡人数肯定在快速增加"。

一项指标显示了局势的严重性,过去无国界医生每个月都会把大约400宗急诊病例转给当地医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3月份,只有不到20人按政府的要求转院了。

难民们目前获得的仅有的援助是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 Food Program,简称WFP)提供的配给口粮。WFP获准向营地运送大米和食用油。一些援助机构的人员表示,他们认为,此举是为了防止发生饥荒的报道会丑化缅甸的形象。不过,即使在其他援助被大幅削减之前,世卫组织就曾通报说,粮食配给不足以防止若开邦的收容营内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也不足以终结若开邦北部地区,长期存在的严重营养不良。若开邦北部也居住着许多罗辛亚人。

无国界医生被禁之后,来自若开邦外的富裕穆斯林建立了一家临时诊所。诊所的地上坐着一群妇女,手中都抱着消瘦的婴儿。担任医务助理的志愿者貌貌拉(Maung Maung Hla)正在询问面前的妇女。貌貌拉说,这些婴儿需要的维生素,比他提供的一次性剂量要多。

"这些孩子只有米吃,"他说。"如果情况继续下去,所有的婴儿都会死。"

在缅甸,罗辛亚人被剥夺了公民身份,处于社会边缘。在这个佛教徒为主的国度,不少人认为,罗辛亚人应该去孟加拉国,尽管很多人并非来自那里,也有许多人的家族世代都生活在缅甸。

在缅甸的130万罗辛亚人中,有逾10万居住在实兑地区。这是一座破败的贸易中心城市,濒临孟加拉湾。郊外的营地则是在城里的罗辛亚社区在2012年焚毁后建立起来的。救援人员表示,营地戒备森严,不允许人外出,哪怕是出去工作,比一座四下延伸的大监狱好不了多少。

无国界医生被赶出这一地区之前,能离开营地的少数人中,有一些人病入膏肓,需要去城里的医院。现在,连病人也没几个能离开。

面对近期来自国际社会的批评,缅甸政府发言人叶杜(Ye Htut)本周接受广播电台采访时称,"不存在国家准许的针对穆斯林的歧视。"他还表示,营地里没有出现"疾病大流行",因为缅甸卫生部已经介入,提供了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水源。

不过,世卫组织的维德拉斯科博士指出,在该组织公布的医疗服务排名中,缅甸处于倒数第二,仅优于塞拉利昂,并不具备兑现诺言的能力。

在营地里,死亡往往降临在禁闭的门后,发生在联合国建造的竹制排屋中,拥挤的房间里。还有人在家庭经营的小药店里离世,也就是帕敏这样的无助家庭做最后尝试的地方。

其中一些最绝望的情形发生在孕情复杂的女性身上。这里产前护理奇缺,导致生产时险情频发。

现如今,多数孕妇宁可延误病情也不愿去实兑全科医院(Sittwe General Hospital)。阻挠她们的是所需的一系列复杂许可,还有恐惧感。随着暴力活动的加剧,许多罗辛亚人相信,进了那个专给他们准备、由牢房改成的14床病房,就再也出不来了。

今年20岁的扎拉·卡图(Zhara Katu)就属于这种害怕到不敢去医院的病人。她怀着双胞胎,身体不适,却选择了政府设立的达班诊所。一名缅族医生诊断,两个孩子已胎死腹中,建议她去实兑全科医院进行紧急手术。

可她却回了家。

两天后,她再次来到这家诊所,但病情太过严重,于是被转去了实兑的医院。她骨瘦如柴、饱经风霜的父亲阿卜杜拉·米(Abdullah Mi)心中充满了恐惧。"我怕若开人会在那里把她杀了,"他说。

他的女儿挺过了处理死胎的手术,但一周后因产后败血症而在医院离世。维德拉斯科博士称,这种病非常严重,但及早治疗的话本可以得到缓解。

到了4月份的最后一周,来自国际机构的一些救援人员在缓慢地回到营地。然而,他们描述的眼前情景,远逊于缅甸内政部宣称的"回归正常"。

一家新的应急协调委员会建立了起来,负责管理外国的援助。不过,根据联合国救援人员所写的一份备忘录,该委员会由两名若开邦佛教界领袖把持,而他们要求援助行动要经过他们的批准。

不久前的一天,27岁的努尔·侯赛因(Nur Husain)去了趟帕敏过世的同一家药店。天气酷热,他瘫坐在椅子上,喘不过气来,高烧华氏104度(合摄氏40度)。店主之一貌貌丁(Maung Maung Tin)给400英里外(约合650公里)的一名医生打了电话。按照医生的建议,他给侯赛因打了四种药。

两小时后,这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离开了人世。

看过这四种药的一名西方医生表示,他并不清楚导致侯赛因丧命的到底是什么,不过这些药一般用于治疗哮喘。这名医生还称,无国界医生可以进行紧密的观察,也可以让患者定时吸氧,几乎可以肯定那样他就不会丧命。这名医生拒绝具名,因为他并没有负责这一病例。

侯赛因生前在一家简陋的烘培店工作,那里的老板说他"有活力"。他属于营地里少见的有稳定工作的人,当经理的收入是每天2美元(约合12.5元人民币)。他的妻子罗希达夫人(Roshida Begum)说,她不知道怎么养活两个年幼的孩子和仍在腹中的老三。

家人将侯赛因埋葬在了孟加拉湾海滩的一块沙地上。那里看得到蔚蓝的天空下颀长的椰子树。他的墓地很浅,用鲜竹围起来,而四周是一排又一排最近几个月冒出来的新坟。

Wai Moe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张薇、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共和党故意抹黑奥巴马医改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共和党故意抹黑奥巴马医改
May 5th 2014, 23:57, by 保罗·克鲁格曼

上周四,众议院共和党人发布了一份故意误导他人的医改现状报告,其目的是在意想不到的成功面前维持医改失败的假象,该报告对数字进行了简单粗暴的歪曲。你震惊了吗?

你没有震惊,但你应该感到震惊。主流政客从前并不总是试图通过谎言,该死的谎言以及——本例中虚假的统计数据——来推动自己议程。当这些手法成为了一个大党派的标准操作程序时,对于美国的未来而言,这可不是好事。

该报告的背景是:《合理医疗费用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虽然起步蹒跚,但由于参保人数后期出现了激增,超过早前预测,该法案的执行情况大大改观,至少迄今为止是这样,这才是2014年真正的大政新闻。参保者的年龄结构有所改善;保险公司对风险分摊体系感到大致满意。多项独立的调查证实,没有医保的美国人比例大幅下降,而且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未来两年中,这个法案将达成其总体目标,只有那些拒绝扩大联邦医疗补助(Medicaid)的州是例外。

对于共和党人来说,这种情况很麻烦,因为他们把所有赌注压在了医改方案会无可挽救地失败上。"没人能让奥巴马医保方案发挥效果",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埃里克·坎托(Eric Cantor)几周前表示(当时情况已经相当明显,这个方案的效果不错)​​。他们能对好消息作出怎样的反应呢?

其实,他们可以大方地承认自己错了,并且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讲讲如何让这个法案的效果变得更好。哦,对不起——我忘了,我不是在为白宫记者晚宴写笑话。

共和党人真正做的,是自从奥巴马医保方案的新闻开始转向正面以来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向医疗改革投掷尽可能多的烂泥,希望有几块能粘上去。他们宣称保费飙升,实际上保费却低于预测。他们还坚称数以百万计的人失去了医保,其实那不过是旧保单被大批量取消,其中绝大部分由新保单取而代之。他们大嚷奥巴马政府在做假账。(以己度人?)当然,他们还不断传播一些可怕故事,说奥巴马医保方案给人们带来了怎样深重的痛苦,而这些故事中没有一个禁得起查验。

现在他们的最新说法又出笼了——很多参保者实际上并没有支付保险费。显然这是在故技重施,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战术上的变化。以前他们对奥巴马医保方案的攻击,有很多缺乏事实依据;而这一次,他们的说法有一项真实调查作为支持,该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参保人尚未缴纳首期保费。

但这个调查被人做了手脚。(你惊讶吗?)它问保险公司有多少参保人支付了首期保费,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即首期保费的缴纳截止日现在还没有到,因为数以百万计的人是在3月15日之后参保的。

这项调查被如此明目张胆地断章取义,确凿无疑地证明了奥巴马医保方案遭受的攻击不只是虚假的,有些还故意进行了歪曲。设计这项调查的工作人员只有知道很多信息,才能这么歪曲数字,这意味着他们肯定已经知道,奥巴马医保方案实际上进行得不错。

那么,为什么共和党会这么做呢?遗憾地说,他们的欺诈之举看似疯狂,实际上却是算计好的。

首先,这会煽动铁杆选民的情绪。在这份欺骗性的报告发布后,我们可以相当肯定地说,共和党领导人非常清楚地知道,奥巴马医保方案并未失败。但忠诚的共和党员就不知道了。就像其他撰稿谈论这些问题的人一样,我也收到了大量邮件,这些发件人知道——他们就是知道——保险费在暴涨,知道比起获得了医疗保险的人,多得多的人失去了保险,还知道所有可怕的故事都是真的,而那些说法不同的人全都是自由派的托儿。

此外,即使每个指责都在证据面前不堪一击,经常反复性地说医改失败了还是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凯泽家族基金会(Kaiser Family Foundation)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都知道,逾800万人在医保交易所参了保;但这项调查也发现,多数受访者认为这个数字低于预期,医保方案开展得并不好。

所以,共和党人传播医改的虚假信息,是因为这么做的效果很好,也是因为他们可以这么做——没有迹象表明,当他们的指责被证实是虚假之辞时,他们付出了什么政治代价。

这种状况应该让你觉得惊骇。如果一个党派认为捏造数字效果很好,当这个党派完全控制了国会时,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会出什么事呢?如果这个党派重掌白宫,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不会有什么好事,这是肯定的。

翻译: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奥巴马为政治与亲属渐行渐远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奥巴马为政治与亲属渐行渐远
May 6th 2014, 00:01, by JASON HOROWITZ

波士顿——奥巴马总统的姑妈泽伊图妮·奥尼扬戈(Zeituni Onyango)本月在南波士顿的疗养院去世,她最亲近的亲属来到她位于疗养院附近的公寓中收拾她的物品。房间内的墙壁上挂满了相框,里面是她与奥巴马总统的合照。

上周六,亲属们在光亮的木棺前为她守灵时纷纷哭泣,称奥尼扬戈——奥巴马父亲同父异母的妹妹——代表着"奥巴马家族的精神",他们还讨论筹钱将她的遗体送回肯尼亚。奥尼扬戈的家人表示,奥巴马帮忙付了殡葬费,并发来吊唁信,但他没有现身,而是去打高尔夫球了。

每一个关系复杂的家庭都有自己的麻烦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奥巴马家族也是普通人家。但这个家族的内部关系因为距离和语言产生了疏离,政治致使这种疏离进一步加剧。

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哥哥马利克·奥巴马(Malik Obama)说,"他过他的日子,我过我的日子。"马利克乘飞机前来为姑妈守灵,他提到61岁的姑妈奥尼扬戈时非常激动。他表示,他"不会说"自己和奥巴马总统保持了亲密关系。"因为就连我的其他兄弟姐妹也散落各地,"马利克·奥巴马说,"现在,我觉得情况变了。"

作为总统,奥巴马一直与这个成分复杂的家族的成员保持距离,甚至都没承认与其中一些人的亲属关系。在有关总统古怪亲属的悠久传说中,不同的奥巴马家族成员曾面临被驱逐出境,遭到醉驾指控,创立了以奥巴马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撰写过回忆录。

奥巴马当年是一名能够连接不同世界的候选人,他的一生讲述了一个堪萨斯遇上肯尼亚的故事,而这些亲属是其中的重要元素。2009年,非洲亲属代表团乘飞机前去参加奥巴马的就职典礼,受到了王室般的礼遇。当第一夫妇在台上称赞一位姑妈的传统服饰时,这位姑妈笑容满面。他的兄弟们和叔伯们参加了一些特别的舞会。整个家族在奥巴马的带领下参观了白宫,并在此后骄傲地与这位新总统合影。

如今,由于奥巴马已经热情接纳了在文化上与他比较接近的亲属——与他关系亲密的同母异父的妹妹,经常与他打篮球且曾就读于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的妹夫,以及住在楼上的岳母,他与父亲一边的亲属有所疏远。

在白宫,那些看到总统对其非洲亲属的反应的官员们表示,让奥巴马为他们的言行作出解释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之间甚少来往。白宫发言人埃里克·舒尔茨(Eric Schultz)说,"这是总统的家庭私事,我们不会发表评论。"

如今,很多亲属都有自己的事业,尽管这些事务通常都与他们与奥巴马的亲属关系有关联。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哥哥、伴郎马利克·奥巴马目前在内罗毕和马里兰两地奔忙,经营着贝拉克·H·奥巴马基金会(Barack H. Obama Foundation)。

"我能说什么? 基金会的发展没有我设想的那么好,"54岁的马利克·奥巴马说。"我致力于基金会的发展,成立基金会是为了纪念我的老爸。"马利克·奥巴马通过也门及利比亚的朋友为该慈善机构筹集资金,他是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Col. Muammar el-Qaddafi)的支持者。

多年来,马利克·奥巴马一直在推广自己的书《老贝拉克·奥巴马:一名非洲学者的成功与生活》(Barack Obama Sr.: The Rise and Life of a True African Scholar)。但他不是奥巴马亲属中唯一出书的人。

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弟弟乔治(Geroge)出版了《家乡:一个有关希望与生存的非凡故事》(Homeland: An Extraordinary Story of Hope and Survival)。 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姐姐奥玛(Auma)撰写了回忆录《生命就此展开》(And Then Life Happens),并出演了纪录片《奥玛·奥巴马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Auma Obama),奥玛是与奥巴马关系最密切的非洲亲属。奥玛的白人前夫伊恩·曼纳斯 (Ian Manners)与奥巴马见过几次面,他将出版一本有关肯尼亚腐败情况的书籍,书名暂定为《我们的兄长,奥巴马》(Our Brother, Mr. President)。他曾受到奥巴马的激励,竞选英国议会席位,但没有成功。

奥尼扬戈也出版了回忆录,书名是《凌辱的眼泪》(Tears of Abuse)。1988年,她在奥巴马第一次到访肯尼亚时见到了他,当时曾提醒他不要远离自己的非洲家族。

2000年,奥尼扬戈利用有效签证来到美国。据奥巴马的亲属透露 ,2001年,当奥巴马担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时,奥尼扬戈帮助照看了奥巴马刚出生的女儿萨莎(Sasha),并在芝加哥为奥巴马家处理家务琐事。在寻求政治避难失败后,奥尼扬戈非法滞留美国。在2008年竞选期间,当记者发现她住在波士顿的公共住房里时,奥巴马的助手表示,奥巴马不知道她非法滞留美国,并退还了她265美元(约合1655元人民币)的竞选捐款。

2010年,奥尼扬戈获得庇护许可,并向一名面试官炫耀称,"我是奥巴马总统的姑妈。如果他做了错事,我是世界上唯一有权揪他耳朵,扇他的人。"

1988年与非洲家族的联系对奥巴马的自我发现历程,以及最终产生政治雄心具有重要意义。

奥巴马在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Dreams From My Father)中,对姑妈泽伊图妮用"迷失"来描述一名失去联系的家庭成员进行了思考。当时,奥巴马家族的主要相关例子就是奥巴马的叔叔奥尼扬戈·奥巴马(Onyango Obama),也被叫做奥马尔(Omar)的他在年轻时来到了波士顿,并在那儿非法居住了几十年。2011年,他在邻近城镇弗莱明汉因为醉驾指控被逮捕,他告诉记录人员,"我想,我会给白宫打个电话。"

随着大选临近,白宫似乎不想和这位叔叔有任何瓜葛,后者身上也背着未执行的驱逐令。白宫官员表示,没有任何记录显示总统曾和他的这位叔叔见过面,不过,去年9月,他的这位名叫奥马尔·奥巴马(Omar Obama)的叔叔在法庭上表示,在1988年入读哈佛法学院(Harvard Law School)之前,侄子曾和他在坎布里奇共度了几周时间。

他在听证结束后说,"让侄子和自己待在一块是件好事,"还说在自己的家族中,"我兄弟的孩子就是我自己的孩子。"

舒尔茨当时尴尬地承认,总统在上世纪80年代末确实曾和叔叔在一起生活,"那之后,他们每隔几个月就会见一次面,不过,总统离开法学院之后,两人就断绝了联系。"他还说,"总统已有20年没见他,有10年没和他说过话了。"

在奥尼扬戈弥留人世的最后几周里,是奥马尔·奥巴马在帮忙照顾她,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目前在弗莱明汉的一家酒行工作。他安排了守灵事宜,之后还帮忙召集了一次筹款活动,好凑够钱把她的遗体送回肯尼亚。最近的一个下午,奥马尔拒绝评论他和总统之间的联络情况,当时他正在酒行的停车场里处理一只被丢弃的酒瓶,他只是说,"你对我的家族的了解,不会比我多。"

总统的另一位叔叔赛义德·奥巴马(Said Obama)在肯尼亚接受采访时说,他并不因为总统和家族中人保持距离而怨恨他。他说,"他可以选择和那些让他感觉自在的家人待在一块。"

让总统感觉自在的家人包括玛雅·苏托洛-吴(Maya Soetoro-Ng),她是奥巴马母亲和第二任丈夫的女儿,她的第二任丈夫是印度尼西亚人。奥巴马和另一名同父异母的兄弟的关系要淡薄的多,后者也与那个地区有着一定的关联。

马克·奥科斯·奥巴马·狄善九(Mark Okoth Obama Ndesandjo)选择的人生道路,大体上和总统是平行的,他毕业于另一所常春藤盟校,母亲是一名美国白人女性,目前他生活在中国,他既是一名钢琴师,也是作家和商人,他经营着一家以奥巴马为品牌的文化基金会,正在宣传自己的一本回忆录《奥巴马的旅程:跨越三种文化的自我探索冒险之旅》(An Obama's Journey: My Odyssey of Self-Discovery Across Three Cultures),这本书用毫不客气的笔触描绘了他已过世的父亲,探寻了他自己和总统之间的坎坷关系。

在圣诞节期间走访内罗毕的狄善九在电话里说,他和他在非洲的其他奥巴马家族的族人,已有好一段时间未曾听到总统的音信了。狄善九说,"当总统任期步步向前推移时,贝拉克几乎是在想方设法地抛开自己的家族,而早年时,他对自己的家族却投入了满腔热情。"

Reuben Kyama自肯尼亚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许欣、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阿富汗山体滑坡超2000人被埋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阿富汗山体滑坡超2000人被埋
May 6th 2014, 00:03, by AZAM AHMED, HABIB ZAHORI

阿富汗阿卜巴利克——阿富汗北部这个边远地区据认有2100人被山体滑坡掩埋,随着把他们救出来的希望渐消,救援工作重点已转向帮助活下来的人。

周日,幸存者聚集在村外,在一个有点像露天市场的地放为得到救援物资挤成一团,他们原来村子的三分之一现在是一个集体坟墓。数千人围在整齐堆放的箱子周围,箱子里装着毯子、垫子、食油和面粉,村中的长者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吆喝着,指挥这些急需物资的分发工作。

但是布尔汉丁(Burhanuddin)却无暇领取救援物资。周五,一片巨大山体从一个临近的山上剥离,倾泻到这个风景如画的山谷中,掩埋了位于谷底的他的和其他近300个人家的房子,他仍在挖掘。

他的双手淤青肿胀,他的眼睛里满含泪水。他用一个破铁锹在他认为是自己家人被突然埋葬的地方上面,已经挖了一个近3米深的坑。

"我知道他们都死了,我的妻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今年56岁的布尔汉丁说道,布尔汉丁是他的全名,他说,"我知道这是在浪费时间,但我的心停不下来。它告诉我要继续使劲挖下去。"

他的邻居们站在这片被搅动了的泥地边上,为这场灾难的规模之大所震惊,这里就连死亡的气息也被掩埋了。

布尔汉丁的故事记叙了这场发生在阿富汗的十多年来最严重的一起自然灾害。他的经历远非独一无二;他是在周五这场山体滑坡中失去了妻子、孩子、父母的数百人的一个缩影。

14岁的哈马德·阿迦(Hamad Agha)被埋在泥土里一个多小时后,和父亲一起被救了出来。他的母亲和妹妹已经殒命。

"我会一直挖下去,直到找到她们,"他一边说,一边用身上沾满泥土的绿色传统套装的袖子抹着眼泪,"我知道她们在这里的某个地方,如果她们死了,至少我将看到她们的尸体。"

18岁的莱拉(Laila)失去了家中所有的人,山体滑坡掩埋了他家的房子。还不到12岁的纳斯鲁拉(Nasrullah)失去了他的父亲。25岁的阿齐姆(Azim)默默地接受了失去妻子、孩子和父母的事实,几十年的战乱已经让他只能听天由命。

"我能做什么?发生这种事情只会是上天的旨意,"他说,他身边围着同样失去家人的一群他人。

在阿卜巴利克,生活本来就很艰辛,这个曾经只有约1000户人家的村子位于巴达赫尚省的一个偏远地区,该地区与中国和塔吉克斯坦接壤。

这里的房子都是用当地山上的泥土建造的。村里没有电,村民公用几口水井,他们用卡车将水桶运上陡峭的沟壑,送到自己住的院子里,他们的院子呈扇型分布在这个美丽山谷的斜坡上,周围是连绵起伏的覆盖着泥和草的山丘。

几十年来,阿卜巴利克的贫穷村民靠种植和牧羊勉强过活,他们要走上一个多小时的泥路才能来到附近巴达赫尚省的省会城市法扎巴德去贩卖自己的产品。曾经有一条小河流过这个山谷,为庄稼、牲畜以及这里的人提供重要的营养来源。但是,这次山体滑坡也吞噬了这条河,留下的唯一踪迹是被困在村子一边的一池水。

重型机械很难进入阿卜巴利克,这些机械的最终到来也只能是推迟一个不可避免情况的出现。阿富汗领导人预计会在未来几天把这里宣布为一个集体坟墓。

周六,阿富汗副总统尤努斯·加努尼(Yunus Qanooni)在欧洲的大使们和一群保镖的陪同下来到这里,他向阿卜巴利克的村民表示哀悼,并承诺了政府的进一步支持。

救援行动在这里已能明显看到。为那些家在谷底的人们提供住处的大批帐篷已经支起。虽然运来了充足的面粉、大米和食油,但大多数人仍在吃援助机构带进来的面包,因为村民没有地方可以做饭。联合部队也提供了帮助,于周日上午将13吨帐篷、毯子和地毯送到该省。

尽管发生了这样的悲剧,但这里周日的景象仍一片平和,尤为明显的是没有看到联合部队,联合部队在过去十年中经常协助救灾。

"我们之中没人知道当我们来这里时会遇到什么,"马修·谢尔曼(Matthew Sherman)说,他是联盟部队的高级政治顾问。"有许多关于外来者进入这里的报道对吧?是的。但实际上,是现场的阿富汗人在操作一切,从驾驶直升机,到控制人群,再到救灾。"

"损失十分严重,但也涌现出了极大的希望,"他补充道。

Haris Kakar自阿富汗喀布尔报道。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