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4日星期五

纽约时报: 火星探测老将“机遇号”的新发现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火星探测老将"机遇号"的新发现
Jan 24th 2014, 13:21, by KENNETH CHANG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机遇号"(Opportunity)火星车10年前抵达了火星表面,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探索计划。

如今,"机遇号"仍在运行,仍在进行探索。

周四,科学家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庆祝周年纪念日时表示,"机遇号"的最新发现是一块不知来自何处的岩石。10年前,没人能想到大家有朝一日会庆祝"机遇号"运行10周年。

这块岩石出现在1月8日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岩石的化学成分也出人意料。不到两周之前,在同一位置拍摄的照片中并没有这块岩石。

"机遇号"研究主任史蒂文·W·斯奎尔斯(Steven W. Squyres)在NASA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很奇怪。"不过他还说,"我们认为那里没有发生特别怪异的事。"

斯奎尔斯博士表示,可能性最大的解释是,火星车在一个较高的位置转圈时,已经失灵、多年没有转动过的右前轮压住了这块岩石,并将它甩到了现在的位置。科学家们还没确认这块岩石是从哪个位置弹出来的,那里可能已被火星车的太阳能电池板遮住了。

年复一年,"机遇号"的成就都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科学家曾经预期,到太阳能电池板积满灰尘,电池耗尽之时,"机遇号"会行进1公里(0.6英里)。

出人意料的是,偶尔刮起的风会定期清除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灰尘,"机遇号"与其孪生兄弟"勇气号"(Spirit)继续运转。"勇气号"在2009年陷入了沙丘当中,由于未能在冬季使太阳能电池板朝向太阳,"勇气号"在2010年陷入沉寂

"机遇号"不止行驶了1公里,而是38.7公里,它探索的撞击坑越来越大,沿途拍摄了17万张照片。

研究副主任雷蒙德·E·阿维森(Raymond E. Arvidson)说,"这可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美国车。"

总的来说,这辆火星车状态良好,尽管车轮出了故障,两个科学仪器已经无法工作,一只机械臂像得了关节炎一样,不易弯曲。项目主管约翰·L·卡拉斯(John L. Callas)表示,这辆火星车还经历过"瞬间失忆",可能是由于内存芯片老化引起的。

"这只不过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卡拉斯博士说。"但如果情况急剧恶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补救举措。"

NASA的预算限制或许是"机遇号"继续运行面临的一个更大障碍。NASA官员将在今年春天审核所有服役时间超出原定计划的航天器,"机遇号"目前的花费为每年1400万美元(约合8500万元人民币)。

NASA火星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迈耶(Michael Meyer)说,"我们需要考虑我们有多少资金,哪些任务最有成效。"

新发现的岩石与"机遇号"过去的发现都大不相同。斯奎尔斯博士表示,这块岩石似乎翻了个跟头,可能是几十亿年来岩石底部首次曝光。

"它看起来像是一个果酱甜甜圈,"他接着说。"外面一圈是白色的,中间是红色的。我们用显微镜看了一下,明显就是一块岩石。"

岩石的构成非常奇怪,硫、镁和锰的含量很高。"这则探索故事还在不断发展,"斯奎尔斯博士说。"火星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东西。"

在周五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科学家发表了有关"奋进"撞击坑(Endeavour Crater)边缘处岩石的分析报告,"机遇号"目前正在探索这个直径14英里的撞击坑。"机遇号"根据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的读数,前去寻找似乎含有粘土矿物铁蒙脱石的岩石。

"这对很多人来说没什么意义,"上述《科学》论文的第一作者阿维森博士说。"但对于地质学家来说,这个发现令人兴奋,因为这是一种在特别的水环境中形成的粘土矿物。"

翻译:许欣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五角大楼称美核情报能力不足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CloudMailin

Incoming Email for your web app. Get started in minutes and scale effortlessly when you need it.
From our sponsors
五角大楼称美核情报能力不足
Jan 24th 2014, 11:10, by DAVID E. SANGER, WILLIAM J. BROAD

华盛顿——经过一项耗时三年的研究,五角大楼得出结论,美国的情报机构"尚未形成充分的组织和能力",无法探查到外国势力的核武器开发情况和对现存核武库的升级,它呼吁使用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简称NSA)在应对恐怖分子时开发的一些技术。

这份长达100页的报告由国防科学委员会(Defense Science Board)起草,其中指出,在伊朗这类案例中,侦测能力——包括发现"未申明的设施和/或秘密行动"——有时是"不足的,而在更多的时候,则是根本不存在。"

这份报告发布之时,距离奥巴马总统参加3月在海牙举行的核安全峰会还有两个月,那将是他第三次参加该峰会,他希望通过此举来控制散布在外的核材料,并最终减少有能力制造核武器的国家的数量。奥巴马在清理核材料方面的举措被广泛认为是成功的。但是报告得出的结论是,有掌握核能潜力的国家"数量猛增,速度之快是自冷战初期至今所未曾有过的,"而"对这种扩散的监控应该是国家安全的首要目标,然而我国尚未形成充分的组织和能力来做到这一点。"

报告证实了外界许多专家已经有所耳闻的事:过去十年里,涉及核武器的最出名的情报失误发生在伊拉克,中央情报局(CIA)等机构在该国发现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核项目,然而更让人担心的可能是美国完全漏过了一些大规模的核项目。

美国官员第一次得知叙利亚有一个在朝鲜协助下建造的反应堆,是因为收到了以色列人发来的警报。(以色列于2007年摧毁了那座设施。)朝鲜在奥巴马上任初期建造了一个铀浓缩设施,一直没被探查到,直到朝鲜方面拿它向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访问教授进行炫耀。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布鲁斯·里德尔(Bruce Riedel) 说,"这段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我们直到最后关头才发现该设施,有的可能最后也没发现。"里德尔原为中情局恐怖主义和核扩散专家。

国防科委会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它说卫星照片等侦查手段在将来很有可能派不上大用场。它表示NSA开发的网络和大数据程序中有许多可以用于侦测核扩散,希望这样可以更多地发现科学家和工程师在讨论、通过邮件交流或搜索相关核技术的证据,而不是在核武设施开始施工之后才得到消息。

事实上,上周五奥巴马发表演说解释为什么近年NSA启动的许多项目必须保留时,核扩散探测的紧迫性加剧就是其中一个依据。

一位熟悉该报告的前高级情报官员说,这样做是试图将政府行动的注意力集中到全球范围的核武威胁上。报告是由去年底辞职的前国防部副部长阿什顿·B·卡特(Ashton B. Carter)委托进行的。

"历届政府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反扩散,"这位官员说,"然而各个部门在将这项工作向前推进方面缺乏协调一致的行动。"

国防科委会为此约谈了众多政府部门,范围之广凸显出此次行动的规模之大:全国16家情报机构中有数家机构的官员参与其中,此外还有4所能源部国家实验室(Energy Department's National Laboratories)及其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国防威胁减控局(Defense Threat Reduction Agency)和白宫的国家安全委员会(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这位前高级官员称,通过监听开放信息源可以发现许多核项目的痕迹,还有一些时常被忽视的线索。

对于隐秘的核活动,这位要求匿名的前官员说,"总是会露出端倪的。"比如他说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多少是用在某个产业上的,就是一个显著的提示。"

"你可以对开放源头得来的东西进行整理,"他说,"但是政府中没有这样一个实体,可以让所有东西连贯起来。"

报告没有说明,具体有哪些国家因为正在进行或疑似的武器项目而受到美国的监控。但是,美国投入了大量资源对巴基斯坦的武器储备进行跟踪,此外还有俄罗斯、中国、印度、朝鲜和以色列,这些都不是秘密。

报告含蓄地对政府官员的过分自信提出了质疑,认为一旦伊朗违反了本周开始实施的核协议,他们可能不见得能侦测到。

翻译:经雷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乌克兰抗议者和当局关系仍旧紧张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CloudMailin

Incoming Email for your web app. Get started in minutes and scale effortlessly when you need it.
From our sponsors
乌克兰抗议者和当局关系仍旧紧张
Jan 24th 2014, 12:00, by DAVID M. HERSZENHORN

乌克兰基辅——就在反对派领导人和总统维克多·F·亚努科维奇(Viktor F.Yanukovich)进行谈判来平息乌克兰国内暴乱之际,揭露当局酷行的新证据出现了。其中一段视频,显示了一名示威者被一群令人生畏的别尔库特(Berkut)防暴警察剥得精光,只剩下一双靴子。

视频显示,这名裸男站在白雪覆盖的街头,一名警察在给他拍照,其他几人则在一旁围观。从视频中还能看见另一名警察抓着男子的后颈,逼迫他拿着一个刮冰器,然后在该男子被带进一辆警用巴士时打他的头、踢他。当男子爬进巴士时,能看到他的背部出现了红肿。

管理防暴警察的内政部发表了道歉声明,说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

时至今日,乌克兰内乱已持续两个月,示威者对于出现的第一起暴力死亡事件依然感到震惊。而视频进一步激怒了他们,他们威胁要撕毁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停火协议。视频似乎进一步证实了,当局或他们的代理人正在参与其他的残忍行径,包括杀害抗议者。

还有迹象显示,这场动乱已经蔓延到首都基辅之外。在乌克兰西部最大的城市利沃夫,抗议者占领了当地的政府大楼。该地区是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据点,正是这个问题于去年11月引发了内乱,此地还是基辅街头许多最激进抗议者的家乡。

示威者还以类似手段,包围了同处西部的里夫尼市的政府机构,他们要求当局把部署在基辅的防暴警察赶回家。在其他许多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的行动,其中包括乌克兰中部的切尔卡瑟。据当地新闻媒体报道,那里的数千名示威者和保护政府大楼的警方发生了短暂的冲突,警方曾经朝空中开了几枪。

尽管抗议者之间缺乏明确的协作,然而他们都对基辅市内日益凶险的局面做出了反应,基辅迪纳摩足球场附近的抗议者已经和警方激烈地对抗了整整一周,他们烧警车、殴打警察、纵火焚烧了大量轮胎。

示威者被绑架——有时这种情况发生在医院里——或者被警方拘留,并带到隐匿场所的种种报道,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态发展之一。

民间活动人士、反抗运动的主要组织者伊戈尔·卢岑科(Igor Lutsenko)一直是和平抗议的有力倡导者,周二一早,他在一家医院里被抓。此前,他带了另一名示威者到这家医院就诊,此人在和警方的冲突中被震爆弹击伤。

另一位示威者名叫尤里·沃比茨基(Yuriy Verbytsky),后来被发现死在基辅郊外。据乌克兰新闻媒体报道,在同一个地区还发现了另一具尸体,上面也显示出曾遭受虐待的痕迹。

周四,卢岑科在医院的病床上接受了采访,他说自己被押进一辆面包车,然后带到一座森林里,他和沃比茨基在那里受到毒打和盘问,不过大部分时间,他们俩是分开的。他形容说,逼迫他上车的男子出手"非常专业"。

周四,乌克兰新闻媒体还报道了另一起失踪案。名为AutoMaidan的驾车抗议组织首领德米特里·布拉托夫(Dmitry Bulatov)和组织里的其他成员似乎是被一同拘留了。在对抗政府的示威中,该组织负责领导车队的抗议活动。

冲突持续了一夜,而后,在乌克兰首都和警方作战的抗议者于周四上午同意暂时停火,这是因为反对派领导人计划参加和亚努科维奇的第二轮谈判。

原定于周四下午举行的谈判一推再推。周四晚间,两名反对派领导人从和亚努科维奇谈判的会场走出,敦促继续停战。

他们表示,双方已经达成一项初步协议,将释放数十名被扣押的抗议者,还有可能划定一个和独立广场类似的占领区。自去年12月初以来,示威者就已经在独立广场安营扎寨了。

他们还说,下周将举行特别立法会议,重新探讨一系列的立法提案,这组提案是亚努科维奇的支持者们于上周在议会强行通过的,目的是广泛地打压政治异见人士。

在聚首聆听两名领导人发言的某些抗议者中,传出阵阵错愕之声,这两名领导人分别是前拳击冠军维塔利·克利奇科(Vitali Klitschko),他领导着名为乌克兰改革民主同盟(Ukrainian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Reform)的政党。另一人是民族主义党派全乌克兰自由联盟(Svoboda Party)的领导人奥列格·塔亚格尼布克(Oleg Tyagnibok)。

克利奇科和塔亚格尼布克说,当局还担保,警方不会用实弹射击抗议者。官员们一直否认警方曾经向抗议者发射过实弹,虽然周三一早,就有四名示威者在和警方的冲突中被射杀。

Oksana Lyachynska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奥巴马助选团队支持希拉里问鼎白宫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Helpdesk Ticketing System

Award-winning helpdesk system with an inbuilt KBase, forums, canned responses & more. Try super user friendly Freshdesk today. (In 2 minutes, You'll set it up!)
From our sponsors
奥巴马助选团队支持希拉里问鼎白宫
Jan 24th 2014, 11:49, by NICHOLAS CONFESSORE

奥巴马的政治团队曾在过去击溃了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问鼎白宫的野心,但现在正在迅速地集结起来,为她2016年可能的竞选活动进行筹备,使得希拉里·克林顿在金钱、专业知识和瞄准选民的技术上,都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先期优势。

周四,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简称"超级PAC")"优先美国行动"(Priorities USA Action)宣布,正式支持克林顿,并将开始筹措资金,抵御2016年大选中潜在的竞争对手。优先美国行动是民主党最大的超级PAC,对奥巴马总统竞选连任起到了重要的帮助。该组织还任命了新的管理层,这些任命既可以巩固其支持克林顿的倾向,又可以将参与过奥巴马的政治运作和筹款行动的老将,在他卸任后再度纳入到民主党的中心。

针对非在任总统的候选人,这或许是开始最早的一次巨额募资活动。它开辟了一条筹资渠道,吸引那些迫不及待想要支持克林顿角逐白宫的富有支持者,也为大批想要结交克林顿,挤进她的圈子的其他人打开了一条通路。

奥巴马2012年竞选团队的经理吉姆·梅西纳(Jim Messina)与民主党的捐款人之间建立了紧密关系,他将在这个改组后的超级PAC及一家附属的非营利组织里,与詹妮弗·M·格兰霍姆(Jennifer M. Granholm)一道,担任联席主席。格兰霍姆曾任密歇根州州长,一直长期坚定地呼吁克林顿角逐2016年大选。

开始支持克林顿的奥巴马团队老将越来越多,梅西纳只是其中一个。比如,在奥巴马2012年竞选时负责基层动员的杰里米·伯德(Jeremy Bird)和米奇·斯图尔特(Mitch Stewart)就正在与支持克林顿的超级PAC"万事俱备,希拉里"(Ready for Hillary)密切合作。该组织专注于吸引小额捐助者和凝聚草根支持者。

与之不同的是,优先美国行动已经开始寻求六位数、七位数的支票,用以投放大量支持克林顿的广告。如有必要,它还会在正式宣布竞选开始之前,投放广告回应共和党及保守派的攻击。(像所有超级PAC一样,如果克林顿参加总统竞选,这个团体将被禁止与克林顿本人协调支出和宣传策略。)

"我想,数据明确显示她是民主党一方最有力的总统候选人,"梅西纳在一次采访中说。"如果她决定参选,优先美国行动会鼎力支持。"

目前,梅西纳是奥巴马身边幕僚中,最为高调地公开支持克林顿参选的一个。这一举动只会让人揣测,奥巴马本人是否已心照不宣地支持克林顿成为候选人。

曾与优先美国行动有过联系的捐款人和其他人表示,他们预期筹资金额将会远远超过这个组织在2012年大选中,用于投放攻击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的广告的6700万美元(约合4亿元人民币)。那些攻击罗姆尼的广告中包括一系列"棺材广告",这些广告的主要人物是贝恩资本(Bain Capital)所收购的工厂的下岗工人,而罗姆尼曾是贝恩的掌门人。这一系列广告在竞选初期就帮助设定了罗姆尼的形象。现在,优先美国行动也希望用同样的做法,以克林顿的视角描绘共和党对手。

休斯顿的重量级庭审律师、民主党捐款人史蒂夫·莫斯廷(Steve Mostyn)与妻子安贝(Amber)携手跻身优先美国行动2012年最早的一批大捐款人之列。他认为,如果克林顿参选,自由派捐款人将纷纷解囊。

"安贝和我都很兴奋,如果希拉里决定参选的话,我们有望成为支持她的超级PAC的一份子,"莫斯廷称。"对我们来说,上回是种大胆尝试,那时候还没人拿钱给'优先美国行动'。我想,希拉里的话应该会容易一些。"

最近这几个月,众人期待已久的优先美国行动的重启吸引了诸多关注目光。媒体报道详细描述了该组织如何力图打动梅西纳,以及克林顿圈子的红人,比如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政府的白宫幕僚长、奥巴马总统如今的顾问约翰·D·波德斯塔(John D. Podesta)。

梅西纳拒绝透露,他是否与奥巴马或者副总统小约瑟夫·R·拜登(Joseph R. Biden Jr.)讨论过自己的新工作,后者也是2016年大选的潜在候选人。而且,尚不明朗的是,当克林顿在民主党提名阶段面对其他竞争者的时候,该组织是否会插手初选。

梅西纳将与该组织的其他一些奥巴马与克林顿圈子的老面孔共事,其中包括:曾任奥巴马竞选团队基层活动主管、现任优先美国行动执行总监的巴菲·威克斯(Buffy Wicks);克林顿上次总统竞选团队的财务主管乔纳森·曼茨(Jonathan Mantz);以及克林顿首次参议院竞选的发言人彼得·考夫曼(Peter Kauffmann)。

梅西纳还将留任"行动组织"(Organizing for Action)的主席一职。这是一家非营利性倡导机构,脱胎于奥巴马的连任竞选团队,去年筹集了2600万美元来推进奥巴马在环境、医保和枪支管控方面的议程。好几名大捐款人同时资助了它与优先美国行动,比如纽约慈善家埃米·戈德曼·福勒(Amy Goldman Fowler)、佛罗里达州的筹款人芭芭拉·施蒂费尔(Barbara Stiefel),以及芝加哥的媒体高管弗雷德·埃什纳(Fred Eychaner)。

不过,梅西纳表示,他认为支持奥巴马的行动组织与优先美国行动之间并不存在筹款竞争,因为前者的收入主要来自支持奥巴马的众多小捐款人。

"我认为,'优先美国行动'无人能敌的地方将在于,延续我们的数据优势,采取攻势,"梅西纳说。"不管谁来竞选总统。"

翻译:王童鹤、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新疆再爆警民流血冲突,三人死亡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14-Day Yottaa Free Trial

Yottaa increases conversion rate, user engagement & revenue by an average of 30% (yes, 30%!) by speeding up page load times and optimizing content sequencing.
From our sponsors
新疆再爆警民流血冲突,三人死亡
Jan 24th 2014, 10:31, by 杰安迪

北京——自由亚洲电台(Radio Free Asia)周四报道,上周,在位于中国偏远西部的新疆地区的一个派出所外,三名维吾尔少数民族人士在与门卫发生冲突的过程中中枪身亡,起因是门卫禁止他们进入派出所。

该事件于1月15日发生在阿克苏地区,但直到周三才得到确认。新疆地区的维吾尔居民与汉族官员之间发生了大量致命冲突,此事是其中最近的一起。

新疆面积辽阔,能源丰富,与几个中亚国家接壤。过去一年中,此类冲突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引起了中国领导人的警惕,也让新疆的维稳力度进一步加强。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北京上周宣布要将新疆的维稳预算翻倍,一名新疆官员还发誓"对恐怖分子绝不留情"。

自由亚洲电台援引当地警察的话说,在这起最新事件中,前述三名维族人前往英艾日克乡派出所要求见所长,门卫却把他们拦在了门口。

邻近的多浪乡派出所的警察称,在随后的冲突中,这三名男子拔出腰间的镰刀,砍伤了两名门卫。这些警察说,派出所里的警察随后才开枪杀死了这三名男子。他们说,这三人都是来自附近农村的村民。

官员们称,此次暴力事件和之前的一些事件一样,也是"分裂分子"所为,他们试图为新疆的维吾尔族人建立一个独立的祖国。维吾尔族是一个穆斯林民族,说土耳其语,政府越来越高压的政策考验着他们对北京的忠诚。批评人士称,包括限制宗教活动在内的种种侵害措施,以及不平衡的经济发展,都导致维吾尔族人的不满加剧。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汉族移民,而不是土生土长的维吾尔族人。

一些流亡组织声称,最近的维族死亡事件有许多都是咄咄逼人的治安策略所致,许多被警方开枪打死的"恐怖分子"后来都会被说成携带了刀具或农具。

和最近发生的许多暴力事件一样,1月15日的流血事件没有得到中国新闻媒体的报道。周四,自治区和地区级的几个政府部门接听电话的人均表示没有听说过此次事件。记者曾请多浪乡派出所的一名工作人员置评,对方却挂掉了电话。打给发生流血事件的英艾日克乡派出所的电话无人接听。

杰安迪(Andrew Jacobs)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Mia Li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活动人士侯欣在北京受审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活动人士侯欣在北京受审
Jan 24th 2014, 09:13, by 狄雨霏

中国一名人权倡导人士的律师称,其委托人因"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的罪名于周四在北京受审。该倡导人士所在的组织呼吁终结腐败,要求官员公布其金融资产。

该倡导人士名为侯欣,生于1968年,曾是一名记者。她的律师丁锡魁称,在持续约两个小时的庭审期间,侯欣否认自己有罪。丁锡魁说,她认为自己的行为合理合法。

"一切都比较顺利,"他说,"我们现在就等着宣判。"

丁锡魁说,侯欣曾参与3月31日在北京西单购物区的一次小型示威。

不同于本周在中国受审的其他一些要求政府透明的活动人士——总共有至少8人——侯欣此前因健康问题得以取保候审。丁锡魁说,在4月被拘留后,侯欣犯了心脏病。

在周四的庭审过程中,侯欣曾请求休庭一次。"她说她觉得不舒服,法官让她休息了10分钟,"丁锡魁说,"她说她喘不上气来。"

他补充说,"当时屋里很热,她觉得不舒服。"

本周接受审判的还包括著名活动人士、新公民运动著名成员许志永。新公民运动是一个倡导人权并要求官员公布财产的组织。该组织另有三名成员在江西等待判决。

密切关注审判的一名西方外交官匿名表示,据信,法院将推迟宣布对江西活动人士刘萍、魏忠平和李思华的判决,直到许志永被定罪和判刑。这名外交官说,官方认为许志永是这个组织的领导者,他的判决将成为其他被告的量刑标准。

这名外交官说,这些活动人士都没有受到颠覆指控,尽管如此,据信检方已经收到指示,要严厉处置这些被认为具有"颠覆意图"的被告。

侯欣的律师说,她在证词中说自己并不像许志永那样"活跃"。他还说,但她并不是试图推卸自己的责任,"她这么说是因为谦虚。"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波士顿爆炸案制造者会被判处死刑吗?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波士顿爆炸案制造者会被判处死刑吗?
Jan 24th 2014, 09:34, by KATHARINE Q. SEELYE

波士顿——自从美国于1988年恢复联邦死刑以来,司法部长已经核准了500名被告的死刑指控。本月底可能又会新增一例,被告是被控制造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焦哈尔·萨纳耶夫(Dzhokhar Tsarnaev)。

司法部长小埃里克·H·霍尔德(Eric H. Holder Jr.)必须在1月31日做出决定,是否寻求死刑判决,但即使他选择这么做,萨纳耶夫是否真的会被执行死刑也还是个很大的未知数。根据联邦死刑辩护项目办公室(Federal Death Penalty Resource Counsel)的数据,在那500名被告中,只有3名被执行了死刑,最后一次发生在10年前。

不过,霍尔德的任务不是斟酌萨纳耶夫被处决的可能性。他必须做出判断的是:在这个案件成为死刑依据的加重因素是否超过了减罪因素。前者比如不加区分地杀死和杀伤无辜者,后者比如当时19岁的萨纳耶夫是受到哥哥的影响。

尽管霍尔德曾表示,他本人不支持死刑,但他已经批准过数次死刑指控,很多法律专家预计本次也会得到批准。

要做出寻求死刑的决定,首先需要联邦检察官向司法部长提出这一建议。本案的联邦检察官是卡门·M·奥尔蒂斯(Carmen M. Ortiz),其团队正在起诉萨纳耶夫参与去年4月15日发生在马拉松终点线的爆炸案。爆炸导致3人丧生,260余人受伤。随后在搜捕萨纳耶夫和他哥哥塔梅尔兰(Tamerlan)的行动中,又有一名麻省理工学院(MIT)校警遇难。26岁的塔梅尔兰则在与警方的枪战中丧生。后来警方抓获了躲在一艘船里的焦哈尔·萨纳耶夫。

去年六月,一个联邦大陪审团对萨纳耶夫签发了一份包含30项罪名的起诉书,其中包括17项罪名可以判处死刑。他拒不认罪,一直被联邦当局拘留。审判日期尚未确定。

自1947年以来,马萨诸塞州就没有判处过任何人死刑,1984年该州明令禁止死刑。但由于萨纳耶夫是根据联邦法律起诉的,联邦死刑仍然适用。

奥尔蒂斯必须决定是否在本案中建议死刑,为此她征询了遇害者​家属和伤者的意见。这些意见是保密的,奥尔蒂斯给霍尔德的建议也是保密的,不过法律专家大都认为她应该给出了死刑建议,而霍尔德也批准了。

根据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的规则,霍尔德将会考虑的因素包括:不利于被告的证据力度,被告在可判处死刑的罪行中扮演的角色,他以前的所有犯罪记录,被告是否接受自己行为的责任,以及遇难者家属的意见。

爆炸案遇难者的家属基本上都回避公开讨论这件事。29岁的克里斯尔·坎贝尔(Krystle Campbell)是在终点线附近丧生的死者之一,其母亲帕特里夏·坎贝尔(Patricia Campbell)去年七月告诉《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虽然她长期以来都反对死刑,但她正在重新考虑这个立场。"在这种情况下,"她说,"以牙还牙感觉是合适的。"

克里斯尔的祖母莉莲·坎贝尔(Lillian Campbell)说死者父母不想更多地讨论这个问题。"她的父母没有心情谈论这些,"她说。"只要他得到罪有应得的下场,其他我不在乎。"

8岁的男孩马丁·理查德(Martin Richard)是另一名遇难者,其父母和姐姐也在那起爆炸案中受伤,他们拒绝发表意见。还有一名遇难者是23岁的吕令子,她的家人在中国,无法联系到他们置评。

如果死刑起诉被批准,萨纳耶夫的案件进入了审判阶段,那么第一关就是找到一个愿意判处被告死刑的陪审团。任何反对死刑的人都会被取消资格。如果陪审团裁定萨纳耶夫有罪,那么所有12名陪审员就必须在一个单独的环节中对处决他达成一致同意。

"为政府挑选陪审团的难处在于:确保那些说自己可以判人死刑的人真的会那么做,"乔治·W·维恩(George W. Vien)说。维恩曾长期担任联邦检察官,现在是私人执业。2003年,他在这里的最近一次联邦死刑起诉中取得胜利,被告被判处了死刑。(该被告将面临重审)。

在萨纳耶夫一案中,检察官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被告辩护团队中的朱迪·克拉克(Judy Clarke)擅长于展示当事人的人性一面。她的当事人有被称为"炸弹客"(Unabomber)的西​​奥多·J·卡钦斯基(Theodore J. Kaczynski)和9·11阴谋策划者扎卡里亚·穆萨维(Zacarias Moussaoui),克拉克的辩护令他们免于死刑。萨纳耶夫辩护团队中出现她的身影,意味着辩方认为这会是一个死刑案件。

反死刑组织"死刑信息中心"(Death Penalty Information Center)的执行理事理查德·C·迪特(Richard C. Dieter)说:"朱迪知道如何打动陪审团,控方知道他们在跟谁较量。"

由于错判、种族差异、长时间延误,以及成本过高等问题的曝光,现在的政治气候已经变得不那么有利于死刑判决,最近几年来,联邦陪审团更倾向于判处罪犯终身监禁而非死刑。联邦死刑辩护项目办公室的资料显示,自2000年以来,陪审团裁定终生监禁和死刑的比例是二比一。

尽管如此,《华盛顿邮报》和ABC新闻频道(Washington Post-ABC News)去年五月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仍有70%的美国人赞成对萨纳耶夫判处死刑。

但马萨诸塞州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波士顿环球报》去年九月进行的全州民调中,只有33%的受访者赞成对萨纳耶夫判以死刑,57%的人表示他应该被判处终身监禁。

辩方正在考虑是否要将审判地点改在波士顿之外的地方,因此波士顿人的态度很重要。辩方律师已经在法庭文件中表示,他们正在等待霍尔德关于死刑起诉的决定,然后他们就会做出是否更改审判地点的策略性决定。

改换审判地点可能对辩方有利,因为波士顿媒体仍然常常刊登跟马拉松事件相关的后续发展以及受害者康复的消息。而且,此举也有可能让很多肢体残缺、坐着轮椅的受害者难以出现在法庭上,难以在陪审团做出裁决前向他们讲述自己遭受的苦难。

另一方面,虽然波士顿是这起罪案的发生地,部分波士顿人确实希望萨纳耶夫被判处死刑,但整体而言,这里的敌意可能较其他地方更少。即便刚刚发生了爆炸案,有人一度试图在该州恢复死刑,州议会还是以压倒性多数否决了相关的提案。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长期反对州死刑的波士顿律师协会(Boston Bar Association)对联邦死刑进行了谴责,称它追求的"几乎总是一种空洞乏力而又代价不菲的姿态"。

正如死刑信息中心的迪特所说的那样:"辩方可能会发现,对他们最为有利的审判环境是在波士顿。"

翻译:土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GDP核算的“幽灵省”无解?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14-Day Yottaa Free Trial

Yottaa increases conversion rate, user engagement & revenue by an average of 30% (yes, 30%!) by speeding up page load times and optimizing content sequencing.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GDP核算的"幽灵省"无解?
Jan 24th 2014, 08:40, by 《纽约时报》

中国各省的增长数据总和比全国总数还高,而且还有几个省份尚未通报相关数据。专家表示,这种差异的起因很可能是政治因素和记账问题。

去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7.7%;据分析人士估计,随着中国政府尝试将重心转移到依赖国内消费而非出口和投资,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会进一步放缓。

最近发布的关于工厂预期的数据也表明,今年经济可能会降温。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和Markit Economics发布的1月初步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降到了49.6,低于去年12月的50.5。低于50的总数意味着制造活动正在收缩。

中国201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据比2005年前后的两位数增长率低很多,但仍比政府为2013年设定的7.5%增长目标略高。然而,如果把中国28个地区和省份报告的2013年数据加起来,竟然比全国的总数还要高。此外,据中国国家媒体新华社报道,还有三个省份尚未公布去年的数据。

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这两个数据之间的差异反复出现。其中一个原因是政治上的:地方领导人希望展示自己已经成功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命令省级统计局拿出能体现这一点的数据。

不过,其他一些因素也在起作用。经济生产不可能完全局限在各省内部,横跨各省边界的商业贸易还往往会被记入多个账目。国家统计局在确定增长率时使用的是一套单独的商品价格,各省用的却是自己的价格,官员称,这也是出现差异的一个原因。

全国数据和各省份数据总和之间存在3.6%的差异,差异总额共计2.06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像福建这样的中国富裕省份的GDP总额。

从绝对数字来看,2013年的差异依然很大,尽管如此,最终的差异多半会比去年的差异小。2012年,省级行政区的GDP总和比全国GDP高将近5.8万亿人民币。中国评论人士指出,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中国最富裕的省份广东的GDP。

李克强总理曾表示,他在研究中国经济时不相信这种"人造"数字。2007年,时任中国东北省份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说,在他看来,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用电量、铁路货运和贷款分布都比GDP准确。

"这是个老问题,每次公布数据时都会出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家张立群告诉新华社,"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重复计算造成的。"

但官方承认,这种差异也是各地区领导人造成的,因为他们一心想提升自己的政绩。

新华社报道称,中国级别最高的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丛亮在周三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有一些地方为了追求政绩,在GDP核算当中多多少少有一些水分。"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承认地方增长数据有所夸大这个问题。1月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中国希望让省级行政区GDP数据与全国总和保持一致。据发表在一个政府官网上的一则报道称,马建堂要求,"各地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要求上。"

以前也有过类似建议。2009年,中国上半年各省GDP相加的总和比全国数字高了近10%,统计官员随即就对核算统一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从那时起,这种差异有所缩小,但依然存在。

翻译: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再度杀入澳网决赛,李娜这次是“夺冠热门”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再度杀入澳网决赛,李娜这次是"夺冠热门"
Jan 24th 2014, 06:07, by BEN ROTHENBERG

澳大利亚墨尔本——四年当中,李娜第三次闯进了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Australian Open)女单决赛。

但是,如果第三轮的对手露西·萨法洛娃(Lucie Safarova)没有在赛点以两英寸(约合5厘米)之差错失那记反手击球,李娜一周前就已经离开澳大利亚了。

"我认为那5厘米的距离拯救了我!"李娜赢得比赛后说,"如果她当时打在了线上,我的整个团队应该此时已经在机场了"。

李娜的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Carlos Rodriguez)曾指导贾斯汀·海宁(Justine Henin)七次问鼎大满贯(Grand Slam)冠军。罗德里格斯称,李娜抽的签"微妙、困难、令人顿生压力"。他说,在此次锦标赛伊始,李娜很不安,因为她必须在头两场比赛中对阵两名正在崭露头角的16岁选手。

"她不了解她们,由此陷入了一种非常困难的情绪状态,尤其是在第三场比赛之前,"罗德里格斯说,"这种情况很难应对,首先是因为萨法洛娃的比赛打得很好,其次是因为她有些不稳定。那场比赛后,好像一切都顺利起来了。"

对于职业生涯中相当一部分时间都在努力保持稳定的李娜而言,接下来的三场胜利来得惊人地轻松。在第四轮比赛中,她只输给了来自俄罗斯的22号种子叶卡捷琳娜·马卡洛娃(Ekaterina Makarova)两局。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她只输给了来自意大利的28号种子弗拉维娅·佩内塔(Flavia Pennetta)四局。随后,在对阵来自加拿大的30号种子尤金·布莎尔(Eugenie Bouchard)时,李娜先是得了前23分中的20分,最终以6-2、6-4的比分赢得了这场半决赛。

不同于之前的三次大满贯决赛,其中包括她2011年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中问鼎冠军的那场比赛,4号种子李娜是以夺冠大热门的身份进入了周六的决赛,对手是20号种子多米妮卡·齐布科娃(Dominika Cibulkova)。

"对她来说,这是件难事,"罗德里格斯在说起她这种新地位时说,"你不再是局外人了,你是排名第四的选手,名义上还是夺冠热门。如何应对这一点,如何在周六呈现出最好的状态,这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因为在之前的所有决赛中,她都不是夺冠热门。这需要新的应对方式和新的心态。

"不要想着赢得大满贯。你知道自己想赢。把它放在一边,集中精力考虑自己在球场上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目标。这是最难的,因为情形就像是'我是夺冠热门!我现在就能赢!'然而到最后,机会仍然是50对50。"

自2012年夏季以来,来自阿根廷的罗德里格斯一直在与李娜合作,试图理解她的思维,以及促使她形成这种思维的中国规范和期望。在交流方面,他们这个运动员与教练组合可以说是最高效的一对。

被问及李娜最优秀的品质时,罗德里格斯说:"她喜欢持续地理解和学习,而且善于倾听。她还懂得分享。如果你面对一个31岁的运动员,一个像她这样的冠军,而她还能继续学习和进步,这就是最好的品质。"

李娜的决赛对手将是齐布科娃,齐布科娃最出色的品质或许是超强的信念,此外,她还拥有她这种身高的运动员少有的强力攻击风格。

"就算你具有身高优势,也不意味着你能百分百取胜,"24岁的斯洛伐克运动员齐布科娃说。"重要的是,你要怀有热切的希望,并抱有信念。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除了个子矮以外,身高5英尺3英寸(约1.6米)的齐布科娃是最有活力的运动员之一。很多次,她都会在得分后迅速地叫一声"Pod'me",这在斯洛伐克语中是"加油"的意思。

"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就具有这种特点了,"提到自己在球场上的活力时,齐布科娃说。"在我打得最好的时候,你就能看到那种力量和战斗的感觉。就像我说的那样,假如你想成为最好的网球运动员,但又不具备身高优势,那就必须拥有一些额外优势。所以,这就是我的额外优势。"

就像李娜在职业生涯早期的表现那样,齐布科娃的表现也十分不稳定。在所有的四个大满贯赛事中,她有时发挥得非常好,能够进入四分之一决赛,有时表现甚至更好,排名却从未进入前10,即使她周六夜间赢得了第一个大满贯头衔,也无法进入前10。

"这将是'毕生最重大的比赛',"齐布科娃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划引号。"但我上场的状态会有所不同。这次我没有压力。我已经进了决赛,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齐布科娃说,她从自己的好友玛丽昂·巴托莉(Marion Bartoli)身上获得了启发。去年夏季,巴托莉以排名第15的身份,出人意料地斩获温网冠军。

"我知道她为了夺冠而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齐布科娃说。"她理应获胜。是的,当她胜出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切皆有可能。"

翻译: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诚信托事件”考验中国金融安全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诚信托事件"考验中国金融安全
Jan 24th 2014, 05:48, by 纽约时报中文网编辑 王强

1月23日,江苏、浙江等一些省份的信托投资者聚集到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总部,举行了一次范围有限的维权谈判行动。一位参加了谈判行动的投资者说,他们希望通过这次维权行动给中国这家最大的商业银行施加压力,以避免在本月底即将到期的一项信托产品项目中遭受重大损失。由于担心报复拿不回投资,这位投资者不希望具名。

这桩可能的信托兑付违约事件由于涉及本金达30亿元,为近年来发生危机的最大一笔信托项目之一,又恰逢农历新年前夕到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观察人士担心,如果违约真的发生,很可能产生连锁反应,进一步打击中国脆弱的金融体系。

该信托产品由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China Credit Trust Co.)发行。2011年,中诚信托以工商银行为代理银行,向工行的700位高级私人客户卖出了一款价值高达3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理财产品。根据纽约时报中文网获得的一份中诚信托的公告,受益人被分为A、B、C三类,平均收益率达到10%。随后,这些资金被投向了山西一家靠煤炭起家的民营企业振富能源集团。

这款名为"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的投资产品的存续期为3年,2014年1月31日到期。但2012年,振富集团曝出财务丑闻,其中牵涉到多起巨额民间高利贷纠纷。2012年5月,该公司的主要拥有人王平彦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刑拘至今,公司面临着巨额债务。

上述信托计划也连带着陷入无法兑付的危机。部分该信托计划投资者向纽约时报中文网表示,他们将其与发生在2007年的中国"毒奶粉"事件联系起来,称这款投资产品为"有毒产品"。他们认为工商银行和中诚信托都未尽到调查责任,怀疑他们在明知道风险的情况下欺骗了投资者。

上周,中诚信托在发给投资者的一则通知中称,目前尚不确定本月底这笔贷款到期时投资者能否获得兑付。

纽约时报中文网获得的中诚信托于1月16日发布的《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2013年第4季度管理报告》也称,由于振富能源公司未按期足额向受托人支付股权维持费等原因,信托财产在2014年1月31日前变现还存在不确定性。

这引起了投资者们的普遍恐慌。如果1月31日到期违约或者无人接盘,则意味着这些投资者很可能蒙受平均每人将近400多万元的巨大损失。

投资者们普遍认为,工行在此事件中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者告诉纽约时报中文网:"是工行误导和欺骗了我们,最初他们的经理告诉我这个产品有大量资产抵押,几乎没有风险。"

一些投资者也在网络上发布他们购买这款投资产品的经历。这些投资者很多是工商银行的客户,经历也基本一致:三年前,他们被邀请到了工行的理财室,理财经理们极力向他们推荐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产品,且鼓吹工行风控很严格,美化这款产品风险低、回报高。

对此,工商银行在上周四对路透社回应说,不存在中诚诚至金开1号项目将由"工行承担主要责任"这种情况。而据中国一家金融投资分析平台环球老虎财经的一篇文章称,中诚信托则认为自己只是振富集团融资的通道,银行应出面分担责任。这样的局面令投资者们很愤怒。纽约时报中文网试图联系采访工行和中诚信托,但采访要求遭到了拒绝。

最近几天,分散在中国各地的投资人们越来越焦虑。由于担心到期兑付违约发生,他们连日来通过QQ等即时通信工具加强了联系,希望通过集体的力量给工商银行和中诚信托施加压力,以尽快拿回投资。

一位南方某省份的投资人告诉纽约时报中文网,23日上海的维权谈判活动是"长三角"等地的投资者发起的,北京和广东省等地也正在组织各自的维权行动。

他说:"这是一场工行、中诚信托以及投资人之间的博弈。这场博弈不但关系到我们每个投资者的利益,也关系到中国金融市场的信誉和稳定。"

22日晚,中诚信托发布了一份临时公告,该公告称:"受托人始终立足于最大限度维护投资者合法利益,积极履行受托管理职责,同时积极寻找潜在投资者。目前,受托人正在与有意向的若干投资者商谈,就具体投资细节加紧磋商。"

上述投资人说:"希望中诚信托不是在拖延时间和安抚投资人的情绪。我们希望尽快看到明确的兑付方案。"

但北京的那位投资人却认为兑付的希望很大。他认为,这份临时公告里还提到了振富集团旗下两大煤矿复产审批流程的进展,一是交城神宇煤矿在1月22日取得了换发的采矿许可证;二是临县白家峁村召开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一致同意无条件配合并支持白家峁煤矿审批事宜。

他说:"这意味着有关方面在进行积极的努力。"

但南方某省的那位投资人却认为,在振富集团债务缠身、公司高管被调查的情况下,公司很难在短时间走出泥潭。他说:"即使找到接盘者,这些煤矿能开工,但也很难尽快有充足的现金流。即使有现金流,也不能必然保证优先兑付给诚至金开1号项目投资者。"

但很清楚的是,各方其实都不希望看到违约事件发生。因为这并非个案,而是一个危险的导火线,如果引信被引燃,有可能引发中国金融业的信托资产挤兑,并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一位参加了23日上海维权活动的投资者在当天下午告诉纽约时报中文网说:"虽然在沟通过程中工行最终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但是我认为对方还是希望努力解决问题。因为从谈话中我能感觉到,他们并不希望把我们逼上街头。"

就在维权当天,《时代周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山西兜底中诚信托15亿黑洞:30亿资金当地承担50%中诚信托与工行各付25%》的报道,但山西省金融办很快发布消息,称"山西省政府可能会出面兜底50%"的内容纯属谣言。

一些观察人士也认为,如果各个责任方都拒绝为投资者兜底,则中国庞大的影子银行业务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如果引发更大的风险,确实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

目前,信托产品等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中国银行表外业务融资的重要来源。中国央行2014年1月份的数据显示,去年来自信托公司和影子银行部门其他实体的融资金额创下历史纪录,占到全年总融资规模17.3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9万亿美元)的30%,高于2012年23%的比重。这凸显了中国影子银行业的崛起。

如此巨大的影子银行规模已经开始引起中国高层的重视,包括中国国务院在内的许多方面都已经对此类产品构成的系统性风险发出了警告。去年12月中旬,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一个关于监管影子银行的通告,要求对影子银行进行全面的监管。

中诚信托事件已经引起了国际众多金融机构的注意。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认为,这一事件已经变成了中国信托行业的焦点,因为利益相关者希望知道,这是否将成为中国投资者承担损失的首例案件。

在一份公开的评论中,他说:"如果该事件真的如此发展,预期这将造成信托行业的情绪低迷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还可能触发正在进行去杠杆化的中国金融系统的连锁反应。"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三大油企高管涉海外离岸公司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三大油企高管涉海外离岸公司
Jan 24th 2014, 02:44, by 黄安伟

今年第一篇关于中国的大型调查性新闻报道来自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该组织在周二与几家西方新闻媒体先后发表文章,详细报道了中国商人及共产党领导人亲属广泛利用离岸公司以及避税天堂的消息。

中国人的前述活动主要集中在英属维尔京群岛(British Virgin Islands),针对此事的调查来源于国际调查记者同盟得到的一大批泄密金融材料,该组织是位于华盛顿的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周三,该组织用英文和中文发布了第二则有关中国的大新闻,这是关于一名前中国石油企业高管在开曼群岛(Cayman Islands)、百慕大群岛(Bermuda)和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几十家空壳公司的个案分析。这篇报道还称,泄密文件显示,中国的三大国有石油企业以及这些企业的高管在1995至2008年间成立了几十家空壳公司。中国石油企业腐败严重,这三家公司是该行业最大的公司。

个案分析显示,名为孙天罡的前高管曾以石油企业家的身份发财致富,在此之后,他名下的主要公司及公司资产却被政府背景深厚的前员工夺走。记者阿历克萨·奥勒森(Alexa Olesen)和迈克尔·哈德森(Michael Hudson)撰写报道的依据是对孙天罡的采访,以及孙天罡去年在美国洛杉矶一家地方法院对中石化提起的诉讼。中石化是前述三家国有石油巨头之一,也是全世界第四大的公司。

孙天罡在诉讼材料中称,中石化与警察串通,从2005年开始非法将他监禁5年,并剥夺了他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的一家公司的所有权,这家公司与中国西部新疆地区的一份利润丰厚的石油管道合同有关。这份诉讼材料称,2010年获释后,孙天罡又被软禁了两年。

诉讼材料称,中石化不想履行这份长达20年的合同,并自行修建了输油管道,将新疆塔河油田的石油输送出来。中石化没有回应记者多次提出的评论请求。法庭材料显示,被告的律师要求前述美国法院驳回这一诉讼,因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外国纠纷"。

孙天罡这起波澜起伏的案件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商场司空见惯的许多可疑行为的关注。其中之一便是利用所谓的"反向收购"使中国公司上市,并在上市过程中掩盖它们的身份和核心业务。这种间接上市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引起美国官员的注意。孙天罡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的公司持有其石油管道公司绝大部分的股份,他将这一公司并入了一家2001年在香港上市的食品公司,由此让自己的石油合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随后,孙天罡将这家上市公司的名字改为捷美集团有限公司(GeoMaxima Holdings),并且剔除了食品业务。

这篇报道解释称,孙天罡就是利用这种方式绕开了他认为过于严苛的种种限制。当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公司不能在香港上市,在大陆注册的公司则需要得到北京官方批准才能在香港上市,而得到北京的批准十分困难。

周二发布的这份关于中国人利用离岸空壳公司的概述称,这些公司成立时都有充分的理由。这一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的商人当中流行,因为除了一些其他原因外,高管还希望避开严格的资本控制和那些有利于外国公司而不是国内公司的投资法律。

然而,这种做法也有一些更可疑的理由。这些公司是避税的手段,还能隐藏重要股东的身份。孙天罡说,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一家公司只需花费几百美元,并且可以"提供非常强大的掩蔽",让实际所有人隐身幕后。

该报告援引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官员的话称,岛上40%的离岸企业来自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相关客户包括中国三大石油巨头的高管: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以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报告称,没有迹象表明这些高管或这些石油企业在从事非法活动,但离岸企业的隐秘本质让人难以查明为何会成立这些企业。

在中共官员进行的一场广泛的腐败调查中,中国石油已有多名高管被拘留。党内知情人士称,调查的主要目标是统治机构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前成员周永康。周永康曾在石油行业工作,后来负责国内安全机构。

有两家规模较小的公司卷入了针对中国石油的调查,它们都与泄密文件提及的一些离岸空壳公司有关。

2003年,前述两家公司之一惠生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Wison Engineering Services)的创始人华邦嵩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了三家与惠生有关的企业。惠生工程已在香港上市。去年9月,惠生暂停公开交易,宣布中国官方已对该公司展开调查,扣押了一些文件和记录,并冻结了公司的部分银行账户。该公司还表示,华邦嵩正在配合官方调查。

卷入调查的另一家与英属维尔京群岛有关的公司是中旭盛世风华投资有限公司(Zhongxu Investment Co. Ltd.)。这家公司的业务是运营中国石油的加油站,此外还运营水电站。据颇受尊敬的中国新闻媒体财新报道,8月1日,中旭负责人吴兵被人从北京西站带走,从此再未露面。

黄安伟(Edward Wong)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翻译:张亮亮、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安倍解读中日关系引中国愤怒回应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安倍解读中日关系引中国愤怒回应
Jan 24th 2014, 02:54, by JANE PERLEZ

历史学家和专栏作家比较了1914年英国和崛起德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中日之间的紧张态势;此事成了今年年初的热门话题,因为今年是一战爆发的百年纪念。

周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现身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对前述观点表示了赞同,称现在和当时"情况有些相似",问题的复杂程度由此增加。

安倍晋三在与记者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说,德国与英国1914年的紧密贸易联系与日本和中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不无相似。

安倍晋三说,1914年,经济利益未能阻止战略上的竞争,最终导致战争爆发。他对中国国防开支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表示了批评,称之为太平洋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暗指这与德国在一战前快速扩充军备的行为类似。

中国高官往往会成群出现在达沃斯,今年却没有来此参会——或许是因为安倍晋三是这次会议的主宾之一。

所以,中国回应此事的首个机会就是周四在北京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中国外交部首席发言人秦刚准备得非常充分,自安倍晋三于12月参拜靖国神社(Yasukuni Shrine)以来,他已经有了大量表达愤怒的实践。靖国神社供奉着日本的战争亡灵,其中还包括二战后被定罪的战犯。

秦刚一开始就表示,把德国与中国相比较的做法根本不可信,因为1914年的德国只是一股新兴力量,与今日的中国不同。

"其实中国在历史上早就是一个大国,"秦刚说,"汉唐时代中国就已经是一个世界大国。所以不存在所谓中国要崛起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的问题。"

秦刚指的是古代统治者统治下的盛世,当时,领先的技术和文化成就让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秦刚说,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只是在收复失地。"我们现在致力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如安倍晋三在达沃斯称日本致力于和平一样,秦刚说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是,安倍晋三曾补充说,"偶然"的冲突可能会带来灾难。美国方面也担心,如果船只在东海发生碰撞,或者飞机在东海有争议岛屿上空发生碰撞,就有可能引发这种冲突。

过去几个月,中国一直拒绝考虑安倍晋三关于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峰会的示好提议。

周四,秦刚重申了这一立场。"日本领导人以自己的行动关闭了中日领导人对话的大门,"秦刚说。

随后,他又重述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版19及20世纪历史,称日本"与其拿一战前英德关系说事儿,不如深刻地检讨甲午战争,检讨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检讨日本二战对受害国人民发动的法西斯战争"。

翻译:陈柳、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抚慰伤者是门艺术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抚慰伤者是门艺术
Jan 23rd 2014, 23:59, by 戴维·布鲁克斯

悲剧已两次降临到伍迪威斯家。2008年,时年27岁的安娜·伍迪威斯(Anna Woodiwis)为阿富汗的一家服务机构工作。4月1日的时候,她出去骑马,被甩了下去,重伤身亡。2013年,她26岁的妹妹凯瑟琳(Catherine)从华盛顿的家中骑车上班。她遭遇车祸,脸部严重损毁。她动了几次手术,未来还将继续接受更多手术。有一段时间,她通过一根插管呼吸、进食,无法开口讲话。康复过程相当缓慢。

她为《寄居者》杂志(Sojourners)网站撰写了一篇出色的博客文章。文中写道,遭受创伤的人会有许多天"感到自己像是个颤抖的怯懦躯壳,绝望张开它的血盆大口,恐惧冻结了分毫的欢愉。这不过是场非赢不可的战斗,没完没了"。

她的母亲玛丽(Mary)谈起身为家长失去了一个孩子、又眼见另一个身受重伤时的那种自然生发的深切悲痛——痛彻心扉。

然而,苦难是一所学校。别的不谈,伍迪威斯一家得出了一些至少适用于他们自己的经验,那就是伤者之外的人们该如何与身陷其中的人更好地交流。并不存在唯一的正确反应,不过,他们一家的集体智慧相当有益,其中一些出现在了凯瑟琳为《寄居者》写的文章里:

请陪伴左右。有人认为,经历创伤的人需要空间来考虑所有的事情。刚好相反,多数人需要陪伴。伍迪威斯一家表示,两次悲剧发生后,均有很多人前来献出爱心。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及各个大洲,不少都不过是泛泛之交,这让伍迪威斯一家非常惊讶。不过,有些好友出于担心或忙碌而未露面,也使他们困惑不解。

安娜与凯瑟琳的父亲阿什利(Ashley)说,他没法找出规律来预测,谁会挺身而出提供陪伴照料,谁又会不知所措。无论是年龄、经历,还是个人信仰,都与内心的细腻与爱无关。

永远不要比较。不要说,"我理解失去孩子是什么滋味。我的狗死了,也是很难受。"就算看似更恰当的类比,也不要说出口。每次创伤的独特性都应获得尊重。每个故事都应被单独倾听。凯瑟琳写道,"对身处其中的人来说",类比"无知、冷漠、或是完全错误,犹如针刺"。

请携带礼物。表达爱心的行动与语言一样有力。凯瑟琳复原过程中,玛丽陪她一起住。有个青年友人发现,她没有浴室脚垫,于是去塔吉特百货(Target)买了一张。玛丽说,自己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件事。

不要说"事情会过去的"。凯瑟琳写道,"'事情会过去'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大的伤痛会在发生之后形成新的常态。不会'变回过去的我'。"

请帮忙重建。伍迪威斯对救火队员和重建者加以了区分。危机发生的那一刻,救火队员会放下一切冲到现场。重建者则年复一年地守候,陪伴伤者在世上过活。很少有人能同时承担两种角色。

不要说什么这也许不那么糟,或者试图理解发生的一切。凯瑟琳及父母说话的时候,语气异常温和,也经过冷静思考,不过很明显的是,这些悲剧使他们不能容忍装腔作势和盲目乐观。

阿什利还忠告人们,不要过度诠释,或是试图从莫名的事情中寻找解释。就连像伍迪威斯家这样虔诚的基督徒,也该注意不要过度依靠神学。神学是终极盼望的基础,不是为每起事件做出解释的实用指南。

我得说,他们的经历显示,我们需要的是某种消极的积极主义。我们都有一种倾向,尤其是在崇尚成功的文化中,期望解决问题并修复破损——去提议、策划、修复、诠释、说明并解决。然而,此时需要的似乎是陪伴的艺术,在不试图控制或改变基本情境的前提下行事。顺其自然。赋予伤者自我历程的尊严。让他们来决定其中的意义。就这样度过痛苦与令人不安的黑暗。做到实际、平淡、简单而直接。

安娜去世后几个月,阿什利与玛丽前往阿富汗。在他们的回忆中,那是一段时间的暂停。他们与阿富汗村民共同哭泣,感受到了天恩眷顾。"那段时间改变了我,开拓了我的想象力,"阿什利回忆道。"陪伴与爱这种东西,比我想象中更为易得,比我一直想象的要更易表达。"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李娜三进澳网决赛,口才不让记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李娜三进澳网决赛,口才不让记者
Jan 24th 2014, 01:01, by GREG BISHOP

李娜传统在周四下午继续发扬光大。在一次被宣传为新闻发布、但给人的印象更像是独台戏的活动中,李娜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自我反省,时而充满哲理,时而略显糊涂。

她开玩笑,比如提到自己在中国的老家时,她俏皮地说:"这里人不多,人口也就1000多万。"她坦言运气与名声。她说退役后想当个家庭主妇。她还列举了自己在本次澳网公开赛上的一个目标:不摔倒。

类似的李娜传统在周四早些时候的半决赛赛场上也上有展示,她在赛场上表现出同样的从容(很多)和紧张(很少)。李娜只用了86分钟就战胜了尤金·布莎尔(Eugenie Bouchard),比分分别是6-2、6-4,确保了自己进入周六决赛的地位。她35次发球致胜,赢了布莎尔二发球中的82%。

对这场频频爆冷、命运和天气都急剧波动的锦标赛来说,周四的女子半决赛可谓不够刺激。那些人们期待的竞争者已经败下,比如塞雷娜·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维多利亚·阿扎伦卡(Victoria Azarenka)、玛丽亚·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随之退场的还有兴奋。

取代她们的是一个全球选手阵容:中国的李娜、加拿大的布莎尔、斯洛伐克的多米妮卡·齐布科娃(Dominika Cibulkova),以及波兰的阿格尼西卡·拉德万斯卡(Agnieszka Radwanska)。网球业内人士宣称这一阵容可能更有意思,因为虽然她们缺少明星魅力,但其风格对比也许能弥补这个不足,比如年轻的布莎尔对年纪较大的李娜,体力充沛的齐布科娃对气质潇洒的拉德万斯卡。

这种指望没能持续多久。正如李娜以压倒优势击败了布莎尔,齐布科娃在观众还没坐稳之前就瓦解了拉德万斯卡,比分为6-1、6-2。拉德万斯卡在一天前曾打过四分之一决赛(齐布科娃也同样),但她在这次公开赛中经历过三场耗时两个小时以上的比赛。

拉德万斯卡说,"我感觉今天的动作是在慢镜头中。"

到女子半决赛周四开赛之际,四号种子选手李娜已是呼声最高的人。但鉴于其他顶级选手的命运,比如诺瓦克·德约科维奇(Novak Djokovic)和安迪·穆雷(Andy Murray),这种呼声在本届澳洲网球公开赛上不一定是件好事。

一方面,李娜是剩下的女选手中唯一的大满贯冠军。她曾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夺冠。另一方面,她曾在2011年和2013年两次杀进澳网决赛,但均在第一盘获胜后,失去后两盘,分别败给了金姆·克里斯特尔斯(Kim Clijsters)和阿扎伦卡。那两次,她都曾大哭过。

半决赛中,李娜面对的是澳网公开赛宠儿、19岁的加拿大选手布莎尔,观众席上有她的澳大利亚啦啦队(尤金的队伍[Genie's Army]),周四贾斯丁·比伯(Justin Bieber)还用Twitter发了两个字的鼓励:"好运 :)。" 布莎尔不但是WTA 2013年的年度最佳新秀,而且,她在此地参赛的表现不像是一位怯场的少女,更像是代表着女子网球未来的人。

李娜一出手就打消了布莎尔的所有希望。李娜得了前23分中的20分,赢了头五局中的每一局,这让她大幅领先,即使布莎尔在第二盘比赛中加强了进攻,也未能挽回比赛进行了两盘就以她的失败而告终的结果。就连比伯也许会对这种表现留下印象。

赛后的猜测并非不公:是不是人们对布莎尔一路杀入半决赛的关注给她来带来了太大的冲击?李娜曾处在这个位置上:在如此规格的比赛中离决赛那么近。而布莎尔却没有这种经历。

赛后,布莎尔获得了她的啦啦队送给她的又一个毛绒动物,这次是一只叫做希拉(Sheila)的鸸鹋。她部分同意她的失败中有紧张的因素。但是,当然也有李娜的因素。

在赛末点,布莎尔将球刚好打过球网,球反弹起来后落向边线。李娜说她冲过去接这个球时,脑子里想着,"这个球更重要。"她接到了这个球,并以一个反手球将它打过去,赢得了这局、这盘、这场比赛。

布莎尔说,"我觉得她没有给我多少喘息的机会,没有给我能随心所欲发挥的空间。她打得几乎过于漂亮了。"

李娜在现场接受采访时,向"尤金的队伍"挥了挥手,这是在过去两周中支持布莎尔的一群澳大利亚年轻人。李娜对他们说,"对不起了。"

 齐布科娃用了更少的时间就成为进入大满贯决赛的第一个来自斯洛伐克的女选手。她在此次公开赛上的表现大都如此:盘盘都很短,都是高分获胜;唯一的一次三盘后获胜,是第四轮的与莎拉波娃的比赛。齐布科娃在她之前的5次大满贯比赛中一共赢了6场,周四,她在此次公开赛中已赢得了同样的场数。

李娜将是决赛中获胜呼声最高的选手,但她在此次澳网赛上并非从无过失。她在第三轮比赛中几乎失利,让露西·莎伐洛娃(Lucie Safarova)拿下赛点。但她挽回了那点,并在后来的比赛中一直打得更冷静。在接下来的两场比赛中,她总共只输了六局。

赛后在采访室接受采访时,李娜(再次)说,去年在温布尔登比赛前自己考虑过退役,但她的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Carlos Rodriguez)说服她改变了想法。有人问,被人们看作或许是历史上最受欢迎、最成功的亚洲网球选手是否让她满足,她答道,"当然了。每个人都想出名啊。"

她还详细地谈了如何把问题直观化和训练营的经历等,以及她在职业生涯早期离开中国国家队的决定。她既处在一个熟悉的位置上,也就是将在周六参加澳洲女子网球公开赛的决赛,但也处在一个陌生的位置上,那就是她这次的获胜呼声最高。

在去年的决赛中她两次摔倒。当时的尴尬似乎一直跟随着她,一周来她多次提到那些失误。

她用这句话结束了采访:"生活总是充满挑战。你需要直面它。"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临时工领导中国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临时工领导中国
Jan 24th 2014, 00:02, by 慕容雪村

北京——2013年7月,河北唐山两名女交警当街互殴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唐山公安局为推卸责任,说这两名女交警是临时"交通协管员。"这事并不稀奇:中国的丑闻常常会归咎于临时工。

去年7月份的另一事件更加令人不安,在湖南省临武县一条繁忙的街道上,一名无照经营的瓜农被城管活活打死。事件照片很快传到网上,随后当地政府宣称打人的是"协管员"。协管员也就是临时工。

最近几年,找临时工顶雷已经成为司空见惯之事,以至于中国政府自己的报纸都开始谴责这种行为。

党报《中国日报》2010年12月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都是临时工的错?(Blaming Temporary Workers?)",文章称,"用人单位,尤其是一些政府部门,不应该把临时工作为借口,在强拆等丑闻中逃避责任,而且政府应该加速完善问责制度,停止滥用权力。"

临时工现象引出许多问题:这些临时工是谁聘用的?听谁的命令?受谁的管理?执行公务之前是否经过了严格的培训?

就像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一样,中国企业和政府也会聘用临时工来降低成本或减少程序:他们的工资和福利都少于正式工。但是,无论这些"负责人"是真的临时工,还是根据需要,临时地变成了临时工,其背后的逻辑都很简单:因为临时工不是正式雇员,不管他做了什么,都不能算是正式的官方行为,也就不需要正式地为之负责。

极权政府都没有认错和道歉的能力,如果确实犯了错误,那就只有两个办法:要么坚决否认,要么就用谎言蒙混过关。比如,1959-62年的大饥荒就被说成是"三年自然灾害"。但在资讯空前发达的今天,政府雇员的一言一行都会被记录上网,诡辩和否认越发艰难,政府必须找到替罪羊。

 如此密集的临时工现象,足以说明这个政府在推脱责任方面的智慧和勇气。与此同时,它还引出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临时执政。

虽然"基本国策"、"治国方略"和"五年计划"等词频频见诸报端,但实际上,中国政府最缺乏的就是长期战略或规划。许多政策、规定和法律都带有短视的实用主义色彩,甚至是某些官员一时冲动之下做出的决定。

"临时执政"最显著的是在法律层面,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民日报》一篇社论,全国执行,何必要什么法律。毛时代之后,为了跟文明世界接轨,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但它们往往都带有明显的"临时性"色彩。

2007年,四川一名男子被火车撞死。据新华社报道,铁道部向其家属赔偿了700元人民币,这数额依照的是1979年颁布的《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暂行规定》,到那时已经"暂行"了28年。

曾引起巨大争议的的劳教制度是临时执政的最好的例子,该制度允许政府不经过法庭审判就可以剥人的自由。其起源是1957年一个用于惩罚轻微犯罪的草率决定,仅从文本上看,它都不具备任何法律的基本特征,但这个决定被当成正式法律执行了56年,直到去年才被废除。

大约三年前,一家中国出版社未经许可使用了我的一篇文章,大约2700字,随后通过邮局给我汇来30元稿酬。数额依据的是1990年颁布的《书籍稿酬暂行规定》,"著作稿每千字10至30元"。在这项规定颁布20多年之后,这笔钱还不够我在北京坐一次出租车。

不仅工作人员和法律是临时的,执行法律的政府部门也常常是临时的。在中国,临时性的"小组"和"办公室"比比皆是,这些小组的成立并无法律依据,更缺乏明确的权责规定。一些"奇葩"政府机构引发了大量嘲讽,比如河南省的"禁止午间饮酒办公室"和孔子家乡山东省的"马上就办办公室",它们似乎是为了提高政府效率设置的。"馒头生产销售管理办公室"貌似是为了监督馒头质量而设立的,在引发公众不满之后,这个荒唐的办公室已在2001年被关闭。

这个临时政府的执政效果如何?一些人也许会以这30年的经济增长来证明其伟大。但成功不光取决于经济指标,我更关心空气、水、食物和整个国家的未来。

在过去30年间,我看到曾经晴朗的天空被雾霾笼罩,曾经纯洁的土地被腐败染黑, 权力变成致富的法宝,同时也是伤人的利器。灾难从不间断,无数人死于其中。

这一切都是因为"临时执政",而其后果必将影响深远。然而,这一切却无人负责,因为这是一个临时工领导的国家。

慕容雪村为《纽约时报》的评论版特约作者,出版有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原谅我红尘颠倒》及非虚构作品《中国,少了一味药》等。本文英译稿由 Jane Weizhen Pan  Martin Merz 提供,中文稿经慕容雪村本人审定。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泰国部分官员反对下月举行选举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泰国部分官员反对下月举行选举
Jan 24th 2014, 00:08, by THOMAS FULLER

曼谷——与试图推翻泰国政府的反对派抗议者一样,颂猜·西素提亚空(Somchai Srisutthiyakorn)表示,他反对下月进行选举,并认为选举无助于解决该国暴力色彩日益严重的政治骚乱。

不过,颂猜并非一名抗议者,而是泰国选举委员会的五名委员之一。根据泰国法律,该委员会的职责就是安排、支持并促进选举。

"选举委员会必须做出选举安排,"颂猜本周接受采访时称。"可是,我们必须确保选举有益于社会。"

颂猜表示,他们五名委员达成了一致:不反对选举,但希望在一个不确定的"合适时间"举行。

政府上月解散了国会,并决定于2月2日进行选举。此举获得了皇室的支持。颂猜对选举缺乏热情,突显了历经两个月曼谷抗议活动折磨的泰国社会分歧严重。

在最新的暴力事件中,著名的政府支持者宽猜·普莱帕纳(Kwanchai Praipana)于周三在泰国北部遭枪击负伤。此前一天,政府宣布曼谷进入紧急状态。

过去两个月中,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Yingluck Shinawatra)面临了巨大压力。为了赶她下台、阻挠选举并推翻政府,反政府示威者变得越来越激进。

然而,来自政府机构内部的抵制也同样考验着她领导的政府。除了选举委员会希望推迟选举,宪法法院最近在两起重大案件中做出了对政府不利的判决,而国家反腐败委员会(National Anti-Corruption Commission)则宣布,正在进行两起针对执政党成员的大型调查,其结果可能最终导致多名成员被禁止从政,乃至执政党遭解散。

泰国的评论人士与较为客观的分析人士表示,选举委员会不愿进行选举。这让他们颇为惊讶。

"好像世界范围内都没有这样的先例,一家负责进行选举的官方机构,竟然积极地大力反对选举,不放过每个可能的角度,以及每个可能的时机,"颇具影响的英文日报《曼谷邮报》(Bangkok Post)在近期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

支持政府的人士称,颂猜委员同情抗议者,证据就是网上的一张照片,其中显示,他在曼谷的一个抗议地点与两人合影。

颂猜则解释,他上周刚好去了抗议活动经过的一家购物中心,而"别人与我合影的事情很常见"。

颂猜还因发表敌对政府的言论而遭受批评。英拉是泰国的首名女总理。颂猜上周称,为了让她与自己会面,将提议两人约在曼谷的四季酒店。这一说法影射了英拉否认的某些传言,即她曾与一名地产大亨在此地幽会。

颂猜面带微笑地说,他之所以这样评论,是为了"得到某人的关注"。

不过,执政党并未一笑了之。在该党上周开启的弹劾颂猜的程序中,四季酒店的说法被列为证据。弹劾之举基本被视为 仅具象征意义,因为冗长的程序很可能耗费数月时间,想必到时选举已经结束。

在猛烈抨击颂猜的人看来,他正好代表了无视泰国北部省份众多人口的意愿而只着眼于曼谷的那种心态。多数报道称,北部的民众急热切盼望下月投票。

接受采访时,颂猜强调了曼谷中产阶级的觉醒,在他口中,中产阶级是"由受过教育的人组成"。

他还说,曼谷目前的僵局"是一种现象,表明社会上的中产阶级不再能忍受现今的政治局面"。

上个月,抗议者在泰国南部的数个选区阻挠候选人登记。这属于他们阻止选举的行动之一。

选举委员会前成员索斯丽·萨塔雅通(Sodsri Satayatham)承认时局艰难,但表示委员会应当采取更多行动,比如请求军方协助,确保候选人能够完成登记工作。

"我们不能容忍违法者为所欲为,容忍国家与法治背道而驰,"她接受采访时说。

索斯丽认为,选举委员会别无选择,必须继续2月2日的选举计划。

"法律不允许延后,"她说。

颂猜则称,五名委员正面临来自反政府抗议者的"巨大压力",而且军方拒绝了帮助维持选举秩序的请求。

"恐怕按时选举的话,会出现暴力,还可能导致政变,"他说。(批评他的人士则说他正好搞反了。他们宣称,延迟选举将造成权力真空,从而可能导致政变。)

颂猜称,他的确知道,选举委员会有权征召安全部队来确保选举按时进行。但他还表示,法律并非严重骚乱时期的最高准则。

"我们今天的社会不能只靠法律过活,"他说。"我们还得确保国家存活下来。"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