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星期四

纽约时报: 400光年外的类地行星炽热赛火炉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400光年外的类地行星炽热赛火炉
Oct 31st 2013, 09:54, by KENNETH CHANG

开普勒78b(Kepler 78b)距地球400光年,是一颗地狱般炙热的行星。

星期三,天文学家在介绍它时说,这是第一颗与地球大小相仿,看来同样由岩石和铁混合构成的行星。并且,它所绕行的恒星也类似太阳。

但是,开普勒78b绝不是一个人们乐于到访的地方。该行星的母恒星为开普勒78(Kepler 78),两者距离不到100万英里(约合160万公里),完成一次公转的时间,也就是这颗行星上"一年"的时间,只有八个半小时。(相比之下,地球距太阳9300万英里,而且众所周知,完成一次公转的时间为365天多一点儿。)

因为距离这样近,开普勒78b的地表热得仿佛地狱:温度高达3,500(约合1926摄氏度)到5,000华氏度。按照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天文学家安德鲁·W·霍华德(Andrew W. Howard)的话来说,"这比岩石熔化的温度高得多。这可能是有史以来发现的地表温度最高的行星之一。"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刊出的两篇相关论文里,霍华德是其中一篇的主要作者。

站在开普勒78b号行星上看,它的太阳在天空中会显得比地球的太阳大80倍。

弗朗西斯科·佩佩(Francesco Pepe)是日内瓦大学(University of Geneva)的天文学教授,也是《自然》杂志上另一篇论文的主要作者。他说,"这颗行星肯定不宜居住。"

在银河系里,各种各样奇怪的行星有很多,开普勒78b是最新发现的一颗。第一颗发现的围绕类太阳恒星的行星,人们发现其体积跟木星差不多,但是其公转轨道距母恒星的距离看起来近得不可思议。这些年里,人们还发现过一颗质地蓬松的行星,密度比软木塞还小;还有一颗行星,颜色比煤还要深。

迪米塔尔·D·撒塞尔洛夫(Dimitar D. Sasselov)是哈佛大学(Harvard)天文学教授,也是佩佩博士研究团队的成员,他说,"系外行星的多样性总会令我们大开眼界。"系外行星指的是太阳系之外的行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开普勒(Kepler)太空望远镜共发现了150多颗行星,开普勒78b就是其中之一。当一颗行星从前方通过时,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会记录下其星光的衰减。

这些发现在8月公布。不过,虽然开普勒号能够确认这些系外行星的大小和公转轨迹,但是却不能测定它们的质地。因此,两组天文学家从地球上对开普勒78b进行了观测。霍华德博士的团队采用的是位于夏威夷的凯克一号(Keck 1)望远镜;佩佩博士的团队使用的是位于加那利群岛的望远镜。他们都不能够直接观测到这颗行星,但是他们能够测量恒星发出的光频波动,而这些波动是由行星的引力造成的。行星的质量越大,光频的波动幅度也就越大。

两支团队按照相似的工作进度开展研究,并同意同时发布结论,但是他们在工作上并无合作。他们决定,在论文完成之前绝不交换数据和答案。如此一来,这两个独立完成的研究才能相互验证其准确性。

最后,两支研究团队得到了几乎一致的结论。开普勒78b的密度为0.2磅/立方英寸(约合5.5克/立方厘米),与地球一致;这意味着这两颗行星的构成非常相似——都是铁的内核,外层覆盖着岩石(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L·德雷克·戴明(L. Drake Deming)是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天文学教授,他跟这两支研究团队都没有关系,但是专门为此次发现给《自然》期刊配发了一篇评论。他说,"它是第一颗经过精确测量的岩石构造、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天文学家既然已经发现了一颗类地球的行星,这就意味着,肯定会有其他一些类地行星,温度较低,运行的轨迹也更适宜生命存在。戴明说,"你能从这个发现里得出结论:这类行星肯定不算少,因为没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一个。"

但是还是有一个疑问:开普勒78b是如何出现在当前的位置上的?撒塞尔洛夫博士说,"现在,我们还没有什么线索。"

它不可能是在这个位置上形成的,因为当时,这颗恒星年轻的时候,一定更大,会侵占它的轨道。或者,开普勒78b与另一颗行星擦肩而过,就会将它甩向恒星;不过这样一来,它的公转轨迹就应该是椭圆形的,而不是圆形的。或者,有可能它是被形成行星的物质推向恒星。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颗行星一开始像是土星一样,是一个被气体环绕的巨大星体。随着该行星旋转着离恒星越来越近,所有的气体都逐渐脱离,只剩下行星中央的岩石内核。

撒塞尔洛夫博士说,"现在,这个假设也说不通。但如果你希望我从这四个没什么说服力的假设中挑一个,那么最后这个假设倒像是最有可能的。"

翻译:邓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文件显示NSA从谷歌、雅虎海外服务器截取数据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文件显示NSA从谷歌、雅虎海外服务器截取数据
Oct 31st 2013, 09:31, by CHARLIE SAVAGE, CLAIRE CAIN MILLER, NICOLE PERLROTH

华盛顿——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简称NSA)前承包商雇员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泄露的文件显示,NSA和英国情报部门看来已经侵入了连接谷歌(Google)和雅虎(Yahoo)海外服务器的光缆,并复制了大量电子邮件和其他信息。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本周三报道,NSA与名为"政府通讯总部"(Government Communications Headquarters,简称GCHQ)的英国机构合作,显然利用了在一些全球数据中心存储并在其间转移的大量数据。这类中心都使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与NSA在美国国内的行动相比,它在海外的信息收集活动所面临的法律限制和监管都比较少。

本周三,谷歌和雅虎表示,他们不知道政府在访问它们的数据链路。雅虎发言人莎拉·梅伦(Sarah Meron)表示,该公司不曾配合任何政府机构开展这样的拦截活动,而谷歌首席法务官戴维·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则表达了愤怒。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担心可能遭到这样的监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继续为越来越多的谷歌服务和链接加密的原因,"德拉蒙德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不向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任何政府提供进入我们系统的权限。美国政府似乎曾经大费周章地从我们的私有光纤网络上拦截数据,这令我们感到愤怒,这种事的发生也突显了迫切做出改变的需要。"

在一份声明中,对于它曾侵入这些公司海外数据链路的指责,NSA没有直接做出回应。但它强调,它侧重收集"外国"情报,而非国内情报,对于它之所以在国外收集信息,是为了"避开"国内监控法律约束的说法,NSA予以驳斥。此外它还表示,说它收集"大量的"美国人数据,是"不实的"。

像谷歌这种经营互联网服务——包括电子邮件、在线文档、照片存储,和搜索查询——的公司会通过连接世界各地数据中心的光缆发送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中心使用热敏感摄像头和生物识别身份验证系统来保持高度的安全性。公司相信流经各个中心的数据是安全的。但是谷歌上个月表示,在有关NSA窃听的说法于今年夏天曝光之前,它就开始加密这类内部数据通讯,在那之后,它更是加快了行动的步伐。知悉谷歌安全工作的三位匿名人士表示,谷歌的安全主管们曾怀疑包括政府在内的外界各方可能会侵入其光缆,但是没有确凿证据显示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计算机网络专家、斯坦福大学(Stanford)教授尼古拉斯·麦基文(Nicholas McKeown)说,NSA可以把实体设备安装在光缆上来监听电子信号,或者在数据流经的线缆上插入一个分路器。或者,能远程登录访问光缆交换机或路由器的人还可以对流经电缆的数据进行重定向。

Level 3是一家为谷歌提供光缆的公司,这一点是一位知悉谷歌基础构架情况的人透露的,此人未获授权公开谈及此事。

Level 3在一份声明中说:"每到一个国家开展业务,我们都会遵守当地的法律。总的来说,在执法或安全调查方面寻求帮助的政府,都会严格禁止有关各方透露所提供的帮助。"

一家德国电视台曾报道该公司与美国情报机构合作,监听使用其网络的德国公民,Level 3在7月对此予以否认。《纽约时报》在9月报道称,GCHQ曾尝试用各种手段来获取进出谷歌、雅虎、Facebook和微软(Microsoft)Hotmail运营数据中心的数据通讯,这种活动持续了至少三年。据说,GCHQ是与NSA紧密合作开发了这一项目,根据斯诺登提供的GCHQ文件,到2012年为止,该项目取得了深入谷歌系统的"新途径"。但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还不很明确。

《邮报》的报道称,GCHQ使用一个代号为Muscular的系统存储所截获的数据,"缓存"三到五天的内容,并实时更新,在这期间,两家情报机构合作对这些数据进行解密,并筛选出它们需要保留的内容。

该报道还说,NSA使用了约10万个用于搜索条件过滤的"选择器"。报道称,这比NSA在美国国内开展的"棱镜"(Prism)项目中使用的"选择器"多出一倍多。"棱镜"是法院根据2008年通过的《外国情报监听法修正案》(FISA Amendments Act)向NSA授权开展的,在项目进行期间,NSA通过谷歌、雅虎及其他公司收集海外外国人的邮件、搜索条目和其他在线活动的数据。

《卫报》(The Guardian)从斯诺登处获取并与《纽约时报》共享的GCHQ文件显示出,英国情报机构在数年时间里集中精力开发Muscular以及另一个密切相关的项目,代号为Incenser。这些文件表明,NSA的情报需求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两个项目的进展,美国人也非常看重它们。

2010年11月,那家英国情报机构写道,"Muscular/Incenser大幅增加了NSA从我们的特殊信源途径获得的好处"。在一些情况下,这两个项目提供了任何其他信源都无法提供的数据,一份文件说道,这"突显了我们如今为NSA做出的特殊贡献,为了解他们的一些最重要的目标提供了很多观察。"

在《邮报》出版了那篇文章之后,NSA局长基思·B·亚历山大上将(Gen. Keith B. Alexander)在一场网络安全会议上接受了采访。他断然否认了一些记者对《邮报》报道略做调整后的叙述,说它存在"事实性错误",但是不清楚他是否理解《邮报》报道的是对海外服务器间数据链路的侵入。

"没有证据显示,他们实际上进入了服务器,"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电脑安全公司Artemis Internet的安全顾问亚历克斯·斯塔莫斯(Alex Stamos)说。"但他们守在谷歌和雅虎数据中心外,截取那些公司自以为受到严格保护的数据。"

Charlie Savage自华盛顿、Claire Cain Miller和Nicole Perlroth自旧金山报道。James Glanz自纽约、John Markoff自旧金山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曹莉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美联储宣布维持当前量化宽松政策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美联储宣布维持当前量化宽松政策
Oct 31st 2013, 07:54, by BINYAMIN APPELBAUM

华盛顿——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仍在等待清晰的证据显示,经济可在没有其帮助的情况下稳步增长。

本周三,备受期待的美联储公告出炉,它将继续推行资产购买与低息的刺激计划。这反映了一种现实情况,也就是美联储官员自上次会晤以来,没有获得多少明确的认识,而部分原因在于,政府停摆推迟并扭曲了关键的经济指标。

依照原定计划,美联储负责决策的委员会召开了两天会议,随后发表声明。它等于是在宣布,美联储尚未准备好做出决策。对于变化来临的可能时间,声明也未能提供多少信息。

美联储保持了对"宏观经济核心力量正逐步增强"的乐观评估,并将私营部门的复苏与联邦减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进行了对比。声明中表示,就业形势正在改善,并且预计通胀将从目前的疲软状态中反弹。值得关注的是,公告中没有直接提及停摆事件。

然而,尽管美联储做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测,与9月的上次会议大体一致,但联储官员仍不愿撤回刺激计划。结果,美联储将继续在其国债与抵押贷款担保证券的投资组合中每月增加850亿美元(约合5180亿元人民币)的购买量。

如果说有何不同的话,那就是美联储强调了自身的承诺,即在明年全年到201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会将短期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考虑到过去一年联邦财政紧缩的程度,本委员会看到,开始资产购买计划以来的经济活动及劳动力市场改善,与宏观经济核心力量的逐步增强相一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称。"不过,委员会决定,在调整购买步伐之前,等待更多证据,以确保进展将得以维持。"

针对这一声明,一些分析人士与投资者的反应是,美联储12月份开始退出的几率有小幅提升。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届时将举行计划中的本年度最后一次会议。股市出现微跌。不过,多数分析人士表示,他们仍然认为,美联储更可能会等到明年春天。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首席美国经济师迈克尔·费罗利(Michael Feroli)在写给客户的报告中称,"该声明多少表现了鹰派态度,但我们认为,它没有强硬到需要改变明年4月开始退出的预期。"

今夏的多数时间里,美联储官员都在让投资者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于年底前开始退出其刺激计划。

然而,没有多少迹象表明,美联储已在改善就业增长上取得成功。成人就业率保持在接近衰退后最低点的水平,而失业率下降的大部分原因是找工作的人数减少了。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对就业市场的乐观描述,表明了它想要停止刺激措施的意愿,即使它尚未准备好采取行动。

而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利率研究全球负责人格林(Eric Green)写道,美联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我们知道,这方面的数据一直在走低。人们不应该把美联储强调的东西看做是支持它放弃刺激措施的理由。"

格林补充说,他仍然不认为美联储会在3月之前开始结束刺激政策,因为即使美联储想要这么做,仍然受限于疲弱的经济形势。

通胀一直走低,目前已远低于美联储设定的2%的年度通胀率目标。根据美联储偏爱的指标——商务部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8月的年化通胀率为1.2%,该指数不包括食品和燃料价格。

声明说,持续的低通胀率可能会对经济表现造成风险。但重申了美联储的预期,即通胀将会反弹到一个更健康的水平。

持续的高失业率和低通胀率使一些美联储官员以及外部的批评人士质疑,美联储购买资产的做法是否有用。

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Joint Economic Committee)主席、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众议员凯文·布雷迪(Kevin Brady)在一份声明中说,"量化宽松的益处基本为零,美联储的这种瞻前顾后的行动不是为了提振经济,更多是因为不愿意开始逐步缩减购债规模,而每个人都知道逐步缩减的行动必须开始。"

美联储政策制定委员会的10名投票成员中,有九名成员赞成周三的决定。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埃斯特·L·乔治(Esther L. George)表示反对——她在今年的每次会议中都是如此,并重申了她的担忧,即美联储的行动可能会破坏金融市场的稳定,释放通货膨胀。

美联储主席本·S·伯南克(Ben S. Bernanke)2010年说,他之所以接受了第二任期,部分原因是为了完成美联储对刺激政策的终结。但是伯南克将在1月末卸任,由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领导该行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耶伦是美联储副主席,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提名她为伯南克的继任者。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Senate Banking Committee)预计将在11月中旬为耶伦举行一场提名确认听证会。尽管耶伦在民主党人中拥有大批支持者,共和党人可能会拖延这一程序。肯塔基州的参议员兰德·保罗(Rand Paul)已经做出威胁,将阻止对她的提名进行投票,除非参议院先对他提出的定期审计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提议进行表决。

翻译:黄铮、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北京警察发微博指导女司机开车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北京警察发微博指导女司机开车
Oct 31st 2013, 08:28, by MIA LI

北京警方热心地为女性提供了一个网络驾驶讲座。周二,在"女司机请注意,驾驶错误要避免"的标题下,北京市公安局在自己的新浪官方微博页面上大方地列出了一些建议,给担负司机之责的困惑女性提供指引。

"有些女司机缺乏方向感,在驾车的过程中经常对于自己该走哪条路犹豫不决,"其中一条写道,"发现自己走错路线需要变更时已经太晚了,慌乱打方向盘便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北京警方称,不记路只是女司机的六个问题之一。其他问题分别是遇到事故易慌张、穿高跟鞋驾驶、忘记放手刹、猛踩刹车油门以及"永不换挡"。

这些出于好意的建议充满了对于女性欠缺驾驶能力的困惑感。建议中"不记路"的部分说,有些女性"去过几次的地方,自己开车时还是找不到"。

警方还试图解释现代汽车复杂的内部工作原理。

"忘记放手刹"的部分说,"汽车行驶面对着刹车阻力,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完成前进,会大大增加油耗。"

最近发生的两起事故都涉及女司机,这也许是促使北京警方向这个弱势群体伸出援手的原因,据北京市公安局的微博透露,一名女性在不小心撞到行人后下车查看对方伤势,放在驾驶座上的钱包却被人趁机偷走,因为她下车时忘了关车门。

警方警告称,"女司机在遇到事故后容易紧张惊慌,脑子里通常一片空白,这时便容易让坏人有可乘之机。"

在另一起事故中,一名女性驾车撞上了前面等红灯的小货车,原因是她的高跟鞋被刹车踏板卡住了。

根据北京警方公布的事故报告,处理事故的交警对此有点纳闷,"路很宽,这个时间段车又少,怎么会追尾呢?"

然而,警方认为女司机急需了解的小窍门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他们发帖后不到半个小时,数十条抗议帖就出现在了网上,发帖者既有男性,也有女性。

一条评论写道,"司机只有新老之分!没有男女之分!"

翻译:陈亦亭、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美国监听默克尔电话已有12年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监听默克尔电话已有12年
Oct 31st 2013, 05:48, by MARK MAZZETTI, DAVID E. SANGER

华盛顿——12年前,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简称NSA)还没有明显地认识到,冉冉升起的新星、基督教民主联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领袖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将会成为德国的总理。

不过,这一点并不重要。

NSA一直在记录德国和其他国家一些领袖人物的对话,将谈话内容存入庞大的电脑数据库,日后如有需要,便可对这些数据库进行查询。这种做法可追溯至冷战局势最紧张的时期,一直持续到现在。目前尚不清楚他们有没有查询过存储默克尔对话内容的数据库,查询过的话,频率又有多高。

然而,对美方窃听者而言,自从默克尔当上德国领导人之后,她在私人手机上谈到的一切,比如对阿富汗战争的支持、欧洲盟友阻止伊朗核计划的努力以及德国在抑制欧洲金融危机中发挥的核心作用,都变得更加重要了。

在默克尔升任德国政治机构最高领导人之后,NSA继续对她进行监听,这一做法揭示了一些此前未得披露的细节,涉及这个秘密间谍机构如何布下流动网络,以便从美国最亲密的盟国那里收集信息。电话窃听的对象绝不只是像德国这样的国家的领导人,还包括他们的高级助手和反对派领导人。这些都是美国一项全面行动的一部分,目的是获得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优势,不管这些国家是敌是友。

德国杂志《明镜》周刊(Der Spiegel)上周提到的那个数据库表明,美国是从2002年开始监听默克尔的。目前尚不清楚,美国从默克尔的电话通话中获得了什么信息。不过,没人否认她曾经遭受持续监听。

周二在国会作证时,国家情报总监小詹姆斯·R·克拉珀(James R. Clapper Jr.)只是大致介绍了NSA监视项目的规模,但他暗示,美国这个最强大欧洲盟国的领导人只是监视项目当中的沧海一粟。

"我们说的是一件庞大的工作,有成千上万个单独的要求,"他说。他的表述似乎是指单独的监视目标。克拉珀说,美国之所以监视外国领导人和其他官员,目的是验明"他们的说法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以及其他国家的政策如何"在众多问题上影响我们"。

周三,德国政界和情报界官员前往白宫,希望为奥巴马政府一直不愿讨论的部分问题求得答案。他们急于以此事为契机,与华盛顿通过谈判达成一项更加紧密的情报共享协议。除其他内容外,该协议将终止对德国领导人的监视。

如果生效,这样一份协议可能会逐步废除一个在过去10年中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体系。在这10年里,用于查询海量数据库的超级计算机和算法让NSA得以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情报机构。奥巴马总统曾经发问,相关技术是否超越了常识,而默克尔事件也以非常公开的方式提出了一个问题,也就是说,监视友人的行动带来的利益,是否大于行动曝光造成的损害。

即便是在NSA前承包商雇员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公开了大量信息之后,美国官员依然不愿细谈对友好政府的监听。但了解该体系的一些前任官员表示,NSA是一个胃口贪婪且收集海量数据的能力日渐增强的情报机构。

NSA尽量收集外国官员的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号码,这些号码经常都是从美国外交官那里得来的。通话内容被存储在电脑数据库中,可以用关键词进行定期查询。

一名前情报官员说,"在德国,他们把能够获取的所有号码一网打尽。"

这些数据库不同于存储电话"元数据"、旨在寻找恐怖主义嫌疑人之间关联的数据库,元数据指的是与通话各方的电话号码和通话时长相关的信息。前述官员说,"只有在你设法追踪一名恐怖分子或间谍的活动时,元数据才有价值。"

相比之下,窃听盟国领导人并不是需要优先处理的要务。根据"国家情报优先框架"(National Intelligence Priorities Framework),与基地组织(Al Qaeda)及其他恐怖组织成员相关的信息、巴基斯坦和朝鲜核武器的下落,还有伊朗核专家的对话,都属于最紧急的情报议题。仅次于这个级别的,是和俄罗斯、中国或伊朗等非友好国家的领导人或经济状况有关的问题。"国家情报优先框架"是经美国总统批准的一个框架结构,会定期更新。

美国情报机构会根据该框架列明的方针来决定自己要为某个目标动用多少人力和资源,每个目标都被分配了从零到五的编号,五级是最低的优先级别。

不过,正如一名前情报官员所说,"如果易于执行的话,优先级别低的目标也可能受到监视。"

在马里兰州米德堡的NSA总部,分析师们聚精会神地阅读通话记录文本,撰写报告,然后给报告盖上"绝密"印章,分发到政府各部门官员的手中。一些前官员表示,对报告最感兴趣的部门是美国国务院(State Department)、财政部(Treasury)、其他情报机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不过,通话内容的存储能力和存储时间依然存在限制。一些通话内容会在数据库里存放数周,另一些存放数月,还有一些内容被认定为基本没有情报价值,几乎会立即销毁。

克拉珀在周二的证词中讨论了情报优先框架的问题,部分是为了说明,美国的情报机构只监视政策制定者要求他们监视的人和地点。

白宫已经宣布,奥巴马已向默克尔保证,她目前没有受到监听,今后也不会受到监听。不过,白宫拒绝讨论过去的事情。总统对NSA发布的停禁令是一个迹象,表明他已经认定,至少是在默克尔的事情上,美国打错了算盘。

白宫官员已经表示,目前正在审核监视盟国领导人的整个计划,但他们没有详细说明,还有哪些领导人不再是监视的目标。

与此同时,NSA局长基斯·亚历山大上将(Gen. Keith Alexander)在周二的证词中驳斥了关于NSA在法国和西班牙定期收集通话元数据的说法。他说,这其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美国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的盟友单独完成的,或者是他们与美方共同完成的。法国政府发言人纳贾提·瓦洛-贝勒卡西姆(Najat Vallaud-Belkacem)于周三表示,"NSA局长的否认似乎不太可信。"

国家安全委员会女发言人特琳·M·海登(Caitlin M.Hayden)说,美方和德方周三举行的讨论"是一个机会,双方能籍此听取对方的意见、共同决定如何以最佳的方式推进对话"。德国政府已经表示,将谋求和美国签订协议,协议的部分内容应当与美国和英国等英语盟国签订的分享数据、不进行相互监视的协议相同。

Alison Smale自柏林、Mark Landler自华盛顿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陈亦亭、张薇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政府网站照片穿帮,官员"俯瞰"老太太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政府网站照片穿帮,官员"俯瞰"老太太
Oct 31st 2013, 03:26, by 王霜舟

自一张手法拙劣的合成照片在中国互联网上迅速传开之后,关于中国东部省份安徽的地方政府官员探望年迈退休老人的宣传发生了令人尴尬的逆转。周三上午,刚刚疯传了几小时的这张照片已经出现在了当日《新京报》的头版。

照片显示,包括宁国市副市长汪军、民政局局长俞安林在内的四名男子正在探望一名老妇人,后者拿着一个红信封,这种信封通常是用来装礼金的。这名老妇人是103岁的程延春。现实中,程延春是一名矮小的女性,但在处理过的照片里,与上方那些身形高大、满面笑容的领导相比,她显得出奇地渺小。

处理照片似乎是为了把所有访问者都放进和程延春的合照,可是,这种超现实的人物比例在网上激起了一片嘲笑,并促使照片从首次张贴它的政府网站广泛传播。据官方媒体中国新闻社报道,照片是在周二晚间登上宁国市民政局网站的,不过,接听电话的该局员工说自己对照片一无所知,然后就把电话挂了。我们在周三上午致电该局,电话无人接听。

在中国,合成的官员视察照片已经成了一个引发民众嘲讽的源头,尤其是四川的一张奇特照片曝光之后,那张照片显示一群官员悬浮在公路上空。在一些案例中,一些人把官员放进淫秽照片,目的是敲诈勒索。

看起来,这张宁国官员照片在网上的大量转发与当地的一起民怨事件有关。

《人民日报》网站的一篇报道称,一名志愿者希望为三名尿毒症患者募捐,但却被前述民政局叫停,民政局称,宁国有2000名需要帮助的尿毒症患者,只为那三名患者募捐对其他人不公平。总部位于广州的《南方都市报》在一篇报道中称,一名不满该决定的新浪微博用户在网上找到并转发了这张照片。在该局网站上,这张不同凡响的照片已经不见踪影,但网上依然能找到。最初的那个微博帖子已被转发了近3万次。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纽约时报》记者。Chen Jiehao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翻译:张薇、陈亦亭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在中国农村感受到教育的力量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在中国农村感受到教育的力量
Oct 31st 2013, 00:00, by 托马斯·弗里德曼

我从没想过我会为了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而来中国。

但上周同全球教育行动(Teach for All)的领导者一起到中缅边境地区参观中国农村学校,我得到的正是这个。全球教育行动是一个覆盖32个国家的组织,这些国家采用美国教育行动(Teach for America)的运行模式,招募有着极高热情的大学毕业生,到他们国家最贫困的学校工作。和黎巴嫩教育行动、中国教育行动(又称"美丽中国"——译注)、印度教育行动以及所有其他分支机构的领导者相处的四天令人精神振奋,原因就在于:9·11之后,我花了很多时间写有关破坏者的故事,却没怎么花时间写那些进行创造的人。而上周正是我和创造者相处的一周。

事实上,我忍不住对美国教育行动创始人、全球教育行动首席执行官温迪·科普(Wendy Kopp)说,全球教育行动就是一个"反基地组织"。它是一个松散的全球组织,拥有在当地运行的教师群体,他们分享最好的经验,并招募那些支持一个共同目标的年轻人。不过,基地组织和其附属机构在试图鼓励并帮助年轻人成为破坏者,而全球教育机构却在努力让这些人成为创造者。是的,很多恐怖分子也受过良好教育,但随着他们周围有更多人拥有了充分发挥潜能的工具,这些恐怖分子在其追随者中引起共鸣并将他们招致麾下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负责全球教育行动在当地农村学校运转的"美丽中国"等组织都刚成立不久,还不能确定它们是否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帮助自己国家表现最落后的学校取得成功。但是,如果你觉得用单纯的理想主义和意志去对抗最艰难的挑战是有意义的,你就应该保持乐观。上周在这里的旅行,感觉就像是和来自32个不同国家的32位马拉拉·优萨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相处了四天。

23岁的李璐(音译)5月刚从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毕业,回国后加入了"美丽中国",来到这里教数学。她说这并不容易,"父母不明白,我都拿了大学文凭,为什么还要做这个。他们从来没接触过类似的社区服务。他们很善良,但觉得到中国农村做两年教育工作没有必要,而且,尤其作为女孩,父亲希望我赶紧结婚。……我父亲还无法理解我的决定。我想努力工作,向他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28岁的印度裔美国人桑迪普·拉伊(Sandeep Rai)在美国教育行动的华盛顿分支工作,后来成了印度教育行动的一名领导者。"今年在印度,我们有750名志愿者加入(教学行动),而在2009年刚开始时,人们都说肯定不会有人加入。这证明了创造的力量。我觉得人们都是期待着受到激发的。政府还不知道怎么开发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潜能。我原来想可能待两年就走了,但八年后,我还在这儿。"

卡塔尔教育行动的穆罕默德·法赫鲁(Mohammed Fakhroo)现年28岁,他说他起初之所以创立这个组织是因为,卡塔尔学生的平均教育水平比发达国家的同龄人落后了三年。石油和天然气为这个国家带来了巨大财富,很多卡塔尔人因此认为他们不需要教育也能繁荣发展。"阿拉伯国家的老师来自当地地位最低的三个阶层,"法赫鲁解释道。"如果一个人不够聪明,他就会去当老师。……我们关于改变的理论是,如果社会里最聪明的那些人——(正常情况下),他们会进入石油天然气领域——能去当老师,他们就会树立新的榜样,成为改变规则的倡导者,"因为卡塔尔终归需要"一个知识社会"。

秘鲁教育行动(Enseña Perú)的创始人、27岁的弗兰科·莫索(Franco Mosso)对我说:"在我的国家,我看到人们不相信条件不那么优越的人有潜能。"而莫索解释道,他所在的组织建立在这样一个原则的基础之上:"一直不断提高对人的信任,相信所有人都有潜力"。

24岁的习爱丹(Alden DiIanni-Morton)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是"美丽中国"的一名项目主管。她在波士顿的中国城长大。"我本来可以留在美国,"她说,"但我认为在全球环境下探讨教育平等有重大的意义。"环境、贫困,以及教育平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当做全球性问题对待,"因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影响到"所有地方的所有人"。

黎巴嫩教育行动创始人之一哈利勒·优素福(Khalil Youssef)对此再了解不过了:"黎巴嫩——乃至全世界——最贫困、最边缘化的地区很容易采取不具包容性、囿于教条,而且倚仗暴力的政治,这并非巧合,"优素福说。"良好的教育、建立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是促进社会良性融合的必要条件,也是通向体面生活的途经。"

这就是为什么,科普总结道,投资于好的学校和优秀的孩子,所能得到的远远多于智能炸弹。教育,科普指出,是唯一一种足够普适、足够强大,有助于彻底改变最严重的全球威胁的建设性力量。

翻译:谷菁璐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比亚迪电动巴士美国立足记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peak Up - Stand Out!

Learn how to be a confident communicator. Transform the way you experience public speaking with this $39 online course taught by Alexa Fischer.
From our sponsors
比亚迪电动巴士美国立足记
Oct 31st 2013, 00:02, by TODD WOODY

洛杉矶——这个城市的诸多汽车展厅中出现了一张"新面孔"。与展示着梅赛德斯(Mercedeses)和丰田(Toyota)最新车型的炫目展厅相比,在市中心一幢幢摩天大楼的阴影里,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的店面看起来相当落寞。

店面里只展示了两款车型——一款红色的电动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和一款棕色的汽油动力轿车——没有别的了。

但是,停在街对面的两辆40英尺(约合12米)长的电池动力巴士正支撑着这家公司的雄心壮志——成为第一家打入美国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比亚迪今年成为了第一家在美国开设工厂的中国汽车公司,它在美国兰开斯特建造了一个电动巴士组装工厂以及一个单独的电池厂。兰开斯特是一个位于沙漠地区的社区,在洛杉矶以北75英里处。

这家价值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0亿元)的公司打败了美国的多家竞争者,赢得了为洛杉矶及附近的长滩市的公交部门生产电动巴士的合同。比亚迪还在寻求为汽车租赁机构、游乐园以及硅谷的科技公司提供电动通勤巴士的交易。

纽约大都会运输署(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从9月份开始对比亚迪电池动力的eBus进行道路试验,为期两个月。

比亚迪负责大客户销售的副总裁布伦丹·赖利(Brendan Riley)在洛杉矶的展厅说,巴士车在路上非常显眼,所以,这是我们提高品牌知名度、建立声誉的一个好方法。

他补充说,"一旦公交部门与比亚迪合作,知道比亚迪会为它们的车队提供良好服务,人们就会尝试我们的电动汽车。"

比亚迪首次引起美国人的注意是在2008年,当时,亿万富翁沃伦·E·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收购了该公司10%的股份,因为他相信该公司将主宰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

比亚迪1995年成立时是一家手机电池制造商,如今已成长为一家生产轿车、巴士、储能系统、太阳能板、LED照明和电话的集团企业。就像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一样,比亚迪能够获得国有银行的贷款和为中国市政当局提供电动车辆的合同,并从中受益。

比亚迪从2008年开始在中国销售电动汽车,目前正小心翼翼地进入美国市场。赖利说,比亚迪知道中国汽车以质量差出名,也知道韩国现代(Hyundai)1986年首次进入美国市场时所遭遇的惨败。那一年,这家韩国公司在美国销售了一款制作工艺很差的紧凑型汽车,声誉因此受到破坏,多年之后才恢复过来。

赖利说,"我们不想有任何差错。"

因此,比亚迪今年开始在美国销售少量的e6型号的电动SUV,但是仅向企业客户销售。这家公司还把e6作为展示车型提供给各家公司。比亚迪目前没有向美国市场出口汽油动力车型的计划。

价格为5.2万美元的e6车型由磷酸铁锂电池提供动力。比亚迪说,这款车充满电后的续航距离为186英里,相比之下,美国市场上的大多数其他电动车的续航距离为75英里。

赖利说,"你不会想要把一款车带到一个没有相应支持的市场。向大客户销售汽车时,你可以同时把工程师和零件送到那里。"

比亚迪已经向中国、英国和南非的出租车公司销售了e6车型。赖利预计,比亚迪将会在美国采取类似的策略。

公司目前面临的挑战是要证明自己可以在美国生产80万美元的电动巴士,并达到美国的耐用性和安全性的标准。比亚迪最近遭遇了一次挫折:在宾夕法尼亚的一处联邦机构进行检测时,一辆巴士的车体出现了多处裂痕。10月,加州的官员对比亚迪处以99245美元的罚款,称其违反了该州的劳工法;比亚迪说,将对这一裁决提出上诉。

第一批巴士的一次充电续航距离为155英里。这批巴士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兰开斯特的组装流水线上完成,以交付洛杉矶和长滩的公交部门,来完成相关合同。

加州已经采取了一些规定,将要求15%的市政巴士采用低碳的替代燃料。这促使洛杉矶县都会运输局(Los Angeles County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在今年6月与比亚迪签署了一个价值2070万美元的合同,涉及25辆电动巴士。

该机构巴士采购负责人理查德·亨特(Richard Hunt)说,考虑到比亚迪电动巴士的续航距离和体积,以及该公司已经在全世界卖出了超过700辆这种巴士的事实,洛杉矶决定与这家相对不知名的中国公司开展合作,试试看。为了防范风险,该机构先期订单的规模仅为五辆汽车,在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购买更多电动汽车。

亨特说,"这些车都价格不菲,我们不想为错误负担很大的成本。但是我们认为,为了环保,电动巴士是大势所趋。"

尽管电动汽车的价格大约是传统的柴油巴士的两倍,比亚迪的赖利说,由于节省了燃料和维护的费用,只需三年的时间,电动巴士节省下的钱就能抵消掉相关成本。

长滩运输局(Long Beach Transit)的发言人凯文·李(Kevin Lee)说,他的机构将获得政府的740万美元补助,这些钱将用于支付订购10辆电动巴士所需的1210万美元。他说,电动汽车较低的运营成本,以及一次充电支持全天行驶的能力,使长滩市决定试着与比亚迪合作。

李指出,这种巴士的324千瓦时的电池——相比之下,e6型SUV使用的是61.4千瓦时的电池——以及它将电力输送回电网的能力意味着,在停电的时候,它能够充当临时发电机。

借助在加州南部的工厂,比亚迪还可能进入另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能源存储。

例如,由于越来越多的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入网,加州将要求该州的大型设施装配132.5万千瓦的储能设备,为电网提供支持。

比亚迪还与房屋建筑商KB Home合作开发了住房电池系统,储存由房顶太阳能板产生的电能。该公司计划把巴士电池放进能够储存大量电能的巨型储能单元中。

赖利说,"我们认为加州将会最先采用这个技术。"

翻译: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印不和,亚洲崛起终为虚话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中印不和,亚洲崛起终为虚话
Oct 31st 2013, 00:06, by SAMIR SARAN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最近访问中国期间表示,两大亚洲巨头握手的时候,世界会予以关注。虽说此话不假,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两国的媒体及安全与外交圈子是否能够充分利用这次握手。可以说,印中关系中存在大把失去的机会,两国不过是再给这个故事增添了新的篇章。

近年来,印度和中国在进行一项战略对话,何谓"战略"却十分笼统。第五次对话于今年8月在新德里举行。两国领导人其实一直可以在未曾间断的年度峰会上沟通、在金砖国家年会上互动,或在二十国集团等国际论坛的边会上会晤。印中有充分的高级别接触机会。

然而,双方的对话并未进步。20世纪的思维继续左右着这一无疑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伙伴关系。两国交流加深的唯一迹象仍是贸易纽带。双方政府均大肆利用这种纽带来证明一种假想的"更亲密关系",以及"成功的"外交往来。

印中贸易关系的加强绝不能说是由政府行为推动的。尽管两国政府不愿超越历史遗留的争议话题,贸易关系还是得以提升。这种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格罗尔巴格—广州阶段,以及孟买—上海阶段。在前一个时期,新德里的购物区里充斥着来自各大中国制造中心的廉价商品;到了后一个时期,规模更大的印中企业开始参与到双边贸易活动中。

起初,印中两国的小企业主和商人都看到了机遇,开启了经济接触的进程,最终让印度的市场里大量涌入价格合理的中国商品,包括手机、爆竹,乃至印度神像。商业金字塔底层的商人打造了第一波中印经济交流。他们往往冒着巨大的风险,相关机制当时并不太支持这种商业行为。

渐渐地,这些小商人成立了公司。孟买和上海等商业中心的大型工业企业看到了双边关系的价值。印度企业获得了高性价比的电力、通讯与制造业设备,如今甚至还在中国低息融资。中国企业则显示出投资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趣,还在寻求提高在日益扩大的印度消费市场中的份额。在机遇与需求的基础之上,两国商界创造出了这样的经济关系。

另一方面,新德里与北京的政府却展示了惊人的一致性。墨守陈规的两国政府不愿在化解或消除政治障碍上展现领导力,一直是妨碍两个亚洲巨人进行经济融合的元凶。

外交与安全圈子里的人破坏了将对话带到边界、签证与历史遗留问题之外的努力。现如今,双边关系中的点点滴滴都被带入了安全语境。水务专家与河流专业人士之间关于流域的对话越来越多地被当作一种"安全交流"。中国对印度增长中的港口、道路和高速公路等部门的兴趣因假想的"安全威胁"而受限;印度在东北地区的发展没有被视作中国企业的投资渠道,而是被看成了对中国传统的领土主权的一种挑战。

北京与新德里的关系受困于这种以安全为中心的对话,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来自华盛顿、伦敦和堪培拉,并不一定是印中之间的原生议题。"印度洋—太平洋"竞争与"中国霸权"的概念如今在双边对话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结果,印中距离整合土地、水、人力、材料、市场与资源相去甚远,但是,若想实现双边关系的巨大潜力,这种融合是必不可少的。每种接触都有一个转折点,一些印度研究人员在想,目前的峰会是否会是两国关系的转折点。因此,应当提出的问题是,当前的访问是否给可持续的和解道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若想应对这一问题,必须审视印中关系的某些方面。首先是边界问题。尽管含混的实际控制线是印中之间局势偶尔紧张的一个原因,但不得不承认,边界的对峙并未转向暴力。虽说如此,在双方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此类对峙的频率,以及军事能力的逐步提升,增大了事件走向失控的可能性。

在这一点上,印中签署的《边防合作协议》(Border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是意义重大的一步,让1993年以来双方针对维护边境线和平宁静所达成的诸多举措得以更进一步。协议中的一些举措十分重要,比如交换军事演习方面的信息、设立热线电话的可能性,以及同意不跟踪彼此的军事巡逻,尽管这些都是小的进步。

反对者则在继续表达悲观的看法。以布拉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这样的分析人士为代表的一种思想认为,中国借2013年4月的德普桑山谷事件,使用武力强迫印度接受中国提出的边界管理条件。今年春天,中国军队曾越过边界深入印度领土,在拉达克的德普桑山谷(Depsang Valley,中国官方称"天南河谷"——译注)扎营。

另一方面,那些认为接触有价值的人,目前主要是商业界,希望跳脱边界问题,淡化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推动经贸关系。对他们来说,边界协议是达成这个目标的一种途径。然而持悲观态度者也很多,他们并不会看清当前局面的真实面貌——如果你愿意承认的话,有很多机遇——而是力主"维持现状"。这个群体在媒体上和公共领域中有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力,这又激发了"恐中"(Sinophobia)情绪,他们的影响力完全遮蔽了任何相反观点。因此,两国必须寻求一个持久解决边界问题的方案,当前的安排只是在暂时掩盖一个仍在溃烂的伤口,它还会影响两国关系。

很遗憾,双方在放宽签证政策的问题上的举动都很任性。最近的一个事件是,中国大使馆向来自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中国官方称"藏南地区"——译注)的运动员发放另纸签证,这意味着拒绝承认她们的邦是印度的一部分。这一事件在印度激起的愤怒,抹杀了放开签证政策的可能性。中国方面需要大度一些,表现出一些行政上的灵活性,印度方面则需要表现出一些创造性——将放宽签证政策与(在签证问题上)承认印方对阿鲁纳恰尔邦的实际控制相挂钩,但不涉及历史和领土主张。然而,中方的动作让自己处在了一个退无可退的境地,让步就意味着丢面子。而印度也未能在机遇来临时抓住它。

中印之间几乎达到200亿美元的贸易不平衡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访问未能打开增进中国对印度投资的渠道,双方都再一次失去了机遇。尽管辛格在启程之前谈到,他有吸引中国对印度投资的意愿,但在这个方向仍然难以获得切实的进展。中国投资建设工业园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显然会是一个对贸易逆差的对冲。

允许中国电力企业在印度建立维修中心,肯定是一大进步,而且在当前的对话中是一个正面消息。这样能缓解印度安全体制中一些人,对电力产业里中国设备大增所产生的担忧。这种警觉的担忧所涉及的可能性是,如果印度从中国购买这种设备,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配件和养护服务,让印度陷入窘境,即出现谚语中的"白象"。

这次水资源也成了讨论事项之一,我们必须把这当成一个十分正面的迹象,因为这肯定是中国第一次同意与下游国家开展此类对话。双方同意共享跨境河流的水文数据,并对涉及共同利益的相关问题交换意见。这就给了印度一个机会,就在雅鲁藏布江上建设大坝与中国提出交涉。与此相似,在交通和运输领域的谅解备忘录也提出了若干个合作领域,包括在运输技术、道路建设标准、道路安全规划等方面分享知识,对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协作的模式共同开展研究并分享经验。可以把这理解成打基础,进而建立起能够连接起亚洲的基础设施。

在其他地区,经济关系实际上成了政治和解的主要因素。然而具体到印度和中国,经济交流却撞上了一堵政治的墙。只有在政治上施加推力,才能帮助实现本来看似无虞的前景:印度和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双边贸易伙伴。

印度必须学习其他国家。美国为了建立伙伴关系制衡日益崛起的中国,实行了转向亚洲策略,然而美中两国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5000亿美元大关。当地民调显示,日本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最为负面,但日中两国的贸易额还是达到了3000亿美元。尽管存在政治上的分歧和竞争,我们还是从中看到了务实精神。

现在,印度每五年就需要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未来至少20年时间里都将如此。在这番努力中,中国有潜力成为最大的利益相关方。中国的投资还会自动地建立起有利于印度的安全防护,并帮助弥补贸易逆差。印度反过来又能给中国提供机遇,继续维持骄人的经济增长。中国在钢铁、水泥、电力和工业领域的实力,现在可以投入到印度的转型中,而反过来这种投资又能推动中国的GDP提高若干个基点。我们正处在一个可以让亚洲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实现融合的关键政治时刻。

遗憾的是,亚洲世纪的曙光刚刚显露,亚洲世纪的两大支柱仍然囿于各自感受到的不安全感和想象出的伟岸姿态。就像一位智者曾经说过的,这两个国家似乎"永远不会错过任何一个错过机会的机会"。

萨米尔·萨兰(Samir Saran)在位于新德里的公共政策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任常驻研究员。

翻译:黄铮、王童鹤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惩治性侵未成年人新规引争议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惩治性侵未成年人新规引争议
Oct 31st 2013, 00:09, by 狄雨霏

今年发生了一连串成年人强奸或性侵儿童事件,令中国公众十分愤怒。上周,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回应,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对性侵者从重处罚——尤其是包括教师在内的国家工作人员,而这类人员是多起案件中的性侵者。

上周四,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周峰在公布《意见》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国家工作人员理应是做模范守法的典范,而且在保护未成年人犯罪应该起表率作用。但极少数的国家工作人员违背了国家工作人员的道德操守,严重的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形象。"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则表示,《意见》通篇体现了"最高限度保护"、"最低限度容忍"的指导思想。但批评者认为,这个新规定存在缺陷,似乎把儿童受到法律"绝对保护"的年龄从14周岁降低到了12周岁。14岁是中国规定的最低合法性行为年龄。

按照《意见》的规定:受害者可以向涉及儿童性侵的机构,比如医院或学校,提出赔偿要求;缓刑的性侵者,可以被禁止在学校等机构工作,以避免他们与未成年人接触。

在中国,由于民众对公务员滥用职权却能逃避相应处罚的印象日益加深,这个问题极为敏感。

今年5月,这种不满导致了一场罕见的公开抗议。海南省一所小学的校长和一名教师被指控强奸六个女孩,倡导性工作者与儿童权益的叶海燕因此前往当地,举着标语,"校长: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

这一行动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很多女性模仿她的行为,张贴自己举着类似标语的照片。

9月,云南省大关县的一名官员因强奸一名4岁幼女获刑5年,引起一片哗然。人们认为量刑太过宽松。据新华社报道,10月中旬,上级法院称一审判决"量刑明显不当",将案件发回重审。

中国法律包含一个不寻常的条款,即男性征得14岁以下幼女的同意后发生性行为,如果向幼女支付了费用,则不构成强奸,而是构成了"嫖宿幼女罪"。两者的量刑是不同的,嫖宿幼女罪可以仅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强奸罪至少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最高可处以死刑。

不过,在上周公布的《意见》中,最高人民法院指示警察、司法官员和包括军事法院在内的全体中国法院:"对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依法从严惩治。"并且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文中还认为,对未成年人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比如教师和医务工作者,应该对自己的行为从严要求,怀疑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时有义务报案或者举报。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无论何种情况,与幼女发生性行为就构成了强奸。这一规定受到了维护儿童权益的律师们的欢迎。一些律师推测,如此清晰的措辞旨在针对那条饱受诟病的法律规定。它导致一些性侵者被从轻处罚,因为他们声称自己的行为属于嫖宿。

北京众泽妇女法律咨询服务中心的吕孝权说:"网上调查显示,97%的人反感这条法律。它实际上把女孩说成了妓女。"

一些儿童权益专家认为,这项法律可能本意是保护未成年人,但事与愿违,给犯罪分子提供了空子可钻。他们可以说受害者是妓女,要么付钱,要么恐吓女孩的家人承认她收了钱。

虽然对现行法律的执行和量刑具有影响,但《意见》并不会变更法律。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修改法律。而且,让很多法律专家和普通民众无法理解的是,《意见》似乎制造了一个新的漏洞,因为它只为12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绝对保护"。根据《意见》第19条规定,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被害人,在判断性侵者是否"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对方是"幼女"时,需要"从其身体发育状况、言谈举止、衣着特征、生活作息规律等"方面进行观察。

"总体而言,《意见》不算太糟,"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张荣丽说,"它对性侵犯罪做出了更严格的规定,而且明确表示这些罪行应该从重处罚。"

"但是年龄限制的问题真是莫名其妙,"她说。"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们不知道。"

北京众泽妇女中心的吕孝权说,根据女孩的外形来进行判断,这对受害者"不公平",可能导致外形比较成熟的幼女受到的保护较少。

吕孝权说,"有些女孩可能年仅13,但是外形丰满时尚",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但仍然应当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如果说,法院需要走100步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现在它走了差不多50步。"

"只要受害者年龄低于14岁,就应该属于强奸。我们必须达到这样的目标,"他说。而且他指出,即使定在14岁,中国的最低合法性行为年龄本来就比很多国家小。至于适当的最低年龄,他说,"在这件事上,存在着不同的法律意见。在中国,有些人觉得12岁合适,也有人觉得14岁合适。"

其他人的谴责则更为严厉,一个名叫"石讷shine"的新浪微博用户怒言:"权利的保护水平越来越低,这是立法腐败的明确表征。"这是网上流传的众多批评意见之一。

"这是执法的大倒退!"名为"赵宪君"的用户在同一个帖子里说。

儿童希望基金会的张雯则表示,"政府动起来了,太好了!期待执行层面的行动!为了孩子们,加油!"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纽约时报: 中国官方将天安门撞车案定性为恐怖袭击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官方将天安门撞车案定性为恐怖袭击
Oct 31st 2013, 00:14, by 杰安迪

中国官方周三宣布已逮捕了5名被描述为伊斯兰圣战分子的人,官方称这些人参与策划了对国家政治中心的一起大胆袭击,袭击造成5人死亡。

北京市公安局在其微博账户发出简短声明称,这些男子均系来自中国西部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人,他们招募来的一家三口在周一开车越过一条拥挤的人行道,之后在天安门脚下将车点燃。该车在冲向紫禁城入口的过程中,造成2名游客死亡,40人受伤,事发地点距离标志性的毛主席画像只有几米远。

警方确认,车内的3人是乌斯曼·艾山(Usmen Hasan)及其妻子和母亲,他们在汽车起火后均已死亡。警方称,调查者在车内发现了汽油和盛装汽油的装置,还找到了两把砍刀、铁棍,以及写着"极端宗教内容"的旗帜。警方没有公布是什么具体内容。

这则声明说,"这是一起经过严密策划,有组织、有预谋的暴力恐怖主义袭击案件。"

警方称,这5人在袭击发生10小时后被逮捕,他们已承认参与此案件。警方说,调查者在嫌疑人暂住地发现了长刀和"圣战"旗帜等物品。但不清楚官方为何推迟了一天多才发布逮捕的消息。

这个消息是在下班之后发布的,警方没有马上回复要求置评的传真。

就像对这次袭击的报道一样,中国媒体也没有把逮捕的消息当回事,大多数媒体只转载了国家媒体新华社的一则简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对事件的恐惧感,事件暴露出在中国戒备最森严的地方之一存在安全问题。

这次袭击事件可能会促使官方在新疆加强安全力量,新疆是中国维吾尔族人的家乡,这个讲突厥语的民族属于伊斯兰教的一个温和分支:逊尼派。维吾尔族主要聚集在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绿洲城镇,长期以来与统治他们的汉族多数民族不太和谐地共存。但最近几年来,紧张气氛不断增长,引发紧张关系的原因包括汉族人大批迁入,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以及对政策的愤怒,很多当地人批评这些政策使维族文化和传统边缘化。

中国政府常把对其新疆政策的任何抵制描绘成分裂主义行为。抗议者与警方之间发生的暴力冲突被统称为恐怖主义行动,近年来,北京力图把制造该地区的流血事件的责任归咎于国外鼓动者以及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流亡组织说,大部分暴力事件是对越来越严厉的政策的回应,这些政策限制宗教活动,在学校推行汉语而不是维族语言。

然而,在这起天安门袭击案件发生之前,大部分暴力活动都只限于距离中国首都约3200公里以外的新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恐怖主义专家罗汉·古纳拉特纳(Rohan Gunaratna)说,这起袭击会加强北京的论点,北京认为维族伊斯兰主义者已经与一个名为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的恐怖主义团体相勾结,是对国家的一个严重威胁。

虽然美国已把该团体确定为恐怖组织,但许多西方分析人士一直不把该组织的规模和力量当回事,认为其没有能力在中国境内制造袭击事件。虽然官方没有立即把这起袭击与该组织联系起来,但罗汉说,他认为本案给那些怀疑该组织能力的人发出了警告。他说,"这表明,那些发起袭击的人精心策划了这一行动。这可能会成为恐怖主义行动的未来。这类袭击事件的目的是激励其他组织。"

但是,北京的维族学者伊利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说,他担心官方会利用这一事件加强对新疆的镇压。他说,"我很担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土赫提是维族权益的公开倡导者,他经常被安全人员软禁在自己家中,他对警方给的叙述过于简短提出疑问,他指出由于受到限制,媒体过去未曾有过对涉及维族人的暴力事件的独立报道。

他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说,"我对发生了的事情有很多疑问。指责一个旗帜很容易,但我们只听到了一面之词。"

杰安迪(Andrew Jacobs)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Patrick Zuo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