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1日星期二

纽约时报: 中国留德学生致信总书记:带先进技术回国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留德学生致信总书记:带先进技术回国
Jan 21st 2014, 10:34, by 狄雨霏

中国官方新闻媒体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在德中国留学生之间的通信促使中国留学生热切承诺报效祖国,并把"先进技术"带回中国。此番书信往来体现出中共和政府力图控制海外的中国学生、研究人员和商人。

包括新华社、《光明日报》和《环球时报》在内的官方媒体机构报道称,通信始于10月21日,当时习近平在北京欧美同学会的一次聚会上发表讲话,呼吁海外华人帮助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称,受到鼓舞的一群在德留学生写信给习近平,表达了他们的个人抱负、希望中国成为强国的梦想、对民族复兴的支持以及为此而奋斗的决心。该报道称,这封信在那些留学生听到习近平讲话的当天"深夜"就被送到了柏林的中国大使馆。

又过了三个月左右,习近平给那些学生回了一封信。新华社报道称:

习近平1月16日给全体在德留学人员回信,表示希望他们能把信中写到的坚持爱国、坚持理想、坚持学习、坚持创新、报效祖国和人民这些信念付诸行动。
在马年春节将至之际,习近平还向那些留学生及家人表示了诚挚的问候。

1月16日是上周四。仅仅三天之后的周日,学生们在柏林的中国大使馆同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举行了一次会议。在那次座谈会上,留学生张笑宇进行了发言。据报道,张笑宇正是在德留学人员致习近平(他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那封信的执笔人。他说:

看到总书记的回信,倍感鼓舞,更深刻体会到总书记和祖国人民的期望。我的父母也非常激动。

我们在德学子向总书记保证,坚持爱国,坚持理想,坚持学习,坚持创新,始终不渝地把为了祖国人民的幸福作为今后学习和奋斗的第一目标。

至少一名西方情报官员认为,此次通信是一种标准做法,目的是确保科学技术能够从西方的教育机构和公司稳步流回中国。

去年出版的书籍《中国的工业间谍活动》(Chinese Industrial Espionage)便是以这种情形为主题。该书宣称,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运营一个非常庞大、"不受法律管辖的"情报网络,通过海外的中国人将前沿研究成果送回中国。

前述官员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回应,因为操作方面的问题,该官员要求匿名:

习近平与在德留学人员的官方通讯并不新奇。数十年来,历任中国领导人一直在与美国、欧洲和亚洲的中国科技支持组织进行此类交流,具体时间通常是在中国农历新年或其他中国假期。从广义上说,"学生"和"学习"可以指所有在海外从事科技工作的人。

海外中国科技"交流"团体——全世界有数百个——能为其成员提供接触中国的门径,由此得到了繁荣发展。这取决于他们对中国计划的响应能力。所有人都能获利,唯一的输家是因这些不受法律管辖的途径而失去技术的东道国。

这些海外组织及其负责人从事中国外交和科技拓展机构安排的交流活动,并且得到了公众认可,由此获得了合法地位。各地领事馆会要求领事辖区内的组织提供一封支持信,中国国家主席"或中国的其他高层政治人物"则为他们的爱国精神深受感动,这样一来,他们又为另一年的例行交易做好了准备。

记者在北京致电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一名艾姓工作人员拒绝对此置评,称前述信件往来与协会没有任何关系。协会的网站称,它是由商务部管理的一个专业协会,也是中国处理欧洲商业和贸易的"唯一非官方机构"。这名艾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应该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询问此事。

记者致电隶属于外交部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接电话的人也拒绝置评,随后又让记者打电话到该协会的欧洲部门,那里的电话无人接听。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