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4日星期六

纽约时报: 共读的留白与挑战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共读的留白与挑战
Aug 24th 2013, 00:40, by 粲然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刚开始都很好。在某本绘本共读时突然意识到不对劲。就好像意气风发地和小鲸鱼周游在大海上,借由某个契机举目四望,始觉风向变了,漫无目的的嬉游不知何时已进入真正的航道。螺号震响,大旗飘扬、传说中瑰丽、有趣的幻想王国开始展露它伟大的细部,展示它的巍峨与秩序。成长翻开它令人肃然起敬的新一页。

这本引起我家"骑鲸之旅"重大转折、强烈撼动我内心的书,叫《风到哪里去了》,该书原版书名《When the Wind Stops》,作者是夏洛特·佐罗托(Charlotte Zolotow)。

这本书里有个小男孩总在无穷无尽的提问——

"白天不见后,太阳到哪里去了?"男孩问。"白天并没有不见,它只是到别的地方去了。我们这里是晚上,别的地方就是白天。太阳会到那个地方升起。"他妈妈回答。

"风停了以后,又到那里去了呢?"小男孩问。"它吹到别的地方,让那儿的树跳舞去了。"他妈妈回答。

"蒲公英的绒毛被风吹到哪里去了呢?""带着新的花籽飞到别家院子的草地上去了。"

"山到了山顶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下了坡,变成山谷啊。"……

"那么冬天结束以后呢?"小男孩最后问。"冬天结束后,冰雪融化,小鸟归来,春天就来了啊。"

小男孩笑了,因为他终于相信,"这个世界真的就是这样循环着,没有什么会不见的。"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绘本,蕴藏着抚慰人心,值得终生铭记的箴言。真想这些话能深植在米尼灵魂之中。抱着这样热切的盼望,我卖力地共读了一遍又一遍,带着米尼躺在海边木麻黄树下,看随风吹拂每一棵树的颤动,看海浪扑倒、太阳落下、蒲公英籽吹远……我努力做着这些事,希望他置身在不断死亡与复生的世界中,并明白自己永无失去。

可是,有什么做错了——当然,他也会问我,"妈妈,风到哪里去了",或者"太阳下去了,是到别的地方去了吗?"可是,不管我认真作答、抑或他自问自答,答案总这样平平淡淡、俯首可得。我是说,这是一本惊心动魄、蕴藏大美的绘本。可在我们共读时,它失去了自己的力量。

为什么会这样?

有一个傍晚,落日西沉、晚霞满天。米尼沿着越来越暗的海岸疯跑,我坐在他身后,绞尽脑汁回想自己怎样通过蒙昧不明的生长,最终对眼前世界做出自己的结论。对人世间一个又一个疑问,是如何一个一个做出解答。在千篇一律的波涛声中我想了很久。

在成长衍生各种各样问题时,人们会遇到两类回答。一类回答通常是"前置式"的。比如"红灯停绿灯行"、"地球是圆的"、"汽车在路上走,飞机在空中飞、轮船在水里游"……它们带着"这样想才是对的"、"我是正确答案"的面孔,先于个人的体验产生,在人们行为还未行差踏错前就深植入他们脑中;而另一类回答则是"总结式"的。这类答案需要人们经过萌生疑问、付出努力才能最终获得。

前置式的答案,因为长期被人们不假思索地相信与履行着,久而久之,往往成为社会法则和公论的一部分。总结式答案因为个体体验差异,呈现千差万别的理解。

人们对前置式答案的反应是机械的。而总结式答案因为来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往往被他们惊喜地获得,并坚决捍卫。

在育儿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妈妈呼哧呼哧朝饭勺上吹气。"妈妈,这是干什么?"孩子问。"饭烫,妈妈吹吹。"母亲解释说。一开始,孩子对"烫"是没有概念的。如果父母把"烫的东西会伤害人"这样前置式答案植入他们脑中,他们也许会奉行下去。但偶然有一天,他们自己把烫嘴的东西囫囵吞进口中,哇一声大哭起来。心里猛然敞亮了。"这就是'烫',烫的东西真不能碰!"——这便是总结式的答案。

总结式答案,更接近自然的成长方式。

上面说的,就是我在《风到哪里去了》这本书里犯下的错误,以及那个春天傍晚我的所有顿悟。

我一直在谈论着亲子共读的种种魔法与福德。但孩子进入两岁后,一方面共读的习惯业已确立,另一方面孩子的智慧、个性、自主意识不断彰显。懵懂期的狂欢缓缓止息。亲子共读再也不是、也不能是无所不至的了。

它需要符合成长的逻辑。需要等待。等待孩子对广袤世界的某一个细微之处发出自己的疑问。

需要像捕蝉的螳螂那样,像正午太阳投落的影子那样,紧紧尾随在孩子好奇的眼神之后。而不是先于他们看世界的眼光喋喋不休。

勇猛如孩子,他们不要一个洞开无余的天下。荆棘密布、危险四伏的人生反倒更受欢迎。

知识和述说开始需要的是:延迟性满足。

是的。对《风到哪里去了》这本好书来说,我最大的过错就是读得太早了。对一个尚未感觉失去之痛苦的孩子大谈"永无失去",就好像给某个富二代愣头青开出一张任意提取的空白支票一样。这种行为丧失了本身固有的力量。

在日复一日的共读中,我总是在想,一本摊开的书,在孩子心目中,到底以怎样一种方式存在着呢?

我也想过,妈妈在孩子心中,是以怎样一种方式存在着呢?

这两个问题,在某些时候恰恰有同一个解答。

在最近的妈妈随手记里,我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最近总是想:原来一岁孩子妈妈给出的爱,和两岁孩子妈妈给出的爱——有非常大的不同吖!孩子刚出生那会,妈妈要学着给他们换尿布,给他们喂奶,学着隔一阵醒一次;孩子一岁时,妈妈要学着鼓励他们走路,在他们摔跤时尖着嘴吹小伤口,要学着看着他们的眼睛,缓慢地、重复地说话。但两岁,两岁的爱又不一样了……现在,米尼两岁五个月了,我经常带着巨大、无所不包容的热情跑向他,然后抽一口气、停下来,惊异地想,'原来对于两岁的孩子,妈妈的爱需要那么多抽离、需要那么多留白。'"

书和共读也是一样的。它们与母爱何其相似,它们是人生的力量源泉、是心灵的栖所。

然而,必须清醒且理智地看到,孩子依附母爱、依附书本,是需要凭借这样的爱、宁静和慰藉,真正的,渐行渐远。

是时候了,无论共读或是母爱,都是时候学着扶着年幼的孩子,走到漫天风雨的世界面前,停下来,哆嗦着嘴唇说:"来,试着自己走一段。"

唯有如此,骑鲸之旅才能纵深入幻想王国的腹地,你和小鲸鱼才能邂逅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惊喜。

如果说,在0—2岁骑鲸之旅笔记里,我最强调的是"演绎",是通过书本和日常生活的"接轨",是幻想王国降临心田。那么,2岁—2岁半的亲子共读,留白与挑战便是当之无愧的关键词。孩子的成长有如此多细密复杂的面向,需要妈妈伴随、需要妈妈挑衅、需要妈妈激发、需要妈妈抚慰,同时,也需要孤独且彻底的:空白等待。

哪怕对孩子而言,书所传递的勇气和善意,不仅在阅读之中,更在阅世之中。

粲然是作家、妈妈、亲子阅读爱好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