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6日星期一

纽约时报: 教皇介入中东和谈,做巴以中间人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教皇介入中东和谈,做巴以中间人
May 26th 2014, 11:19, by JODI RUDOREN, JIM YARDLEY, ISABEL KERSHNER

耶路撒冷——周日,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is)直接介入已经崩溃的中东和平进程,邀请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总统参加在他梵蒂冈住所举行的祈祷峰会,这一提议再次突显了教皇的宏伟抱负。

方济各是在伯利恒采取前述惊人举措的,抵达那里之后,他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乘飞机直接进入约旦河西岸、将那片以色列所占领土称为"巴勒斯坦国"的教皇。

教皇称巴以之间的总体局势"越来越令人无法接受",之后突如其来地临时决定在以色列的争议性水泥围墙停留,在那里进行了祈祷,并用头触碰布满涂鸦的墙壁。那道水泥围墙将伯利恒与耶路撒冷分隔开来。

"有必要加强相关举措,以便创造条件,在公正、承认所有个体权利及共同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持久和平,"方济各说。"必须坚定地追求和平,即便双方都要做出一定的牺牲。"

以色列总统希蒙·佩雷斯(Shimon Peres)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Palestinian Authority)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接受了教皇关于共同祈祷的邀请。阿巴斯的发言人表示,峰会将于6月6日举行。

虽然峰会的象征意义可能大于实际意义——以色列总统属于礼仪性职位,且佩雷斯即将离任——但对于几乎完全破裂的和平进程来说,它仍有可能发挥营造氛围的作用。

更广泛地说,教皇方济各周日的举动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例,展示了就职不到一年的他如何努力恢复梵蒂冈的古老角色——国际外交的仲裁人。

"放眼世界,几乎不存在相对完美的政治领导人,"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宗教研究所(Institute for Studies of Religion)历史教授菲利普·詹金斯(Philip Jenkins)说。"人们想要相信,世上有一个充满魅力的高尚领袖,一个高尚的权威人物。"

然而,插手中东政治可能会带来极大的风险。约旦河西岸某神学院院长、方济各此次访问的发言人贾迈勒·赫达尔神父(Rev. Jamal Khadar)表示,在这个宗教分裂与政治僵局叠加的地区,方济各的祈祷峰会"将会把相关谈判推向另一个层面——一场在上帝面前举行的会议。"他还表示,这个想法的目的是"使宗教成为努力寻求解决办法的进程的一部分,而不是被人视为使情况更加复杂的负面因素"。

前以色列驻圣座(Holy See)大使奥德特·本胡尔(Oded Ben Hur)表示,方济各以个人名义邀请双方参加祈祷峰会,由此避开了梵蒂冈的礼仪与惯例,展示了不同寻常的魄力。他表示,大多数教皇都"不会打破现状"。

"这次的事情不同,"他说。"这是一种平衡,但事实是,其中也包含着一个举措。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没有墨守成规。有了想法的时候,他就会表达出来。"

周日是方济各圣地三日行的第二天,此次访问的行程经过精心的设计。教皇乘坐直升机从伯利恒前往特拉维夫,在以色列接受了国家元首级别的欢迎礼遇,然后飞回耶路撒冷,与君士坦丁堡东正教牧首共进晚餐,完成了一段精妙的外交之舞。

教皇此行的官方目的便是前述会晤,会晤的目的是纪念教皇对耶路撒冷展开历史性首访50周年,那次首访是全球两个最大教会在过去500年里的首次接触。不过,教皇直接插手干预巴以紧张局势的做法,盖过了此次会晤的风头。

方济各在伯利恒停留了六个小时,其间以平等身份会见了阿巴斯,让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高规格认同,并且突显了梵蒂冈对联合国(United Nations)2012年决议的支持,该决议把巴勒斯坦提升到了联合国观察员国的地位。

在拥挤的马槽广场,教皇主持了一场群情激奋的弥撒,广场上装饰着蒙太奇照片,其中混合了天主教人物的肖像和巴勒斯坦人艰难度日的现实照片。而后,他和以色列占领区一些尤为困苦的家庭共进了午餐,大批儿童向教皇唱诵了赞歌,他们来自附近的代赫舍难民营(Dheisheh Refugee Camp)。这座难民营收留了约1.2万人,他们都是1948年巴以战争爆发后从家乡流亡到这里的。

不过,此行最经典的画面也许是教皇出人意料地走下敞篷车,到蜿蜒穿过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水泥围墙跟前祈祷。巴勒斯坦人憎恶这道围墙——阿巴斯称它"庞然可怖"——以色列人则坚称,它对以色列人的安全至关重要。方济各用额头触碰了围墙,有人在那附近喷涂了一行字,"教皇,我们需要一个仗义执言的人。"

在特拉维夫,方济各受到了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和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的欢迎,他重申了自己的倡议,要求为巴勒斯坦人"建立一个容许他们自由迁徙的主权家园"。

他说,"我恳请那些肩负职责的人不遗余力,为种种复杂问题寻找公平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一往无前、不屈不挠,不断为对话、和解与和平开辟新的路径。"

内塔尼亚胡在欢迎仪式上表示,"我们愿向任何愿意和我们和平共处的人伸出和平之手。"不过,他还说,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的首都,是我们信仰的核心。"这话无异于一盆凉水,浇灭了巴勒斯坦人将东耶路撒冷作为未来国都的愿望。

总理的发言人拒绝说明内塔尼亚胡是否听说了为筹备梵蒂冈祈祷峰会而正在进行的谈判,以及他是否赞成此事。

教皇周日做出的象征性姿态相当于一份含蓄的指责,对象则是所谓"四重奏"会议推动的国际维和举措,以及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最近的努力。

美国国务院没有参与祈祷峰会的相关安排,但国务院女发言人珍·普萨基(Jen Psaki)在周日表示,国务卿克里"极其赞赏教皇方济各的领导力,并且欢迎教皇关于以祈祷推动巴以和平的宗教倡议,也欢迎教皇关于以勇敢行动达成'两个国家'解决方案的呼吁。"

佩雷斯曾任以色列总理,将在今年7月结束总统任期,一直是一名直言不讳的和平倡导者。不过,他虽然在以色列广受欢迎,并且在全球备受尊重,对以色列政策的影响力却微乎其微。

"教皇想要扮演建设性的角色,也许他认为,让这些人聚到一起,就可以演好这个角色,可是他不知道,佩雷斯根本做不了政治决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执行委员会委员哈南∙阿什拉维(Hanan Ashrawi)说。"这么多年以来,佩雷斯一直在老调重弹,可是没人听他的。以色列当权者在朝另一个方向发展,佩雷斯不过是为了公关,试图为当政者提供一纸免责证明而已。"

翻译:张薇、许欣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