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星期三

纽约时报: 中国军方报纸从客机失踪联想到珍珠港事件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军方报纸从客机失踪联想到珍珠港事件
Apr 16th 2014, 06:07, by 储百亮

在搜寻失踪的马来西亚航空(Malaysia Airlines)370航班过程中,评论人士们都在搜肠刮肚地寻找类比,以传达一架波音777-200可以这样人间蒸发是何等的不可思议。而中国的官方军事报纸《解放军报》大概是第一个拿飞机的失踪和日本袭击珍珠港做比的媒体。

在周二的报纸中,一篇评论文章试图从飞机的失事总结军事上的教训,调查人员认为这架载有239人的飞机已经坠毁在澳大利亚以西的南印度洋。文章称,如果说在这个年代,一架大型飞机都可以这样消失,那么飞机就仍然可以用于出其不意的军事攻击,就像1941年日军对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进行的袭击一样。

文章称,中国可以和其他国家一起,利用这次搜寻行动的机会来改善对此类事件的国际协作。但是它同时还表示,中国的军队需要引以为戒,认识到保持警惕的重要性,当飞机在3月8日从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发飞往北京的途中大幅度改变航线时,马来西亚方面没能做出及时的应对。

"最著名的偷袭之战,当属日军偷袭美国的珍珠港,"文章写道。

"一般人认为,只要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立体化信息化侦察防御体系,传统意义上的突然性就很难达成,"文章称。这篇评论文章的作者署名为方星,但他或她的身份并未透露,而这个名字也有可能是化名。

"但马航客机失联的现实警示我们,偷袭之战仍可能在我们这个星球发生,"文章称。"很难说,马航客机的失联不会对战争狂人和恐怖分子起到"示范"作用。"

在失踪飞机的227名乘客中有约三分之二为中国公民,因此这场灾难引起了公众的密切注意,并希望政府有所作为。事实上,中国在搜寻行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它做出的贡献却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即它的搜寻能力和它派出的飞机和船只规模是否相称。

4月5日,中国的官方媒体纷纷报道中国搜索舰艇"海巡01"轮探测到了可能来自失踪飞机航空记录仪的信号。但是报道没有给出多少细节,而从搜索设备的照片看,似乎不是一些能够用于如此深度搜寻的仪器。本次南印度洋搜寻行动的负责人、澳大利亚的安格斯·休斯顿(Angus Houston)在周一说,调查人员已将那些信号作为错误线索排除。

对于这个牵涉到一艘民用海事监管船的事件,《解放军报》并无详述。但是文章提出媒体对搜索行动的报道也是一场"舆论战"。

舆论战在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这篇文章称。"可以说这是一次典型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舆论战。"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经雷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