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纽约时报: 市场人士如何看待“新型城镇化”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CloudMailin

Incoming Email for your web app. Get started in minutes and scale effortlessly when you need it.
From our sponsors
市场人士如何看待"新型城镇化"
Oct 25th 2013, 00:00, by 吴海燕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各界对它寄予高度期待。尤其,提出近一年尚不见"落地"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制度改革计划,连同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都被广泛猜测可能会在此次大会上正式面世,因而聚焦了各界关注。

同时,地方政府出于对土地财政及以建设拉动经济的一贯依赖,难免会将此次城镇化视为展开新一轮造城运动的机遇。中央政府应该如何理顺各方诉求,既做好保障,顾及进城农民等群体的利益,又化解新型城镇化在实际操作中被地方投资冲动绑架的风险,或将是个考验。

对于上述问题,市场方面的想法如何?是否与政府目标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对于房地产业在城镇化战略下的发展前景,又有哪些具体解读?本期"群议"采访了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中国高通智库总经理张宏、北京国瑞兴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鲍筱斌三位业内研究者。以下是他们关于城镇化的几点判断。

1. 纽约时报中文网:在国家提出城镇化战略后,中国是否又将(或已经)掀起了一轮新城/新区建设热潮?这将如何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及走向?又会对整体国民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汪涛:有待观察

根据之前国务院所做调查,每个地级市计划要建1.5个新城或新区,加上中国城镇化中也有很多是旧城改造——数据看起来很吓人,但光从这些数据就判断"新城过剩",那也很难说。另外,这些数据是规划层面的,地方政府增长投资的积极性很高,会有很多宏伟的计划,但最终能否实现又是另外一回事。并不能说政府规划的就一定能做,或一定会做。比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今年新开工的房地产建设前八个月同比增长4%左右,而去年新开工的面积是下降7%,从这个层面看,这是温和的反弹,还没有反映出"热潮"。

言及新城建设与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造城的积极性很高,但那些宏伟的造城计划能否造出来,就取决于未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最重要的是信贷政策,房地产政策和土地政策。规划能不能实现,得看政府能不能卖得出地;能不能卖得出地,则跟房地产市场和政府调控政策有关。今年的房地产很火,土地卖得好,而去年的土地财政收入是下降的。

张宏:由住到商

对于新城建设的理解,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个地级市计划兴建约1.5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有200余个新城/新区待建,而旧城改造还未算入其中。当然从规划角度来讲,这是有所超前的,会引发市场的担忧;但另一层面,从地产、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这既有超前,又符合经济增长规划和市场发展的逻辑,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

新城建设与房地产的关联性是比较紧密的。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比较大,会使城市发展形态更多地表现在比较单一的住宅产品开发,这需要调整。我认为城镇化的内涵是中央层面提到的"人的城镇化",这里面的核心是产业支撑。过去长时间以住宅市场为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模式,也需要调整。而"人的城镇化"所对应的是住宅服务和产业,更多的是产业地产、商业地产,产业和就业支撑是更为重要的。

新城建设和房地产市场之间的互动,与上一阶段会有所差别。看三年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基于土地征地制度和新的区域规划背景,房地产更多的进入了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还需要一个成长、成熟的阶段,市场需求存在,但不足以形成一个优良的市场。而当前阶段,房地产主流企业逐渐回归了一、二线城市。大家在关注三、四线城市中的优良市场,同时也在规避一些有风险、比较弱的市场。但问题的核心是,企业更多地去遴选三、四线城市中最优质的市场,但整体市场的发展不是房地产企业能解决的,而是由政府来主导的。产业定位,配套政策加以引导和支持,房地产作为第三产业在投资领域更好地去配合,符合潮流,这是个渐进的过程。

新城建设潮,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风险。主要是土地财政直接涉及到地方债务的问题。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焦点问题。未来一两月的地方审计对地方债务的公开,将让人有新的思考。未来政策需要对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上,做出约束性的举措。

鲍筱斌:分类讨论

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再提新城、新区规划,是没有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我个人二、三十年对中国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的体会来看,再造大量新城、新区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城镇化建设确实还有很大空间,但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建设新的城市。

现在世界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产能过剩很明显,我们正处在"调结构"的经济时期,简单地去增建城镇肯定不可以。现在应该在新型产业布局的前提下,再来推动城镇化建设。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站在世界产业分工的高度,才有可能使城镇化有前瞻性、可持续发展。所以,城镇化不是一种你想城镇化就能城镇化的主观行为,它必须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客观规律。

而具体就地域而言,中国目前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立即"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具体存在三类情况:

第一是现在特别适合城镇化的地方,比如目前的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城市群,城市功能已经相对完善,大城市"挤出"效应明显并有产业支持。这些地方不但适合城镇化,而且进程还应加快;第二是现在适合开始准备做城镇化的地方。如长江中下游武汉至南京的城市群,中部郑州城市群,西部的西安城市群,西南的成渝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发展潜力大,产业定位比较清晰,人口辐射能力很强;第三是现在还不太适合做城镇化的地方。如西部、东北、中部有些中心城市都还没建设好,产业定位不清晰,简单地去做城镇化,就会出现无中心城市支撑的城镇化问题。

所以说,现在政府称"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发展动力,我认为这种看法过于简单。城镇化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一刀切。中国所有省份都有一、两个中心城市,先需要把中心城市这个"点"做好,在夯实主要城市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再来做好一个"面",去推进周边县城、乡镇的产业布局。

现在的房地产商比以前更理性了。有品牌的开发商一定是能看到一个城市的未来,才会有所行动。随着他们的成熟,非理性拿地、非市场化行为都会减少。现在政府违约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开发商承担风险的意愿在降低。不排除有些开发商还会盲目进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但六成以上的地产开发商都会理性地判断市场和城镇化。

2. 纽约时报中文网:中央一直在强调"人的城镇化",但在此前提下,地方政府似乎仍热衷新城/新区建设。那么中央的"新型城镇化"愿景在广泛的地方房地产建设意愿影响下,是否面临失控或"变味"的风险?如何避免?

汪涛:证据不足

所谓"人的城镇化",实际是说已经有很大一批人离开了农村、离土离乡,去了别的城市从事非农业活动,但是却未能真正融入城镇。他们不是城市户口,这意味着他们不能跟城里人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比如孩子的教育、看病,比如养老、失业保险等社会福利都是不一样的。要使他们真正融入到城市就需要把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做到位。这是需要钱的。

地方政府既要有财源,又要有动力,要主动地把这些人留下来,而目前地方政府既没有财源,也没有这个积极性去做。如果人的城镇化没有财政税收体制、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来配套的话,那就很容易在建设过程中流于形式。地方政府会认为,加速城镇化进程比较便捷的方式是扩大城市的承载量,把城市的地盘扩大,从卖地中获得财源和动力,来支付周围人口进城的开销。

不过,也不能从地方的造城计划就判断已经"失控"了。因为计划是虚虚实实的,如果真是大张旗鼓地在搞建设,那我们最近几月也不会担心经济是否在下滑、是不是要"保增长"了;如果确实新城已经都开工的话,那对钢筋、水泥的需求也早就起来了。

各地方需要拿出各种规划,才能拉钱、拉项目、拉政策。不能看他们的计划来判断新城建设过剩,但是的确有这样的风险。风险在于可能信贷把握不严,把控不住的话将引起房地长市场趋热,现在加快建设,后来供给过多后将出现泡沫的破灭。地方政府存在造城偏好。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是得看信贷政策、土地政策、房地产政策。

张宏:顶层设计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有城市发展的需求。地方政府官员过去确实在城市形象、基础设施投资上有比较积极的计划。投资计划实施的主要过程中,土地财政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样城市发展、地产市场的关联性比较强。但是,任何一项投资需要良好的绩效做回收。目前来讲,超前的投资导致收益偏热,一段时间内将体现为地方债务危机的循环。如果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个阶段里,房地产可以是先导行业,发挥启动作用;而未来更多的是产业支撑和配套政策跟进。目前这些工作都是不足的,造成新城过剩、空城频现。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地方政府或房地产企业,核心更在于政策的顶层设计。

目前政策大方向的选择没有问题。眼下只是阶段性的地产旺盛,以及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和需求落地形成了脱节。脱节的核心是人口没有落地、就业没有落地——而就业的前提是产业,这也就是说,产业没有落地。

问题的症结是清楚的,需要两个方面的举措。首先,从地产行业的角度来观察的话,第一是政策对行业的定位,要鼓励民间投资。过去对这个行业的需求与供应,采取"双压"的思路;而未来一个阶段内,政府需要针对房地产资产价格泡沫的问题压制下需求,但是也要鼓励行业去良性发展,引导、促进行业发展的方向。第二是投融资体系建立。既然在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而地产在投融资领域仍处于非常滞后的阶段,仍以银行为主体,直接融资和多元化融资是政府所倡导的,但是几年进展还是不尽如意的。政策的回归有可能促进房地产行业的精准定位。

鲍筱斌:产业支撑

如果地方政府想跟以前一样,靠卖地、造城来推动城镇化建设,这种想法也过于简单。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如果还在简单地强调造城,而对产业没有充分的理解、将产业做起来,那是不会成功的。目前地方债务很高,从农民手里获取土地的成本也在加大,政府融资渠道也发生变化,投入的基础设施费用较以前要提高很多,这些成本都需要相应的产业支持。若没有产业在城市里落地、生根,粗放地去招商、牺牲环境资源来换取经济效应,这样的城镇化是相当地危险、不可持续的。

房地产毕竟是为人提供居住、生活、商业环境和文化办公环境的,不是城镇化的核心。有机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是环境、产业、社会的全面城镇化。因此,城市的土地及房地产也需要相应地达到一种综合平衡。中国除了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绝大多数的二、三线城市的土地供应和房地产本身都是供大于求的。在一线城市,城市的"挤出"效应会把城市里的人口和产业疏导到新城新区里,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有好处,房地产的纵深空间大,土地供应、人的分流、产业布局也更加均衡、生态也更加友好,基础设施提高后交通布局也更便捷了。这是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对投资商、对政府、对银行、对消费者都是有利的;而如果二线城市不能达到均衡发展,土地供应量很大,大家建设很盲目,那必然就导致空城、鬼城,浪费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

3. 纽约时报中文网:当下"农村集体用地流转""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话题不断升温。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试点,在未来几年内有无可能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土地供给状况、乃至房产价格形成实质的影响?

张宏:三个重点

金融体制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会对房地产行业本身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土地制度改革从现阶段来讲,进程比较快,一些地方试点政策比较积极。未来体现在几方面:

第一是住宅领域,小产权房的开放问题需要解决。根据政府研究部门披露的数据,小产权房的总量也很大,与商品房的比重达到一比三的结构。目前商品住宅供应不足,而小产权房的支付能力匹配问题,不规范的小产权操作应该以更严厉的手段来抑制,解决存量的同时也要保持政府和法律的严肃性;

第二是地方政府的土地指标问题,未来是体现在合理定位、而不是政府性的资源稀缺。消除促使价格、供给、寻租等不良因素;

第三是棚户区改造,包括区域融合之后的城市形态,经济融合后的房地产市场都需要思考,未来导致房地产市场的目标市场和目标产品出现改变。

中国经济中速调整期经济增长还没有找到实质的支撑,而我认为,土地改革和城镇化的内需启动和释放出的政策、制度红利,将使中国经济在很长一段阶段会有相应的支撑。相比而言,房产税是后调节的制度,制度本身是优良的,但从定位角度看,是个慢调节,对房价调控影响微乎其微。

汪涛:现实阻力

如果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直接入市,或者宅基地可以直接流转,那这对土地价格会有负面的影响。土地供给增多,土地价格会降下来。这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房地产市场都有一定程度的冲击。这些政策的实施面临各方面阻力,并且政府也担心,政策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第一会影响土地价格,土地会降价;第二是影响政府的财源,地方政府靠卖地赚钱,如果农民可以自己卖地,那地方政府这些钱就赚不到了。这个改革的阻力是相当大。最后出来的方案应该是渐进性的,就像房产税一样,因此效果也是慢慢才会有的。

鲍筱斌:多方开源

好的城镇化,土地供应量会有序扩大,房地产商提供的产品质和量都会有提高。目前,全国除了一线城市和个别二线城市土地供应比较紧张外,绝大多数二线以下城市的土地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二、三线城市内部也有很大的土地空间,比如旧城改造、旧厂房改造、旧办公室改造等,产生的土地供应空间还是很大的。城市要提高土地供应,必须要深挖潜力,调整用地分配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点广东的"三旧"改造("三旧"分别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2009年,广东省与国土资源部合作,成为全国率先试点这一旧城改造方法的省份,并出台《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将"三旧"改造在全省铺开——编注)有借鉴意义。

土地流转制度一旦实施,会改变土地供应方式,对房地长市场将带来很大的影响。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好事,但也是件相当复杂的事,前些年的"土地增减挂钩"(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等面积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同时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的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生过超标征地和强拆侵权等问题——编注)就出了不少问题,必须总结经验,完善政策与法规,有节奏地推进。

中国的土地制度非常特殊。你看日本的土地很紧张,但日本用于建设用地的国土面积比例中国大得多。中国拿出来做建设用地的面积大部分用于了工业、城市服务设施建设、政府用地等,真正用于的住宅建设的土地面积占比在30%左右,而国际平均比例超过50%。所以,如能在土地配置中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会有积极影响的。

如果政府真正在土地供应来源、方式上下功夫,也在土地政策、控制规划的方式上下功夫,实际上可以将房地产市场调控成供需基本平衡的状态。如果土地供应有实质性的变化,土地供给增加,土地的价格会下降,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会有积极的效果。

吴海燕是纽约时报中文网实习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