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6日星期一

纽约时报: “跪着造反”的历史况味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跪着造反"的历史况味
Dec 16th 2013, 00:06, by 钱钢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有三位历史的见证者,在香港出版过有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录性著作:《中国80年代政治改革的台前幕后》(香港,新世纪出版社,2013),作者吴伟,曾为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研究人员,该办公室主要负责人鲍彤的秘书。另两本,《赵紫阳与政治改革》(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作者吴国光,曾是《人民日报》评论员,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研究人员,中共十三大报告起草组成员;《中南海日記——中共两代王储的陨落》(香港,明镜出版社,2002),作者吴稼祥,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政治组副组长。

"三吴实录",可与赵紫阳的《改革历程》(香港,新世纪出版社,2009)、杜导正的《赵紫阳还说过什么》(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0)、杨继绳的《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0)和《陈一咨回忆录》(香港,新世纪出版,2013)互为参照。吴伟的书有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其他见证者的记录,亦有精到的引证和评述。

《中国80年代政治改革的台前幕后》问世之际,中国政改的"气温"正跌至历史低点,许多朋友已放弃对体制内变革的所谓虚妄期待。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秘书的鲍彤,是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的灵魂人物。六四事件中他身陷囹圄,出狱后十余年来,始终直言论政,尖锐批评当局。他如何看待当年这场改革?

2012年年底,80高龄的鲍彤在为吴伟书所作的序言中说:

在1980年代的后半期,中共中央确实曾经进行过一次政治体制改革。在赵紫阳的主导下,这次原本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行政改革,演变成了使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现代政党转型的一次勇敢的尝试。尽管由于这次改革超出了邓小平所能忍耐的限度,在邓和党内保守势力的狙击下失败了,但是,它为中国的政治转型和社会转型,留下了宝贵的借鉴。

中国知识界有句话叫"跪着造反",读吴伟书方知,最早将此说法用于中国改革的人是鲍彤。鲍彤曾引述德国女革命家卢森堡讲的"跪着造反",描述经济改革之初赵紫阳如何用"商品经济"一词颠覆"计划经济"(吴伟书46页)。政改难于经改,何止百倍。1980年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话音方落,保守派便借口波兰事件叫停改革。胡耀邦在任的数年中,曾几次呼吁政改,并在干部制度改革等方面有动作,但形格势禁,政改未成气候。1986年,邓小平重提政改,赵紫阳主持研讨,一场危险系数更高的"跪着造反",在政治领域发动。

只有回到历史现场,才能体味情境之凶险。赵紫阳很清楚,政改,既不是对现行体制的小修小补,也不是根本颠覆,是"相当大的改变"(吴伟书16页)。他主持政改研讨不久,胡耀邦中箭落马,反自由化运动呼啸而来。那样的氛围下,政治改革几成不可能的任务。吴伟的书为两种力量的激烈博弈留下了翔实记录。它让后人看到赵紫阳如何扭转改革颓势:他先是限制反自由化的范围,尽力保护受冲击的干部和知识分子;继而,通过召集宣传、理论、新闻条线干部、党校干部和中央部级干部在中南海发表"5.13"讲话(1987年),重新强调改革;很快,改革力量强劲反击,他们获得邓小平的支持,掌握起草中共十三大报告的主动权,最终在是年秋天,推动十三大开成了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大会——在倒胡和反自由化运动仅数月后,有这样一个以政治改革为旗帜的空前开放的党代大会,而且竟有倒胡大将邓力群在差额选举中落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段历史中的改革派,充满坚韧,也充满妥协。赵紫阳和他的研讨团队清醒地知道,所谓从实际出发,"邓小平就是中国最大的实际"(吴伟书232页)。鲍彤提醒研究人员,一定要注意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老一代领导人对改革的承受力,而邓小平的承受力是其中关键。鲍彤是策略大家。在反自由化的喧嚣声中,1987年1月5日,他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缓和学潮、让学生和青年冷静下来的《社会主义的幼驹与资本主义的老马及其他》一文。起草十三大报告的过程中,他深思熟虑,提出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得到赵的支持,邓的首肯。这一理论实际上否定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使中共有可能重回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在政改方案的研讨中,他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一样,作为基本概念是提出来了,但调子不敢唱得很高,因为,高度民主不是近期所能达到的。民主与稳定、民主与效率有一定的矛盾,按照小平同志讲的,现在是以活力、效率、积极性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244页)。

笔者时为《解放军报》记者,即使在军报那样的红色党媒,支持政改的气氛同样浓厚。记得报社领导从中宣部开"周会"回来,传达"活力,效率,积极性"的提法时,大家相视苦笑。然而不久后我们就看到,十三大后,政治改革迅速升温。吴伟记述了多方面探讨和试验:通过"党政分开",改变"权力过分集中"弊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准备改革人大制度和选举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多党合作体制;开始增加新闻透明度;强调保障公民权利;推动社会协商对话和基层自治;凡此种种,无不显示政治图景有望大幅改观。

六四,坦克碾碎了政改。这使许多人断言:中共"永续执政"紧箍咒下的政治改革是死路一条。因为这是与虎谋皮,是在如来佛手心翻跟斗,是医生给自己做颅脑手术。但是《中国80年代政治改革的台前幕后》告诉读者,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中国80年代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由多重力量共同推动的。有体制内力量,也有体制外力量。体制内最重要的人物,是政改的发起者也是终结者邓小平,和政改的主导者也是罹祸者赵紫阳。

要看到邓小平的多面性。不能忘记,邓是毛泽东祸国殃民罪行的长时间近距离目击者,是文革的受害人,他绝不愿意回到毛的无法无天时代。他1980年的"八一八"讲话,当然有解决高层人事问题的具体目的,但也确有对制度弊端的痛定思痛。1980年他与李维汉的谈话谈及反封建,1987年7月他与中央五人小组的谈话,再次谈到"中国的弊端在于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吴伟书266页)。这是中国政改之所以发生的关键。此外,文革后复出的邓小平,确是众望所归。他屡遭整肃的浮沉经历,使国人对他抱有同情(同情是强有力的民意),不太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曾得到党军元老、底层民众和知识界的共同支持,这也是中国政改得以发生的黄金机遇。他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无可避免,同样是"跪着造反"——跪在毛泽东的巨大阴影前造反。但在左膀右臂胡耀邦和赵紫阳的强有力推动下,改革大幕终于开启。

赵紫阳与邓小平,对政改目标的认识不尽一致。邓重效率,重稳定(在他看来毛氏专权是乱源),强调民主是手段,不能迁就民主化情绪;赵则明白,政改必然导向民主政治。然而,正如赵在经改中主张找到一条速度可以慢些,但有效益,人民得到实惠的路;在政改中,他同样谋求渐进。他希望在十三大迈开第一步后,经过三至四届党代大会,也就是2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和整个国家体制向民主制度的转变(吴伟书608页)。他知道,在党内保守势力极为强大的条件下,改变共产党一党专制是不可能的,只能另辟蹊径,从改变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入手,通过民主和法治的途径,限制党的权力(吴伟书580页)。

鲍彤是主持政改研讨的灵魂人物。十三大前赵紫阳曾和他探讨,是否提出政治开放的口号。在与政改办研究人员的讨论中,他说:现代社会应该是开放的社会,我们现行体制中的许多弊端都产生于封闭,不实行开放是解决不了的。但还没有把握将它写入十三大报告。现在大体上还处在孙中山讲的训政阶段,提出政治上开放,可以鼓舞人,也会起到煽动作用,引来非难。他说:"党禁是否开放,结社是否开放,报刊是否开放,竞选是否开放,迁徙是否开放,等等,这些将来都是应该做的,但在现在这个阶段,只能是有限的,要一步一步的来。"(吴伟书271页)针对政治封闭的体制弊端,十三大报告提出的是"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鲍彤关注民主在中国如何切实起步。他认为,保护公民权利、实现基层参与、实行群众监督这些方面是可以做到的。要讲选举、讲人大、讲绝不允许侵犯公民权利(吴伟书232页)。在本书序言中鲍彤说:"当年,我们这些参加搞改革的人,知不知道在中国的条件下搞政治改革是有风险的?恐怕没有人不知道。支持大家的,是一个信念,就是中国要搞改革,要搞政治改革,而且不是口头上纸面上的改革,凡是做得到的都开始着手做,至于一时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就把目标放在那里,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吴伟书2页)

许多年后,在激进与渐进的路径争议中,"跪着造反"的比喻被抽离原初的语境,添加了苟且、暧昧、犬儒甚至共谋的语义,成为卑琐图像。作为80年代政改的亲历者,我作证,这个词语所描述的,是当时最现实的选择。这不是什么优美的姿态,也无关尊严。政治是可能的艺术,迂回永远是行动者的选项。当年的"跪着"是策略,背后,有支撑"造反"(体制叛逆)的顽强信念,有"我们不下油锅谁下油锅"(胡耀邦语)的壮士之心。"跪着造反",让改革者从云端站到地面,殚精竭虑,在死亡谷中摸索生路。

80年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枪声中落幕。吴伟认为这场改革是"使共产党由革命党向现代民主政党转变、由一党独裁的政治体制向宪政民主体制转变的一次有益尝试。"(吴伟书585页)这场政治改革为什么失败?原因错综复杂。他从"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态度变化是关键因素"、"党内高层保守势力的强大"、"党内中高层普遍缺乏'从革命党向现代政党转型'的思想基础"、"赵紫阳主持中央工作的权力并不稳固,且有脆弱性"、"以赵紫阳为首的党内改革派没有得到社会力量的响应和支持"等诸方面进行了冷峻梳理(586页)。这些都是需要彻底反省的沉重课题,最后一条尤应痛加检讨。

我只想说,没有宿命,没有决定论。如果政改一开始就注定死亡,如果从来就没有突破的机会,那么,吴伟记录的悲壮历史,岂不成了自欺欺人的荒诞剧?

时移世易,此段历史不可能重复。今天的环境更加凶险,但政改的条件已更成熟。中国所有的变革者——无论在野在朝,是激是渐,或跪或站——都应从《中国80年代政治改革的台前幕后》中获得鲍彤所说的"宝贵的借鉴"。宪政之门的钥匙并非仅有一把。新一代政治家需要对前人已付出惨重代价的历史,有起码的认知乃至尊重。更大的可能是,宪政大门将由数把钥匙合力打开。

钱钢是中国大陆传媒人,《唐山大地震》一书作者,曾任《解放军报》记者、《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现为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