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5日星期五

纽约时报: 少年与双反相机,和那个单纯又孤独的世界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少年与双反相机,和那个单纯又孤独的世界
Apr 25th 2014, 13:50, by RENA SILVERMAN

1959年,还是中学生的张照堂从自己的哥哥那里借到相机时,并没有多想。那是一部Aires自动式120型双镜头反光镜取景照相机。他喜欢在放学后带着相机远行,这样能舒缓繁重的课业负担。最终,他发现自己每天都在用这部相机拍照,照片里是普通的台湾百姓和普通的场所,比如出现在街角或沙滩上的年轻人、田里的动物,还有公仔。

他说,"这些影像如此纯洁、如此无邪。你没办法再重拾那种感觉。"

张照堂几乎从没思忖过,自己会成为台湾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实际上,他对这样的未来极不在意,以至于他都懒得保存底片。然而,半个世纪后,这些影像出现在大型展览中,包括本周在日本冬青社(Gallery Tosei)举办的展览。此次展览题为"少年心影(1959-1961):张照堂影像展",于4月4日开幕,持续到4月26日。

张照堂说,"当然,我在16岁时没有想过自己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你想过吗?"

当时年少的张照堂没有钱印出自己的作品,只能把底片洗出来,在当地照相馆制作一份相版。他从那个时代保留下来的所有照片都是相版格式,每幅照片的尺寸只有5×6厘米。2010年,为了在台北举办回顾展,他把这些小尺寸的照片放大到了16×20厘米。现在,在画廊的鼓励下,为了此次展览,他用相版翻制了底片,在暗室里冲洗出相片。使用双反相机时,他必须低头凝视取景器。他的照片总是从腰部的高度向上仰拍,这种视角强化了孩子式的好奇感。作品《树林1960》呈现了一头森然向我们逼近的公牛,聚焦点对准的是公牛的鼻子和脸,一个面目模糊的男子带着一顶微微倾斜的帽子,跟在公牛后面握着犁。公牛看上去强壮有力,我们几乎能感觉到自己身临其境地待在摄影师身边,而我们的头只能到牛的腿根。

张照唐说,"如果你跪下来,相机就会落到地面上。这样就会让拍摄对象显得更大、更有力,所以你一定会注意到这一点。"

不过,他的照片里也有一种孤独感。

张照堂说,"我拍照,是因为那个时候我感到孤独和空虚。摄影让我自在,给我力量;就像有人用笔或乐器分享他的情绪,我会用相机探索自我。"

他童年时代拍的许多照片都囿于一隅。直到大学时代,他才开始窥视到台湾以外的摄影作品和其他艺术作品(主要是通过学校图书馆里的《生活》(Life)或《时代》(Time)杂志)。

台湾人的生活当时隔绝在世界之外。张照堂拍摄最早的作品时,台湾进入被称为"白色恐怖"的戒严时期已有十年。中国国民党对台湾实施了长达38年的戒严(1949年至1987年),在戒严之前,台湾发生了"228大屠杀",那场反政府运动,最终被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所镇压,事件中有1万到3万名台湾平民遇难。

在那段时期,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以及其他艺术形式都受到压抑。许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受到当局的迫害,原因是国民党害怕他们会反抗自己的统治,有大约14万台湾人曾监禁。

然而,看着张照堂的照片,你不会意识到当时发生的这种现实。张照堂说,上大学之前,他甚至对"白色恐怖"一无所知。他并没有以摄影为工具,记录"白色恐怖"。

所以,张照堂拒绝承认自己是纪实摄影师的做法情有可原。不过,他相当敬重拍摄此类题材的摄影师,尤其是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等摄影师。

在介绍纽约台湾书院(Taiwan Academy)于2012年举办的张照堂摄影展"潜越-台湾意象(1960 – 2005)"的视频中,他说道,"我宁可做一名散文摄影师,因为这能给我更多的空间,发展自己独特的眼光。"而且,如果说纪实摄影的定义取决于摄影师的意图,那么张照堂早期的作品并没有遵循传统,使用摄影来表达革新的需求。他的作品给隐喻和摄影师的诠释留下了余地。

他在2012介绍"潜越-台湾意象"展的一篇散文中写道,"我的影像拍的是真实的人和真实的场景,不过它们和表面情绪无关,也不仅仅是对事件的见证。"

他写道,"某种变迁发生了,变迁中的影像成为带有隐喻的编码,把我的思想纳入其中。吸引我的不是图像,而是记忆,氛围或状态,它能激发起出人意料的思想、微妙的情绪,或者一股澎湃的能量。"

不仅如此,张照堂还经常自己布景摆拍,他在"少年心影"中首次展出的此类作品就是这样拍摄的。题为《板桥1961》的作品是张照堂最钟爱的作品之一,照片显示了一个浑身赤裸,只穿了一双鞋的婴儿公仔在操场上的单杠上盯着远处看的情景。单杠恰好从距底部三分之二的部位精准地横穿过画面。公仔位于画面的右端,面部朝里,我们只能看到他的背部。焦点对准了公仔和单杠,树丛和灰色的天空远离公仔和焦点。就好像我们在和公仔一起看着树丛。

"我需要一种未经解读的纯粹角度,所以我让公仔裸身,面朝树木和天空,"他说。"就好像公仔在找寻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当被问到这些摆拍的作品时,张照堂表示,尽管他不再做这种拍摄了,但当时他用这些来表达自己的空虚、失落与愤怒。

"对年轻人来讲,这是一种反叛成人世界的途径,"他说。"有时候,人工的东西会比自然世界愈发真实、愈发有力。"

如今古稀之年的张照堂,满足于拍摄眼前的东西。

"记录真实世界、传承记忆现在对我来说更加重要,"他说。

他成年后比孩童时期看到的东西更多吗?

"我们或许现在是看得多了,"他说,"不过可能困惑也多了。"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4年4月15日。

"少年心影(1959-1961):张照堂影像展"正在日本冬青社展出,展览将持续到4月26日。

请在Twitter上关注@Rena_Silverman和@nytimesphotoFacebook上也有"镜头"(Lens)的账号。

翻译:张薇、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