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星期四

纽约时报: 街道办如何监管小剧场话剧?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街道办如何监管小剧场话剧?
Aug 22nd 2013, 05:39, by 辛圆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中国最基层的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将开始对小剧场话剧进行监管。这难免使人联想到一个十分戏剧化的场面:一群不苟言笑、严苛的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坐在欢闹、有时甚至十分"先锋"的小剧场内若有所思,监察话剧的演出过程。

2013年8月2日,北京市政府在官方网站上刊发了2013年第18期政府公报,公布由北京市文化局等三部门6月17日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对小剧场演出活动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统称意见)。意见称,"各街道或社区会在综治部门的统一协调及文化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动员一批责任心强,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戏曲鉴别能力的社区志愿者组成小剧场义务监督员队伍,协助文化部门对小剧场进行服务和管理。"

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对"小剧场话剧"这一演出形式的审查和监管密度加大。监管权力下放至基层,"意见"中提及的"义务监督员队伍"将由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他们人数众多,灵活性更高,易形成铺盖式的高密度监管队伍。

什么样的小剧场话剧算是"问题话剧"?意见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而仅仅是列举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中规定的10条情形,如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或宣扬淫秽、色情、邪教、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等。出现这些情形的剧团将受到惩罚。这种含混的规定也容易造成监管过程中随意性和自我审查。

"小剧场话剧"是传统的在大剧场上演的话剧形式的对称,表演空间小,演员与观众更接近,先锋性较强。1982年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北京人艺排演的话剧《绝对信号》被认为是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开端。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晓鹰在接受纽约时报中文网采访时介绍说:"北京的小剧场主要分为几类,国家话剧院先锋剧场与国家话剧院一致,都定位经典;北京人艺实验剧场和蓬蒿剧场主要排演一些带有文化品位的话剧;而像木马剧场主要上演民营实验戏剧。"来自北京演出行业协会统计并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京城小剧场数量就已经超过60家,其年1月至9月,全市共上演剧目354台、3327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21%和163%。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的朱科长在8月13日接受纽约时报中文网采访时对"街道办如何监管小剧场话剧"作出了明确回应。因为担心被所供职单位惩罚的原因,他拒绝透露自己的名字。朱科长说,自2012年北京市政府已经开始提出对小剧场进行监管,东城区政府提出了"网格化管理"的办法。所谓"网格化管理",就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从而使社会管理精细化。

对于如何将"网格化管理"应用到小剧场的监管上,朱科长说东城区最初的设想是一个网格配两个人,一个人负责上午九点到下午两点,另一个人负责下午两点到晚上九点,其中一个人去小剧场转转。但他说这个设想最终并没有通过,原因是"网格化管理"在操作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很难找到合适的管理员人选,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懂话剧;此外,有的地方有一个小剧场,有的地方有好几个,人员如何分配也是个问题。

纽约时报中文网同时采访了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办,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并没有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小剧场话剧监管实施细则的批示。

虽然小剧场监管员目前只存在于政府公报中,但此事仍引起了激烈争论。

话剧从业者对新的监管方式的广度和严苛度表现出强烈的质疑。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编剧常青田在接受纽约时报中文网采访时说:"之前有部分演出与之前报备报批内容不符,或者在实际演出中出现三俗现象,主管部门监管起来的难度也很大,但遵循之前观众举报再调查处理的办法是可以的。弄得草木皆兵是很可笑,跟地铁安检一样,纯属多此一举。"常青田也认为新举措是一种"文化维稳":"现在社会矛盾很尖锐,既得利益权贵集团与普通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执政党若解决不好这个矛盾,就可能会动乱。"

但是北京的部分小剧场话剧也的确因为粗制滥造而受人诟病。2009年7月在朝阳区文化馆9个剧场上演的话剧《找个男人当宠物》以及2011年2月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的贺岁话剧《在床上》都曾因剧名过于"裸露"而受到批评。2010年2月14日由京城著名民营话剧团体戏逍堂制作的《我的老婆你别动》在枫蓝国际小剧场上演,这部戏集合了时下最能夺人眼球的元素,包括"伪娘"、"富二代"、"和空姐同居"等等,而招致评论界反感。

北京人艺话剧导演班赞在接受纽约时报中文网采访时说:"最近的小剧场(话剧)艺术质量参差不齐,这非常可怕。我觉得监管要是从艺术质量方面有人把握也挺好,这样最起码一些粗制滥造的戏就不会在观众面前展示了。形式可以丰富,内容也可以丰富,但是质量、人员、创作态度不能低俗。另外,搞戏的人要有告诉观众怎么看、看什么的义务和责任,这就要求创作人员的水准一定要高,思想一定要纯洁,否则,小剧场就没什么意义了。"北京人艺是中国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家话剧院,首任院长、戏剧家曹禺曾享受部级待遇。

民营剧团北京"藤壤剧团"艺术总监张迪在接受纽约时报中文网采访中也认为,目前的小剧场话剧粗制滥造的太多,有些带有"三低"特性的戏出现在舞台是对观众的不负责;此外,这些话剧的大行其道也会让那些真正踏实创作的人感到不公平。所谓"三低",王晓鹰介绍说,是指中国小剧场中的低创作投入、低艺术质量、低道德水准现象,这些剧"以迎合大众的名义刻意低俗,以取悦大众的名义追求无聊,为谋取票房利益不择手段,全然不顾在文化意义上对观众也对自己应负的责任"。

中国政府对文化产品的管控,一直由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名的道德监管和意识形态控制并行组成,在实践中,很难划定其中的界限。

对于小剧场话剧的管制和审查也一直存在。常青田介绍说:"民间文艺团体的演出一直是归文化部门主管的,出品单位在演出前都必须要去当地文化局报批,对演出内容、主创人员、时间场次等等也都要报备。"

除此之外,对小剧场话剧监管的新方法也一直在更新。

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的官方网站显示,2012年4月18日,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和市文化局共同召开了北京市小剧场专项整治行动第一阶段总结会,其中提及了将会成立由团干部和青年学生组成的小剧场话剧监督队伍,并将会在小剧场安装远程监控视频系统。

常青田和供职于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著名戏剧制作人韩江在受访时均证实北京部分小剧场安装了高清摄像头一事。常青田认为这是极其过分的做法;而韩江也毫不讳言地说:"这是对戏剧的亵渎。"

对于持续变换"花样"的小剧场审查,一些戏剧从业者表现出疑惑,更多的是淡然。韩江在采访时说:"实在不明白有关部门是什么意思,既然已经装了摄像头为何还要多此一举,这种不合常理的举动可能有难以言明的利益关系,"同时他认为无论审查与否,戏剧创作仍将依旧,"戏剧本身就是在限制或被限定的空间内依据表演完成的创作,无论怎样的限制,都不会阻碍戏剧的创作,真正的好作品和好团队根本无需抱怨什么限制。"

然而不断收紧的监管措施如同悬挂在小剧场屋顶上的"定时炸弹"。北京海淀剧院业务经理冯伟新在采访中说:"说来说去,还是要看政策的走向,万一哪天一纸公文,说小剧场安全不合格,税收不透明等等,没准儿就给关了。"青年戏剧导演曹曦这样分析审查背后的逻辑:"戏剧审查由来已久,重要的原因是政权意识到戏剧对于人民的意义,所以它必须被控制。"

向笑楚对本文有研究贡献。辛圆和向笑楚是纽约时报中文网实习生。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