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9日星期四

纽约时报: 该不该尊称女性为“先生”?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Earn an MBA degree

Advance your career with an MBA Only $325 per credit hour
From our sponsors
该不该尊称女性为"先生"?
Aug 28th 2013, 23:27, by 狄雨霏

北京——"你注意到了吗,女性意见领袖在微博上都往往被称为先生?"我目光敏锐的朋友张梅说。微博是类似Twitter的社交平台。

她说的没错。

在网上各处出现的相关信息(随后也在采访中得以证实)中,有这样的证据:广受尊敬的作者、出版了《民主的细节》的"刘瑜先生"。她这本获得极高评价的书,讲述了这位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在美国度过的时光。37岁的刘瑜"先生"在2月生下了一个女儿,所以称她为"先生"尤显怪异。在新浪微博这个中国最大的微型博客平台上,刘瑜的粉丝超过78万。

如今在普通话里,"先生"是称呼男性最常见的方式。自毛泽东死后,从上世纪80年代起,无性别特征的"同志"一词逐渐被弃用,而"先生"取而代之。"先生"也一度用来指称老师(下文会对此详述)。它的字面含义是"先出生的",用来对一位年龄较长、也因此比你本人更值得尊敬的人表示敬意。

张梅出生在沈阳,现在香港从事金融行业,她解释道:"从历史上来说,当一名女性被称为先生,实际上是把她拔高到了男性的地位,也就是说她是一位出色的女性。不是因为她的美丽,而是因为她的确值得尊敬,的确智慧过人。

"作为女性,你必须非常出色才能被冠以这一称谓,但如果是一名男性,谁都是先生,"她说道。

北京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的吕频认同这一说法。"为什么一位女性只因为很聪明,就要被称为男人?"她说道,听上去对这一说法十分不解。"她为什么要成为一个男人才能受到尊重?"

我和刘瑜"先生"见面一起吃午餐,顺便了解她作为一位新妈妈和——一名"男性"——的生活。

她看上去充满活力,比起生孩子之前我见她时的印象,略微丰满了一些,她对于这种改变性别的称呼并无任何愤怒,反而十分惊讶,她才30多岁就被称为"先生"了。

"我觉得这很有趣,也很不幸,因为多数时候,只有年长的女性才会被冠以这一称谓,"她说道,这一问题令她显得略微不安。回答这一问题,她首先需要承认自己受敬重的地位,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非常看重举止的谦逊,承认这点则令人尴尬。

"我想,当你被称为'先生'时,反映了别人对你的看法,"她说。"他们认为我是一名知识分子,我值得尊敬,我想他们应该是喜欢我的。"

女性主义语言学研究各种语言中对女性的描述,强调其中隐含的性别歧视。汉语言学专家、首都师范大学CET对外汉语学习项目的负责人莫大伟(David Moser)认为,在中国,人们尚未对这一领域进行过深入探讨,也就是说人们可能对此没有多少意识。

"我想,人们对这一问题不太重视,"他说。

换句话说,即便是女权主义者也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虽然在汉语里,有各种形式多样的侮辱性称谓来指代女性。毫无疑问,"先生"比起那些称谓来,还是好多了。

汉字中的"女"作为表意文字,具有臣服的涵义,学者李乐毅在他所著的《汉字演变五百例》中写道,它像一个跪在地上的人,双手置于身前。有人认为,她的双手是被捆在一起的,但李乐毅对此并没有认可。

相比之下,"男"则显示了"田"和"力"(形如一把犁)。(后者成了一个单独的字,意为权力。)还有一个字是"妖",其中都有"女"字旁。还有"奸",代表邪恶的笑和阴谋——是的,这个字也有"女"字旁。这份长长的清单中包括许多古老的谚语和俗语:"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意思是女人无关紧要,可以换掉。还有一些地区说女人是骡子,想骑就骑想打就打。

还有其他女"先生",例如《往事并不如烟》一书的作者章诒和先生,这本极具影响力的回忆录,记述了1949年共产党夺取政权后,她民主派的父亲及同僚如何被打倒。她在新浪微博上有超过37万名粉丝。

还有一些著名的、已故的女"先生":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前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妻子、政治人物王光美。还有仍然在世的作家钱钟书的妻子、同为作家的杨绛。

冰心的女儿吴青曾是一名北京市人大代表,有时也被称为"先生",即便如此,她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表示,自己配不上这一称谓。

在吴青看来,比起"先生"在当代作为男性特指的涵义,这一语境中其古义"老师"更为相称,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中性的褒奖。"我想这可以是一件好事,"她说。她认为,年轻人或许不明白,这是一个可以用于任何人的、表示尊重的传统称呼。

女权主义者吕频对此嗤之以鼻。她说,毕竟,从前所有的老师都是男性,而且不管怎么说,如今"'先生'已彻头彻尾地演变成了纯粹的男性称呼"。

在朋友和同事中进行的一次不具科学性的简单调查,得出了一致的反馈:"先生"代表着"男性"。

在莫大伟看来,这些根深蒂固的用词存在于人们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中,显示出持久的男权至上的态度。

他说,中文里侮辱女性的内容数之不尽,但潜意识层面上的那些最让他感兴趣,因为这些是危害最大的。

他说,举例说,一个有博士学位的人叫"博士",为男性,除非你特别指明该人是女性,即"女博士"。他还指出,中文并不是唯一一种呈现出这种偏见的语言,而且这种偏见的范围可以延伸到一系列职业上。

"男性永远占据通用称谓,而女性却是特例,"他说。

他认为,在消除偏见的方面,"英语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形势却出现了倒退。他说,"'Ms.'(意为女士,不区分婚姻状况——译注)这个词的使用正在消亡,或者说人们在恢复从前的习惯。"他还指出西方国家的许多妇女婚后仍会冠以夫姓。

在英语里,"男女都在场的情况下,说'you guys'(guy本意指男性——编注)很常见,"他说。

有时,一名女性必须成为一个'guy',例如刘瑜先生、章诒和先生和吴青先生。

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国际先驱论坛报》(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驻京记者。

翻译:林蒙克

纽约时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